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9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依据、资源与路径探索
1
作者 洪晓彬 李金坤 +1 位作者 祝捷 刘洋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论述开展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根基,分析体育心理学课程注重身心的整体观、积极心理的育人观、服务他人的职业观以及实践导向的道德观等育人特证,而且在明确课程的整体特征后,从书本教... 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论述开展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根基,分析体育心理学课程注重身心的整体观、积极心理的育人观、服务他人的职业观以及实践导向的道德观等育人特证,而且在明确课程的整体特征后,从书本教学、学生经历以及体育精神3方面汲取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研究认为,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课堂表达来推动课程价值转换,知情合一的方式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精准把握体育专业学生的独特性来因材施教,重新建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来回馈教学,以此来推动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地落实,充分发挥体育心理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高质量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 体育心理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同步提升与高校篮球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平 刘若旻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长期以来,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而对各课程所蕴含的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关注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都...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长期以来,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而对各课程所蕴含的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关注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都普遍薄弱。本文以高校篮球课程思政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探索高校篮球课程教学中如何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同步提升以及三者各自的具体教学指向和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作为价值塑造的核心内容。从沉浸式体验中落实享受乐趣,从勤练常赛中落实增强体质,从激发积极情绪中落实健全人格,从克服困难中落实锤炼意志;可将篮球项目文化、篮球技战术作为知识传授的核心内容。从篮球起源与蓬勃发展中讲好篮球故事,从异质分组和同质分组教学中提高技战术水平,将参赛能力、执裁能力、运动损伤防护及应急处置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从落实常赛中提升参赛能力,从轮流担任裁判及完善裁判协会制中提升执裁能力,从篮球运动用力特征中提高运动损伤的防护能力,从多媒体可视化及现场教学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塑造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篮球课程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时代性、问题域、落脚点
3
作者 段锐 马廉祯 王松涛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体育强国梦的实现对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研究深入探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揭示了体育教育理念的深化、体育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强化是适应...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体育强国梦的实现对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研究深入探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揭示了体育教育理念的深化、体育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强化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关键。研究认为,教师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专业成长机会的有限性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性是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构建多元化教师培训体系、提供丰富的专业成长机会以及推进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这些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权力技术与主体建构:学前体育的社会学解释框架
4
作者 吴军霞 韩志芳 +1 位作者 李荣瑶 赵保丽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7-63,共7页
学前体育是“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对学前体育政策工具与主体实践的理解是认识学前体育本质内涵与价值指向的重要逻辑起点。借助福柯的权力谱系分析学前体育作为一项“权力技术”如何实现自身成为学前教育的日常化活... 学前体育是“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对学前体育政策工具与主体实践的理解是认识学前体育本质内涵与价值指向的重要逻辑起点。借助福柯的权力谱系分析学前体育作为一项“权力技术”如何实现自身成为学前教育的日常化活动,同时论证作为学前体育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幼儿如何借助“自我技术”实现自身主体的建构,以说明学前体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终极价值取向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认为,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学前体育要遵循提升政策引导力、提升科研助推力和提升师资培养力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体育 权力技术 主体建构 政策文件 科学研究 师资培养
下载PDF
运动能力形成过程阶段划分探究
5
作者 宋金美 张凡涛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方法,依据相关理论,对运动能力形成过程的阶段划分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运动能力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分为有效激发兴趣、准确学习技术、熟练掌握技能与灵活运用技能4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呈层级递进关系,即前一阶... 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方法,依据相关理论,对运动能力形成过程的阶段划分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运动能力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分为有效激发兴趣、准确学习技术、熟练掌握技能与灵活运用技能4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呈层级递进关系,即前一阶段的形成是后一阶段学习的前提。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理念下,研究运动能力形成过程阶段划分,有助于实践者在培养过程中清晰其形成过程、明确各阶段培养目标,更有利于对学生运动能力培养,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能力 兴趣引导 学习技能 掌握技能 运用技能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何以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6
