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曼咪人的体质特征
1
作者 张兴华 肖瑶 +8 位作者 岩坎翁 玉应香 高雯芳 包金萍 程智 高新颖 姚玥彤 刘鑫 宇克莉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73,共13页
研究组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测量、调查了曼咪人121例成年人的61项体质指标、20项体质指数与13项观察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曼咪人身高、头长等56项指标值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女性大腿围大于男性外,其余55项指标值均男性大于女性。曼... 研究组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测量、调查了曼咪人121例成年人的61项体质指标、20项体质指数与13项观察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曼咪人身高、头长等56项指标值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女性大腿围大于男性外,其余55项指标值均男性大于女性。曼咪人男女性上眼睑皱褶出现率男性为94.3%,女性为85.3%;蒙古褶率男性为28.3%,女性为33.8%。曼咪人眼外角多高于眼内角,鼻背侧面观以直型为主,耳垂多为圆形。曼咪人男女性均以圆头型、高头型、超阔面型、中鼻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出现率最高。与国内族群比较,曼咪人男女体质特征与布朗族、基诺族接近,属于南方族群体质特征。与国外族群比较,曼咪人男性头面部特征与泰国人最为接近,女性则与越南人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咪人 活体测量 头面部 体质特征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人类的生存方式
2
作者 吴妍 谢光茂 +4 位作者 赵克良 蒙长旺 陈冠翰 汪静怡 林强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91,共12页
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及其引起的早期人类经济模式转变是过去全球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针对9200 BP气候事件对史前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一直缺乏研究。广西是珠江流域的重要区域之一,具有独特的植被、气候和环境背景,既是史前人群迁... 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及其引起的早期人类经济模式转变是过去全球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目前针对9200 BP气候事件对史前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一直缺乏研究。广西是珠江流域的重要区域之一,具有独特的植被、气候和环境背景,既是史前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点地区,也是应对气候突变和气候事件的理想避难所,是人类生存方式和环境适应研究的难得实验场。本文基于AMS 14C年代学以及植硅体与孢粉等微体遗存记录,对广西崇左江西岸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气候环境背景与生业经济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西江西岸遗址新石器时代地层的年代为9300-9100 BP;在9200 BP气候事件中,该遗址周边环境呈现明显的冷干化趋势;该阶段人类可选择的植物资源较少,而地层中则发现了大量的螺壳、蚌壳和水牛、犀牛、象等水生动物与哺乳动物遗骸以及渔猎工具。上述结果表明,广西江西岸遗址的气候在9200 BP时处于冷干期,导致可采集的植物资源减少,因此,江西岸遗址的人类可能选择渔猎方式适应生存。这一研究为深入理解亚洲季风区早全新世重要气候事件与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事件 广西 植硅体 孢粉 人类生存方式
原文传递
环青海湖地区细石叶遗存新发现
3
作者 韩芳 李冀源 +8 位作者 乔虹 徐海伦 何虹霖 高璇 吕红亮 杜战伟 蔡林海 甄强 马文灵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852,共14页
2021年7月和2023年10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展了环青海湖区域的考古调查工作。调查队在海晏县达玉村甘子河流域新发现细石器地点9处,并发现了其埋藏的原生层位。通过小规模试掘,获得了一些文化遗存,包括... 2021年7月和2023年10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开展了环青海湖区域的考古调查工作。调查队在海晏县达玉村甘子河流域新发现细石器地点9处,并发现了其埋藏的原生层位。通过小规模试掘,获得了一些文化遗存,包括石制品、动物骨骼碎片及磨制骨器。初步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遗址的年代为距今9500年左右。本文是对此次调查和发掘结果的初步报告与研究,新发现的石器地点为讨论史前狩猎采集者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高海拔区域的利用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达玉地点 细石叶 全新世早期 骨器
原文传递
细石叶技术的起源、二元分化及环境驱动因素
4
作者 仪明洁 曹彧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6,共12页
