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6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发展背景下藏族社区居民生计适应的集体行动实践——以夏乌村为例
1
作者 孙九霞 王文慧 王钰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5,共11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体行动的积极效能需要结合乡村发展的现实进行充分探讨.通过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更需基于有效的集体行动,形成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该文选择西藏夏乌村作为案例地,通过长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体行动的积极效能需要结合乡村发展的现实进行充分探讨.通过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更需基于有效的集体行动,形成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该文选择西藏夏乌村作为案例地,通过长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对虫草“挖三休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轮流打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社区旅游参与实践路径的研究发现,夏乌村集体行动实践具有强烈的自发性,组织上的村民小组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均质化、公平的发展理念,使得村民个体平等决策和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成为可能.该文结合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生计条件和社区文化,依托夏乌村集体行动的实践方式和集体行动的制度形成过程,呈现当前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解决集体主义困境的可能路径,重点讨论少数民族旅游社区在集体行动实践中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个体行动和集体行动在过程中产生策略性互动,并为旅游发展奠定充分的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生计适应 藏族社区 集体行动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物流空间联系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2
作者 李亚玲 侯兰功 杜小戈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9,共10页
区域物流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揭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称成渝地区)物流联系强度及其网络空间结构,本文基于地理空间联系视角,在2009—2019年研究期间以成渝地区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构建成渝地区物流网... 区域物流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揭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称成渝地区)物流联系强度及其网络空间结构,本文基于地理空间联系视角,在2009—2019年研究期间以成渝地区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构建成渝地区物流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进而对其联系强度、空间布局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时间范围内,成渝地区城市物流质量水平空间分异显著,物流联系强度差异大;网络密度从0.9023升至0.9042,处于较高密度水平,波动幅度小,聚合度强,物流联系密切,但成渝地区内部网络密度失衡,中部密度最高,北部密度较中部稍低,西部密度最低;整体上物流网络呈现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相向发展的放射状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引力模型 物流空间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海南垦地共建型特色小镇空间布局优化
3
作者 罗麟 杜娜 吴松蔓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海南垦区内农场与地方行政区域毗邻、交错,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空间与管理关系,垦地之间出现诸多问题,如垦地产业分工协作不足、医疗与教育等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要素流动性差等。以垦地共建型特色小镇——文儒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从道路... 海南垦区内农场与地方行政区域毗邻、交错,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空间与管理关系,垦地之间出现诸多问题,如垦地产业分工协作不足、医疗与教育等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要素流动性差等。以垦地共建型特色小镇——文儒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从道路系统和用地布局2个方面出发,对文儒特色小镇空间布局优化进行研究。针对存在的道路系统不完善、支路密度低、垦地片区路网结构不均衡、用地较为分散和设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分别对道路系统和用地布局提出优化调整建议,以加强文儒特色小镇垦地之间的整体性,实现垦地共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空间句法 空间布局优化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4
作者 杨梅焕 王钰尧 +2 位作者 王涛 李奇虎 李扬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我国西北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为探究气候变化引起的该区域极端气候事件,本文基于91个气象站点1960—2018年逐日降水数据,选用11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趋势分析、M-K检验和交叉小波变换,探究了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时空... 我国西北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为探究气候变化引起的该区域极端气候事件,本文基于91个气象站点1960—2018年逐日降水数据,选用11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趋势分析、M-K检验和交叉小波变换,探究了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除持续干燥指数(CDD)表现为下降趋势外,其它10个指数均表现为上升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强度、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表现出增加趋势。除持续干燥指数外,极端降水指数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西北干旱区降水增加主要由极端降水增加所致。极端降水增加区域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区西北侧,即额尔齐斯-乌伦古河流域、伊犁河流域和天山北坡。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增加与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关系密切,其次为东亚夏季风和ENSO。研究结论认为应加强我国西北干旱区灾害监测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科学认识极端降水与大尺度气候因素关系,降低极端降水导致的气象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 交叉小波变换 西北干旱区
