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2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古学如何重建上古史
1
作者 陈淳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7,共14页
中国考古学的古史重建主要采取“二重证据法”,用考古材料印证文献记载。考古学文化是用来分辨古代族群和政体的关键概念。就当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范式而言,这种将两类证据简单对应的做法已经难以胜任这项任务。考古学文化是整理材料的... 中国考古学的古史重建主要采取“二重证据法”,用考古材料印证文献记载。考古学文化是用来分辨古代族群和政体的关键概念。就当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范式而言,这种将两类证据简单对应的做法已经难以胜任这项任务。考古学文化是整理材料的一种方法,而古史重建需要一套与之有别的方法。这是在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多学科探索,以重建上古时期社会复杂化的过程。这种古史重建不再是编年史学的补充或延伸,而是像年鉴学派所倡导的那种整体史。秘鲁维鲁河谷聚落形态的国家探源,以及埃及统一的考古学探索两项经典案例,为我们提供可借鉴的他山之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考古学 古史重建 范式转向 科学方法 经典案例
下载PDF
“想象”在历史书写中的实践
2
作者 朱映占 彭野 《学术探索》 202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自史学产生起,“求真”“垂训”是其最重要的原则。19世纪末,传统的实证主义史学受到挑战,20世纪末到21世纪的世纪之交见证了美国学者哈梅罗提出的“史学革命”,而21世纪的后现代史学则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在这一过程中,史学书写的客... 自史学产生起,“求真”“垂训”是其最重要的原则。19世纪末,传统的实证主义史学受到挑战,20世纪末到21世纪的世纪之交见证了美国学者哈梅罗提出的“史学革命”,而21世纪的后现代史学则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在这一过程中,史学书写的客观性问题因为触及历史研究的本质一直是讨论的焦点,历史的可靠性不断受到质疑。基于此,本文拟从“想象”的视角分析历史书写的实践,提出想象是研究者创造性理解过去的方式,它在区别中形塑对象,又在联系中建构整体性社会,这是人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在历史研究中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 历史书写 区别 联系 对象
下载PDF
祀与戎:谁持彩练当空舞?——读王子今《中国女军史》
3
作者 李小江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0-60,共11页
父权制社会中“战争让女人走开”即成定论,女人因此“未载史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王子今《中国女军史》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证明中国战争史上女性始终是在场的,为“女军”在公众视野中消失及其历史性的缺席讨... 父权制社会中“战争让女人走开”即成定论,女人因此“未载史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王子今《中国女军史》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证明中国战争史上女性始终是在场的,为“女军”在公众视野中消失及其历史性的缺席讨公道。王子今依托训练有素的史学涵养,在不可见的“女军”名下让我们依稀看到了沿袭有序的“史”的线索。在《中国女军史》的基础上对“女人与战争”的关系作宏观梳理,可在中华文明的地缘文化属性中对妇女参战及其相关的军事活动作性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祀与戎 女军 女役 女性观
下载PDF
本期寄语
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160,共2页
历史学是一门现实感很强的学问,它只有在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中才能保有活力。重大课题应能为国家制定系统的、根本性的、科学的治理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还需对广大民众正确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所助益,缺乏现实关怀的历史研究... 历史学是一门现实感很强的学问,它只有在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中才能保有活力。重大课题应能为国家制定系统的、根本性的、科学的治理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还需对广大民众正确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所助益,缺乏现实关怀的历史研究则迟早会遭到唾弃。有意义的课题,当然应该具有创新性。不管问题多么关键,前人已经解决了,你再来做,就失去了价值。所以,创新首先就是要求作者自己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起码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有重要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关怀 现实感 治理方案 发现新问题 创新性 广大民众 历史学 解决新问题
下载PDF
永乐至宣德时期明朝郡县安南新论
5