在亚洲东北部地区,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适应气候和环境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学术界围绕细石叶技术产生很多讨论,其中起源、技术演变及技术类型的区域分布是被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细石叶技术可分为初始、成熟、简约几个技术发... 在亚洲东北部地区,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适应气候和环境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学术界围绕细石叶技术产生很多讨论,其中起源、技术演变及技术类型的区域分布是被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细石叶技术可分为初始、成熟、简约几个技术发展阶段,压制法的运用是细石叶技术成熟的关键,细小化的特点决定了各类细石叶使用功能上的区别并不显著。因而在实践层面上,细石叶技术的判定应重视石核和产品形态、技术生产流程、产品的使用意义、强调剥片策略分析,不应限定细石叶的剥制方法。末次盛冰期时,华北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日本北部等所构成的“北方区域”形成分别以船形石核、两面预制的楔形石核为主的二元分化格局,虽然出现过文化上的交叉融合,但是两个区存在以宽、窄楔形石核为主的现象,二元状态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成熟、分化与H3、H2、末次盛冰期几次冷事件间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显示出环境驱动力仍然是导致史前人类生存策略变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石叶 起源 船形石核 楔形石核 环境驱动力
原文传递
中国肤纹表型组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5
作者 张海国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5-686,共12页
1978年至今,我国民族肤纹学调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制定了全国肤纹研究的技术标准和项目标准;完成了全部 56 个民族的指纹和手掌纹的调查研究,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完成全部民族指纹掌纹调查的国家。回顾过去的肤纹表型组成果,我们仍有... 1978年至今,我国民族肤纹学调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制定了全国肤纹研究的技术标准和项目标准;完成了全部 56 个民族的指纹和手掌纹的调查研究,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完成全部民族指纹掌纹调查的国家。回顾过去的肤纹表型组成果,我们仍有许多肤纹方面的工作要努力做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继续深入开展足纹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已完成 31 个民族的足纹调查研究,还有 25 个民族的足纹调查尚未完成,因此我国仍是肤纹研究不全的国家。表型组肤纹研究仍有诸多任务需要完成,期望研究者的持续努力能使我国表型组肤纹学的研究占据并巩固国际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组 足纹 指纹 掌纹
原文传递
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的建设机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良警宇 罗秋宇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革命文物具有多重价值,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延伸其社会生命,形成使深层规则得以运作的机制。当前,“大思政课”项目实践基于场所、流动和数字服务的模式,坚持政治引领、传史育人、守... 革命文物具有多重价值,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延伸其社会生命,形成使深层规则得以运作的机制。当前,“大思政课”项目实践基于场所、流动和数字服务的模式,坚持政治引领、传史育人、守正创新,通过构建馆校合作机制,建设融合育人共同体,探索了依托革命遗址和纪念馆等特色资源创新开展“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以革命文物故事作为“小切口”诠释革命精神“大道理”,开发融媒体平台和数字文化产品以拓展优质资源影响力的建设路径。为更好地发挥革命文物铸魂育人成效,需要进一步突出实践导向,坚持“三全育人”,搭建更广泛的合作平台;加强课内外的互动和应用环节,促进心理-人格结构和惯习的养成;强化实践导向的成效评估机制,促进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 “大思政课” “三全育人”
下载PDF
