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子布局数反转在非经典量子系统中的分析
1
作者 宫艳丽 田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2期8-10,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特殊中间态场NCS态和Glauber-Lanchs态光场分别与Λ型三能级原子构建的新量子场态模型。通过全量子理论,确定了系统态矢并求解分析了全新量子系统的粒子布局数反转的量子特性。利用函数和概率差的方法,得到了系统粒子布... 本文主要研究了特殊中间态场NCS态和Glauber-Lanchs态光场分别与Λ型三能级原子构建的新量子场态模型。通过全量子理论,确定了系统态矢并求解分析了全新量子系统的粒子布局数反转的量子特性。利用函数和概率差的方法,得到了系统粒子布局数反转的表达式结果。研究发现,调节热平均光子数n、跃迁光子数和原子初态参量对系统的粒子布局数反转特性有影响,以上参量的变化可以改变系统粒子布局数反转的周期性大小及振动幅度高低,该结果可以为量子信息的理论创新和试验模拟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通信 纠缠特性 粒子布局数反转
下载PDF
频率可调谐的双偏振非对称传输器件
2
作者 吕婷婷 刘东明 +1 位作者 付天舒 史金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422,共8页
为了研究太赫兹超构材料的可调谐非对称传输特性,本文基于相变原理提出一种类S型的双层结构,采用有限积分算法求解其偏振传输特性。利用温度调控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实现了频率可调谐的双偏振非对称传输效应。在宽角度入射范围内,45... 为了研究太赫兹超构材料的可调谐非对称传输特性,本文基于相变原理提出一种类S型的双层结构,采用有限积分算法求解其偏振传输特性。利用温度调控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实现了频率可调谐的双偏振非对称传输效应。在宽角度入射范围内,45°线偏振光的非对称传输特性保持着较高的工作效率,倾斜入射角为60°时,效率优于0.4,且绝缘态和金属态下的谐振频率几乎保持不变,谐振频率的可调谐度为16.3%。本文所提出的频率可调谐双偏振非对称传输器件在偏振调控、太赫兹通信和太赫兹芯片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材料 非对称传输 相变原理 二氧化钒 偏振调控 宽角度 频率可调谐 太赫兹
下载PDF
奇偶相干态信号场下的量子关联和纠缠
3
作者 李敏 刘万芳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了实现两原子之间的非经典关联,借助于电磁诱导光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optical transparency,EIT)机制,利用量子态的映射技术,研究原子系综内两原子的量子关联和纠缠。结果表明:分别通过测量扰动刻画的量子关联和并发度... 为了实现两原子之间的非经典关联,借助于电磁诱导光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optical transparency,EIT)机制,利用量子态的映射技术,研究原子系综内两原子的量子关联和纠缠。结果表明:分别通过测量扰动刻画的量子关联和并发度刻画的量子纠缠,发现它们都能够被绝热地生成,但是,随着平均光子数的增加,二者的演变完全不同。随着平均光子数的增加,无论信号场是奇数相干态还是偶数相干态,它们都有利于量子关联的生成。对于奇相干态信号场,量子纠缠随着光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对于偶相干态信号场,量子纠缠却经历了一个先增加后减小的过程。系综内原子个数的增加,使得原子间的退相干加剧,从而导致量子关联和纠缠都被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诱导光透明 奇偶相干态 量子关联 量子纠缠
下载PDF
记忆泡利信道下Bell态的几何失协
4
作者 熊思婷 柏明强 杨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48-554,共7页
几何失协是度量量子关联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引入记忆参数,使得泡利噪声具有记忆性,此时噪声被定义为记忆泡利噪声.依据不同记忆泡利信道的噪声参数,讨论xz退相位噪声、去极化噪声、双泡利噪声以及3种翻转噪声下Bell态的几何失协,得到B... 几何失协是度量量子关联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引入记忆参数,使得泡利噪声具有记忆性,此时噪声被定义为记忆泡利噪声.依据不同记忆泡利信道的噪声参数,讨论xz退相位噪声、去极化噪声、双泡利噪声以及3种翻转噪声下Bell态的几何失协,得到Bell态的几何失协与噪声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记忆参数对几何失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记忆泡利信道下Bell态的几何失协受到噪声影响的程度更小,即记忆泡利信道可有效增强噪声影响下Bell态几何失协的稳定性.这表明记忆泡利信道可以捕获更多的信息,有利于节约量子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失协 记忆泡利信道 BELL态
