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宋姜白石自度曲伴奏和声编配初探
1
作者
巫伟鑫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9期65-67,共3页
本文探讨了宋代著名音乐家姜白石的自度曲的研究背景及其和声编配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对《白石道人歌曲》背景的梳理,本文阐述了姜白石及其作品的重要性。其次,本文回顾了中国传统音乐和声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现有的和声编配方案。本...
本文探讨了宋代著名音乐家姜白石的自度曲的研究背景及其和声编配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对《白石道人歌曲》背景的梳理,本文阐述了姜白石及其作品的重要性。其次,本文回顾了中国传统音乐和声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现有的和声编配方案。本文以黄翔鹏先生提出的中国传统音乐调式理论体系为基础,揭示了该理论在和声编配中的应用潜力。最后,通过全面的理论综述,本文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以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音乐和声编配的研究和实践。本文旨在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和声编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当代音乐学者和作曲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引起学界对中国传统音乐和声编配研究的更多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姜白石
自度曲
和声编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诗与唐乐的匹配规律初探——以七首唐诗与唐乐匹配为例
2
作者
李建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9-66,共18页
通过对传世唐谱与唐诗的诗乐匹配实践可以发现,七言诗更宜与4/4拍曲子匹配,五言诗更宜与2/4拍曲子匹配,六言诗更宜与4/4拍曲子匹配。七言诗句与4/4拍乐句匹配的标准模式为“■××○|×××○”,五言诗句与2/4拍乐...
通过对传世唐谱与唐诗的诗乐匹配实践可以发现,七言诗更宜与4/4拍曲子匹配,五言诗更宜与2/4拍曲子匹配,六言诗更宜与4/4拍曲子匹配。七言诗句与4/4拍乐句匹配的标准模式为“■××○|×××○”,五言诗句与2/4拍乐句匹配的标准模式为“××|■×”,六言诗句与4/4拍乐句匹配的标准模式为“××××|×○×○”。标准模式外,诸诗乐匹配亦有所变化。不论“由乐以定词”,还是“选词以配乐”,唐诗与唐乐匹配的主导皆在诗而不在乐。其直接原因是诗句固定的朗诵音节节奏决定了乐句拍节节奏的被动、弹性适应,根本原因是诗句各音节朗诵时值长度对音节节奏产生的规定性,而诗句的意义节奏是对各音节朗诵时值长度限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唐乐
节奏
匹配
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诗宋词的音乐演唱传播及其影响
3
作者
李优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唐诗宋词发展的繁荣期,恰好处于文学通过音乐演唱方式传播的高峰期。尤其是大部分五言、七言绝句都可配乐演唱,而《阳关曲》《杨柳枝》等还被作为词调流传后世,“旗亭画壁”故事则进一步说明部分唐诗是作为歌词供人演唱的;晚唐文学通过...
唐诗宋词发展的繁荣期,恰好处于文学通过音乐演唱方式传播的高峰期。尤其是大部分五言、七言绝句都可配乐演唱,而《阳关曲》《杨柳枝》等还被作为词调流传后世,“旗亭画壁”故事则进一步说明部分唐诗是作为歌词供人演唱的;晚唐文学通过音乐演唱传播突出地表现在温庭筠等作家的“倚声填词”,而这些词确实都得到了广泛的音乐演唱传播。宋词最先是青楼乐坊伴乐演唱的歌词,因此宋词的音乐演唱传播更为突出。在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等为代表的词人们的词创作过程中,一直与音乐演唱与传播融合为一。宋词因为内容与词牌曲调做到了完美结合,形成词的广为传唱。这导致两宋词人与歌伎们共同推动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繁荣的事实,也推进了文学与音乐演唱传播的发展。唐诗宋词与音乐演唱不但形成当时的广泛传播,还深刻影响流传后世。当下许多歌曲创作和演唱词,也有与唐诗宋词融合发展的体现:或将唐诗宋词完全纳入歌词,或加以演绎,用以演唱当代故事和抒发情感。因此,唐诗宋词与音乐演唱传播的现象及其历史,除当时体现出诸多文化价值意义,也为今天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并由此表现出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宋词
音乐演唱传播
影响
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弃疾《青玉案》现代演唱版本比较研究
4
作者
张海鸥
肖茜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4期101-106,共6页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用元宵节庆的热闹衬托自己怀才不遇的幽独。现代演唱此词至少有二十多种版本。其中李砚作曲、曲丹演唱版和陈彼得作曲并演唱版传唱度最高。二者比较,李版是艺术歌曲,陈版是摇滚歌曲,各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用元宵节庆的热闹衬托自己怀才不遇的幽独。现代演唱此词至少有二十多种版本。其中李砚作曲、曲丹演唱版和陈彼得作曲并演唱版传唱度最高。二者比较,李版是艺术歌曲,陈版是摇滚歌曲,各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曲谱、演唱、乐队、舞台场景等方面综合比较,李版力求幽静深远沉思,引领人观察思考那个时代那个人;陈版现场参与感强,仿佛酒兴方浓的辛弃疾恍然穿越到元宵灯节的现场,在繁华热闹中狂放宣泄,反衬心中的苦闷孤独。音乐与文学的适宜度是关键问题,适宜度越高,演绎越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青玉案
现代演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初探
5
作者
刘礼晟
《精品生活》
2023年第5期0111-0113,共3页
随着全球文化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文化传承,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风采,需加强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研究。本文从传统文化与唱词内在联系、唱词特征、加强传统文化唱词创作路径探究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为推进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
随着全球文化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文化传承,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风采,需加强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研究。本文从传统文化与唱词内在联系、唱词特征、加强传统文化唱词创作路径探究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为推进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融合,激起新时代人们文化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唱词创作
创作路径
原文传递
武王《武》乐及其文化渊源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国安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8-155,共8页