作者 周启迪 王殿玺 刘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基于我国18个省市开展的高中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重中介分析方法,探讨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体育锻炼和体育价值认同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与高... 基于我国18个省市开展的高中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重中介分析方法,探讨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体育锻炼和体育价值认同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与高中生全面发展之间起显著的单独中介作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还能够借助体育锻炼和体育价值认同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高中生全面发展。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和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机制,对加强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和培养高中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能力、不断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 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价值认同 立德树人 体育教育
下载PDF
教育优先发展视域下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的理论意涵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燕凌 孙璞 +1 位作者 王莉芳 刘海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高质量发展是教育优先发展在新阶段的重要表征。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构成,体现出育人目标的素养导向、育人过程的生本导向和要素导向以及育人功效的多元导向等...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高质量发展是教育优先发展在新阶段的重要表征。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构成,体现出育人目标的素养导向、育人过程的生本导向和要素导向以及育人功效的多元导向等特征。新时期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需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获得感,提高体育师资培养质量,推进体育家校合作;科学认识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体功能和育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优先发展 学校体育 高质量育人
下载PDF
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研究
8
作者 高民绪 颜乾勇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3,共8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制约高职院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研究表明:环境、师资、课程、社团、赛事、体测平台等6种因素制约着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进行整体分析,提出高...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制约高职院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研究表明:环境、师资、课程、社团、赛事、体测平台等6种因素制约着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进行整体分析,提出高职院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提高认识,树立“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打造优质的校园体育环境,加强高水平师资的引进;贯彻落实“教、练、赛”三位一体的体育课程体系;加强业余运动队的支持力度,完善体育社团制度性建设;拓展校园体育赛事体系并打造品牌赛事;加强体质测试常态化管理和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多维度协同发力促进高职院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工作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健康中国建设中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
9
作者 周曰智 王芹 《山东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健康中国建设中体育专业大学生所承担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研究认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是国家战略推进的现实需要,是落实国家领导人对青年责任担当提出的时代要求,体现了...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健康中国建设中体育专业大学生所承担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研究认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是国家战略推进的现实需要,是落实国家领导人对青年责任担当提出的时代要求,体现了国家对青年(学生)责任担当的高度重视;责任内容主要包括全民健身的推动、学校体育的参与、竞技体育服务、中华体育精神的弘扬、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推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体育专业 大学生 时代使命 责任
下载PDF
博弈论视域下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选择逻辑及实施路径
10
作者 赵瑞国 高坤朋 +3 位作者 高飞 张厚喜 裴雪松 屈丽蕊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体教融合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历史选择。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梳理出体教融合发展中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所处的现实困境,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体教融合合作中“体教双方”的选择逻辑,找到造成体教融合困境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 体教融合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历史选择。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梳理出体教融合发展中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所处的现实困境,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体教融合合作中“体教双方”的选择逻辑,找到造成体教融合困境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路径。从博弈论的视域分析,长期以来“体教”融合发展的困境一直未能解决,其成因囿于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利益诉求差异而形成的“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要突破这种困境,需要体教双方从非合作博弈转入合作博弈,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解。体教融合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统一思想、调整目标,达成体教融合的最优策略共识;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具有约束力的体教融合合作协议;建构科学的合作利益分配方式,形成体教融合激励相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发展困境 博弈论 实施路径
