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星进入流场特性中红外吸收光谱诊断研究
1
作者 曾徽 文鹏 +2 位作者 杨国铭 朱兴营 欧东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7-1282,共6页
火星探索项目是我国深空探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天问一号”2021年成功着陆火星,是中国航天在火星探索研究迈出的一大步。火星大气的气氛主要以二氧化碳为主,表面气压远低于地球大气,由于大气成分和进入轨道的差异,火星进入器面临的... 火星探索项目是我国深空探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天问一号”2021年成功着陆火星,是中国航天在火星探索研究迈出的一大步。火星大气的气氛主要以二氧化碳为主,表面气压远低于地球大气,由于大气成分和进入轨道的差异,火星进入器面临的热环境同地球返回器有很大不同,其进入过程为非空气介质的高速流动,将产生严重的气动防热问题。利用电弧风洞模拟火星进入器气动加热环境,是开展火星探测防热系统设计的关键。电弧风洞模拟火星进入高温过程,其主要过程是CO_(2)主导的离解反应,并且CO等高温离解组分与火星进入器防热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催化效应会显著影响气动热环境。利用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吸收光谱测量技术,开展电弧加热火星进入流场特性的在线定量研究。电弧加热在线诊断研究利用CO在4.5μm附近中心波长为2212.625 cm^(-1)(v″=0,R(19))的谱线,实现了对火星地面流场的高信噪比测量,采用单线-直接吸收光谱诊断技术获得了自由流静温和关键组分CO摩尔浓度的实时测量结果。典型状态下,火星进入流场自由流静温和CO摩尔组分浓度在整个运行时间内保持稳定,显示出电弧加热流场良好的稳定性。六组重复试验显示自由流静温和CO摩尔组分浓度分别在(1757±69)K和(0.189±0.027)范围内,自由流温度波动≤3.9%,CO组分浓度波动≤14.3%,证明电弧风洞建立的火星地面流场具有非常好的重复性。基于该研究发展的电弧风洞中红外激光吸收光谱诊断技术,可以为研究火星进入器气动热环境和防热材料烧蚀-催化特性提供精细化测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进入 电弧风洞 中红外激光吸收光谱 气流温度 组分浓度
下载PDF
基于调制激光光谱吸收的高稳定性气体检测
2
作者 康虎 张夏 +2 位作者 郑世杰 邵犁 冯国英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为了精确测定待测气体的体积分数,提高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的稳定性,优化了TDLAS气体检测系统的扫描信号。基于HITRAN数据库,选定了甲烷气体在1654 nm附近吸收峰,计算出含甲烷、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吸收系数;使用可... 为了精确测定待测气体的体积分数,提高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的稳定性,优化了TDLAS气体检测系统的扫描信号。基于HITRAN数据库,选定了甲烷气体在1654 nm附近吸收峰,计算出含甲烷、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吸收系数;使用可视化仿真工具对气体检测系统进行理论仿真,同时通过搭建的气体检测系统验证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扫描信号,提高了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偏差值从0.3%降至0.07%;建立了2次谐波信号均值与气体体积分数的反演模型,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R^(2)=99.99%。此研究为提升TDLAS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及实现高稳定气体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波长调制光谱-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呼出气检测 建模仿真
下载PDF
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检测中的干扰因素分析和温度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乐文 王前进 +4 位作者 孙鹏帅 庞涛 吴边 夏滑 张志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7-773,共7页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是一种非侵入式光谱检测技术,具有高选择性、高响应性和高分辨率等特点。根据分子光谱吸收原理,被检测气体所处环境温度的改变会引起分子吸收谱线强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气体浓度反演的准确性。为提高气体...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是一种非侵入式光谱检测技术,具有高选择性、高响应性和高分辨率等特点。