下载PDF
三格点自旋链上单比特信息传输的精确调控
5
作者 卢月 郭文欣 +1 位作者 任恒峰 王清亮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4期77-80,87,共5页
引入解析求解的方法,研究格点数为3的自旋链上单比特量子信息的完美传输.在给自旋链施加格点间逐差变化的磁场后,求解出了该磁场对单比特信息完美传输所产生影响的精确解.得出结论:此磁场会对实现信息完美传输的时间条件产生至关重要的... 引入解析求解的方法,研究格点数为3的自旋链上单比特量子信息的完美传输.在给自旋链施加格点间逐差变化的磁场后,求解出了该磁场对单比特信息完美传输所产生影响的精确解.得出结论:此磁场会对实现信息完美传输的时间条件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该条件不再仅取决于自旋链系统自身的物理属性,且仍然与链上格点的数目无关;可根据传输需要,利用合理设置的磁场控制单比特信息完美传输的时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传输 单比特信息 完美传输 量子调控
下载PDF
低秩聚类被动压缩鬼成像
6
作者 雷腾 张义民 +3 位作者 马一哲 丁学专 吴滢跃 王世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3,共12页
低采样率下的高质量鬼成像(GI)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低采样率条件下重建高质量图像,提出了一种高质量的被动式压缩鬼成像重构算法(PCGI-LRC)。基于图像的非局域相似块堆叠而成的矩阵具有低秩和稀疏奇异值的假设,... 低采样率下的高质量鬼成像(GI)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低采样率条件下重建高质量图像,提出了一种高质量的被动式压缩鬼成像重构算法(PCGI-LRC)。基于图像的非局域相似块堆叠而成的矩阵具有低秩和稀疏奇异值的假设,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了一种对最小二乘问题与非局域相似块低秩近似问题进行联合迭代求解的方法,能够在低采样率(6.25%~50%)条件下实现高质量鬼成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稀疏基约束的GI(GI-SBC)和基于全变分约束的GI(GI-TVC)相比,PCGI-LRC在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系数和视觉观测等方面均更优,在抑制重构噪声的同时保持了目标的细节信息,其中PSNR提升效果优于1.1 dB,SSIM提升效果优于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成像 图像重构 图像压缩 单像素成像
下载PDF
基于硅基光电子芯片的低损耗动态偏振控制器
7
作者 赵倩如 王旭阳 +5 位作者 贾雁翔 张云杰 卢振国 钱懿 邹俊 李永民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91,共11页
动态偏振控制器能够实现输入光场任意偏振态到输出光场任意偏振态的控制,可以动态补偿长距离单模光纤导致的双折射效应,是量子通信和相干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器件.本文设计并实验验证了基于硅基光电子芯片的低损耗动态偏振控制器,芯片采用... 动态偏振控制器能够实现输入光场任意偏振态到输出光场任意偏振态的控制,可以动态补偿长距离单模光纤导致的双折射效应,是量子通信和相干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器件.本文设计并实验验证了基于硅基光电子芯片的低损耗动态偏振控制器,芯片采用标准的绝缘体上硅工艺制作,器件整体尺寸为5.20 mm×0.12 mm×0.80 mm,整体损耗为5.7 dB,最大功耗为0.2W.基于可变步长.模拟退火算法、低噪声探测器和高静态消光比的器件,动态偏振消光比可锁定至30 dB以上.芯片采用热相移器对TE0光场的相位延迟量进行控制,整体为0°/45°/0°/45°结构,可实现无端偏振控制.基于Lumerical软件对核心部件偏振旋转分束结构进行了优化,该结构将以端面耦合方式进入波导中的TM0模式光场转化至另一波导中的TE0模式光场,而原单波导中TE0模式光场不发生转化,实验测得动态偏振控制器的静态偏振消光比可达40 dB以上.该器件具有小体积、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量子通信和相干通信等领域,特别是需要考虑体积、功耗和成本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偏振控制器 偏振旋转分束 偏振消光比 硅基光芯片
下载PDF
基于多光子叠加态的交叉相位调制耦合参数测量
8
作者 何天宇 林志 +2 位作者 李曦坤 杨青 杨名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继纠缠之后,粒子间相互作用已成为量子增强的重要资源.在不利用纠缠资源的前提下,已有研究工作利用单光子叠加态与相干态的相互作用实现了精度为海森堡极限的参数测量,然而海森堡极限并不是这个相互作用模型的测量精度极限.为了得到更... 继纠缠之后,粒子间相互作用已成为量子增强的重要资源.在不利用纠缠资源的前提下,已有研究工作利用单光子叠加态与相干态的相互作用实现了精度为海森堡极限的参数测量,然而海森堡极限并不是这个相互作用模型的测量精度极限.为了得到更高的测量精度,将单光子叠加态替换为多光子叠加态,在弱测量框架下对信号光量子态进行后选择与量子态筛选.将单光子叠加态替换为多光子叠加态,能为测量结果带来全方位提升.提出基于多光子叠加态的交叉相位调制耦合参数测量的物理方案,该物理方案具有搭建难度低及操作简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测量 光子数态 费舍信息 交叉相位调制