达州红军石刻遗存现状与保护利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余文盛 郑丽天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达州境内红军石刻正以惊人的速度受到人为和自然损毁,现存石刻已不足“三普”时期的三分之一.红军石刻以红军部队、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政权镌刻为主,内容丰富,善用精炼短句,巧用俚语,情感分明,贴近群众,直抵人心.红军石刻作为革命文物,具... 达州境内红军石刻正以惊人的速度受到人为和自然损毁,现存石刻已不足“三普”时期的三分之一.红军石刻以红军部队、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政权镌刻为主,内容丰富,善用精炼短句,巧用俚语,情感分明,贴近群众,直抵人心.红军石刻作为革命文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化研究、宣教教育和开发利用价值.须树立科学保护理念,实施专业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走综合保护、融合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石刻 遗存调查 保护利用研究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东谷坨遗址2016-2019年发掘简报
8
作者 高星 张月书 +3 位作者 李锋 陈福友 王晓敏 仪明洁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21,共16页
泥河湾盆地内埋藏有诸多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研究古人类扩散、适应和技术演化的重要区域。东谷坨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的东缘,丰富的文化遗物为研究石器技术和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证据。在2016-2019年的发掘中,发掘团队将原来的6A-6E五... 泥河湾盆地内埋藏有诸多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研究古人类扩散、适应和技术演化的重要区域。东谷坨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的东缘,丰富的文化遗物为研究石器技术和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证据。在2016-2019年的发掘中,发掘团队将原来的6A-6E五个文化层进一步划为八个文化层,共出土编号石制品6800余件、化石4100余件。本文重点对6A2和6C1两个主要文化层的出土标本进行初步报道。石制品原料均以遗址周边分布的燧石为主,质量相对较高的石料被优选。锤击石核与石片、砸击石核均有发现;尝试石核和多面多向剥片的石核是主要类型。石器以刮削器为主,多为单刃。两个文化层的石制品类型与技术存在一定差异,如:6A2层石核转向频率更高、双刃石器比例更高,而6C1层锯齿刃器比例高于6A2层等,但总体上呈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相对简单的剥片与加工模式。可鉴定动物化石种类不多,少量骨骼上有疑似人工砍砸的痕迹。本次发掘出土的材料为解释盆地内早更新世人类的石器技术和行为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也为理解早期人类对原料资源的利用方式、流动性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东谷坨遗址 旧石器时代早期 石器技术 原料利用
原文传递
中国汉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和维吾尔族的牙齿形态
9
作者 祝海歌 乔辉 +5 位作者 杨晨 管海娟 张航 文少卿 夏斌 谭婧泽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3-628,共16页
研究表明牙齿形态特征具有高度遗传性,在不同群体中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针对中国汉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和维吾尔族5个人群的牙齿形态特征,进行侧别、性别、年龄等检验,并对这5个人群与其他中国人群及日本、东北亚、东南亚、欧洲、... 研究表明牙齿形态特征具有高度遗传性,在不同群体中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针对中国汉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和维吾尔族5个人群的牙齿形态特征,进行侧别、性别、年龄等检验,并对这5个人群与其他中国人群及日本、东北亚、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区人群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5个人群的多数牙齿特征未见侧别和性别差异,多数牙齿特征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汉族、维吾尔族的铲形门齿和双铲形门齿出现率较高及Y型沟纹出现率偏低与东北亚人群相似;苗族的铲形门齿和双铲形门齿出现率也偏高;蒙古族、回族的铲形门齿和双铲形门齿出现率较低与东南亚人群相似;维吾尔族的四尖型出现率较高与欧洲人群相似。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证实蒙古人种牙齿复合体及巽他型齿、中国型齿是客观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形态 特征 人类学 汉族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河北泥河湾盆地西白马营遗址1985-1986年出土的石制品
10
作者 周振宇 王法岗 关莹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6,共12页
