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0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化路径探析
1
作者 周敏凯 时晓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80,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目标,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高等教育法治化建设,着重厘清政府、高校、社会三大主体的权责和相互权责关系,实现高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新目标,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高等教育法治化建设,着重厘清政府、高校、社会三大主体的权责和相互权责关系,实现高教治理主体的多元形态、系统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有效合理的协同治理结构,落实依法治教方针。推进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需要正视面临的新问题,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最大程度激发高校自主办学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想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法治化 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与经济韧性:机制、途径及贡献
2
作者 姜启波 丁国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80,共11页
随着全球进入新的动荡期,经济韧性发展愈发重要。基于2008—2020年31省面板数据,从高等教育质量集聚和规模集聚角度出发,研究评价了我国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高等教育集群化水平对经济韧性改善的影响。研究发... 随着全球进入新的动荡期,经济韧性发展愈发重要。基于2008—2020年31省面板数据,从高等教育质量集聚和规模集聚角度出发,研究评价了我国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高等教育集群化水平对经济韧性改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集群化与经济韧性显著正相关;东、中、西部三大地区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高等教育集群通过人才效应、创新效应和产业效应等途径影响经济韧性发展,其中,人才效应贡献最大。研究有助于厘清高等教育集群对经济韧性影响的机制和途径,因地制宜地实施高等教育集群化发展政策,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在人才、科技和产业等方面的经济韧性提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集群化发展 不确定性 经济韧性
下载PDF
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评《新中国著名大学校长评传》
3
作者 严从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70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曾先后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大学校长。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们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社会主义方向,通过制定全局性的发展战略、调整学科建设布局、整饬校风...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70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曾先后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大学校长。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们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社会主义方向,通过制定全局性的发展战略、调整学科建设布局、整饬校风与学风等诸多举措锐意革新旧大学、创办新大学。继往开来,为推进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教育强国建设,亟需系统性地分析、总结新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治校的思想主张与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历程 大学校长 双一流 教育强国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党的教育方针 办学治校 校风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高教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与路径
4
作者 李立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共8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质量转向从科技人才战略和...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质量转向从科技人才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认识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加快人才培养改革,服务和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改革路径是实现人才培养层次结构的上移,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与质量;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与优势学科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构建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研究型大学
下载PDF
对标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关键指标的国际对比分析
5
作者 赵婷婷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8,共11页
对标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可以从发展水平和贡献能力两个方面来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状况。在发展水平方面,从体量规模、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国际化四个维度选择了十个关键指标进行国际对比分析;在贡献能力方面,从教育机会获得、满... 对标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可以从发展水平和贡献能力两个方面来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状况。在发展水平方面,从体量规模、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国际化四个维度选择了十个关键指标进行国际对比分析;在贡献能力方面,从教育机会获得、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三个维度选择了七个关键指标进行国际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客观认识成就、准确研判问题,才能找到未来建设教育强国的发力点和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关键指标 国际对比 发展水平 贡献能力
下载PDF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多元路径
6
作者 李晓虹 范昌鑫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高等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探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差异化合作路径和作用机制,总结成功经验,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TOE框架,对34个“一带一路”教育... 高等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探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差异化合作路径和作用机制,总结成功经验,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TOE框架,对34个“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优秀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学科资源相对优势是实现“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必要条件。“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路径共有三种,分别是学科资源嵌入人文交流的民心相通型、学科资源赋能需求满足的共同发展型、学科资源支撑民主会商的话语体系建构型。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的新历史起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合作应整合优质学科资源,创新交流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有深度的人文交流;须统筹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务实满足沿线国家需求,实现共同发展;可借助教育多边平台,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影响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高质量合作 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思维
