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民族与世界——论吉狄马加诗歌意象群的精神维度
1
作者 杨彬 艾乐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5,共6页
吉狄马加诗歌的丰富意象组合成了各类意象群,表现为“自我”、彝族文化和“世界”三个精神维度。“我”“雪豹”等意象是吉狄马加表达及超越个体自我的载体;“火”“酒”“苦荞”等意象是彝民族文化的具象;“斗牛”“赛马”“口弦”“... 吉狄马加诗歌的丰富意象组合成了各类意象群,表现为“自我”、彝族文化和“世界”三个精神维度。“我”“雪豹”等意象是吉狄马加表达及超越个体自我的载体;“火”“酒”“苦荞”等意象是彝民族文化的具象;“斗牛”“赛马”“口弦”“子弹”等意象是诗人传达人类共同声音的符号。吉狄马加诗歌意象群建构了诗人对这个世界的独特体悟和思考、对彝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人类命运和灵魂的探寻,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狄马加 意象群 自我 民族 世界
下载PDF
21世纪诗人陌生化写作与异质“文学性”的建构
2
作者 刘波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个人化写作更趋私密,诗人们在单一叙事性或抒情性观念支配下的诗学实践也变得相对封闭,尤其是对接现实经验后,“文学性”逐渐弱化,而更具陌生化的诗意就成为诗人创作的内驱动力。在观念调整之后,有些诗人开始强调陌生化... 21世纪以来,随着个人化写作更趋私密,诗人们在单一叙事性或抒情性观念支配下的诗学实践也变得相对封闭,尤其是对接现实经验后,“文学性”逐渐弱化,而更具陌生化的诗意就成为诗人创作的内驱动力。在观念调整之后,有些诗人开始强调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重新构图与戏剧化呈现,以“脱序”书写来构成新的诗歌生产机制,同时还以反讽与戏谑式表达构建异质性的诗意。在语言与技艺层面之外,还有些诗人钟情于对各种经验的变形,以形成更丰富与复杂的“文学性”审美图景。这些观念与写作模式的变革,其意图在于以陌生化写作来建构异质性的诗歌美学,并赋予未来诗歌以更开放的探索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诗歌 陌生化写作 文学性 异质诗学
下载PDF
现代诗晦涩成因的隐喻认知阐释
3
作者 李心释 《江汉学术》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认知语言学、修辞学和哲学研究对隐喻的重新认识,表明诗歌语言的晦涩与语言的隐喻认知特性息息相关。古典诗与现代诗里的隐喻类型不同,前者为修饰型,后者为认知型,现代诗语的晦涩程度也比古代诗语更为突出。现代诗中晦涩的程度差别有客... 认知语言学、修辞学和哲学研究对隐喻的重新认识,表明诗歌语言的晦涩与语言的隐喻认知特性息息相关。古典诗与现代诗里的隐喻类型不同,前者为修饰型,后者为认知型,现代诗语的晦涩程度也比古代诗语更为突出。现代诗中晦涩的程度差别有客观与主观成因,隐喻与转喻的函数关系表现为客观因素,作者与读者则是造成晦涩的主观因素。在符号学上,词语—事物、能指—所指的对应关系发生偏离越大,在认知上造成的难度与晦涩的程度就会越大。隐喻类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与晦涩现象相关,晦涩程度完全可以做到与特定的审美趣味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 古典诗 隐喻 晦涩
下载PDF
“白话文百人百论”十九 白话文百人百论之:周梦蝶、余光中、洛夫
4
作者 李春阳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239-256,共18页
周梦蝶.1956年到1965年被称为台湾地区现代诗的黄金十年,由纪弦(路易士)和覃子豪两位30年代开始写诗并崭露头角的诗人,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火种带到了台湾地区。战火平息后一群不甘寂寞的人,让汉字聚集在纸上,两岸的差异... 周梦蝶.1956年到1965年被称为台湾地区现代诗的黄金十年,由纪弦(路易士)和覃子豪两位30年代开始写诗并崭露头角的诗人,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火种带到了台湾地区。战火平息后一群不甘寂寞的人,让汉字聚集在纸上,两岸的差异随后越来越大了。在中国内地,这十年是贺敬之和郭小川以及翻译的马雅科夫斯基歌颂大跃进的新民歌年代,台湾地区则主要有纪弦的现代诗社、覃子豪的蓝星诗社,以及创世纪三人张默、洛夫、痖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歌 覃子豪 周梦蝶 蓝星诗社 洛夫 郭小川 纪弦 马雅科夫斯基
原文传递
中间小谢又清发:评谢恩传诗集《南苇》
5
