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本《父子互托》刍议
1
作者 段小强 刘旸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17,共8页
敦煌草书写本《杂缘起抄》中有一段内容讲述父子在集市相互做“托”,从而盈利的故事。被父子欺骗的顾客并不知情,还因从购物中得到方便就“心生欢喜”;佛与菩萨得知后也装为顾客,以此宣扬佛法教化众人。故事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宣传佛... 敦煌草书写本《杂缘起抄》中有一段内容讲述父子在集市相互做“托”,从而盈利的故事。被父子欺骗的顾客并不知情,还因从购物中得到方便就“心生欢喜”;佛与菩萨得知后也装为顾客,以此宣扬佛法教化众人。故事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宣传佛教教义,内容体现佛教“缘起”的法则,认为世间因缘和合、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关联。此外还蕴含“方便之门”的思想,反映着佛教在中国传教过程中的本土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草书写本 父子互托 缘起 方便法门
下载PDF
高台魏晋墓出土帛书《恭、宽、信、敏、惠之道》校释
2
作者 韩高年 《丝绸之路》 2023年第2期5-45,共41页
帛书《恭、宽、信、敏、惠之道》于1991年末出土于甘肃省张市高台县骆驼城魏晋墓葬,现藏高台县博物馆。《张掖文物》一书有著录及题解,但未附发掘报告。帛书首尾有残损,文本由楷书写成,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多简化字。现存82行,8000余字,... 帛书《恭、宽、信、敏、惠之道》于1991年末出土于甘肃省张市高台县骆驼城魏晋墓葬,现藏高台县博物馆。《张掖文物》一书有著录及题解,但未附发掘报告。帛书首尾有残损,文本由楷书写成,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多简化字。现存82行,8000余字,分12章,每章500-600字,内容多引《诗》《书》《论语》等儒家经典,以阐发儒家思想为主。日本学者町田隆吉及甘肃省博物馆李永平研究员对帛书进行了初步整理研究,尤其是李永平先生对帛书进行了初步释读和整理,并发表有研究文章。承蒙李先生襄助提供有关材料,笔者得以在其释读及研究的基础上,比对帛书图版,对帛书文本予以重新校读释文,注解疑难字、词,分章疏通句意。此外,还对帛书的书写格式、特殊符号、特殊印记的书写意义及形成原因做出判断。因其内容涉及“民胞物与”等观念,故于帛书文本的年代及抄写流传过程等,还需要依据其内容、体例、书体等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台魏晋墓 出土帛书 《恭、宽、信、敏、惠之道》 校释
下载PDF
敦煌藏文P.T.1082甘州回鹘登里可汗诏书研究
3
作者 陆离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1,156,157,共15页
P. T. 1082号文书是甘州回鹘登里可汗仁美写给凉州嗢末首领仆射(■)的诏书,具体时间是934年。文书中出现的天平军(■)是驻守凉州的原唐朝郓州天平军戍卒后代,令公(■)应该就是后唐朔方节度使张希崇,唐王(■)应该是后唐明宗皇帝李亶,天... P. T. 1082号文书是甘州回鹘登里可汗仁美写给凉州嗢末首领仆射(■)的诏书,具体时间是934年。文书中出现的天平军(■)是驻守凉州的原唐朝郓州天平军戍卒后代,令公(■)应该就是后唐朔方节度使张希崇,唐王(■)应该是后唐明宗皇帝李亶,天使大夫(■)是934年后唐派出的使节。该诏书显示出当时甘州回鹘政权同凉州嗢末、凉州唐朝天平军戍卒后代、后唐王朝、瓜沙归义军政权以及凉州、廓州、河州等地吐蕃部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具有珍贵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州回鹘 凉州嗢末 后唐 天平军 吐蕃
下载PDF
从敦煌卷子《伍子胥变文》看唐代民间“忠”伦理
4
作者 李悦 郑炜明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5-133,共9页
敦煌卷子《伍子胥变文》是根据伍子胥故事改编的一篇民间文学作品,在唐代传唱度极高,反映出唐代民众的某些伦理价值观念。通过研究《伍子胥变文》,我们可以了解唐代对于“忠”真正的伦理价值取向,并发现唐代民间所倡导的“忠”的独特之... 敦煌卷子《伍子胥变文》是根据伍子胥故事改编的一篇民间文学作品,在唐代传唱度极高,反映出唐代民众的某些伦理价值观念。通过研究《伍子胥变文》,我们可以了解唐代对于“忠”真正的伦理价值取向,并发现唐代民间所倡导的“忠”的独特之处,有助于推进敦煌学和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卷子 《伍子胥变文》 唐代 伦理
下载PDF
从兑废稿的缀合看敦煌写经的修复——以含有兑废稿的敦煌《大般若经》写本为例
5
作者 徐浩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4-158,共15页