下载PDF
相敏操控对制备低频双模正交压缩真空态光场的影响
9
作者 吴炜 赵豪 +3 位作者 冯晋霞 †李俊 李渊骥 张宽收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本文提出了利用单边带移频光实现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相敏操控的方案,实验研究了在对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相敏操控过程中,单边带移频光注入的方案和信号光注入的方案对产生的低频双模正交压缩真空态光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信号光注... 本文提出了利用单边带移频光实现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相敏操控的方案,实验研究了在对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相敏操控过程中,单边带移频光注入的方案和信号光注入的方案对产生的低频双模正交压缩真空态光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信号光注入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实现相敏操控过程中,压缩真空态的压缩度随着注入信号光场功率的增加不断减小直至消失.而在单边带移频光注入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实现相敏操控过程中,正交振幅和正交位相压缩真空态的压缩度对注入移频光场的功率变化都不敏感,压缩度几乎不变.采用单边带移频光方案实现稳定的相敏操控,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运转于相敏放大状态达30 min,获得了稳定输出的低频双模正交压缩真空态光场,在傅里叶分析频率为200 kHz测量的正交振幅分量的压缩度为(4.1±0.1)dB,正交位相分量的压缩度为(4.0±0.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正交压缩真空态 光学参量放大器 相敏操控
下载PDF
基于手征原子媒质的光学时域隐身调控
10
作者 方世超 曾然 +4 位作者 徐静俏 吕晓燕 李浩珍 杨淑娜 羊亚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基于五能级结构手征原子媒质,对光学时域隐身在外场调控下的实现进行了研究。在该五能级手征原子系统下,推导了原子媒质与光场参数相关的等效电磁响应参数的广义表达式,进而根据群折射率计算输出光脉冲。数值计算了五能级原子系统的外... 基于五能级结构手征原子媒质,对光学时域隐身在外场调控下的实现进行了研究。在该五能级手征原子系统下,推导了原子媒质与光场参数相关的等效电磁响应参数的广义表达式,进而根据群折射率计算输出光脉冲。数值计算了五能级原子系统的外场以及原子媒质相关参数对隐身时域窗口大小以及形成时域窗口的光脉冲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时域窗口大小随控制场Rabi频率改变但基本不依赖于控制场的相位变化;两个耦合场相位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对左右旋圆极化输出波特性影响相反;两个耦合场中,当其中一个耦合场的Rabi频率减小时,对应时域窗口增大,但同时也会使形成窗口的脉冲强度减弱,而另一个耦合场Rabi频率则对时域窗口的大小影响较小。因此改变控制场和两个耦合场的强度、相位和失谐等参量可有效地调控输出脉冲的加速和延迟,产生显著的隐身时域窗口,提供了一种可操控的光学时域隐身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征原子媒质 磁电耦合 光学时域隐身 五能级系统 量子相干
下载PDF
基于压缩态光场的量子增强型光学相位追踪
11
作者 孙小聪 李卫 +1 位作者 王雅君 郑耀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2,共6页
量子增强型光学相位追踪作为高精度跟踪和测量光学相位的量子光学技术,在目标定位、量子测距以及相控阵雷达和唢呐等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态光场的量子增强型光学相位追踪协议.采用中心波长为1064 nm的连续固体激光... 量子增强型光学相位追踪作为高精度跟踪和测量光学相位的量子光学技术,在目标定位、量子测距以及相控阵雷达和唢呐等领域中有着重要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态光场的量子增强型光学相位追踪协议.采用中心波长为1064 nm的连续固体激光光源,结合光学参量振荡器以及Pound-Drever-Hall(PDH)锁定技术,制备得到初始压缩度为(8.0±0.2)dB的相位压缩态光场.通过信号调制及解调技术,实现对压缩态光场相位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光学相位0-2π范围内的量子增强型追踪.与经典协议相比,这一协议可以将相位追踪的噪声起伏抑制至散粒噪声基准以下至少6.27 dB,实现了相位追踪精度至少76.4%的量子增强.由于到达角估计、相控阵雷达、相控阵唢呐等应用领域对相位测量精度要求极高,这一协议有望将相位估计的精度提高至突破散粒噪声极限,为相关领域提供压缩光源,也为更高精度的空间定位及量子测距技术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参量振荡 压缩态光场 相位估计 光学相位追踪