根据分子光谱吸收原理,被检测气体所处环境温度的改变会引起分子吸收谱线强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气体浓度反演的准确性。为提高气体在高温背景下浓度测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选取工业过程常见的一氧化碳(CO)为目标气体,设计了基于波长调制技术多温度梯度(室温14~1100℃)的气体吸收光谱检测实验,与HITRAN数据库中光谱参数进行对比,并对结果进行校正和分析。同时,以探测信号有效扫描区域的线性度、标准差和残差平方和等参数为依据,分析了不同材质的窗片对高温实验的影响,通过升降温实验数据的分析,选择了降温梯度测量作为高温实验的最佳控温顺序。经过对标准浓度的CO进行高温实验,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次谐波(2f)幅值和吸收线强有相一致的下降趋势,符合理论公式的变化规律。经过分析校正后的2f幅值和温度呈现非相关性,实现了热背景下光谱检测的校正,验证了变温时2f幅值校正的准确性。该研究为光谱检测技术在高温背景下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尤其是对高精度工业炉内气体燃烧效率的动态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 一氧化碳 窗片材质 二次谐波 温度校正
下载PDF
光致热弹光谱气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娄存广 代佳亮 +2 位作者 李瑞凯 刘秀玲 姚建铨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9-242,共14页
光致热弹光谱是一种基于石英音叉热弹效应的新型气体检测技术,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灵敏度高及光谱响应范围宽等优点,是目前一种重要的痕量气体检测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光致热弹光谱的气体浓度测量原理,其次,从提高检测系统灵敏度... 光致热弹光谱是一种基于石英音叉热弹效应的新型气体检测技术,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灵敏度高及光谱响应范围宽等优点,是目前一种重要的痕量气体检测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光致热弹光谱的气体浓度测量原理,其次,从提高检测系统灵敏度的各种技术方法角度出发,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提高石英音叉热弹光谱系统检测灵敏度的技术方法,从信号幅值、信噪比、最小检出限和归一化噪声等效吸收系数等方面,对系统的性能改进提升效果进行评估。最后,简要评述了光致热弹光谱在现场气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对进一步提高检测系统灵敏度的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弹光谱 石英音叉 气体检测 传感器 光声效应
下载PDF
室温下CO的近红外波段宽光谱吸收测量
5
作者 王亚民 吴昊龙 +3 位作者 陶蒙蒙 李国华 王晟 叶景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80-187,共8页
CO是含碳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中间物质,通过对CO的吸收光谱测量可以实现对燃烧过程的诊断.针对CO的测量多使用传统的单吸收线和双吸收线技术,在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燃烧场二维参数分布测量中,需设置大量的光束投影以满足空... CO是含碳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中间物质,通过对CO的吸收光谱测量可以实现对燃烧过程的诊断.针对CO的测量多使用传统的单吸收线和双吸收线技术,在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燃烧场二维参数分布测量中,需设置大量的光束投影以满足空间分辨要求.宽光谱吸收技术可以在单次扫描内获得整个宽带扫描波段的吸收信息,与传统的分立谱线窄带吸收技术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使用宽光谱吸收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光束投影数量要求,有效降低系统复杂度,改善参数反演鲁棒性,提高测量系统适用性.但是,目前针对CO的宽光谱吸收测量则鲜有报道,亟需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利用1.5 μm波段宽带可调谐光源对室温中的CO开展了宽光谱吸收测量实验,并对不同压强下CO的吸收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测量结果与HITRAN2016数据库相吻合.利用1565—1570 nm范围内的实测宽光谱吸收数据,通过一阶导数法对CO温度和摩尔分数进行了反演;虽然宽带吸收光谱各吸收峰强度测量值存在一定畸变,但依然得到了准确的反演结果,温度和摩尔分数反演误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宽光谱吸收测量的可靠性,为后续基于CO宽光谱吸收测量的燃烧流场二维层析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谱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宽光谱吸收 二维层析诊断 燃烧流场
