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推进“讨论式教学法”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王明莉
关洪海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
2
|
苦涩的婚恋——福克纳笔下的女性悲剧再探 |
李宜兰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3
|
爱情·死亡·永恒——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读 |
杨甸虹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7
|
|
4
|
母亲(Mother)/他者(Other):《女斗士》中的“对抗叙事策略” |
陆薇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9
|
|
5
|
黑色幽默与约瑟夫·海勒 |
郭继德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8
|
|
6
|
寻觅丢失的“身份”——对《六月庆典》的哲学解读 |
杜璇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7
|
《所罗门之歌》:“追寻”的故事 |
张颖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1
|
|
8
|
孤独、绝望的现代人——论奥尼尔《毛猿》的主题 |
熊沐清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0
|
|
9
|
对《小城畸人》的女性阅读 |
何征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0
|
|
10
|
试论奥康纳的“怪诞风格” |
石云龙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5
|
|
11
|
一曲古屋的悲歌——试析福克纳“A Rose For Emily”的悲剧性 |
晏晓喻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1
|
|
12
|
《伊甸之东》中的母亲形象解析 |
陈绍恋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3
|
乔·克里斯默斯的俄狄浦斯情结分析 |
吴永红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4
|
评《典型的美国人》中“鸡尾酒”同化模式 |
沐永华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5
|
从《科特斯的海航海日记》管窥斯坦贝克的生态思想 |
徐向英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6
|
艾米丽·格里森与布兰奇·杜波依斯——生活在美国旧南方幻想中的两个女人 |
刘现合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7
|
似与不似——悬解《午夜之子》主人公神话原型 |
李蓉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8
|
《寓言》:人类寻求自我救赎之路 |
康杰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9
|
《微暗的火》时距分析 |
张成喜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20
|
《麦琪的礼物》新探——数字、《圣经》典故和作品主题 |
韦荣臣
赵小刚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