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乔姆斯基与刺激贫乏论:缘起、发展与现状
1
作者 宋超 《外文研究》 2024年第1期17-23,105,106,共9页
作为普遍语法的核心论据,刺激贫乏论可以追溯至生成语法研究的开端。乔姆斯基是该术语的提出者,也是其最重要的支持者。在20世纪50年代结构主义的背景下,乔姆斯基强调语言的先天性,间接论述了语言经验不足的问题。70年代,乔姆斯基围绕... 作为普遍语法的核心论据,刺激贫乏论可以追溯至生成语法研究的开端。乔姆斯基是该术语的提出者,也是其最重要的支持者。在20世纪50年代结构主义的背景下,乔姆斯基强调语言的先天性,间接论述了语言经验不足的问题。70年代,乔姆斯基围绕“结构依赖性”提出不少经典例证,以语言知识之丰富凸显语言输入之少,同时论说语言模块论,认为仅凭一般认知机制不足以学会语言。进入最简方案时期,随着技术进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乔姆斯基开始讨论语言输入的性质。同时,为进一步追求解释的充分性并与生物演化的相关证据适配,刺激贫乏论背后的人类语言习得机制被进一步削减,“合并+最简计算原则”的强势最简命题代表了当前乔氏对刺激贫乏论的新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姆斯基 刺激贫乏论 结构依赖性 合并
下载PDF
文学作品英文原著阅读的调查与研究
2
作者 谭立 席娟芳 +1 位作者 李求真 尹歆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7期0134-0137,共4页
随着国际化趋势,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普及,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来说,英语文学作品原著阅读对英语学习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原因,很多学校不重视英文原著阅读,学生也不能有效的阅读较多英文原著作品。本文中以在校某年级一英... 随着国际化趋势,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普及,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来说,英语文学作品原著阅读对英语学习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原因,很多学校不重视英文原著阅读,学生也不能有效的阅读较多英文原著作品。本文中以在校某年级一英语专业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并计算出英文原著阅读率,找到英语语言学习中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及表现的现状,根据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法,并得出英语阅读与写作的相关联系,目的在于鼓励英语专业生进行有效的英文原著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著阅读 英语专业 阅读与写作 建议
下载PDF
回顾与反思:Langacker认知语法在中国30年
3
作者 郭枫 《外文研究》 2023年第4期1-9,102,共10页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范式的核心理论框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轫,便引发语言学界的关注,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本文着力从理论和应用两个维度回顾认知语法在中国30年(1990—2020)的研究历程,归结其研究特...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范式的核心理论框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轫,便引发语言学界的关注,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本文着力从理论和应用两个维度回顾认知语法在中国30年(1990—2020)的研究历程,归结其研究特点和主要研究议题,并反思目前尚存的研究不足。研究表明:国内认知语法理论思辨与应用探索并行向前推进,基于汉语语言事实的本体个案研究成果丰硕,但同时也存在理论思索不够深入及应用研究整体相对滞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汉语本体研究 多元应用探索
下载PDF
荒岛环境中人性的嬗变——品读《蓝色海豚岛》中的堕落或救赎
4
作者 李莘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58-60,共3页
《蓝色海豚岛》于1960年出版,被美国评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他讲述了被阿留申人侵害下一个女孩在荒岛求生的故事。《蓝色海豚岛》充满了魔幻色彩,主人公卡拉娜在荒岛环境下生存,卡拉娜保持着乐观、积极态度,她没有堕落,而是完成... 《蓝色海豚岛》于1960年出版,被美国评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他讲述了被阿留申人侵害下一个女孩在荒岛求生的故事。《蓝色海豚岛》充满了魔幻色彩,主人公卡拉娜在荒岛环境下生存,卡拉娜保持着乐观、积极态度,她没有堕落,而是完成了自我救赎,她修建房屋、打造工具、与野狗斗争,艰难地活了下来。《蓝色海豚岛》具有丰富的艺术特征,阐述了在荒岛环境下的人性表达,品读《蓝色海豚岛》,告诉我们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勇敢的面对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嬗变 《蓝色海豚岛》 奥台尔 孤独
下载PDF
意合与形合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思洁 张柏然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3-53,共1页