下载PDF
氨气高精度激光光谱检测装置的设计及实现
6
作者 杨天悦 宫廷 +6 位作者 郭古青 孙小聪 田亚莉 邱选兵 何秋生 高晓明 李传亮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9-1136,共8页
氨气排放会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环境中氨气浓度的高精度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具有高灵敏度、高响应速度等优点的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OA-ICOS)对氨气高精度检测装置进行设计。使用基长30 cm装有反射率为99.99%... 氨气排放会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环境中氨气浓度的高精度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具有高灵敏度、高响应速度等优点的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OA-ICOS)对氨气高精度检测装置进行设计。使用基长30 cm装有反射率为99.99%的高反镜的光学谐振腔作为气体吸收池,实现了近3000 m的光程,将中心波长为1528 nm的分布反馈式激光器(DFB)调谐至6548.611 cm^(−1)和6548.798 cm^(−1)附近,在常温18.6 kPa的气压下对1×10^(−5)~5×10^(−5)范围内NH3进行了检测。测量结果表明NH3浓度与信号幅值的线性拟合度R2可达0.99979。使用Allan方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13 s后系统的平均检测极限为9.8×10^(−9),在103 s时系统的最低检测极限可达7×10^(−9)(S/N~1)。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高灵敏度,满足对氨气高精度检测的需求,本文研究为国内自主研发痕量气体高精度检测设备提供了技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 氨气 高精度检测
下载PDF
利用波长慢速扫描和快速调制激光吸收光谱实验数据反演光谱吸收函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7
作者 黄知秋 李启正 +2 位作者 张猛 彭志敏 杨乾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9-106,共8页
在波长慢速均匀扫描和波长快速周期调制的情况下,基于激光吸收光谱的实验数据,提出了利用激光调制频率和激光扫描范围两个参数以及透射波信号和参考波信号反演谱线吸收函数的矩阵切片方法.当波长调制为单频正弦调制时,利用透射波信号和... 在波长慢速均匀扫描和波长快速周期调制的情况下,基于激光吸收光谱的实验数据,提出了利用激光调制频率和激光扫描范围两个参数以及透射波信号和参考波信号反演谱线吸收函数的矩阵切片方法.当波长调制为单频正弦调制时,利用透射波信号和参考波信号的相除结果得到的矩阵,通过两个相距半个调制周期的切片积分的最小值即可得到准确的谱线吸收函数轮廓,并能反演出调制幅度的大小.当波长的快速调制扭曲为非单频的多频叠加调制时,可以利用多个切片的互补形成谱线吸收函数.上述方法可以用于在扫描波长范围内包含由多条吸收谱线且有重叠的真实吸收函数反演过程.而且,可以利用扫描波长范围内多条谱线的间隔参数来标定激光波长的扫描范围.采用上述的矩阵切片法,通过实验验证,得到了低吸收状况下CO在4300.700 cm^(-1)吸收谱线的吸收函数和较强吸收状况下CO_(2)在6336 cm^(-1)附近2条吸收谱线的吸收函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调制 波长扫描 吸收函数 数据矩阵
下载PDF
以觉华岛为例探究近海污染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及潜在来源
8
作者 刘瀚洋 邢成志 +7 位作者 季祥光 林继楠 赵春晖 魏少聪 张成歆 刘浩然 谈伟 刘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0-766,共7页
觉华岛是辽东湾最大的岛屿,研究其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以及潜在来源对于认识近海污染物传输效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意义。该研究于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在觉华岛怪石滩(120.78°E,40.48°N)基于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 觉华岛是辽东湾最大的岛屿,研究其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以及潜在来源对于认识近海污染物传输效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意义。该研究于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在觉华岛怪石滩(120.78°E,40.48°N)基于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对大气气溶胶、二氧化氮(NO_(2))和二氧化硫(SO_(2))垂直廓线开展了连续监测,具体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上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潜在来源。