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敦煌学研究四十年述略
1
作者 聂志军 李锦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湖南敦煌学研究起步较早,研究领域以语言文字研究见长,敦煌文献整理、汉文佛典研究成果丰硕,具备鲜明的特色;学缘结构多元化,研究团队以湖南师范大学为核心,薪火相传,有完备的人才体系;在敦煌历史学、中外交流史方面存在研究人员不足、... 湖南敦煌学研究起步较早,研究领域以语言文字研究见长,敦煌文献整理、汉文佛典研究成果丰硕,具备鲜明的特色;学缘结构多元化,研究团队以湖南师范大学为核心,薪火相传,有完备的人才体系;在敦煌历史学、中外交流史方面存在研究人员不足、研究成果薄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敦煌学 汉文佛典
下载PDF
许少峰和增订版三册本《近代汉语大词典》
2
作者 周志锋 毛雨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许少峰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辞书编纂专家,一生经历坎坷,编著颇丰。他离世之前完成修订工作的《近代汉语大词典》增订本,增加条目4120条,在义项、例句、注音、字形、释义、排序等方面也多有改正,总体质量有明显提高。由于种种原因,该词典也... 许少峰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辞书编纂专家,一生经历坎坷,编著颇丰。他离世之前完成修订工作的《近代汉语大词典》增订本,增加条目4120条,在义项、例句、注音、字形、释义、排序等方面也多有改正,总体质量有明显提高。由于种种原因,该词典也存在一些缺憾,主要是有些条目释义不够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少峰 生平著作 《近代汉语大词典》 修订内容 存在问题
下载PDF
清末民初汉语文言与白话“二言”现象论
3
作者 高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4,共11页
清末民初汉语是文言文与白话文两种语言通行,文言文处于主体地位,白话则越来越成熟,在文言与白话之间则有很多中间形态比如半文半白、浅近文言文,即“近代汉语”。语言是思想的深层基础,文言文特别适合表达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国语”表... 清末民初汉语是文言文与白话文两种语言通行,文言文处于主体地位,白话则越来越成熟,在文言与白话之间则有很多中间形态比如半文半白、浅近文言文,即“近代汉语”。语言是思想的深层基础,文言文特别适合表达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国语”表达现代思想则准确而有效,清末民初汉语“二言”现象是近代思想文化活跃的表象也是原因。在思想的层面上,近代汉语及其发展变化反映了中国思想文化在宋之后的状况和发展变化。汉语在清末民初时期越来越趋向以白话为主以文言为辅的局面,并最终发生转型即从古代汉语转型为现代汉语。清末民初汉语在构成上非常复杂,白话与文言共生,既矛盾冲突又和谐互补,表面上“混乱”,其实是多元、包容、张力、丰富、复杂、生机以及多种可能性的表现,“混乱”其实是这一时期社会上思想文化活跃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文言 白话 近代汉语
下载PDF
《南部新书》“九饤食”词语考释
4
作者 洪飏 张祎航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宋人钱易所撰笔记《南部新书·壬卷》收录有“九饤食”一词。“九饤食”是用九枚牙盘盛食以供皇帝观赏的餐食,食具有专名“九饤盘”。“饤”疑因与“钉”共取“物相叠置连缀”语义,而有“将食品堆叠于器皿中”之义。同时,据文献考... 宋人钱易所撰笔记《南部新书·壬卷》收录有“九饤食”一词。“九饤食”是用九枚牙盘盛食以供皇帝观赏的餐食,食具有专名“九饤盘”。“饤”疑因与“钉”共取“物相叠置连缀”语义,而有“将食品堆叠于器皿中”之义。同时,据文献考证该词条中“看食见”是误断句读,“见”字应属下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部新书》 九饤食 饤饾 看食
下载PDF
近代汉语“庆幸”义副词“好得”的句法、语义及其来源
5
作者 卢惠惠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4-74,共11页
本文对晚清时期南方白话文献中新生的“庆幸”义副词“好得”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征进行了考察,并对它的形成过程和词汇化机制做了探索,认为它是在语义转喻和隐喻的基础上,通过类推机制,从含有语素“好”的庆幸义副词“幸好”“好在”... 本文对晚清时期南方白话文献中新生的“庆幸”义副词“好得”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征进行了考察,并对它的形成过程和词汇化机制做了探索,认为它是在语义转喻和隐喻的基础上,通过类推机制,从含有语素“好”的庆幸义副词“幸好”“好在”与含有语素“得”的庆幸义副词“幸得”“喜得”“难得”等中截取“好”与“得”融合而成的新词。“好得”与明清时期的其他三个高频同义副词“幸亏”“好在”“喜得”相比有着一定的差异,它语法化程度较高,具有较明显的南方方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副词 好得
下载PDF
韩国藏近代汉语词汇集《译语类解》 被引量:1
6
作者 全香兰 《国际汉学》 2023年第4期115-121,106,158,共9页
韩国所藏文献《译语类解》在司译院的掌管下刊印于1690年,是以学习汉语口语为目的编撰的汉朝对译词汇集,加上《译语类解补》共收录近7000条词语。论文对该文献的成书背景、编排体例、释义特点及收词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并总结... 韩国所藏文献《译语类解》在司译院的掌管下刊印于1690年,是以学习汉语口语为目的编撰的汉朝对译词汇集,加上《译语类解补》共收录近7000条词语。论文对该文献的成书背景、编排体例、释义特点及收词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并总结出该文献在近代汉语音韵、文字、词汇以及汉外学习词典编撰等方面的主要研究价值。“辞书体现民族的集体记忆”,《译语类解》作为汉朝对译词汇集承载着中韩两国民族的集体记忆,是研究清代初期中韩两国语言文化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语类解》 近代汉语 域外传播 外向型词典