下载PDF
项群理论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葛艳明 陈云鹏 +2 位作者 刘萍 赵建新 王双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该研究在项群理论启示之下,对高校体育课程项目的运动规律和内在联系进行研究,结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在二者融合发展建设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以德育属性为依据,将高校体育课程项目进行同属项群分类,并进行不同体育项群的思政... 该研究在项群理论启示之下,对高校体育课程项目的运动规律和内在联系进行研究,结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在二者融合发展建设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以德育属性为依据,将高校体育课程项目进行同属项群分类,并进行不同体育项群的思政育人内涵的深入挖掘,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方式4个维度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群理论 高校体育 课程思政 推进路径
下载PDF
何以补齐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基于深化体教融合典型实践的多案例分析
12
作者 柳鸣毅 王瑞 +4 位作者 孔年欣 尹子康 蔡静洁 龚海培 敬艳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9,100,共16页
基于5个典型案例,依据资源依赖理论聚焦体育教师资源、组织结构关系和效能提升3个主题及其相互内在关联因素,归纳出市场运行机制、校际合作机制、政社合作机制、政策支持机制和行动补给机制5种补齐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的适配机... 基于5个典型案例,依据资源依赖理论聚焦体育教师资源、组织结构关系和效能提升3个主题及其相互内在关联因素,归纳出市场运行机制、校际合作机制、政社合作机制、政策支持机制和行动补给机制5种补齐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的适配机制。体育、教育等行政组织及普通中小学、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组织形成恰适性治理逻辑、网络化治理格局和互补型治理方式的组织结构关系,实现对国家深化体教融合等顶层设计的政策创新、满足参与行动组织资源诉求和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再生的目标。以此为导向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补齐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短板的理论模型,以及多种机制共存的学校体育资源供给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教师 青少年体育 体教融合 资源依赖理论 组织结构 效能提升 体育教育资源再生
下载PDF
体育课根本目标与根本内容的偏离与匡正
13
作者 王水泉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长久以来针对体育课根本目标、根本内容的讨论未能切实推进主要源于偏离传承知识与发展认知能力的轨道,执着于身体运动的手段论效用,遮蔽体育课根本内容。紧扣课程教育的属性,分析“内容”与“目标”的内涵认为:体育课的根本内容应立足... 长久以来针对体育课根本目标、根本内容的讨论未能切实推进主要源于偏离传承知识与发展认知能力的轨道,执着于身体运动的手段论效用,遮蔽体育课根本内容。紧扣课程教育的属性,分析“内容”与“目标”的内涵认为:体育课的根本内容应立足于“游戏”,由身体运动文化要素构成;根本目标在于教师适时设定恰当的教学情境(方法、手段),干预学生的身体运动行为,帮助他们转变认知状态,将相关身体运动信息转化、融入身体,形成、发展运动认知能力。构建体育课根本目标与根本内容的意义体现为:明确体育课在“育人”方面无可替代,契合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一般性要求,兼顾国家(或社会)的需要、个人发展的需要、课程载体的属性,突出体育课的具身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身体运动 手段论效用 运动文化 运动认知能力
下载PDF
体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域外经验与中国启示——以英、美、澳为例
14
作者 贾明学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4,共10页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梳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体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共性经验。发现:这3个国家通常由专业协会主导核心课程设置、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分模块构建体育专业核心知识,并基于核心知识研设核心课程;充分发挥高校在核心课程...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梳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体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共性经验。发现:这3个国家通常由专业协会主导核心课程设置、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分模块构建体育专业核心知识,并基于核心知识研设核心课程;充分发挥高校在核心课程设置中的自主权;秉持结果导向的理念研制核心课程标准;构建多样的核心课程评价形式。对我国的启示:①以知识和能力结构模型为基础,反向研制核心课程标准;②基于体育实践问题需求,倡导跨学科核心课程设置;③响应国家需求,适度增加健康类相关课程;④基于产出导向,优化核心课程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本科专业 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 英国 美国 澳大利亚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面向课程主战场的学校体育发展之策
15
作者 刘昕 郭庆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含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锚定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命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含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锚定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命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演进、经验探赜以及发展之策。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初步开创、积极开拓、融合开阔三个主要阶段,在此期间积聚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体现为发挥共产党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永葆课程现代化的先进性与可行性;锚定“人”的发展的逻辑主线,构建课程现代化的纵向价值逻辑;柔化社会与个人矛盾张力,形塑双擎驱动的课程现代化图式;从移植模仿迈向探索求新,深耕扎根本土的课程现代化路线。未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策略应聚焦于推进课程价值的迭代升级,凸显人口规模巨大优势;形成课程资源的纵深布局,满足全体学生美好生活需要;厚植体育课程的精神底色,促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立体化传承;构筑体育课程高质量发展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发展模式,为促进全球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础教育 体育课程改革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下载PDF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16