通过将地基MAX-DOAS观测结果和TROPOMI卫星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可达0.82。观测结果表明,觉华岛地区污染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表现在秋冬季节NO_(2)和SO_(2)的平均浓度值分别为14.5×10^(15)与16.6×10^(16)molec·cm^(-2),比春夏季分别高出约84%和88%。NO_(2)和SO_(2)垂直廓线结果显示秋冬季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NO_(2)高浓度主要出现在10:00前及15:30—17:30间0~400 m的高度;SO_(2)高浓度主要出现在10:00前及16:00左右0~500 m的高度。气溶胶高值秋冬季主要出现在10:00前与16:00后400 m以下的高度,春夏季全天保持高浓度,尤其在11:00左右和17:00后。结合气团后向轨迹和潜在来源分析的方法判断NO_(2)与SO_(2)在秋冬季的高浓度值主要受到京津冀地区工业污染和机动车排放的传输贡献和辽东湾船舶排放的传输影响,而气溶胶大多来自山东半岛的生物质燃烧传输。结果表明,觉华岛地区的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与大陆及周边海域污染物的传输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华岛 多轴差分光谱技术 垂直廓线 潜在来源 大气污染物
下载PDF
基于圆形简单微纳结构的长波红外吸收器设计
9
作者 李思萱 史晓燕 +2 位作者 吴哲 李金环 梁中翥 《物理实验》 2023年第11期56-63,共8页
超材料可以通过表面等离激元调控光的振幅、相位等特性,实现光的近场增强。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单元、排列方式等,可以设计材料的电磁参量,从而提高吸收率.基于表面等离激元谐振的电磁响应特性以及吸收光的机制,选择金属-介质-金属的3层... 超材料可以通过表面等离激元调控光的振幅、相位等特性,实现光的近场增强。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单元、排列方式等,可以设计材料的电磁参量,从而提高吸收率.基于表面等离激元谐振的电磁响应特性以及吸收光的机制,选择金属-介质-金属的3层结构设计了圆盘和环形微纳结构谐振吸收器.通过优化圆盘谐振吸收器的半径和介质层的厚度,在8~14μm的最高平均吸收率达到91.41%;通过优化环形谐振吸收器的内外半径和介质层的厚度,在8~14μm的平均吸收率达到93.33%.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圆盘和环形谐振吸收器8~14μm的红外波段实现近完美的光吸收,不同的入射光波长可以激发传播型表面等离激元或者局域等离激元谐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超材料 红外吸收器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35
10
作者 徐琳 王乃岩 +1 位作者 霸书红 王云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7-319,共3页
随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及化学计量学的发展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 FTIR)成为用传统透过法制样效果不理想 (或制样复杂 )的样品及表层结构分析的有利工具和手段。ATR FTIR技术已应用到纺织、质检、公安等各个领... 随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及化学计量学的发展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 FTIR)成为用传统透过法制样效果不理想 (或制样复杂 )的样品及表层结构分析的有利工具和手段。ATR FTIR技术已应用到纺织、质检、公安等各个领域。目前 ,人们正在针对ATR FTIR的特性 ,开展应用研究。为此 ,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应用ATR FTIR技术进行深度剖析的研究 ,对材料表面的定性分析 ,组分的定量分析 ,光学纤维与ATR附件的联用技术 ,以及在其他领域 (如运用ATR FTIR技术考察中空纤维的结构及取向变化 ,研究皮肤促进剂的作用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 ATR-FTIR 高分子材料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光学纤维
下载PDF
污染气体SO_2和NO_2紫外和可见光谱吸收截面测量 被引量:16
11
作者 魏合理 龚知本 +4 位作者 马志军 孙明 周金刚 崔益本 邬承就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文用我们自己研制的光谱测量系统测量了常温下的SO2在250~330nm波段和NO2在 280~600nm波段的吸收截面,波长分辨率优于0.1nm.该测量结果可适用于传统低光谱分辨率仪器遥感大 气污染气体含量,也可为激... 本文用我们自己研制的光谱测量系统测量了常温下的SO2在250~330nm波段和NO2在 280~600nm波段的吸收截面,波长分辨率优于0.1nm.该测量结果可适用于传统低光谱分辨率仪器遥感大 气污染气体含量,也可为激光差分吸收测量或激光雷达测量污染气体含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截面 可见光谱 污染气体 二氧化硫 紫外光 二氧化氮
