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著名爱国人士邦达养壁生平研究——以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视角
1
作者 祁芬莲 王小彬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3,157,共10页
文章以西藏地方著名爱国人士邦达养壁在抗日战争、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道路选择和思想转变为个案,证以相关史料,探讨近现代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从中管窥以“邦达昌”为代表的康藏人民逐步形成中华民族... 文章以西藏地方著名爱国人士邦达养壁在抗日战争、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道路选择和思想转变为个案,证以相关史料,探讨近现代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从中管窥以“邦达昌”为代表的康藏人民逐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爱国人士 邦达养壁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左翼国际主义运动与中共早期革命者的关系钩沉——以1922年巴比塞致陈独秀的信为线索
2
作者 侯庆斌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1920年法国作家巴比塞联合进步知识分子在巴黎成立光明社,标志着一战后欧洲左翼国际主义运动的兴起。该运动关注文艺领域,以宣扬反战、人类平等和人道主义为宗旨,有别于以政治革命为中心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光明社的刊物和沙龙等活动... 1920年法国作家巴比塞联合进步知识分子在巴黎成立光明社,标志着一战后欧洲左翼国际主义运动的兴起。该运动关注文艺领域,以宣扬反战、人类平等和人道主义为宗旨,有别于以政治革命为中心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光明社的刊物和沙龙等活动聚焦于文学革命本身,却为第三国际的宣传提供了载体,扩大了国际共运和苏俄革命在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群体中的影响。在与中国学生的接触中,巴比塞开始将目光投向东方。1922年巴比塞致信陈独秀试图在中国建立光明社分社,但无果而终。彼时中国的左翼文化尚不成气候,新生的中共也缺乏引领左翼文化建设的意识。就巴比塞组建左翼知识分子“国际”的理想而言,欧洲和中国的“时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国际主义运动 巴比塞 陈独秀 中共早期革命者 光明社
下载PDF
1927—1949年朱德研究述评
3
作者 邹琪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73-279,共7页
1927—1949年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内容涉及朱德的活动、生平、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等,展现了朱德成长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程以及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学术性还不强,... 1927—1949年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内容涉及朱德的活动、生平、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等,展现了朱德成长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程以及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学术性还不强,但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7—1949年 朱德研究 政治意义 学术价值 史料价值
下载PDF
试论清代广西贺县的广东移民及其客籍学额问题
4
作者 龚慧婷 《广西地方志》 2024年第1期50-56,71,共8页
清代以降,中国人口迁徙日益频繁,地理位置的毗邻使广西成为广东等省移民的迁入之地。贺县位于广西东部,清代广东移民陆续迁入贺县境内,但因无法入籍而长期处于应试无门的困局,由此引发同治九年贺县客籍学额一案。通过广西巡抚苏凤文的... 清代以降,中国人口迁徙日益频繁,地理位置的毗邻使广西成为广东等省移民的迁入之地。贺县位于广西东部,清代广东移民陆续迁入贺县境内,但因无法入籍而长期处于应试无门的困局,由此引发同治九年贺县客籍学额一案。通过广西巡抚苏凤文的奏折与地方志书等文献,展现了贺县广东移民的应试困境,反映出援引成案在客籍学额中的重要应用。此案既是清代移民大潮下的缩影,也是民众与官方共同推进解决移民学额问题的生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移民 客籍学额 援引成案
下载PDF
孙波
5
作者 陈贤武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孙波(1922-2002),原名锡波。1922年3月生于揭阳渔湖京冈。1937年考入揭阳县立一中,1938年11月在校(时学校搬迁到棉湖)时参加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参加潮汕青抗会随军工作队,分配在保安二团二营当情报交通。后因病离队回校读书,为党支... 孙波(1922-2002),原名锡波。1922年3月生于揭阳渔湖京冈。1937年考入揭阳县立一中,1938年11月在校(时学校搬迁到棉湖)时参加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参加潮汕青抗会随军工作队,分配在保安二团二营当情报交通。后因病离队回校读书,为党支部宣委、支部书记。1940年春毕业,回乡积极活动,联系孙峰、孙德展、王逸之等10多位进步青年成立“书友会”,组织阅读进步书刊,交流学习心得,议论时事政局,编印《学习文汇》小报,传播革命思想。1941年任教潮阳沟头小学。1942年秋到搬迁揭阳古沟的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读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心得 书友会 揭阳县 孙波
下载PDF
陈嘉庚对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启示
6