作者 李征鸿 段红云 《学术探索》 2024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明成祖时,因胡季犛的篡位以及明安边境的纠纷而导致两国矛盾冲突激化,从而有明朝征伐安南并将其重新设为郡县之举,并对安南进行了为期二十年的直接统治。然而由于明朝治理政策的失误,导致安南不断反抗明朝的统治。自明宣宗以后,鉴于安... 明成祖时,因胡季犛的篡位以及明安边境的纠纷而导致两国矛盾冲突激化,从而有明朝征伐安南并将其重新设为郡县之举,并对安南进行了为期二十年的直接统治。然而由于明朝治理政策的失误,导致安南不断反抗明朝的统治。自明宣宗以后,鉴于安南自身强烈的独立意识以及明朝对统治安南利弊的权衡,明朝便决定放弃对安南的直接统治。笔者认为,明成祖在征安南前后便已经做出了郡县安南的决定;明朝郡县安南的原因除了明成祖的个人因素外,还包括对传统“天下观”和“春秋大义”的维护,以及中原王朝“安南情结”的影响。但这一行为已经背离了“兴灭继绝”的初衷,违背了藩属体系的原则,并在本质上体现了双方对“华夷”身份的不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至宣德 郡县安南 明朝
下载PDF
历史学研究的逻辑闭环——基于普罗斯特《历史学十二讲》的演绎
6
作者 徐晋轩 《西部学刊》 2024年第7期55-58,共4页
《历史学十二讲》系法国史学家普罗斯特关于其史学理论的集合,其行文在问题、材料、事实三者间形成紧密的逻辑闭环。历史学问题与历史学家的社会背景及个人志趣紧密联系,具有学术意义与现实关怀。历史学研究以问题为起点并贯穿过程的始... 《历史学十二讲》系法国史学家普罗斯特关于其史学理论的集合,其行文在问题、材料、事实三者间形成紧密的逻辑闭环。历史学问题与历史学家的社会背景及个人志趣紧密联系,具有学术意义与现实关怀。历史学研究以问题为起点并贯穿过程的始终,研究者以问题为导向寻找材料,采用系统性的考证方法去伪存真。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与归因及社会学模式等途径得出事实,最终完成问题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问题意识 研究意义
下载PDF
历史事件之可能性研究
7
作者 程传利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98,共6页
历史研究中有“历史不允许假设”的主张,该主张有其合理性,但是历史研究中也允许假设,允许对本该发生而未发生的事件进行合理的假设和推演。对历史事件的假设及可能性研究,不仅不妨碍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影响力,反而增加史学研究的内涵... 历史研究中有“历史不允许假设”的主张,该主张有其合理性,但是历史研究中也允许假设,允许对本该发生而未发生的事件进行合理的假设和推演。对历史事件的假设及可能性研究,不仅不妨碍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影响力,反而增加史学研究的内涵和价值,有助于人们真正看到历史发展的整体,提高把握历史和运用历史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认识 可能性 客观全面性
下载PDF
历史具有“本义”——驳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
8
作者 何顺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44,共15页
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认为,历史的意义完全靠史家“赋予”。此论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历史具有“本义”,它由历史的缔造者赋予,而与史家无关。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的真正和典型的代表是海登·怀特的《元史学》,该书不仅把有关历... 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认为,历史的意义完全靠史家“赋予”。此论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历史具有“本义”,它由历史的缔造者赋予,而与史家无关。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的真正和典型的代表是海登·怀特的《元史学》,该书不仅把有关历史意义的“生成系统”即史家赋予历史以“意义”的论述,完全置于“与解释问题有关的历史书写”框架中展开,还提出了一种专门的“历史诗学”作为其理论支撑。“历史诗学”的核心虽然叫“转义理论”,但“转义行为”最终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这就暴露了其历史诠释学乃至整个“历史诗学”的先验唯心论倾向。因为根据F.R.安克施密特的专门研究,“先验论哲学内在地是隐喻的,而隐喻内在地是先验的”,二者在性质上原本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史学 历史诠释学 海登·怀特 《元史学》 “历史诗学” 先验论 隐喻 安克施密特
下载PDF
百年变局、大国兴衰与基辛格的战略预警
9
作者 刘德斌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128,178,共7页
百年变局风云变幻,人们正在面对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冷战的终结可以被视为百年变局的肇始,但百年变局背后的驱动力量依然是大国兴衰的演进,只是其历史逻辑不一样了。非西方大国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推动了百年变局的到来,但美西方对“修正主... 百年变局风云变幻,人们正在面对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冷战的终结可以被视为百年变局的肇始,但百年变局背后的驱动力量依然是大国兴衰的演进,只是其历史逻辑不一样了。非西方大国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推动了百年变局的到来,但美西方对“修正主义国家”的遏制政策再次将世界陷于“新冷战”的困局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基辛格对中美关系恶化和世界秩序崩塌的预警和接受现实、承认差异,努力通过外交渠道寻找“解困”之路的思想依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变局 大国兴衰 历史逻辑 中美关系 基辛格预警
下载PDF
在1911年“延长线”上思考辛亥革命
10
作者 瞿骏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0-188,共9页
