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动漫审美特征的神话学探究
1
作者 徐红艳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受中国神话影响,中国动漫在形象塑造、情节设置、声画艺术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和民族精神,追求崇高,再现现实,强调教化意义。从神话学的研究视角,探究中国动漫的教化功能、伦理意识、女性观念等审美特征的形成,阐释中国动漫审美特征... 受中国神话影响,中国动漫在形象塑造、情节设置、声画艺术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和民族精神,追求崇高,再现现实,强调教化意义。从神话学的研究视角,探究中国动漫的教化功能、伦理意识、女性观念等审美特征的形成,阐释中国动漫审美特征与中国神话之间的内在关联,揭示中国神话对中国动漫潜在的深刻的影响,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学 教化功能 伦理意识 女性观念
下载PDF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儿童文学教学实施路径探索
2
作者 张妙珠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基于其教育性、娱乐性和文学性特征,儿童文学能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提升其文学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然而聚焦教学一线,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基于其教育性、娱乐性和文学性特征,儿童文学能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提升其文学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然而聚焦教学一线,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整本书阅读可为儿童文学教学提供思路及实施路径。基于整本书阅读,从“阅读—交流—反思”进行纵向设计、从“选书—预热—通读—研读—展示”开展横向实施,能够打破单篇章阅读界限,丰富学生阅读体验与精神世界,全面提升儿童文学教学质量,具体的教学实施路径可为儿童文学教学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整本书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
下载PDF
关于推动国产儿童有声读物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3
作者 黄幼萍 《教育探究》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儿童有声读物是以儿童文学作品等为文本,以有声语言、音效、音乐为基本要求的有声产品,对从小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提高儿童的文化涵养与知识储备、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借鉴孙敬修、郑渊洁、凯叔... 儿童有声读物是以儿童文学作品等为文本,以有声语言、音效、音乐为基本要求的有声产品,对从小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提高儿童的文化涵养与知识储备、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借鉴孙敬修、郑渊洁、凯叔等我国当代儿童有声读物创作与传播典型代表人物经验,以及客观分析当前我国儿童有声读物发展中存在的儿童本位意识不强、语言专业基础不牢、情感融入表现不佳、艺术处理结合不够等问题的基础上,从以“儿童本位”为出发点、“标准规范”为立足点、“真情实感”为切入点、“艺术处理”为创新点等方面出发,提出创作优秀儿童有声读物、推动儿童有声读物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有声 读物 语言 传播
下载PDF
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下儿童文学批评的问题、结构与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吴翔宇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厘清“元概念”,是探究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的理论前提。批评史料建设落后与批评结构残缺是导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滞后的两大因素,急需在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重构儿童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围绕儿童文学“代际”话语沟通展开的持续发问,... 厘清“元概念”,是探究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的理论前提。批评史料建设落后与批评结构残缺是导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滞后的两大因素,急需在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重构儿童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围绕儿童文学“代际”话语沟通展开的持续发问,开启了对中国儿童文学“思想批评”与“审美批评”的辩证分析。在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中系统考察儿童文学批评,意在确立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的“现代性”与“民族性”标准,在与现当代文学批评“一体化”的基石上确证其“主体性”话语,并在此基础上重构集“史”“论”“用”于一体的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图景,创设优良的批评环境,促进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文学批评 问题域 一体化 主体性
原文传递
语言新变与儿童诗文体现代化的生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翔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3-101,共9页
