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2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城内方言同音字汇
1
作者 孙立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以西安城内碑林、莲湖、新城三区的方言为研究对象,描写了西安城内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和特殊又读现象,并详细记录了同音字汇。
关键词 中原官话 关中片 西安城内方言 同音字汇
下载PDF
构式语法框架下清涧方言“圪AA的”状态形容词研究
2
作者 刘少杰 张京鱼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陕北晋语清涧方言中“圪AA的”状态形容词有180多个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按照构式语法属于四字格构式。形态上,该构式中A可以是形容词、动词和拟声词。“圪AA的”表达式一部分是通过其对应的“A”式“圪A”式、“AA的”式经重叠、加... 陕北晋语清涧方言中“圪AA的”状态形容词有180多个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按照构式语法属于四字格构式。形态上,该构式中A可以是形容词、动词和拟声词。“圪AA的”表达式一部分是通过其对应的“A”式“圪A”式、“AA的”式经重叠、加缀等形态变化生成,一部分是通过给“圪AA的”构式填充A后再将其重叠的结果。句法上,该构式可以在句中作谓语、定语、补语和状语,不受单音节否定词修饰,但可以用在“不/没说”含有对比的否定句中。该构式的基本义为描绘性,其语义和语用内涵包括“极致性”语义量值、“消极/负面性”立场态度偏向和“口语性”语体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清涧方言 圪AA的 状态形容词 描绘性 对比否定
下载PDF
陕西阎良方言中“下”的多功能用法
3
作者 张琬莹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4-92,共9页
以陕西阎良方言中的“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下”的复杂用法。认为“下”有多种功能,其实词性功能主要体现在结果补语、状态补语、可能补语、程度补语等方面;还可用作副词语素,表达“全部”“突然”“一点儿都”等特殊意义;作为体貌标... 以陕西阎良方言中的“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下”的复杂用法。认为“下”有多种功能,其实词性功能主要体现在结果补语、状态补语、可能补语、程度补语等方面;还可用作副词语素,表达“全部”“突然”“一点儿都”等特殊意义;作为体貌标记,可以表达完成体、实现体、持续体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良方言 中原官话 “下” 语法功能 语义特征
下载PDF
汾河流域诸方言古全浊声母演变的动态分析——以“並、定、从、澄、群”类为例
4
作者 王堉程 《西部学刊》 2024年第7期120-123,共4页
将山西汾河流域横跨的临汾盆地和晋中盆地91点诸方言作为研究范围,重点考察汾河流域诸方言“並、定、从、澄、群”五个古全浊声母清化后今读音的送气类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以量化结果科学评估晋语与中原官话之间的关系。经过分... 将山西汾河流域横跨的临汾盆地和晋中盆地91点诸方言作为研究范围,重点考察汾河流域诸方言“並、定、从、澄、群”五个古全浊声母清化后今读音的送气类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以量化结果科学评估晋语与中原官话之间的关系。经过分析发现,汾河流域诸方言古全浊声母读送气清音的比率从南到北以平均10%左右的速度在不断减少,送气音类型是在量变的基础上逐步发生质变,呈现出阶梯分布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全浊声母清化 送气音类型 地理特征 阶梯分布
下载PDF
灵丘方言中的语气副词“半天”探析
5
作者 王佳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半天”一词在现代汉语尤其北方方言中应用广泛,可作为量词使用。在灵丘方言中,“半天”是一个典型的语气副词,在语句中位置灵活,句首、句中、句尾均可出现,可以表达醒悟、意外、怀疑和讽刺等多种语气,可以与其他副词共现,并具有丰富... “半天”一词在现代汉语尤其北方方言中应用广泛,可作为量词使用。在灵丘方言中,“半天”是一个典型的语气副词,在语句中位置灵活,句首、句中、句尾均可出现,可以表达醒悟、意外、怀疑和讽刺等多种语气,可以与其他副词共现,并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研究发现,语气副词“半天”是“动词+半天”构式的省略用法。灵丘方言中的语气副词“半天”是由其它词类虚化演变而来的。在“半天”虚化为语气副词的过程中,语境是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丘方言 语气副词 半天
下载PDF
甘肃清水方言歇后语中的比喻探析
6
