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开发与利用研究——基于数字化背景下巢湖文创产品的人文解读
1
作者 姚为俊 秦艳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而近年来兴起的环巢湖旅游,则是一种对于环巢湖区域的“一湖、两城、十二镇”展开的以欣赏湖光山色、探索湖区文化和体验湖区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本文通过对巢湖旅... 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而近年来兴起的环巢湖旅游,则是一种对于环巢湖区域的“一湖、两城、十二镇”展开的以欣赏湖光山色、探索湖区文化和体验湖区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本文通过对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产品的实地调研为切入点,结合现代数字化技术对于工业产品创意的影响,将具有巢湖印记的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作为讨论重点。探讨在现代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观念,以及追寻创意-创业-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于环巢湖这一特定地域进行人文、历史、环境的分析,将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作为现代技术和手工创意结合的产品,构想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现代化路径。笔者以期以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产品为输出口,将文化、技术、艺术、环境、进行整体性的设计,提出具体的对于环巢湖旅游文创产品的创新理念,并且融入多元的文化价值,使得现代化的创意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众审美做出有效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巢湖旅游 文创 手工 陶瓷类 设计
下载PDF
凉山漆器的图像提取与设计再生
2
作者 付莎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凉山漆器是彝族原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髹饰技艺也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现代图像学角度分析凉山漆器的图像文化,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与提取,借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先将凉山漆器的图像进行矢量绘制,再运用镜像、复... 凉山漆器是彝族原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髹饰技艺也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现代图像学角度分析凉山漆器的图像文化,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对其图像进行分析与提取,借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先将凉山漆器的图像进行矢量绘制,再运用镜像、复制、旋转、矩阵等数字指令,实现其图像的提取、重组与衍生设计,生成新的图像,继而实现其在当代的设计生成,让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融合,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 漆器 图像 设计再生
下载PDF
论女性陶艺家话语的确立
3
作者 王欣 张芊芊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中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但其中竟然少有关于女性劳绩的记载。直至21世纪,越来越多的女性声音经由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女性陶艺家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发广泛关注。她们以女性天生的直觉去感悟生活、生理以及社会,并通过有别于男... 目的:中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但其中竟然少有关于女性劳绩的记载。直至21世纪,越来越多的女性声音经由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女性陶艺家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发广泛关注。她们以女性天生的直觉去感悟生活、生理以及社会,并通过有别于男性的艺术语言将其呈现出来。这一话语体系的成型之路曲折且泥泞,文章探析其话语体系建立之由然。方法:文章从我国的陶瓷教育体系、现代陶艺运动、女性艺术思潮三个方面探析女性陶艺家话语确立的过程,以期更好地理解女陶艺家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并在多元文化场域中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结论:研究表明,女性陶艺家当代话语体系的形成源自我国当代陶瓷教育体系的深化演变,以及女性学院派陶瓷艺术家的增多。同时,现代陶艺运动带来的新观念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予了女性陶艺家更多的创作路径选择。此外,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思想的冲击使我国女性艺术家萌生出女性意识,掀起了本土化的女性艺术热潮。女性艺术家在这段时期以群体的形式积极投身陶艺展览、参与艺术讨论,关注度极高。女性陶艺的发展为我国现代陶艺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拓展了现代陶艺的新发展图景。结果:如今,女性陶艺创作领域笙歌鼎沸,艺术形式和关注视角各有千秋,女性陶艺家已然完成了对自我身份的构建,在中国现代陶艺中找到了自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陶艺 女性陶艺家 现代陶艺
下载PDF
地方依恋理论在环境陶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白雅力克 黄秋慧 《陶瓷》 CAS 2024年第5期70-72,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环境陶艺开始以其独立的艺术身份参与城市的建设与美化,成为美化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艺术形式。笔者基于地方依恋理论,分析人、陶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探讨地方依恋理论在环境陶艺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与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环境陶艺开始以其独立的艺术身份参与城市的建设与美化,成为美化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艺术形式。笔者基于地方依恋理论,分析人、陶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探讨地方依恋理论在环境陶艺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与方法,提出了“地方感”“认同感”和“根植感”3种设计方法。通过笔者研究,其价值在于当今我国环境陶艺同质化的发展现状给予新的设计启示,希望在设计实践中起到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理论 环境陶艺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活态保护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继承与发展——以泥金彩漆技艺为例
5