作者 李超 陈思予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谢恩传是一个诚恳写作的年轻诗人。他用诗歌描绘边地色彩,流露故土之思;他细腻敏锐,直面现实,抒写生活的真实感悟,尤其深刻的是写生命的痛感,令人感怆;他并不悲观,总是憧憬着生活与未来,用诗温暖一片苍凉。艺术上,他以小见大,以物观我,... 谢恩传是一个诚恳写作的年轻诗人。他用诗歌描绘边地色彩,流露故土之思;他细腻敏锐,直面现实,抒写生活的真实感悟,尤其深刻的是写生命的痛感,令人感怆;他并不悲观,总是憧憬着生活与未来,用诗温暖一片苍凉。艺术上,他以小见大,以物观我,还有象征、比喻手法的运用,并善于锤炼语言和进行语言创新。他的诗可以多维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恩传 《南苇》 生命的痛感 古典的思维
下载PDF
从“蛇”与“墙”的意象看非亚诗歌的精神内核
6
作者 刘铁群 罗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蛇”与“墙”是非亚诗歌中的一组核心意象。在非亚的诗歌中,“墙”代表了都市和现代生活对现代人的禁锢。面对到处都是“墙”的困境,非亚选择化身为“蛇”。他充分发挥“蛇”的特性,一边自由穿梭、勇往直前,打破“墙”的禁锢;一边又... “蛇”与“墙”是非亚诗歌中的一组核心意象。在非亚的诗歌中,“墙”代表了都市和现代生活对现代人的禁锢。面对到处都是“墙”的困境,非亚选择化身为“蛇”。他充分发挥“蛇”的特性,一边自由穿梭、勇往直前,打破“墙”的禁锢;一边又不断地内省,完成精神的蜕变与重生。对“蛇”与“墙”意象的书写诠释了非亚对人的灵魂和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诗和人生的深入理解,体现了他诗歌的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亚 精神内核
下载PDF
20世纪50—70年代诗歌中的干部书写
7
作者 余蔷薇 李桂豫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在20世纪50—70年代的诗歌中,干部成为一个常态化的书写对象。虽然其一般具有同质化的特征,但也根据题材、语境、视角的差异而分化出不同的意义形态。同时,部分带有逾越性的形象既丰富了干部的可能面向,也追问着干部形象在建构过程中存... 在20世纪50—70年代的诗歌中,干部成为一个常态化的书写对象。虽然其一般具有同质化的特征,但也根据题材、语境、视角的差异而分化出不同的意义形态。同时,部分带有逾越性的形象既丰富了干部的可能面向,也追问着干部形象在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诗歌中,作为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关系的中介,干部形象呈现出聚合性、附加性与修辞性,这是其政治诗学路径的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70年代诗歌 干部形象 工农兵 知识分子
下载PDF
“当代诗的文化趋向:个体性与公共性”主题论坛实录
8
作者 王东东 一行 +2 位作者 姜涛 西渡 张桃洲 《江汉学术》 2024年第1期69-82,共14页
2023年8月15日—17日,第四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典礼暨“21世纪现当代诗学的探索进路”主题论坛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由江汉大学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江汉学术... 2023年8月15日—17日,第四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典礼暨“21世纪现当代诗学的探索进路”主题论坛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由江汉大学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江汉学术》编辑部和上海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袂承办。“当代诗的文化趋向:个体性与公共性”是论坛分主题之一。与会专家围绕“有机诗人”与“共同体诗学”、“90年代诗歌”与“未来诗学”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当代诗从个体性到公共性这一文化趋向,同时也是中国当代诗歌自1990年代尤其21世纪以来试图完成的历史转向:从“弱普遍主义”的角度提出了共同体诗学的必要性,强调了诗歌与人文思想的关联以及共同体的多样性,倡导在警惕文学史权力膜拜的同时探索一种个体的“有限的公共性”,还从生活实践和文化意识两个方面深入讨论了写作意识。与会学者和诗人同时就诗教问题、“大诗人”标准、诗与媒介等问题发表了看法,提出了反思和重构90年代诗歌的设想,并试图在新的历史处境和文明条件下建构具有未来性的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东东 一行 姜涛 西渡 张桃洲 个体性 公共性 诗歌共同体 未来诗学 90年代诗歌
下载PDF
1950年代的中国新诗出路与文学格局问题--以《红旗歌谣》为中心的考察
9
作者 徐勇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3,共13页