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场革命,并非起始于辛亥这一年,有它在清代的种种“前因”;也并非结束于辛亥这一年,有它对其后历史漫长深远的影响。从此出发,在1911年之前十年和之后数十年的“延长线”上思考辛亥革命既有其可能,又需要继... 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场革命,并非起始于辛亥这一年,有它在清代的种种“前因”;也并非结束于辛亥这一年,有它对其后历史漫长深远的影响。从此出发,在1911年之前十年和之后数十年的“延长线”上思考辛亥革命既有其可能,又需要继续深化。在辛亥革命延长线上做思考或要特别注意:其作为历史人物“生命切实组成部分”的影响,如何让“区域”成为问题以更深入地理解辛亥革命,以及如何从南北与东西的长程历史来定位辛亥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延长线 生命切实组成部分 区域 长程历史
下载PDF
母亲·朋友·书籍:日常生活史视域下的亚当·斯密研究
11
作者 张登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101,共14页
亚当·斯密以《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奠定了其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的地位,而其日常生活世界对于他的学术地位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斯密终身未娶,母亲的常年陪伴为其创作提供了安宁的环境;通过同学、大学任教、游历欧... 亚当·斯密以《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奠定了其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的地位,而其日常生活世界对于他的学术地位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斯密终身未娶,母亲的常年陪伴为其创作提供了安宁的环境;通过同学、大学任教、游历欧洲等渠道广交朋友,为其拓展了创作的思路;喜欢读书、买书、藏书,为其进一步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斯密日常生活中的“三大乐趣”。通过这些乐趣的探讨,能够发现斯密的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同时这些也是18世纪英国社会乃至欧洲社会日常生活图景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日常生活 母亲 朋友 书籍
下载PDF
也谈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世界观
12
作者 费晟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7-142,178,共7页
区域国别研究要重视世界观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看待域外他者的基本立场及接洽之目的。目前中国学界对亚非拉地区的基础研究仍显不足。但我国并非没有更均衡平等地看待世界不同区域的传统。在“三个世界”世界观转向“南北问题”世界... 区域国别研究要重视世界观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看待域外他者的基本立场及接洽之目的。目前中国学界对亚非拉地区的基础研究仍显不足。但我国并非没有更均衡平等地看待世界不同区域的传统。在“三个世界”世界观转向“南北问题”世界观的时代,中国需要进一步正视全球南方问题,特别是加强对亚非拉世界历史问题的研究,夯实一种重视公平正义问题的国际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研究 三个世界 全球南方
下载PDF
中华民族史观视野下古代北方民族华夷共祖与以夏自居思想述论
13
作者 于光建 万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14,共8页
中古时期,北方民族华夷共祖与以夏自居思想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的结果,为自在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构建起了共有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古时期,各民族在缔造和书写中华民族历史的过程中形成... 中古时期,北方民族华夷共祖与以夏自居思想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的结果,为自在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构建起了共有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古时期,各民族在缔造和书写中华民族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由炎黄部落集团发展出来的一个“中心”——华夏和一个居于四方的“四裔”组成的五方之民格局。自西晋以降,“内中华而外夷狄”的五方格局被打破,漠北、东北、西北等民族在与中原的接触、碰撞、交融中,自我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辨,追溯以黄帝为首的中华民族共祖为先祖,形成了夷夏共祖、以夏自居的身份认同和价值取向,在客观上增强了北方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成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动力机制和重要路径之一,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史观 北方民族 华夷共祖 以夏自居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发现更真的历史:中国计算史学的百年之路与时代使命
14
作者 陈加晋 卢勇 《图书与情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0,共10页