西白马营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于1985年调查发现并进行了试掘;次年正式发掘并获取了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等丰富的文化遗物。铀系法测年遗址距今约1.8万年,推测为临时石器加工场所。石器技术属于中国北方的小型石片石器传统。新... 西白马营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于1985年调查发现并进行了试掘;次年正式发掘并获取了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等丰富的文化遗物。铀系法测年遗址距今约1.8万年,推测为临时石器加工场所。石器技术属于中国北方的小型石片石器传统。新的田野工作和测年数据表明,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我们对1985年试掘及1986年正式发掘出土的石制品进行了类型划分及技术分析,并结合最新的年代测定结果,对遗址文化面貌及属性进行了重新厘定及研究成果重要性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旧石器时代晚期 西白马营遗址 石制品 技术
原文传递
湖北荆州张大冢战国楚墓出土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研究
11
作者 胡飞 闻磊 秦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铜盘均采用热锻加工技术。不同类型及使用功能的器物,其合金成分与金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张大冢墓地作为战国中晚期的楚国下等级贵族家族墓地,出土青铜容器也多为素面薄壁,锈蚀较为严重,但其出土青铜器的合金配比、制作技术及机械性能均展现出战国中晚期楚国工匠已经拥有成熟的青铜合金、铸造以及加工技术,也揭示出当时工匠有意识地在青铜明器与实用器的合金技术上存在区别对待,为全面认识东周时期楚都纪南城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都纪南城 张大冢战国楚墓 青铜器 合金成分 金相组织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板井子遗址2015年出土石制品的剥片技术
12
作者 任进成 李锋 +1 位作者 陈福友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726,共15页
板井子是泥河湾盆地及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早期的重要遗址,目前光释光年代在距今9~8万年。本文重点分析了板井子遗址2015年出土石制品的剥片技术及相关的人类行为。遗址第4、5、6层出土石制品分别为61件、2563件、31件。石料皆以燧石为主,... 板井子是泥河湾盆地及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早期的重要遗址,目前光释光年代在距今9~8万年。本文重点分析了板井子遗址2015年出土石制品的剥片技术及相关的人类行为。遗址第4、5、6层出土石制品分别为61件、2563件、31件。石料皆以燧石为主,石英岩、白云岩等其他原料很少。主文化层即第5层石核毛坯以岩块、断块为主,皆硬锤直接打击。石核类型多样,包括试打片石核、简单石核、局部两面石核、盘状石核四类。多选择平整的面为台面,有零星修理台面的现象,剥片面无预制修整,利用剥片面棱脊的情况明显。普通石核倾向于对同一剥片面采用单向连续开发,台面与剥片面转换无明显的规律性与组织性。盘状石核有一定比例,是一种较独立的剥片方法,但并不十分典型规范。完整石片多为宽薄型,以长度在20~40 mm的居多。第4、6层标本零星,剥片情况与第5层基本一致。该遗址的石核剥片整体上属于中国北方石核-石片技术体系,与早、中更新世等泥河湾盆地更早时段遗址的剥片技术相比,表现出连续发展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板井子遗址 晚更新世早期 石核-石片技术体系
原文传递
从清宫内务府汉文奏销档看织染局种种
13
作者 崔岩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7,共7页
文章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汉文奏销档中关于织染局的七份档案,通过梳理乾隆和嘉庆年间内织染局设置及所辖人、财、物变更等重要事项,分析了清朝中期织染局的沿革历史、人员构成和分工、所用物料、织造品类和使用去向等种种问... 文章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汉文奏销档中关于织染局的七份档案,通过梳理乾隆和嘉庆年间内织染局设置及所辖人、财、物变更等重要事项,分析了清朝中期织染局的沿革历史、人员构成和分工、所用物料、织造品类和使用去向等种种问题,阐明了织染局作为清代官营织造机构之一的特殊性质和使命,以及与江南三织造的联系和区别。织染局作为清代唯一一处位于京内的官营织造机构,其用丝主要来自江南三织造的供应,在匠役的来源上也与江南地区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地理条件及生产规模所限,织染局所产丝织原料质量、生产规模和产品类别均不能与三织造相比。但是作为随传随办的织造机构,织染局能够灵活应变,满足上用和内用的临时需求,因此在清代官营织造机构中具有特殊地位。而且,自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织染局迁入万寿山演化为耕织图后,不仅通过精简人员和技艺优化来扩大生产品类和提高产品质量,更与皇帝倡导农桑的政策紧密结合,逐渐形成兼具实际生产意义和政策示范性的场所,同时也满足了皇帝对江南田园生活的向往,成为承载官营生产织造和皇帝人文思想的理想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 内务府 汉文奏销档 织染局 耕织图 工匠 染料 生产品类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人类的适应行为
14