20世纪50年代,《红旗歌谣》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需要把它置于当时的历史语境加以考察。其中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新诗的出路问题,以及新民歌和新诗的问题;二是新民歌与旧民歌的区别;三是文学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社会主义文... 20世纪50年代,《红旗歌谣》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需要把它置于当时的历史语境加以考察。其中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新诗的出路问题,以及新民歌和新诗的问题;二是新民歌与旧民歌的区别;三是文学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社会主义文学的思考;四是文人写作与民间写作的关系。这些问题的交织,在《红旗歌谣》的编选及其与同类其他选本的差异中有较为集中的呈现。就历史的角度看,不难发现,《红旗歌谣》的编选实践及其新诗出路问题的讨论,使得迥异于此前的文学格局逐渐清晰并得以确立。通过对这一诗选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层面的考察,有助于深化对当代文学格局变迁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红旗歌谣》 新民歌 旧民歌 文学格局
下载PDF
王琦诗集《景行行止——避暑山庄七十二景诗意》评论笔谈
10
作者 杨勇 王景山 +2 位作者 步九江 李树伟 石艳华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近日,承德市作家协会主席王琦的诗集《景行行止——避暑山庄七十二景诗意》研讨会隆重召开,这是承德文艺界的盛事、喜事。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承德时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 近日,承德市作家协会主席王琦的诗集《景行行止——避暑山庄七十二景诗意》研讨会隆重召开,这是承德文艺界的盛事、喜事。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承德时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王琦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创作出版的诗集《景行行止——避暑山庄七十二景诗意》就是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最好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山庄 作家协会主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十二 文化自信 王琦 创作出版 讲话精神
下载PDF
形式/内容:关联性、对抗性和自鉴性——关于梁宗岱新诗观研究的探讨
11
作者 吴婷婷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8-91,共4页
梁宗岱认为创作的最高层次,是内容和形式的不可分。他认为形式是承载精神的容器,是作品存在的意义。因为形式是永恒的,文艺作品由于有了形式的承托而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被侵蚀。因此,文章从语言学理论出发,探讨梁宗岱对诗歌形式和内容... 梁宗岱认为创作的最高层次,是内容和形式的不可分。他认为形式是承载精神的容器,是作品存在的意义。因为形式是永恒的,文艺作品由于有了形式的承托而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被侵蚀。因此,文章从语言学理论出发,探讨梁宗岱对诗歌形式和内容关系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内容 关联性 对抗性 自鉴性
下载PDF
当代诗人的民间叙事方法与诗艺探索——以邹惟山三首歌行体长诗为例
12
作者 王冠含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当代诗人邹惟山一直坚持诗歌创作与诗艺探索,新近又推出了三首歌行体长诗,每首都在500行以上,不同于他之前的十四行和拟寒山体,体现出诸多新的美学特征。长诗以旧体的歌行体形式,借鉴民间叙事的内涵和方法,表现民俗化的内容,创造地方性... 当代诗人邹惟山一直坚持诗歌创作与诗艺探索,新近又推出了三首歌行体长诗,每首都在500行以上,不同于他之前的十四行和拟寒山体,体现出诸多新的美学特征。长诗以旧体的歌行体形式,借鉴民间叙事的内涵和方法,表现民俗化的内容,创造地方性的审美,借鉴民间说唱元素和民歌的音乐性,以白话、俗语入诗,探索一种谐俗化、地方化、史传性的长诗写作,坚持诗歌的白话语言和音乐美,追求新旧体诗的多样融合互通,展现了其当代诗歌创作的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惟山 诗歌 民间叙事 地方性 史传性
下载PDF
李浔江南诗境美学论
