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探索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新路径
1
作者 游旭群 《教育国际交流》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教育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陕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陕西师大”)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师范大学,近年来发挥区位... 教育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陕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陕西师大”)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师范大学,近年来发挥区位和学科优势,汇聚智慧和力量,搭建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的国际交流平台,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教师教育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教师发展作出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大 一流学科建设 一带一路 国际交流平台 一所 互学 教师教育共同体
下载PDF
“国优计划”的价值取向与推进策略
2
作者 于泽元 刘燚飞 邱德峰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我国正处在教师教育变革由“增量”转向“提质”和夯实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的关键期,“国优计划”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为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带来新机遇,助力在遴选对象的专业背景、学历层次、培养方向等方面实现创新,体现教师教育变革... 我国正处在教师教育变革由“增量”转向“提质”和夯实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的关键期,“国优计划”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为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带来新机遇,助力在遴选对象的专业背景、学历层次、培养方向等方面实现创新,体现教师教育变革在人才类型、培养模式、来源结构等方面的价值转向。建议通过增设研究取向课程,实现理论实践双向构建;强化跨学科育人实践,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师资;构建“国优计划”共同体,发挥协同育人机制优势;推进严格筛选和评价制度改革等策略保障“国优计划”政策落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优计划” 教师教育变革 教师培养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审思与改进——基于IEO模型框架与类型分析
3
作者 朱燕菲 陈彩霞 吴东照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是地方充实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政策,其培养质量关乎乡村整体师资水平提升。研究基于IEO模型、调查了981名乡村定向师范生,发现:报考动机具有“内外兼顾”的融合特性、培养过程存在“高低不一”的两重境况、任教意愿呈...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是地方充实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政策,其培养质量关乎乡村整体师资水平提升。研究基于IEO模型、调查了981名乡村定向师范生,发现:报考动机具有“内外兼顾”的融合特性、培养过程存在“高低不一”的两重境况、任教意愿呈现“留或流”的两极分化,自由与发展是政策满意与否的两大支点;依据报考动机、学习方法与学习投入,乡村定向师范生可分为理想奋进、左右权衡和现实应付三种类型;理想奋进型任教意愿、学业表现优于左右权衡和现实应付型,左右权衡型政策满意度最高。为此,需重视报考动机由外而内的转变,鼓励采用深层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习投入尤其是师生互动的密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培养质量 IEO模型 类型分析
下载PDF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基础、理论意涵与实践路向
4
作者 曲铁华 龚旭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M0010,共9页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一种以质量为核心导向的内外部协同发展,展现出目标任务从增量扩规发展为提质增效、方式手段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评价重点从指标评价走向系统评价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特色...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成有其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一种以质量为核心导向的内外部协同发展,展现出目标任务从增量扩规发展为提质增效、方式手段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评价重点从指标评价走向系统评价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多样化教育质量观;靶向基础教育需求,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教师教育标准的开发,完善质量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理论意涵 实践路向
下载PDF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意义、蕴含与路径
5
作者 龙宝新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是教师教育领域“三大体系”建设的首要链环,推进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能动作用。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是构筑中国自主教...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是教师教育领域“三大体系”建设的首要链环,推进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能动作用。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是构筑中国自主教育知识体系的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改革实践创新的需要,也是建设教育家型教师队伍的需要。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时代蕴含是:以教师教育理论原创为手段,实现理论建设方式的自主性;以中国教师教育实践为主题,推进理论内容体系的自主性;以中国教育文化表达为载体,推进理论表达系统的自主性。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应繁荣教师教育学科学术事业,聚焦中国特有教师教育问题,完善中国教师教育话语体系,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改革事业以理论的底气与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 教师教育学科 教师教育话语 教育家精神
下载PDF
整体性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系统谋划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红 罗小丹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历经百年艰难探索提出的新时代国家命题,指向中国社会各领域全方位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以高质量教师队伍为根本依靠。高质量教师教育作为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事关...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历经百年艰难探索提出的新时代国家命题,指向中国社会各领域全方位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以高质量教师队伍为根本依靠。高质量教师教育作为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事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步伐。教师教育改革要抓住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契机,从整体性建设面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出发,系统谋划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进而强力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不能停留在理论思辨,而应以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标准为抓手,在充分挖掘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内涵的同时,发挥标准的监督导向作用,以指引和倒逼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 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教师教育当何为——兼论“国优计划”对师范院校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卢晓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8,243,共13页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教育关系到教师高质量发展。