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体能指标研究综述
1
作者 王政委 郑富强 《四川体育科学》 2023年第1期82-84,104,共4页
根据运动员体能结构的关系,从体能指标角度梳理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体能的研究成果及现状,为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科学训练、负荷监控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男子 三级跳远运动员 体能指标 综述
下载PDF
202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起跳技术特征分析
2
作者 孙家宝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8期11-12,16,共3页
本文通过对202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起跳技术进行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运动视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主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世锦赛三级跳远前3名运动员起跳技术中,着地角均小于起跳角,支撑腿膝角缓... 本文通过对202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起跳技术进行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运动视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主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世锦赛三级跳远前3名运动员起跳技术中,着地角均小于起跳角,支撑腿膝角缓冲角度较小,运动员腿部力量较大;3名运动员的技术类型分别是:冠军跳跃型、亚军均衡型、季军跳跃型;在对三级跳运动动员进行训练时,应着重加强腿部力量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田径锦标赛 三级跳远 起跳技术 技术分析
下载PDF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3
作者 史金燕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3期88-89,130,共3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运动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东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东京奥运会,国内运动员踏板准确性较差,起跳腿蹬伸力量不足,蹬伸不够,蹬伸时间较短,肌肉收缩力量不强,腿...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运动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东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东京奥运会,国内运动员踏板准确性较差,起跳腿蹬伸力量不足,蹬伸不够,蹬伸时间较短,肌肉收缩力量不强,腿部力量没有完全得到发挥,但其积极着地,对三跳节奏和比例掌握控制能力较好,有利于取得好的成绩。本文研究东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关键技术存在的优缺点,旨在为教学训练提供参考,我国发展三级跳远运动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 三级跳远 运动技术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从第29届奥运会看踏板精度和三跳比例对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苑廷刚 李爱东 +1 位作者 李汀 李厚林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65,共11页
通过文献研究法、运动现场录像法和视频图像分析法研究分析了第29届奥运会男女三级跳远决赛所有运动员有效跳次的成绩、踏板精度、三跳距离和比例特征。研究结果获得了踏板精度和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男、女运动员踏板精度的差异性,三跳... 通过文献研究法、运动现场录像法和视频图像分析法研究分析了第29届奥运会男女三级跳远决赛所有运动员有效跳次的成绩、踏板精度、三跳距离和比例特征。研究结果获得了踏板精度和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男、女运动员踏板精度的差异性,三跳距离和所占的比例特征,三跳距离和比赛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同成绩阶段的三跳距离和比例特征,并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旨在对我国男、女三级跳远项目的更好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29届 三级跳远 成绩 踏板精度 三跳距离 三跳百分比 相关系数 差异显著性
下载PDF
我国男子三级跳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爱华 李英 +1 位作者 徐林红 葛运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63,共4页
采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 ,对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成绩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教练员知识结构有待改进 ;(2 )教练员队伍和青少年二线后备力量薄弱 ,尚未形成紧密衔接的科学化训练体系 ,一线运动... 采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 ,对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成绩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教练员知识结构有待改进 ;(2 )教练员队伍和青少年二线后备力量薄弱 ,尚未形成紧密衔接的科学化训练体系 ,一线运动员速度差和专项训练强度较低等问题是影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以供决策者、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三级跳远 现状 对策 研究
下载PDF
第15届田径世锦赛(北京)男子三级跳远冠军泰勒18.21m起跳技术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郑富强 苑廷刚 +3 位作者 李爱东 王国杰 戴勇 郭元奇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6,共8页
采用现场拍摄、录像分析等方法,以第15届田径世锦赛三级跳远运动员泰勒(18.21m)为研究对象,分析"平跳型"三级跳远起跳技术的特征。研究结果:1)泰勒助跑倒2-1步速度分别为10.95m/s、11.78m/s,步长分别为2.41 m、2.12 m,质心移动距... 采用现场拍摄、录像分析等方法,以第15届田径世锦赛三级跳远运动员泰勒(18.21m)为研究对象,分析"平跳型"三级跳远起跳技术的特征。研究结果:1)泰勒助跑倒2-1步速度分别为10.95m/s、11.78m/s,步长分别为2.41 m、2.12 m,质心移动距离分别为2.33m、2.08m。2)3次起跳速度利用率分别为96.90%、89.90%、88.46%,前两跳缓冲环节水平速度损失是蹬伸环节的4.29~4.65倍,离地瞬间垂直速度分别为2.02m/s、2.26m/s、2.74m/s。3)3次起跳时间分别为0.12s、0.14s、0.18s。4)3次起跳着地角度分别为73°、66°、68°,起跳角度分别为59°、63°、63°,离地瞬间膝关节角度分别为155.53°、155.78°、162.91°。5)3跳比例分别为33.15%、31.87%、34.98%,腾起角度分别为11°、14°、20°。研究结论:1)泰勒具有较强的速度能力,倒2-1步保持"慢-快"速度节奏,质心位移与步幅"大-小"节奏变化相吻合。2)3次起跳均保持较高速度利用率,下肢力量平衡而强劲。3)以较大着地角度、小起跳角度起跳,配合"屈蹬"离地方式将水平速度最大程度的保持到最后。4)泰勒本次试跳所呈现的是1名稳定的"平跳型"选手所具有的典型技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 世锦赛 三级跳远 起跳 技术分析 泰勒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谢荔梅跳14.90m关键运动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苑廷刚 李爱东 +2 位作者 李汀 胡水清 宋帅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94,125,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二维录像解析软件Peak Motus9.0、视频图像分析软件Dartfish4.0对我国女子三级跳远优秀运动员谢荔梅打破亚洲纪录的一跳14.90m进行录像研究分析,提供相关的关键运动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谢荔梅跳14.90m的最后两步...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二维录像解析软件Peak Motus9.0、视频图像分析软件Dartfish4.0对我国女子三级跳远优秀运动员谢荔梅打破亚洲纪录的一跳14.90m进行录像研究分析,提供相关的关键运动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谢荔梅跳14.90m的最后两步步长为2.14m和2.35m,最后两步均速分别为9.30m/s;助跑水平最大速度为9.43m/s;2)三次起跳瞬时水平速度分别为8.39m/s、7.45m/s和6.67m/s,垂直速度分别为2.59m/s、1.73m/s和2.15m/s,三跳起跳角度分别为17°、13°和17.8°;3)三跳比例情况为第1跳38.7%,第2跳为27.7%,第3跳为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三级跳远 优秀运动员 步长 速度 起跳角度 三跳比例 谢荔梅