作者 范果 林晞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大学体育作为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是课程育人的前沿阵地,通过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让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体育课程有机融合,能够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红色文化化人的目标,并充分彰显出高校体育课程在“立德树... 大学体育作为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是课程育人的前沿阵地,通过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让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体育课程有机融合,能够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红色文化化人的目标,并充分彰显出高校体育课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中的重要价值和功能。文章对红色资源的内涵、类型、特点及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指向,分别从明确体育教学目标、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搭建数字教育平台三个方面提出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 价值定位 目标指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数字赋能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对策研究
17
作者 潘金星 李艳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8期53-56,共4页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加强数字赋能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该文对数字赋能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对策进行整体规划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数据、教学评价、数字化...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加强数字赋能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该文对数字赋能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对策进行整体规划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数据、教学评价、数字化平台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达到数字赋能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体育课堂 教学有效性 提升策略与路径
下载PDF
体育高考生术科考试焦虑的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黄达武 陶昕 +1 位作者 刘露 李小豪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3期188-193,共6页
目的:探索体育高考生术科考试焦虑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22年江西省785位体育高考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体育术科考试焦虑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测量,用潜在类别模型对体育高考术科考试焦虑进行潜在类别探索,用无序多... 目的:探索体育高考生术科考试焦虑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22年江西省785位体育高考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体育术科考试焦虑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测量,用潜在类别模型对体育高考术科考试焦虑进行潜在类别探索,用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体育高考术科考试焦虑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体育高考生的专业考试焦虑测量。②体育高考生术科考试焦虑可分三个潜在类别,分别是认知状态焦虑组(11.3%)、躯体和状态自信焦虑组(51.2%)和高焦虑水平组(37.5%);③女生、城市考生和高自我效能者更可能进入认知状态焦虑组,成就动机对高焦虑水平组有显著的预测效应,三组之间复读生的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育高考生术科考试焦虑有显著的群体异质和个体差异,自我效能、性别和生源地对考生的类别归属有显著影响,高成就动机可缓解高焦虑水平,是否复读对考生的类别归属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高考 考试焦虑 潜在剖面分析
下载PDF
新时代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生成的路径研究
19
作者 吴向宁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
在建设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然而我国学生健康素养培养依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健康教育没有真正融入体育与健康教学,健康素养没有充分纳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健康... 在建设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然而我国学生健康素养培养依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健康教育没有真正融入体育与健康教学,健康素养没有充分纳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健康教育的指导性与引导性不足。体育与健康密不可分,体育教育天然包含健康素养的内容,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师”角色已经向“体育与健康教师”角色转变,这些都是体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素养方面的独特优势。未来,体育教育要重视学生健康素养培养的内隐性与针对性,契合新时代要求进行体育教育改革,体育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健康素养和教学能力,体质健康测试要与健康素养提升高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
下载PDF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西部县域体教融合实践路径探究
20
作者 刘代娜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以政策规划、体教结合、产教开发为视域,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县域体教融合的现实样态进行了研究,提出从落实国家政策和完善制度建设来改变教学生态;构建“四位一体”合作体系来保证人力、财力、...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以政策规划、体教结合、产教开发为视域,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县域体教融合的现实样态进行了研究,提出从落实国家政策和完善制度建设来改变教学生态;构建“四位一体”合作体系来保证人力、财力、物力的主体完整;明确人才培育途径,有效提升青少年体育技能水平。通过以上推进思路,为西部县域学校体育和社会综合性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县域 体教融合 学校体育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