从敦煌写卷实例出发,尝试对古代敦煌的佛教徒如何处理含有兑废稿的写经作出解答,以引起人们对敦煌写经兑废稿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兑废稿从长卷上拆下并补入无误新稿的事实说明,兑废稿写本将被加工修复,拆下误抄的废纸,补入无误的新纸,以... 从敦煌写卷实例出发,尝试对古代敦煌的佛教徒如何处理含有兑废稿的写经作出解答,以引起人们对敦煌写经兑废稿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兑废稿从长卷上拆下并补入无误新稿的事实说明,兑废稿写本将被加工修复,拆下误抄的废纸,补入无误的新纸,以成为内容连贯无误的完整经本。我们又把上述发现扩展到所有包含兑废稿的敦煌《大般若经》写本长卷,对它们全部加以汇总分析,认为等待它们的也将是同样的加工修复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兑废稿 修复 敦煌文献 《大般若经》 缀合
下载PDF
俄敦《大方广佛华严经音》残片三题
6
作者 谭兴富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43,共10页
《俄藏敦煌文献》第17册收有10余件佛典音义文献残片,这些残片均从一部完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音》分裂而来,所存字目均出自《八十华严》。经比勘发现:一是残片所存音义与高丽藏再雕本《八十华严》卷末所附音义源自同一祖本;二是残片所... 《俄藏敦煌文献》第17册收有10余件佛典音义文献残片,这些残片均从一部完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音》分裂而来,所存字目均出自《八十华严》。经比勘发现:一是残片所存音义与高丽藏再雕本《八十华严》卷末所附音义源自同一祖本;二是残片所存多条音义为高丽藏再雕本所无,其中有4条当是在传写过程中糅合底本多条音义;三是дх.18982残片亦来自于《大方广佛华严经音》,所存字目出自《八十华严》卷62,可与дх.19007残片缀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华严》 音义 词条糅合 残片缀合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都水”陶文考辨
7
作者 曾鑫 朱凌玮 付建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89,共4页
本文从发现于秦始皇帝陵东北侧的一枚阳刻有“都水”两字戳印的筒瓦为例,在梳理秦始皇帝陵周围水利遗址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秦陵的水利设施营建思想。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都水”陶文 水利设计
下载PDF
河北任丘新出土陶文、刻划符号(文字)
8
作者 李燊 佟宇喆 《文物春秋》 2023年第5期63-68,F0002,F0003,共8页
2018年,为配合津石高速的修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沧州任丘市南陵城村南发掘了一处战国晚期遗址,出土的陶豆、盘、缸、高领瓮等与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出土器物相近,其中许多陶器上带有戳记或刻划文字、符号,文字... 2018年,为配合津石高速的修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沧州任丘市南陵城村南发掘了一处战国晚期遗址,出土的陶豆、盘、缸、高领瓮等与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出土器物相近,其中许多陶器上带有戳记或刻划文字、符号,文字特征属于战国齐系文字,释文“市玺”“右廪”等表明了戳记的官方性质。该批陶文的出土为研究战国晚期燕齐边界问题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文 南陵城遗址 战国晚期 河北任丘 齐系文字
下载PDF
楚帛书“玄司秋”图像解诂——兼论“玄冥”的几组异名
9
作者 王精松 《出土文献》 2023年第3期58-63,15,155,156,共9页
楚帛书“玄司秋”的图像同汉代龟蛇结合的玄武形象有同源关系。商周金文中“龟”“黾”的写法非常接近,很容易混淆。“玄司秋”的形象应是在黾身的基础上添加了蛇头,后逐渐讹变为龟身蛇头,成为汉代的玄武形象。同时,“玄冥”与“屏翳”... 楚帛书“玄司秋”的图像同汉代龟蛇结合的玄武形象有同源关系。商周金文中“龟”“黾”的写法非常接近,很容易混淆。“玄司秋”的形象应是在黾身的基础上添加了蛇头,后逐渐讹变为龟身蛇头,成为汉代的玄武形象。同时,“玄冥”与“屏翳”含义接近,结合其他文献记载,可判断两者为同一神祇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司秋 玄冥 玄武
下载PDF
談帛書《五星占》“金星占”中的“出恒以丑未,入恒以辰戌”句及相關問題
10
作者 任達 《简帛》 2023年第1期281-288,共8页
馬王堆帛書《五星占》第74行的文字介紹了金星經常出入在“辰戌丑未”四支這一運行規律,與之類似的説法亦見於一些與金星或水星有關的傳世文獻。通過分析可知,水星諸句與“正四時之法”有關,其中術語“辰戌丑未”是水星四仲躔宿的指代符... 馬王堆帛書《五星占》第74行的文字介紹了金星經常出入在“辰戌丑未”四支這一運行規律,與之類似的説法亦見於一些與金星或水星有關的傳世文獻。通過分析可知,水星諸句與“正四時之法”有關,其中術語“辰戌丑未”是水星四仲躔宿的指代符號;與金星有關的《五星占》等句則應源自水星諸句,在傳鈔過程中被轉寫到專論金星的章節中。這一情况集中反映出數術文獻的“雜抄”性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馬王堆帛書 《五星占》 金星 水星 辰戌丑未
