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4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热用相变材料特性研究概述
1
作者 夏军宝 李毅 +3 位作者 孙冠宇 郝承明 喻巧 赖建永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使用合适的储热材料可以提高热功转换的效率,实现热量的高效利用。由于相变材料可以利用潜热储热,储热密度相对较大,因此利用相变材料储热成为研究热点。该文对近年来储热用相变材料的特性研究进行概述,主要是有机和无机相变材料的改性... 使用合适的储热材料可以提高热功转换的效率,实现热量的高效利用。由于相变材料可以利用潜热储热,储热密度相对较大,因此利用相变材料储热成为研究热点。该文对近年来储热用相变材料的特性研究进行概述,主要是有机和无机相变材料的改性进行对比研究,确定改性方法,并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外针对储热材料的研究方向及储热项目,总结得出现有大型储热项目主要还是采用显热蓄热材料,相变储热材料的推广应用尚待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 改性 有机相变材料 无机相变材料 特性研究
下载PDF
一种便携式控制机箱的散热改进分析
2
作者 田洪宝 卫剑梅 雷鹏 《电视技术》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针对便携式控制机箱工作环境温度高、使用时间长、可维修要求高等问题,进行了内部结构改进,借助三维软件和流体热分析软件,在热传导路径、板卡布置及风道设置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多次迭代改进之后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热量集中,确保各板卡... 针对便携式控制机箱工作环境温度高、使用时间长、可维修要求高等问题,进行了内部结构改进,借助三维软件和流体热分析软件,在热传导路径、板卡布置及风道设置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多次迭代改进之后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热量集中,确保各板卡及器件在正常工作温度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机箱 热量集中 风道 热仿真
下载PDF
太阳能辅助沼气化学回热的新型冷热电联产系统模拟分析
3
作者 王异林 苏博生 +3 位作者 黄枝 黄宇鹏 黄祺腾 袁妁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0,231,共9页
提出了一种太阳能辅助沼气化学回热的新型冷热电联产系统,在新系统中考虑了沼气池的热负荷,并通过中温槽式太阳能生产大量水蒸气来构建一种高水碳比的沼气蒸汽重整工艺。基于Aspen Plus仿真软件,分析了水碳比对新系统和参比系统性能的... 提出了一种太阳能辅助沼气化学回热的新型冷热电联产系统,在新系统中考虑了沼气池的热负荷,并通过中温槽式太阳能生产大量水蒸气来构建一种高水碳比的沼气蒸汽重整工艺。基于Aspen Plus仿真软件,分析了水碳比对新系统和参比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点工况下,新系统的发电效率较参比系统提高13.4%;在2个系统供冷量相同的情况下,新系统供热量较参比系统高1476.69 kW,增幅为110.62%;由于太阳能的引入带来了产电收益,集热温度为170℃时,新系统的太阳能净发电效率最低值(17%)仍高于集热温度为300~400℃时传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最大发电效率(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回热 沼气蒸汽重整 沼气-太阳能互补 低温潜热回收 分布式供能系统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optimal work extraction for quantum systems with work storage
4
作者 宋鹏飞 张旦波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5-203,共9页
The capacity to extract work from a quantum heat machine is not only of practical value but also lies at the heart of understanding quantum thermodynamics.In this paper,we investigate optimal work extraction for quant... The capacity to extract work from a quantum heat machine is not only of practical value but also lies at the heart of understanding quantum thermodynamics.In this paper,we investigate optimal work extraction for quantum systems with work storage,where extracting work is completed by a unitary evolution on the composite system.We consider the physical requiremen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both strictly and on average.For both,we construct their corresponding unitaries and propose variational quantum algorithms for optimal work extraction.We show that maximal work extraction in general can be feasible when energy conservation is satisfied on average.We demonstrate with numeral simulations using a continuous-variable work storage.Our work show an implementation of a variational quantum computing approach for simulating work extraction in quantum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algorithm quantum thermodyanmics