下载PDF
基于最小权和模板匹配的Oracle线路优化
12
作者 杨冬晗 李志强 +2 位作者 吴希 潘文杰 杨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优化量子线路对于提高量子算法的计算效率和降低资源成本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布尔函数构建的Oracle线路中。该优化过程分为两个关键阶段,第一个阶段基于最小权匹配算法对Oracle线路相同受控点的MCT门进行重排序,最小化生成线路的门数;第... 优化量子线路对于提高量子算法的计算效率和降低资源成本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布尔函数构建的Oracle线路中。该优化过程分为两个关键阶段,第一个阶段基于最小权匹配算法对Oracle线路相同受控点的MCT门进行重排序,最小化生成线路的门数;第二个阶段利用模板匹配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线路的门数和代价。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优化工具RCViewer^(+),在4~10位量子比特数下, Deutsch-Jozsa算法下的Oracle线路门数降低了约48.3%,代价减少了约64.5%;Grover算法下的Oracle线路门数降低了约25.0%,代价减少了约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线路 Oracle线路优化 最小权匹配 模板匹配
下载PDF
一种基于GHZ态的半量子双方身份认证协议
13
作者 李想 张可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2,共8页
半量子身份认证在保障通讯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入一个量子第三方对密钥进行集中管理,提出一种新的基于Greenberger-Home-Zeilinger (GHZ)态的半量子双方身份认证协议。首先,对参与者的量子能力进行限制,两个认证者都... 半量子身份认证在保障通讯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入一个量子第三方对密钥进行集中管理,提出一种新的基于Greenberger-Home-Zeilinger (GHZ)态的半量子双方身份认证协议。首先,对参与者的量子能力进行限制,两个认证者都只具有半量子的能力,协议使用更少的量子资源。其次,协议中两个半量子参与者只需要执行简单的测量操作和异或操作。安全性分析发现,利用该协议进行量子通信时,假冒攻击、截获重发攻击和纠缠附加攻击等攻击都无法引起合法身份信息的泄露,表明该协议可以有效防止非法的不诚实参与者获得合法身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半量子认证 身份认证 双方认证 GHZ态
下载PDF
N个接收方的同时密集编码协议
14
作者 程登翔 杨振 +2 位作者 谢佳欣 柏明强 莫智文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0-348,共9页
针对当前同时密集编码中接收方数量受限问题,通过引入n比特量子傅里叶变换,提出了具有多个接收方的非受控和受控同时密集编码协议。在非受控多方同时密集编码协议中,发送方在待传粒子上执行编码以及加锁操作,接收方只有联合执行解锁操作... 针对当前同时密集编码中接收方数量受限问题,通过引入n比特量子傅里叶变换,提出了具有多个接收方的非受控和受控同时密集编码协议。在非受控多方同时密集编码协议中,发送方在待传粒子上执行编码以及加锁操作,接收方只有联合执行解锁操作,才能同时获得最终的编码信息;在受控多方同时密集编码协议中,只有全体接收者在控制者的允许下通过协作才能完成信息的传输。通过对内部和外部攻击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同时密集编码协议的安全性。此外,所提出的方案中只使用Bell基测量,在实验条件下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同时密集编码 傅里叶变换 受控同时密集编码
下载PDF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与光场作用的保真度
15
作者 格日乐 萨楚尔夫 +1 位作者 格根图雅 宫艳丽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利用量子信息论和数值计算方法,对Pólya场态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态保真度演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Pólya场态概率参数和分布参数,以及这些物理参数如何影... 利用量子信息论和数值计算方法,对Pólya场态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态保真度演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Pólya场态概率参数和分布参数,以及这些物理参数如何影响量子态保真度随时间的演化。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种物理参量均可调制信号传输中的量子态保真度,其中光场概率参数η对量子态保真度的变化影响最大,当η=0.01时,量子信息保真度的值非常接近信息理想传输的情形;另一方面,凝聚原子间的耦合强度越大,量子态保真度呈现出的周期性振荡也越强,但量子态保真度的取值范围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保真度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原子 Pólya态光场