下载PDF
语言接触视角下察哈尔右翼后旗汉译蒙古语地名译音研究
7
作者 李欣 樊记威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15,共8页
以语言接触中的地名译音、借词研究等相关问题为切入点,整理察哈尔右翼后旗地名的具体情况。结合汉语字音演变轨迹、现代察哈尔右翼后旗汉语方言入声音节构词能力等语音特点,考察了包括根据汉译蒙古语地名译音差异初步判断汉语和蒙古语... 以语言接触中的地名译音、借词研究等相关问题为切入点,整理察哈尔右翼后旗地名的具体情况。结合汉语字音演变轨迹、现代察哈尔右翼后旗汉语方言入声音节构词能力等语音特点,考察了包括根据汉译蒙古语地名译音差异初步判断汉语和蒙古语语言接触的程度以及察哈尔右翼后旗汉译蒙古语地名者整体保留“忽洞”一词的原因等在内的阴山地区察哈尔右翼后旗汉译蒙古语地名译音差异的语言学问题,尝试探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译蒙古语地名译音问题反映的阴山地区晋语语音的特点,从语言接触角度论述汉译蒙古语地名译音研究对丰富阴山地区晋语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汉译蒙古语地名调查研究对阴山地区汉语、蒙古语本体演变和发展研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察哈尔右翼后旗 汉译蒙古语地名 阴山地区晋语
下载PDF
唐宋诗词名句中“僻义”正诂三则
8
作者 付文超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45-253,共9页
今人阅读古典诗词名篇名句时,有时会遇到一些看似难解的句子。为了把这些句子讲通,专家学者们给出过各种各样的猜想,认定句中存在某些冷僻罕见的词义。如“寒山一带伤心碧”的“伤心”;“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羞”;以及韩愈的《和归... 今人阅读古典诗词名篇名句时,有时会遇到一些看似难解的句子。为了把这些句子讲通,专家学者们给出过各种各样的猜想,认定句中存在某些冷僻罕见的词义。如“寒山一带伤心碧”的“伤心”;“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羞”;以及韩愈的《和归工部送僧约》全诗,都存在这种情况。然而,这些猜想并不太准确,上述句子其实并不存在“僻义”,基于最常用的义项即可讲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一带伤心碧 反语 伤心 和归工部送僧约
下载PDF
“扬”“弃”并重:清代皖派“小学”的价值重置
9
作者 储一鸣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6-132,共7页
在民国时期西学之术占据国人效法主流时,皖派考据法多遭鄙弃,若以科学公允之心重估,皖派学者在应对时代思潮嬗变时秉承“不蔽己亦不自蔽”的精神对待传统文化和“西学”,采取“扬”“弃”并重的做法值得当下语言学界借鉴“,扬”和“弃... 在民国时期西学之术占据国人效法主流时,皖派考据法多遭鄙弃,若以科学公允之心重估,皖派学者在应对时代思潮嬗变时秉承“不蔽己亦不自蔽”的精神对待传统文化和“西学”,采取“扬”“弃”并重的做法值得当下语言学界借鉴“,扬”和“弃”是皖派“小学”凸显的两个价值表征。“扬”体现在倚重传统语言文字的辅助功能观,在以字通经、以经治字的核心学术观念下,倡导并实践新的多重互证、音义互治的语音语义研究方法“;弃”体现在吸收西学,合理摈弃传统文字、音韵、训诂经验研究的偏失,撤除藩篱、融合贯通、开起科学实证的研究走向。两项表征标示皖派在语言学术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其遗留文献具备深耕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派 小学 价值重置
下载PDF
从几组副词看《元曲选》宾白的写成时期
10
作者 范培培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通过四组副词的历史消长情况,考察《元曲选》宾白的写成时期。推断《元曲选》宾白使用的是明代的底本,主要反映明代前期的语言面貌。
关键词 《元曲选》宾白 写成时期 副词 历史消长 明代前期
下载PDF
近代汉语“V(一)个不VP”的构式化演变过程与机制
11
作者 赵林晓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8-45,共8页
“V(一)个不VP”构式是近代汉语“V个VP”构式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该构式自宋代至清代经历“述宾结构>动结式否定式(结果述补结构)>状态述补结构>程度述补结构”的演变历程,其中“个”的功能呈现“称量受事事件>指示结果事件... “V(一)个不VP”构式是近代汉语“V个VP”构式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该构式自宋代至清代经历“述宾结构>动结式否定式(结果述补结构)>状态述补结构>程度述补结构”的演变历程,其中“个”的功能呈现“称量受事事件>指示结果事件>补语标记”的变化。清代该构式的结果述补结构用法逐渐消失,状态述补结构用法不断壮大。状态/程度述补结构用法逐渐完成构式化,同时形成多种固定表达式。在构式化过程中,“(一)个不VP”作为凝固的构件,整体上充当复杂谓词性短语的后附补语成分,显示出补语标记“个”后附于补语的特征。“V(一)个不VP”的构式化程度越高,“不”的否定性越弱,“一”越倾向于省略,“个”和“不”被构式压制的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述补结构 “V(一)个不VP” “个” 构式化
下载PDF
近代汉语时期两种能性述补结构的地域变化及其动因
12
作者 田永苹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7-54,共8页
