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吴兴六老会到张先《十咏图》:历史事件与图像叙事
1
作者 刘方 刘忆枫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张先《十咏图》构成了一个文化事件,那些看似同一时间发生的偶然事件,背后却隐藏了许多至今为张先《十咏图》研究者未曾发覆的历史真相。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开头就提到的庆历年与滕子京,与张先《十咏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张先《十咏图》构成了一个文化事件,那些看似同一时间发生的偶然事件,背后却隐藏了许多至今为张先《十咏图》研究者未曾发覆的历史真相。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开头就提到的庆历年与滕子京,与张先《十咏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重新思考和发掘张先《十咏图》本身所处的特定场域与语境,发覆其背后隐晦表达的多层历史真相,揭示了张先《十咏图》的图像叙事,通过视觉呈现的方式,微妙表达了张先的政治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先 《十咏图》 历史事件 图像叙事
下载PDF
三维摄影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国画保护与展示领域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桓硕 汤力 《艺术科技》 2024年第5期82-84,共3页
目的:文章探索三维摄影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国画保护与展示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提供新的艺术体验和教育方式方面的优势作用,旨在为传统艺术品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展示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方法:首先深入分析三维摄影技术的原理和应... 目的:文章探索三维摄影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国画保护与展示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提供新的艺术体验和教育方式方面的优势作用,旨在为传统艺术品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展示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方法:首先深入分析三维摄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优势,包括其在捕捉艺术品的几何结构、色彩、纹理等方面的能力。然后探讨如何将三维摄影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以创造沉浸式的艺术体验环境。对不同的国画作品进行三维扫描,将扫描得到的数据转化为VR环境中的模型,同时考虑交互设计、多感官集成和教育内容的融合。《千里江山图》作为一个具体案例,被用来演示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结果:三维摄影技术可以精确捕捉国画作品的详细特征,并在VR环境中将其展现在用户面前。VR技术不仅使观众获得了新的艺术品欣赏体验,还促进了交互和教育集成,赋予了艺术品教育价值。结论:三维摄影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国画保护与展示方面具有应用潜力,能为公众提供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相关技术为传统艺术品的数字化保护和展示提供了新的方法,有助于传承和普及传统艺术。《千里江山图》的案例证明了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潜能,为未来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摄影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国画 应用
下载PDF
浅谈吴山明宿墨人物画对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3
作者 付小青 《天工》 2024年第6期60-62,共3页
中国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宋代以来,写意人物画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实践探索,形成了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时至当代,吴山明先生的宿墨人物画在笔墨语言上独树一帜,他将以往厚重的宿墨画法转变为一种浅淡的空灵,更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 中国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宋代以来,写意人物画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实践探索,形成了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时至当代,吴山明先生的宿墨人物画在笔墨语言上独树一帜,他将以往厚重的宿墨画法转变为一种浅淡的空灵,更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趣。他的笔墨探索,对当代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吴山明先生的笔墨技法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刻地体悟宿墨人物画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画 吴山明 宿墨 人物画创作
下载PDF
度物象而取其真——论“真”的内涵与山水画创作
4
