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原创音乐剧《一湾月》导演视角下校园创作价值探讨
1
作者 区洁 《戏剧之家》 2024年第4期80-83,共4页
高校校园开展跨学科音乐剧创作不仅可以积累校园团队音乐剧创作经验,丰富校园内的艺术活动形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培育中国音乐剧的创作基础及观众市场,还能助力打造高校文化品牌形象,通过艺术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具有... 高校校园开展跨学科音乐剧创作不仅可以积累校园团队音乐剧创作经验,丰富校园内的艺术活动形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培育中国音乐剧的创作基础及观众市场,还能助力打造高校文化品牌形象,通过艺术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思想的建设,进而助力高校音乐教育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创音乐剧 剧本 音乐创作 校园 文化品牌 价值
下载PDF
探析中国歌剧对美声教学的重要作用
2
作者 张蓉 《戏剧之家》 2024年第4期22-24,共3页
歌剧发展历史悠久,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中国歌剧中融合了西方歌剧的精华,受众群体逐渐扩大,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本文将基于中国歌剧的特点,分析歌剧与美声的内在联系,识别两种艺术形式在唱法上的不同,研究中国歌剧在美声教学中... 歌剧发展历史悠久,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中国歌剧中融合了西方歌剧的精华,受众群体逐渐扩大,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本文将基于中国歌剧的特点,分析歌剧与美声的内在联系,识别两种艺术形式在唱法上的不同,研究中国歌剧在美声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美声教学模式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为美声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歌剧 美声教学 作用分析
下载PDF
探析弹幕形式的创新对影视剧内容与观众之间的影响——以国产悬疑剧《漫长的季节》为例
3
作者 张曼丽 《今古文创》 2024年第7期91-93,共3页
本文旨在探析弹幕的形式创新对剧情内容与观者情感之间的影响,将生活流悬疑网剧《漫长的季节》的弹幕情况作为分析样本,当下国产悬疑推理剧盛行,情节上缜密且多反转,视听氛围营造悬念十足。在观看时屏幕上对于剧情进行的弹幕讨论呈现观... 本文旨在探析弹幕的形式创新对剧情内容与观者情感之间的影响,将生活流悬疑网剧《漫长的季节》的弹幕情况作为分析样本,当下国产悬疑推理剧盛行,情节上缜密且多反转,视听氛围营造悬念十足。在观看时屏幕上对于剧情进行的弹幕讨论呈现观众的直观感受。本文以剧集观看中弹幕的创新作为分析样本,结合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APS)作为分析理论支撑,来探析弹幕形式变化下剧集内容与观众认知情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幕 国产悬疑剧 叙事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下载PDF
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演唱处理和艺术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力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0期23-25,共3页
《白毛女》是我国民族歌剧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作品是在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和政治思潮下对“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创作的歌剧,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创新性,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进入了发展成熟阶段。本文梳理了《白毛女》的创作背... 《白毛女》是我国民族歌剧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作品是在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和政治思潮下对“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创作的歌剧,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创新性,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进入了发展成熟阶段。本文梳理了《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并以《恨似高山愁似海》段为例,具体研究了《白毛女》的演唱处理,探究歌剧整体的艺术特色,并就该作品的传播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毛女》 民族歌剧 演唱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歌剧中声乐演唱与表演技巧研究——以歌剧《运河谣》唱段《灿若星辰的目光》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欢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4期47-49,共3页
歌剧《运河谣》在大量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运用了许多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整部歌剧极具力度和史诗感,还能体现出“谣”的亲切好听,例如过去西洋歌剧的宣叙调的创作不太符... 歌剧《运河谣》在大量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运用了许多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整部歌剧极具力度和史诗感,还能体现出“谣”的亲切好听,例如过去西洋歌剧的宣叙调的创作不太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但在歌剧《运河谣》中,宣叙调、咏叹调极具“中国化”特点,许多经典的咏叹调唱段被广为传唱,其在各大高等院校、各级各类声乐比赛中都是相当热门的曲目,本文以选段《灿若星辰的目光》为例,探讨歌剧选段演唱中的声乐演唱技巧与表演技巧,为热爱演唱歌剧选段的歌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演唱 表演技巧 歌剧选段
