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甸纳西语的可选性施受标记及其多功能性
1
作者 和菊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85,共14页
鲁甸纳西语是一种有可选性施事和受事标记的语言。施事标记n?33一般出现在施事论元之后,其还有另外一个音变形式ni33。受事标记to55、kuɑ55、t?o11一般出现在受事论元之后。施受标志的出现频率会受到话语材料的影响,to55在传说故事中... 鲁甸纳西语是一种有可选性施事和受事标记的语言。施事标记n?33一般出现在施事论元之后,其还有另外一个音变形式ni33。受事标记to55、kuɑ55、t?o11一般出现在受事论元之后。施受标志的出现频率会受到话语材料的影响,to55在传说故事中出现频率最高,kuɑ55在对话中出现频率最高;而t?o11目前正处于发展成为受事标记的过程中,在话语材料中基本不出现。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超音段成分即变调来表示施受关系。施受标记的隐现受到语义、语用和句法结构的制约。施受标记都具有多功能性,施事标记可以充当处所标记、源点标记、工具标记、名物化标记和强调标记;受事标记kuɑ55、to55可以充当方位词后缀、处所标记、接受者标记,t?o11可以充当方位词后缀、目标标记、接受者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纳西语 可选性施受标记 多功能性
下载PDF
从纳西族的“三观”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作者 许怡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以问卷调查材料及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蕴含在纳西族语言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西族语言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观”意识,分别是开放包容的语言观、崇文重教的思想观与和谐共处的民族观。在语言观上,纳西族以... 以问卷调查材料及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蕴含在纳西族语言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西族语言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观”意识,分别是开放包容的语言观、崇文重教的思想观与和谐共处的民族观。在语言观上,纳西族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借用汉语、使用汉语,形成了稳定使用母语、普遍兼用汉语的语言和谐面貌。在思想观上,纳西族以崇文重教的思想自觉学习汉文化,塑造了一大批知书达理、先知先觉的先贤人物。在民族观上,纳西族同汉族、藏族、白族等周边兄弟民族友好交往,构成了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语言观 思想观 民族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大研镇纳西语施受标记的特征及其来源
3
作者 许怡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3-47,共5页
纳西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语言。论文以纳西语西部方言大研镇土语为依据,描写、分析了纳西语施事标记ȵø^(33)和受事标记kja^(31)的特征。指出:纳西语施受标记的使用主要与施受事的生命度差异,以及语序、语用、特殊句... 纳西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语言。论文以纳西语西部方言大研镇土语为依据,描写、分析了纳西语施事标记ȵø^(33)和受事标记kja^(31)的特征。指出:纳西语施受标记的使用主要与施受事的生命度差异,以及语序、语用、特殊句式等条件有关;施受标记均具有多义性。施事与位格、工具格、源点格同标,受事与与格、比较格同标。还指出,语言中很多抽象的语法概念或语法标记往往衍生于空间概念。纳西语的受事标记kja31也是由方位词“上”语法化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语 施事标记 受事标记 多义性 来源
下载PDF
纳西语述补结构的类型学分析
4
作者 许怡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9-48,共10页
纳西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语言。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分析,纳西语的述补结构语义类别丰富,有紧接型和插入型两种语法形式;述补结构具有较强的分析性特征;补语的语法化具有多层次性。另外,述补结构的发展受语言类型属性的制... 纳西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种语言。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分析,纳西语的述补结构语义类别丰富,有紧接型和插入型两种语法形式;述补结构具有较强的分析性特征;补语的语法化具有多层次性。另外,述补结构的发展受语言类型属性的制约。纳西语的述补结构比景颇语发达,但不及汉语发达,其发展程度与彝语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语 述补结构 语言类型学 分析性特征
下载PDF
旅游对纳西东巴文语言景观的影响 被引量:95
5
作者 徐红罡 任燕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语言景观作为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呈现,是文化变迁研究的突破点。东巴文作为一种濒危语言,在旅游中被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形成当地的语言景观。虽然政府、研究者均期待通过旅游复兴东巴文,但是旅游的相关影响在学界中至今未达成共识。... 语言景观作为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呈现,是文化变迁研究的突破点。东巴文作为一种濒危语言,在旅游中被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形成当地的语言景观。虽然政府、研究者均期待通过旅游复兴东巴文,但是旅游的相关影响在学界中至今未达成共识。通过定性研究,以丽江作为研究地,运用语言景观信息功能与象征功能的理论框架,对旅游影响东巴文语言景观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旅游中东巴文景观虽然突出,但是流于形式,旅游"复兴"的东巴文景观仅具有象征功能,成为一种旅游商业符号,缺乏支撑语言活力的信息功能。研究认为,东巴文的未来发展需要另辟新径,东巴文的真正复兴需要从东巴文原有的发展模式中去寻找启示,其精髓更大程度需依赖文化精英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文 语言景观 旅游影响 民族语言 语言复兴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庐州方言的生态活力及传承策略
6
作者 陈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123-126,共4页
生态语言学旨在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理论角度,分析了江淮地区庐州方言出现伊始与当前的生态特征与活力,并指出其当下面临的生态语言濒危风险。鉴于新的语言生态位的转变,本文从庐州民众的主观语言态度、语言符... 生态语言学旨在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理论角度,分析了江淮地区庐州方言出现伊始与当前的生态特征与活力,并指出其当下面临的生态语言濒危风险。鉴于新的语言生态位的转变,本文从庐州民众的主观语言态度、语言符号的完整性、庐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和谐共存以及庐州地区的生态保护意识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与策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庐州方言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庐州方言 发展及传承