下载PDF
晋东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机制
5
作者 赵乐 周雨菡 +3 位作者 侯小萌 孙舔轲 牛俊杰 聂震西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4年第1期69-77,84,共10页
以晋东南260个传统村落为样本,综合运用数理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探究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晋东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县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具有集中分布特征,总体呈以沁水平顺线为界,东南部多且聚集,西... 以晋东南260个传统村落为样本,综合运用数理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探究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晋东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县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具有集中分布特征,总体呈以沁水平顺线为界,东南部多且聚集,西北部少且分散的特点;(2)影响因子上,单因子解释力存在明显差异,至交通线距离、至河流距离、高程影响因子解释力较强,人口、气候次之,GDP与至中心城镇距离因子解释力偏弱;双因子交互解释力显著增强,至交通线距离、至河流距离、高程是交互解释力增强的关联主导因子;(3)晋东南传统村落形成与演化是高程、气候、河流、交通、人口、经济、中心城镇等多重地理要素协同作用、长期影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东南 传统村落 地理格局 空间分异
下载PDF
《史记·五帝本纪》“熊湘”再探——兼论“黄帝时代”仰韶文化与大溪文化的交流
6
作者 吴旭东 《荆楚学刊》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关于黄帝“登熊湘”的记录,历代对于“熊湘”所指的地理位置存在较大的解释差异。通过对《史记》等文献的考察分析,“熊湘”应是湘地的一座山。考古学编年研究与考古文物的实证表明,这一地区在黄帝时代即新... 《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关于黄帝“登熊湘”的记录,历代对于“熊湘”所指的地理位置存在较大的解释差异。通过对《史记》等文献的考察分析,“熊湘”应是湘地的一座山。考古学编年研究与考古文物的实证表明,这一地区在黄帝时代即新石器时代晚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与以大溪文化为代表的湖湘文化存在交流和交往的痕迹。这进一步证明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原文化,其包容的文化特点在早期的部族融合过程时就已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黄帝时代 仰韶文化 大溪文化 文化包容
下载PDF
明清洪泽湖泄水格局的演变及历史启示
7
作者 李德楠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导淮入海入江是洪泽湖治理长期面临的问题。洪泽湖是拦蓄淮河下游形成的平原水库,筑堤的过程也是湖泊形成的过程。明代以后随着高家堰堤防的修筑加高,湖泊从小到大,泄水问题日益突出。洪泽湖泄水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时空特... 导淮入海入江是洪泽湖治理长期面临的问题。洪泽湖是拦蓄淮河下游形成的平原水库,筑堤的过程也是湖泊形成的过程。明代以后随着高家堰堤防的修筑加高,湖泊从小到大,泄水问题日益突出。洪泽湖泄水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空间上包括湖堤上的清口、山盱五坝、三河坝以及运堤上的归海坝、归江坝等两级泄水通道,尤以汇黄入海的清口流路占突出地位;时间上从明代的清口汇黄入海为主,变为清乾隆以前的多路入海为主、入江比例增大,至嘉庆以后则汇黄入海不畅、入江压力增加。明清时期的洪泽湖泄水是在“蓄清、刷黄、济运”的治水框架下进行的,无法根本解决淮水的入江入海出路,但奠定了今日泄水新格局的基础。以史为鉴,河湖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统筹全局,兼顾国计民生,既要着眼于除害兴利,因时因地制宜,稳步有序推进,还要辩证地看待河湖治理的影响,恰当评价古代国家工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高家堰 蓄清刷黄 导淮 入海水道
下载PDF
明清天主教汉语文献中所署地名小议——从“金台”说起
8
作者 王皓 《海峡人文学刊》 2023年第2期145-154,160,共11页
在数量众多的明清汉语天主教文献中,涉及地名的出版信息大致包括两类,一是校订者或者付梓者的籍贯,二是刊刻地点。大部分在中国天主教史上较为知名的人物,判断其署地的难度相对不大。然而,一些现象值得留意。有些人物的籍贯署地有多种名... 在数量众多的明清汉语天主教文献中,涉及地名的出版信息大致包括两类,一是校订者或者付梓者的籍贯,二是刊刻地点。大部分在中国天主教史上较为知名的人物,判断其署地的难度相对不大。然而,一些现象值得留意。有些人物的籍贯署地有多种名称,实则都是同一地方。有些人物的署地与常识相悖,不能依据常识简单断定。有些不同文献的刊刻署地一致,实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还有些署地,依据已有的信息,似乎难以遽断其具体为何地。对这些地名的判断,应充分利用不同语种、不同来源的相关文献进行互证。深入探讨这种丰富多彩的署地现象,或许可以为理解明清天主教史提供一种细微的认识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天主教 汉语文献 地名 金台
下载PDF
山巅行走:晋东南山地景观认知途径刍议
9
作者 安介生 《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1-39,共9页
