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提升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毅 李菡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在我国教育国际化战略实施进程中,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而如何有效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则是令人棘手的难题。高校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高度互补,二者对接有助于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因此,高校不仅... 在我国教育国际化战略实施进程中,高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而如何有效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则是令人棘手的难题。高校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高度互补,二者对接有助于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因此,高校不仅要采取措施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还要借助社交媒体APP、跨文化交流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旅游、VR技术等工具来帮助留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深度融入中国文化环境。这既有利于增强中国高校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增进国际的信任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适应性 校园文化 社区文化
下载PDF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十年实践审思
2
作者 刘宝存 苏洋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极大地拓宽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教育...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极大地拓宽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教育对外开放的制度化框架、打造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对外开放人才库、深化了教育对外开放的人文交流机制、扩大了中国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应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逻辑,遵循以“文明、历史与世界”为主线的实践逻辑,通过优化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新机制、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发展新空间、精准服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拓展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广度与深度,开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教育对外开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疫情时期境外留学生中医内科学线上教学探索
3
作者 冷秀梅 冯小可 丁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29-31,共3页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虽然我国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但国外疫情仍然严峻,短时间内对境外留学生恢复线下教学比较困难。因此,在南京医科大学的指导下中医内科教研室对境外留学生采用了线上教学及班...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虽然我国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但国外疫情仍然严峻,短时间内对境外留学生恢复线下教学比较困难。因此,在南京医科大学的指导下中医内科教研室对境外留学生采用了线上教学及班级群聊互动的教学方式,及时评估教学效果、量化考核指标,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学进度及教学质量。作者对这种在线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回顾分析及探索,发现这种网络教学方式在当前疫情之下的留学生教学中具有重要优势及价值,不易受网络和时差的限制,大多数留学生亦给予了好评。相信线上教学的日益发展和完善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线上教学 留学生 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意涵阐释、全球案例与中国借鉴
4
作者 李小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4,共10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鲜明特征,以跨境流动为主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面临危机,学界将更多关注在地国际化模式。在地国际化致力于培养全体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治理能力,通过增强机构的文化多样性,提...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鲜明特征,以跨境流动为主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面临危机,学界将更多关注在地国际化模式。在地国际化致力于培养全体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治理能力,通过增强机构的文化多样性,提供文化敏感的国际化课程,加强国家间的对话与共享。全球主要国家通过国家战略、机构策略、国际课程、学生融合等方面实施在地国际化。我国在地国际化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但仍面对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弯道超车”和“变道超车”的过程中,应取人才培养本位,促知识流动、引战略转型;增强“本土留学”服务能力;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校园环境,重塑国际化课程模式和实践;实施文化敏感的教学,加强文化引领;以微证书项目促进在地国际化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国际化 国际课程 跨文化交流 知识流动 微证书项目
原文传递
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改进建议
5
作者 李素敏 米志旭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4年第2期36-45,共10页
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对于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和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在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元发展、“一主多元”发展和完善提质发展三个阶段。当前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仍面临“一主多元”期... 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对于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和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在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元发展、“一主多元”发展和完善提质发展三个阶段。当前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仍面临“一主多元”期间奖学金资助体系多元化程度有待提高,奖学金货币化改革不够深入,奖学金资优激励功能尚需加强,发放和使用过程中监管乏力等问题。对此,应精进“一主多元”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的多元化发展,推进奖学金货币化改革深入发展,促进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资优激励功能的充分发挥,加强对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发放和使用过程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奖学金制度 奖学金货币化改革 中国政府奖学金
下载PDF
滇老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研究
6
作者 高龙 《普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云南与老挝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人文相近,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要求云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把云南建设成为国... 云南与老挝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人文相近,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要求云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把云南建设成为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云南各级党委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各高校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通过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促进云南和南亚东南亚国家间合作交流,助力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辐射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老 高等教育 合作交流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策略研究
7
作者 董东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127-131,共5页
