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话写作潮流与文学语言的当代转型
1
作者 颜同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从语言纯洁到语言规范,其标准与规格在20世纪50年代落脚于民族共同语的代名词普通话之上。动员作家充分运用普通话进行写作,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一大特征与使命。普通话写作潮流的发生、演变离不开广大作家与编辑的共同努力,其中编辑工作... 从语言纯洁到语言规范,其标准与规格在20世纪50年代落脚于民族共同语的代名词普通话之上。动员作家充分运用普通话进行写作,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一大特征与使命。普通话写作潮流的发生、演变离不开广大作家与编辑的共同努力,其中编辑工作的助推作用不可或缺。不同代际作家在普通话写作潮流中表现出不同路径与姿态,包括新作与旧作重版在内,其中不乏典型作家与作品,自我编辑与编辑加工始终贯穿这一过程。普通话写作潮流中作家与编辑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成的一面,也存在矛盾冲突、語流变的一面,文学语言的规范、调适和转型则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写作 语言规范 编辑工作 文学语言转型
下载PDF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
2
作者 王晓丽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29-130,133,共3页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各项法规、政策、措施,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和普及。以甘肃某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调研了该地区的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的120名少数...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各项法规、政策、措施,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和普及。以甘肃某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调研了该地区的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的120名少数民族群众;研究从语言能力、认同度、使用状况等不同维度全面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语言实际和经济发展状况,并从语言国情与语言规划出发,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 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嵌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训练研究
3
作者 刘红 刘和存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3期238-240,共3页
新疆高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要立足新时代背景和学情特点,通过作品解析、对话训练和解说演讲等方式,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训练嵌入专业课教学,培养有扎实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表达技能、具备艺术设计实践与应用的能力的专门人才,从而... 新疆高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要立足新时代背景和学情特点,通过作品解析、对话训练和解说演讲等方式,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训练嵌入专业课教学,培养有扎实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和表达技能、具备艺术设计实践与应用的能力的专门人才,从而使课程思政落在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艺术设计类专业 语言文字能力训练
下载PDF
中文修辞能力核心要素计算与智能评价标准构建——基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修辞语料
4
作者 张凯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3-34,共12页
语言生成是人类通过消耗物质世界能量,实现信息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语素单元的合理、巧妙运用是语篇修辞能力的综合体现。修辞能力虽耳熟能详,鲜有对修辞能力核心要素的构建和评价计算。依据概念范畴可知,修辞者、修辞对象、修辞情境... 语言生成是人类通过消耗物质世界能量,实现信息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语素单元的合理、巧妙运用是语篇修辞能力的综合体现。修辞能力虽耳熟能详,鲜有对修辞能力核心要素的构建和评价计算。依据概念范畴可知,修辞者、修辞对象、修辞情境、修辞策略与修辞目的为界定修辞能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作为数据基础,探析辞格使用变化反映修辞能力的教材要求。通过人工智能视角下修辞能力的机器映射,界定狭义修辞能力边界,以词汇修辞能力、句法修辞能力、辞格运用能力为重点,构建中文修辞能力计算的核心要素类别。依据辞格能力的教材约束,实现中文修辞能力智能评测标准设计。文章探索了修辞能力核心要素计算理论依据和计量指标,为深入修辞能力计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能力 辞格计算 修辞能力核心要素 修辞能力评价标准
下载PDF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策略研究——以F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5
作者 王莉莉 《职业技术》 2024年第1期93-98,共6页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幼儿园培养教师的主要阵地,研究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在助力国家普通话推广,落实教育部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F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为研究对象,文章从课程师资...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幼儿园培养教师的主要阵地,研究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在助力国家普通话推广,落实教育部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F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为研究对象,文章从课程师资、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引导四个维度分析普通话教学的现状,提出从专业建设、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三个层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助力教育部“童语同音”计划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普通话教学 困境 策略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普通话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6