在武王《武》乐应该与《大武》乐区别对待,《逸周·世俘》是考订《武》乐的可靠线索。《武》乐乃系由三成万舞、《诗·大雅·大明》等乐歌三章编配而成,初步揭示了《武》乐与商代万舞、《韶》乐舞之间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
周乐
万舞
韶乐
《武》乐
文化渊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水族古歌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
1
7
作者
欧光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4-46,共3页
水族古歌具有特殊的分节结构和押韵形式 ,唱起来朗朗上口 ,给人一种交织回环、富于节奏的和谐的音乐美感 ,反映出水族先民对宇宙和自然奥秘不断探索的可贵精神 ,具有古典、朴素。
关键词
水族古歌
音乐美
艺术美
审美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笳十八拍》唱法探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杨尚翡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99-100,共2页
琴歌的发掘和传承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胡笳十八拍》取材于历史上文姬归汉的故事,是一首经典的长篇叙事、抒情琴歌,在民间广为流传。从分析《胡笳》的歌词与演唱方法入手,可以探究古琴的风格以及古琴歌曲的演唱方法,并能发掘此类古...
琴歌的发掘和传承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胡笳十八拍》取材于历史上文姬归汉的故事,是一首经典的长篇叙事、抒情琴歌,在民间广为流传。从分析《胡笳》的歌词与演唱方法入手,可以探究古琴的风格以及古琴歌曲的演唱方法,并能发掘此类古琴歌曲的艺术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歌
胡笳十八拍
唱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
1
9
作者
郑婷婷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5期219-219,共1页
中国诗词歌曲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诗词歌曲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能够探清它在每个阶段所具有的艺术特点以及此特点的产生原因,有利于了解它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及理清发展脉络。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词歌曲
发展历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音乐专业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学思考
被引量:
1
10
作者
严雅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6-69,共4页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作曲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国古典风韵的歌曲形式,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美学意境,在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课程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将之作...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作曲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国古典风韵的歌曲形式,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美学意境,在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课程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将之作为声乐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提高艺术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歌曲
声乐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乐谱略论——兼论“曲线谱”的备忘录功能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杨咏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同乐谱的记谱形式所具备的功能特征不尽相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各有侧重。“曲线谱”记谱,包括汉族地区流传下来的乐谱以及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记谱,这些乐谱以其简洁明了、易学易记、形象生动等特点,反映了一定...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同乐谱的记谱形式所具备的功能特征不尽相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各有侧重。“曲线谱”记谱,包括汉族地区流传下来的乐谱以及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记谱,这些乐谱以其简洁明了、易学易记、形象生动等特点,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具体需要,体现了乐谱的备忘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曲线谱
记谱法
乐谱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发展传统音乐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
1
12
作者
康晓丹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277-278,共2页
我国的传统音乐由于社会环境方面的变化,市场经济管理背景的驱使等各种原因,使得其在当前的生存环境中越来越不受重视,我们只有恪尽“守土职责”,加强学校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营造理想的传统音乐文化生态系统,才能使其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我国的传统音乐由于社会环境方面的变化,市场经济管理背景的驱使等各种原因,使得其在当前的生存环境中越来越不受重视,我们只有恪尽“守土职责”,加强学校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营造理想的传统音乐文化生态系统,才能使其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不至于自生自灭。只有发展传统音乐不仅需要有正确方针的指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音乐
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
母语
生态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传长安古乐谱字、古谱识读与记谱法
13
作者
王晓如
李铠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1-192,F0003,共3页
唐传长安古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各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它以原生态形式完整保存下来了千年宫廷和都市音乐,使历史遗产以鲜活的姿态展示在国人面前。研究唐传长安古乐谱字、古谱识读与记谱法是传承保护唐传长安古乐的重要内容,...
