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侨易学的古典路径:通观立场与侨易学述思转向的可能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川
《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第4期227-235,共9页
如何寻求到"一种可以操作的方式来切入这个已被分科割裂得过于破碎的世界",是现代学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共同焦虑。侨易学试图将当下的碎片世界整合为一个纲举目张的系统。这个系统关心的是"知识的融通",此种知识...
如何寻求到"一种可以操作的方式来切入这个已被分科割裂得过于破碎的世界",是现代学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共同焦虑。侨易学试图将当下的碎片世界整合为一个纲举目张的系统。这个系统关心的是"知识的融通",此种知识融通不唯兼容东西,而且并包古今。侨易学的知识论建构是否可能?这就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自然、人文之分的问题。自然、人文之分本来就是一种现代性划分。现代知识的分化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西方认识论立场。知识本身是问题而非答案,欲要突破现代学术困境,欲要解决现代世界的破碎状态,就首先要对知识本身予以彻底的、根本的反省。侨易学如果试图和前赋系统论的、百科全书式的问学样式相区别的话,就应当果断地摒弃其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论诉求。这里就势必预设侨易学的两个转向:从外铄的知识论向内省的德性论转向,从对东西文化的通观而转向到对古典文化的重勘。在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全面清理、重新评估基础之上,进一步介入当下世界文化的纷纭现象,或许能够另辟一方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易学
知识论
古典学
原文传递
“道”的认知模式下的中国茶道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巍
《云梦学刊》
2021年第5期43-50,共8页
中国茶道研究长期以来深陷如何定义的困境。应将中国茶道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认知模式下去理解,中国茶道再现了中国人对"道"的体、行、修、证活动,所谓中国茶道贯穿于人与茶的整个知行互动过程。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茶道研究长期以来深陷如何定义的困境。应将中国茶道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认知模式下去理解,中国茶道再现了中国人对"道"的体、行、修、证活动,所谓中国茶道贯穿于人与茶的整个知行互动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追求是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中国茶文化生长的土壤,更是当代茶道创新的源头活水。中国茶道的定义不应满足于僵化固定的仪式或纲领性提炼,任何试图将中国茶道固化下来的尝试实质上都背离了中国茶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
功夫认识论
知行合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侨易学的古典路径:通观立场与侨易学述思转向的可能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川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21年第4期227-235,共9页
文摘
如何寻求到"一种可以操作的方式来切入这个已被分科割裂得过于破碎的世界",是现代学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共同焦虑。侨易学试图将当下的碎片世界整合为一个纲举目张的系统。这个系统关心的是"知识的融通",此种知识融通不唯兼容东西,而且并包古今。侨易学的知识论建构是否可能?这就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自然、人文之分的问题。自然、人文之分本来就是一种现代性划分。现代知识的分化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西方认识论立场。知识本身是问题而非答案,欲要突破现代学术困境,欲要解决现代世界的破碎状态,就首先要对知识本身予以彻底的、根本的反省。侨易学如果试图和前赋系统论的、百科全书式的问学样式相区别的话,就应当果断地摒弃其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论诉求。这里就势必预设侨易学的两个转向:从外铄的知识论向内省的德性论转向,从对东西文化的通观而转向到对古典文化的重勘。在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全面清理、重新评估基础之上,进一步介入当下世界文化的纷纭现象,或许能够另辟一方天地。
关键词
侨易学
知识论
古典学
Keywords
Qiaoyi-ology
epistemology
Classicism
分类号
GO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道”的认知模式下的中国茶道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巍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出处
《云梦学刊》
2021年第5期43-50,共8页
基金
贵州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阳明心学与黔地茶文化的意义建构”(20GZGX07)。
文摘
中国茶道研究长期以来深陷如何定义的困境。应将中国茶道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认知模式下去理解,中国茶道再现了中国人对"道"的体、行、修、证活动,所谓中国茶道贯穿于人与茶的整个知行互动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追求是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中国茶文化生长的土壤,更是当代茶道创新的源头活水。中国茶道的定义不应满足于僵化固定的仪式或纲领性提炼,任何试图将中国茶道固化下来的尝试实质上都背离了中国茶道精神。
关键词
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
功夫认识论
知行合一
Keywords
Chinese teaism
Japanese teaism
Gongfu epistemology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分类号
GO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侨易学的古典路径:通观立场与侨易学述思转向的可能性
李川
《社会科学论坛》
2021
1
原文传递
2
“道”的认知模式下的中国茶道论
王巍
《云梦学刊》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