7
作者 朱德全 谈卓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9,共11页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要以“三教”评价改革这一目前最为活跃的子系统为抓手,实现高质量的、系统的“三教”统筹。基于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三教”评价改革系统中的主要动力要素包括由政府...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要以“三教”评价改革这一目前最为活跃的子系统为抓手,实现高质量的、系统的“三教”统筹。基于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三教”评价改革系统中的主要动力要素包括由政府、学校、社会组织构成的主体性要素、由法律法规与评价惯习构成的制度性要素以及由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资源配置构成的环境性要素。三大动力要素在系统中呈现出推动主体共同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构建与服务全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三个方面的价值表征。推进“三教”评价改革系统发展,应遵循统筹主体要素协同先行引领系统整体发展、统筹制度要素持续整合保障系统稳定发展以及统筹社会环境要素生态构建支持系统和谐发展的逻辑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统筹 教育评价改革 系统思维
下载PDF
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简讯
8
作者 金成镐 宋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10月26-28日,由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与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历史古都陕西省西安市召开。自2019年10月在山东泰安召开研究会学术年会以来,因新冠疫情,过去3年... 2023年10月26-28日,由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与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历史古都陕西省西安市召开。自2019年10月在山东泰安召开研究会学术年会以来,因新冠疫情,过去3年只以视频会议进行了例行学术年会。本次盛会有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学者和国内及在韩留学的研究生等,共90余人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学术年会 山东泰安 研究生 视频会议 陕西省西安市
下载PDF
高等教育规模、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9
作者 张茂聪 薛翔宇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28,93,共11页
高等教育规模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城镇化是否在高等教育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了重要中介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此,可以基于2004一2020年国家统计局省级面板数据,分析高等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辨析城镇化在... 高等教育规模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城镇化是否在高等教育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了重要中介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此,可以基于2004一2020年国家统计局省级面板数据,分析高等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辨析城镇化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进而探究高等教育规模、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作用;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城镇化在高等教育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这也证明了“高等教育规模一城镇化一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存在。为有效利用该机制,建议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因地制宜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规模 城镇化 区域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演变与发展模式创新
10
作者 杨心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十一五”以来,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经历了以技术过程为核心层次、增加组织管理核心层次以及开始关注外部关系为核心层次的国际化活动阶段。单一维度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国际化的发展,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构建技术过... “十一五”以来,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经历了以技术过程为核心层次、增加组织管理核心层次以及开始关注外部关系为核心层次的国际化活动阶段。单一维度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国际化的发展,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构建技术过程层次的质量体系、完善组织管理层次的支持机制以及搭建外部关系层次的枢纽门户的三维动态交互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政策 发展模式 广东省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提升对策研究——基于吉林省高校教师和学生视角
11
作者 刘岩 李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国际化能力对于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文化国际化、国际化支持、国际化认识等方面。文章抽样了吉林省高校教师125份有效问卷和学生717份有效问卷,对国际化能力构成要素的关... 国际化能力对于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文化国际化、国际化支持、国际化认识等方面。文章抽样了吉林省高校教师125份有效问卷和学生717份有效问卷,对国际化能力构成要素的关键内容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能力 高校 吉林省
下载PDF
“互联网+”双创大赛信息推荐集成模型研究
12
作者 罗骏 庞建华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互联网+”双创大赛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大赛的蓬勃发展,参赛者很难在海量数据中高效获取所需信息。为此,提出构建一种信息推荐模型,以完善“互联网+”双创大赛的信息服务研究,为选手提供有用的大赛信息,帮助他们... “互联网+”双创大赛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大赛的蓬勃发展,参赛者很难在海量数据中高效获取所需信息。为此,提出构建一种信息推荐模型,以完善“互联网+”双创大赛的信息服务研究,为选手提供有用的大赛信息,帮助他们了解竞争对手、理解市场和行业,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在调研四川大学“互联网+”双创大赛信息服务现状与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集成Doc2Vec和LDA算法的“互联网+”双创大赛信息推荐模型。经检验,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进行“互联网+”双创大赛信息推荐服务。最后提出了下一步研究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信息推荐 信息服务 Doc2Vec LDA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韩教育交流:现状、挑战与对策
13
作者 万作芳 乔蓉蓉 《世界教育信息》 2024年第4期7-14,共8页
中韩互为邻邦,自古以来交流频繁,文化和历史渊源为两国教育交流奠定人文基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双方教育交流机制逐渐成熟,为中韩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双方教育交流仍面临合作领域偏窄,重要科研合作偏少,来华韩... 中韩互为邻邦,自古以来交流频繁,文化和历史渊源为两国教育交流奠定人文基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双方教育交流机制逐渐成熟,为中韩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双方教育交流仍面临合作领域偏窄,重要科研合作偏少,来华韩国留学生数骤降,深入交流不足,学生学历层次偏低等挑战。近年来,韩国推动教育新政,如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推进高校结构性改革、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支持力度、完善远程教育,为双方教育交流提供了新契机。面向未来的中韩教育交流合作,需加强教育政策沟通,完善交流机制;推进教育交流项目,实施区域一体化;促进两国语言互通,加快构建语言服务体系;提高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全球意识,加强教育经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韩 教育交流 挑战 对策