唐传长安古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各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它以原生态形式完整保存下来了千年宫廷和都市音乐,使历史遗产以鲜活的姿态展示在国人面前。研究唐传长安古乐谱字、古谱识读与记谱法是传承保护唐传长安古乐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古乐
谱字
古谱识读
记谱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梅力更嘎查乌拉特传统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14
作者
张晓武
《阴山学刊》
2014年第2期99-102,共4页
采用民族音乐学基本方法——田野调查获得的梅力更嘎查乌拉特传统民歌的第一手资料,令人亦喜亦忧,这里的乌拉特传统民歌资源丰富,但总体生态状况令人担忧。今天的文化状况、演唱语境、学校教育状况和外来音乐都不利于蒙古族传统民歌的...
采用民族音乐学基本方法——田野调查获得的梅力更嘎查乌拉特传统民歌的第一手资料,令人亦喜亦忧,这里的乌拉特传统民歌资源丰富,但总体生态状况令人担忧。今天的文化状况、演唱语境、学校教育状况和外来音乐都不利于蒙古族传统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认识这里蒙古族传统民歌的生态状况,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传承当地乌拉特传统民歌的方法,对区域蒙古族传统音乐乃至全国各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工作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力更嘎查
乌拉特传统民歌
文化状况
演唱语境
学校教育
外来音乐
活态传承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媚与轻愁掩映的西洲恋曲
15
作者
赵东栓
《克山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47-48,共2页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一首出色的民歌,其独特的抒情风格与方法对相思女子的内心刻划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塑造了一个爱而不伤、思而不怨的抒情形象。
关键词
《西洲曲》
抒情风格
南朝民歌
相思女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歌《孟姜女》的同体变异研究
16
作者
王晓威
《艺术评鉴》
2017年第12期36-38,共3页
本文从三部分进行论证:首先介绍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故事产生及流变;其次分析了《孟姜女》歌曲的特点,主要介绍歌曲的曲式、旋律进行法、歌词的含义;第三部分,分析五首《孟姜女》的变体特点,重点分析王志信改编的《孟姜女》的三次变体...
本文从三部分进行论证:首先介绍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故事产生及流变;其次分析了《孟姜女》歌曲的特点,主要介绍歌曲的曲式、旋律进行法、歌词的含义;第三部分,分析五首《孟姜女》的变体特点,重点分析王志信改编的《孟姜女》的三次变体音乐。文章旨在总结不同地域民歌变体的形式特点,其中王志信改编的《孟姜女》结构更加复杂,在不失民歌原味的基础上,更加体现了专业化的特点,也是对民歌遗产最好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曲式
变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阳歌的传播与分布
被引量:
3
17
作者
许国红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1-74,共4页
凤阳歌以安徽凤阳为中心,流向四面八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并涉及到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等多种体裁。其传播面之广,适应性之强,这是我国民歌发展史上少有的现象。本文在分析了众多的乐曲和阅...