作者 晁迎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歇后语是方言中独具特色的熟语类型之一,在清水方言歇后语中存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喻体的内容和性质来看,清水方言歇后语中的比喻可以分为喻物、喻事以及化用典故三类,每类都拥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喻体类型以及作用。喻物比喻可分... 歇后语是方言中独具特色的熟语类型之一,在清水方言歇后语中存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喻体的内容和性质来看,清水方言歇后语中的比喻可以分为喻物、喻事以及化用典故三类,每类都拥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喻体类型以及作用。喻物比喻可分为动物类和植物、生活用品类;喻事比喻可以分为特指和泛指两类;化用典故类比喻以历史人物、经典故事为主。这些方言歇后语及其中的比喻,可以反映其中蕴含的地方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同时也呈现了方言的部分习惯用语,还通过一语双关、化抽象为具体等方式,使得比喻更加生动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方言 歇后语 比喻
下载PDF
山西离石话语气词“也”的多功能性及其历时演变
7
作者 张颖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山西离石话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为表陈述语气兼表将来时态,是近代汉语语气词“也”表“事态变化”的直接继承。此外,“也”还可配合疑问句、感叹句表达语气,并按照方言自身演变轨迹,出现与祈使语气词“着”、疑问语气词“么”“... 山西离石话句末语气词“也”的基本用法为表陈述语气兼表将来时态,是近代汉语语气词“也”表“事态变化”的直接继承。此外,“也”还可配合疑问句、感叹句表达语气,并按照方言自身演变轨迹,出现与祈使语气词“着”、疑问语气词“么”“吧”连用的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吕梁片 离石话 语气词 近代汉语 “也”
下载PDF
大同方言古语词例释
8
作者 曹婷婷 郭端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4-127,142,共5页
方言是语言演化的活化石,一个地区的方言积累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有一些词汇是古代汉语的留存。大同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反映了大同悠久的历史文化。基于这一认识,对大同方言中的“敧、齈带、央及、业已、懆”五个古语词进行分... 方言是语言演化的活化石,一个地区的方言积累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有一些词汇是古代汉语的留存。大同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反映了大同悠久的历史文化。基于这一认识,对大同方言中的“敧、齈带、央及、业已、懆”五个古语词进行分析阐释,并借助工具书和古籍进行考证,以期为方言研究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方言 古语词 考释
下载PDF
西宁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
9
作者 孙语婕 安丽卿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青海西宁方言因多民族交融的环境而不断发展变化.文章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西宁方言的单字调进行研究.分析西宁市城东区2位发音人的语音材料,提取其基频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得出西宁方言共有两种调型、四个调类,分别是阴... 青海西宁方言因多民族交融的环境而不断发展变化.文章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西宁方言的单字调进行研究.分析西宁市城东区2位发音人的语音材料,提取其基频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得出西宁方言共有两种调型、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44)、阳平(14)、上声(45)、去声(24),其中阳平和去声有合并的趋势.研究目的是对西宁方言声调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描述,得出西宁方言单字调格局,揭示西宁方言声调的变化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方言 单子调 实验语音学
下载PDF
陕北神木话“吼是”类词语的语法特征与标句词理论
10
作者 邢向东 徐杰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7,共12页
陕北神木话的引语结构“吼是”及其种种变式可以引入间接引语,并且随着“说吼是”的功能泛化而进一步语法化为准标句词。在标句词理论框架下审视此种现象,我们认为“吼是”是一个引入宾语从句的准标句词。它既有一般标句词的共性特点,... 陕北神木话的引语结构“吼是”及其种种变式可以引入间接引语,并且随着“说吼是”的功能泛化而进一步语法化为准标句词。在标句词理论框架下审视此种现象,我们认为“吼是”是一个引入宾语从句的准标句词。它既有一般标句词的共性特点,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典型的标句词均有以下三项基元特征:标明句子是主句还是从句,是定式句还是不定式句,句子的功能类型为何;而“吼是”仅有标明句子从句一项特征,应跟汉语方言中其他源自言说动词的标句词一起看作准标句词,从而跟典型标句词有所区隔。本文认为,在标句词理论框架下对“吼是”及同类词语加以系统考察,对于深入认识其性质和特点以及标句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话 “吼是”类词语 引语结构 准标句词