21世纪以来,“师范教育”一词被“教师教育”替代、将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这三大事件都是着眼于教师高质量发展。教师教育联结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教...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教育关系到教师高质量发展。21世纪以来,“师范教育”一词被“教师教育”替代、将教师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这三大事件都是着眼于教师高质量发展。教师教育联结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教育“基点”与高等教育“龙头”。基于基础教育“基点”的教师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基础教育能否“搞得越扎实”、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从而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龙头”的教师教育就在于引领与创生:引领意义包括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教师发展的方向,以及在“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教师教育模式中起主导作用;创生意义则在于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蕴含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体系构建这三大要义。在新的形势下,师范院校要守正创新,即扬师范院校的师范之长守教师教育之正,补师范院校的学科之短创教师教育之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师教育 师范院校 非师范院校
下载PDF
谁在就读大学里的师范专业——基于1982—2019年师范生性别和城乡来源的考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伟宜 谢德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7,205,共11页
从性别和城乡两个视角对近四十年师范生的来源情况进行考察,发现城乡男生就读师范专业的人数均在持续减少,而城乡女生就读师范专业的人数却在大幅上升,导致师范生的性别构成由以男生为主发展到以女生为主。当前,女生就读师范专业的机会... 从性别和城乡两个视角对近四十年师范生的来源情况进行考察,发现城乡男生就读师范专业的人数均在持续减少,而城乡女生就读师范专业的人数却在大幅上升,导致师范生的性别构成由以男生为主发展到以女生为主。当前,女生就读师范专业的机会是男生的数倍,师范专业中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已非常严重。为改变这一现象,应大力提高城乡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以便吸引更多的优秀男生报考师范专业,从而平衡师范生的性别比例,保障师范生生源的多元化,从源头上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 性别 城乡 机会指数
下载PDF
论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矛盾运动——历史脉络、发生机理及未来走向 被引量:2
9
作者 陆道坤 张梦瑶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72,共10页
作为教师培养层面的基本矛盾,“师范性”与“学术性”之矛盾是作为师范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存在的,它只可能在作用点或维度上发生转移,而不是消失。就生发逻辑来看,这一矛盾因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围绕教师求与供的互动而起,逐层向下投... 作为教师培养层面的基本矛盾,“师范性”与“学术性”之矛盾是作为师范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存在的,它只可能在作用点或维度上发生转移,而不是消失。就生发逻辑来看,这一矛盾因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围绕教师求与供的互动而起,逐层向下投射到培养主体选择、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学设置等方面,并具体表现为培养主体的“师”“综”之争、培养模式的内在结构重组、“教师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比例的调整、实践活动设置的改革等。随着教师培养落到“师范专业”上,培养主体的“师”“综”之争烟消云散,“师范性”与“学术性”之矛盾的作用点也将聚焦到“好老师”造就上。在“好老师”内涵不断丰富的背景下,“师范性”与“学术性”矛盾将会进一步推动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标准与制度体系的完善、“师范教育—基础教育”共同体的内涵式建设、“职前教育—在职教育”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性 学术性 历史脉络 发生机理 未来走向
下载PDF
地方师范大学一流本科建设的实现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香玉 郁涵阳 罗红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3-37,共5页
在新时代“双一流”战略背景下,一流本科建设是地方师范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振兴教师教育、强师兴教的必由之路。地方师范大学一流本科建设涵盖人才培养、生源质量、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多个维度... 在新时代“双一流”战略背景下,一流本科建设是地方师范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振兴教师教育、强师兴教的必由之路。地方师范大学一流本科建设涵盖人才培养、生源质量、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多个维度、多个环节。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优化招生录取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有利于解决一流本科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探寻彰显“地方性”“师范性”“大学性”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大学 一流本科 建设路径
下载PDF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政策评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冰 沈翁安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3,共10页
为落实“强师计划”,2022年4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该计划旨在以师范院校组团协作、对口支援的方式,支持薄弱师范院校发展,促进师范教育的整体提升。协同提质计划首次围绕师范教育开展大规模成体系的对口支援、首次把... 为落实“强师计划”,2022年4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该计划旨在以师范院校组团协作、对口支援的方式,支持薄弱师范院校发展,促进师范教育的整体提升。协同提质计划首次围绕师范教育开展大规模成体系的对口支援、首次把地方重点师范大学纳入帮扶体系、首次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明确提出“共同发展”理念、首次以专业化项目制的方式推进相关工作、首次将对口支援高校和帮扶地方基础教育纳入同一帮扶体系、首次大规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是一项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政策,对于推动脱贫地区、边境地区师范人才培养和我国师范教育整体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为了推动这一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体现实效,在协同提质计划的实践中,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站位、优化体制机制、明确提质目标、彰显共享共建共赢的理念,同时引导广大师范院校始终坚守师范主责主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协同提质计划 基础教育教师 强师计划 对口支援
下载PDF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简介
1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是四川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与学校有相同的办学历史。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46年的川北农工学院化工系,1952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学院化学系,1956年随学校迁入成都.