长久以来,意合与形合之辩一直是语言学界和翻译学界诸多专家学者(例如,奈达,韩礼德,王力等)关注之焦点。意合与形合之辩一则可昭示所研究语言的内在特点,二则可揭示该语言使用者所特有的语言运用习惯乃至隐藏在语言深处各自迥异... 长久以来,意合与形合之辩一直是语言学界和翻译学界诸多专家学者(例如,奈达,韩礼德,王力等)关注之焦点。意合与形合之辩一则可昭示所研究语言的内在特点,二则可揭示该语言使用者所特有的语言运用习惯乃至隐藏在语言深处各自迥异的哲学观念及美学范式。然而对形合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合与意合 意合与形合 汉语意合 汉语民族 重新界定 主从结构 汉语语言 并列结构 哲学传统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转文化视域下中国英语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研究
6
作者 甘伶俐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1期206-208,共3页
在全球文化传播呈现出“新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原有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受到了冲击,跨文化传播理论在面对新变化时急需修正以及补充。“转文化”是指在两种以及多种文化的交流及对话中产生的文化转型和文化变异。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发展... 在全球文化传播呈现出“新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原有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受到了冲击,跨文化传播理论在面对新变化时急需修正以及补充。“转文化”是指在两种以及多种文化的交流及对话中产生的文化转型和文化变异。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发展的本土化产物,是转文化交流的语言工具,承载着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任务。要使中国英语准确地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及文化,需建立在“转文化传播”的基础上,将中华文化深刻嵌入传播目的地的文化语境中,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正确应用中国英语进行转文化交流,准确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和文化,扩宽中国英语的转文化传播途径,对于确保中华民族文化安全、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 转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 文化软实力
下载PDF
论肯尼斯·伯克语言观中的术语视界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喜明 王惠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2-130,共9页
伯克把语言看作人的象征行为。正是由于象征行为所构筑的象征系统,人类才得以构建一个复杂的语言信息传递系统,从而折射出自然、人类、社会等种种存在和关系。在语言这种象征行为中,每个词语都无不浸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或自身的认识,... 伯克把语言看作人的象征行为。正是由于象征行为所构筑的象征系统,人类才得以构建一个复杂的语言信息传递系统,从而折射出自然、人类、社会等种种存在和关系。在语言这种象征行为中,每个词语都无不浸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或自身的认识,包含着一个言语社团的价值观。位于语言边疆地带的术语,在不断地延展人类知识的同时也框定了人类的知识界限。伯克以戏剧主义语言观为基础提出的术语视界,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语言、思维和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任何术语都是对现实某个方面的反映,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也是对现实的背离,即在反映一个方面的同时也必然忽略另一个方面,在突出某种特征的同时也必然会隐去其他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通过语言活动构建的从来都是部分现实而不可能是全部的现实。但是,无论是对一个言语社团而言,还是对言语社团中的单一个体而言,术语视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术语视界在越来越多的个体那里不断地变形———扩大、缩小、扭曲或者规整,整个言语社团的术语视界随之进行调整,又反过来影响到更多的个体。这个彼此孤立又联合的过程,维持了整个术语视界的相对稳定。在运用语言这个象征系统的时候,我们既不能像某些国家的媒体那样本末倒置,总是用他们标签式的语言来试图改造别人,也不能固步自封,一成不变,而是要在实践检验下,不断地丰富术语的内涵,多方位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从而使人类的语言系统更清澈、更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主义 术语视界 语言观
下载PDF
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建库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孙海燕 吕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9-221,共3页
英语的全球化和本土化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可以使研究者深入地分析中国英语的特点。语料库标注是实现原始语料机读化的关键环节。本文讨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介绍了中国英语语料库的标注方法,阐述了其... 英语的全球化和本土化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可以使研究者深入地分析中国英语的特点。语料库标注是实现原始语料机读化的关键环节。本文讨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介绍了中国英语语料库的标注方法,阐述了其在翻译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中国英语语料库 标注 应用
