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2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中学生男子跳高冠军董子昂专项技术诊断
1
作者 刘嘉伟 苑廷刚 +1 位作者 黄健民 周贤朋 《山东体育科技》 2023年第6期38-4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视频拍摄和解析、实地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董子昂进行研究。认为,(1)其技术特点为:助跑最后2步步长稳定、步速快且保持能力强和质心不断升高;起跳过程中H 0与H 1较高,起跳着地时已获得向上的...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视频拍摄和解析、实地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董子昂进行研究。认为,(1)其技术特点为:助跑最后2步步长稳定、步速快且保持能力强和质心不断升高;起跳过程中H 0与H 1较高,起跳着地时已获得向上的垂直速度,起跳时间短;起跳腿着地膝角较大,腿部肌肉弹性和超等长收缩能力出色;摆动腿摆动速度快。(2)其技术不足为:助跑速度、节奏和点位不稳定;起跳腿支撑能力差;起跳阶段速度转化率低,垂直速度慢、腾起角小和质心垂直工作距离短;过杆经济性差。(3)其失败跳次成因为:助跑速度过快超出自身可控范围;助跑节奏和助跑点位发生改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降低;摆动腿摆速降低,离地时刻折叠程度和制动高度不充分;起跳腿蹬伸幅度小,离地时髋关节和膝关节未充分伸展。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训练提出建议:(1)助跑阶段训练中,在提高助跑速度前应先评定运动员起跳阶段速度转化能力;在提高助跑速度的同时注重助跑节奏、助跑点位及助跑稳定性;关注髋关节在助跑过程中的相对位置。(2)起跳阶段训练中,除训练运动员起跳腿支撑能力和蹬伸能力、摆动腿的快速摆动和高摆制动能力外,应加强双腿蹬摆配合技术的一致性、连贯性和稳定性;及时调整起跳距离来减小H D值,提高过杆经济性和H 2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田径 跳高 专项技术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训练方法探析
2
作者 刘鸿英 莫静 《体育科技》 2023年第3期10-11,14,共3页
就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如何采取多元和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可充分感受到背越式跳高运动的乐趣,促进训练效果的提高进行探究。提出背越式跳高训练可从夯实助跑训练、强化起跳训练、重视过杆训练、关注落地训练几个方面作为教学重点。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训练 助跑 起跳 过杆 落地
下载PDF
全运会跳高项目发展态势、预测及备战对策研究
3
作者 廉子涵 林茹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灰色预测法等,对全运会跳高成绩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运用邓氏灰色预测模型对第15届全运会男女跳高项目第一名成绩进行预测,对全运会跳高项目备战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全运会男女跳高...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灰色预测法等,对全运会跳高成绩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运用邓氏灰色预测模型对第15届全运会男女跳高项目第一名成绩进行预测,对全运会跳高项目备战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全运会男女跳高成绩发展趋势具有相似性,第1-5届呈上升趋势,第5届后略有波动,但总体趋于平稳。(2)全运会男女跳高项目发展相对不平衡。其中,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波动明显,比赛竞争激烈;而女子与之相反。(3)另外,男子跳高成绩发展态势优于女子;第15届全运会跳高成绩第一名的预测值男子为2.24 m,女子为1.90m。建议:重视科技备战;健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探索青少年选材方式方法;注重男子跳高运动员心理建设和技战术运用;制定和实施女子跳高运动员“请进来、走出去”的竞技备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运会 跳高 发展态势 灰色预测 对策研究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原理分析
4
作者 虎攀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9期39-42,共4页
为探讨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合理性以及选用教学手段的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合理的助跑方式,能获得越过横杆的倒翻动量矩,获得有利的过杆空间;利用摆动腿下放的补偿运动,能减小臀中肌收... 为探讨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合理性以及选用教学手段的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合理的助跑方式,能获得越过横杆的倒翻动量矩,获得有利的过杆空间;利用摆动腿下放的补偿运动,能减小臀中肌收缩负荷,形成“桥型”,提高过杆的转动速度,有效缩短身体重心最高点与横杆之间的距离;过杆放腿能够利用髂腰肌的弹性,自然流畅完成收腿过杆动作;只有合理地控制运动负荷强度,方能高效地掌握过杆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过杆技术 仰头倒肩 放腿
下载PDF
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特征分析
5
作者 刚杨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7期96-97,174,共3页
本文以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技术特征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二维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跳高决赛运动员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东京奥运会女子跳高决赛运动员的最大腾空高度平均... 本文以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技术特征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二维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跳高决赛运动员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东京奥运会女子跳高决赛运动员的最大腾空高度平均为(122.59±3.41)%,女子跳高运动员的最大腾空高度大致为自身身高的120%-130%;②在起跳的最后阶段,运动员越过横杆高度越高,运动员会在触地瞬间有更小的后倾角,从而在起跳时间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增加后倾角的变化幅度,增加身体躯干的摆动速度,得到更加有效的过杆质量;③为了能够保持膝关节变化幅度的稳定性,跳高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总是保持着高重心,使自己的身体在保持高重心的同时还能发挥髋、膝、踝三关节的弹簧动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技术分析 起跳阶段 起跳技术分析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过杆成“桥”动作特点研究
6
作者 虎攀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3期81-83,87,共4页
为探讨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的特点,本文利用Dartfish10.0运动分析软件对穆塔兹·伊萨·巴尔希姆、张国伟、詹马尔科·坦贝里、尤沃恩·哈里森、禹相赫和王宇背越式跳高中过杆动作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发现:在过杆... 为探讨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的特点,本文利用Dartfish10.0运动分析软件对穆塔兹·伊萨·巴尔希姆、张国伟、詹马尔科·坦贝里、尤沃恩·哈里森、禹相赫和王宇背越式跳高中过杆动作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发现:在过杆时采用挺髋动作,是建立在先挺后跳基础上形成的,该动作顺序会减小垂直向上的腾起初速度;采用主动下放摆动腿的过杆动作,能够使身体形成最优的“桥型”动作姿势,保证人体重心移出体外,缩小身体重心最高点与横杆之间的距离,缩短绕身体重心额状轴的转动半径,加快身体过杆的转动角速度,减小过杆后期膝关节的角度,提高自然收腿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桥式 过杆动作