在“信息革命”浪潮下,历史学遭受的冲击要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彻底与更具革命性,吸收信息技术精华、展现强大计算能力的计算史学成为了不可逆的趋势。历史学究竟何去何从?文章在概念辨析、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中国计... 在“信息革命”浪潮下,历史学遭受的冲击要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彻底与更具革命性,吸收信息技术精华、展现强大计算能力的计算史学成为了不可逆的趋势。历史学究竟何去何从?文章在概念辨析、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中国计算史学自梁启超首倡后已历时百年,期间至少经历统计历史学、计量史学、信息史学、数字史学等若干学术实践与流派。当下计算史学的成果集中在三大方面,包括数据集成和数据库,历史文本语料库、知识库建设与挖掘分析,可视化及GIS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需警惕的是,计算史学所谓的“繁荣”带有“泡沫”成分,“计算”技术的优越性容易让人忘记其“双刃剑”的一面,人性与人文精神的淡化亦令人担心。计算史学只有在交叉、突破和自我觉醒中不断重塑自身科学性,才会展现出在“大历史”学科、“整体史”学术与“中国史”话语等方面的趋势和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史学 计算人文 数字人文 信息转向 史料革命
下载PDF
明清北京天坛外坛9条祭祀道路及两傍种植考证
15
作者 吴晶巍 邬东璠 《风景园林》 2023年第5期124-130,共7页
【目的】恢复天坛外坛祭祀道路和两傍种植有助于推进天坛1998年申遗承诺的实现,进而真实、完整地展示和阐释天坛及北京中轴线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助力中轴线申遗工作。【方法】叠合比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别... 【目的】恢复天坛外坛祭祀道路和两傍种植有助于推进天坛1998年申遗承诺的实现,进而真实、完整地展示和阐释天坛及北京中轴线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助力中轴线申遗工作。【方法】叠合比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天坛图档,结合文献和现状遗存的佐证,对明清天坛外坛祭祀道路空间位置及演变历程、祭祀道路及两傍种植的尺度进行考证,并基于明清营造尺“步”进一步校正。【结果】明清天坛外坛祭祀道路共有9条,基本形成于明代,祭祀道路两傍种植呈“仪树”栽植,最早植于明代,祭祀道路和两傍种植尺度均以明清营造尺“步”进行测量定位。【结论】天坛外坛祭祀道路和两傍种植共同构成了祭祀路线的礼制空间。考证结果可指导天坛外坛被占用地考古勘探方案的制定及后续天坛外坛祭祀道路格局与两傍种植的恢复,同时对于提升北京中轴线南段空间整体品质、恢复先农坛祭祀道路格局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历史景观 北京中轴线 天坛外坛 祭祀道路 植物景观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Poison:Study of a Word D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History
16
作者 LIU Yan GUO Zhiheng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23年第3期290-296,共7页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word Du(毒)in premodern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It highlights the paradoxical meaning of the word that served as a foundation for the therapeutic use of poisons in traditional Chine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word Du(毒)in premodern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It highlights the paradoxical meaning of the word that served as a foundation for the therapeutic use of poison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article then situates the study in a comparative framework.By comparing the Chinese notion of Du with the Greek concept of pharmakon,it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similarities on the medical use of poisons in the two cultures.It further identifies a striking difference:While the European pharmacy started to separate poisons from medicines in the medieval era,poisons remained an integral part of healing repertoire throughout imperial China.The article ends with offering some cultural explanations for this divergence,and more broadly,a distinct worldview as revealed by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isons and medicin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NITE Comparative history Du Materia Medica MEDICINE PHARMACY Pharmakon POISON
下载PDF
