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善与恶的对决——从基督教文化视角审视莎氏悲剧《哈姆雷特》 |
丁礼明
|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
2005 |
8
|
|
2
|
戏剧文体学的话轮转换量化分析方法 |
李华东
俞东明
欧阳亚丽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31
|
|
3
|
评莎剧《麦克白》中的女巫 |
陈振华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9
|
|
4
|
现代悲剧中的“狄阿娜”——对尤金·奥尼尔剧作的神话原型解读 |
李柽杨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5
|
析《奥瑟罗》悲剧的社会成因 |
向春霖
|
《怀化学院学报》
|
2007 |
5
|
|
6
|
早期莎评对古典主义诗学的继承与超越 |
辛雅敏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1
|
|
7
|
话剧《我们的荆轲》审美形态路径分析 |
陈彪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8
|
《奥瑟罗》与两希文化中的“嫉妒”主题关系初探 |
黄淑惠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9
|
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的理性主义 |
王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
2022 |
0 |
|
10
|
中国网络自制剧的勃兴、问题及发展思路 |
欧阳文风
谭武军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1
|
网络自制剧迅猛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
秦然然
|
《黄山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2
|
黑格尔论古希腊悲剧 |
孙云宽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3
|
试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性命运主线 |
权红梅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03 |
6
|
|
14
|
颠覆与抑制——试析《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形象 |
王玉括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4
|
|
15
|
神性笼罩下艰难的人性救赎——试论索福克勒斯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的逃避 |
欧阳长铖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6
|
孤独的青春——《哈姆雷特》和《海鸥》之比较分析 |
高睿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7
|
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
宋婕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8
|
论彼得·汉特克早期作品中的语言主题 |
丰卫平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9
|
从“瓦尔普吉斯之夜”看《浮士德》中的“狂欢化”现象 |
裴蓓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6 |
1
|
|
20
|
莫扎特歌剧中唐璜形象解读 |
尚景建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