原文传递
碳纳米管直径对石蜡相变蓄热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朱猛 陈华 侯玉洁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针对石蜡导热性差、蓄热效率低等问题,利用含碳材料的高热导性改善石蜡蓄热性能。将8~12 nm、10~20 nm、20~40 nm三种不同直径的碳纳米管粉末,以5%的质量分数加入到石蜡中,研究不同碳纳米管直径对石蜡蓄热性能的影响以及碳纳米管/石蜡... 针对石蜡导热性差、蓄热效率低等问题,利用含碳材料的高热导性改善石蜡蓄热性能。将8~12 nm、10~20 nm、20~40 nm三种不同直径的碳纳米管粉末,以5%的质量分数加入到石蜡中,研究不同碳纳米管直径对石蜡蓄热性能的影响以及碳纳米管/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各向导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直径的减小,复合相变材料的比热容和潜热值降低,与纯石蜡相比,相变温度约降低1℃,潜热值下降2.6%~3.4%,比热容减小16.2%~16.5%。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提高,缩短了石蜡融化时间,8~12 nm的复合材料融化时间缩短18.2%~46.7%。垂直方向的温度均匀性也得到有效改善。小直径的碳纳米管对石蜡复合相变材料蓄热特性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碳纳米管 导热系数 蓄热性能
下载PDF
熵的定义和过程熵变的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振西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8-56,共9页
在热-焓转换中,熵变与过程路径有关,温度是吸收热量的函数。基于这两个事实提出了修正的熵的定义式。在可逆热-功转换中,通过边界传递的机械功只改变体系的焓但不改变体系的熵。所以基于热-焓转换过程推导出来的定义式,同样适用于热-功... 在热-焓转换中,熵变与过程路径有关,温度是吸收热量的函数。基于这两个事实提出了修正的熵的定义式。在可逆热-功转换中,通过边界传递的机械功只改变体系的焓但不改变体系的熵。所以基于热-焓转换过程推导出来的定义式,同样适用于热-功转换过程。还提出了体系的熵、过程的熵变和不可逆过程的熵产的定义。根据熵的定义式推导出一系列计算简单过程熵变的公式。把过程按可逆性分为本质不可逆过程和具有可逆性的过程。具有可逆性的过程进一步分为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按照过程是否有中间状态或中间反应把过程分为简单过程和连串过程。针对不同类型的过程给出了计算过程熵变的方法,探讨了熵变与过程路径,过程途径和可逆系数的关系。提出把不可逆热-功转换过程的熵变分为两部分分别计算的方法。把热量造成的热量熵变和热产引起的熵产分别计算然后相加。提出了计算绝热过程总熵变的方法。探讨了过程路径和过程途径的区别。对于绝热过程,熵变与过程有关,因为可逆系数影响过程的终态。对于连串过程,熵变与过程无关,因为过程的始态和终态被完全给定。修正了第二定律的熵增原理的陈述。修正的陈述是:只要过程发生,无论过程自发与否,总熵变都大于0。总熵变不能作为判据预测自发过程的方向。证明了不可逆绝热过程的熵变和可逆绝热过程的熵变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焓转换 连串过程 熵变 熵产 卡诺循环 熵增原理
下载PDF
信息熵原理探讨及其在二元系统的应用
7
作者 张丽琴 徐士涛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0-76,共7页
信息熵通常用以衡量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在物理学、统计学、信息论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各种现象。与热力学中的熵不同,信息熵呈现一定的秩序性,这与熵所代表的无序和复杂性形成鲜明对比。以二元统计模型为例,探讨... 信息熵通常用以衡量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在物理学、统计学、信息论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各种现象。与热力学中的熵不同,信息熵呈现一定的秩序性,这与熵所代表的无序和复杂性形成鲜明对比。以二元统计模型为例,探讨信息熵与随机事件之间的联系,定量描述信息熵的演化过程,揭示信息熵秩序性的本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随机变量 不确定性 二元系统 最大信息熵原理
下载PDF
一种新的固液共轭沸腾传热LB模型
8
作者 曹海亮 安琪 +4 位作者 左潜龙 刘红贝 张子阳 赵晓亮 王培萍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81,共7页