语言新变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工具的变革上,而且还借助这种工具革新衍生了思想本体的革故鼎新,从而锚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现代性”的学科属性。在中国文学传统转换的语境中,儿童诗从儿歌、童谣的口承文学体系中... 语言新变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工具的变革上,而且还借助这种工具革新衍生了思想本体的革故鼎新,从而锚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现代性”的学科属性。在中国文学传统转换的语境中,儿童诗从儿歌、童谣的口承文学体系中脱颖而出,开启了以“儿童”之“文”与“诗歌”之“体”的文体自觉。儿童诗的文体现代化根植于儿童文学现代发生的语境中,体现了语言现代化与思想现代化的融合。语言与思想的双向发力,使得儿童诗文体兼具“文之体”与“文与体”的双重特性,从而规避了儿童诗“不可能”的理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新变 儿童诗 文体现代化 文之体 文与体
下载PDF
从技术迷恋到反思“异化”:18-19世纪“工业风”艺术风格历史流变及价值依归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39-151,共13页
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18—19世纪时期,以乔治·罗伯逊、雅克·卢森堡、透纳、威廉·斯格特与古斯塔夫·多雷为代表的欧洲画家,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从不同方面展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景,形成了绵延80余年的“工业... 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18—19世纪时期,以乔治·罗伯逊、雅克·卢森堡、透纳、威廉·斯格特与古斯塔夫·多雷为代表的欧洲画家,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从不同方面展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图景,形成了绵延80余年的“工业风”艺术风格,其流变过程经历了技术迷恋、工业崇高到反思“异化”三个阶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认知变迁。从历史的角度看,“工业风”的价值依归具有二重性:一是艺术遗产价值;二是工业遗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风 工业革命 艺术/工业遗产 异化
下载PDF
儿童文学死亡书写的可能、限度及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翔宇 迂卓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17,29,115,共9页
在现代儿童文学中,得益于儿童观的现代革新及对儿童文学分层的理性认知,“死亡”已不再是话语禁忌而成为被接纳的议题。在对死亡“写什么”与“怎么写”的表述中,受制于儿童文学文类的杂糅而衍生出对死亡阐释的可能性及阈限。在历史化... 在现代儿童文学中,得益于儿童观的现代革新及对儿童文学分层的理性认知,“死亡”已不再是话语禁忌而成为被接纳的议题。在对死亡“写什么”与“怎么写”的表述中,受制于儿童文学文类的杂糅而衍生出对死亡阐释的可能性及阈限。在历史化动态发展的语境中,儿童文学的死亡书写并不止于生命之殇的疼痛体验,而是同青少年的成长议题有机融合,从而扩充了死亡书写的长度、宽度与深度,这对于儿童文学自我封闭的本质主义起到了理论纠偏作用。同时,以死亡书写延展的生命重量对因幻想而衍生的文化轻逸产生了抵制效应。当然,死亡书写进入儿童文学文本也应是有限度的,如何针对儿童文学分层结构采用对应的叙事策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书写 儿童文学 话语禁忌 可能性 限制
下载PDF
基于叙事功能的AR传统文化绘本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方灏 王惠涵 《办公自动化》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绘本为载体,探究AR数字绘本的设计如何参与绘本的叙事构建,提升数字绘本的叙事功能,增加儿童对AR传统文化绘本的阅读理解。通过分析传统纸质绘本和数字绘本对儿童阅读理解差异的影响,从视觉轴线、画面结构、文字... 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绘本为载体,探究AR数字绘本的设计如何参与绘本的叙事构建,提升数字绘本的叙事功能,增加儿童对AR传统文化绘本的阅读理解。通过分析传统纸质绘本和数字绘本对儿童阅读理解差异的影响,从视觉轴线、画面结构、文字叙述三个方面,以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为绘本主题,对AR数字绘本进行设计实践。基于叙事功能的AR传统文化绘本利用AR技术的特性,构建连续的AR故事场景,实现传统文化和数字技术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绘本设计 叙事功能 传统文化 学前教育
下载PDF
地域特色与艺术拓新——2022年黑龙江儿童文学创作与实践
9
作者 张珊珊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118-124,共7页
2022年的黑龙江儿童文学创作,秉持着儿童性、时代性与地域性的创作底色,以塑造中国美好儿童形象为创作旨归。较之上年,黑龙江儿童文学的文体类型更为丰富多元,成长小说取得新拓展,动物文学“走出去”成果卓著,图画书、儿童散文等发展相... 2022年的黑龙江儿童文学创作,秉持着儿童性、时代性与地域性的创作底色,以塑造中国美好儿童形象为创作旨归。较之上年,黑龙江儿童文学的文体类型更为丰富多元,成长小说取得新拓展,动物文学“走出去”成果卓著,图画书、儿童散文等发展相对薄弱的文体取得新突破,整体面貌呈现文体均衡的发展态势,在主题内容、童书出版等方面彰显“本土化”自觉,“儿童文学的大庆方阵”等文学品牌建设如火如荼,展现了别具特色的龙江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性 时代性 地域性 文学品牌建设 儿童文学创作
下载PDF
2021年黑龙江儿童文学现象观察
10
作者 张珊珊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1-73,共3页