作者 丘元 《天工》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活态保护理论契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继承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存续规律,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自然变迁与创新发展,有利于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以泥金彩漆技艺为例,通过介绍泥金彩漆技艺... 活态保护理论契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继承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存续规律,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自然变迁与创新发展,有利于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以泥金彩漆技艺为例,通过介绍泥金彩漆技艺的历史,分析泥金彩漆技艺与活态保护的联系,探讨泥金彩漆技艺的创新继承与发展困局。希望可以更清晰地认识活态保护理论对泥金彩漆技艺创新继承与发展的启示,并提出具体的实践应用建议,为泥金彩漆技艺创新继承与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态保护理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继承 泥金彩漆技艺
下载PDF
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的民族性表达研究
6
作者 张宝青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来源于传统青花艺术,数十年来,始终坚持民族性表达发展道路。通过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发展状况的分析,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主要采取中西融合的方式,主要... 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来源于传统青花艺术,数十年来,始终坚持民族性表达发展道路。通过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发展状况的分析,对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当代实验性青花艺术民族性表达主要采取中西融合的方式,主要包括传统意象表达与西方抽象表达的融合、工笔表达与西方写实主义的融合、图案纹样与现代构成的融合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青花 民族性 表达方式
下载PDF
明清螺钿漆盒与其他镶嵌漆盒艺术特征对比研究
7
作者 张君如 廖曦 《艺术科技》 2024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螺钿漆盒作为螺钿漆器的代表品类,是中华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明清时期是螺钿漆盒工艺和装饰艺术发展的巅峰期。文章旨在比较明清螺钿漆盒与同时期其他镶嵌漆盒,包括百宝嵌漆盒、嵌珐琅漆盒、嵌金银漆盒和嵌瓷... 目的:螺钿漆盒作为螺钿漆器的代表品类,是中华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明清时期是螺钿漆盒工艺和装饰艺术发展的巅峰期。文章旨在比较明清螺钿漆盒与同时期其他镶嵌漆盒,包括百宝嵌漆盒、嵌珐琅漆盒、嵌金银漆盒和嵌瓷漆盒的艺术特征。方法:分析不同镶嵌漆盒的制作工艺和材料,详细研究了每种漆器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质感、装饰特点,以更深刻地了解漆盒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漆盒艺术鉴赏、保护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结果:研究发现,螺钿镶嵌漆器在材料和工艺上与其他镶嵌漆盒有显著的不同。螺钿漆盒使用螺钿片进行镶嵌装饰,百宝嵌漆盒以多种宝石和饰品的嵌入而闻名,嵌珐琅漆盒注重掐丝和釉彩技法,嵌金银漆盒利用金银箔装饰,而嵌瓷漆盒则使用陶瓷材料。不同的原材料和技法赋予了不同漆盒独特的外观特征,包括色彩的丰富度、光泽的变化、表面的纹理和整体的美感。结论:不同镶嵌漆盒有各自的独特之处,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观念。研究为漆盒手艺人、收藏家和鉴赏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这些珍贵的艺术品,还有助于推动不同工艺和风格的交流,促进漆器艺术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钿漆盒 艺术特征 百宝嵌漆盒 嵌珐琅漆盒 嵌金银漆盒 嵌瓷漆盒
下载PDF
晚清梅调鼎紫砂壶的文人化设计探析
8
作者 常越 崔华春 《艺术科技》 2024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的:作为晚清文人,梅调鼎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书法功底,他参与制作的紫砂壶是继曼生壶之后文人紫砂的又一高峰。文章旨在探析造就梅调鼎紫砂壶成为继曼生壶之后文人紫砂壶中兴的内在原因及动力,尝试回答梅调鼎紫砂壶如何呈现出文人感... 目的:作为晚清文人,梅调鼎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书法功底,他参与制作的紫砂壶是继曼生壶之后文人紫砂的又一高峰。文章旨在探析造就梅调鼎紫砂壶成为继曼生壶之后文人紫砂壶中兴的内在原因及动力,尝试回答梅调鼎紫砂壶如何呈现出文人感,其文人化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同时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实现的问题。方法:将研究对象置于历史语境下,通过结合梅调鼎的生平、交友及紫砂创作经历,以其参与制作的紫砂壶作品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角度,探析梅调鼎紫砂壶的设计,分别从造型建构、铭文镌刻和文心表达三个方面加以总结。结果:梅氏紫砂文人壶造型素净光洁而又突破实用、装饰形式以书法为主、装饰方法三位一体,总体呈现出自然敦古和简素空灵的文人审美观。结论:梅调鼎紫砂壶是涉及中国传统书法、镌刻、诗词等艺术门类的典型代表艺术品之一。可以说,梅氏紫砂反映了当时一批文人内心深处对于艺术的追求。在晚清紫砂形意分离的尴尬状况下,梅调鼎依旧保持着文人壶的创作传统,并进一步突破实用性为设计第一要义的限制,而更注重以紫砂作为载体表达个人艺术理念甚至人生态度,也正因如此,他才能突破传统紫砂壶的创作思路,创作出如“博浪椎壶”“汉铎壶”等传世名“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梅调鼎 紫砂壶 文人化设计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域下贵州省传统工艺品传承发展研究——以大方漆器为例
9
作者 王娟媚 刘丽莉 《艺术科技》 2024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2023年,全国文化旅游业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而贵州省作为世界知名的多彩民族特色旅游大省,传统工艺品与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较低。贵州省传统工艺品如何在文旅复苏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方法:非物质文化遗... 目的:2023年,全国文化旅游业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而贵州省作为世界知名的多彩民族特色旅游大省,传统工艺品与文旅融合发展水平较低。贵州省传统工艺品如何在文旅复苏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鲜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故文章对贵州省“三宝”之一的大方漆器的传承发展进行SWOT分析。结果:贵州省传统工艺品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面临着迭代、创新及同类型文旅与工艺传承发展的市场挤压困境。为优化贵州省传统工艺品的传承发展路径,建议贵州省在传统工艺品及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增加人才储备,运用大数据技术,传播传统工艺品信息,同时完善传统工艺品制作与传习体验的基础设施,策划以传统工艺品为主题的多彩贵州文化节事旅游热点子项目,建设文旅市场。