新时代背景下,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文化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需要对中国文化教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相关的策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从而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 新时代背景下,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文化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需要对中国文化教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相关的策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从而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策略。基于此,文章以文化自信的内涵与特征为切入点,围绕文化自信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意义与原则,对具体的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来华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留学生 中国文化 教育 策略 海南
下载PDF
出国留学对博士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基于Nature全球调查数据的分析
8
作者 袁玉婷 汪雅霜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10,共14页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剧,博士研究生国际流动规模日益扩大,留学博士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话题。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剧,博士研究生国际流动规模日益扩大,留学博士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话题。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研究出国留学对博士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出国留学对全球博士生的学术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该负向影响效应随着博士生能力水平的上升而呈现减弱趋势。相反,出国留学对全球博士生的通用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正向影响效应随着博士生能力水平的上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从国别来看,在中国,留学博士生的学术能力发展情况较好,但通用能力发展相对不足。相反,在英国和美国,留学博士生的通用能力发展程度优于学术能力发展。导师指导对博士生学术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能够削弱出国留学对博士生学术能力发展的负向影响,但对留学博士生通用能力发展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均不显著。基于此,建议我国高校优化博士生培养模式以提升留学博士生的通用能力;博士生导师转变培养理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留学博士生要明晰自身发展定位并增强跨文化学习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国留学 博士研究生 能力发展 博士生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一带一路”文化认同: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承载
9
作者 马焕灵 王金利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共11页
“一带一路”文化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带一路”文化认同。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推动和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认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重要使命过程... “一带一路”文化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带一路”文化认同。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推动和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认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实现中国高等教育重要使命过程中,正确理解“一带一路”文化认同是基础,创生“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是核心,培养“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复合型人才是关键。然而,认同并不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既存状态,“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建构面临着客体性困境、主体性困境和间性困境等。面对新使命,中国高等教育要有意识建构“一带一路”文化话语体系,在以传统文化重构文化主体性、面向他者文化消解文化间性、以强化道德领导促进文化认同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以文化建设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文化认同 中国高等教育 话语体系
下载PDF
来华留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0
作者 王笑然 王佶旻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既是保障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路径之一。对28所高校的深入访谈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影响来华留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因素涉及个体、课堂、学校、系统等四大维度,... 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既是保障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路径之一。对28所高校的深入访谈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影响来华留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因素涉及个体、课堂、学校、系统等四大维度,形成相互调节、内外联动的影响机制。以该影响因素模型和CIPP评价模式为依据,构建来华留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提出以影响因素监测改进为中心的来华留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路径,建议围绕学生发展、课程建设、学校投入与管理、外部环境等方面完善来华留学本科教育质量的保障与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教育 教育质量评价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涉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11
作者 杨健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是落实“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一带一路”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涉俄法律人才培养是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与深入推进新时代中俄全面... 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是落实“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一带一路”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涉俄法律人才培养是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与深入推进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背景下,培养通晓法律外语、涉外法律知识、掌握涉外技能的法律人才,是确保我国“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我国涉俄法律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和困境,应积极拓展涉俄法律人才培养领域的覆盖面,逐步增加人才培养数量,健全涉俄法律人才分类培养目标体系,更新培养理念,优化涉俄法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突出实务特色,健全俄罗斯法师资及教材,创新教学方法,为我国储备涉俄法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涉俄法律人才 培养机制
下载PDF
专门用途外语数字化人才培养提升路径探索
12
作者 牛安娜 杨鹏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随着国家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外语教学正逐步向需求化、数字化转型。基于专门用途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采用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双向双通道耦合的教学过程数据管理模型、一个统一透明的数字化... 随着国家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多元发展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外语教学正逐步向需求化、数字化转型。基于专门用途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采用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双向双通道耦合的教学过程数据管理模型、一个统一透明的数字化监测和评价模型,以及一个基于多方评价与反馈为基础的持续改进模型。研究旨在探索专门用途外语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提升路径。以信息技术应用和真实反馈为驱动,推动课堂革命和教学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外语教师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提高专门用途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体现新文科建设中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新文科建设 专门用途外语 数字化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线上教学在留学生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姚雪 王宇 +3 位作者 唐泽波 梅继文 高峰 穆尚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为保证医学留学生停课不停学,采用多途径的线上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及发现的问题,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考核及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此教学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在线教学 留学生 临床医学