下载PDF
高校科普服务社会的使命和路径
14
作者 庞利 《广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7-91,111,112,共7页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要主动服务社会,拓展服务的领域,以学校拥有的学科优势和先进技术知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将科技理论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知识传递给公众,提升全民的科技知识水平,是党和政府、社会发展赋予...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要主动服务社会,拓展服务的领域,以学校拥有的学科优势和先进技术知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将科技理论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知识传递给公众,提升全民的科技知识水平,是党和政府、社会发展赋予高校科普大众的社会职能,也是高校高质量发展、提升自身实力的必然选择。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科技创新设施设备、各领域科技人才、最新的科技理论创新知识等软硬件资源,在科学普及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高校应提高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科普资源的优势,大力培养科技人才,提供多元化的科普内容,创新多样化的科普形式,营造科学文化氛围,全面参与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普 使命 优势 路径
下载PDF
近代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历程回顾与特征分析
15
作者 刘兵飞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近代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酝酿萌芽期,198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相关研究论文;2015年左右开始出现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成果,研究基本成形;这之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相关成果不断丰富起来。纵观其发展历程,这一研究大致呈现... 近代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酝酿萌芽期,198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相关研究论文;2015年左右开始出现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成果,研究基本成形;这之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相关成果不断丰富起来。纵观其发展历程,这一研究大致呈现出三大特征或趋势:一是研究基点注重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历史关联,从“西方中心”向自主探索回归;二是逐渐摆脱“教育中心”的影响,研究内容强调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互动;三是研究对象不断扩大,从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优势中心”或特色省域向发展迟缓的欠发达省域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 近代省域 自主探索 社会互动
下载PDF
基于ADDIE模型的应用统计学专业“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研究
16
作者 丁波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推进“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为避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出现“两张皮”现象,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DDIE模型从专业能力与需求分析... 推进“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为避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出现“两张皮”现象,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DDIE模型从专业能力与需求分析、课程体系与内容设计、师资队伍与平台开发、课程实践与管理实施、课程结果与成效评估5个方面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把单一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转变为能力导向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应用型统计分析人才的培养,提升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专创融合 ADDIE模型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未来科技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双碳”战略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17
作者 薛其坤 《教育国际交流》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我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双碳”战略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庄严承诺,也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未来科技发展 庄严宣告 二氧化碳排放 战略决策 碳中和 联合国大会
下载PDF
以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18
作者 任少波 《教育国际交流》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 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在“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更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更积极的开放态度,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和交流互鉴,以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办学 教育强国 创新要素 高等教育 教育资源 教育对外开放 集体学习 交流互鉴
下载PDF
农业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
19
作者 钟晓华 刘旭华 李思琦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7期135-138,共4页
产业学院是农业高校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当前,农业高校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农业高校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该文在总结梳理农业高校产业学院发... 产业学院是农业高校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当前,农业高校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农业高校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该文在总结梳理农业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和掣肘因素的基础上,从目标定位、学科结构、产教融合、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管理评价等方面提出破解对策,实现产业学院育人资源整合优化,促进农业高校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十年实践审思
20
作者 刘宝存 苏洋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极大地拓宽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教育...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极大地拓宽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教育对外开放的制度化框架、打造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对外开放人才库、深化了教育对外开放的人文交流机制、扩大了中国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应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逻辑,遵循以“文明、历史与世界”为主线的实践逻辑,通过优化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新机制、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发展新空间、精准服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拓展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广度与深度,开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教育对外开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