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句式视角谈汉语书面语教学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文章首先就语体而言对“汉语书面语”作了扼要说明:其次从三方面阐述了观点:一是对汉语句式作了分类说明,并指出汉语书面语教学主要需关注和抓好两类句式的教学:一类是口语和书面语通用句式,另一类是书面语句式中的“正式语体”句式;二... 文章首先就语体而言对“汉语书面语”作了扼要说明:其次从三方面阐述了观点:一是对汉语句式作了分类说明,并指出汉语书面语教学主要需关注和抓好两类句式的教学:一类是口语和书面语通用句式,另一类是书面语句式中的“正式语体”句式;二是以实例说明从“句式”视角开展汉语书面语教学所需研究的种种问题;三是如何从句式视角进行汉语书面语教学,提出两点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书面语教学 句式 语体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大家谈
2
作者 陆俭明 段鹏 +11 位作者 赵蓉晖 李宝贵 宋萑 张洪明 吴英成 白罗米 曹瑞红 马西尼 郝清新 李登贵 刘英林 袁博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国际中文教育要抓好五个“必须”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项桥梁工程——为世界各国建造通向中国、起交流互鉴作用的中文桥,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从而深度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提供帮助。国际中文教育要高效率不断发展,我认为首先要抓好五个“... 国际中文教育要抓好五个“必须”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项桥梁工程——为世界各国建造通向中国、起交流互鉴作用的中文桥,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从而深度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提供帮助。国际中文教育要高效率不断发展,我认为首先要抓好五个“必须”——第一,必须明确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是要为世界各国培养他们国家所需要的两种中文人才:一是懂中文、会中文的“双语或多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教育 交流互鉴 桥梁工程 构建与实践 双语或多语 学术理论 高效率
下载PDF
新世纪专门用途中文的发展动力、现状与趋势
3
作者 李艳华 李宇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6,共10页
进入21世纪,在自驱力--中文学习者学习需求多元化和他驱力--经济动力和政策动力的合力作用下,专门用途中文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新特点,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新世纪专门用途中文教材在编写数量、编写团队、教材性质和编写原... 进入21世纪,在自驱力--中文学习者学习需求多元化和他驱力--经济动力和政策动力的合力作用下,专门用途中文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新特点,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新世纪专门用途中文教材在编写数量、编写团队、教材性质和编写原则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专门用途中文教学法与具体学科相结合进行创新性探索;专门用途中文大纲以考试大纲为主,编制领域不断拓展,职业中文系列标准接续推出;专门用途中文语言测试已在商务和医学领域有成功经验,并将朝着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产业化的方向推进;专门用途中文师资以中文教师为主,专门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不断充实进来。今后专门用途中文的发展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呈现出良好态势,并需在参与主体、依托形式和发展模式等方面深入探索,努力实现深层次、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用途中文 学习需求多元化 内涵式发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国际二语写作和国内汉语二语写作研究内容比较--基于11种期刊12年(2010—2021)的统计分析
4
作者 吴继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7,共11页
文章对比了国内外11种语言类期刊12年(2010—2021)的二语写作研究,发现国内汉语二语写作研究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较大欠缺,提出未来应加大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加强合作写作、多模态写作和各种具体写作方式的研究;加强体裁研究,尤其是... 文章对比了国内外11种语言类期刊12年(2010—2021)的二语写作研究,发现国内汉语二语写作研究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较大欠缺,提出未来应加大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加强合作写作、多模态写作和各种具体写作方式的研究;加强体裁研究,尤其是学术汉语写作研究;加强写作教师教育和发展研究;深化语言特征研究,尤其是语义和功能复杂度研究;加强书面纠错反馈、任务复杂度和任务难度效应研究;加强青少年和多语者汉语二语写作的研究;加强学习者个体差异尤其是工作记忆、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写作过程、影响因素、写作理论、写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二语写作 国内汉语二语写作 研究内容 比较
下载PDF
“新科技汉语”的创新要求及教学应对
5
作者 邵敬敏 胡云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71-75,共5页
“新科技汉语”是“人工智能+”背景下科学应用科技方法和手段的国际中文,要求“中国”“汉语”“教学”与“科技”元素高度融合,具有全领域性和全链条性,是国际中文教育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亮点,具有强大的生命... “新科技汉语”是“人工智能+”背景下科学应用科技方法和手段的国际中文,要求“中国”“汉语”“教学”与“科技”元素高度融合,具有全领域性和全链条性,是国际中文教育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亮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面对新质变化,可以实施以下应对:师生双向智能化转化,促进科技汉语人才的迅速发展;推进分专业、分等级的预科科技词汇及句式研究,创新科技词汇与句式的数智化教学;推进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化应用,构拟“智能汉字动态教学模式”、建设“智能科技汉语数据库”、创建“智能科技汉语专题共享”、设置“科技汉语名家讲堂”等,以扎实创新国际中文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汉语 “人工智能+” 全领域全链条国际中文 师生双向智能化 大语言模型应用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相关思考
6
