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with复合结构赏析助力思辨性读写探索
1
作者 赵军强 张小丽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作为英语中常见的一类复合结构,with结构聚合多重信息,体现英语长难句的特征。具有包容性、能动性和体验性的思辨性读写能力提升离不开对with复合结构的识别、推敲、加工和赏析。文中用具体实例分析with复合结构在表达复杂内容、传递多... 作为英语中常见的一类复合结构,with结构聚合多重信息,体现英语长难句的特征。具有包容性、能动性和体验性的思辨性读写能力提升离不开对with复合结构的识别、推敲、加工和赏析。文中用具体实例分析with复合结构在表达复杂内容、传递多层含义等传情达意方面的独特功能,并且阐释英语with复合结构赏析助力思辨性读写的逻辑关系。为了能够精准地思辨性理解英语长难句,学习者需要捕捉英语语言微妙之处,品味语言魅力,养成语言输出时使用with复合结构的习惯,实现英语读写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TH复合结构 思辨性读写 长难句
下载PDF
英语边缘虚词granted的语义演变及语法化
2
作者 张宏国 吴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在现代英语共时平面,granted有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形容词及边缘虚词用法。从历时角度看,granted的用法由最初动词过去式逐步由实到虚演变为边缘虚词,是语法化的结果。隐喻、重新分析、主观性和主观化是granted语言演变的机制和动因。
关键词 边缘虚词 granted 语义演变 语法化
下载PDF
力动态视角的英语结果构式限制研究
3
作者 闫长红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6-51,共6页
结果构式存在严格的词汇和句法限制问题,Wechsler提出事件-论元同构体态模式来解释上述限制,但是该模式解释力有限,也很难用于二语习得。文章提出用力动态图式来分析英语结果构式。典型的结果构式图式是:施力者+施力行为(包括方式)+受力... 结果构式存在严格的词汇和句法限制问题,Wechsler提出事件-论元同构体态模式来解释上述限制,但是该模式解释力有限,也很难用于二语习得。文章提出用力动态图式来分析英语结果构式。典型的结果构式图式是:施力者+施力行为(包括方式)+受力者+状态变化(力传递的结果),表达的意思是:施力者发出某种施力行为,该行为引起受力者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力传递的结果。力动态图式不仅能够很好地解释Control构式,也能很好解释ECM结果构式。另外该图式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因而能更好地指导二语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动态 英语结果构式 事件-论元同构体态模式 词汇和句法限制
下载PDF
商务英语的语篇文体特征:基于隐喻与委婉语的分析
4
作者 湛军 王迪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商务英语文体本质上是围绕信息输出实现预设交流效果的一个多层面处理过程。在全球经济变革的当下,通过商务沟通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建立长期友好关系比以往更为重要。商务英语的语言和文体特征,主要是隐喻、委婉语和习语作为核心的比喻元... 商务英语文体本质上是围绕信息输出实现预设交流效果的一个多层面处理过程。在全球经济变革的当下,通过商务沟通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建立长期友好关系比以往更为重要。商务英语的语言和文体特征,主要是隐喻、委婉语和习语作为核心的比喻元素,成为增强和丰富商务英语表达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和论述商务英语文体本质、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及商务英语语篇文体中的比喻元素,探讨商务英语中比喻模式的使用及其作用,揭示比喻模式通过词汇和语法的方式实现预设目标,并说明其隐含意义,据此阐述商务英语的语篇文体特征及教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 语篇文体 文体本质 核心问题 隐喻、习语与委婉语
下载PDF
汉语“的”字短语关系小句的句法分析
5
作者 王雷宏 李振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语言类型学认为汉语是唯一一个关系小句前置于名词的SVO语言,然而有些学者发现汉语似乎也存在“的”字短语后置关系小句。虽然嫁接法和提升法是生成语法中关系小句的主流分析法,但是“的”字短语前置关系小句的嫁接分析存在嫁接方向性... 语言类型学认为汉语是唯一一个关系小句前置于名词的SVO语言,然而有些学者发现汉语似乎也存在“的”字短语后置关系小句。虽然嫁接法和提升法是生成语法中关系小句的主流分析法,但是“的”字短语前置关系小句的嫁接分析存在嫁接方向性与任意性问题,“的”字短语后置关系小句的提升分析会违反“主语孤岛限制”。标签理论视阈下的汉语“的”字短语关系小句研究表明:汉语仅存在“的”字短语前置关系小句,所谓的“的”字短语后置关系小句实为主谓谓语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字短语 关系小句 嫁接分析 提升分析 标签理论
下载PDF
基于用法的构式语法下英语语法研究新进展--《构式语法:英语的结构》评介
6
作者 武文刚 牛保义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Hoffmann的《构式语法:英语的结构》(2022)一书运用基于用法的构式语法方法,对英语语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充分解释,体现了学术研究的新前沿。该书内容涵盖了英语语法分析的各个层面,从构词法和屈折形态到短语,再到小句和各种信息结构。... Hoffmann的《构式语法:英语的结构》(2022)一书运用基于用法的构式语法方法,对英语语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充分解释,体现了学术研究的新前沿。该书内容涵盖了英语语法分析的各个层面,从构词法和屈折形态到短语,再到小句和各种信息结构。它还概述了如何运用构式语法来解释英语习得、语言变异和演化。此外,它对构式语法各主要流派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提倡“句法分析的构式方法”,并进行了前瞻性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英语语法 基于用法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学术英语语境中小品词“down”的认知语义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7