原文传递
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11
作者 敏春芳 肖雁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7,共11页
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通过梳理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的研究现状发现,已有研究成果着眼于语言接触产生的词汇借用现象、语言接触过程的语法复制以及语言接触理论研究等,研究形式多样,成果层出不穷。但也... 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通过梳理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的研究现状发现,已有研究成果着眼于语言接触产生的词汇借用现象、语言接触过程的语法复制以及语言接触理论研究等,研究形式多样,成果层出不穷。但也存在调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等问题。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不仅为汉语方言提供了语言接触研究的新视角,也为接触语言学提供了中国北方汉语和阿尔泰语言接触的研究个案,修正并完善了语言接触理论。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能够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语言接触 汉藏语系 阿尔泰语系 汉语方言 借词
原文传递
山西榆社方言中情态副词“害怕”的语法功能与情态特征
12
作者 梁永红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害怕”在普通话中只作动词使用,而在榆社方言中却有情态副词的用法:既可以表示说话人对事物或事件的推测或估计,也可以表达否定的态度;而且具有委婉功能和非现实性的特征。近代汉语中的“害怕”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心中慌乱”与“担... “害怕”在普通话中只作动词使用,而在榆社方言中却有情态副词的用法:既可以表示说话人对事物或事件的推测或估计,也可以表达否定的态度;而且具有委婉功能和非现实性的特征。近代汉语中的“害怕”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心中慌乱”与“担心”;在结构上主要有“S+(状语)害怕+(N)”和“S1+[害怕]+(S2)V”两种类型,而后者也为“害怕”的语法化提供了可能。在语法化过程中,榆社方言中的“害怕”在结构上经历了“S1+(状语)害怕+(S2)V”→“S 1+[害怕]+(S2)V”的变化;在意义上也有发展,即“心中慌乱→担心→担心+判断→判断”,最终有了表达个人判断或观点的情态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榆社方言 情态副词 “害怕”
下载PDF
再说“才将”
13
作者 王宝红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5-60,共6页
在现代汉语方言里,“才将”用作时间副词,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相当于普通话的“刚、刚刚、刚才”等词。“才将”见用于多个方言,同时并用的,有其逆序词“才将”、单音词“将”及其重叠形式等。在表示“刚才”这一意义上,一些... 在现代汉语方言里,“才将”用作时间副词,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相当于普通话的“刚、刚刚、刚才”等词。“才将”见用于多个方言,同时并用的,有其逆序词“才将”、单音词“将”及其重叠形式等。在表示“刚才”这一意义上,一些方言里“才将(将才、将)”等词与普通话的“刚才(才刚、刚)”等词构成两个同义词系列。对于“才将”之“将”与“刚才”之“刚”的语音及语义关系,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梳理“才将(将才、将)”等词在近代文献及现代方言中的用例,结合“刚”的语法化过程及副词“将”的近过去时的用法,认为在表示“刚才”义上,因“才将”类词与“刚才”类词发生语义重叠,所以出现两种写法混用的情形。其实,“才将”“刚才”两类词各有其来源,“将”“刚”二字之间不存在音义上的分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将 刚才 音义关系 文白异读 汉语方言
下载PDF
从汉中方言与周边方言的音韵结构共性透视汉中方言的接触现象
14
作者 李艳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1-60,共10页
汉中虽然位于秦巴大山深处,却是一个大的方言接触带,其方言音韵特征与周边方言存在很多共性,各地方言兼具中原官话关中片、秦陇片和西南官话川黔片和鄂北片的特点。汉中历史行政区划为当地方言的归属找到了依据,而历朝历代的移民是汉中... 汉中虽然位于秦巴大山深处,却是一个大的方言接触带,其方言音韵特征与周边方言存在很多共性,各地方言兼具中原官话关中片、秦陇片和西南官话川黔片和鄂北片的特点。汉中历史行政区划为当地方言的归属找到了依据,而历朝历代的移民是汉中方言混合型特质形成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方言 方言接触 行政区划 移民
下载PDF
宝鸡市凤翔区糜杆桥方言同音字汇
15
作者 任永辉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0-65,共6页
对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糜杆桥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了调查和描写,包括声韵调和同音字汇。