为了避免沸腾传热格子玻尔兹曼(LB)模型中因固液能量传递速率一致而导致的模拟误差,尝试性地将温度弛豫时间τT引入到固体和液体的物性参数λ、cp中,成功获得了不同的能量传递速率,得到了一种新的固液共轭沸腾传热格子玻尔兹曼伪势模型... 为了避免沸腾传热格子玻尔兹曼(LB)模型中因固液能量传递速率一致而导致的模拟误差,尝试性地将温度弛豫时间τT引入到固体和液体的物性参数λ、cp中,成功获得了不同的能量传递速率,得到了一种新的固液共轭沸腾传热格子玻尔兹曼伪势模型。在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合理性后,采用固液共轭传热模型和原始伪势模型对不同润湿性表面的沸腾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原始伪势模型忽视了固、液区域不同的传热能力,导致计算获得的气泡根部周围存在范围较大的低密度相变区,该区域的存在对气泡产生了额外相间作用力,大大改变了气泡的壁面接触角。而共轭传热模型通过引入温度弛豫时间函数实现了对固体和液体区域不同的热物理性质的表征,获得的低密度相变区范围很小,程度更低,壁面接触角更接近于设置的气泡接触角。在除超亲水表面外的其他润湿性表面,共轭传热模型获得的实际接触角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6%,较原始伪势模型降低了9.8%,更能准确地描述实际的沸腾换热微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固液共轭传热模型 气液两相流 气泡 LBM
下载PDF
氩-碳-硅等离子体热力学性质和输运系数计算
9
作者 朱诚 陈仙辉 +2 位作者 王城 宋明 夏维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5-206,共12页
计算了广温度范围(300—30000 K)和广压力范围(0.1—10 atm,1 atm=101.325 k Pa)下,不同混合物比例、碳和硅蒸气浓度的局域热力学平衡(LTE)和化学平衡(LCE)的氩-碳-硅等离子体组分、热力学性质和输运系数.等离子体气相平衡组分使用质量... 计算了广温度范围(300—30000 K)和广压力范围(0.1—10 atm,1 atm=101.325 k Pa)下,不同混合物比例、碳和硅蒸气浓度的局域热力学平衡(LTE)和化学平衡(LCE)的氩-碳-硅等离子体组分、热力学性质和输运系数.等离子体气相平衡组分使用质量作用定律计算,同时凝聚相组分采用相平衡的方法计算.输运系数的计算包括黏度、电导率和热导率,使用拓展到高阶近似的Chapman-Enskog方法.采用文献中较新的数据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碰撞积分,导出了Ar-C-Si等离子体的输运系数.结果表明,在相变温度以下,凝聚态物种的引入导致Ar-C-Si等离子体的热力学性质、输运系数与纯Ar等离子体接近,在相变温度点则会产生不连续点.压力、碳/硅蒸气浓度和比例对等离子体热力学性质和输运系数具有较大影响.最终计算值与文献数据对比符合良好,有望为氩-碳-硅等离子体传热流动数值模拟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碳-硅等离子体 热力学性质 输运系数 局域热力学平衡
下载PDF
钠纳米球量子流体动力学仿真方法的能量泛函研究
10
作者 胡奇宏 杨红 黄勇刚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48-55,共8页
金属微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能将电磁场局域在纳米尺度,在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以及设计亚波长集成光学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金属纳米结构尺寸的减小,非局域和电子溢出等量子效应凸显,经典局域响应模型逐渐失效,而全量子的含... 金属微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能将电磁场局域在纳米尺度,在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以及设计亚波长集成光学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金属纳米结构尺寸的减小,非局域和电子溢出等量子效应凸显,经典局域响应模型逐渐失效,而全量子的含时密度泛函(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TDDFT)方法只能处理超小体系,自洽量子流体动力学理论(self consistent quantum hydrodynamics theory,SCQHT)是计算介观尺度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有效手段.SCQHT中,能量泛函至关重要,也是其区别TDDFT方法的重要方面.然而,von Weizs cker(vW)动能泛函的比重悬而未决,此外,局域和非局域交换关联泛函均被广泛采用,但其对表面等离激元偶极共振有何影响尚不明确.该文以钠纳米球为研究对象,以TDDFT偶极共振频率为参照,证明了局域和非局域交换关联泛函对偶极共振频率影响不大,最大仅有0.1 eV.在局域和非局域交换关联泛函下,vW动能泛函的比重分别为0.25和0.22.对不同尺寸纳米球的偶极共振能量,两种SCQHT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0.2 meV和7.7 meV.这些结果为高效准确仿真表面等离激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洽量子流体动力学 表面等离激元 能量泛函 长程相互作用
下载PDF
非对称有限热源之间热机循环的基本热力学约束
11
作者 赵秀花 涂展春 马宇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9-978,共10页