下载PDF
点间隧穿耦合对四能级三量子点电磁感应透明介质孤子动力学的影响
16
作者 王胤 王壬颍 +1 位作者 陈桥 邓永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9,共9页
利用概率幅变分近似结合多重尺度法,研究了探测光在两边产生点间隧道耦合的非对称阵列型三量子点电磁诱导透明介质的传播性质.结果表明,由于系统的色散效应和点间隧穿耦合产生的非线性效应相平衡,系统能形成稳定传播的超低速时间光孤子... 利用概率幅变分近似结合多重尺度法,研究了探测光在两边产生点间隧道耦合的非对称阵列型三量子点电磁诱导透明介质的传播性质.结果表明,由于系统的色散效应和点间隧穿耦合产生的非线性效应相平衡,系统能形成稳定传播的超低速时间光孤子.有趣的是,仅开启一边的点间隧穿耦合(即另一边关闭),随着点间隧穿耦合强度的增加,光孤子的速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光孤子的幅度却一直增大.两边两个点间隧穿耦合强度均开启后,随着点间隧穿强度逐渐的增大,光孤子的幅度随着点间隧穿强度的增大会出现逐渐减小,直到出现一个拐点后才迅速增大;而光孤子的速度相比较于单个隧穿强度的影响会明显降低,且出现停滞的现象.这些结果不但揭示出点间隧道耦合对三量子点电磁感应透明介质光孤子的动力学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还预言在半导体量子点器件中可利用点间隧道耦合调节其光孤子传输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透明介质 点间隧道耦合 光孤子动力学
下载PDF
机械介导的声子-光子非互易量子界面
17
作者 王曦 杨双良 +2 位作者 冷斯云 黄文涛 周原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7,共8页
基于传统的腔光力与表面声学谐振腔构建了耦合体系,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非互易的声子-光子相干量子界面物理机制。研究表明,该体系实现非互易的量子信息交互的本质原因是干涉效应,且机械振子与辅助光学腔之间的耦合强度及其相位在非互易... 基于传统的腔光力与表面声学谐振腔构建了耦合体系,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非互易的声子-光子相干量子界面物理机制。研究表明,该体系实现非互易的量子信息交互的本质原因是干涉效应,且机械振子与辅助光学腔之间的耦合强度及其相位在非互易信息调控方面发挥最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操控 量子界面
下载PDF
基于磁偶极子共振的石墨烯传感器
18
作者 刘伟 张永刚 +3 位作者 张瑞 武桂芳 梁兰菊 姚海云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设计一种开口谐振环超表面与太赫兹波相结合的石墨烯传感器,实现对不同物质更加灵敏的痕量检测。当谐振环的对称性被破坏后,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之间产生干涉现象,从而形成了透明窗口,并根据多极子散射功率进一步说明谐振点处的共振机理... 设计一种开口谐振环超表面与太赫兹波相结合的石墨烯传感器,实现对不同物质更加灵敏的痕量检测。当谐振环的对称性被破坏后,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之间产生干涉现象,从而形成了透明窗口,并根据多极子散射功率进一步说明谐振点处的共振机理。超表面与石墨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吡虫啉杀虫剂的低浓度检测,其检测限为1.725 fg/ml。这种超灵敏检测是通过介电环境发生细微变化时,石墨烯的费米能级会移动到狄拉克点来实现的。该方法在实现低浓度农药检测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石墨烯 传感器 磁偶极子共振
下载PDF
任意三粒子GHZ态和W态的概率隐形传态
19
作者 王浩圳 谭晓青 +1 位作者 许青山 包戴鹏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8,共8页
构造了一个全新的由两个多粒子部分纠缠态组成的用于量子隐形传态(QT)的量子信道。利用构造的量子信道,提出了两个任意三粒子GHZ态和W态的受控概率隐形传态的三方方案。发送者执行贝尔态测量和单粒子测量,控制者执行贝尔态测量,接收者... 构造了一个全新的由两个多粒子部分纠缠态组成的用于量子隐形传态(QT)的量子信道。利用构造的量子信道,提出了两个任意三粒子GHZ态和W态的受控概率隐形传态的三方方案。发送者执行贝尔态测量和单粒子测量,控制者执行贝尔态测量,接收者引入一个辅助粒子并执行相应酉操作,可实现任意三粒子GHZ态和W态的概率隐形传送。两个QT方案的总成功概率都是8d^(2)n^(2)(其中d和n是量子信道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态测量 部分纠缠态 量子隐形传态 酉操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