作者 裴树文 徐哲 +2 位作者 叶芷 马东东 贾真秀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9,共21页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1.25-0.7 MaBP)是晚新生代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时段之一。该时期大陆内部干旱化加剧,北半球冬季温度迅速下降,动植物群发生变化,对古人类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泥河湾盆地发育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1.25-0.7 MaBP)是晚新生代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时段之一。该时期大陆内部干旱化加剧,北半球冬季温度迅速下降,动植物群发生变化,对古人类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泥河湾盆地发育我国北方第四纪典型的河湖相沉积体系,其间富集众多早-中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探讨更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行为的关键区域。本文选取盆地内岑家湾台地飞梁、麻地沟、岑家湾和东谷坨等重要遗址,通过多指标的统计分析,解读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古人类的适应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古人类获取石器原料的途径,不同遗址利用者对不同原料的选择和利用主要和遗址距离原料的远近有直接关系,而针对不同原料类型采取的差异化开发策略,预示着古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尽管锤击法是古人类常用的剥片技术,但是砸击技术可能与本地原料质量具有更直接的关系;作为锤击法的有效补充,砸击技术的运用或许与古人类的认知水平提高存在关联。石核和石片的特征表明,该时期古人类对石核开发利用程度显著提高,剥片技术多样化,灵活性增强,展示了计划性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对优质燧石原料的青睐一直是古人类制作石器的主要策略,该时期修理类产品不仅种类增多,加工方式多样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加工精细的小型刮削器、钻、尖状器、凹缺器、齿状器和多边修理工具等产品增多指示对多种功能的适应,暗示古人类对区域生态景观多元化的积极响应。古人类灵活的技术多样化策略可能与其认知水平的提高存在关联,而气候与环境波动造成的生存压力等多方面叠加因素,可能共同作用于古人类的认知行为上,促使人类调整技术,适应多变的区域环境。本研究对探讨泥河湾盆地更新世古人类生存行为演化与环境关系、人类对东亚高纬度半干旱区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中更新世 气候转型期 人类适应行为 环境变动
原文传递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明新构造
15
作者 郑君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节点。秦汉时期“文化、主体人群、疆域”三位一体的文明新构造得以形成,文化、主体人群和疆域这三重因子在相互牵动中确立了“大一统”的社会格局。随着秦汉文化向边远地区的大规模扩...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节点。秦汉时期“文化、主体人群、疆域”三位一体的文明新构造得以形成,文化、主体人群和疆域这三重因子在相互牵动中确立了“大一统”的社会格局。随着秦汉文化向边远地区的大规模扩展,初具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人群不断壮大,幅员辽阔的王朝疆域藉此得到巩固,汉民族就此成型。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明新构造强化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奠定了中国文化结构、中华民族结构和中国疆域版图的基础格局,在考古学上具有很大阐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王朝 文化 主体人群 疆域 文明新构造
下载PDF
河南灵宝旧石器考古调查报告
16
作者 赵清坡 马欢欢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30,共10页
2016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河南三门峡地区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在灵宝窄口水库周边发现旧石器地点8处、石制品74件及少量动物化石;石制品中有47件出自地层。石制品主要埋藏在黄土堆积和河流相堆积中,原料以石英岩为主,类... 2016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河南三门峡地区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在灵宝窄口水库周边发现旧石器地点8处、石制品74件及少量动物化石;石制品中有47件出自地层。石制品主要埋藏在黄土堆积和河流相堆积中,原料以石英岩为主,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断块等。石核包括单台面石核、双台面石核、盘状石核和多台面石核;石片以锤击石片为主;石器主要为刮削器和砍砸器,也有似手斧和凹缺器等。从技术和类型上判断,该地区的石器工业属于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普遍存在的石核-石片工业。石制品多出自黄土-古土壤条带L11~S5之间,年代范围为0.99~0.48 MaBP,属旧石器时代早期。本次调查成果表明,该地区具有发现更多、更重要旧石器时代遗址并开展深入考古发掘与研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早期
原文传递
东周白狄与华夏互融的历史进程探究
17
作者 何艳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16,共10页