晚唐五代时期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和“V得C(不C)”都是当时共同语中的能性表达结构,宋、金、元时期“V得C(不C)”在燕北地区更常用,“V得(不得)”在河洛一带的中原地区更常用。从宋、金、元时期开始,“V得C(不C)”逐渐向南方地区... 晚唐五代时期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和“V得C(不C)”都是当时共同语中的能性表达结构,宋、金、元时期“V得C(不C)”在燕北地区更常用,“V得(不得)”在河洛一带的中原地区更常用。从宋、金、元时期开始,“V得C(不C)”逐渐向南方地区扩散,至明中期已为南方地区广泛使用,形成现在为共同语、北方方言、南方方言广泛使用的格局,“V得(不得)”则向更南方地区退却。“V得(不得)”在向南方地区退却的过程中,明中期至明末清初,它曾一度从吴语地区向北方地区延伸,但没有形成规模。“V得C(不C)”从燕北一带向南方地区扩散,与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从金元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北方官话伴随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向南方地区覆盖有关;“V得(不得)”从吴语地区向北方地区延伸,与明中期至明末清初时期话本小说的广泛传播有关。两种能性述补结构的地域变化表明,元至清代初年,从金元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北方官话还不是全国共同语,它与从平话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南方官话在明末清初相互竞争,大约清中期北方官话才成为全国共同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得(不得)” “V得C(不C)” 地域变化 话本小说的传播
下载PDF
敦煌写本《贤愚经》价值考论
13
作者 陈智 《河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4-32,共9页
敦煌写本《贤愚经》在世界各地现存共计23件,这些散落的写本佛经对于研究《贤愚经》早期面貌具有较大的价值。通过敦煌写本《贤愚经》与刻本佛经的对比研究,发现敦煌写本《贤愚经》在校勘学、文化学、文字学、词汇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价... 敦煌写本《贤愚经》在世界各地现存共计23件,这些散落的写本佛经对于研究《贤愚经》早期面貌具有较大的价值。通过敦煌写本《贤愚经》与刻本佛经的对比研究,发现敦煌写本《贤愚经》在校勘学、文化学、文字学、词汇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并由此可进一步抉发敦煌写本佛经的文献学价值,以期有禆于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贤愚经 价值
下载PDF
“因而”“从而”的词汇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小军 唐小薇 《殷都学刊》 2007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现代汉语中的因果连词“因而”“从而”产生于先秦,不过那时的“因”“从”是动词,“因而”“从而”是跨层非短语结构。随着语言的发展,“因而”“从而”逐渐凝固成词。这一过程包括两方面:“因”“从”的虚化和“因而”“从而”内部结... 现代汉语中的因果连词“因而”“从而”产生于先秦,不过那时的“因”“从”是动词,“因而”“从而”是跨层非短语结构。随着语言的发展,“因而”“从而”逐渐凝固成词。这一过程包括两方面:“因”“从”的虚化和“因而”“从而”内部结构追渐紧密。“因而”从而“词汇化的主要诱因是语境,时间、事理上的先后蕴涵着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而 从而 词汇化 语境 因果连词
下载PDF
近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方式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爱姣 张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70,共6页
从结构方式上看,近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可分成附加式、偏正式、主谓式、联合式、述宾式、重叠式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具有相对不同的特点,它们的此消彼长,显示了三音词在近代汉语中的基本风貌,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三音词在现代汉语中的... 从结构方式上看,近代汉语三音词的结构可分成附加式、偏正式、主谓式、联合式、述宾式、重叠式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具有相对不同的特点,它们的此消彼长,显示了三音词在近代汉语中的基本风貌,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三音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三音词 结构 类型 特点
下载PDF
近代汉语的几种被动式 被引量:20
16
作者 蒋绍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92,共6页
