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4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教学赋能高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优势与路径——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分析
1
作者 宋彩凤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实践教学是提升师范生师德的重要途径,具有实践情境真实丰富、实践效应反馈迅速、实践创新载体具体等优势。高校应以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为导向,促进实践教学赋能师范生师德培养,建议在实践教学设计中树立培养“四有”好老师的目标,通过... 实践教学是提升师范生师德的重要途径,具有实践情境真实丰富、实践效应反馈迅速、实践创新载体具体等优势。高校应以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为导向,促进实践教学赋能师范生师德培养,建议在实践教学设计中树立培养“四有”好老师的目标,通过典型树德、规则立德、课堂育德、文化养德等方式持续提高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指导师范生践行师德,实现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师范生 师德培养 实践教学 师范类专业认证
下载PDF
客家侨批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路径研究
2
作者 邱晓红 李泳楷 +1 位作者 廖思琪 廖若馨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侨批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内涵。侨批文化呈现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客家侨批文化中蕴含华侨心系国家建设的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的生动素材,为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新内容。通过探讨客家侨批文... 侨批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内涵。侨批文化呈现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客家侨批文化中蕴含华侨心系国家建设的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的生动素材,为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新内容。通过探讨客家侨批文化的内涵,厘清客家侨批文化与家国情怀的关系,分析客家侨批文化在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中的价值,加强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和夯实爱国统一战线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华侨 客家侨批文化 家国情怀 大学生
下载PDF
先进典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示范引领作用的调查与研究
3
作者 张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9-152,共4页
结合十余所高校先进典型示范引领问卷调查结果,对当前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的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增强高校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典型示范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基于上海市“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
4
作者 汪琦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文章以上海市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探讨了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研究显示,海归青年教师普遍面临职业和生活压力,对学生发展关注度较低,工学矛盾较为突出。高校应着力解决海归青年教... 文章以上海市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探讨了海归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研究显示,海归青年教师普遍面临职业和生活压力,对学生发展关注度较低,工学矛盾较为突出。高校应着力解决海归青年教师生活后顾之忧,提升职业成就感;鼓励海归青年教师积极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招聘引进等环节中,应明确师德师风考核标准。此外,行政部门还应提升以教师为本的服务意识,结合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创新师德研修工作形式,加强海归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理论和实践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海归青年教师 师德师风
原文传递
地方高师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 返乡教育实习的优化策略
5
作者 邬春芹 韩典荣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0-36,124,共8页
返乡教育实习是我国多个省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返乡教育实习有助于提高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能力,缓解其职业焦虑,培育其乡村教育情怀,建构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目前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存在以下问题:... 返乡教育实习是我国多个省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返乡教育实习有助于提高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能力,缓解其职业焦虑,培育其乡村教育情怀,建构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目前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存在以下问题:实习的目标不明确,实习的协同指导不足,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与培训缺失,实习的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为了提升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的质量,可以从明确乡村定向生实习的目标,完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乡村学校的协作模式,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与培训机制,优化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 乡村定向师范生 返乡教育实习
下载PDF
案例驱动+课程思政的“多元统计分析与R语言建模”教学改革探索
6
作者 张弟 梁莹 李文全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推进“多元统计分析与R语言建模”教学改革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针对“多元统计分析与R语言建模”课程面临的困境,在“多元统计分析与R语言建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用案例驱动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教学方法优... 推进“多元统计分析与R语言建模”教学改革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针对“多元统计分析与R语言建模”课程面临的困境,在“多元统计分析与R语言建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用案例驱动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教学方法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索,以期为课程推进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多元统计 案例驱动
下载PDF
李大钊精神融入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7
作者 王念琪 王雅馨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李大钊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将李大钊的思想融入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让学生深刻领会李大钊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学习李大钊的革命气节、高尚情操以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李大钊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将李大钊的思想融入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让学生深刻领会李大钊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学习李大钊的革命气节、高尚情操以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从李大钊精神产生的背景、李大钊精神的内涵、李大钊精神融入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李大钊精神融入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学生继承和弘扬李大钊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李大钊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内涵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8
作者 彭秋雁 石海泉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民族文化自信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新时代培育和传播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多个维度进行探讨,指...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民族文化自信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新时代培育和传播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多个维度进行探讨,指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路径主要有:大学生自身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学习,高校组织系统性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全社会形成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志愿服务精神 友爱 奉献
下载PDF
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概况
9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赣南师范大学于2006年获批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1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于2021年获批江西省一流学科,在全国第... 赣南师范大学于2006年获批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1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于2021年获批江西省一流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C+等级,被列为学校博士点重点培育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学位授予权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一流学科 本科专业建设 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 赣南师范大学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基于27份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10
作者 唐克军 康雪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在解决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一系列现实紧迫性问题上,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力军、为区域提供优质师资的生力军、改善师资供给进而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推动者。为探讨地方师范院校如何培养时代所需的中小学思政课... 在解决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一系列现实紧迫性问题上,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力军、为区域提供优质师资的生力军、改善师资供给进而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推动者。为探讨地方师范院校如何培养时代所需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问题,课题组收集到26所高校的27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本科师范类人才培养地方性不突出、“乡村性”不明显、师范性有待加强。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立足地方需要、体现乡村特征、聚焦师范特质来优化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培养时代所需的优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地方师范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对策
下载PDF
无机化学中钠元素教学课程融入思政素材
11