2021年,黑龙江儿童文学热切呼应与深度诠释时代主题,作品获奖延续高水准、多类别。少儿主题出版弘扬红色文化等时代精神;梁晓声等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以多彩维度传递社会正能量;常新港等作家的成长书写呈现多重变奏与多元表达;格日勒其木... 2021年,黑龙江儿童文学热切呼应与深度诠释时代主题,作品获奖延续高水准、多类别。少儿主题出版弘扬红色文化等时代精神;梁晓声等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以多彩维度传递社会正能量;常新港等作家的成长书写呈现多重变奏与多元表达;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儿童文学作品聚焦生态文明时代主旋律;左泓等作家的边疆书写展现地域与民族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儿主题出版 现实书写 成长小说 边疆叙事 生态文学
下载PDF
《佩德罗·巴拉莫》的听觉叙事研究
11
作者 吴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佩德罗·巴拉莫》旨在表现大革命时期,在佩德罗·巴拉莫这样的恶霸的统治下,墨西哥农村破落不堪、民不聊生的惨状。作品叙事手法独特,多个叙事者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叙事,时空交错,人物故事线交错。作品还充斥着各种声音。作... 《佩德罗·巴拉莫》旨在表现大革命时期,在佩德罗·巴拉莫这样的恶霸的统治下,墨西哥农村破落不堪、民不聊生的惨状。作品叙事手法独特,多个叙事者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叙事,时空交错,人物故事线交错。作品还充斥着各种声音。作者多借由对话、独白、呓语来建构故事。除此之外,作者还描摹了丰富的自然之声和物声。这些音景时而也会凸显为前景,推动情节的发展。此外,声音具有不聚焦和虚幻的特点,叙事者聆察的信息更繁杂,也留有想象的空间;而发自肺腑的声音又能更直接地表达人物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该文将基于听觉叙事相关理论,研究作品的声音,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德罗·巴拉莫》 鲁尔福 听觉叙事 音景 聆察 苦难
下载PDF
中国儿童文学温情主义潮流的回溯与论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旭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已经历百年之路,每一个阶段都对应地出现了儿童文学的思潮或潮流。现实主义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主潮,但各个时期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却并非全是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反而是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温情主义相结合的那一...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已经历百年之路,每一个阶段都对应地出现了儿童文学的思潮或潮流。现实主义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主潮,但各个时期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却并非全是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反而是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温情主义相结合的那一部分。温情主义萌芽于五四时期,显现于新时期,它与对童心的自觉呵护、与童心的友善对话、对儿童生活的温情注视及对童年的诗情想象与构建密切相关,也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儿童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温情主义潮流 现实主义
下载PDF
童年美学观照下的伦理冲突——以《城南旧事》为例
13
作者 张梅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五四”时期是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多种思想碰撞对话的时期。价值的“诸神之争”必然带来伦理的重构,伦理重构的冲动以儿童文学为场域呈现出丰富驳杂的意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呈现1920年代伦理冲突和重构的典型文本。女主角... “五四”时期是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多种思想碰撞对话的时期。价值的“诸神之争”必然带来伦理的重构,伦理重构的冲动以儿童文学为场域呈现出丰富驳杂的意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呈现1920年代伦理冲突和重构的典型文本。女主角英子在“疯癫与文明”、好与坏、传统与现代、“出走”与“归来”等伦理困境中,以至真、至善的童心对现有方案提出质疑,其思考和选择呈现出的童年美学,提供了对黑暗现实进行批判和超越的未来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伦理冲突 童年美学 《城南旧事》
下载PDF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工业化书写
14
作者 龙其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52-160,共9页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已有40多年历史,对于工业化书写形成了相应模式。生态作家秉持人文立场,批评工业化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和对于淳朴人性的影响。因此,工业化生产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品多以负面形象出现。部分作家采取了简单的...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已有40多年历史,对于工业化书写形成了相应模式。生态作家秉持人文立场,批评工业化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和对于淳朴人性的影响。因此,工业化生产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品多以负面形象出现。部分作家采取了简单的批判式写作,将生态破坏的矛头指向了工业化本身,却忽略了工业化本身具有正面价值的事实。对于工业化之于环境的影响,中国当代生态作家们应理性看待,既看到其破坏作用,也应重视其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文学 工业化书写 批判与反思 辩证思考