作者 王春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是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国际中文教育既是整体教育的重要构成,又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国际中文教育之所以能提供助力,是因为它能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构建全球... 教育强国建设是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国际中文教育既是整体教育的重要构成,又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国际中文教育之所以能提供助力,是因为它能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而历史事实和国际经验也提供了助力的重要依据。目前来看,国际中文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一步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教育对外开放;讲好“三个故事”,助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创新国际人才教育模式,助力人才培养和双一流高校建设;发展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数智化;完善国际中文教育规范标准体系,助力标准建设;构建国际中文教育三大体系,助力教育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全球中文教育网络系统,助力全球教育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国际中文教育 语言治理 教育数字化 全球教育治理
下载PDF
构建科技汉语“预本全链条衔接”教学新模式
7
作者 杜修平 杨小荣 尹晓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76-84,共9页
科技汉语是为满足理工类来华留学生本科阶段数学、物理、化学及计算机等理工类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而设置的为来华留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的专门用途汉语。科技汉语不只是科普性质的专业汉语,还需要有理工类专业课程的目标牵引。本研究遵从... 科技汉语是为满足理工类来华留学生本科阶段数学、物理、化学及计算机等理工类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而设置的为来华留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的专门用途汉语。科技汉语不只是科普性质的专业汉语,还需要有理工类专业课程的目标牵引。本研究遵从结构主义整体性原则,以内容与语言融合式理念为指导,从语料库建设、词表研制、教材编写等资源建设方面构建了科技汉语从预科到本科的全链条衔接模型,贯彻了定量分析研制科技汉语词表的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汉语 全链条衔接 语料库 词表 教材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探索
8
作者 李秉震 余佳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新时期的国际中文教育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讲述目的、讲述对象、讲述主体、讲述内容、讲述方法、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重新审视。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故事”的概念源流,指出“中国故事”因改革开放而出现,随着社会发展而内涵不断... 新时期的国际中文教育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讲述目的、讲述对象、讲述主体、讲述内容、讲述方法、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重新审视。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故事”的概念源流,指出“中国故事”因改革开放而出现,随着社会发展而内涵不断丰富,相关研究也逐渐扩展至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国际中文教育,曾先后十余次复信中文学习者,并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重要论述。文章以此为基础,深入阐释了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中国故事 概念源流 理论探索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及其他
9
作者 陆俭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文章首先强调要明确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是为世界各国培养他们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中文人才;其次表示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决定必须抓好汉语书面语教学,并充分陈述了理由;最后指出要开展好汉语书面语教学,目前亟须马上组织力量积极开展“... 文章首先强调要明确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是为世界各国培养他们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中文人才;其次表示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决定必须抓好汉语书面语教学,并充分陈述了理由;最后指出要开展好汉语书面语教学,目前亟须马上组织力量积极开展“进行汉语书面语教学”的具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书面语教学 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 教育使命
下载PDF
学术汉语教学的内涵界定及课程体系优化
10
作者 汲传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56-66,共11页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走向深入发展阶段,学术汉语需求增加,学术汉语教学开始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首先厘清了通用汉语教学与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学术汉语教学与职业汉语教学、科技汉语教学、专业汉语教学的关系;界定了学术汉语教学的内涵,并讨...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走向深入发展阶段,学术汉语需求增加,学术汉语教学开始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首先厘清了通用汉语教学与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学术汉语教学与职业汉语教学、科技汉语教学、专业汉语教学的关系;界定了学术汉语教学的内涵,并讨论了将学术汉语教学划分为通用学术汉语教学和专业学术汉语教学的必要性。通过与学术英语教学的发展历史进行对比,发现学术汉语教学没有发展起来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科研支撑不足。通过借鉴学术英语课程设置,提出了为不同层次留学生增设学术汉语相关课程的建议。文末呼吁学界须未雨绸缪,超前布局,加大学术汉语相关研究,通过学术汉语教学,实现来华留学生中文教育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汉语教学 发展历史 课程设置 未来展望
下载PDF
文化平衡的人性向度
11
作者 傅有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18-20,共3页