凤阳歌以安徽凤阳为中心,流向四面八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并涉及到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等多种体裁。其传播面之广,适应性之强,这是我国民歌发展史上少有的现象。本文在分析了众多的乐曲和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这一现象的传播与分布进行了初步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阳歌
民间歌舞
戏曲音乐
民间歌曲
乐曲
曲艺
民族器乐
传播
阅读
现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动形声,道艺合一--中国古代声乐理论述要
被引量:
1
18
作者
汪晓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声情关系论”是中国古代声乐美学的核心命题,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经典声乐理论研究叙事呈现以下五个特点:其一,情动形声既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体系的发端也是其理论核心,在其语境中歌唱是表达情感内容的艺术形式。其二,歌唱的道德规范既...
“声情关系论”是中国古代声乐美学的核心命题,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经典声乐理论研究叙事呈现以下五个特点:其一,情动形声既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体系的发端也是其理论核心,在其语境中歌唱是表达情感内容的艺术形式。其二,歌唱的道德规范既是对演唱者自身道德品格的规范,也是对歌唱作品与形式的规范,更是对歌唱这一艺术形式自身的规范。其三,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语境中,歌唱艺术的审美标准有着其独特的内涵。其四,字是歌唱艺术的前端,也是歌唱之美的部分,而腔则是歌唱的特质,也是歌唱之美的体现,二者相协,则歌唱美矣。其五,歌唱的方法及其历史衍变是不断分裂又不断交汇的河网,在以审美为核心的体系建构中逻辑性地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理论
情动形声
道艺合一
字正音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述清代歌本文献的特征
被引量:
1
19
作者
陈美静
《莆田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7-71,共5页
清代歌本文献是清代歌曲发展的真实记载。通过归纳,说明清代现存歌本文献具有数量繁多与类型多样特点,并分析其成困。重点阐述清代歌本文献在继承历代歌本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的具体表现,为今人了解和研究清代歌唱音乐提供可靠的依据和...
清代歌本文献是清代歌曲发展的真实记载。通过归纳,说明清代现存歌本文献具有数量繁多与类型多样特点,并分析其成困。重点阐述清代歌本文献在继承历代歌本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的具体表现,为今人了解和研究清代歌唱音乐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歌本
文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凤阳歌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
6
20
作者
王义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84,共6页
产生于特定地域内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音乐艺术形式———凤阳歌 ,凝聚着中原地区汉族民歌(秧歌 )的艺术特色。它一经产生并逐渐渗透到其它民歌、戏曲、曲艺等音乐艺术品种中 ,且随之向四周广泛传播。它的传播与明代的移民等政策不无关系。
关键词
凤阳歌
传播
移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姜白石自度曲伴奏和声编配初探
1
作者
巫伟鑫
机构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9期65-67,共3页
文摘
本文探讨了宋代著名音乐家姜白石的自度曲的研究背景及其和声编配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对《白石道人歌曲》背景的梳理,本文阐述了姜白石及其作品的重要性。其次,本文回顾了中国传统音乐和声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现有的和声编配方案。本文以黄翔鹏先生提出的中国传统音乐调式理论体系为基础,揭示了该理论在和声编配中的应用潜力。最后,通过全面的理论综述,本文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以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音乐和声编配的研究和实践。本文旨在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和声编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当代音乐学者和作曲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引起学界对中国传统音乐和声编配研究的更多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宋代
姜白石
自度曲
和声编配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诗与唐乐的匹配规律初探——以七首唐诗与唐乐匹配为例
2
作者
李建栋
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诗词曲研究中心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9-66,共18页
文摘
通过对传世唐谱与唐诗的诗乐匹配实践可以发现,七言诗更宜与4/4拍曲子匹配,五言诗更宜与2/4拍曲子匹配,六言诗更宜与4/4拍曲子匹配。七言诗句与4/4拍乐句匹配的标准模式为“■××○|×××○”,五言诗句与2/4拍乐句匹配的标准模式为“××|■×”,六言诗句与4/4拍乐句匹配的标准模式为“××××|×○×○”。标准模式外,诸诗乐匹配亦有所变化。不论“由乐以定词”,还是“选词以配乐”,唐诗与唐乐匹配的主导皆在诗而不在乐。其直接原因是诗句固定的朗诵音节节奏决定了乐句拍节节奏的被动、弹性适应,根本原因是诗句各音节朗诵时值长度对音节节奏产生的规定性,而诗句的意义节奏是对各音节朗诵时值长度限定的关键。
关键词
唐诗
唐乐
节奏
匹配
规律
Keywords
Tang poems
Tang music
rhythm
matching
rul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诗宋词的音乐演唱传播及其影响
3
作者
李优
机构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
出处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文摘
