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8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艳 孙凌云 +3 位作者 江全元 陈立萌 杨旸 吴飞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
高校教师是智能技术能否以及如何进入高校的关键守门人,其人工智能素养水平直接决定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速度和质量。本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素养是高校教师胜任智能时代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需具备... 高校教师是智能技术能否以及如何进入高校的关键守门人,其人工智能素养水平直接决定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速度和质量。本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素养是高校教师胜任智能时代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需具备的,这些素养具体体现在育人理念、智能教育知识、人机协同教学、数智赋能科研创新、坚持科技向善和人本价值五个维度,整体要求坚持理念引领、知识为基、能力为核、创新为重、价值为本。高校可通过更新教师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教研室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以及采用项目驱动提升教师融合人工智能实践能力等策略,促进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并为其提供组织、制度、资源和环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人工智能素养 人本价值
下载PDF
数智化赋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行动构想 被引量:1
2
作者 田铁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数智时代跃迁诱发高等教育治理的现实背景、价值导向、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向更新。数智化赋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遵循回应现实需求、追求治理转向、关照治理使命与开展治理行动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数智化引发的治... 数智时代跃迁诱发高等教育治理的现实背景、价值导向、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向更新。数智化赋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遵循回应现实需求、追求治理转向、关照治理使命与开展治理行动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数智化引发的治理失序、治理失调、治理失效与治理失衡等现实挑战。因此,亟需重新构想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未来,遵循内在逻辑,采取必要行动。秉数智承法治,坚守法理与伦理双线并行的治理原则;经数智达共治,协同智能化网络生态的多元治理主体;以数智求良治,构建以人为本的精细智能化治理体系;借数智促善治,生成价值跃升的智慧治理张力与韧性。希冀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的数智化转型与现代化跨越,进而加快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 智能化
原文传递
数字化赋能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尹婵娟 沈清明 郭盛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37-143,共7页
在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用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资源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在共享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遵循“系统联通、高效协同、资源整合、技术支撑、分步建设、不断拓展”原则基... 在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用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资源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在共享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遵循“系统联通、高效协同、资源整合、技术支撑、分步建设、不断拓展”原则基础上,研究和设计了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架构及功能模块。该平台包含丰富的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库,实现了与人事、教务管理系统对接,引入了大数据分析技术,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也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虚拟仿真 实验资源 共享平台
下载PDF
科教融合下的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实践和创新研究
4
作者 黄庆旭 刘志锋 +3 位作者 何春阳 白岩松 戚涛 陈沛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7,共6页
城市景观可持续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方向.在科教融合理念指引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持续推进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实践创新进展.本文系统介绍了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体系的课程构成,对... 城市景观可持续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方向.在科教融合理念指引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持续推进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实践创新进展.本文系统介绍了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体系的课程构成,对标科教融合新要求梳理了现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教材与案例建设、理论与实践融合、课程思政体系完善、多主体互助激励培养模式构建等维度分享了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体系的课程设计方案与实践路径,为相关专业开设同类型课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可持续科学 城市景观 城市可持续 地理设计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逻辑、实践困境与路径创新
5
作者 朱为宏 刘慧 彭德雷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强化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已经成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必答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但...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强化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已经成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必答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但仍面临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尚未普遍建立、具有转化价值的高质量专利储备不足、政策体系的协同性与执行力度有待提升、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衔接机制不够畅通等问题。故亟须体系化协调各级政策的落实,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发展;营造“政产学研用”生态系统,加强实现产业化源头供给;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化改革,形成新质生产力合力;建立人才、服务、耐心资本一体化机制,打造全链条的支撑体系。通过系统化、协同化的改革举措,真正释放高校科技创新活力,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原始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政策协同创新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学生管理建设路径
6
作者 刘严 黄波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194,共1页
随着新工科教育的兴起,化工专业学生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新工科背景强调工程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性与跨学科性,对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化工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兴技术的快... 随着新工科教育的兴起,化工专业学生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新工科背景强调工程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性与跨学科性,对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化工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兴技术的快速涌现对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性 工科背景 建设路径 知识结构 人才培养模式 新兴技术 技能水平 创新性
下载PDF
高校准聘制青年教师绩效压力与职业成长的倒U型关系及影响机制
7
作者 迟景明 张鑫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0,共14页