下载PDF
论背越式跳高摆动腿动作的技术原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罗跃兵 赵凤英 +1 位作者 谭元发 洪元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5,共2页
依据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动作方法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 ,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角度 ,对背越式跳高技术中 ,摆动腿在起跳阶段的
关键词 跳高 背越式 摆动腿 折叠 速率 节奏 方向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一步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建英 王黎明 许家巧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6,共4页
采用三维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200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锦州站)成绩较好的6名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动作进行现场拍摄,并对其助跑最后一步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男子跳高运动员在最后一步步长、摆动腿... 采用三维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200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锦州站)成绩较好的6名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动作进行现场拍摄,并对其助跑最后一步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男子跳高运动员在最后一步步长、摆动腿摆动、起跳腿的髋、膝、踝关节的蹬伸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差距。此外,起跳距离不当也是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田径 男子跳高 起跳 技术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两步”起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苏斌 吕乙林 张利平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运用高速摄影方法 ,对我国高水平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到起跳腿蹬离地面这一过程中身体重心运动和垂直速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论证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 运用高速摄影方法 ,对我国高水平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到起跳腿蹬离地面这一过程中身体重心运动和垂直速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论证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起跳过程 ,指出背越式跳高最大的优越性体现在弧线助跑最后“两步”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运动方向得到改变和垂直速度得到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起跳 “两步”起跳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成万祥 林溪 于善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1,共4页
运用高速摄影与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中不同高度跳次间,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摆动腿支撑过程质心水平速度、质心高度、蹬伸阶段质心前移水平距离、膝关节角度等方面均存... 运用高速摄影与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中不同高度跳次间,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摆动腿支撑过程质心水平速度、质心高度、蹬伸阶段质心前移水平距离、膝关节角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认为:质心水平速度的降低,是运动员试跳失败的制约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 助跑 最后一步 不同高度 摆动腿 支撑技术 运动学特征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快速弧线助跑起跳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苏斌 马晓云 黄群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2-114,共3页
为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理论 ,运用文献资料法 ,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 ,揭示弧线助跑起跳为背越式跳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和垂直速度的提早改变和累积创造了有利条件 ,身体由内倾转变为竖直过程 ,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 为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理论 ,运用文献资料法 ,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 ,揭示弧线助跑起跳为背越式跳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和垂直速度的提早改变和累积创造了有利条件 ,身体由内倾转变为竖直过程 ,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随之加速上升和增大 ,加快助跑速度有利于提高起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弧线助跑起跳 身体重心 垂直速度 越跳效果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的技术综述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劲松 王志明 王新国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4,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过程进行分析 ,阐释了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与身体重心运动轨迹、身体重心垂直速度及位移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起跳过程 摆动腿 摆动技术 身体重心 运动轨迹 垂直速度 位移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两轴一杆平行”过杆技术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涛 刘建国 吴新宇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1-52,60,共3页
在对 3H、4H观点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两轴一杆平行”观点。此观点反映了人体在三维空间的实际运动情况。
关键词 跳高 背越式 过杆 技术分析
下载PDF
第11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晓峰 刘生杰 李建英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6,共5页
对第11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最后一步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差异性小;H2、成绩和重心最大高度均相对较低;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过近;助跑速度和起跳结束时的身体重心垂... 对第11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最后一步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差异性小;H2、成绩和重心最大高度均相对较低;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过近;助跑速度和起跳结束时的身体重心垂直速度低;利用水平速度的能力不够;起跳结束时重心垂直速度与垂直加速距离、摆动腿摆动速度与摆动腿水平角、缓冲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与垂直速度呈显著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 11届 男子 跳高 起跳技术