地理认知的途径与方法,是中外地理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古人的实地踏勘活动构成中国传统时代地理认知的主要手段。晋东南山地在中国古文明时代已占据重要地位与影响,这同样与古人的早期地理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文章以阳城县境内... 地理认知的途径与方法,是中外地理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古人的实地踏勘活动构成中国传统时代地理认知的主要手段。晋东南山地在中国古文明时代已占据重要地位与影响,这同样与古人的早期地理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文章以阳城县境内的析城山为分析线索,展现了历代对于晋东南山地景观的认知过程,特别展现了清代以来地理认知的飞跃式的进展与当地士人的艰巨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东南山地 景观 认知途径 析城山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安徽省旅游发展时空错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寒青 张鑫 刘倩倩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0,共10页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宗旨构建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CRITIC赋权法、标准差椭圆模型和重心演变轨迹、空间错位指数及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2010—2020年安徽省旅...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新发展理念为宗旨构建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CRITIC赋权法、标准差椭圆模型和重心演变轨迹、空间错位指数及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2010—2020年安徽省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探究其空间错位和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安徽省旅游创新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发展及开放共享发展不均衡,空间错位呈“西北—东南”走向,且三大系统在不同方向呈现集聚或扩张态势,三大重心整体上呈现布局分散的特点;(2)城市空间错位以较低、低错位类型为主,高错位类型城市数量先增后减,低错位区则正好相反,总体空间布局呈“北部凹陷—中南部凸起”的特征;(3)不同错位等级区域的障碍度因素存在差异,总体上出现频次高的障碍因子主要来自于产业结构、生态本底及入境旅游三大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高质量发展 空间错位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安徽省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县域空间的减碳潜力与策略路径——基于浙江省碳排放权的解析与分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从越 王竹 +1 位作者 裘知 张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碳排放权愈发成为重要的地区发展权,在县域层面落实落位碳额分配是我国深入减碳的焦点,浙江省将在“十四五”时期进入局部率先达峰的二级减碳阶段。为分解落实我国自主减碳目标,采用熵权法构建以公平性、效率性、可...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碳排放权愈发成为重要的地区发展权,在县域层面落实落位碳额分配是我国深入减碳的焦点,浙江省将在“十四五”时期进入局部率先达峰的二级减碳阶段。为分解落实我国自主减碳目标,采用熵权法构建以公平性、效率性、可持续性为原则的碳排放权分配模型,基于碳排放空间与减碳潜力测算方法,得到2017—2030年浙江省89个县(市、区)的碳排放权分配、碳排放空间分类和减碳潜力分级。结果表明,碳排放权分配在县域层级存在空间差异性,在省域层级存在空间平衡性;碳排放空间分类呈“南余北赤”模式;减碳潜力分级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鉴于对县(市、区)不同碳排机理的归纳与解析,提出了逐级修正的减碳路径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排放权分配 碳排放空间 减碳潜力 策略路径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划视角下的县域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变——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达荃 王强 +4 位作者 张琦琦 周婷 李一楠 庄星辉 党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69-82,共14页
以福建省为例,立足县域主体功能区定位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征,构建差异化指标体系,运用含有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easure-undesirable,SBM)模型与Meta-frontier模型测算各县级单元2000—2017年期间碳排放效率,并基于探索性... 以福建省为例,立足县域主体功能区定位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征,构建差异化指标体系,运用含有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easure-undesirable,SBM)模型与Meta-frontier模型测算各县级单元2000—2017年期间碳排放效率,并基于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框架揭示不同主体功能类型区的碳排放时空演变格局,结果显示:(1)不同指标体系影响碳排放效率测度的客观性与有效性,有必要根据功能区特点差异化分配指标;(2)2012年后全省碳排放效率有所回升,其中,以开发功能为主地区的碳排放效率明显高于以保护功能为主地区;(3)相对于保护功能为主地区,开发功能为主地区碳排放效率局部空间更趋于稳定,受其邻域的影响程度更小,更倾向于高水平集聚;(4)碳排放效率正向协同增长的县级行政单元与碳排放效率高值地区、空间结构稳定地区基本吻合,且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性,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保护功能为主地区及沿海开发功能为主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碳排放效率 时空演化 超效率SBM模型 福建省
下载PDF
黄河流域山西段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小萌 张子涵 +3 位作者 孙舔轲 赵乐 牛俊杰 聂震西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15期285-291,共7页
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机理对其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选取黄河流域山西段37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运用ArcGIS10.2软件,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采取平均最近邻指数、非均衡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等方法,探究山西省黄河地区的传... 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机理对其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选取黄河流域山西段37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运用ArcGIS10.2软件,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采取平均最近邻指数、非均衡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等方法,探究山西省黄河地区的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山西段的传统村落呈现出“南部大集聚、中部小集聚、北部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地形、坡度、坡向和河流是最直接的自然影响因子,而人口和经济是最基本的人文影响因子,交通则是辅助的人文影响因素,共同影响着黄河流域山西段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黄河流域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山西