13
作者 周建军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9-75,共7页
李浔在江南温润绵软的怀抱里恣肆地抒写属于自己的江南感觉,其江南诗借助江南文化原型展开自然白描、人文抒写、历史叙事与风物传说,丰富了新诗的现代表达和诗美营造;充分运用多元文化语境沉积物所潜藏的亲切感和审美化,尝试用吴方言进... 李浔在江南温润绵软的怀抱里恣肆地抒写属于自己的江南感觉,其江南诗借助江南文化原型展开自然白描、人文抒写、历史叙事与风物传说,丰富了新诗的现代表达和诗美营造;充分运用多元文化语境沉积物所潜藏的亲切感和审美化,尝试用吴方言进行诗性建构,实现诗歌语言运思方式的陌生化,获得陌生化效果;其江南诗的风格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通感、联觉、变形等传统江南诗词文人所擅长的歌咏手法,形成了青春浪漫与含蓄简约兼具的风格,体现了李浔江南诗的美学价值和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诗 诗境 美学
下载PDF
身体书写:非亚诗歌创作的精神内面
14
作者 梁靖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在非亚的诗歌中,身体意象是沟通个体精神与现实世界的一座桥梁。纵观非亚的诗歌创作,其笔下的身体意象大致形成了从割裂走向裸露的书写趋势,以身体的痛感、反抗、逃离等方式表达个体的生命体验与精神世界。非亚诗歌中的身体书写,源于他... 在非亚的诗歌中,身体意象是沟通个体精神与现实世界的一座桥梁。纵观非亚的诗歌创作,其笔下的身体意象大致形成了从割裂走向裸露的书写趋势,以身体的痛感、反抗、逃离等方式表达个体的生命体验与精神世界。非亚诗歌中的身体书写,源于他内在的反叛精神和对外界事物的关怀。非亚通过身体书写打破了诗歌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隔阂,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对同时期先锋诗歌的超越。同时,非亚延续以往的反叛精神与自我意识,以“记录式”的写作方式逐渐回归日常生活本真,尽显非亚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书写 非亚 反叛意识 日常生活 先锋诗歌
下载PDF
聆听“汉声”:读《大汉公报》副刊黄孔昭的诗歌
15
作者 吴华 徐学清 《华文文学》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在温哥华出版发行的《大汉公报》是加拿大历史最长的华文报纸,刊行八十二年之久,至少在前几十年它是加拿大华文传媒中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大汉公报》的文学副刊自1929年以来以“汉声”为名,华裔作者的诗歌作品通常发表在“汉声”副... 在温哥华出版发行的《大汉公报》是加拿大历史最长的华文报纸,刊行八十二年之久,至少在前几十年它是加拿大华文传媒中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大汉公报》的文学副刊自1929年以来以“汉声”为名,华裔作者的诗歌作品通常发表在“汉声”副刊,它表达了加拿大华裔社区之声和华人之声。黄孔昭是“汉声”副刊的投稿人,对其诗歌的研读可以探讨离散生活经历对文学写作的影响,族裔诗人写作的主要题材,族裔诗歌所发出的“汉声”,以及“汉声”是怎样引导和激励族群群体和成员的。黄孔昭诗歌的独特性,可以让现在的读者聆听作为华裔族群集体呼声的“汉声”,也可以听到族群中“这一位”成员的独特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声 大汉公报 黄孔昭 族裔诗歌
下载PDF
“我们自身内的外来者”——论多多海外诗歌的“双重外在性”
16
作者 崔春 《江汉学术》 2024年第2期89-97,共9页
流散者所特有的双重经验或双重视域使得流散文学具有“双重外在性”的美学特征,它是游牧的、去中心的、对位的。具体以多多的海外创作为例,可知其“外位性”视角主要表现为一种与声音和韵律有关的音乐性结构,其表现已不再是传统的“被... 流散者所特有的双重经验或双重视域使得流散文学具有“双重外在性”的美学特征,它是游牧的、去中心的、对位的。具体以多多的海外创作为例,可知其“外位性”视角主要表现为一种与声音和韵律有关的音乐性结构,其表现已不再是传统的“被归化”的协调,而是相互矛盾的“背离”。总体而言,这种由多行诗节和单行诗节组合而成的彼此“背离”的结构频现于多多1990年代的诗歌创作,几乎成为他流散写作的一个特色。即便是在诗节对比并不明显的作品之中,或者同一诗节内部,极具反差的声调转换也构成了离心式的要素,不仅带来了文学形式的创新,更是对传统与现代、记忆与现实、原乡与异域、民族与世界等一系列二元对立向度与思维模式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多 流散 汉语新诗 海外诗歌 外位性 双重外在性 对位
下载PDF
“三个崛起”与朦胧诗理论现代性的三种指向
17
作者 许永宁 《江汉学术》 2024年第1期83-90,共8页