当前“准聘-长聘”制度作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流趋势,已逐渐取代旧制度成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新制度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准聘-长聘”制度带来的绩效压力究竟如何影响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问题却较少关注。为了揭示这一... 当前“准聘-长聘”制度作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流趋势,已逐渐取代旧制度成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新制度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准聘-长聘”制度带来的绩效压力究竟如何影响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问题却较少关注。为了揭示这一关系及影响机制黑箱,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和过犹不及理论,依据“压力源—认知评价—压力应对—压力结果”的完整理论框架,通过对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45所高校1196名准聘制青年教师展开调研,考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下绩效压力对准聘制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准聘-长聘”绩效压力兼具挑战和阻碍双重属性,其既能够激发准聘制青年教师做出一系列促进型工作重塑行为进而推动职业成长,又能够导致准聘制青年教师做出一系列防御型工作重塑行为进而阻碍职业成长。这两条路径同时存在且交替主导,使得“准聘-长聘”绩效压力与职业成长之间从整体上呈现一种倒U型的“过犹不及”规律。此外,准聘制青年教师自身的学术自我效能感和所在学术团队合作氛围两个内外特征因素能够有效调节上述影响路径的走向和选择,进而纾解“过犹不及”效应。我国高校在逐步推广和完善“准聘-长聘”制度、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控制绩效压力源,科学调控绩效任务,优化人才考评机制,从“制度—氛围—评价—监控”多方面引导青年教师积极看待和正确应对绩效压力,从内外兼顾角度提升青年教师学术信念,营造有助于成长的团队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准聘制青年教师 绩效压力 职业成长 学术自我效能感 学术团队合作氛围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江苏涉水高校水情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8
作者 张莉 陈静漪 崔海新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水情教育是国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情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高校是实施水情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对江苏涉水高校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江苏涉水高校在教育组织架构、教育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育评... 水情教育是国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情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高校是实施水情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对江苏涉水高校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江苏涉水高校在教育组织架构、教育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育评价与激励应用、育人成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实现了水情教育的体系化建设。然而,实践中仍存在教育组织机制不完善、教育内容与方法适配度低、教育评价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实训、教育激励与学生需求不相容、学生水情素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从江苏水情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出发,提出了涉水高校水情教育实践创新路径,包括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激励机制、利用数字化工具促进现代化教学等,以提升水情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培养具备全面水情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情教育 实践路径创新 协同机制 高质量发展 江苏涉水高校
下载PDF
多校区运行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系统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刘锋 孙玉芳 +3 位作者 薛慧婷 李波 卢飞 张婧婧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本研究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构建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实验室安全监管系统,通过对各类仪器设备使用运行产生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实现对实验前、中、后全过程监测,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构建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实验室安全监管系统,通过对各类仪器设备使用运行产生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实现对实验前、中、后全过程监测,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对实验室危险源的有效预警,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化管理 安全系统
下载PDF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建设对国内高校的启示
10
作者 王洋洋 张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27,共5页
为提高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创新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分析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建设理念、运营机制、管理组织,研究了国内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与现状。通过规划设计自顶向下的实体平台模式,构建高校实验室组织结构与交叉... 为提高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创新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分析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建设理念、运营机制、管理组织,研究了国内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与现状。通过规划设计自顶向下的实体平台模式,构建高校实验室组织结构与交叉实验室建设路径,提出了基于共享、交叉理念的实验空间、指导教师、经费与实验设备等实验室运行保障与管理的具体举措。结果表明:该设计可推动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实现人才、设备、空间的资源整合和更具包容性的组织管理方式,促进学科与交叉实验平台的融合发展;对解决复杂的跨学科问题提供了平台支持并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该设计对支持保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跨学科 实验室建设 麻省理工学院
下载PDF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 建设校园网络文明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晗雯 《大学教育》 2025年第3期28-32,共5页
高校网络舆情时有发生,其生态圈表现出治理主体弱化、治理体制粗放、危机应对滞后、数字赋能迟缓等短板。以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高校应联合政府、师生、媒体等主体共同推动网络舆情治理,形成合力,提升网络舆情治理成效,培育高校积极向上... 高校网络舆情时有发生,其生态圈表现出治理主体弱化、治理体制粗放、危机应对滞后、数字赋能迟缓等短板。以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高校应联合政府、师生、媒体等主体共同推动网络舆情治理,形成合力,提升网络舆情治理成效,培育高校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共建美好的网络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治理 善治 网络文明 高校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实验室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12
作者 王建波 曲怡 薛亚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203-206,共4页
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与实验室和谐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验室管理工作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突破陈旧管理模式,解决高校仪器设备种类繁多、耗材分布广泛等难题。因此实验室人员应该充分... 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与实验室和谐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验室管理工作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突破陈旧管理模式,解决高校仪器设备种类繁多、耗材分布广泛等难题。因此实验室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优化实验教学效率,保障学生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实现以完善实验室信息化为主体,促进安全教育、仪器操作、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体三翼”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开展学生信息化管理、推动教学科研工作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高校实验室 学生管理
下载PDF
适应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
13
作者 孙东旭 潘一 +3 位作者 谢飞 胡志勇 吴玉国 于洋 《大学教育》 2025年第3期87-90,共4页
油气储运工程是连接石油生产、加工、销售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属性,这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成为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目前,全国各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均将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 油气储运工程是连接石油生产、加工、销售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属性,这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成为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目前,全国各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均将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文章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对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系统性、合理性以及共享性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适应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需要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探讨了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利用与实施细节,以期为相关工科专业生产实习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运工程 实践教学 生产实习 数字资源库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中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构建