下载PDF
新世纪儿童乡土小说中方言书写的多向度考察
15
作者 孔令玉 张小华 米斯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2期19-23,共5页
新世纪儿童乡土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方言书写。这些方言内含着多向度的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它是多民族方言的精彩呈现,是多词性方言的全面展示,是多童趣方言的情感抒发。通过对这一文学现象的考察,既能唤起人们对方言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 新世纪儿童乡土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方言书写。这些方言内含着多向度的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它是多民族方言的精彩呈现,是多词性方言的全面展示,是多童趣方言的情感抒发。通过对这一文学现象的考察,既能唤起人们对方言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又能指引作家在新时代巧妙运用方言创作出更多经典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儿童乡土小说 儿童文学 方言
下载PDF
论中国儿童文学的孕育期
16
作者 梅杰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中国儿童文学是新文学,是现代文学,诞生于五四时期。而中国儿童文学孕育则可上溯到清末民初的儿童报刊创辟、儿童读物编译出版、学堂乐歌运动。中国儿童文学孕育期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主要有梁启超、黄遵宪文学活动的推动,孙毓修在商务印... 中国儿童文学是新文学,是现代文学,诞生于五四时期。而中国儿童文学孕育则可上溯到清末民初的儿童报刊创辟、儿童读物编译出版、学堂乐歌运动。中国儿童文学孕育期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主要有梁启超、黄遵宪文学活动的推动,孙毓修在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童话》丛书的影响,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研究,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史 中国儿童文学孕育期 孙毓修 周作人
下载PDF
中国原创科学绘本信息传达特点--以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作品为例
17
作者 苏萍 《教育探究》 2023年第4期32-36,共5页
中国原创科学绘本佳作中的信息传达考虑多重谱系的交织融合特点,从科学、人文、艺术技巧进行整体性地精心构思。从渗透科学精神的故事建构、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视觉表达,民族风格与国际传播三个方面来看,丰子恺四部获奖作品找到科普和... 中国原创科学绘本佳作中的信息传达考虑多重谱系的交织融合特点,从科学、人文、艺术技巧进行整体性地精心构思。从渗透科学精神的故事建构、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视觉表达,民族风格与国际传播三个方面来看,丰子恺四部获奖作品找到科普和儿童兴趣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故事建构,激发儿童读者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兴趣;保证科学信息的正确性、准确性和成熟性,在视觉设计上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注重信息传达的直接性、叙事性与互动性;树立鲜明的艺术风格,提高绘本的艺术感染力,吸引儿童读者更深入地探索科学奥秘,感受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绘本 信息 特点 儿童
下载PDF
新世纪儿童乡土小说对乡村文化的书写与思考
18
作者 孔令玉 雷鸣 《喀什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9-84,96,共7页
新世纪的儿童乡土小说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形成了以现实型题材为主、追忆型题材与幻想型题材多元共生的局面。这些儿童乡土小说中包含了大量乡村文化的质素,对乡村物态文化、乡村精神文化、乡村制度文化、乡村行为文化均有全面书写... 新世纪的儿童乡土小说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形成了以现实型题材为主、追忆型题材与幻想型题材多元共生的局面。这些儿童乡土小说中包含了大量乡村文化的质素,对乡村物态文化、乡村精神文化、乡村制度文化、乡村行为文化均有全面书写,内涵极为丰富。对此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梳理与探究,对作家深入书写乡村文化,避免创作过程中出现不良化倾向,指引其写出创新性的经典之作,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儿童乡土小说 乡村文化 书写
下载PDF
误读与错位:“童话”概念刍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思悦 陈勤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113,共7页
"童话",顾名思义应该是属于儿童这一特定群体的文学作品。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有不少童话作品却并不符合这一标准。纵观在中国的发展史,"童话"这一概念在最初引入中国时就产生了翻译上的偏差,加之文化人类学派的... "童话",顾名思义应该是属于儿童这一特定群体的文学作品。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有不少童话作品却并不符合这一标准。纵观在中国的发展史,"童话"这一概念在最初引入中国时就产生了翻译上的偏差,加之文化人类学派的影响,以及对于童话中幻想成分的强调,使得对"童话"这一概念的理解产生了误读与错位。在当代,应当从"童话"概念的核心出发,将童话以不同功能加以分类,或是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划分,进一步明确"童话"的概念,不断丰富童话的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 误读 儿童心理 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