下载PDF
音乐剧《浮生六记》的创作特征探析
6
作者 王婷娟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57,共6页
音乐剧《浮生六记》对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集进行了现代化解构,蕴含着鲜明的民族元素.本文分析该剧戏剧结构、创作手法及审美品格,探析其创作特征,探讨该音乐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浮生六记》 非线性叙事 创作特征 东方审美
下载PDF
中国歌剧形成前的音乐戏剧化探索——以1920—1949年间作品为例
7
作者 宫妮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86-189,共4页
中国歌剧的形成与发展不足百年,一辈辈音乐家不断探索歌剧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对歌剧中戏剧元素的融合与创新让歌剧具有了“中国味道”。本文以1920—1949年期间中国歌剧的代表性作品为例,运用戏剧的本体理论与方法阐释中国歌剧正式形成... 中国歌剧的形成与发展不足百年,一辈辈音乐家不断探索歌剧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对歌剧中戏剧元素的融合与创新让歌剧具有了“中国味道”。本文以1920—1949年期间中国歌剧的代表性作品为例,运用戏剧的本体理论与方法阐释中国歌剧正式形成前的音乐戏剧化探索的方式与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歌剧 戏剧 进程发展
下载PDF
辽宁科技学院大型原创音乐情景剧《民族脊梁》3.0版精彩上演
8
作者 赵宏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深挖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育人,打造升级红色剧目《民族脊梁》,6月20日,由辽宁科技学院、中共本溪市委党史研究室、... 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深挖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育人,打造升级红色剧目《民族脊梁》,6月20日,由辽宁科技学院、中共本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本溪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市教育局、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本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本溪市委员会、本溪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本溪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本溪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人文艺术学院和共青团辽宁科技学院委员会承办的辽宁科技学院大型原创音乐情景剧《民族脊梁》3.0版精彩上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广播电视局 辽宁科技 红色文化资源 民族脊梁 文化育人 人文艺术 退役军人
下载PDF
歌剧《沂蒙山》的音乐特征与内涵解读
9
作者 刘萍丽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4期50-52,共3页
歌剧是舞台表演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西方艺术表现形式,在20世纪初,这种外来艺术传入我国,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艺术审美风格。《沂蒙山》是一部大型的民族歌剧,其表现形式气势恢宏、豪迈奔放,给人的视觉与精神以巨大的震撼与冲击,具有鲜明... 歌剧是舞台表演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西方艺术表现形式,在20世纪初,这种外来艺术传入我国,并逐渐发展出独特的艺术审美风格。《沂蒙山》是一部大型的民族歌剧,其表现形式气势恢宏、豪迈奔放,给人的视觉与精神以巨大的震撼与冲击,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山东民歌 音乐特征 沂蒙精神
下载PDF
新时代下我国歌剧艺术的民族特征及发展路径
10
作者 尹丽华 孙彤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9期158-160,共3页
歌剧艺术十分受到大众的喜爱,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与美学价值。作为我国戏曲艺术中的一种,歌剧在发展中既受到西方歌剧艺术的影响,又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在创作、音乐风格以及歌剧表演上都极具民族特征。新时代为了凸显我国歌剧艺... 歌剧艺术十分受到大众的喜爱,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与美学价值。作为我国戏曲艺术中的一种,歌剧在发展中既受到西方歌剧艺术的影响,又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在创作、音乐风格以及歌剧表演上都极具民族特征。新时代为了凸显我国歌剧艺术民族特征,推动其发展,就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运用多种方式实现歌剧艺术的推动,让民众更多参与到歌剧艺术的欣赏中,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歌剧艺术 民族特征 发展路径
下载PDF
福州音乐剧市场探究——以大学生观众为例
11