唐诗宋词发展的繁荣期,恰好处于文学通过音乐演唱方式传播的高峰期。尤其是大部分五言、七言绝句都可配乐演唱,而《阳关曲》《杨柳枝》等还被作为词调流传后世,“旗亭画壁”故事则进一步说明部分唐诗是作为歌词供人演唱的;晚唐文学通过音乐演唱传播突出地表现在温庭筠等作家的“倚声填词”,而这些词确实都得到了广泛的音乐演唱传播。宋词最先是青楼乐坊伴乐演唱的歌词,因此宋词的音乐演唱传播更为突出。在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等为代表的词人们的词创作过程中,一直与音乐演唱与传播融合为一。宋词因为内容与词牌曲调做到了完美结合,形成词的广为传唱。这导致两宋词人与歌伎们共同推动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繁荣的事实,也推进了文学与音乐演唱传播的发展。唐诗宋词与音乐演唱不但形成当时的广泛传播,还深刻影响流传后世。当下许多歌曲创作和演唱词,也有与唐诗宋词融合发展的体现:或将唐诗宋词完全纳入歌词,或加以演绎,用以演唱当代故事和抒发情感。因此,唐诗宋词与音乐演唱传播的现象及其历史,除当时体现出诸多文化价值意义,也为今天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并由此表现出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
关键词
唐诗宋词
音乐演唱传播
影响
价值
Keywords
Tang and Song poetry
music singing development
influence
value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弃疾《青玉案》现代演唱版本比较研究
4
作者
张海鸥
肖茜
机构
广州软件学院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基金
教育部项目“唐宋词在现代的弦歌演绎研究及文献汇编”(21YJA751029)。
文摘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用元宵节庆的热闹衬托自己怀才不遇的幽独。现代演唱此词至少有二十多种版本。其中李砚作曲、曲丹演唱版和陈彼得作曲并演唱版传唱度最高。二者比较,李版是艺术歌曲,陈版是摇滚歌曲,各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曲谱、演唱、乐队、舞台场景等方面综合比较,李版力求幽静深远沉思,引领人观察思考那个时代那个人;陈版现场参与感强,仿佛酒兴方浓的辛弃疾恍然穿越到元宵灯节的现场,在繁华热闹中狂放宣泄,反衬心中的苦闷孤独。音乐与文学的适宜度是关键问题,适宜度越高,演绎越成功。
关键词
辛弃疾
青玉案
现代演唱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初探
5
作者
刘礼晟
机构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
出处
《精品生活》
2023年第5期0111-0113,共3页
文摘
随着全球文化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文化传承,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风采,需加强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研究。本文从传统文化与唱词内在联系、唱词特征、加强传统文化唱词创作路径探究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为推进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融合,激起新时代人们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唱词创作
创作路径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武王《武》乐及其文化渊源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国安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学院
出处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8-155,共8页
文摘
在武王《武》乐应该与《大武》乐区别对待,《逸周·世俘》是考订《武》乐的可靠线索。《武》乐乃系由三成万舞、《诗·大雅·大明》等乐歌三章编配而成,初步揭示了《武》乐与商代万舞、《韶》乐舞之间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
周乐
万舞
韶乐
《武》乐
文化渊源
Keywords
Zhou music
WU
DAMING
WANWU
SHAO music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水族古歌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
1
7
作者
欧光艳
机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4-46,共3页
文摘
水族古歌具有特殊的分节结构和押韵形式 ,唱起来朗朗上口 ,给人一种交织回环、富于节奏的和谐的音乐美感 ,反映出水族先民对宇宙和自然奥秘不断探索的可贵精神 ,具有古典、朴素。
关键词
水族古歌
音乐美
艺术美
审美价值
Keywords
ancient songs of shui Minority
value of aesthetics
beauty of music beauty of arts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笳十八拍》唱法探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杨尚翡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
出处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99-100,共2页
基金
滁州学院科研项目(编号:2011sk015B)研究成果
文摘
琴歌的发掘和传承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胡笳十八拍》取材于历史上文姬归汉的故事,是一首经典的长篇叙事、抒情琴歌,在民间广为流传。从分析《胡笳》的歌词与演唱方法入手,可以探究古琴的风格以及古琴歌曲的演唱方法,并能发掘此类古琴歌曲的艺术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关键词
琴歌
胡笳十八拍
唱法
Keywords
the piano song
HuJia 18 pat
method of singing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
1
9
作者
郑婷婷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5期219-219,共1页
基金
2016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项目编号:cx2016b584
文摘
中国诗词歌曲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诗词歌曲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能够探清它在每个阶段所具有的艺术特点以及此特点的产生原因,有利于了解它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及理清发展脉络。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词歌曲
发展历程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音乐专业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学思考
被引量:
1
10
作者