作者 赵一卜 宫英瑞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英语短语动词由一个动词和一个介词或副词组成,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多聚焦短语动词习得和语义生成加工机制,或具体某一介词探究其认知语义,鲜有研究将理论发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尤其是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占重要地位的学术... 英语短语动词由一个动词和一个介词或副词组成,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多聚焦短语动词习得和语义生成加工机制,或具体某一介词探究其认知语义,鲜有研究将理论发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尤其是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占重要地位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以LinDEAP语料库中的“verb+down”短语动词为研究对象,借助意象图式与隐喻理论探讨学术英语语境中常用的“verb+down”短语动词结构的基本意义与延伸意义。研究发现,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常常用到五种基本意象图式,它们投射到数量域、事件域和时间域三个目标域的频率很高。这说明,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此法促进学生对短语动词的系统理解和使用,使学习过程更具科学性与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小品词“down” 意象图式 认知语义
下载PDF
典型英语轻动词构式的空间视觉感知图式研究
8
作者 辛金明 娄琦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期86-88,共3页
语言和视觉感知系统都存在普遍虚构模式,文章从Talmy认知语义视角讨论典型英语轻动词构式的视觉感知图式的语言表征。典型英语轻动词构式与其对应的完全动词在表征虚构运动时显示出不同的路径模式,主要体现在介词选取差异上,其原因为含... 语言和视觉感知系统都存在普遍虚构模式,文章从Talmy认知语义视角讨论典型英语轻动词构式的视觉感知图式的语言表征。典型英语轻动词构式与其对应的完全动词在表征虚构运动时显示出不同的路径模式,主要体现在介词选取差异上,其原因为含有典型英语轻动词构式的句子大都表征有界量,不只在时间上有终结点,同时也要求空间上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英语轻动词构式 虚构运动 视觉感知图式系统 界态
下载PDF
英汉否定表达对比研究
9
作者 柳施 《海外英语》 2024年第4期69-71,共3页
否定表达普遍存在于人类所有语言中,对于否定表达的研究无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都处于极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显著,导致英汉否定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该文将以“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为基础,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语法、... 否定表达普遍存在于人类所有语言中,对于否定表达的研究无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都处于极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显著,导致英汉否定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该文将以“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为基础,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来分析英汉否定表达,同时以分析二者的差别为主,并从文化因素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共性,从而为英语学习、对外汉语教学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三个平面 对比研究 差异 英语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
下载PDF
基于认知可及度的古今汉语主语指称对比研究
10
作者 谢莉 陈伟英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6-47,共12页
据可及性理论,指称形式的使用受制于所指实体的认知可及度,具有跨语言普适性,但从历时维度看,其在同一语言系统中可能呈现不同的倾向。本文通过开展古代汉语翻译实验,在测量认知可及度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深入指称形式的选择过程,对比分... 据可及性理论,指称形式的使用受制于所指实体的认知可及度,具有跨语言普适性,但从历时维度看,其在同一语言系统中可能呈现不同的倾向。本文通过开展古代汉语翻译实验,在测量认知可及度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深入指称形式的选择过程,对比分析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书面叙事语篇中主语指称的特点及成因。研究发现,两类语篇都倾向于以名词短语(NP)指称低可及度实体,以零代词(■)指称高可及度实体,在一定程度上都遵循可及性原则。相较而言,现代汉语语篇中NP和代词(PRON)的使用比例增加,而■的使用比例相应减少,遵循可及性原则的概率较大,语境依赖性减弱,但句法制约性更强。不同于古代汉语指称系统的NP-■两分格局,现代汉语指称系统呈NP-PRON-■三分格局,PRON的指称功能如认知缓冲带,兼具经济性与可识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可及度 主语指称 对比研究 指称形式
下载PDF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外语语法教学应用研究
11
作者 聂羽菲 《海外英语》 2024年第8期104-107,共4页