作者 任雪林 姚海萍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58-61,共4页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是语言文字工作直接服务国家“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文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涪洋镇永和村和珍珠村为例,精准聚焦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通过研究永和村和珍珠村群众对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和推普困境,归纳推普措施,推动当...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是语言文字工作直接服务国家“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文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涪洋镇永和村和珍珠村为例,精准聚焦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通过研究永和村和珍珠村群众对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和推普困境,归纳推普措施,推动当地普通话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普通话语言文化素养。充分利用普通话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作用,让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乡村振兴 普通话 少数民族农村地区 对策研究
下载PDF
潮汕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研究
7
作者 许越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5期112-115,共4页
潮汕方言属于汉语闽方言的一个分支,在词汇方面与普通话相比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差异类型看,可以分为形同实异、实同形异、用法差异及特有词汇。针对这几种差异,本文探析了产生的原因,以丰富潮汕方言词汇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潮汕方言 普通话 词汇 比较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汉语写作智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薛嗣媛 周建设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22,共13页
研究旨在评估大语言模型在写作自动评分、智能评语生成两个典型写作智能评估任务中的性能。研究以汉语二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了3种不同提示策略验证大语言模型在写作自动评分和自动评语反馈方面的有效性,包括标准提示、思维链提示... 研究旨在评估大语言模型在写作自动评分、智能评语生成两个典型写作智能评估任务中的性能。研究以汉语二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了3种不同提示策略验证大语言模型在写作自动评分和自动评语反馈方面的有效性,包括标准提示、思维链提示以及自洽思维链提示。结果显示,尽管大语言模型在写作自动评分任务中表现出一定的潜力,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仍有待提高,但通过不断优化这些提示策略,可以显著增强模型处理写作评分和评语生成的能力。此外,这3种提示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提示的方式评估大语言模型的性能表现存在主观性,还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独立开展评估测试,但现阶段可以作为辅助工具提高教师评估作文的效率。本研究的发现为大语言模型在汉语写作智能评估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未来开发更高效、更精准的汉语写作智能评估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智能评估 自动作文评分 智能评语生成 大语言模型 ChatGLM
下载PDF
海外汉语方言词语使用情况考察——以《全球华语大词典》所收粤方言词为例
9
作者 刘燕婧 《武陵学刊》 2024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粤方言在港澳“国语”和海外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影响重大,《全球华语大词典》中标注为“用于马来西亚等地”且“源自粤方言”的词语在普通话圈、“国语”/华语圈中有所分布,但是使用频率并不均衡。在普通话圈中,这些词语绝大多数只... 粤方言在港澳“国语”和海外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影响重大,《全球华语大词典》中标注为“用于马来西亚等地”且“源自粤方言”的词语在普通话圈、“国语”/华语圈中有所分布,但是使用频率并不均衡。在普通话圈中,这些词语绝大多数只在粤方言区的地方普通话中使用,只有少数几个词语已经初步进入标准普通话层面,其进入途径主要是“方言词语→地方普通话/港澳‘国语’→标准普通话”。“搞事”一词的意义和用法在华语各变体中大同小异,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之间存在较大共性,中国台湾和中国内地呈现更多相似性。全球华语研究应将单点描写与多点对比分析相结合,以此更好地把握不同变体之间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推动华语研究进一步深化与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语 《全球华语大词典》 粤方言词语 “搞事”
下载PDF
基于事件结构的叙事性阅读文本智能分级评测探索
10
作者 张文彦 卢玉梅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5-44,共10页
叙事性阅读文本筛选对于阅读学习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作用。在事件-状态语义模型的基础上,文章从篇章层面出发,对于叙事性文本的事件结构进行了本体和应用的研究,包括定义事件结构,并归纳其特点和类型,形式化描写事件结构,以部编版语文... 叙事性阅读文本筛选对于阅读学习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作用。在事件-状态语义模型的基础上,文章从篇章层面出发,对于叙事性文本的事件结构进行了本体和应用的研究,包括定义事件结构,并归纳其特点和类型,形式化描写事件结构,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叙事型文本作样本,抽取叙事文本常用事件结构特征,以1047篇叙事性文本作为文本库,分析叙事性文本、事件结构和事件层级等特征,发掘叙事型文本相关特征在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分布规律,探讨其对叙事性文本分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状态语义模型 事件结构 形式化 文本分级
下载PDF
深港跨境学童语言生活现状调查研究
11
作者 梁志芳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0-76,94,共8页