下载PDF
中国英语对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探析
9
作者 甘伶俐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2期195-197,共3页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现代社会国际的竞争和较量已经逐步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在组成文化软实力的诸多因素中,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才能提高中国...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现代社会国际的竞争和较量已经逐步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在组成文化软实力的诸多因素中,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才能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而中国英语的发展对于国际传播力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在语言层面面临的挑战,思考如何用中国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风格的话语体系,从而实现加强中国国际传播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 国际传播力 跨文化交流
下载PDF
汉英复句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逻辑关系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陆建非 原苏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93,共6页
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它们可以表示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篇章中句子与句子的关系、句段与句段的关系,其本质上就是篇章关系。文章主要以汉英复句中的副词性关联词语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真实现代汉英文本语料,探... 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它们可以表示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篇章中句子与句子的关系、句段与句段的关系,其本质上就是篇章关系。文章主要以汉英复句中的副词性关联词语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真实现代汉英文本语料,探讨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在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连接功能,重点研究关联副词与连词搭配使用时的异同特点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性关联词语 逻辑关系及连接功能 搭配的特点和异同规律
下载PDF
论作为语法化反例的词汇化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健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6-90,共5页
作为语法化反例的词汇化能揭示人类认知性质及语义演变的规律。语法化单向性的事实不能否定作为语法化反例的词汇化研究的意义。词汇化的演变与脱语法化有密切的关系,由脱语法化的性质衍生出两种词汇化,即语法标记词汇化和语用结构词汇... 作为语法化反例的词汇化能揭示人类认知性质及语义演变的规律。语法化单向性的事实不能否定作为语法化反例的词汇化研究的意义。词汇化的演变与脱语法化有密切的关系,由脱语法化的性质衍生出两种词汇化,即语法标记词汇化和语用结构词汇化。词汇化产生的动因受再范畴化和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化 反例 脱语法化 再范畴化 Problem—solving程序驱动
下载PDF
引号的会话含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裘燕萍 洪岗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5-69,共5页
引号的用法非常丰富,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分类和研究,但多为描述性的分析,很少从理论上给予阐述,且分类也不尽合理。本文以Martin等人的评价理论为依据对引号的用法进行了重新分类,并以Grice的非自然意义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为根据,... 引号的用法非常丰富,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分类和研究,但多为描述性的分析,很少从理论上给予阐述,且分类也不尽合理。本文以Martin等人的评价理论为依据对引号的用法进行了重新分类,并以Grice的非自然意义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为根据,对引号的含义进行探讨,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引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号的分类 引用 非引用 自然意义 非自然意义
下载PDF
商务合同英语的词汇特征 被引量:28
13
作者 莫再树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6期47-49,53,共4页
商务合同英语属半法律性语言,用词准确、正式、严谨,具有鲜明文体意义.本文基于典型实例的分析,从书卷词语、专业术语、古体词、外来词、词语并列以及模糊性限制词等方面论述了商务合同英语在词汇层次所体现出来的文体特征.