文明交流互鉴与国际中文教育紧密联系:一方面,文明交流互鉴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国际中文教育又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人民相亲相知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举措。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 文明交流互鉴与国际中文教育紧密联系:一方面,文明交流互鉴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国际中文教育又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人民相亲相知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举措。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教育 理论与实践 文明交流互鉴 有效举措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述评与展望
12
作者 姜国权 赵屹青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动能。通过回顾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发展历程可见,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建设经历了初创布局、创新巩固和跨越升级3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具有规范化、国际化、...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动能。通过回顾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发展历程可见,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建设经历了初创布局、创新巩固和跨越升级3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具有规范化、国际化、专业化、纵深化的建设特点。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体系建设亟待完善,服务力亟待提升,国际化仍需加强的问题。因此,未来应把握好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整体性,强化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政策供给能力,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研究的服务能力,提高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化发展的理论探索,助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标准建设 标准化 语言文字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视野下文学作品的文化叙事研究——以余华当代长篇小说《文城》为例
13
作者 李丽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余华新近发表的长篇小说《文城》里有精彩的故事情节,亦有深厚的文化内容,值得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尤其是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教学内容。优秀的当代长篇小说里不仅有鲜活生动的语言,也有千姿百态的文化。教师应该通力合作,挖掘并讲好当下优秀... 余华新近发表的长篇小说《文城》里有精彩的故事情节,亦有深厚的文化内容,值得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尤其是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教学内容。优秀的当代长篇小说里不仅有鲜活生动的语言,也有千姿百态的文化。教师应该通力合作,挖掘并讲好当下优秀小说里的中国文化故事,以激发留学生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长篇小说 《文城》 文化故事 国际中文教育
下载PDF
国际中文文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类型、优点及应用
14
作者 张利红 孙雯萱 《知与行》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当今国际中文教学中,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已无法满足教师和二语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急需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长足发展而建立一个以时效性、权威性、友好性为特点的文化教学资源库。该库可参考《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 当今国际中文教学中,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已无法满足教师和二语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急需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长足发展而建立一个以时效性、权威性、友好性为特点的文化教学资源库。该库可参考《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下设文化教材及教辅资源库、文化专业内容资源库、文化技能资源库和文化能力测试资源库。文化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可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文化教学 资源库
下载PDF
中文国际传播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以三亚学院为例
15
作者 刘静 张美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147-151,共5页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是语言相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理解中文。中文国际传播的历史使命对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针对当前国际中...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是语言相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理解中文。中文国际传播的历史使命对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针对当前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问题,依据高质量人才需求,在三亚学院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构建出本科阶段适应中文国际传播需求的“一体两翼三融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为主体,以语言文化教育、语言文化传播实践转化为两翼,以中外语言文化融通、信息技术与职业技能融通、对内与对外双向传播融通为支撑,是解决当前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痛点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国际传播 国际中文教育 一体 两翼 三融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对外汉语的发展与国家汉语教育政策的关系研究
16
作者 李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4期0061-0064,共4页