关键词 凤翔糜杆桥方言 声韵调 同音字汇
下载PDF
西安市鄠邑区大王方言同音字汇
16
作者 孙立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0-59,共10页
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老派口语为准,对西安市鄠邑区大王街道宋东村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了调查和描写,包括声韵调和同音字汇。
关键词 大王方言 声韵调特点 同音字汇
下载PDF
延安时期鲁艺音乐作品对陕北方言的运用
17
作者 孟万春 乔玉欣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1-64,75,共5页
延安时期鲁艺音乐作品取得了诸多成就,成为宣传各项政策方针的重要途径。这些音乐作品中,陕北方言扮演了重要角色,创作者们开始有意识地在音乐作品中使用陕北方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推动、鲁艺教育方针的转变、党的文艺... 延安时期鲁艺音乐作品取得了诸多成就,成为宣传各项政策方针的重要途径。这些音乐作品中,陕北方言扮演了重要角色,创作者们开始有意识地在音乐作品中使用陕北方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推动、鲁艺教育方针的转变、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改变了文艺工作者对陕北方言的认识,也因此提升了音乐传播的速度,加快了政策的宣传;消除了文化等级观念,推动了语言的大众化和通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音乐 陕北方言
下载PDF
鄂州方言中程度义词语举隅
18
作者 熊学敏 《鄂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2-65,共4页
鄂州方言是反映吴都文化的窗口,吴王古都的历史文化信息需要由鄂州方言来承载。在鄂州作为国际化空港城建设的重要时期,记录并保护鄂州方言,也是呈现和保护吴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鄂州城区方言着手,从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两个... 鄂州方言是反映吴都文化的窗口,吴王古都的历史文化信息需要由鄂州方言来承载。在鄂州作为国际化空港城建设的重要时期,记录并保护鄂州方言,也是呈现和保护吴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鄂州城区方言着手,从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两个方面分析鄂州方言词汇中程度义地域的表达形式。通过对方言乡音的举隅,唤起人们认识到方言独特的文化属性以及不可再生性,激起人们对方言传承紧迫性的重视,并引导当代鄂州人发现方言的美好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州方言 吴都文化 程度义词语 表达形式
下载PDF
晋语否定前提结构“可得VP”
19
作者 王敏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1期26-31,共6页
晋语中的“可得VP”结构为方言中常见的否定表达,通过否定存在性前提条件、或然性前提条件和意愿性前提条件,进而否定对方的命题。“可得VP”结构主要用于应答句中,VP一般为光杆动词,不能受状语修饰,不能带非能性述补结构,VP也不能是判... 晋语中的“可得VP”结构为方言中常见的否定表达,通过否定存在性前提条件、或然性前提条件和意愿性前提条件,进而否定对方的命题。“可得VP”结构主要用于应答句中,VP一般为光杆动词,不能受状语修饰,不能带非能性述补结构,VP也不能是判断动词。该结构具有明显的负面情绪。从形成过程来看,“可得VP”结构是由语气副词和助动词共同构成的肯定句,在隐含义规约化后表达否定,是一种隐性否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可得VP” 前提条件否定 隐性否定
下载PDF
定边方言游艺词语的文化考察
20
作者 汪东锋 王敏晓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6-80,共5页
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不仅充实了语言的内涵,也反映着特殊的地域文化。位于陕甘宁蒙四省交界的定边县,有着自己独特的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中原官话秦陇片的秦陇语系和以山西太原为中心的晋语语系两部分。与此同时,定边方言中蕴含着丰... 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不仅充实了语言的内涵,也反映着特殊的地域文化。位于陕甘宁蒙四省交界的定边县,有着自己独特的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中原官话秦陇片的秦陇语系和以山西太原为中心的晋语语系两部分。与此同时,定边方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游艺文化,定边话中的游艺词语主要体现在民间口头传唱、民间表演、民间游戏竞技等几方面。通过解读相关方言词语,一方面可以保护与传承定边方言,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当地游艺民俗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边方言 游艺 民俗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