结论:贵州省传统工艺品的传承发展应依托贵州特有的文化,结合文旅发展规划,协同传统工艺品传承人、时代科技、文旅复苏工作,在保护文化特色底蕴的同时打破传统束缚,充分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深挖产业价值,为大众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特殊性、体验性的传统工艺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大方漆器 传承发展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陶瓷原料成分识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若楠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针对科学合理的分类陶瓷原料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陶瓷原料成分识别。首先对SVM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构建SVM线性核分类器和SVM高斯核分类器;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陶瓷原料分类实验,对陶瓷原料分类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实验表明... 针对科学合理的分类陶瓷原料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陶瓷原料成分识别。首先对SVM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构建SVM线性核分类器和SVM高斯核分类器;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陶瓷原料分类实验,对陶瓷原料分类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实验表明,线性核支持向量机预测准确率为96.7%,有更强的可行性和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 陶瓷原料 成分识别
下载PDF
中国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再现研究
11
作者 赵彬 《天工》 2024年第7期21-23,共3页
对古代陶瓷造型的再现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也是现代陶艺家表达个性和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传统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推动了陶瓷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当代陶艺在再现古代陶瓷造型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难度... 对古代陶瓷造型的再现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也是现代陶艺家表达个性和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传统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推动了陶瓷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当代陶艺在再现古代陶瓷造型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难度、市场需求与审美趋势的变化等。思考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更好地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以实现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创新性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陶瓷 造型美学 当代陶艺 再现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建水紫陶“残贴”的艺术表现及发展路径研究
12
作者 张会莲 冯文莲 向杰 《佛山陶瓷》 2024年第1期6-8,共3页
云南建水紫陶始于清末,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建水紫陶的装饰性艺术以“残贴”为代表性,本文主要探讨“残贴”的艺术表现及其在当下发展路径中的现状与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 建水紫陶 残贴 艺术表现 发展路径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宁国龙窑陶瓷文化价值与活态传承研究
13
作者 牛传宝 李玲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8-94,共7页
“宁国龙窑制陶技艺”已被正式列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国龙窑始于商兴于宋,是全国现存最大的“活龙窑群”,其“制陶技艺”被誉为陶瓷界的活化石,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化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宁国陶瓷人要充分运用... “宁国龙窑制陶技艺”已被正式列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国龙窑始于商兴于宋,是全国现存最大的“活龙窑群”,其“制陶技艺”被誉为陶瓷界的活化石,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化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宁国陶瓷人要充分运用当代数字传播技术,活态传承传统手工制陶技艺,发扬光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国龙窑 陶瓷产品 制陶技艺 活态传承
下载PDF
基于创新思维视角的陶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14
作者 李典 《天工》 2024年第5期75-77,共3页
陶瓷艺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陶瓷艺术教育中,应该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同时鼓励学生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法。基于创新思维视角的陶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能... 陶瓷艺术作为我国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陶瓷艺术教育中,应该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同时鼓励学生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法。基于创新思维视角的陶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能顺应当下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趋势,有效推动陶瓷艺术教育走向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基于此,首先分别概述了创新思维与陶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接着阐述了陶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现状,然后论述了创新思维在陶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最后基于以问题为导向的陶艺设计实践创作和跨学科融合的陶艺设计实践创作两个层面来剖析创新思维在陶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路径,推动陶瓷艺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为陶瓷艺术设计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思维 陶瓷艺术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淄博陶瓷的数字化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15