下载PDF
基于中外共建课程建设对外方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实践
14
作者 孟威 孟凡娟 +1 位作者 宋兴舜 李晓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86-90,共5页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培养一流国际化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大量的国外教育资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然而,只有将国外的教学方法中国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真正... 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培养一流国际化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大量的国外教育资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然而,只有将国外的教学方法中国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真正地扎根于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外共建课程是中外联合办学形式下的一种特殊授课形式,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英文专业知识的机会,也为融合国外教学模式进入中式课堂提供实践机会。本研究依据东北林业大学奥林学院生物技术(中外联合办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中外共建课程为依托完成国外教学模式本土化实践,从课前、课中、课后和课程考核四个维度出发,为研究建立适合本校学情的双语教学手段,将中外教育资源有效结合,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独特优势做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共建课程 外方教学模式 本土化实践
下载PDF
疫情下关于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中医文化课教学的探索
15
作者 西梦婵 范国栋 +1 位作者 焦安男 陈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30-32,共3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仅我国,全球都在这场抗疫战斗中陷入阵痛,人们生活发生剧变,促使社会各界关注医学、医务工作者、医学教育、中医药文化等,其中中医药文化尤为引人注目。在这种背景下,西医院校如何对留学生进行专设的...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仅我国,全球都在这场抗疫战斗中陷入阵痛,人们生活发生剧变,促使社会各界关注医学、医务工作者、医学教育、中医药文化等,其中中医药文化尤为引人注目。在这种背景下,西医院校如何对留学生进行专设的中医文化课高效教学并在这场全球危机中寻找中医文化教学的转机,显得尤为迫切。而这些探讨与实践,将助力不远万里奔赴中国学习临床医学的留学生提高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也将助力中医药文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临床医学 留学生 中医药文化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汉语授课)康复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16
作者 陈静 刘玉果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8-11,共4页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汉语授课班来华留学生康复医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在各方面均存在诸多挑战。通过对既往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归纳,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及本校、本教研室的教学实践,以汉语班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汉语授课班来华留学生康复医学课程的本科教学在各方面均存在诸多挑战。通过对既往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归纳,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及本校、本教研室的教学实践,以汉语班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分享教学过程的体会,总结教学过程的心得,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为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临床医学专业 康复医学
下载PDF
基于视觉认知特征的网课界面布局设计研究
17
作者 刚春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 探究网络课程教育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大学思政网课为研究对象,结合个体视觉认知特征归纳出三种典型网课界面布局,通过实验采集被试者在不同网课界面布局中的眼动数据、绩效数据及问卷数据。结果 网课界面布局中文字的左右分布更... 目的 探究网络课程教育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大学思政网课为研究对象,结合个体视觉认知特征归纳出三种典型网课界面布局,通过实验采集被试者在不同网课界面布局中的眼动数据、绩效数据及问卷数据。结果 网课界面布局中文字的左右分布更能吸引被试者的视觉注意力,从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网课界面布局中教师人像因素会对被试者的凝视时间、凝视次数等眼动数据产生显著影响(P<0.05);教师的眼神与肢体动作会有效吸引被试者的注意力,形成更多的凝视时长与凝视次数,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问卷数据也进一步表明,被试者对有教师存在的网课界面布局评价更高。结论 该设计为网课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布局 视觉认知特征 眼动数据 思政网课
下载PDF
美国“中国行动计划”对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启示
18
作者 张晓珊 肖小芳 《西部学刊》 2024年第5期43-46,共4页
美国司法部发起并主导的“中国行动计划”名义上结束两年多了,但其对各国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产生的破坏性负面影响仍然在持续,不仅严重阻碍着中美科技人文领域的人才交流与合作,还进一步诱发着世界范围内科技人文领域的“寒蝉效应”... 美国司法部发起并主导的“中国行动计划”名义上结束两年多了,但其对各国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产生的破坏性负面影响仍然在持续,不仅严重阻碍着中美科技人文领域的人才交流与合作,还进一步诱发着世界范围内科技人文领域的“寒蝉效应”。我国现行的高校国际学术科研合作模式、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方式势必受到“中国行动计划”严重影响。面对挑战,高校应紧跟国家对外政策指向,通过加强科技合作和海外人才引进的合规性引导、拓宽国际交流的渠道等方式,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行动计划” 高校国际交流合作 挑战 机遇 启示
下载PDF
趋同化视域下国际学生实践教育探索
19
作者 万永敏 邢露萍 +1 位作者 刘芸 秦海燕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2期15-18,共4页
趋同化视域下开展国际学生实践教育,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教育“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的重要举措。培养“知华友华亲华”来华留学生,加强中外学生... 趋同化视域下开展国际学生实践教育,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教育“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的重要举措。培养“知华友华亲华”来华留学生,加强中外学生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培育,推动文化冲突向文化融合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实践价值。该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充分考虑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中的文化差异,坚持“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基本原则,构建“双向趋同”中外文化融合的实践教育有机体系理论,探索中外学生“同堂实习、同行实践”实践教育新模式,实现国际学生趋同管理和文化融合培养实践教育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同化 国际学生 实践教育 同堂实习 同行实践
下载PDF
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问题与对策
20
作者 曹婷 《普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加强趋同化管理有利于全面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可以为我国持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及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开展趋同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结合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内涵,提出加强心理辅... 加强趋同化管理有利于全面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可以为我国持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及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开展趋同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结合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内涵,提出加强心理辅导、学业帮扶、师资建设、制度优化等方面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质量,促进我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来华留学生 趋同化 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