东周时期,原居陕北的部分白狄逐渐东迁,散布于今山西、河北境内。东迁白狄与华夏诸国杂居并处,通过政治联姻、人才流动、朝聘会盟等方式实现政治互融。双方战争频繁,晋、魏、赵诸国运用战争手段,灭亡白狄国家,吞并白狄土地,官方的驻军派... 东周时期,原居陕北的部分白狄逐渐东迁,散布于今山西、河北境内。东迁白狄与华夏诸国杂居并处,通过政治联姻、人才流动、朝聘会盟等方式实现政治互融。双方战争频繁,晋、魏、赵诸国运用战争手段,灭亡白狄国家,吞并白狄土地,官方的驻军派官,移民垦殖,俘虏和流亡人员等,实现了政治、文化、土地、人民的彻底融合;借鉴胡狄治军方法,赵国实行胡服骑射。通过互相仿铸货币,推行相同的货币体系,白狄和华夏诸国融汇成为统一的经济贸易圈。通过胡服与华裳并行,葬俗趋同,世风互融、语言文字效仿等方面,两者形成了文化共同体。中山国形成国家观念后,通过吸纳儒家的仁义、天命等道德伦理观念,构建了儒术治国理念。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白狄与华夏交流互鉴,推动了东周时期白狄与华夏互融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现 白狄 华夏 迁徙 互融
下载PDF
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的人类烧骨及其反映的火葬方式
18
作者 李怡楠 赵芳超 周亚威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9,共13页
本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骨裂形态分析、肉眼观察记录、扫描电镜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金元时期的火烧骨材料,探讨了火葬对人类遗骸产生的影响。火烧骨颜色整体呈现乳白色与灰蓝色,骨组织中出现了成簇或单个的不同形... 本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骨裂形态分析、肉眼观察记录、扫描电镜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山东昌乐八里庄遗址金元时期的火烧骨材料,探讨了火葬对人类遗骸产生的影响。火烧骨颜色整体呈现乳白色与灰蓝色,骨组织中出现了成簇或单个的不同形态的骨结晶,因此我们推断,M49:2与M76:3两个个体分别对应800~900℃与500~600℃的火葬温度;各种类型火烧骨裂形态的出现也是火烧骨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个体M49:2中右侧肱骨出现的弯曲卷翘现象反映了湿骨即带肉骨骼焚烧的可能性;最后,结合该遗址的墓葬背景资料及金元时期火葬现象的历史记载,对两个个体所经历的火葬性质作出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八里庄遗址 人骨遗骸 火烧骨 火葬
原文传递
对敦煌汉代南塞的再认识
19
作者 张俊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敦煌郡是汉王朝经营西域的前哨与后方基地,其防御体系北塞(汉长城)为大家所熟知,而对于敦煌南塞却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受“阳关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带动,借助发掘出土的简牍文书,不仅可以从文字方面对敦煌南塞的管理方式作一定... 敦煌郡是汉王朝经营西域的前哨与后方基地,其防御体系北塞(汉长城)为大家所熟知,而对于敦煌南塞却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受“阳关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带动,借助发掘出土的简牍文书,不仅可以从文字方面对敦煌南塞的管理方式作一定程度的推测,还可以将南塞的实际管辖地域向南推进50公里至阿尔金山北麓。伴随着南塞位置的重新认定,旧有关于阳关都尉与玉门都尉的分界需要再认识,这一点对敦煌史地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文书 敦煌南塞 历史地理 阳关
下载PDF
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峁文化的互动——以玉人头像为中心
20
作者 徐峰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15-22,共8页
后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传统很可能有着北方影响,玉人头像中的若干细节,包括“尖顶帽”、纹面、发型等特征辅证着这种北方影响。后石家河文化玉人头像的族属不是华夏族,而是北方早期游牧人的可能性是极大的。现有的不少考古资料表明石峁文... 后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传统很可能有着北方影响,玉人头像中的若干细节,包括“尖顶帽”、纹面、发型等特征辅证着这种北方影响。后石家河文化玉人头像的族属不是华夏族,而是北方早期游牧人的可能性是极大的。现有的不少考古资料表明石峁文化受到了游牧文化的影响。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峁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有石峁遗址这一中国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最大的城址,也是北方地区地缘政治的中心作为中介,后石家河文化传统中间接有北方草原文化因素渗入是完全可能的。后石家河文化中外来文化因素应该是多元的,来自北方草原的文化因素值得重视。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峁文化的诸多相似,一方面见证了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远距离文化互动,另一方面也为后石家河文化玉器寻找到了北方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石家河文化 玉人头像 石峁文化 文化互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