为讨论更一般情形中有限热源之间的热力学约束,探讨了在2个具有非对称热容有限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循环问题.假定热源热容C满足德拜定律C∝T^(n),高低温热源不对称体现在它们关于温度(T)的幂指数(n)不同.对于通常的固体材料,n由材料的空... 为讨论更一般情形中有限热源之间的热力学约束,探讨了在2个具有非对称热容有限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循环问题.假定热源热容C满足德拜定律C∝T^(n),高低温热源不对称体现在它们关于温度(T)的幂指数(n)不同.对于通常的固体材料,n由材料的空间维度和所处温度区间决定;在低温热源与高温热源初始热容比很大或很小的2个极限区域,证明了热机最大功率效率关于最大功效率的函数具有不依赖于热源维度的普适形式.在数值上探讨了2热源初始热容大小对称而热容(关于温度变化)行为不对称的特殊情况,结果显示,最大功效率和最大功率效率随高温热源维度的增大而升高,而关于低温热源维度变化的单调性则与低高温热源的初始温度比T_(L)/T_(H)有关.这一结果表明,若将有限热源的热容性质纳入其间热机循环的优化考量,则循环在低温端的优化方向(n在给定区间内的大小选择)要由热源初始温度所确定的卡诺效率η_(C)≡1-T_(L)/T_(H)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有限热源 非对称热容 有限时间热机 最大功效率 最大功率效率
下载PDF
均匀磁化磁介质麦氏关系的推演及其等磁场、等磁化热容量比较
12
作者 赵世华 梁平 +4 位作者 彭鸿雁 李再金 王映品 蔡扬仪 陈韵琪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3-437,共5页
从忽略和考虑磁介质的体积变化两种条件入手,推演了均匀磁化磁介质系统的8种麦氏关系。结合简单系统的热容量概念,讨论了均匀磁化磁介质系统的等磁场热容量和等磁化热容量的物理意义。最后,采用雅可比行列式进一步讨论了两种热容量的差... 从忽略和考虑磁介质的体积变化两种条件入手,推演了均匀磁化磁介质系统的8种麦氏关系。结合简单系统的热容量概念,讨论了均匀磁化磁介质系统的等磁场热容量和等磁化热容量的物理意义。最后,采用雅可比行列式进一步讨论了两种热容量的差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磁化 磁介质 热容(量) 麦氏关系 雅可比行列式
下载PDF
介观统计热力学理论与实验
13
作者 全海涛 董辉 孙昌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08-125,共18页
对于只有有限自由度的介观小系统,传统的热力学定律是否成立?温度、熵、做功、传热、等温过程、Carnot循环这些概念还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对原来适用于宏观系统的传统热力学理论进行修改或扩充、以适用于这样的小系统?在过去近20年里,我... 对于只有有限自由度的介观小系统,传统的热力学定律是否成立?温度、熵、做功、传热、等温过程、Carnot循环这些概念还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对原来适用于宏观系统的传统热力学理论进行修改或扩充、以适用于这样的小系统?在过去近20年里,我们深入研究了在介观小系统和量子系统中热力学基本概念的推广(例如什么是量子等温过程)以及基本热力学定律的适用性问题.研究表明,在系综平均意义上热力学定律仍然适用于小系统;考虑了Maxwell妖的信息擦除功耗后,热力学第二定律不会被违反;“小系统”的统计热力学具有一些新的特性,由于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耦合不可忽略,有限系统的平衡态分布偏离正则系综,这可以描述诸如黑洞等小系统的辐射关联及其信息丢失现象;在任意远离平衡的情况下,热力学量的涨落变得十分显著,并且热力学量的分布函数满足一些严格成立的恒等式.这些恒等式定义了所谓的涨落定理,由此通过测量非平衡过程的物理量(如功分布)可以获得平衡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值(如自由能差等).此外,尽管量子属性和信息论的考虑为统计热力学带来一些有别于经典和传统的特性,有助于理解Gibbs佯谬和Maxwell妖等基本问题,但需要指出的是,量子热机和信息辅助热机的效率并没有超越经典热机.随着在小系统中引入运动方程,热力学和力学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能够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研究非平衡过程的能量耗散和热机的功率、效率优化及其最优调控微分几何化等问题.在对具体热循环过程熵产生问题的研究中,对得到的功率-效率约束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实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热力学 有限时间热力学 量子热力学 非正则热化
下载PDF
拓扑激发驱动的热力学相变及其张量网络研究方法
14
作者 宋峰峰 张广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4-107,共14页
对热力学相及相变的认知构成了我们理解整个物质世界的物理基础,从朗道对称破缺相变范式到拓扑激发驱动的热力学相变,相变理论的研究发展在物质科学进步之路上树立起了一座座丰碑.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Berezinskii-Kosterlitz-Thouless相... 对热力学相及相变的认知构成了我们理解整个物质世界的物理基础,从朗道对称破缺相变范式到拓扑激发驱动的热力学相变,相变理论的研究发展在物质科学进步之路上树立起了一座座丰碑.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Berezinskii-Kosterlitz-Thouless相变,它是在从低温到高温的演变过程中,U(1)旋转对称性没有自发破缺情形下,成对涡旋的解耦合所致.近期,人们利用张量网络表示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将统计模型的转移矩阵对应为一维量子模型.再根据量子模型纠缠熵的奇异性,在热力学极限下可以精确确定系统的相图,并准确计算各种物理量,该研究方法为研究具有连续对称性的二维系统的拓扑相变注入了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激发 热力学相变 张量网络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电阻热噪声测量方案与电磁屏蔽的改进 被引量:2