作者 宋丽丽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陈嘉庚深受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嘉庚精神”根植于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并促进了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陈嘉庚积极推动对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他打造中西合璧风格,将闽南元素融入校园建筑;弘扬体育精神,革新厦门龙舟文化;推... 陈嘉庚深受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嘉庚精神”根植于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并促进了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陈嘉庚积极推动对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他打造中西合璧风格,将闽南元素融入校园建筑;弘扬体育精神,革新厦门龙舟文化;推动海外传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兴办地方教育,带动闽侨倾资办学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为当时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陈嘉庚坚持传统与吸纳多元相结合、弘扬精神与创新形式相结合、本土培养与走向世界相结合等实践,对于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闽南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强国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张爱萍的静气
7
作者 王厚明 《政工学刊》 2024年第1期92-92,共1页
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张爱萍上将,战争年代能征善战、屡建奇功,同时也是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创建者、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总指挥。其子张胜在《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中,全面展示了张爱萍多姿多彩的... 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张爱萍上将,战争年代能征善战、屡建奇功,同时也是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的创建者、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总指挥。其子张胜在《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中,全面展示了张爱萍多姿多彩的人生,其中一些细节更可见其举重若轻的大将风范。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队为打通津浦路、进攻山东和华北解放区,分批向山东解放区进犯。时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的张爱萍,曾在津浦路东开辟敌后根据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萍 华北解放区 敌后根据地 津浦路 山东解放区 华中军区 能征善战 副司令员
下载PDF
周恩来的诗词智慧
8
作者 戴和圣 《政工学刊》 2024年第1期90-91,共2页
周恩来是“人民的好总理”,也是富有才情的诗人。周恩来的睿智世所公认,其诗词从精心选体、灵活用典到巧妙引录,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精心选体对周恩来而言,诗词不仅是寓情的载体,更是战斗的武器。他精心选取诗歌体裁,以更好地表达自... 周恩来是“人民的好总理”,也是富有才情的诗人。周恩来的睿智世所公认,其诗词从精心选体、灵活用典到巧妙引录,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精心选体对周恩来而言,诗词不仅是寓情的载体,更是战斗的武器。他精心选取诗歌体裁,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周恩来擅长以诗仿古,以抒发现实情感。他曾仿《春望》作《村望》:“国破山河在,村残草木深。感时勿落泪,誓叫寇惊心。烽火连岁月,捷书抵万金。白头休志短,患除贺更新。”一改原诗的伤情,“勿落泪”比“花溅泪”更显刚毅,“寇惊心”比“鸟惊心”更觉豪迈,“岁月”之于“三月”更加坚定,“捷书”相较“家书”更有格局,“休志短”“患除”更加激昂,彰显了与敌人奋战到底的热血斗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体裁 《春望》 诗词 周恩来 用典 精心选取 现实情感
下载PDF
改革闯将 日行万里
9
作者 唐艺 江大伟 《前线》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万里,山东省东平县人,1916年出生于泰山脚下城郊的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考入曲阜的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1936年5月,万里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 万里,山东省东平县人,1916年出生于泰山脚下城郊的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考入曲阜的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1936年5月,万里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副部长、城市建设部部长等职并主持修建了人民大会堂,毛泽东称赞万里的工作是“日行万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万里迎难而上,勇当改革闯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事业 山东省东平县 城市建设部 贫苦农民 马克思主义信仰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对党忠诚的重要论述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
10
作者 孙小芬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81,共8页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注重从忠诚的对象、忠诚的主体、对党忠诚与对人民忠诚的关系等层面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党忠诚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和思想先声。整...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注重从忠诚的对象、忠诚的主体、对党忠诚与对人民忠诚的关系等层面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党忠诚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和思想先声。整体考察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对党忠诚重要论述在福建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理论脉络,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把握忠诚的历史延续性与时代递进性、对党忠诚与对人民忠诚、绝对纯粹与见诸行动等内涵,有助于更深刻理解对党忠诚的时代要求,增强对党忠诚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对党忠诚 福建 党性 人民性
下载PDF
启蒙思想家高一涵论(上)
11