采用自编问卷,以500余名深港跨境学童为样本进行城市语言调查。结果显示,跨境学童语言使用以普通话为主体,粤语次之,家乡话、英语等多种语码并存但居于边缘地位。SPSS统计表明,学童在学校是否使用普通话和英语,与其普通话能力、英语能... 采用自编问卷,以500余名深港跨境学童为样本进行城市语言调查。结果显示,跨境学童语言使用以普通话为主体,粤语次之,家乡话、英语等多种语码并存但居于边缘地位。SPSS统计表明,学童在学校是否使用普通话和英语,与其普通话能力、英语能力不存在显著关联;在学校是否使用粤语,与其粤语能力存在显著关联。提升学童的粤语能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香港地区社会、摆脱身份认同困境;利用学童的普通话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在香港地区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港跨境学童 语言能力 语言使用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幼儿园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基于对青海乡村幼儿园推普现状的调查
12
作者 王存霞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语言输入、语言加工、语言输出是语言习得的基本路径。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看,推普具有社会性,互动生成是语言习得和推普的关键环节。本文立足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以幼儿园教师为关注重点,通过对青海农村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及家长互... 语言输入、语言加工、语言输出是语言习得的基本路径。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看,推普具有社会性,互动生成是语言习得和推普的关键环节。本文立足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以幼儿园教师为关注重点,通过对青海农村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及家长互动和习得方式的推普调查、分析,旨在厘清青海农村推普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探索影响与推普效果的内外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中心三主体三体系内循环外联动”的“133”农村幼儿园推普模型,家园社融合的推普路径助力农村高质量推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农村 幼儿园 教师 幼儿 推普路径
下载PDF
《汉语拼音方案》及其教学问题再认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伟军 《武陵学刊》 2023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汉语普通话的法定国家规范和国际标准。由于对《方案》的来源和适用范围的认识不足、对《方案》字母和普通话语音系统配置的理解有偏差,实际教学和运用过程中存在有许多误解和误用。对《方案》的教学要有区分度,... 《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汉语普通话的法定国家规范和国际标准。由于对《方案》的来源和适用范围的认识不足、对《方案》字母和普通话语音系统配置的理解有偏差,实际教学和运用过程中存在有许多误解和误用。对《方案》的教学要有区分度,一方面要区分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实行分层分级教学,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各个教育层次的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把《方案》所蕴含的知识要点和拼写技能高效、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拼音方案》 教学 层次性 衔接性
下载PDF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龙国贻 《百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7-44,共8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属性。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宪法、法律规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措施,是关系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传承和永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基础、现实基础和实...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属性。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宪法、法律规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措施,是关系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传承和永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基础、现实基础和实践基础。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相联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贯通的视角出发,着重阐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义、历程和成效,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一些需要面对、思考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推广普及 理论与实践问题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与发展——基于学段差异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计量分析
15
作者 武小军 王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38,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反映了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对接的新发展趋向。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既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反映了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对接的新发展趋向。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既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下国民教育的基础工具。文章以我国西南地区藏、彝族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R 4.3.0统计软件,使用LSD多重比较法,对四个学段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声韵母、声调、语调、变调、儿化、轻声等实施偏误计量检验分析,发现藏、彝族中小学生虽已基本达到《课标》所设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要求,但其语音偏误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学段差异,第一学段学生虽没有表现出民族间差异但却呈现出明显的城乡间差异,随着学段的升高,其偏误均值渐趋降低。要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和语言能力,应正视不同学段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特征及差异反馈,要特别强化提高第一学段学生尤其是乡村学校第一学段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地区 中小学教育 国家通用语言 语言调查
下载PDF