下载PDF
基于分形与小波相结合的东巴经典古籍图像压缩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国新 丁春艳 +1 位作者 徐小力 李志华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9-12,19,共5页
针对东巴经典古籍的历史特征以及图像化象形文的书写形式,进行数字化图像信息处理时存在着压缩保存的问题,对获取的东巴经典古籍进行了图像压缩研究。首先利用分形理论对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处理,进而引入小波变换理论,将分形与小波相结合... 针对东巴经典古籍的历史特征以及图像化象形文的书写形式,进行数字化图像信息处理时存在着压缩保存的问题,对获取的东巴经典古籍进行了图像压缩研究。首先利用分形理论对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处理,进而引入小波变换理论,将分形与小波相结合,再次利用图像信息的自相似性进行二次图像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象形文字图像信息的压缩,具有压缩质量好、压缩比高、且压缩时间较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压缩 分形 小波变换 东巴象形文
下载PDF
核心词自动分阶的一种计算模型——以纳西族玛丽玛萨话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保亚 李子鹤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26,共6页
核心词分阶是判定同源关系的必要步骤。基于大规模语音对应数据库,我们提出并讨论一种算法模型,该模型计算核心词的核心程度,自动调整高阶核心词集和低阶核心词集,使得两阶词集在已知为同源关系的语言中,其分布与已知为接触关系的语言... 核心词分阶是判定同源关系的必要步骤。基于大规模语音对应数据库,我们提出并讨论一种算法模型,该模型计算核心词的核心程度,自动调整高阶核心词集和低阶核心词集,使得两阶词集在已知为同源关系的语言中,其分布与已知为接触关系的语言显著不同,即通过算法调整核心词集,使得有阶分布的显著性增加。这个算法模型的基本思路分为两个密切相关的部分:核心程度算法和两阶核心词调整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源关系 核心词 自动分阶 算法模型 玛丽玛萨话
下载PDF
傣族聚居区城镇、村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以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嘎洒镇傣族儿童、青少年为个案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凤珠 赵海艳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0-128,共9页
通过对嘎洒镇傣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的调查,了解到嘎洒镇城镇中的傣族儿童、青少年母语使用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有很大一部分傣族儿童、青少年转用了汉语;生活在村寨中的傣族儿童、青少年,汉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产生了由母语单语人... 通过对嘎洒镇傣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的调查,了解到嘎洒镇城镇中的傣族儿童、青少年母语使用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有很大一部分傣族儿童、青少年转用了汉语;生活在村寨中的傣族儿童、青少年,汉语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产生了由母语单语人向傣汉双语人过渡的变化。傣文的习得和使用情况令人担忧,傣文水平偏低。本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上述现状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儿童、青少年 语言文字 使用情况
下载PDF
纳西语在藏缅语族语言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孙宏开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0-99,共10页
本文试图从纳西语的基本特点出发,讨论它在藏缅语族总体特征中的历史地位。本文 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介绍19世纪以来,国内外语言学界对纳西语历史 地位的讨论情况,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有关此问题的各种意见... 本文试图从纳西语的基本特点出发,讨论它在藏缅语族总体特征中的历史地位。本文 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介绍19世纪以来,国内外语言学界对纳西语历史 地位的讨论情况,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有关此问题的各种意见。然后从纳西语和 藏缅语族的一些重要语言常用词的比较,看纳西语在藏缅语族中的历史地位。其次从一些 重要的语音现象的比较看纳西语在藏缅语族语言中的历史地位。再其次从一些重要的语法 现象的比较看纳西语和藏缅语族语言的远近关系。最后讨论纳西语在藏缅语族中的历史地 位。作者认为,纳西语是兼有无语支和彝语支一些重要特点的语言,对纳西语历史地位的 讨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藏缅语族语言的历史演变规律,解释藏缅语族语言中一些目前尚 未解决的难题。文章还讨论了由纳西语历史地位的讨论所引起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中的 一些值得思考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语 藏缅语族 基本特点 历史地位
下载PDF
纳西族东巴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立新 赵燕强 裴盛基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2期76-79,共4页
从东巴文化和造纸植物、纳西族传统生态信仰、纳西族信仰的圣山、圣境信仰与东巴文化、纳西族对神树和神兽的崇拜与保护、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及其保护几方面论述纳西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认为上述这些传统文化促进了生物多样... 从东巴文化和造纸植物、纳西族传统生态信仰、纳西族信仰的圣山、圣境信仰与东巴文化、纳西族对神树和神兽的崇拜与保护、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及其保护几方面论述纳西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认为上述这些传统文化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东巴文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纳西东巴文本有其字假借原因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喻遂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3-127,共5页
本有其字的假借 ,一般认为是仓促之间写了别字 ,但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东巴文本有其字的假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别音义、避重复、求新奇、不规范、仿古。这对研究其他文字本有其字假借字的产生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东巴文 假借 本有其字 原因
下载PDF
东巴文百年研究与反思 被引量:8
13
作者 和继全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41,共8页