下载PDF
现代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的创新研究——跳高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与起跳效果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保成 王川 罗会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5,109,共5页
运用生物力学解析、数理统计、文献等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双动力起跳技术与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直接影响起跳效果和起跳技术;摆动腿着地方式对起跳脚着地时腾起水平初速度和腾起垂直初速度有影响。主... 运用生物力学解析、数理统计、文献等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双动力起跳技术与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直接影响起跳效果和起跳技术;摆动腿着地方式对起跳脚着地时腾起水平初速度和腾起垂直初速度有影响。主要结论:摆动腿的支撑效果与起跳腿的蹬伸效果共同构成了起跳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力起跳 助跑 背越式跳高 摆运腿支撑 起跳效果
下载PDF
我国现役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海军 张桃臣 +1 位作者 冯海涛 郝勇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98,共3页
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现役的三名突破1.92米的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普遍存在H1数值偏小H3数值偏大的缺点,部分运动员存在起跳腿的蹬伸和摆动腿与手臂的摆动配合不合理的现象,改进蹬摆的配合和... 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现役的三名突破1.92米的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普遍存在H1数值偏小H3数值偏大的缺点,部分运动员存在起跳腿的蹬伸和摆动腿与手臂的摆动配合不合理的现象,改进蹬摆的配合和过杆的技术动作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女子跳高 技术参数 关节角 重心速度 角速度
下载PDF
对我国男子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宋广林 闫之朴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118,共4页
采用两台SONY高速摄像机对我国部分男子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进行赛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录像反馈系统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在起跳开始瞬间,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较低;起跳腿的髋、膝、踝3关节蹬伸不充分,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和高度较低,... 采用两台SONY高速摄像机对我国部分男子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进行赛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录像反馈系统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在起跳开始瞬间,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较低;起跳腿的髋、膝、踝3关节蹬伸不充分,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和高度较低,助跑水平速度未能合理地转化为起跳的垂直速度。起跳的垂直速度是影响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起跳技术 三维运动学 男子跳高运动员 中国
下载PDF
论跳高运动员起跳腿肌肉的工作能力及其训练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罗跃兵 胡爱武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1,共2页
依据跳高运动起跳动作的技术方法及跳高起跳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在对起跳腿踏跳过程中肌肉的抗拉伸能力和由退让向克制的转换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7种快速超等长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 跳高 运动员 起跳腿肌肉 工作能力 训练方法
下载PDF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甲B组男子跳高技术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铁怀 姚辉洲 +3 位作者 李锋 薛伟佳 韦东远 阳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6-91,共6页
采用两台索尼摄像机对第15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甲B组跳高决赛6名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和起跳阶段的技术动作进行拍摄,用视讯解析系统对拍摄视频进行解析以获得相关参数。研究表明:运动员身材较高、体重偏重和竞技水平一般;运动员... 采用两台索尼摄像机对第15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甲B组跳高决赛6名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和起跳阶段的技术动作进行拍摄,用视讯解析系统对拍摄视频进行解析以获得相关参数。研究表明:运动员身材较高、体重偏重和竞技水平一般;运动员成绩中H1所占比例较小,H_2所占的比例稍大,H_3所占比例小;运动员所采用的"助跑最后阶段降低身体重心的方式"涵盖三种方式,以第一种方式(起跳前2~3步降低身体重心,助跑最后一步平稳前移)居多;运动员起跳脚着地瞬间水平速度较小,起跳脚蹬伸离地瞬间水平速度较大,水平速度在起跳过程中的变化较小,起跳离地瞬间垂直速度较小,腾起角较小,机械能变化较大;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前后倾和内外倾表现出一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助跑 起跳 生物力学 大学生田径錦标赛 男子
下载PDF
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阶段运动学比较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艳 张建 程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探讨优秀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动作的运动学特点,比较健将(n=6)与一级组(n=8)在助跑、起跳阶段运动学参数差异,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定量依据。对身高、体重相配匹的健将和一级组成功完成的背越式跳高全过程进行三维录像拍摄,Simi Motio... 探讨优秀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动作的运动学特点,比较健将(n=6)与一级组(n=8)在助跑、起跳阶段运动学参数差异,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定量依据。对身高、体重相配匹的健将和一级组成功完成的背越式跳高全过程进行三维录像拍摄,Simi Motion9.01采集的运动学数据进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并与成绩进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助跑阶段:健将组倒3步、2步、1步重心合速度显著大于一级组(P<0.05),倒1步后倾角显著小于一级组(P<0.05);(2)起跳阶段:健将组内倾角变化幅度、起跳腿髋关节蹬伸幅度、重心变化幅度非常显著大于一级组(P<0.01),起跳腿着地时相重心垂直速度、离地时相重心高度显著大于一级组(P<0.05);(3)倒1-3步重心合速度、起跳蹬伸过程髋、踝关节角度、内倾角和重心高度变化幅度与成绩显著正相关;倒1步后倾角、起跳时相摆动腿角速度、起跳腿着地时相内倾角与成绩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背越式跳高 运动学分析 助跑 起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