下载PDF
第16届亚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决赛前5名运动员运动技术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富强 苑廷刚 李爱东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32,共6页
采用文献调研、二维录像解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决赛前5名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世界级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相比,亚洲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的速度、倒二步步长及单足跳、跨步... 采用文献调研、二维录像解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决赛前5名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世界级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相比,亚洲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的速度、倒二步步长及单足跳、跨步跳离地瞬间重心的水平速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跨步跳离地瞬间垂直速度及跳远跳离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差异显著(P<0.05);亚洲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起跳角为17°±2.40°,与世界锦标赛(14°±1.51°)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亚洲运动员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相比,着地角和离地角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亚洲运动员着地瞬间膝关节角度相对较小,离地蹬伸角度也较小(P<0.05);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运动员李延熙和曹硕第二跳即跨步跳比例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运会 三级跳远 步长 速度 技术
下载PDF
对“最佳三跳比例”的理论思辩 被引量:18
9
作者 金宗强 穆洪新 程科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2,共4页
合理的三跳比例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获取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 ,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三跳比例的演变史 ,在不同历史时期 ,人们对“最佳三跳比例”有着不同的认识 ,那么在今天看来 ,怎样的三跳比例才是最佳的呢 ... 合理的三跳比例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获取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 ,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三跳比例的演变史 ,在不同历史时期 ,人们对“最佳三跳比例”有着不同的认识 ,那么在今天看来 ,怎样的三跳比例才是最佳的呢 ?作者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 ,对“最佳三跳比例”问题进行了思辩 ,旨在从运动素质与技术的交互影响关系出发 ,为个人“最佳三跳比例”的确立提供有效途径 ,同时也将有利于“个体化”训练思想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更好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跳比例 三级跳远 田径运动 运动成绩 跳远技术 生物力学原理
下载PDF
三级跳远技术的重点、难点及其练习手段 被引量:12
10
作者 谭新莉 王葱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2,共2页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结合多年三级跳远技术教学训练的实践经验 ,提出了三级跳远技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练习手段。
关键词 田径 三级跳远 技术 重点 难点 练习手段
下载PDF
世界优秀女子三级跳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权 崔小梅 刘利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8-130,共3页
以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田径研究所提供的第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的生物力学资料为依据,探讨女子三级跳远中的技术关键和机械能利用问题.结果表明: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助跑最后阶段节奏平稳;女子三级跳远以平衡技术为主;三跳中机... 以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田径研究所提供的第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的生物力学资料为依据,探讨女子三级跳远中的技术关键和机械能利用问题.结果表明: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助跑最后阶段节奏平稳;女子三级跳远以平衡技术为主;三跳中机械能损失较多,跳跃时的水平速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灰色序列中的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世界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 技术特征 机械能利用 跳跃时水平分速
下载PDF
对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晖 王麒麟 张亚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0-72,81,共4页
依据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水平和专项运动成绩,通过相关和因子分析,选定了三级跳远运动员应该具备的5项身体素质因子,构建了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秩和法"对所有参赛运动员的... 依据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素质训练水平和专项运动成绩,通过相关和因子分析,选定了三级跳远运动员应该具备的5项身体素质因子,构建了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秩和法"对所有参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建立了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的综合评价量表。该方法较为直观、简便、实用、精确,为今后男子三级跳远项目的训练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男子三级跳远 运动员 身体素质 训练水平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三跳中下肢摆动动作的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爱明 刘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1,共3页
通过对部分中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与部分外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三跳中起着地、离地瞬间两大腿间的夹角,支撑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幅度和着地瞬间支撑腿大、小腿的角速度等反映下肢摆动动作积极程度的因素的分析对比,结合三级跳... 通过对部分中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与部分外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三跳中起着地、离地瞬间两大腿间的夹角,支撑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幅度和着地瞬间支撑腿大、小腿的角速度等反映下肢摆动动作积极程度的因素的分析对比,结合三级跳远的专项理论,得出中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三跳中下肢摆动动作与外国运动员的差距,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运动员 男子 摆动动作 摆动幅度 下肢