下载PDF
中国省域碳排放绩效时空演变与技术创新驱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钰 张悦 王晶晶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323,共11页
技术创新在促进碳排放绩效提升、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以中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和STIRPAT模型等,探究中国碳排放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和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 技术创新在促进碳排放绩效提升、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以中国30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和STIRPAT模型等,探究中国碳排放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和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碳排放绩效在时间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增长速度较慢,平均值从2002年的0.3215上升到2018年的0.4150,年均增长率为1.61%,绩效值不断变化为中值集中、对称分布的形态;(2)中国碳排放绩效空间分异特征明显、类型多样,大致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递减,Moran’s I由2002年0.2265波动上升至2018年0.3687,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加大;(3)技术创新要素中专利授权量、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与碳排放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控制变量中市场化程度与碳排放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镇化率为负相关。研究从加大创新投入、加强人才引育、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对国家和地区加大技术创新驱动与提高碳排放绩效等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绩效 技术创新 Super-SBM模型 STIRPAT模型
原文传递
吉林省西部“三生”空间演化特征与驱动力研究
15
作者 程子朗 张延军 +2 位作者 王灵芝 韦兰屹 吴旭影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9,共7页
基于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采用转移矩阵、信息熵、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1990—2020年每10年间吉林省西部“三生”空间的时空变化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演化主要驱动力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吉林省西部生... 基于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采用转移矩阵、信息熵、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1990—2020年每10年间吉林省西部“三生”空间的时空变化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演化主要驱动力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吉林省西部生产、生活空间面积增加,生态空间面积减少。(2)生产、生态空间的分布与彼此间结构转型特征较为显著,以草地生态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的相互转换为主。(3)“三生”空间结构稳定性及用地均质性整体呈下降态势,农业生产空间对“三生”空间的控制程度呈上升态势。(4)生产空间景观格局在研究期前20年整体性增强,后10年斑块破碎化加剧;生态、生活空间的景观格局在前10年趋于整体化与规则化,后20年斑块破碎化趋势显著。(5)“三生”空间的演化是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因素与产业结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时空演化 景观格局指数 主成分分析 吉林省西部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文斌 高云红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0-64,70,共6页
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19—2021年长江经济带贫困地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空间分布特点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呈现出“西多东少”的空间分布格局... 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19—2021年长江经济带贫困地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空间分布特点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呈现出“西多东少”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布均衡性较差,区域集聚性显著,上、中、下游地区空间分布类型差异大.2)长江经济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形成两个高密度核心区,每个贫困地区又有一个或多个次级高密度核心区.3)长江经济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异质性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游客数量、A级景点数量、人均GDP是长江经济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异质性分布的高作用力影响因子,因子交互作用后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解释力加强;同时不同地区的主导影响因子和交互因子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地形和河流等自然因素也显著影响到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布局.最后对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贫困地区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山东省县级城市扩展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玉琳 张晓青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5,共12页