15
作者 申玉宽 何振辉 《大学物理实验》 2023年第2期54-58,共5页
电阻热噪声测量需要隔离环境噪声对测量的干扰。通过远程控制扫频噪声测量发现教学实验室即使在无人时仍有明显特征的环境噪声;另一方面,位于电阻旁边的热电偶即使在非测量状态下也会引入噪声。为此,高屏蔽能力的变温样品盒成为变温测... 电阻热噪声测量需要隔离环境噪声对测量的干扰。通过远程控制扫频噪声测量发现教学实验室即使在无人时仍有明显特征的环境噪声;另一方面,位于电阻旁边的热电偶即使在非测量状态下也会引入噪声。为此,高屏蔽能力的变温样品盒成为变温测量电阻热噪声的关键。本文研制一款用于实验教学的样品盒,测温热电偶设置在样品盒外,但与电阻保持良好热接触;进一步结合锁相放大器A-B共模输入和输入带宽修正,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噪声 环境噪声 屏蔽 锁相放大器 变温测量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PAD模型的涉警舆情意见领袖影响力分析
16
作者 许中华 罗文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72-80,共9页
针对现有涉警舆情研究偏向于质性探讨、缺乏量化考量的不足,尝试基于情感视角实现意见领袖影响力剖析,为导控主题敏感、原委复杂的涉警舆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针对特定涉警舆情,基于互动行为筛选意见领袖。利用公众针对意见领袖... 针对现有涉警舆情研究偏向于质性探讨、缺乏量化考量的不足,尝试基于情感视角实现意见领袖影响力剖析,为导控主题敏感、原委复杂的涉警舆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针对特定涉警舆情,基于互动行为筛选意见领袖。利用公众针对意见领袖的评论内容解析出具体指标作为情感量化依据,通过熵权法量化愉悦度、支配度、唤醒度等PAD情感维度。通过事件发展不同阶段情感评分的对比分析,实现涉警舆情意见领袖对于其粉丝的情感影响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警舆情 意见领袖PAD模型 情感影响 熵权法
下载PDF
严格证明克劳修斯等式的一种可行方法
17
作者 郑卜凡 吴昊 《物理通报》 CAS 2023年第1期13-15,共3页
论述了一种从数学上严格证明克劳修斯等式的新方法,指出可逆循环热温比积分的数学实质是第二类曲线积分,并通过格林公式和能态方程证明了克劳修斯等式,最后指出了克劳修斯熵的引入数学上等价于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积分因子.
关键词 克劳修斯等式 曲线积分 能态方程 可逆过程
下载PDF
三种测量空气比热容比方法的分析与探讨
18
作者 陆惠 符跃鸣 +2 位作者 顾媛媛 殷美琳 崔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6期0158-0161,共4页
比热容简称比热,是单位质量物体的热容量,比热容的测定对于鉴别物质类别、物质的纯度、新材料开发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无论物质处于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中任何一个形态,都可以测定物体的比热容。本实验研究理想气体的绝热指数--定... 比热容简称比热,是单位质量物体的热容量,比热容的测定对于鉴别物质类别、物质的纯度、新材料开发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无论物质处于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中任何一个形态,都可以测定物体的比热容。本实验研究理想气体的绝热指数--定压比热容和定容比热容之间的关系:,它在工程技术应用和热力学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测定该绝热指数的方法比较多,本实验列举绝热法、谐振动法和声速测定三种方法,分析各自方法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进而得出的测量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的准确性,计算测量误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指数 空气比 热容比 声速 谐振动
下载PDF
一维双组分原子气体模型的输运性质
19
作者 王矫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一维双组分原子气体模型是研究低维流体输运性质的关键模型之一,在低维输运理论及相关应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在最近10年间,厦门大学复杂系统研究组围绕该模型对低维输运理论开展了大量攻关研究,给出了热功转换效率达到热力... 一维双组分原子气体模型是研究低维流体输运性质的关键模型之一,在低维输运理论及相关应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在最近10年间,厦门大学复杂系统研究组围绕该模型对低维输运理论开展了大量攻关研究,给出了热功转换效率达到热力学上限的普适条件,指出微观相互作用是达到热力学不确定性关系上限的必要条件,证明了一维系统中可存在自组织及非平衡态相变,发现耦合输运中可存在与所有热力学力都相反的反向流.本文将对这些突破性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双组分原子气体模型 耦合输运 热功转换 自组织 非平衡相变 反向流 负昂萨格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