对外汉语教育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政策导向则是推进其发展最关键的驱动力。本研究以此为背景,深入探讨了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与我国的汉语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我国近年来对外汉语教育... 对外汉语教育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政策导向则是推进其发展最关键的驱动力。本研究以此为背景,深入探讨了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与我国的汉语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我国近年来对外汉语教育政策的主要变化和发展趋势,从而对其与对外汉语教育发展的具体影响进行了深入理解。研究结果显示,政策作为上层建筑的反映,对我国对外汉语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政策导向,我们可以准确把握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趋势。此外,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政策也正逐渐从"走出去"转变为“请进来”的策略,这点也是今后的研究需要关注的焦点。此研究对理解对外汉语教育与教育政策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 教育政策 发展趋势 文化传播 走出去策略
下载PDF
方位词“中”的语法化机制研究
17
作者 王一宁 《今古文创》 2024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空间隐喻”是Lakoff&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是以空间关系为始发域,向其他认知域或者目标域进行映射,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过程。换而言之,是指方位词这种本义表示空间上概念的词语慢慢引申为与其相... “空间隐喻”是Lakoff&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是以空间关系为始发域,向其他认知域或者目标域进行映射,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过程。换而言之,是指方位词这种本义表示空间上概念的词语慢慢引申为与其相关的抽象概念。本文将“中”的列举“中”隐喻状况,借此现象引入语法化机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再根据前人已有理论浅析其隐喻的诱因,从而补充完善“中”语法化过程中的助推因素。本文所有语料来自北大语料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机制 隐喻 方位词
下载PDF
互动语言学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应用:理论基础与实践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双云 王杰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1期10-16,25,共8页
二语教学是互动语言学极有发展前景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简要阐述了将互动语言学应用于汉语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已有研究提出互动视角下汉语二语教学实践设计的基本思路。总体来看,互动语言学能应用于汉语二语教学有三个重要的理... 二语教学是互动语言学极有发展前景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简要阐述了将互动语言学应用于汉语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已有研究提出互动视角下汉语二语教学实践设计的基本思路。总体来看,互动语言学能应用于汉语二语教学有三个重要的理论基础:1)二语发展以言谈互动为原始环境;2)二语习得以互动能力为终极目标;3)二语能力以社会行为表达为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汉语二语教学实践四点基本思路:1)开发真实自然的汉语教材;2)创设面向交际的互动语境;3)运用基于互动的教学策略;4)开发多种模态的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语言学 汉语二语教学 理论基础 实践设计
下载PDF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增补版)文本阅读能力体系的解读与重构
19
作者 姜丽萍 杨曦 王立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自2001年发布以来,对世界范围内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20年发布的增补版向使用者呈现了更适应当代语言教学的语言能力体系、语言能力等级和语言能力量表,其中提出的全新的文...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自2001年发布以来,对世界范围内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20年发布的增补版向使用者呈现了更适应当代语言教学的语言能力体系、语言能力等级和语言能力量表,其中提出的全新的文本阅读能力体系,对阅读学习、阅读教学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对该版文本阅读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解读,通过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尝试将该文本阅读能力体系重构为由两种视角、八大参项、228项指标构成的三级评估体系。两种视角为文本内容视角和学习者能力视角,分别对应文本类型、话题类型、文本可读性、语言庄典度,和知识能力、策略能力、理解能力、熟练程度等八大参项,每个参项又可细化为若干具体指标,以期对阅读教学、学习以及阅读能力评估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框》(增补版) 文本阅读 阅读能力 能力标准 标准重构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问题检视与优化策略
20
作者 刘家宁 李宝贵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61,共10页
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梳理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发展历程可知,我国目前虽具备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等特征,仍存在标准建设的顶层设计有待健全、标... 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梳理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发展历程可知,我国目前虽具备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等特征,仍存在标准建设的顶层设计有待健全、标准建设不平衡、标准的海外本土化适用度不高、专门用途中文教育标准的研制有待加强、标准建设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化等突出问题。可以从做好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顶层设计、补齐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短板弱项、加强本土化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研发力度、重视专门用途中文教育标准的研制和深化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深入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 标准建设 问题检视 优化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