下载PDF
李延熙破纪录一跳的动作技术解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建英 王忞焯 刘生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1-44,60,共5页
通过运用SIMI Motion 3D运动图像解析分析系统对李延熙破纪录一跳的运动技术动作进行解析。结果表明:①速度方面:单足跳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都较好;跨步跳水平速度损失过大,垂直速度较大;最后跳跃阶段水平速度较大,垂直速度较小。②角度... 通过运用SIMI Motion 3D运动图像解析分析系统对李延熙破纪录一跳的运动技术动作进行解析。结果表明:①速度方面:单足跳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都较好;跨步跳水平速度损失过大,垂直速度较大;最后跳跃阶段水平速度较大,垂直速度较小。②角度方面:弱腿的退让能力强;单足跳与跳跃的着地角度大;跨步跳着地角较小,起跳角较大。③距离方面:三跳比例表现为单足跳距离过大,跨步跳距离较小,跳跃比较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延熙 三级跳远 技术 运动学
下载PDF
第11届全运会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生杰 王国祥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对参加第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三跳技术的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和起跳速度利用率较差,只有8.96 m/s和95.5%,与世界女子三级跳运动员的9.41 m/s和98.2%相比,差... 对参加第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三跳技术的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和起跳速度利用率较差,只有8.96 m/s和95.5%,与世界女子三级跳运动员的9.41 m/s和98.2%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起跳脚着地与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较差,只有8.71 m/s,与世界选手的9.33 m/s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单足跳与跨步跳时的身体重心腾起角度适宜,分别为(17.19±4.37)°、(15.07±4.12)°,但最后跳跃的身体重心腾起角过大(23.57±4.12)°,超过世界运动员的16°~20°;三跳的支撑总时间较长,起跳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 女子三级跳远 三跳技术 第11届全运会
下载PDF
奥运会运动员三级跳远技术与运动成绩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爱华 李英 易定恩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48,65,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 ,将 (美国 )詹姆斯·海博士实验小组利用SVHS摄像机与PEAK扫描技术采集到的数据 ,对奥运会运动员所采用的技术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作全方位的研究。结论 :采用较小的单足跳百分比和较大的跳跃百分比 ,三...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 ,将 (美国 )詹姆斯·海博士实验小组利用SVHS摄像机与PEAK扫描技术采集到的数据 ,对奥运会运动员所采用的技术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作全方位的研究。结论 :采用较小的单足跳百分比和较大的跳跃百分比 ,三级跳远成绩越好 ,跳跃式技术是 2 1世纪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单足跳式技术 跳跃式技术 均衡式技术 运动成绩
下载PDF
我国女子三级跳远主要技术问题的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勇 赵伟 韩敬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1-83,共3页
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数理统计,调查访问,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技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二跳摆动腿"虚摆"明显,技术过程速度利用率低,三跳节奏较差等,是影响该项目运动技术水平进一... 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数理统计,调查访问,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运动技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二跳摆动腿"虚摆"明显,技术过程速度利用率低,三跳节奏较差等,是影响该项目运动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女子三级跳远 运动技术 运动学 速度 节奏
下载PDF
对影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成绩主要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许滨 许晶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6,共5页
三级跳远是一个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比较复杂,身体素质与技术高度统一的项目。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绝对速度和速度利用率、专项素质、三跳比例、力量素质、竞技能力等因素的分析,寻找出影响我... 三级跳远是一个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比较复杂,身体素质与技术高度统一的项目。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绝对速度和速度利用率、专项素质、三跳比例、力量素质、竞技能力等因素的分析,寻找出影响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运动成绩 因素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欣鑫 李建英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9,共7页
以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对其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主要采用单足跳型技术;着地瞬间时相,着地角在跨步跳阶段、支撑腿膝角在跨步跳和跳... 以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对其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主要采用单足跳型技术;着地瞬间时相,着地角在跨步跳阶段、支撑腿膝角在跨步跳和跳跃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支撑腿最大缓冲时相:支撑腿膝角缓冲幅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差异显著,表明支撑腿退让性工作能力和快速蹬伸能力不强。离地瞬间时相:起跳角在单足跳和跨步跳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助跑最后一步的水平速度为9.99m/s,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男子 优秀运动员 技术分析 运动学 中国
下载PDF
中国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3项指标及技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任作虎 张振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接近率、身体形态、年龄特征及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世界1999—2002年度最好成绩相比,中国运动员成绩起伏不定;身体形态同世界优秀运动员...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接近率、身体形态、年龄特征及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世界1999—2002年度最好成绩相比,中国运动员成绩起伏不定;身体形态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具有明显差异,适合采用以“平跳速度型”为主的技术;中国运动员理想的三跳比例是33.5%:30%: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优秀运动员 身体形态 年龄特征 技术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