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7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素对运动损伤恢复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汪超 高明有 +1 位作者 张瑜 杨丹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0-387,共8页
该文探讨运动损伤后恢复的2个阶段(即炎症、静止、萎缩阶段和受伤肢体的康复和活动增加阶段)的不同任务。分析了营养素补充对运动损伤恢复中对抗炎症和总能量摄入2个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营养素补充对运动损伤的重要意义,... 该文探讨运动损伤后恢复的2个阶段(即炎症、静止、萎缩阶段和受伤肢体的康复和活动增加阶段)的不同任务。分析了营养素补充对运动损伤恢复中对抗炎症和总能量摄入2个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营养素补充对运动损伤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补充对运动损伤恢复的重要性。概括了宏量营养素脂肪(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抗炎作用、蛋白补充对肌肉损失的逆转作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补充对维持能量平衡的重要性以及水的补充起到良好的水合作用;从促进愈合的证据和抑制炎症2个方面分析微量营养素对运动损伤恢复的潜在益处,认为微量营养素作为体内酶系统的激活剂发挥作用,使生化过程发生,并就营养素锌、维生素D和钙在运动损伤恢复中的积极作用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实践提出营养素、植物性矿物和适量的补剂对运动损伤具有恢复治疗,重塑被损伤组织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 运动损伤 对抗炎症 能量摄入 重塑组织
下载PDF
Physical activity and amyloid beta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
作者 María Rodriguez-Ayllon Patricio Solis-Urra +7 位作者 Cristina Arroyo-ávila Miriam álvarez-Ortega Pablo Molina-García Cristina Molina-Hidalgo Manuel Gómez-Río Belinda Brown Kirk I.Erickson Irene Esteban-Cornejo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3-144,共12页
Background:One of the pathological hallmarks distinguishing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other dementias is the accumulation of amyloid beta(Aβ).Higher physical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dementia risk,and on... Background:One of the pathological hallmarks distinguishing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other dementias is the accumulation of amyloid beta(Aβ).Higher physical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dementia risk,and one potential path could be through Aβlevels modulation.We ai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Aβ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Methods:A systematic search of PubMed,Web of Science,PsycINFO,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and SPORTDiscus was performed from inception to April 28,2022.Studies were eligible if they includ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Aβdata in adults aged 45 years or older.Multi-level metaanalyses of intervention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modulating Aβlevels.Results:In total,37 articles were included(8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3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4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ies,and 22 cross-sectional studies).The overall effect siz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on changes in blood Aβwas medium(pooled 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0.69,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41 to 0.03;I^(2)=74.6%).However,these resul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nd there were not enough studie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cerebrospinal fluid(CSF)and brain Aβ.Data from observational studies were examined based on measurements of Aβin the brain usin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cans,CSF,and blood.Higher physical activity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βonly in the CSF(Estimate r=0.12;95%CI:0.05-0.18;I^(2)=38.00%).Conclusion:Physical activity might moderately reduce blood Aβ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However,results were only near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nd might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given the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 observed in some of the included studies.In observational studies,higher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βonly in CSF.Therefore,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modulating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brain,CSF,and blood Aβ,as well as its implication for cognitive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NG Cognitive impairment DEMENTIA EXERCISE PET
下载PDF
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社会生态影响因素路径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张健 张锋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2,共15页