严雅萍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6-69,共4页
文摘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作曲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国古典风韵的歌曲形式,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美学意境,在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课程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将之作为声乐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提高艺术修养。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歌曲
声乐教学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乐谱略论——兼论“曲线谱”的备忘录功能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杨咏
机构
上饶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文摘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同乐谱的记谱形式所具备的功能特征不尽相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各有侧重。“曲线谱”记谱,包括汉族地区流传下来的乐谱以及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记谱,这些乐谱以其简洁明了、易学易记、形象生动等特点,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具体需要,体现了乐谱的备忘录功能。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曲线谱
记谱法
乐谱功能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curve musical scores
musical notation
functions of musical scores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发展传统音乐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
1
12
作者
康晓丹
机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艺术系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277-278,共2页
文摘
我国的传统音乐由于社会环境方面的变化,市场经济管理背景的驱使等各种原因,使得其在当前的生存环境中越来越不受重视,我们只有恪尽“守土职责”,加强学校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营造理想的传统音乐文化生态系统,才能使其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不至于自生自灭。只有发展传统音乐不仅需要有正确方针的指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传统音乐
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
母语
生态系统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传长安古乐谱字、古谱识读与记谱法
13
作者
王晓如
李铠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
西安市长安古乐保护委员会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1-192,F0003,共3页
文摘
唐传长安古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各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它以原生态形式完整保存下来了千年宫廷和都市音乐,使历史遗产以鲜活的姿态展示在国人面前。研究唐传长安古乐谱字、古谱识读与记谱法是传承保护唐传长安古乐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长安古乐
谱字
古谱识读
记谱法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梅力更嘎查乌拉特传统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14
作者
张晓武
机构
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阴山学刊》
2014年第2期99-102,共4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06JZD0030)子课题成果
文摘
采用民族音乐学基本方法——田野调查获得的梅力更嘎查乌拉特传统民歌的第一手资料,令人亦喜亦忧,这里的乌拉特传统民歌资源丰富,但总体生态状况令人担忧。今天的文化状况、演唱语境、学校教育状况和外来音乐都不利于蒙古族传统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认识这里蒙古族传统民歌的生态状况,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传承当地乌拉特传统民歌的方法,对区域蒙古族传统音乐乃至全国各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工作有所贡献。
关键词
梅力更嘎查
乌拉特传统民歌
文化状况
演唱语境
学校教育
外来音乐
活态传承人
Keywords
Meiligeng Gacha
traditional Urat folk songs
cultural condition
singing context
school educa-tion
enthetic music
living inheritor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媚与轻愁掩映的西洲恋曲
15
作者
赵东栓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克山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47-48,共2页
文摘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一首出色的民歌,其独特的抒情风格与方法对相思女子的内心刻划具有深刻的表现力,塑造了一个爱而不伤、思而不怨的抒情形象。
关键词
《西洲曲》
抒情风格
南朝民歌
相思女子
Keywords
Tune of West Island
enchanting beauty
slight sadness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歌《孟姜女》的同体变异研究
16
作者
王晓威
机构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艺术评鉴》
2017年第12期36-38,共3页
文摘
本文从三部分进行论证:首先介绍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故事产生及流变;其次分析了《孟姜女》歌曲的特点,主要介绍歌曲的曲式、旋律进行法、歌词的含义;第三部分,分析五首《孟姜女》的变体特点,重点分析王志信改编的《孟姜女》的三次变体音乐。文章旨在总结不同地域民歌变体的形式特点,其中王志信改编的《孟姜女》结构更加复杂,在不失民歌原味的基础上,更加体现了专业化的特点,也是对民歌遗产最好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