14
作者 牛国玲 陈立冬 +2 位作者 葛宜元 孟庆祥 朱世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135-137,共3页
该文论述了新农科建设过程中农业电气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农业电气化专业着眼于适应现代智慧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深度探寻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价值,激发大学生潜藏的创新精神。在落实过程中,课程设置是核心板块,锁定创新人才培... 该文论述了新农科建设过程中农业电气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农业电气化专业着眼于适应现代智慧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深度探寻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价值,激发大学生潜藏的创新精神。在落实过程中,课程设置是核心板块,锁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创新课程并夯实实践环节。凭借推动教学团队教育理念革新,持续深入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助力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生成长为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新农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电气化 创新精神 创新人才
下载PDF
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技能培养方法研究
15
作者 牛国玲 梁秋艳 +1 位作者 张艳丽 陈思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该文从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树立和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培养方案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设计,结合大学各阶段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规律,改变传统教学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出大学生的创新精... 该文从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树立和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培养方案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设计,结合大学各阶段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规律,改变传统教学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合理设置各环节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创新技能的提高,兼顾树立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遵循实践教学规律、分清主次,重点规划各阶段科研技能水平提升的内容,不断提高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电气化 创新精神 科研技能 新农科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6
作者 张晓华 李彩霞 +1 位作者 温建力 李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1期19-21,25,共4页
在当前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范化、标准化操作为前提,针对以模具为代表的传统加工行业,深入探讨了模具专业与数字、智能技术结合的必要性,以及二者的结合方式。基于高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加强模具... 在当前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范化、标准化操作为前提,针对以模具为代表的传统加工行业,深入探讨了模具专业与数字、智能技术结合的必要性,以及二者的结合方式。基于高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加强模具专业理论知识与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知识面覆盖传统模具知识和新兴技术,同时具备新式设计、加工思维的新时代模具专业高级人才,已成为高校模具专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专业 数字化 智能化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大学教师考核制度的时间规训:表现、后果及其超越
17
作者 叶信治 孙绪光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8,共8页
大学教师考核制度是大学定期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业绩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调整他们薪酬和职级的制度,在教师的工作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导向、激励和促进等功能。时间是大学教师考核制度的重要因素,但过度依赖会致使... 大学教师考核制度是大学定期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业绩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调整他们薪酬和职级的制度,在教师的工作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导向、激励和促进等功能。时间是大学教师考核制度的重要因素,但过度依赖会致使其成为一种规训教师的工具。时间的效率导向、价值观念、竞速文化等多重力量与时间的嵌入、分层、同步等作用方式相互交织,形成了教师考核制度的时间规训样态。教师考核制度的时间规训导致了教师的学术规划短期化、学术行为内卷化和学术成果低质化等功利化问题。为了促使教师回归学术自我,追求学术本真,大学需要通过延长教师学术探索的时间周期、淡化教师学术追求的时间道德感和尊重教师学术工作的时间节奏等措施,打破教师考核制度的时间规训对教师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考核制度 时间规训 学术功利化 学术本真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工作与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探讨
18
作者 赵云 高磊 +1 位作者 刘超 郭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3期212-215,共4页
在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结构性矛盾加剧、职业能力需求迭代加速等系统性挑战。本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理论框架,通过质性分析与实证研究,揭示就业工作与育人体系协同不足的深层矛盾,提出构建“价值引... 在数字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结构性矛盾加剧、职业能力需求迭代加速等系统性挑战。本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理论框架,通过质性分析与实证研究,揭示就业工作与育人体系协同不足的深层矛盾,提出构建“价值引领—能力塑造—生态协同”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研究发现,通过重塑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创新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与就业质量。本研究为高校实现就业育人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就业 三全育人 职业胜任力 产教融合 协同机制
下载PDF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19
作者 杨宏敏 杜雨薇 +2 位作者 李苗 李小倩 刘扬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3期059-062,共4页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传统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亟需进行系统性改革。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入手,探究创新教育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与实践,提升...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传统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亟需进行系统性改革。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入手,探究创新教育理念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与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其未来职业生涯成功奠定基础,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 大学生 教育管理
下载PDF
宁波市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发展现状研究
20
作者 崔杨 张义喜 +1 位作者 周静 周梦莹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7期53-56,共4页
为探究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状况,研究编制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满意度问卷》与影响因素问卷,在宁波市3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大样本施测。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高校发展型资助育... 为探究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状况,研究编制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满意度问卷》与影响因素问卷,在宁波市3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大样本施测。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分别是数量充足性、质量满意度、形式满意度、创新性满意度。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总体状况较好。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满意度总分及其四个维度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独生子女、获得过学生补助和专业等有密切关系,主要受家校联合、自我努力、校园文化、社会典型榜样、课程融入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为提升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 数量充足性 质量满意度 形式满意度 创新性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