作者 刘丰源 《艺术科技》 2024年第6期60-62,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分析荆浩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地位与影响,特别是其作品《笔法记》以及“度物象而取其真”中“真”的理念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的指导意义。方法:为了深入研究山水画中“真”的含义,荆浩通过个人实践及对《笔法记》等古典文学... 目的:文章旨在分析荆浩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地位与影响,特别是其作品《笔法记》以及“度物象而取其真”中“真”的理念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的指导意义。方法:为了深入研究山水画中“真”的含义,荆浩通过个人实践及对《笔法记》等古典文学和绘画理论的探讨,来阐释其中蕴含的审美标准和创作理念。这一方法着重于去除伪饰,发掘事物的本色和本质,在画面上追求形神兼备,展现物象内在的气质与精神。此外,借鉴书籍以及网络文献中对“真”的理解,荆浩将自然之道与物之本质融入绘画创作中,提倡情感充实饱满,并通过毛笔表现出人与宇宙精神交融后的淳朴和天真。结果:荆浩的山水画作品及其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如《笔法记》等,成为后世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参考,其“真”的理念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绘画实践中。荆浩所倡导的“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关键作用,不仅提高了山水画的审美价值,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画的创作理念。结论:荆浩通过对“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在山水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为后世画家树立了典范。他的作品和理论不仅丰富了山水画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推动了中国画艺术持续发展。荆浩对“真”的追求和阐释,对于提升绘画的审美标准和创作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 《笔法记》 山水画 审美标准 创作理念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
5
作者 林东灵 《鄂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8-59,共2页
笔墨语言是中国画独有的“表现形态”与“表达方式”,山水画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整体形成中,表现出的脉络较为明确而完整。中国山水画包含着笔墨语言的技法体系、实践操作以及视觉审美规范,其语言结构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山水画相契合,能够为... 笔墨语言是中国画独有的“表现形态”与“表达方式”,山水画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整体形成中,表现出的脉络较为明确而完整。中国山水画包含着笔墨语言的技法体系、实践操作以及视觉审美规范,其语言结构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山水画相契合,能够为现代山水画的艺术建构,奠定坚实基础。文章结合笔墨语言的作用与特征,从虚实结合、气韵生动、书法审美等角度分析其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笔墨语言 美学意蕴
下载PDF
以本体、工夫、境界论山水画的审美与发展
6
作者 杨金 《天工》 2024年第3期69-71,共3页
本体、工夫、境界很早就在很多理学、易学思想中得到体现。在心学中,本体与工夫内在合一,本体为工夫之依据,亦必经由工夫而现实地呈现,在此主客已泯然合一,本体呈现为境界。[1]儒家内圣之学是本体论、功夫论、境界论三者相统一的转化,... 本体、工夫、境界很早就在很多理学、易学思想中得到体现。在心学中,本体与工夫内在合一,本体为工夫之依据,亦必经由工夫而现实地呈现,在此主客已泯然合一,本体呈现为境界。[1]儒家内圣之学是本体论、功夫论、境界论三者相统一的转化,关键在于心和性,亦可称儒家的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正视人的生命,它将人生视为成德的过程,终极目的在于成圣成贤。这种倡导天人合一、人通物神的新儒家传统道德理性人格,同时具有一种道德宗教精神的内在意蕴,对于实现当下每个人生活幸福的人文终极精神关怀具有更大的价值。中国山水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然风景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表达画家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感悟。本体、工夫、境界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概念,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标准和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工夫 境界 山水画 审美 发展
下载PDF
道家哲学思想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艺术表达
7
作者 艾先飞 《天工》 2024年第3期66-68,共3页
中国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被继承、发扬,一直散发着灿烂的光辉。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画的视觉形式语言打动观赏者,更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中融入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使中国画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韵味。儒、释、道的哲学在中国... 中国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被继承、发扬,一直散发着灿烂的光辉。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画的视觉形式语言打动观赏者,更重要的是中国山水画中融入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使中国画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韵味。儒、释、道的哲学在中国画中都有所体现。其中道家因崇尚道法自然,与中国山水画的核心精神相契合,被中国画家所推崇,在中国山水画中通过艺术表达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艺术表达 道家哲学思想
下载PDF