下载PDF
谈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再食■(浆)”
11
作者 方勇 《丝绸之路》 2023年第3期61-65,共5页
本文讨论了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第57行中“再食■(浆)”一语,认为“再食”应为连续饮用两口之意,而非饮用两次之意;“浆”指酸浆水。“再食浆”指连续饮用两口酸浆水,是形容前文药物“湮汲(地浆水)”的取用量,而不是指用于治... 本文讨论了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第57行中“再食■(浆)”一语,认为“再食”应为连续饮用两口之意,而非饮用两次之意;“浆”指酸浆水。“再食浆”指连续饮用两口酸浆水,是形容前文药物“湮汲(地浆水)”的取用量,而不是指用于治疗狂犬病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五十二病方》 狂犬病 再食
下载PDF
馬王堆帛書《刑德》“奇正”探析
12
作者 賀璐璐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馬王堆帛書《刑德》“奇正”分别指:“刑德小游圖”的奇正宫、神煞奇、奇風,前兩者和古人的奇偶觀念有關,後者强調出其不意,它們均在“刑德小游圖”上有具體體現。帛書對“奇”各種運用,經過了數術化和神煞化,其本質是術士希望用數術方... 馬王堆帛書《刑德》“奇正”分别指:“刑德小游圖”的奇正宫、神煞奇、奇風,前兩者和古人的奇偶觀念有關,後者强調出其不意,它們均在“刑德小游圖”上有具體體現。帛書對“奇”各種運用,經過了數術化和神煞化,其本質是術士希望用數術方式將抽象的“奇”具體化,是兵陰陽文獻發展成熟的體現。“奇正”在兵書中的運用,並非單純的兵力配置,還要順應五行、結合占卜。古人對“奇”的追求,源於對至上神“太一”的崇拜,體現了當時的宇宙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正 兵陰陽 數術 宇宙觀
下载PDF
文字纹瓦当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3
作者 曹颖弘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198-200,共3页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发展兴盛的时代,汉代瓦当数量多,质量优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瓦当在汉代飞速发展,且广泛运用在各个方面,其构图形式多变、极具韵味。文章从设计的角度,通过对文字纹的构图形式分析并且列举各种实...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发展兴盛的时代,汉代瓦当数量多,质量优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瓦当在汉代飞速发展,且广泛运用在各个方面,其构图形式多变、极具韵味。文章从设计的角度,通过对文字纹的构图形式分析并且列举各种实例,深入了解汉代文字纹的含义、图形构成及其文化内涵,并以文字纹样为设计元素,加入现代创新设计手法,将汉代瓦当文字纹样以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形式运用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风格的完美融合,从而体现汉代瓦当的魅力,并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喜爱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设计 汉代瓦当 文字纹
下载PDF
秦骃玉版文字初探 被引量:13
14
作者 曾宪通 杨泽生 肖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4,共6页
关键词 秦骃玉版文字 考古工作 中国 古文字
下载PDF
泉州市舶司遺址出土“市舶亭”文字磚辨析
15
作者 王申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 2023年第1期215-219,共5页
泉州市舶司遺址出土多塊“市舶亭”文字磚,其上文字可復原、補全爲“監造市舶亭蒲壽庚”。考古工作者未能明確泉州市舶司市舶亭的具體建築功能。對比宋元時期廣州、明州市舶亭可知,泉州市舶亭應是市舶司設置於城外入城水道上的“檢查點... 泉州市舶司遺址出土多塊“市舶亭”文字磚,其上文字可復原、補全爲“監造市舶亭蒲壽庚”。考古工作者未能明確泉州市舶司市舶亭的具體建築功能。對比宋元時期廣州、明州市舶亭可知,泉州市舶亭應是市舶司設置於城外入城水道上的“檢查點”,主要承擔檢查客舟的政務工作,也可能同時具有“抽解”等徵税職能,並非因觀賞功能而興建。而泉州市舶司内的清芬亭則是一座觀賞亭。由此可知,泉州市舶司所建亭的建築功能未必相同,至少分爲辦公和觀賞兩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市舶司 市舶亭 抽解
下载PDF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祛疣》所涉之巫术与民俗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玉堂 贾海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3-176,共4页