关键词 商务合同英语 词汇特征 严谨性 文体 书卷词语 专业术语 外来词 模糊性限制词
下载PDF
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高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3,共6页
根据两个假设:1)腓尼基文字可能起源于古埃及文字,2)后出现的文字是在批判性继承先前出现的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推论希腊/拉丁/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西方历史上,文字的创造工作被认为是神圣的?是被极少数人垄断的?是严格... 根据两个假设:1)腓尼基文字可能起源于古埃及文字,2)后出现的文字是在批判性继承先前出现的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推论希腊/拉丁/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西方历史上,文字的创造工作被认为是神圣的?是被极少数人垄断的?是严格保密的,并且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这两个因素造成了英语字母仅仅表示声音。破解英语字母的表意,可以从单词入手反向追溯,因为单词是文字创造者的最终思想产品。为了说明先后出现的字母音素文字之间的批判性继承关系,文末给出了一些单词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字母 表音 表意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大学英文简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付海燕 夏慧言 陈建生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第2期89-92,共4页
本文通过自建两个小型的可比语料库,对中国与美国大学的英文简介进行比较研究。利用AntConc语料库检索软件,考察两个库的词频、主题词等差异。这一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大学英文简介与美国大学简介之间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在语篇的信息性、描... 本文通过自建两个小型的可比语料库,对中国与美国大学的英文简介进行比较研究。利用AntConc语料库检索软件,考察两个库的词频、主题词等差异。这一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大学英文简介与美国大学简介之间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在语篇的信息性、描述视角以及文体风格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比语料库 主题词 大学简介
下载PDF
外语语用能力:定义、教学与测试 被引量:28
16
作者 刘建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本文从定义、教学和测试三个方面讨论了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外语语用能力被认为是种知识,由语用系统知识和恰当使用语用系统的知识组成。对外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研究还不多,已有的研究大都表明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可以通过课... 本文从定义、教学和测试三个方面讨论了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外语语用能力被认为是种知识,由语用系统知识和恰当使用语用系统的知识组成。对外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研究还不多,已有的研究大都表明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语用能力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得到提高,而且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虽然对外语语用能力测试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目前已研究出的几种测试方法都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语用能力 语言测试 语言教学
下载PDF
英语中的语言与性别差异探讨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若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24-28,共5页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蕴含着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 ,而且反映出社会规范与民俗心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 ,探讨了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言语交际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 ,并试图对性别差异...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蕴含着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 ,而且反映出社会规范与民俗心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 ,探讨了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言语交际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 ,并试图对性别差异现象做出科学、准确、客观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性别 差异
下载PDF
语言学视野下英汉文化差异本质探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志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8-144,共7页
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实质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由于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纠缠着’精神的物质”,从语言学的视角研究不同民族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揭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文化差异的理据性、必然性。通过英汉... 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实质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由于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纠缠着’精神的物质”,从语言学的视角研究不同民族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揭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文化差异的理据性、必然性。通过英汉语言及英汉思维特点的对比研究,揭示语言与思维是如何相互影响、保持一致的,为洪堡特“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此外,通过英汉语言与思维所诞生的自然环境的对比研究,揭示英汉语言与英汉思维产生差异的根源,从而为洪堡特“语言、人、大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找到英汉文化差异的根源,从而更好地促进英汉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文化 差异 本质 思维
下载PDF
关联视角下词汇语用收缩与扩充的探索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余姿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4-76,共3页
词汇语用学是语用学界发展迅速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词汇层面为基础,对词汇意义进行动态研究。词汇项目不仅有其本身的词汇意义,而且受语用因素的制约,如词汇信息的语用收缩、语用扩充等,它们始终贯穿于其使用的调整过程中。本文将试图... 词汇语用学是语用学界发展迅速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词汇层面为基础,对词汇意义进行动态研究。词汇项目不仅有其本身的词汇意义,而且受语用因素的制约,如词汇信息的语用收缩、语用扩充等,它们始终贯穿于其使用的调整过程中。本文将试图解释与词义的非充分限定有关的语用现象,探讨语言使用中词义的选择与确定,尤其是特定语境中话语理解时词义的语用收缩与语用扩充现象,并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语用过程进行关联性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语用学 语用收缩 语用扩充 关联理论
下载PDF
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伟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灾难性事件报道是新闻工作者对灾难性事件的客观描述。我们不仅要关心该类报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而且更要探究构成它的内在机制。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物质过程以及马丁的评价理论对《纽约时报》2005年10月9日关于巴基斯坦地震的报... 灾难性事件报道是新闻工作者对灾难性事件的客观描述。我们不仅要关心该类报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而且更要探究构成它的内在机制。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物质过程以及马丁的评价理论对《纽约时报》2005年10月9日关于巴基斯坦地震的报道进行分析,揭示了该报道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彰显了客观性报道背后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过程 评价系统 灾难性事件报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