《孟姜女》
曲式
变体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阳歌的传播与分布
被引量:
3
17
作者
许国红
机构
厦门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1-74,共4页
文摘
凤阳歌以安徽凤阳为中心,流向四面八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并涉及到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等多种体裁。其传播面之广,适应性之强,这是我国民歌发展史上少有的现象。本文在分析了众多的乐曲和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这一现象的传播与分布进行了初步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关键词
凤阳歌
民间歌舞
戏曲音乐
民间歌曲
乐曲
曲艺
民族器乐
传播
阅读
现象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动形声,道艺合一--中国古代声乐理论述要
被引量:
1
18
作者
汪晓庆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文摘
“声情关系论”是中国古代声乐美学的核心命题,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经典声乐理论研究叙事呈现以下五个特点:其一,情动形声既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体系的发端也是其理论核心,在其语境中歌唱是表达情感内容的艺术形式。其二,歌唱的道德规范既是对演唱者自身道德品格的规范,也是对歌唱作品与形式的规范,更是对歌唱这一艺术形式自身的规范。其三,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语境中,歌唱艺术的审美标准有着其独特的内涵。其四,字是歌唱艺术的前端,也是歌唱之美的部分,而腔则是歌唱的特质,也是歌唱之美的体现,二者相协,则歌唱美矣。其五,歌唱的方法及其历史衍变是不断分裂又不断交汇的河网,在以审美为核心的体系建构中逻辑性地统一起来。
关键词
歌唱理论
情动形声
道艺合一
字正音和
分类号
J617.13 [艺术—音乐]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述清代歌本文献的特征
被引量:
1
19
作者
陈美静
机构
莆田学院艺术系
出处
《莆田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7-71,共5页
文摘
清代歌本文献是清代歌曲发展的真实记载。通过归纳,说明清代现存歌本文献具有数量繁多与类型多样特点,并分析其成困。重点阐述清代歌本文献在继承历代歌本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的具体表现,为今人了解和研究清代歌唱音乐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效帮助。
关键词
清代
歌本
文献
Keywords
Qing Dynasty
songbook
literature
分类号
J642.7-3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凤阳歌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
6
20
作者
王义彬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84,共6页
文摘
产生于特定地域内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音乐艺术形式———凤阳歌 ,凝聚着中原地区汉族民歌(秧歌 )的艺术特色。它一经产生并逐渐渗透到其它民歌、戏曲、曲艺等音乐艺术品种中 ,且随之向四周广泛传播。它的传播与明代的移民等政策不无关系。
关键词
凤阳歌
传播
移民
Keywords
FengYang Folk Song
Spreaded
Emigration
分类号
J642.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宋姜白石自度曲伴奏和声编配初探
巫伟鑫
《戏剧之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诗与唐乐的匹配规律初探——以七首唐诗与唐乐匹配为例
李建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唐诗宋词的音乐演唱传播及其影响
李优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辛弃疾《青玉案》现代演唱版本比较研究
张海鸥
肖茜
《中国韵文学刊》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传统文化类唱词创作初探
刘礼晟
《精品生活》
2023
0
原文传递
6
武王《武》乐及其文化渊源
张国安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水族古歌的美学思想
欧光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胡笳十八拍》唱法探析
杨尚翡
《铜陵学院学报》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析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发展历程
郑婷婷
《戏剧之家》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师音乐专业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学思考
严雅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国传统乐谱略论——兼论“曲线谱”的备忘录功能
杨咏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对发展传统音乐的初步思考
康晓丹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唐传长安古乐谱字、古谱识读与记谱法
王晓如
李铠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梅力更嘎查乌拉特传统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张晓武
《阴山学刊》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明媚与轻愁掩映的西洲恋曲
赵东栓
《克山师专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民歌《孟姜女》的同体变异研究
王晓威
《艺术评鉴》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凤阳歌的传播与分布
许国红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情动形声,道艺合一--中国古代声乐理论述要
汪晓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试述清代歌本文献的特征
陈美静
《莆田学院学报》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凤阳歌的传播与影响
王义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