近代汉语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被动句,"被"字句一直是主流。但还存在着一种不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其中的"被"有的可以表示"不幸"、"意外",有的还可以表示原因。"教"、"叫"和&q... 近代汉语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被动句,"被"字句一直是主流。但还存在着一种不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其中的"被"有的可以表示"不幸"、"意外",有的还可以表示原因。"教"、"叫"和"被"都是表被动的虚词,但它们的来源各不相同。"被"是由表"遭受"的动词逐步虚化而成的。"教"和"叫"是由使役义演变为表被动的,而"教"和"叫"又是分别由各自的本义演变成使役义的。从时间上说,"教"演变为使役义和表被动较早,唐代就有"教"表被动的。"叫"用作使役是从明代开始,用作被动就更晚一些。"教"和"叫"的演变途径即使在共时平面的语料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用"拨"表被动,直到今天的吴语中还是如此。"拨"表被动的演变过程是:"给予———使役———被动"。"着"字句表示被动是从使役式演变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被动句 使役式
下载PDF
《聊斋俚曲》正反疑问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开玉 李素英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6-119,共4页
本文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清初鲁中方言的代表作品《聊斋俚曲》中使用的四种主要的正反疑问句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并结合稍早于聊斋俚曲创作年代的《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材料,着力探讨了“VP不曾”、“VP不VP”以及“VP没V... 本文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清初鲁中方言的代表作品《聊斋俚曲》中使用的四种主要的正反疑问句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并结合稍早于聊斋俚曲创作年代的《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材料,着力探讨了“VP不曾”、“VP不VP”以及“VP没VP”这三种疑问句式在近代山东方言中的发展,并力求得出其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俚曲》 正反疑问句 历史演变 疑问句式
下载PDF
中国洋泾浜英语最早的语词集 被引量:19
18
作者 周振鹤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1期77-84,共8页
中国洋泾浜英语是学术界研究较少的对象。 1 83 4年英国人马儒翰曾写下了一份很少人知道的中国洋泾浜英语语词集 ,本文对这一语词集进行全面的介绍 ,并从语音、词汇、语法与词源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 ,使早期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形态得到一... 中国洋泾浜英语是学术界研究较少的对象。 1 83 4年英国人马儒翰曾写下了一份很少人知道的中国洋泾浜英语语词集 ,本文对这一语词集进行全面的介绍 ,并从语音、词汇、语法与词源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 ,使早期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显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洋泾洪英语 马儒翰 语词集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工具理性思路下的清末文字改革运动 被引量:8
19
作者 汪林茂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34-42,共9页
鸦片战争后,闯入中国的近代科学在"用"的层面上映衬出中国文字的落后及不适应。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在工具化、工具效率成为文化运动的最大追求,科学技术登上至高无上地位的文化生态环境下,有识之士按照工具理性的思路开展了文... 鸦片战争后,闯入中国的近代科学在"用"的层面上映衬出中国文字的落后及不适应。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在工具化、工具效率成为文化运动的最大追求,科学技术登上至高无上地位的文化生态环境下,有识之士按照工具理性的思路开展了文字改革运动。改革者认为,不适于"用"的汉字是中国贫弱落后的罪魁祸首,因此文字的工具价值,即至易、至简、至捷是其文字改革——创制切音字活动的追求目标,而汉字固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则遭到冷落并被边缘化。这又成为一股文化趋势,这股趋势在客观上直接导向"欧化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者的"废除汉文"主张。面对这一民族文化危机,另一些知识分子则以捍卫民族文化和人文价值的立场,驳斥了文字问题上民族虚无主义的谬论。这一过程说明,片面强调工具理性是不可取的。在近代中国,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的协调、统一始终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切音字 工具理性 人文主义
下载PDF
近代汉语共同语的构成特点及其发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玉来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30,共7页
近代汉语共同语构成因素复杂,既有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又有南北官话的不同,缺乏明晰的标准音,音系结构弹性较大,语音史料也纷繁多样,并深受“正音”思想影响。
关键词 近代汉语 共同语 音系结构 语音史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