关键词 四川师范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材料科学 化工系 农工学院 办学历史 化学 院系
下载PDF
我校承办的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校长论坛成功举办
13
作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12月1日下午,由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科技厅指导,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昆明医科大学协办的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校长论坛在云南腾冲举行。
关键词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教育厅 校长论坛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腾冲 云南省科技厅 南开大学
下载PDF
中国高校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
14
作者 李永新 叶厅 +1 位作者 徐惠 胡涛 《中国高校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51,共8页
“双碳”目标是国家战略,高校领域作为碳排放主要贡献者,率先实现碳达峰,可为其他领域树立典范。文章以探索首都师范大学碳达峰实现目标为例,利用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分解模型,选择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能源结构、能... “双碳”目标是国家战略,高校领域作为碳排放主要贡献者,率先实现碳达峰,可为其他领域树立典范。文章以探索首都师范大学碳达峰实现目标为例,利用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分解模型,选择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碳排放系数作为影响碳排放的五个分解因子,对影响碳排放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各种因素在碳排放中贡献率;并以2021年为基准年,利用STIRPAT模型对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2022—2035年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对该校碳达峰实现路径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LMDI 影响因素 STIRPAT 碳达峰
原文传递
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简介
15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学科概况。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以2019年重组的社会学与法学学院为依托。社会学与法学学院前身为政法学院,成立于2002年,目前是省内唯一设置社会学本科专业和社会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院。2006年设置社会学本科专业,2003年获批... 学科概况。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以2019年重组的社会学与法学学院为依托。社会学与法学学院前身为政法学院,成立于2002年,目前是省内唯一设置社会学本科专业和社会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院。2006年设置社会学本科专业,2003年获批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社会学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学学科2018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学位授予权 山西师范大学 本科专业建设 社会学学科 社会学专业 政法学院 学位授权点 学本科专业
下载PDF
革命根据地师范教育政策:演进、特点与现代价值
16
作者 曲铁华 龚旭凌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106-114,共9页
革命根据地时期,师范教育政策历经发轫与垦拓时期(1927—1936年)、调整与变革时期(1937—1945年)以及巩固与强化时期(1946—1949年)三个阶段,具有将服务根据地建设作为首要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坚持师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 革命根据地时期,师范教育政策历经发轫与垦拓时期(1927—1936年)、调整与变革时期(1937—1945年)以及巩固与强化时期(1946—1949年)三个阶段,具有将服务根据地建设作为首要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坚持师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中央主导与地方调适的统一等特点。革命根据地师范教育政策为新中国师范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未来教师教育政策应当立足实际,把握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明确方向;守正出新,构建思政教育推进师德建设的全新格局;多方协同,弘扬师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的优良传统;聚焦乡村,发挥国家主导与地方主体的互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政策 教师教育
下载PDF
2024年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拟开设专题栏目公告
17
作者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1.新百年学前教育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建设2.人文幼教·红色幼教·数智幼教3.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4.托幼一体化5.幼小一体化6.老托一体化7.镇村一体化办园8.集团化办园9.小班化办园10.幼儿园融合教育发展11.乡村与民族地区幼... 1.新百年学前教育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建设2.人文幼教·红色幼教·数智幼教3.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4.托幼一体化5.幼小一体化6.老托一体化7.镇村一体化办园8.集团化办园9.小班化办园10.幼儿园融合教育发展11.乡村与民族地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12.幼儿园高质量发展评价13.婴幼儿发展评价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栏目 融合教育 小班化 学前教育 幼教 托幼一体化 话语体系建设 幼儿园
下载PDF
我国师范生学费支持政策的变迁历程、逻辑与展望
18
作者 牛雪梅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9,共13页
师范生学费支持政策是国家为促进师范教育发展而采取的经济调控手段,在推动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均衡教师资源配置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生学费支持政策经历了全面免费、全面缴费、缴费与定向免费... 师范生学费支持政策是国家为促进师范教育发展而采取的经济调控手段,在推动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均衡教师资源配置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生学费支持政策经历了全面免费、全面缴费、缴费与定向免费并行、缴费与精准公费并行四个阶段。在变迁过程中,我国师范生学费支持政策表现出以公共权力的确立为推力赋能教师资源供应、以权责关系的调整为抓手服务教育事业发展、以公共价值的追求为导向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变迁逻辑。展望未来,需要从坚持双元支持方式并行,均衡教师资源配置;拓宽学费支持范围,彰显教育公益属性;加大回流吸引力度,保障学费支持效力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师范生学费支持政策,以更好地提升政策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师范教育 学费支持政策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发展形态变革研究
19
作者 冯加根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自我国199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实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教师职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经历了认定考试、全国统考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不断演变。目前,国家教师资格考... 自我国199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实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教师职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经历了认定考试、全国统考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不断演变。目前,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呈现新的发展形态,高校考核、全国统考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发展形态的基本表现方式。这两种考试形态在测评目标、考试实施主体、考试作用、考试对象、测评标准、测评内容与方式方法、考核学段与可任教学科范围、考试组织管理模式以及测评质量保障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师教育 师范生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价值和启示
20
作者 贾茹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1936年以前,陕甘宁地区师资匮乏,教育文化落后。边区政府成立后,大力兴办师范教育,成立、接收六所师范学校,明确教育方针,制定教育制度,健全机构、课程设置,加强领导和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边区师范教育的历史价值在于... 1936年以前,陕甘宁地区师资匮乏,教育文化落后。边区政府成立后,大力兴办师范教育,成立、接收六所师范学校,明确教育方针,制定教育制度,健全机构、课程设置,加强领导和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边区师范教育的历史价值在于:培养师资力量,改变了当地落后的教育状况;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为革命战争和边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注重实践探索,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其对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是:要始终重视教师质量的提高,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生态,创设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师范教育 教育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