作者 商彦彦 郭亚男 《佛山陶瓷》 2024年第1期66-68,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淄博陶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体现着淄博地域百姓的审美特征和生活习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淄博陶瓷受到了巨大的文化冲击,为进一步推进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淄博陶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体现着淄博地域百姓的审美特征和生活习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淄博陶瓷受到了巨大的文化冲击,为进一步推进淄博陶瓷产业发展,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本文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概况、淄博陶瓷传承现状与数字化可行性分析,探索了非遗视域下淄博陶瓷数字化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淄博陶瓷数字化保护在现代发展中的有效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淄博陶瓷 数字化保护
下载PDF
山西珐华彩瓷的创新产品设计研究
16
作者 郝丽莎 郝巍东 《天工》 2024年第7期57-59,共3页
探讨山西珐华的工艺及其独特艺术魅力,特别对珐华工艺的材料与装饰图案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对现代珐华产品进行改良与再设计,展现珐华彩瓷的现代审美价值,增强将现代珐华彩瓷工艺与日用瓷产品结合的可能性,为推广山西珐华艺术,使其融入现... 探讨山西珐华的工艺及其独特艺术魅力,特别对珐华工艺的材料与装饰图案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对现代珐华产品进行改良与再设计,展现珐华彩瓷的现代审美价值,增强将现代珐华彩瓷工艺与日用瓷产品结合的可能性,为推广山西珐华艺术,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提供参考,同时为山西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珐华 沥粉工艺 产品设计
下载PDF
宋代缠枝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17
作者 林羽佳 顾任飞 《天工》 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
宋代缠枝纹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纹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本土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民族文化题材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发掘的历史文物,结合宋代文化背景,研究宋代缠枝纹的发展演变过程,解读缠枝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宋代缠枝纹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纹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本土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民族文化题材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发掘的历史文物,结合宋代文化背景,研究宋代缠枝纹的发展演变过程,解读缠枝纹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对其在现代设计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和发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纹样 宋代缠枝纹 现代设计
下载PDF
论植物形态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
18
作者 王占峰 范圣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11-I0011,共1页
陶瓷设计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形状、线条、色彩和纹理等元素来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在这些元素中,植物形态的应用已经成为陶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为作品增添了自然美和生命力的气息,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陶瓷设计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形状、线条、色彩和纹理等元素来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在这些元素中,植物形态的应用已经成为陶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为作品增添了自然美和生命力的气息,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植物形态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是行业的重点发展项目。将植物形态运用在陶瓷设计中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设计 重点发展项目 植物形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审美价值 自然美 元素
原文传递
坭兴陶窑变虚拟数字化制作
19
作者 李荣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10-I0010,共1页
设计说明:本产品是广西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陶器烧制技艺加工过程中利用虚拟技术进行设计、仿真、建模、交互等具体化操作,提前对产品造型、成... 设计说明:本产品是广西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陶器烧制技艺加工过程中利用虚拟技术进行设计、仿真、建模、交互等具体化操作,提前对产品造型、成本、工艺等多方面进行模拟,不但给窑变烧制技艺带来了可预见性,而且也增加了更多的艺术创作性。虚拟现实设计模型有着绝对的优势,尤其是针对原料极好的陶器加工而言,虚拟现实技术尤为重要。使传统生产模式复杂、反复、封闭式等特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虚拟设计中具有交互性的三维模型为载体,将工艺大师的设计理念和加工过程以更直观的方式进行传达,使设计师对造型美观、结构合理、烧制工艺等进行反复揣摩和分析;观众通过沉浸式观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陶器窑变的价值。由此,可使陶器窑变烧制在创作、加工、生产、烧制培训等领域得到了最大化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技术 产品造型 沉浸式 虚拟设计 设计说明 坭兴陶 烧制工艺
下载PDF
龙泉窑粉青色和梅子青色釉釉名考证及辨析
20
作者 王宪旅 李其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古人对釉色的描述和记载过于简单和抽象,使得今人对龙泉窑青瓷釉色的理解见仁见智。本文从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的角度对龙泉窑粉青色和梅子青色釉进行了探析。通过对龙泉窑粉青色和梅子青色釉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让人们能比较清楚地认... 古人对釉色的描述和记载过于简单和抽象,使得今人对龙泉窑青瓷釉色的理解见仁见智。本文从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的角度对龙泉窑粉青色和梅子青色釉进行了探析。通过对龙泉窑粉青色和梅子青色釉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让人们能比较清楚地认知和掌握这两种釉色特征,也为龙泉窑青瓷釉色系统的指标化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窑青瓷 粉青 梅子青 翠青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