文章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引入外语语法教学领域,作为外语教学中新的导入模式,旨在阐明语法点教学目标、介绍具有概括性的相关语法概念并激活旧知识,为初学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要学习的新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实现新... 文章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引入外语语法教学领域,作为外语教学中新的导入模式,旨在阐明语法点教学目标、介绍具有概括性的相关语法概念并激活旧知识,为初学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要学习的新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实现新的学习材料在学生现存认知结构中的定位。“先行组织者”应用于语法教学是外语教育领域教学模式改革的全新尝试,试图突破外语结构形式和语法意义难教难学的瓶颈并探索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行组织者 外语语法教学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概念流利视角下名词指称陈述转换研究
12
作者 施卓廷 刘正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基于概念流利理论,通过研究语言概念层面概念建构和概念重组等概念化过程中英语名词指称陈述功能,揭示在概念隐喻、英汉文化差异和汉语概念系统的影响下,英语名词指称功能逐渐消解或游移,并向陈述功能转换,即名词由指称具体的事物到陈... 基于概念流利理论,通过研究语言概念层面概念建构和概念重组等概念化过程中英语名词指称陈述功能,揭示在概念隐喻、英汉文化差异和汉语概念系统的影响下,英语名词指称功能逐渐消解或游移,并向陈述功能转换,即名词由指称具体的事物到陈述抽象概念、具体事件和形象、生动的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名词指称陈述 概念流利 概念隐喻
下载PDF
There存在构式和There指示构式的构式化分析
13
作者 李波 杨坤 文旭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3年第1期72-88,共17页
There构式作为英语存在句范畴中的典型结构历来备受关注。本文基于Lakoff(1987)对There构式的分类,首先探讨There存在构式与There指示构式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基于构式化的相关维度,分析其构式演化路径与构式化过程。研究发现,NP的限定性... There构式作为英语存在句范畴中的典型结构历来备受关注。本文基于Lakoff(1987)对There构式的分类,首先探讨There存在构式与There指示构式的区别与联系,然后基于构式化的相关维度,分析其构式演化路径与构式化过程。研究发现,NP的限定性是区分There存在构式和There指示构式的关键标准,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基础。There构式的演化先后经历了四次构式化,其演化过程伴随着图式性增强、能产性增加和组构性减弱。促使其演化的机制是句法扩展和主类项扩展导致的类频率增加,从而引发了句法语义的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e构式 There存在构式 There指示构式 构式化 演化机制
下载PDF
《情态与历时构式语法》述评
14
作者 刘娜 李福印 《语料库语言学》 2023年第1期155-159,共5页
Martin Hilpert,Bert Cappelle&Ilse Depraetere(eds.).2021.Modality and Diachronic Construction Grammar.Amsterdam:John Benjamins.v+251pp.1引言过去20年间,构式语法理论蓬勃发展。该理论在历史语言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历时... Martin Hilpert,Bert Cappelle&Ilse Depraetere(eds.).2021.Modality and Diachronic Construction Grammar.Amsterdam:John Benjamins.v+251pp.1引言过去20年间,构式语法理论蓬勃发展。该理论在历史语言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历时构式语法(Diachronic Construction Grammar,简称DxCG)作为独立的语言分析范式形成。DxCG从构式语法的节点和网络观出发,提倡对语言变化进行“网络变化”描写(Hilpert 2021:61)。情态作为语法研究的核心话题,近年来开始被构式语法领域的学者关注。文集《情态与历时构式语法》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版的。该文集共八章,2021年由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出版,三位编者Martin Hilpert、Bert Cappelle和Ilse Depraetere均是构式语法领域的杰出学者。文集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刻画了不同语言中多个情态范畴的构式化和构式变化路径,极大地拓宽了构式语法的研究领域,深化了对情态范畴的研究,值得学界关注。本文首先介绍各章内容,之后简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时构式语法 情态范畴 构式语法理论 语言学领域 构式化 构式变化 本杰明 语法研究
下载PDF
地质专业英语词汇特点及构词研究
15
作者 张莱湘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地质开发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发展对地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若想提升地质发展竞争力,需要加强对学生英语表达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地质学的角度看,它主要研究国家的矿产资源和...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地质开发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发展对地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若想提升地质发展竞争力,需要加强对学生英语表达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地质学的角度看,它主要研究国家的矿产资源和地球演化历史,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很高。《地质英语》是专业英语的立体化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特点 专业英语 地质英语 专业人才 构词研究 立体化教材 世界通用语言 矿产资源