在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祛疣"的医方中,涉及到一些流传至今的禁忌风俗与巫术,如对晦朔日、水井的禁忌等,巫医正是利用这些禁忌心理,用扫帚、祝由、禹步、土块、葵茎等巫法来"治疗"疣的。后世年终的傩礼等某些... 在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祛疣"的医方中,涉及到一些流传至今的禁忌风俗与巫术,如对晦朔日、水井的禁忌等,巫医正是利用这些禁忌心理,用扫帚、祝由、禹步、土块、葵茎等巫法来"治疗"疣的。后世年终的傩礼等某些除活动,很可能是先民晦日禁忌的流风。而晦朔日祛疣对扫帚的使用以及"去禾"、弃帚等,则与至今流传在长江流域的年终岁末"打扬尘"、"送穷"等风习不无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方 祛疣 晦朔日 巫术 民俗
下载PDF
孔子论“智”与上博《诗论》简以“智”论诗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建国 张玖青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3-88,47,共7页
上博《孔子诗论》简以“智”论诗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内涵?它与孔子“智”的思想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本文写作所关注的焦点。通过比较,我们认为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上博《孔子诗论》简以“智”论诗反映了孔子“智”的思想。
关键词 上博简 《诗论》 孔子 《诗经》
下载PDF
古文字考释四则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宝贵 孙臣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2,95,共6页
关键词 商代 古文字考释 金文 甲骨文 解答
下载PDF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注释商榷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阿根 叶云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1,共1页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侯灿、吴美琳著,巴蜀书社2003年版,以下简称《集注》)收录吐鲁番地区出土砖志凡328方,是迄今为止吐鲁番地区20世纪出土砖志的集大成之作,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吐鲁番砖志与享誉国际学坛的吐鲁番出土...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侯灿、吴美琳著,巴蜀书社2003年版,以下简称《集注》)收录吐鲁番地区出土砖志凡328方,是迄今为止吐鲁番地区20世纪出土砖志的集大成之作,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吐鲁番砖志与享誉国际学坛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具有同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丝绸之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集注》为丝绸之路文化史、中西交通史等相关研究提供了诸多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出土文书 吐鲁番地区 集注 学术研究价值 丝绸之路学 注释 中西交通史
下载PDF
由新出文献重评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6-145,共10页
顾颉刚先生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在中西方学界有很大的影响。此说的思想渊源比较广泛,所论问题也与今古文经学上的"公案"有关,受胡适的影响较深。仔细分析顾先生的"层累说",其特别之处在于根... 顾颉刚先生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在中西方学界有很大的影响。此说的思想渊源比较广泛,所论问题也与今古文经学上的"公案"有关,受胡适的影响较深。仔细分析顾先生的"层累说",其特别之处在于根据《诗经》中的史诗来分析古史,以禹为"截断众流"的关键点,而不采信传统的《尚书》等文献;其目的则是要从文献出发,构建系统的东周以来的信史。根据近来公布的竹简《子羔》篇、《容成氏》篇和公盨铭文、新蔡楚墓竹简等出土文献,可以发现顾先生的"层累说"中的许多观点存在问题;他对于《诗经》中所提及的禹之分析,也存在史料选择和解释上的疑问,故其"层累说"恐难成立。不过顾先生探索中国系统信史起点的这种学术自觉,仍然是很有学术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古史辨 “层累说” 上博简 公盈 新蔡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