近代欧洲殖民扩张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
17
作者 柴彬 陈谦悦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9-136,178,共9页
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与近代欧洲的殖民扩张进程密不可分。近代欧洲国家的海外冒险与考察激发了其向外探索和拓殖的野心,这些国家倾力推动下的殖民扩张进程为其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提供了原动力。而近代欧洲国家的区域国别研究也服务于自... 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与近代欧洲的殖民扩张进程密不可分。近代欧洲国家的海外冒险与考察激发了其向外探索和拓殖的野心,这些国家倾力推动下的殖民扩张进程为其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提供了原动力。而近代欧洲国家的区域国别研究也服务于自身的海外扩张,呈现出强烈的功利性特征,其知识成果为本国的海外扩张充当辩护者,为后者提供合法性与神圣性的外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殖民扩张 区域国别研究 大航海时代
下载PDF
大陆与大陆架:世界史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关系
18
作者 俞金尧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7-122,177,共7页
本文讨论世界历史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区域国别研究”的关系。世界历史一直有“区域国别史”分支学科,世界史与区域国别的研究关系密切,在当今形势下,世界史与区域国别研究建立跨学科关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世界史研究拥有多种时间... 本文讨论世界历史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区域国别研究”的关系。世界历史一直有“区域国别史”分支学科,世界史与区域国别的研究关系密切,在当今形势下,世界史与区域国别研究建立跨学科关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世界史研究拥有多种时间和空间维度,可以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世界史学科像是“大陆”,区域国别研究则像是它的“大陆架”,世界史学者关注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优势,很方便跨进区域国别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 区域国别研究 学科交叉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史学的本土化实践--刘泽华“阴阳组合结构”说的形成及意义
19
作者 任芮欣 《天中学刊》 2023年第6期132-138,共7页
“阴阳组合结构”说是刘泽华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理论。该理论经历了早期酝酿、初步论证和理论定型等发展阶段,旨在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命题的相反相成特质及其背后的政治思维。从理论渊源来看,学界关于中国传统思想“混... “阴阳组合结构”说是刘泽华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理论。该理论经历了早期酝酿、初步论证和理论定型等发展阶段,旨在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命题的相反相成特质及其背后的政治思维。从理论渊源来看,学界关于中国传统思想“混沌”性特征的研究、对中国传统哲学“调和”与“中庸”式思维方式的认识,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矛盾的法则等,都对“阴阳组合结构”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方法论意义上,“阴阳组合结构”说是对思想史研究中抽象继承法的反思,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批判继承法的发展,是新时期中国本土化史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泽华 阴阳组合结构 政治思想史 史学本土化
下载PDF
鳌头独占,还是三峰并峙?——对清代周礼学、仪礼学与礼记学的两项文献计量学分析
20
作者 徐到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5-24,共10页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学是清代学术中成就最高的分支,而礼学是清代经学中成就最高的分支。一些学者认为仪礼学在清代礼学中独占鳌头,但对此问题的探讨比较粗疏,不够深入。文献计量学方法有助于此问题的探讨。在《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礼类六...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学是清代学术中成就最高的分支,而礼学是清代经学中成就最高的分支。一些学者认为仪礼学在清代礼学中独占鳌头,但对此问题的探讨比较粗疏,不够深入。文献计量学方法有助于此问题的探讨。在《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礼类六分法的基础上辨析相关概念,设定成就高低等于影响力大小,可以建立两个影响力指数模型:一、基于《清经解》《清经解续编》的清代周礼学、仪礼学与礼记学影响力指数模型;二、基于《中国古籍总目·经部》的清代周礼学、仪礼学与礼记学影响力指数模型。两项文献计量学分析都显示清代周礼学、仪礼学与礼记学影响力指数很接近,都表明清代周礼学、仪礼学与礼记学并没有呈现出某一分支鳌头独占的局面,而是呈现出三峰并峙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周礼学 仪礼学 礼记学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