为了探索影响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因素,该研究采用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调查了全国不同地域的10531名城市青少年。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发现影响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 为了探索影响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因素,该研究采用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调查了全国不同地域的10531名城市青少年。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发现影响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因素具有多元性,其分别来自宏观、中观与微观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面:(1)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青少年的年龄、抑郁水平、自身医学知识、参与不同强度身体活动的能力以及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2)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父母的就业状况、社区安全、社区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社会交往及社区以外的社会体育活动;(3)宏观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青少年的居住城市,而政策尚未成为影响我国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在于,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干预方面的政策和文件,要明显滞后于学校体育领域的政策和法规等。基于此,该研究建议未来应把社区作为我国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干预的重要场所,将城市青少年的校外身体活动干预与个体的心理评估相结合,并以政府、社区与家庭为依托,在优化相关社会生态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青少年的校外身体活动实施多维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青少年 校外身体活动 影响因素 PLS路径模型
下载PDF
体育助力健康关口前移:逻辑考量、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路 仇军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0,共6页
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厘定体育助力健康关口前移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时代逻辑有助于加深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当前体育助力健康关口前移的现实困境显现在主动健康理念共识缺失、体卫融合体制机制缺位、体育系... 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厘定体育助力健康关口前移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时代逻辑有助于加深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当前体育助力健康关口前移的现实困境显现在主动健康理念共识缺失、体卫融合体制机制缺位、体育系统应对支撑体系欠缺等方面,需要从理念重塑、机制创新、强化保障等方面着手,推进体育助力健康关口前移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治理 健康关口前移 体卫融合 健康中国
下载PDF
主观和客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的影响
5
作者 吴志建 王竹影 +3 位作者 朱建勇 王厚雷 张帆 胡凤飞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325,共9页
目的:以社会生态理论模型为视角,探索主客观建成环境对城市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南京市32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三维加速度计测量体力活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建成环境进行主观评价,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目的:以社会生态理论模型为视角,探索主客观建成环境对城市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南京市32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三维加速度计测量体力活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建成环境进行主观评价,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取客观环境因素,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观建成环境中商业场所可达性(β=-7.42)、服务场所可达性(β=6.64)、交通量(β=2.87)与轻体力活动有关,商业场所可达性(β=-5.27)、服务场所可达性(β=4.11)、人文景观(β=2.11)、专用设施(β=-2.09)、街道连通性(β=-1.93)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有关,商业场所可达性(β=-34165.63)、服务场所可达性(β=27800.90)、健身场所可达性(β=11619.95)与总体力活动有关;客观建成环境中交通站点数(β=-3.09)、街道连通性(β=1.64)、至健身场所距离(β=-0.04)与轻体力活动有关,土地混合利用率(β=3.6)、至健身场所距离(β=-0.02)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有关,建筑密度(β=-110817.2)、土地混合利用率(β=10235.5)、街道连通性(β=4113.1)、至健身场所距离(β=-157.8)、人口密度(β=-0.6)与总体力活动有关。结论:主观建成环境和客观建成环境都与老年人户外体力活动存在积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建成环境 客观建成环境 户外体力活动 老年人 GIS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超重男性青年心肺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
6
作者 刘静 刘亚华 +1 位作者 陈迪 万琼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930-934,共5页
目的比较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超重成年人心肺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话、现场招募等方式选取2022年5-8月北京市某社区64名无规律运动习惯的超重男性青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HIIT组、MICT组... 目的比较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超重成年人心肺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话、现场招募等方式选取2022年5-8月北京市某社区64名无规律运动习惯的超重男性青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HIIT组、MICT组和对照组(C组),12周干预前后分别利用递增负荷试验测定最大摄氧量(VO2_(max)),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身体成分。结果试验后,HIIT组和MICT组VO2_(max)均升高(P<0.05),MICT组全身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android区域脂肪含量与百分比下降(P<0.05),去脂体重增加(P<0.05),而HIIT组身体成分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所有参数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重男性青年采用不同运动方式进行体力活动时,HIIT在提升心肺适能方面具有时效性,MICT则是改善身体成分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运动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超重 心肺适能 身体成分