为了研究2000—2020年山东省县级城市扩展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使用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对山东省县级城市建成区面积进行提取,并采用GWR模型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山东省县级城... 为了研究2000—2020年山东省县级城市扩展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使用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对山东省县级城市建成区面积进行提取,并采用GWR模型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山东省县级城市扩展程度呈现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且济南市青岛市周围县级城市扩展程度较大;2010年后青岛市周围县级城市扩展程度逐渐超过济南市周围县级城市。2000—2020年影响山东省县级城市扩展的因素包括经济条件、社会条件、人口因素和地形条件,且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其对县级城市扩展的正向影响由自东向西南呈阶梯状逐渐减小转变成由中部向东西呈阶梯状递增;坡度因素对县级城市扩展量的影响由2000—2015年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负相关变成2016—2020年自东北向西南递增的正相关;人口对县级城市扩展的影响在2006—2010年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增的负影响,2000—2005年和2011—2015年呈现出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的正相关,2016—2020年对县级城市扩展的影响自东南向西北递增;医疗卫生水平在2000—2010年和2016—2020年对县级城市扩展量的正相关自西向东递减,2011—2015年为自西向东递增的正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夜间灯光数据 GWR模型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山东省县级城市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城市生态韧性的影响效应: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18
作者 石彩霞 贺小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71,共16页
从时空交互层面分析200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规制与生态韧性的演进特征,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厘清环境规制对城市生态韧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从2005年的0.167增长到2020年的0.903,生态韧性由0.227... 从时空交互层面分析200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规制与生态韧性的演进特征,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厘清环境规制对城市生态韧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从2005年的0.167增长到2020年的0.903,生态韧性由0.227增长至0.747,两者呈波动上升趋势;各城市环境规制强度的局部空间结构较为稳定,其生态韧性在空间演化方向上的依赖性较强,并呈现一定程度的时空竞争。2)环境规制强度与城市生态韧性间的倒U型关系显著,环境规制的实施对周边地市虽有正向溢出效应,但对本地区生态韧性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3)子城市群环境规制对本地生态韧性提升具有正向直接效应,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各有差异;武汉城市圈环境规制呈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环鄱阳湖城市群间接效应为正,环长株潭城市群环境规制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城市生态韧性 时空交互 空间杜宾模型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下载PDF
黄河滩区周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机制及聚类发展策略
19
作者 高梦瑶 李翅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8期89-98,共10页
理解黄河滩区周边地理单元内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机制,有助于滩区周边地域内的乡村差异化管控实施。研究首先借助空间测度指标描述滩区周边地域内的乡村聚落空间集聚性特征,进而使用地理探测器工具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理解黄河滩区周边地理单元内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机制,有助于滩区周边地域内的乡村差异化管控实施。研究首先借助空间测度指标描述滩区周边地域内的乡村聚落空间集聚性特征,进而使用地理探测器工具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解释力,最后借鉴TWINSPAN方法聚类划分乡村聚落。结果表明:黄河滩区周边乡村聚落具有聚集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呈现出3组集中连片的空间分布形态;乡村聚落空间密度核心呈现明显的“水体导向性”,并在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形成了环区域性中心城市分布、区域县级市内部分布、独立分布3种空间关系;基于7项显著相关性变量可在黄河滩区周边地域内耦合聚类出4种乡村聚落类型,可对应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与一般存续等主要发展方向。研究可以为黄河滩区周边乡村聚落聚类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直接的空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分布 机制 聚类分析 黄河滩区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东北地区文化旅游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杨唯祎 董姝娜 赵芷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126-133,共8页
利用CNKI收录的2000—2021年东北地区文化旅游的核心文献,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东北地区文化旅游领域的发文量、主要研究机构、研究学者和关键词等方面,对东北地区文化旅游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 利用CNKI收录的2000—2021年东北地区文化旅游的核心文献,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东北地区文化旅游领域的发文量、主要研究机构、研究学者和关键词等方面,对东北地区文化旅游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1年发文量呈平稳上升趋势;研究机构多为东北地区高校,研究学者之间联系较少,核心作者团体尚未形成;东北地区文化旅游的研究聚焦于文化旅游、文旅融合、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