植物纹样在工笔人物画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邓立 《天工》 2024年第3期72-74,共3页
植物纹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备受人们关注。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艺术家借鉴多种元素,将植物纹样融入其中,使绘画作品展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将植物纹样与工笔人物画有机结合,增强了绘画作品的艺术情趣和视觉效果,... 植物纹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备受人们关注。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艺术家借鉴多种元素,将植物纹样融入其中,使绘画作品展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将植物纹样与工笔人物画有机结合,增强了绘画作品的艺术情趣和视觉效果,为工笔人物画作品增添了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纹样 工笔人物画 装饰
下载PDF
国画家罗鼎华的绘画艺术探赜
9
作者 赵敏 帅民风 《天工》 2024年第6期66-68,共3页
罗鼎华是我国现代国画家,有着“湘西白石虾,八桂鼎华鱼”的美名。罗鼎华从小与中国画结下不解之缘,尤其在画鱼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罗鼎华将全部心血放在对国画鱼的钻研上,将自己的生活哲学融入绘画,大胆... 罗鼎华是我国现代国画家,有着“湘西白石虾,八桂鼎华鱼”的美名。罗鼎华从小与中国画结下不解之缘,尤其在画鱼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罗鼎华将全部心血放在对国画鱼的钻研上,将自己的生活哲学融入绘画,大胆创新,不断融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将罗鼎华的绘画艺术分为三个时期,论述和分析了罗鼎华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绘画风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鼎华 国画 抗战绘画
下载PDF
清“大一统”“华夷观”下的雍乾文士图
10
作者 郭建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
雍乾时曾绘系列“帝王文士图”,乾隆知此举背离祖训,曾言乃丹青游戏,非慕汉人衣冠。但本文认为清帝此类言论更应视为政治“平衡术”的体现,因“清帝文士图”除展示清帝的“自我想象”外,其产生的时间恰与康雍乾时试图构建新“大一统”观... 雍乾时曾绘系列“帝王文士图”,乾隆知此举背离祖训,曾言乃丹青游戏,非慕汉人衣冠。但本文认为清帝此类言论更应视为政治“平衡术”的体现,因“清帝文士图”除展示清帝的“自我想象”外,其产生的时间恰与康雍乾时试图构建新“大一统”观,弱化“华夷观”并试图夺取汉士人“道统”权的时间相契合,“图像证史”不过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观 治道合一 清帝文士图
下载PDF
绘画·作品
11
作者 陆文军 马丽茵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
作品说明:《晾马河》《长河湾》以西北大漠、戈壁为视觉要素,塑造了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一种对苍茫、厚重、安静和谐的追求。通过对一种山阔水远,缥缈无着、尘埃不到的“境”的创造,形式上对现实题材进行了与自身属性相关的探索,夹杂着... 作品说明:《晾马河》《长河湾》以西北大漠、戈壁为视觉要素,塑造了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一种对苍茫、厚重、安静和谐的追求。通过对一种山阔水远,缥缈无着、尘埃不到的“境”的创造,形式上对现实题材进行了与自身属性相关的探索,夹杂着作者的情绪,似乎带了些悲剧激情的调子,广漠、大气而肃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属性 视觉要素 现实题材
下载PDF
戴少龙写意重彩画作品选登
12
作者 戴少龙 《艺苑》 2023年第6期F0002-F0002,I0001-I0003,共4页
戴少龙的写意重彩画,在艺术手法上与传统重彩画明显不同,既不依靠文人绘画的正宗图式,也不同于重彩敷色的民间图式和传统方式。他的写意重彩画特别强调重彩画的写意性和书写性,他从传统资源中,特别是从民间艺术、壁画、文人画中吸取营养... 戴少龙的写意重彩画,在艺术手法上与传统重彩画明显不同,既不依靠文人绘画的正宗图式,也不同于重彩敷色的民间图式和传统方式。他的写意重彩画特别强调重彩画的写意性和书写性,他从传统资源中,特别是从民间艺术、壁画、文人画中吸取营养,再赋予现代性的转换并予以生发;力求突破旧有程式,以实体求虚境,以厚重求空灵,以浓郁丰富的色彩取代单纯,以现代构成营造出视觉张力,追求作品的艺术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彩画 文人绘画 书写性 写意性 虚境 现代构成 民间艺术 视觉张力
下载PDF
画与书:两种《符山堂图卷》考述
13
作者 侯富芳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29-634,共6页
《符山堂图卷》本是清代康熙年间淮安著名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张弨请江都画家朱珏为其读书之处所作。画成之后,张弨携之遍请名人题词。张氏殁后二百余年间,此画不知所终。近代以来又重现世间,在淮安、北京、山西、上海等地之间流转。后... 《符山堂图卷》本是清代康熙年间淮安著名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张弨请江都画家朱珏为其读书之处所作。画成之后,张弨携之遍请名人题词。张氏殁后二百余年间,此画不知所终。近代以来又重现世间,在淮安、北京、山西、上海等地之间流转。后由罗振玉转赠淮安人丁宝铨收藏。丁氏又遍请当时名流题辞其上。帖画最终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所藏抄本《符山堂图卷》一册,为佚名所抄辑画作上所题诗文。本文以画与书两种《符山堂图卷》为中心,对张氏父子、符山堂及《符山堂图卷》画作流转等相关史事略为辑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弨 朱珏 《符山堂图卷》 罗振玉 丁宝铨
下载PDF
作品赏析
14
作者 周振坤 李鹏宇 《艺术科技》 2023年第21期F0004-F0004,共1页