下载PDF
基于Cite Space V的身体活动与儿童认知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7
作者 李垂坤 冉建 李欣 《青少年体育》 2023年第5期131-134,共4页
本文通过对身体活动与儿童认知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共现及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发展状况、研究内容及动态。研究发现,以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为首的西方国家,始终引领该领域的方向。儿童、体力活动、锻炼、青少年、表现、健康... 本文通过对身体活动与儿童认知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共现及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发展状况、研究内容及动态。研究发现,以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为首的西方国家,始终引领该领域的方向。儿童、体力活动、锻炼、青少年、表现、健康、干预、肥胖、超重、健身、执行功能等关键词出现频次均大于等于200。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需加强跨地区及跨国家的合作;加强对运动方式、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方面对认知的影响研究,以及考虑认知和体质健康的一致性和测试指标的全面性,避免因评估类型、学习类型和测试设置等出现偏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儿童认知 文献计量学 Cite Space V
下载PDF
舞蹈训练中的合理饮食结构及营养补充研究——评《运动营养学》
8
作者 王喜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9-319,共1页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需要舞者借助肢体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个人的舞蹈技艺和舞蹈成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经过大量严苛的训练,这就引起了学界及业界对于舞蹈训练中营养平衡的研究。营养是个人维持生命体征的重要内容,...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需要舞者借助肢体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个人的舞蹈技艺和舞蹈成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经过大量严苛的训练,这就引起了学界及业界对于舞蹈训练中营养平衡的研究。营养是个人维持生命体征的重要内容,饮食是人体获取营养的主要途径。于普通个人而言,日常饮食提供的营养物质足以维持正常需求,但是舞者在训练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量,简单的日常饮食难以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他们需要通过更加科学的饮食获取营养,在保证体能的同时实现营养平衡。《运动营养学》是一本由张蕴琨、金其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该书详细阐述了运动营养学的知识、功能,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方式,包括各种营养素与运动、能量平衡与运动、平衡膳食与运动等内容,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直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出版社 营养平衡 日常饮食 运动营养学 舞蹈训练 营养补充 能量平衡 营养物质
原文传递
60-69岁老年男性体力活动水平对健康体适能的影响
9
作者 崇玉萍 王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86-293,共8页
为了解不同水平体力活动对老年男性健康体适能的影响,采用以芜湖市200名60-69岁的老年男性为调查和测试对象,调查其体力活动水平和健康体适能状况的方法。得到以下结果:1)在200名老年男性中,高体力活动者58人(占29%),中体力活动者91人(... 为了解不同水平体力活动对老年男性健康体适能的影响,采用以芜湖市200名60-69岁的老年男性为调查和测试对象,调查其体力活动水平和健康体适能状况的方法。得到以下结果:1)在200名老年男性中,高体力活动者58人(占29%),中体力活动者91人(占45.5%),低体力活动者51人(占25.5%)。2)不同年龄段老年男性的MET值存在显著差异,高龄组的MET值为2445.49±1236.13,低龄组MET值为2823.63±1261.98,高龄组显著低于低龄组(p<0.05);不同身高、体重、职业人群的MET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不同年龄段老年男性健康体适能存在显著差异;低、高年龄组老年男性坐站起(次/30s)平均值分别为22.01次和20.40次,优于参考标准,手臂卷起(手持8磅哑铃,次/30s)平均值分别为19.79次和18.21次,稍高于参考标准;低、高年龄组老年男性原地踏步(2min)平均值分别为101.95次和98.30次,低于参考标准,闭目单足站立的平均值分别为5.54s和3.95s,稍低于参考标准。认为老年男性体力活动总体以中水平为主;体力活动总量主要受年龄影响,随年龄增长活动总量下降。老年男性低年龄组健康体适能各指标均优于高年龄组;老年男性健康体适能与参考标准比较,上、下肢肌肉力量保持较好,但耐力和平衡能力略显不足。老年男性体力活动水平对健康体适能影响显著,中、高水平体力活动可以提高上下肢肌力、上下肢柔韧、平衡能力以及有氧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体力活动 健康体适能
下载PDF
羽毛球颠球练习对小学生视力的即时干预效果研究
10
作者 徐锋鹏 陈妙珊 +3 位作者 Ziyi Yang 杨钢 栾军 蔡祥胜 《体育师友》 2023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为探讨羽毛球颠球练习对小学生视力的即时效果,找到一套方便实施的小学生预防近视的运动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54名小学生随机分为羽毛球颠球练习组、羽毛球对打组和跳绳组,分别进行40分钟的练习,观察三组受试者运动前后... 目的:为探讨羽毛球颠球练习对小学生视力的即时效果,找到一套方便实施的小学生预防近视的运动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54名小学生随机分为羽毛球颠球练习组、羽毛球对打组和跳绳组,分别进行40分钟的练习,观察三组受试者运动前后视力变化。结果:羽毛球颠球组和羽毛球对打组的视力前后比较,双眼视力改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跳绳组干预前后,双眼视力无显著性变化。再对颠球组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年龄越小,颠球后的视力改善越明显(r=-0.389,P<0.05)。结论:颠球具有较好的即时改善视力效果,且年龄越小,改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颠球练习 小学生 视力
下载PDF
广东省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开发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江涛 刘奔越 左逸帆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3,共8页