作者 程东峰 王全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启蒙思想家高一涵不仅是《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刊》《现代评论》等进步杂志的编辑,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呼吁启蒙、鼓吹革命、宣传新思想、批判旧社会的重要文章。高一涵在北京大学工作的八年,不但通过他主讲的政治学课程,介... 启蒙思想家高一涵不仅是《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刊》《现代评论》等进步杂志的编辑,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呼吁启蒙、鼓吹革命、宣传新思想、批判旧社会的重要文章。高一涵在北京大学工作的八年,不但通过他主讲的政治学课程,介绍但丁、孟德斯鸠等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作品,还加入了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人组织的进步组织,积极投身反对军阀、揭露帝国主义罪行、批判殖民主义、铲除封建旧思想旧观念的集会、游行、演说等活动。高一涵启蒙思想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注重人的解放,强调制度改革,重视科学方法的使用,通过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推翻旧社会、建设新中国,做了思想舆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一涵 启蒙思想家 政治学家 政治活动家 现代政治学奠基人
下载PDF
启蒙思想家高一涵论(下)——高一涵启蒙思想述评
12
作者 程东峰 程曼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9,14,共10页
在举世瞩目的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高一涵不仅是《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刊》《现代评论》等进步杂志的编辑,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呼吁启蒙、鼓吹革命、宣传新思想、批判旧社会的重要文章。高一涵在北京大学工作的八年,不但... 在举世瞩目的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高一涵不仅是《新青年》《每周评论》《努力周刊》《现代评论》等进步杂志的编辑,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呼吁启蒙、鼓吹革命、宣传新思想、批判旧社会的重要文章。高一涵在北京大学工作的八年,不但通过他主讲的“政治学”课程,介绍了但丁、洛克、孟德斯鸠等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作品,还加入了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人组织的进步组织,积极投身反对军阀、揭露帝国主义罪行、批判殖民主义、铲除封建旧思想旧观念的集会、游行、演说等活动。高一涵启蒙思想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注重人的解放,强调制度改革,重视科学方法的使用,通过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推翻旧社会、建设新中国,做了思想舆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一涵 启蒙思想家 政治学家 政治活动家 现代政治学奠基人
下载PDF
基于三维资本视角的张謇创业实践成功因素研究
13
作者 袁小平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0-33,107,共5页
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创业史时代感强、涉及面广、内涵深邃、成效卓然、影响深远。张謇创业过程中投资、开发和利用三维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的优势资源,开展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成就兴工建厂、教育救国、扶民安邦的伟大之举... 近代实业家张謇的创业史时代感强、涉及面广、内涵深邃、成效卓然、影响深远。张謇创业过程中投资、开发和利用三维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的优势资源,开展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成就兴工建厂、教育救国、扶民安邦的伟大之举。分析张謇创业实践成功的因素可为当今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三维资本 创业实践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心理资本
下载PDF
明清叠彩山风景书写研究——基于《徐霞客游记》与地方志的比较
14
作者 唐晓岚 李旸 《广西地方志》 2023年第6期46-52,共7页
叠彩山位于山水名扬天下的广西桂林,由唐代诗人元晦开发,在明代《徐霞客游记》及从明迄清的广西地方志中均有记载。通过对比文献研究,分析《徐霞客游记》及地方志中叠彩山风景资源书写内容、审美评价特征及审美评价方法、思想的异同,揭... 叠彩山位于山水名扬天下的广西桂林,由唐代诗人元晦开发,在明代《徐霞客游记》及从明迄清的广西地方志中均有记载。通过对比文献研究,分析《徐霞客游记》及地方志中叠彩山风景资源书写内容、审美评价特征及审美评价方法、思想的异同,揭示不同时代背景和视角下,叠彩山风景书写中的风景资源特色及历史变迁,为当代广西山岳风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供历史依据,注入文化内涵,对推动广西山岳风景资源保护及高质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彩山 风景资源 徐霞客游记 地方志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周恩来与宋庆龄的交往
15
作者 邵雍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9-69,共11页
周恩来与宋庆龄的交往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佳话,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光辉范例。两人都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忠诚继承者,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领导者,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国务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人事上说,与... 周恩来与宋庆龄的交往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佳话,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光辉范例。两人都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忠诚继承者,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领导者,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国务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人事上说,与宋庆龄的交往这一中国共产党最高级别的统一战线工作之所以如此成功,得益于周恩来派出的一批党性与工作能力都很强的女性特别助理。她们善解人意,工作细腻,能较快获得宋庆龄的信任,相处融洽,思想沟通水到渠成。从根本上说,两人在政治信仰和理念上的诸多共同点(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是他们相互间长期交谊与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宋庆龄 统一战线 三民主义 共产主义