作者 季甲 侯银玲 +1 位作者 刘英 吕璇 《科技资讯》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钠元素作为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其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与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钠”元素教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为出发点,从人文历史知识与理工课程课堂教学相融合、家国情怀渗透与科学思维方法训练相融合、中... 钠元素作为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其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与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钠”元素教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为出发点,从人文历史知识与理工课程课堂教学相融合、家国情怀渗透与科学思维方法训练相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知识相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素养相融合这4个方面探索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相应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深度挖掘钠元素教学中蕴含的课程思政素材,丰富广大无机化学教师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内容体系,同时调动学生学习激情,增强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教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培育
12
作者 赵艺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高职师范生在师德素养、师德培育内容、师德培育方法、师德评价机制等方面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从打造三位一体特色课程群,抓牢课程建设“主战场”;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凝聚学校教师双方合力,... 高职师范生在师德素养、师德培育内容、师德培育方法、师德评价机制等方面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从打造三位一体特色课程群,抓牢课程建设“主战场”;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凝聚学校教师双方合力,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完善师德培育评价机制,用好师德评价“指挥棒”;拓宽师德培育渠道,创设实践育人“体验场”等路径融入高职师范生的师德培育,以提高培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师范生 师德培育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涵养教育情怀探析
13
作者 梁亚敏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教育情怀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现象。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是本地区中小教师的主要师资来源,其教育情怀的内涵有着自身的特点。涵养教育情怀对于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确定职业理想、坚定从教意愿、强化专业知识、培养教师责任感、促进中小学素... 教育情怀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现象。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是本地区中小教师的主要师资来源,其教育情怀的内涵有着自身的特点。涵养教育情怀对于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确定职业理想、坚定从教意愿、强化专业知识、培养教师责任感、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等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院校培养、自身提升、环境熏陶以及社会保障等途径进行涵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情怀 师范生 涵养途径
下载PDF
新师范背景下师范生法治素养和师德素养的协同培育机理研究
14
作者 吴翠玲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家精神”,是在“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内涵基础上作出的更深刻论述,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师范生法治素养和师德素养的协同培育提供了深邃指引。师范生的法治素养和师德素养作...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家精神”,是在“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内涵基础上作出的更深刻论述,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师范生法治素养和师德素养的协同培育提供了深邃指引。师范生的法治素养和师德素养作为未来高水平、专业化、一体化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面对师德素养和法治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法治素养和师德素养协同培育的重要性。明确师范生法治素养和师德素养的“新理念”、构建培养“新标准”,在系统解读法治素养和师德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教育内容和教育主体协同培育的机制和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师范 法治素养 师德素养 协同培育机理
下载PDF
近十年来我国幼儿教师师德研究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
15
作者 沈丽娟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5-102,共8页
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期刊论文库中收录的2012-2022年幼儿教师师德研究中文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绘制文献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和聚类图谱,发现近十年国内对于幼儿教师师德研究趋势渐缓,研究热点分布在农村幼儿教... 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期刊论文库中收录的2012-2022年幼儿教师师德研究中文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绘制文献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和聚类图谱,发现近十年国内对于幼儿教师师德研究趋势渐缓,研究热点分布在农村幼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及新时代等方面,研究前沿集中于师德影响因素、师德师风建设和新时代等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师德 农村 CiteSpace知识图谱
下载PDF
融合教育背景下师范生“社会-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的价值内涵与实施路径
16
作者 黄天宇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6期25-31,80,共8页
社会情感能力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对师范生“社会-情感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与教师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社会-情感教育能力”的培养存在目标设置... 社会情感能力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对师范生“社会-情感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与教师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社会-情感教育能力”的培养存在目标设置不明确、课程结构单一、相关课程缺位以及实践课程种类不够丰富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应体现融合教育理念;在培养方案中增加教师职业社会情感教育能力发展高相关的课程;突出实践导向的课程实施,丰富师范生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社会-情感教育能力 融合教育
下载PDF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以《流行音乐演唱》课程为例
17
作者 杨嵩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8-143,共6页
《流行音乐演唱》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应系统地探索构建能够全面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目标和美育功能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体系来组织实施课程教学,通过突破唱法与风格界限,拓宽课程内容范畴,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块化构建课... 《流行音乐演唱》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应系统地探索构建能够全面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目标和美育功能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体系来组织实施课程教学,通过突破唱法与风格界限,拓宽课程内容范畴,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块化构建课程体系,合理实施音乐风格改编,提升学生的流行音乐素养等途径实施课程建设与改革,有效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美育 公共艺术课程 《流行音乐演唱》 思政教育
下载PDF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赜
18
作者 车欣春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2期25-28,共4页
党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生动资源,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也是增强“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 党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生动资源,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也是增强“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指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路径: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深挖党史育人资源,完善课程融合体系;丰富思政课教学方式,增强党史教育的融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党史教育 思政课 立德树人 时代新人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程现状与路径探研
19
作者 尹凤娇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2期45-48,共4页
英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肩负着课程思政教育的重任,但其思政功能仍相对弱化。文章分析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程的必然性,探讨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现状,并从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规律、持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 英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肩负着课程思政教育的重任,但其思政功能仍相对弱化。文章分析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程的必然性,探讨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现状,并从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规律、持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评价、逐步改善外部教学环境等五个方面探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探索英语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模式,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教学方案 教学评价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探赜
20
作者 邓祺佳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深刻而又丰富,教师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对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伟大建党精神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价值意蕴,探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藩篱之困,指出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加...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深刻而又丰富,教师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对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伟大建党精神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价值意蕴,探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藩篱之困,指出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加深教师思想政治认识、拓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形式、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一院一品牌”和“一专业一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是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进路,以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英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伟大建党精神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