作者 黄龙妍 朱书仪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7期132-134,共3页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中国人对精神文化有了新的追求。近年来,音乐剧逐渐步入大众的视野,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了一波浪潮。文章通过权威资料、实地调查展示福州大学生对音乐剧的需求程度、接触途径等现状,分析福州大学生音乐剧...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中国人对精神文化有了新的追求。近年来,音乐剧逐渐步入大众的视野,在青年群体中掀起了一波浪潮。文章通过权威资料、实地调查展示福州大学生对音乐剧的需求程度、接触途径等现状,分析福州大学生音乐剧市场发展的不足与机会,并由此提出该市场的培育与推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大学生 音乐剧市场 推广
下载PDF
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的文化传播与艺术表达
12
作者 李晓春 《乐器》 2023年第2期65-67,共3页
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是我国一部以山涧峡谷为舞台背景的实景音乐剧作品。该作品问世以来,它所展现的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以及综合性的艺术传达方式,不仅是中国山水实景演出里程碑的作品,同时对探索中国实景音乐剧事业... 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是我国一部以山涧峡谷为舞台背景的实景音乐剧作品。该作品问世以来,它所展现的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以及综合性的艺术传达方式,不仅是中国山水实景演出里程碑的作品,同时对探索中国实景音乐剧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音乐剧 民间文化 艺术表达
下载PDF
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三个美学支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邦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是20世纪以来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一个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类型。经过几代表演艺术家的接续努力,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出具有独立审美品格的舞台表演范式和话语逻辑,并... 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是20世纪以来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一个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类型。经过几代表演艺术家的接续努力,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出具有独立审美品格的舞台表演范式和话语逻辑,并在自身学派建设和体系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舞台表演艺术发展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领域之一,在国内外戏剧表演舞台上赢得了崇高的艺术地位。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戏曲表演美学、民间歌舞表演美学和西方戏剧表演美学构成了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三个主要美学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表演 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 写意表演美学 写实表演美学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原创音乐剧民族化发展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琳 《戏剧之家》 2023年第8期48-50,共3页
音乐剧作为诞生于西方国家的舶来艺术,经过百年发展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由起初的改编创作到融入中国元素的本土化创作,直到今天,在整个中国市场需求及创新发展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民族化发展已... 音乐剧作为诞生于西方国家的舶来艺术,经过百年发展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由起初的改编创作到融入中国元素的本土化创作,直到今天,在整个中国市场需求及创新发展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民族化发展已然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主要围绕新时期我国原创音乐剧的民族化发展策略展开具体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创音乐剧 民族化 创新发展策略
下载PDF
吸纳与创意:异文视域下的“牛郎织女”叙事新演进——音乐剧《鹊桥》剧本创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蓝信君 梁卿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0-106,共7页
“牛郎织女”故事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具有强烈的“异文性”特征。音乐剧《鹊桥》剧本创作根植于“牛郎织女”民间故事,经过广阅异文版本与深研叙事演进,以吸纳继承和创意改编的路径对“牛郎织女”故事进行“对内抒情”“对外叙事”的... “牛郎织女”故事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具有强烈的“异文性”特征。音乐剧《鹊桥》剧本创作根植于“牛郎织女”民间故事,经过广阅异文版本与深研叙事演进,以吸纳继承和创意改编的路径对“牛郎织女”故事进行“对内抒情”“对外叙事”的音乐剧唱词创作、人物角色高度“拟人化”塑造、戏剧“愁苦因子”铺撒、戏剧“临界绝境”设置以及“戏剧裁决”之“绝境突破”技法运用,实现了对戏剧人物角色的深度刻画与叙事情节的层级推进以及“牛郎织女”故事在当代语境下的新述与再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文 叙事演进 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 音乐剧 编剧
下载PDF
网络剧人物形象塑造分析——以《隐秘的角落》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禧晶 王子荀 《戏剧之家》 2023年第6期134-136,共3页