东巴文研究经过上百年积淀,无论是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刊布和工具书编纂等基础工作,还是普通文字学、比较文字学等研究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已成为文字学领域的新兴热门学科。但在学科建设、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亟待突破的瓶颈问... 东巴文研究经过上百年积淀,无论是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刊布和工具书编纂等基础工作,还是普通文字学、比较文字学等研究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已成为文字学领域的新兴热门学科。但在学科建设、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东巴文研究发展应注意学科规划、人才培养、数据库建设,还应拓宽思路、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文 研究 反思
下载PDF
纳西族东巴文符号化简论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元鹿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11期184-186,共3页
文字的符号化是文字学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现象。文字的符号化可以分析为多种类型。文字的符号化现象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文字的简化是最常见的原因。文字符号化的研究对于文字理论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东巴文字 符号化 简化 汉字
下载PDF
纳西象形文字中蕴含的线形艺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娜 徐人平 李捷 《民族论坛》 2006年第8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象形文字 艺术 线形 蕴含 西南地区 东巴文字 社会历史 宗教民俗 天文历法 哲学思想
下载PDF
纳西语“来”和“去”的语义价值及语法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和万传 和红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35-140,共6页
本文对纳西语的"来"和"去"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来"和"去"是研究纳西语动词虚化的重要内容。指出纳西语的"来、去"本身具有鲜明的语义特点和语法形态,有时可能... 本文对纳西语的"来"和"去"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来"和"去"是研究纳西语动词虚化的重要内容。指出纳西语的"来、去"本身具有鲜明的语义特点和语法形态,有时可能被虚化。与"来、去"结合而成的述宾短语、连动短语、动补短语中的动词可以变调,变调后,短语语义产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 “去” 描写 变调 虚化 语义价值 语法特征 纳西语
下载PDF
纳西东巴文假借字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7
作者 甘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假借是不少文字系统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我国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所使用的东巴文,虽然其形态原始,但其中的假借现象已相当普遍,且假借字数量大,情况复杂,假借形式比较灵活。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东巴文中的假借情况,并做了一些开拓性的... 假借是不少文字系统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我国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所使用的东巴文,虽然其形态原始,但其中的假借现象已相当普遍,且假借字数量大,情况复杂,假借形式比较灵活。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东巴文中的假借情况,并做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工作,使我们对东巴文假借字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文对这些学者关于东巴文假借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已经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 东巴文 假借字
下载PDF
纳西东巴文同义换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喻遂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4,共10页
"同义换读",是指在文献中字写作A,而实际上读作与A意义相同或相近的B的语言文字现象。东巴文的同义换读丰富多彩,灵活多变,论文按照换读语言单位的大小,将东巴文同义换读分为字词同义换读和语句同义换读两类,予以举例说明。... "同义换读",是指在文献中字写作A,而实际上读作与A意义相同或相近的B的语言文字现象。东巴文的同义换读丰富多彩,灵活多变,论文按照换读语言单位的大小,将东巴文同义换读分为字词同义换读和语句同义换读两类,予以举例说明。指出同义换读的性质不是词义引申,也不是同音假借,而是一种临时的语用现象。其研究对于认识东巴经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正确解读经书、探索换读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其他民族古文字和普通文字学理论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文 同义 换读
下载PDF
从东巴文“重叠”造字看语言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兼论汉语动词重叠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小鹏 武晓丽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47-53,共7页
纳西语多重叠。从造字法中的重叠现象归纳出一些典型的类别和意义,与词法和句法重叠中的语法意义进行比较,以人类认知的视角考察重叠带来的意义。
关键词 重叠 造字结构 语法意义 动词重叠
下载PDF
东巴文语境异体字类化的途径和方式 被引量:4
20
作者 白小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14-123,121-123,共10页
东巴文中有一种特殊的异体字———语境异体字,其中有些已经类化。类化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用使用频率较高的异体字来统一。第二种途径是选用异体字中表达核心语义特征的共有部件作为字符来统一;第三种是创造具有综合特征的新字... 东巴文中有一种特殊的异体字———语境异体字,其中有些已经类化。类化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用使用频率较高的异体字来统一。第二种途径是选用异体字中表达核心语义特征的共有部件作为字符来统一;第三种是创造具有综合特征的新字符来统一。类化的方式是附加语义的虚化脱落,表示附加语义的语词得以独立出来,并用单独的字符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核心语义的保留是极其重要的特征及要求。就具体情况而言,语境异体字的类化方式并不完全一致,表达名物语词的语境异体字和表达动作语词的语境异体字类化方式存在着细微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文 语境异体字 类化途径 类化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