下载PDF
论吴县范氏家学的学术思想及其认识价值——以范仲淹、范纯仁为例
16
作者 刘越峰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0-99,共10页
吴县范氏家学的代表人物是范仲淹和范纯仁,其学术思想主要表现为宗法经典、推崇三代,对外提出重民本、重塑君臣关系、兴古制的治世主张,对内强调对“忠恕之道”的体认与践行等方面。吴县范式家学在家族发展、学术史、道德建设等方面具... 吴县范氏家学的代表人物是范仲淹和范纯仁,其学术思想主要表现为宗法经典、推崇三代,对外提出重民本、重塑君臣关系、兴古制的治世主张,对内强调对“忠恕之道”的体认与践行等方面。吴县范式家学在家族发展、学术史、道德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对塑造宋型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氏家学 范仲淹 范纯仁 学术思想 价值
下载PDF
禁“六过”:曾国藩洁身行廉的为官之道
17
作者 徐雷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1-87,共7页
近代中国,国运衰败,官场颓靡。湘人曾国藩位极人臣,谨守“廉者有为”,力践理学经世。仕途日久,曾氏洞悉为官者受习俗所染,易犯“六过”。为免重蹈前人覆辙,避祸保身,曾国藩正本清源,勤修理学,提出用习静、慎独等工夫禁“六过”,以身作则... 近代中国,国运衰败,官场颓靡。湘人曾国藩位极人臣,谨守“廉者有为”,力践理学经世。仕途日久,曾氏洞悉为官者受习俗所染,易犯“六过”。为免重蹈前人覆辙,避祸保身,曾国藩正本清源,勤修理学,提出用习静、慎独等工夫禁“六过”,以身作则,移风易俗,在追随者中培养了一大批清廉自守、忠诚血性之人,官场风气得以好转。曾国藩知行合一的廉政观是中华廉政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今日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有借鉴之效,值得学界和政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廉政 理学 工夫 湖湘文化
下载PDF
近90年来学界对张仲实的研究及其思考
18
作者 张积玉 《唐都学刊》 2023年第5期5-17,共13页
自1934年10月21日上海《中华日报》发表评论张仲实译著的《我们也希望得到那末一封信》文章始,至今学界对张仲实的研究已近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学者们发表在上海、北平、重庆、新疆等地的27篇文章,主要是对张仲实的译著斯大... 自1934年10月21日上海《中华日报》发表评论张仲实译著的《我们也希望得到那末一封信》文章始,至今学界对张仲实的研究已近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学者们发表在上海、北平、重庆、新疆等地的27篇文章,主要是对张仲实的译著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等9部书籍及一篇论文的思想内容特点、理论与现实意义及译文质量的评论,而对张仲实生平经历、著译成就及思想人格作较为全面评价的唯有杜重远的一篇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仅有个别文章就张仲实有关经典著作的译文作了讨论,真正对张仲实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40年来,除了整理出版两卷本、十二卷本《张仲实文集》外,已出版研究著作4部,发表文章百余篇。已有成果大体分为两类:一为与张仲实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的回忆文章,一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其内容概括起来基本指向:高度肯定张仲实一生坚持不懈翻译、研究、出版马列主义著作,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贡献;高度肯定他一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勤勤恳恳、躬身率先,为党的理论建设和革命、建设事业奋斗不息的人格精神和道德风范;高度肯定他一生认真严谨、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反思近90年来的张仲实研究,一方面对张仲实翻译、研究、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研究虽取得一定数量的成果,但研究的深度极其有限,至今尚未见到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从研究的选题方向看,尚缺少对无产阶级革命家张仲实及其革命活动、人格精神、治学态度等等的探究。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杰出代表,张仲实的一生阅历丰富、理论贡献巨大,对他的研究是一个极具价值且有着广阔空间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实研究 马克思主义传播 经典著作翻译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抗倭名将俞大猷之诠释学分析
19
作者 桑大鹏 柯铃铃 《两岸终身教育》 2023年第2期74-80,共7页
有关俞大猷的重新发现和解释是一件颇有意味的诠释学事件。曾纪鑫作品《抗倭名将俞大猷》基于系列新史料,采用新历史主义的叙事笔法,达到了诠释学的效果:文本突破了儒史学者在善恶、功罪、是非的二元思维限制下有限看待俞大猷的视域,营... 有关俞大猷的重新发现和解释是一件颇有意味的诠释学事件。曾纪鑫作品《抗倭名将俞大猷》基于系列新史料,采用新历史主义的叙事笔法,达到了诠释学的效果:文本突破了儒史学者在善恶、功罪、是非的二元思维限制下有限看待俞大猷的视域,营造一种实事求是、史实的断层发现(事件断层和意义断层)、价值重估的现代语境以全新解读俞大猷。通过搜寻大量野史、笔记、书信、奏章,全面占有文献,发现了一个心性与人格具备“武圣”色彩的俞大猷。俞大猷在剿倭抚民中体现的家国情怀、道义担当、仁德化人、战略战术、无数军功以及诗文、道义文章一体符合古来衡量圣人的“三不朽”原则。这是诠释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大猷 诠释学 语境 前见 武圣
下载PDF
埋头坚守二十年为先贤立传——评杨琥著《李大钊年谱》及《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
20
作者 韩一德 《唐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26,共2页
2021年,北京大学校史馆研究员杨琥编著完成135万字的《李大钊年谱》(云南教育出版社),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此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又呈现给读者一部重量级学术论文集——《清末民初的思想与人物》。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学术论文集 李大钊 年谱 人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