以广东省1734项体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 10.3,运用最邻近点指数、网格维数分析法、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模型,就空间分布特征、均衡特征、分布密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表征。研究表明:广东省体育旅游资源整... 以广东省1734项体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 10.3,运用最邻近点指数、网格维数分析法、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模型,就空间分布特征、均衡特征、分布密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表征。研究表明:广东省体育旅游资源整体空间分布具有沿珠江三角洲经济带与海岸线分布,逐渐向内陆外围递减特点,冷热点区“南-北”分布,资源总体呈现“三核、一带、三极”空间格局;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解释力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软、硬服务配套、市场培育发展、产业支持引导、人民生活水平、交通运输能力、经济收益效应。依据研究结果提出广东省体育旅游开发路径及建议,助推全民健身发展战略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广东省
下载PDF
山东省高水平运动员膳食营养调查及干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双玲 张炳刚 +2 位作者 张杰 张翔 谭现花 《山东体育科技》 2023年第2期60-65,共6页
目的:选取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68名高水平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3天24小时膳食调查法结合营养KAP问卷进行调查,通过4周的营养干预改进运动员的饮食习惯。结果:(1)运动员的总能量摄入量等于64.8%推荐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的80%... 目的:选取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68名高水平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3天24小时膳食调查法结合营养KAP问卷进行调查,通过4周的营养干预改进运动员的饮食习惯。结果:(1)运动员的总能量摄入量等于64.8%推荐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的80%~100%,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是推荐量的53%。体能类运动员维生素B_(1)的摄入量/推荐量的比高于技能类运动员(P<0.05),钙的摄入量/推荐量的比低于技能类运动员(P<0.05);(2)运动员的早餐摄入供能比达到推荐值,女性运动员的早餐摄入供能比显著高于男性运动员(P<0.05),午餐摄入供能比小于最低推荐比(35%),晚餐摄入供能比超过最大推荐值(30%);(3)运动员的营养态度和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r=0.434),女性运动员的营养知识(P<0.01)和行为(P<0.05)均显著优于男性运动员;(4)营养干预后,运动员的碳水化合物和午餐摄入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高水平运动员应加大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和B_(1)的摄入量,适当提高午餐能量摄入,减少晚餐能量摄入。4周的营养干预研究能够积极改善运动员的膳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运动员 膳食营养 能量摄入 饮食结构 营养干预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人地关系协调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丽君 王琰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6,共8页
自然保护地是开展户外运动的重要空间载体,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创新举措。针对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两个关键性问题,基于人地关系协调视角,梳理与... 自然保护地是开展户外运动的重要空间载体,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创新举措。针对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两个关键性问题,基于人地关系协调视角,梳理与总结发达国家在自然保护地开展户外运动的经验,并进一步结合国内发展实际,从完善政策法规、推进自然保护地营地教育、创新户外运动产品与服务、加强环境效应评估、规范户外运动项目开发等方面提出中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运动 自然保护地 人地关系协调
下载PDF
膳食营养在健身运动中的合理分配及运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照金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2-252,共1页
由王广兰等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运动营养学》一书注重对知识的成熟性、稳定性、实用性的选择,注重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膳食营养在健身运动中的合理分配及运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1健身运动者膳食营养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健身运动 体育运动实践 膳食营养 运动营养学 成熟性 合理分配 参考和借鉴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PDF
核桃清蛋白营养品对力量型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解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13-I0014,共2页
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举重、拳击、摔跤和柔道等力量运动项目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对于力量型运动员来说,要想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创造佳绩,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运动技能。力量型运动员每天都要参... 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举重、拳击、摔跤和柔道等力量运动项目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对于力量型运动员来说,要想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创造佳绩,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运动技能。力量型运动员每天都要参与高强度的训练,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和营养物质,机体长期处在负平衡状态下,会导致组织损伤、免疫力下降和运动性疲劳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在此背景下,力量型运动员可每天口服适量运动营养品,以保证机体的能量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竞技体育 运动营养品 运动性疲劳 运动技能 组织损伤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下载PDF
植物性饮食在运动营养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廖粤生 严财庆 +1 位作者 罗畅伟 刘洪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57-361,共5页
运动营养补充是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预防运动损伤、加快运动疲劳恢复的重要手段,合理地规划运动营养补充是提高运动表现的关键。近年来,植物性饮食在运动营养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发现,植物性饮食为运动员提供了广泛的健康益处,... 运动营养补充是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预防运动损伤、加快运动疲劳恢复的重要手段,合理地规划运动营养补充是提高运动表现的关键。近年来,植物性饮食在运动营养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发现,植物性饮食为运动员提供了广泛的健康益处,包括促进运动员的健康和提高运动表现等。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对植物性饮食与运动的联系进行系统阐释。因此,该文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梳理与总结相关研究及应用成果,旨在为植物性饮食在运动营养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饮食 运动 运动表现 运动营养