智慧教学视域下民族高校普通话培训初探--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
16
作者 于洪涛 邢晓梅 唐慧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7期108-111,共4页
为了解决民族高校中普通话水平培训中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教学内容是动作技能、学生达到标准不同等原因导致普通话水平培训难的问题,利用普通话测试App和网络课程构建智慧教学环境,利用UCNET软件分析普通话声母、韵母拼读关系图,利用pra... 为了解决民族高校中普通话水平培训中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教学内容是动作技能、学生达到标准不同等原因导致普通话水平培训难的问题,利用普通话测试App和网络课程构建智慧教学环境,利用UCNET软件分析普通话声母、韵母拼读关系图,利用prat软件分析制作朗读作品的语谱图,应用智慧教学五步法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结果显示智慧教学五步法能够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提高了培训效率,提升普通话二级学生的比例,提高了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学 普通话 培训
下载PDF
从网络热梗探讨网络语言规范问题
17
作者 罗玮 徐健青 《老区建设》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热梗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网络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网络热梗的使用增添了人际交往的趣味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网络热梗的奇特表达形式打破了现代汉语的传统规范,造成网络语言失范。针...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热梗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网络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网络热梗的使用增添了人际交往的趣味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网络热梗的奇特表达形式打破了现代汉语的传统规范,造成网络语言失范。针对网络热梗在使用中存在不规范、泛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可通过政府监管、精准治理,增加平台评议机制,完善追究制度,主流媒体引领等措施,构建良好的网络语言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热梗 网络语言 亚文化 青年群体 网络规范
下载PDF
两岸统一进程中语言政策制订依据及实施选项
18
作者 苏新春 银晴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4,共8页
推动实现中国两岸统一已经提上国家议程。语言政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必须对两岸统一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势做出前瞻性预判和规划。基于“九二共识”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两岸统一进程中的语言政策将形成“一体... 推动实现中国两岸统一已经提上国家议程。语言政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必须对两岸统一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势做出前瞻性预判和规划。基于“九二共识”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两岸统一进程中的语言政策将形成“一体化”与“多样化”两种选项。“一体化”语言政策指以中国内地现行语言政策为标准在中国台湾地区实行与中国内地地区同等的语言政策,它能够集中体现“一个中国”原则和助力统一后的社会治理,具有牢固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多样化”语言政策指两岸实现统一后在确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国家法定地位前提下在中国台湾地区可以实施与中国内地地区不同的语言政策,它能够辩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一国两制”方案的民主协商原则,符合两岸统一进程的渐进性和间接性特点,具有能“通”则通和能“用”则用的社会共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 统一进程 语言政策 一体化 多样化
下载PDF
语言治理视角下的新疆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研究
19
作者 任晔 李志忠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8-75,120,共9页
语言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构成,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双向互动式管理。新疆语言治理目标下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推广的困难人群是社会领域青壮年劳动力。目前在语言环境单一、成人语言学习困难的情况下,新疆推广国家通用... 语言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构成,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双向互动式管理。新疆语言治理目标下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推广的困难人群是社会领域青壮年劳动力。目前在语言环境单一、成人语言学习困难的情况下,新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治理原则应是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的主体性,重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激发多级参与的意愿;在治理路径上,从人口、经济、教育、科技、互助、机制等方面多维并举、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国家通用语言推广 语言治理 思路 路径
下载PDF
百年现代汉语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20
作者 刁晏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8,共14页
从“大汉语”的角度考察汉语百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存在普通话、台港澳国语与海外华语三条发展线索,今后会在趋同与存异这两个趋势下进一步发展。趋同即为“融合”,结果是造成各地的差异成分不断减少、共同部分不断增加;存异则是各个... 从“大汉语”的角度考察汉语百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存在普通话、台港澳国语与海外华语三条发展线索,今后会在趋同与存异这两个趋势下进一步发展。趋同即为“融合”,结果是造成各地的差异成分不断减少、共同部分不断增加;存异则是各个变体在趋同发展的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独有个性,维护其作为“变体”的基本特征。新的百年现代汉语的研究首先应解决“做什么”与“怎样做”的问题,要在研究观念的更新发展与研究内容的拓展加深两方面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汉语 现代汉语 国语 华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