“三个崛起”的诗歌理论为朦胧诗的出现进行鼓与呼的同时,也彰显了一种繁复的现代性指向,那就是在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思想的先锋上承续五四反传统的余脉,表现了青年性和审美的特点。进而在诗歌研究的内部呈现了从五四以来的“个人—人民... “三个崛起”的诗歌理论为朦胧诗的出现进行鼓与呼的同时,也彰显了一种繁复的现代性指向,那就是在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思想的先锋上承续五四反传统的余脉,表现了青年性和审美的特点。进而在诗歌研究的内部呈现了从五四以来的“个人—人民—自我”的观念流变,“自我”成为这一时期朦胧诗的核心特质。最后,“三个崛起”从历史的、审美的和现实的维度给出了一种“新的美学原则”崛起的理论指向,是论战学理性的表现,也是理性精神的再一次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诗 朦胧诗理论 三个崛起 现代性 青年性 自我性 学理性
下载PDF
思想史中的诗人与诗人的思想史——赵丽宏诗歌论
18
作者 孙若圣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2,共7页
赵丽宏由诗歌与散文起家,近年来在儿童文学亦有建树。赵丽宏的诗学一直秉持着文以教化的责任感,他重视诗的教育和美育功能,始终坚持将这种责任感通过作品付诸实践,他的诗歌对于塑造中国国民“平均值的思想”有其殊勋。赵丽宏诗学的核心... 赵丽宏由诗歌与散文起家,近年来在儿童文学亦有建树。赵丽宏的诗学一直秉持着文以教化的责任感,他重视诗的教育和美育功能,始终坚持将这种责任感通过作品付诸实践,他的诗歌对于塑造中国国民“平均值的思想”有其殊勋。赵丽宏诗学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对真与美的追求,真来自于作者多年生活经历的自省,美则暗合了生态美学的路径。赵丽宏“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创作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塑造着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基准与道德判断。近年来,东西世界都开始拥抱赵丽宏的文学作品。他的真与美的诗学也成为被世界读者所认读的中国人的“均值的思想”。这是藉由译介完成的,赵丽宏对于当代思想史和中外交流史的另一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丽宏 思想史 诗歌译介
下载PDF
重叠模式、土味词汇与民族语法——壮语方言与韦其麟的《百鸟衣》
19
作者 农玉红 李茂君 《江汉学术》 2024年第1期91-97,共7页
地方母语方言影响作家写作,并在作家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地体现。然而对韦其麟及其诗歌创作都至关重要的方言写作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韦其麟是较早在国内外获得较高知名度的少数民族诗人,他在诗歌中对壮语方言的创造性运用,使得其诗... 地方母语方言影响作家写作,并在作家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地体现。然而对韦其麟及其诗歌创作都至关重要的方言写作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韦其麟是较早在国内外获得较高知名度的少数民族诗人,他在诗歌中对壮语方言的创造性运用,使得其诗歌呈现出壮族独特的意识和文化特征。韦其麟的长篇叙事诗《百鸟衣》,带有广西横县方言特征。从韵律、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我们可以还原出《百鸟衣》的方言意味。韦其麟《百鸟衣》的方言特征折射了壮族的情感和文化去向。通过壮语方言,韦其麟诗歌作品的表现力得到了更有力的展示,诗歌意蕴更凝厚,民族意味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其麟 《百鸟衣》 叙事诗 长诗 壮语方言
下载PDF
“断裂”后的“碎片”--基于韩东《五万言》的思考
20
作者 曾葵芬 蔡锦坤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作为“第三代诗歌”标志性人物韩东的首部言论集,《五万言》承担着集中表达韩东观点的重要角色。与韩东以往创作的体裁不同,《五万言》展现了在“碎片”式言论架构中“我”与“世界”的“异邦人”形象。《五万言》通过文体、话语内蕴、... 作为“第三代诗歌”标志性人物韩东的首部言论集,《五万言》承担着集中表达韩东观点的重要角色。与韩东以往创作的体裁不同,《五万言》展现了在“碎片”式言论架构中“我”与“世界”的“异邦人”形象。《五万言》通过文体、话语内蕴、“形而上”三个层面,加之以诗歌式的连缀布局,产生了“碎片”化的独特美感,赋予了读者阅读韩东的新体验:在语言文本上,其流动语气、“日常”书写,是韩东在“他们”风格“断裂”后的阐扬;而韩东文学生涯中深潜而出之结晶,其对文学主张秉持身体的“在场”,则从文本内容承载的深层意蕴,一并得到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东 《五万言》 文体 “断裂” “碎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