下载PDF
体育运动中食品营养的重要性及补充策略--评《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第二版)》
17
作者 曹婧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33-334,共2页
在体育运动中,食品营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对运动员发挥身体机能、体能恢复和运动表现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运动员的营养需求与一般人群不同,在摄入量、比例和时间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未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 在体育运动中,食品营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对运动员发挥身体机能、体能恢复和运动表现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运动员的营养需求与一般人群不同,在摄入量、比例和时间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未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强度的运动制定个性化的营养策略,这样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有助于提高其竞技水平和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食品营养 不同运动项目 竞技水平 饮食结构 体能恢复 营养摄入 身体机能
原文传递
香蕉复合果汁饮料对网球运动员运动营养的支持及优化
18
作者 王险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9-I0010,共2页
香蕉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活性成分含量高的水果,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除去日常鲜食之外,香蕉还常作为原料,与其他水果共同制成复合果汁饮料产品,从而在突出营养价值的同时,还能够丰富饮料的口感,为进一步打开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 香蕉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活性成分含量高的水果,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除去日常鲜食之外,香蕉还常作为原料,与其他水果共同制成复合果汁饮料产品,从而在突出营养价值的同时,还能够丰富饮料的口感,为进一步打开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人们对网球运动领域的专业化发展投入更高的关注度,因此业界针对网球运动员的营养摄入问题也展开了深度研究,如何通过运动食品优化运动员的运动效果成为重要的探究方向。基于香蕉复合果汁饮料在营养成分、活性成分方面的优势,可通过分析其对于网球运动员运动效果的支持意义,在未来加大开发利用力度,从而使价值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运动 活性成分含量 营养摄入 专业化发展 探究方向 运动员 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不同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19
作者 高晋晋 徐晓阳 +2 位作者 王欢 阮定国 赵永军 《山东体育科技》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干预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脏游离脂肪酸(FFA)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方式运动对IR大鼠肝脏FFA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干预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脏游离脂肪酸(FFA)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方式运动对IR大鼠肝脏FFA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IR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有氧运动组(E组)、抗阻运动组(R组)、有氧+抗阻联合运动组(RE组),随后运动组IR大鼠进行8周的不同运动干预,运动干预结束后36 h,检测肝脏FFA、AMPK、ACC、CPT1酶含量。结果:(1)8周不同运动干预后E组、R组、RE组肝脏FFA含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1),但各运动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8周不同运动干预后E组、R组、RE组AMPK、CPT1酶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1),其中RE组显著高于E组、R组(P<0.01)。各运动组ACC酶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1),但各运动组之间未见差异(P>0.05)。结论:(1)8周不同运动干预均能显著降低IR大鼠肝脏FFA含量,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显著上调IR大鼠肝脏AMPK、CPT1酶含量,增强脂肪氧化利用有关;有氧与抗阻联合运动较单一运动对脂肪氧化效果更为显著;(2)8周不同运动干预未观察到IR大鼠ACC、CPT1的同步变化,AMPK通过ACC酶调节肝脏脂肪酸氧化可能存在其他机制,运动对于IR大鼠ACC酶含量的调节,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大鼠 运动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乙酰辅酶A羧化酶
下载PDF
优化运动表现的营养策略——周期化营养
20
作者 车开萱 李秦陇 +1 位作者 杨俊超 邱俊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9-748,共10页
周期化营养起源于周期化训练,是指有计划、有目的、战略性地实施营养干预,以支持和增强特定的训练适应能力,以及特异性的运动表现。周期化营养策略侧重于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CHO)和脂肪周期化,主要包括“高训”(training with high... 周期化营养起源于周期化训练,是指有计划、有目的、战略性地实施营养干预,以支持和增强特定的训练适应能力,以及特异性的运动表现。周期化营养策略侧重于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CHO)和脂肪周期化,主要包括“高训”(training with high-carbohydrate availability,高CHO可用性训练)策略、“低训”(training with low-carbohydrate availability,低CHO可用性训练)策略和“低训高赛”(fat adaptation with carbohydrate restoration,脂肪适应与CHO恢复相结合)策略。本文通过总结不同CHO可用性在实现训练适应和优化运动表现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机制发现:在训练或比赛涉及更高强度的工作量/技战术以及需要最佳运动表现时,有必要使用“高训”策略提供高质量的输出和/或最大化的恢复;而基于中低强度运动的训练负荷可能不需要高CHO可用性的支持。“低训高赛”策略对运动表现的益处适用于特定的情况或个体,尽管会带来高强度运动能力的受损,但在定期训练计划中,周密整合“低训”策略将有助于上调细胞信号传导,在促进机体产生训练适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为未来运动员在运动营养实践方面,依据不同营养目标以及针对不同训练/比赛阶段,优先选择何种CHO可用性周期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化营养 高CHO可用性 低CHO可用性 训练适应 运动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