作品介绍:《特色餐饮空间》为梧州市光明乳鸽特色餐饮空间设计,总面积1155 m^(2)。空间整体设计风格土要为现代中式,以暖色调为主,适度的灯光设计可以营造出温馨、清爽、舒适的氛围。功能区域划分及交通流线设计充分考虑到客座率和客人... 作品介绍:《特色餐饮空间》为梧州市光明乳鸽特色餐饮空间设计,总面积1155 m^(2)。空间整体设计风格土要为现代中式,以暖色调为主,适度的灯光设计可以营造出温馨、清爽、舒适的氛围。功能区域划分及交通流线设计充分考虑到客座率和客人的消费需求,提升了用餐体验,营造出一个舒适、温馨的用餐环境,让客人在品尝各种美食之余,能够放松心情,增进人际关系,树立文化自信,感受到空间的中式魅力和浓浓的人情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灯光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作品欣赏 消费需求 功能区域划分 梧州市 人情味
下载PDF
周石峰作品
15
作者 周石峰 《中国书画》 2023年第3期132-132,共1页
《中国书画》创刊20周年寄语:2014年,我被聘为《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研究员,参加了书画院组织的一系列画展和写生彩风活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参加中央党校的写生活动,不仅参加了党校领导组织的座谈会,还参观了图书馆以及校园里的红... 《中国书画》创刊20周年寄语:2014年,我被聘为《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研究员,参加了书画院组织的一系列画展和写生彩风活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参加中央党校的写生活动,不仅参加了党校领导组织的座谈会,还参观了图书馆以及校园里的红船和其他景点。党校校园最显眼的地方安放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座白大理石雕塑,那穆和庄严的艺术感打动了我,我当即画了写生。这幅画参加了党校的展览并被党校收藏。那次的写生活动让我记忆犹新,感谢《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的工作人员近十年来为画家们所付出的辛苦!祝愿《中国书画》杂志越办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院 中央党校 《中国书画》 大理石 图书馆 校园 写生 杂志社
下载PDF
论“文人画”:从米芾到陈洪绶--“拜石绘事”600年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中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若拘泥于清史版列传框架,很容易将陈洪绶的绘画史地位限定在甲申年前。其实,真正标识陈洪绶对中华绘画(暨心灵史)的峰值性贡献的创作,业已绵延到甲申年后,此即不宜被艺术史所忽略的“绘石四重奏”(“拜石”→“亵石”→“苦石”→“悼石... 若拘泥于清史版列传框架,很容易将陈洪绶的绘画史地位限定在甲申年前。其实,真正标识陈洪绶对中华绘画(暨心灵史)的峰值性贡献的创作,业已绵延到甲申年后,此即不宜被艺术史所忽略的“绘石四重奏”(“拜石”→“亵石”→“苦石”→“悼石”)。这就亟需转换路径,将老莲绘石人物画中的“石头记”纳入“文人画”谱系,来与“士人画”谱系作一比较,这便溢出了清史版列传的常规视角,而已沉潜到士大夫心灵深处,去遥感老莲拷问其灵魂时的悲怆绝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米芾 陈洪绶 “拜石绘事” “绘石四重奏”
下载PDF
浅论清代山水画中的“仿”“摹”“拟”“临”现象
17
作者 李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仿”“摹”“拟”“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学习的一个过程,它是画家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领路人,是走进中国传统山水画世界的敲门砖。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师古类作品,来具体认识“仿”“摹”“拟”“临”这四种师古现象,分别从临古中的精... “仿”“摹”“拟”“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学习的一个过程,它是画家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领路人,是走进中国传统山水画世界的敲门砖。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师古类作品,来具体认识“仿”“摹”“拟”“临”这四种师古现象,分别从临古中的精准匹配、仿古中的主观发挥、摹古中的丘壑内融、拟古中的自由调度这四个方向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山水画 仿
下载PDF
《青云直上》
18
作者 周京新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名釜是一位沉稳踏实、成果斐然的青年山水画家。他长期在专业单位从事中国画艺术创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比较扎实的专业功底。他的山水画创作境界上有传统意韵,气息淳厚;图式上有现代精神,结构叠展;笔墨上有个性表现,灵动持正... 名釜是一位沉稳踏实、成果斐然的青年山水画家。他长期在专业单位从事中国画艺术创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比较扎实的专业功底。他的山水画创作境界上有传统意韵,气息淳厚;图式上有现代精神,结构叠展;笔墨上有个性表现,灵动持正;色彩上有造化大象,意写缤纷。他的山水画艺术风格与他宽厚平和的为人一样,舒展而厚重,灵变而端庄,热烈而沉静。今后,赵名釜需要进一步提升个性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中国画艺术 山水画艺术 个性艺术 个性表现 专业功底 山水画家 生活体验
下载PDF
闲云知音
19
作者 桂晓亮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和语言样式经历了宋元以来文人精神意趣的灌注,赋予其诗书画印综合的特质。音乐性和知音文化符号的使用,成为现代绘画对传统文化阐释的新视角,也成就了作品的创新探索。
关键词 文化阐释 现代绘画 创新探索 诗书画印 语言样式 知音文化 音乐性 精神意趣
下载PDF
青山观我
20
作者 桂晓亮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和语言样式经历了宋元以来文人精神意趣的灌注,赋予其诗书画印综合的特质。音乐性和知音文化符号的使用,成为现代绘画对传统文化阐释的新视角,也成就了作品的创新探索。
关键词 文化阐释 现代绘画 创新探索 诗书画印 语言样式 知音文化 音乐性 精神意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