2020年,热播网剧《隐秘的角落》大火,该剧主要讲述了朱朝阳、严良、岳普三个少年在一次爬山旅行中无意录下了一段录像,被幕后主使张东升发现后而展开的一场追逐游戏。该剧一经上映便引起超高话题效应,其片头颇有深意的动画、穿插全剧的... 2020年,热播网剧《隐秘的角落》大火,该剧主要讲述了朱朝阳、严良、岳普三个少年在一次爬山旅行中无意录下了一段录像,被幕后主使张东升发现后而展开的一场追逐游戏。该剧一经上映便引起超高话题效应,其片头颇有深意的动画、穿插全剧的童话故事、主角特殊的家庭背景,都引起了各大平台的广泛讨论,使角色形象深入人心。本文围绕其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隐秘的角落》 网剧
下载PDF
数字化影响下的本土歌剧演艺新业态解析
17
作者 牛婧 闫庆 田翠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21期111-113,共3页
数字化时代,本土歌剧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乏力、“线下”供给不足、营销方式滞后、传播方式单一的发展困境。数字化也催生了歌剧的智慧化、互动式体验、新的制作模式、“云演出”等新业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歌剧必须积极融入数字化的“快... 数字化时代,本土歌剧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乏力、“线下”供给不足、营销方式滞后、传播方式单一的发展困境。数字化也催生了歌剧的智慧化、互动式体验、新的制作模式、“云演出”等新业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歌剧必须积极融入数字化的“快车道”,加强专业机构的行业规则引领,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本土歌剧 新业态 线上 线下 云演出 智慧化
下载PDF
新时代视野下中国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研究——以《长征》选段《三月桃花心中开》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蝶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3期36-38,共3页
民族歌剧是我国特有的,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歌剧形式。民族歌剧取材于人民生活,是中国人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中国史诗歌剧《长征》是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力邀作曲家印青、编剧邹静之等艺术家创作的民... 民族歌剧是我国特有的,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歌剧形式。民族歌剧取材于人民生活,是中国人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中国史诗歌剧《长征》是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力邀作曲家印青、编剧邹静之等艺术家创作的民族歌剧。全剧共六幕九场,改编自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真实地再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过程。《三月桃花心中开》是该剧唯一一首谣唱曲,它的歌词唱出了“人民性”,旋律奏响了“时代情”,引起了各界的关注。笔者站在新时代的视野下,从民族歌剧概述、歌曲简述、歌曲的音乐创作特征、时代精神等方面对歌曲《三月桃花心中开》展开分析,以期更多人了解这首经典歌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歌剧 《三月桃花心中开》 创作特征 时代精神
下载PDF
浅析实景音乐剧的舞台呈现与文化传播——以四川地区为例
19
作者 苏静 蒋诗洁 《人文天下》 2023年第5期36-40,共5页
实景音乐剧是在实景中进行的开放式、常态化演出,它保留了戏剧表演的叙事性、音乐剧的创作理念、歌唱舞蹈的多元化,以及舞台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呈现程式,兼具旅游与文化的双重魅力。本文从民间传奇的戏剧探索、本土文化的当代演绎、歌舞... 实景音乐剧是在实景中进行的开放式、常态化演出,它保留了戏剧表演的叙事性、音乐剧的创作理念、歌唱舞蹈的多元化,以及舞台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呈现程式,兼具旅游与文化的双重魅力。本文从民间传奇的戏剧探索、本土文化的当代演绎、歌舞风情的艺术包装、原生环境的沉浸体验四个方面,即情、忆、动、享四种形式展开分析,发现实景音乐剧以自然人文与舞台艺术相融为特征,依托旅游景区的山水民俗,注重观众的体验性和参与性,具有可知、可感的三维视听效果,已经成为保存、保护、传播本土文化的活态载体,重塑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国山水理念的当代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音乐剧 舞台艺术 戏剧 演艺
下载PDF
中国传统诗词艺术在民族歌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婷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期39-41,共3页
民族歌剧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艺术形式,同时,传统诗词在民族歌剧中的运用也可以拓展音乐的深度和内涵。两者的融合不仅可以推动传统诗词的传承和发展,也对民族歌剧的发展有相当深远的文化意义。本文... 民族歌剧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向世界展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艺术形式,同时,传统诗词在民族歌剧中的运用也可以拓展音乐的深度和内涵。两者的融合不仅可以推动传统诗词的传承和发展,也对民族歌剧的发展有相当深远的文化意义。本文对传统诗词艺术在民族歌剧中的应用情况、应用模式、应用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新的应用策略等多个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促进民族歌剧和传统诗词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诗词 民族歌剧 应用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