下载PDF
《尤利西斯》刘象愚译本的“深度翻译”研究
16
作者 王振平 虞明星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
《尤利西斯》刘象愚译本与萧乾、文洁若和金隄等译本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译本发行的同时还出版了一部翻译札记,这一现象正是现代翻译研究所谓的“深度翻译”。此外,译本的译者前言、注释、文内信息增补、附录等内容也都是“深度翻译”... 《尤利西斯》刘象愚译本与萧乾、文洁若和金隄等译本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译本发行的同时还出版了一部翻译札记,这一现象正是现代翻译研究所谓的“深度翻译”。此外,译本的译者前言、注释、文内信息增补、附录等内容也都是“深度翻译”的具体表现。刘译深度翻译策略的运用不但对小说的普通读者具有帮助,更为文学和翻译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信息和借鉴。诸多副文本在《尤利西斯》翻译中发挥着协调多元主体及实现多元文本互现等积极作用。刘译《尤利西斯》深度翻译的内容大多是适用并可接受的,但少部分内容对翻译和文学本身而言则有多余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翻译 《尤利西斯》 刘象愚 副文本
下载PDF
英语假位代词it构式的研究综述与教学探索
17
作者 丁韬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0-69,共10页
半个世纪以来,假位代词it(dummy it)的用法在语言学中有多个维度的研究。大量研究从“句法-语义-用法”的范畴化角度着手,发现dummy it构式有某些特性,比如具有提升动词及物性、有效性的功能,可以搭配不及物动词,产生新的构式表达和语... 半个世纪以来,假位代词it(dummy it)的用法在语言学中有多个维度的研究。大量研究从“句法-语义-用法”的范畴化角度着手,发现dummy it构式有某些特性,比如具有提升动词及物性、有效性的功能,可以搭配不及物动词,产生新的构式表达和语义等。由于dummy it在语法结构、语义和用法上的特殊性,这一构式向来是不同母语的外语学习者共有的学习难点。针对dummy it构式的教学,本文选取了三种表现突出的dummy it构式,依托“基于海量数据的大规模英语用法知识库”中的dummy it习语范例,借助已有研究成果,采取分析手段对其进行范畴化和认知构建。本文为一线教师向外语学习者介绍、教授这一构式提供了可以尝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位代词it构式 多元视角 教学应用
下载PDF
英语IT非人称构式中主语的认知语义研究
18
作者 杨朝军 《英语研究》 2023年第1期123-139,共17页
阿沙尔(Achard,2015:66)认为,主语“it”的句法作用和意义是解释英语IT非人称构式的关键,但关于该主语的讨论却莫衷一是,既没有说清楚其意义到底是什么,也没有明确其意义是如何产生的。以往的研究表明,代词“it”存在三种不同的意义,即... 阿沙尔(Achard,2015:66)认为,主语“it”的句法作用和意义是解释英语IT非人称构式的关键,但关于该主语的讨论却莫衷一是,既没有说清楚其意义到底是什么,也没有明确其意义是如何产生的。以往的研究表明,代词“it”存在三种不同的意义,即道具、预指和指称。弗雷格(Frege,1884)认为,语言结构的意义来自其构成成分及其构成方式,研究IT非人称构式的形成过程发现,生成语言学存在移位、基础产生、合并产生三种说法;基于兰盖克(Langacker)的自主-依存联结理论的分析则发现,在IT非人称构式的组配过程中存在三种不同的解释可能,因此本文认为,非人称构式中主语“it”的意义是由其认知组配方式造成的,它既有功能性的作用,也具有实体性的意义,是一个由虚指到实指、由宽泛到具体的连续统,其消显施事的特征弱化了概念化者的介入程度,从而强化了构式中述谓结构的评价功能及其普遍的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非人称构式 主语 认知语义 自主-依存联结 组配过程
下载PDF
汉英空间认知差异及其对我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19
作者 李辉 贾友东 《蚌埠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7-72,共6页
空间是客观世界基本属性和表达各种认知的基础,在汉、英文化背景下,空间认知具有差异性,其根源于各自的哲学思想。汉语和英语对于空间的描述方式不同,表现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诸多方面。这些认知差异对中西方对外政策也产生较大影响,... 空间是客观世界基本属性和表达各种认知的基础,在汉、英文化背景下,空间认知具有差异性,其根源于各自的哲学思想。汉语和英语对于空间的描述方式不同,表现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诸多方面。这些认知差异对中西方对外政策也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导致文化冲突。立足于汉语空间认知阐释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可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政策的独特性与科学性,促进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与友好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认知 哲学根源 外交政策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英汉状态变化表征的形态句法研究
20
作者 倪涛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5-70,78,共7页
在宏事件研究中,状态变化是基于运动的另一个概念领域,此类事件的表征形式与传统语法范畴既存在交叉,又有所不同。由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可见,英汉状态变化在句法结构和使役交替两方面均呈现出多种特征。究其原因,状态变化的形式表征不... 在宏事件研究中,状态变化是基于运动的另一个概念领域,此类事件的表征形式与传统语法范畴既存在交叉,又有所不同。由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可见,英汉状态变化在句法结构和使役交替两方面均呈现出多种特征。究其原因,状态变化的形式表征不仅受制于语言编码的普遍原则,还受到语言个性因素的影响。由此,系统比较英汉状态变化表征的形态句法不仅有利于这一事件的实证研究,还对发掘英汉宏事件表征的内在机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事件 状态变化 形态 句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