下载PDF
东海典型水体的黄色物质光谱吸收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3
12
作者 雷惠 潘德炉 +3 位作者 陶邦一 沈亮 康林冲 张汉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2,共6页
水体中的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又称"黄色物质")是遥感监测水质分类的主要参数之一,研究其光谱吸收性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东海海区受长江冲淡水等陆源输入的影响,水体浑浊,光学性质复杂,以往对该区域CDOM吸收特征的研究相对较... 水体中的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又称"黄色物质")是遥感监测水质分类的主要参数之一,研究其光谱吸收性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东海海区受长江冲淡水等陆源输入的影响,水体浑浊,光学性质复杂,以往对该区域CDOM吸收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九○八"我国近海海洋光学调查航次数据,获得了2006—2007年四个季节东海水体样品CDOM的光谱吸收数据,建立了包括杭州湾高浑浊水体、长江冲淡水、外海水体等东海不同水体类型的CDOM光谱模型及其典型波段的吸收系数分布情况。发现近岸受陆源输入影响大的海区其光谱性质与外海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为近岸尤其在杭州湾附近站点短波段吸收系数值非常高,而且随波长增加吸收系数曲线衰减迅速,同时还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外海站点短波段吸收值则明显要低。这反映了CDOM的陆源输入特性,愈向外受到海水的混合稀释作用愈显著,验证了CDOM可以作为近岸海水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对该海区内CDOM的实测荧光性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OM荧光与吸收系数之间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荧光方法遥感监测该海区CDOM的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黄色物质 吸收系数 荧光性质
下载PDF
太赫兹谱定量测试中朗伯比尔定律表征形式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苏海霞 张朝晖 +3 位作者 赵小燕 李智 燕芳 张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80-3186,共7页
探讨了朗伯比尔定律在太赫兹谱段的应用,研究了单一氨基酸压片样品(谷氨酰胺)和两种氨基酸混合压片(苏氨酸和胱氨酸)在不同浓度情况下对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程度。分析了吸光度和吸收系数在描述物质的太赫兹光学特性的区别。通过对比单... 探讨了朗伯比尔定律在太赫兹谱段的应用,研究了单一氨基酸压片样品(谷氨酰胺)和两种氨基酸混合压片(苏氨酸和胱氨酸)在不同浓度情况下对朗伯比尔定律的适用程度。分析了吸光度和吸收系数在描述物质的太赫兹光学特性的区别。通过对比单一组分在1.72 THz附近的吸收系数值和吸光度值,验证物质对太赫兹波在两种吸收表征量下吸收随浓度变化的情况,利用拟合优度的R^2指标研究了各表征量下物质太赫兹吸收与浓度的线性关系的好坏;分析两组分混合物在0.3~2.6 THz有效谱段的两种吸收表征量的太赫兹吸收情况,利用相似性系数和估计浓度误差作为评价指标,明确了在太赫兹谱定量测试中应采用吸光度的加和性而非吸收系数的加和性,进一步明确朗伯比尔定律在太赫兹波段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太赫兹 吸收系数 吸光度 加和性
下载PDF
Tm:YVO_4晶体的光谱参数计算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峰 郭红沧 +3 位作者 张万林 张潮波 商美茹 张光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由测量的Tm :YVO4晶体的吸收光谱 ,考虑到单轴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吸收不同和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 ,根据Judd Ofelt理论计算了Tm3 +在YVO4中的强度参数、各个能级的振子强度、自发辐射几率、荧光分支比、积分发射截面等参数。强度参数为Ω... 由测量的Tm :YVO4晶体的吸收光谱 ,考虑到单轴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吸收不同和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 ,根据Judd Ofelt理论计算了Tm3 +在YVO4中的强度参数、各个能级的振子强度、自发辐射几率、荧光分支比、积分发射截面等参数。强度参数为Ω2 =1 9416× 10 - 2 0 (cm2 ) ,Ω4=0 15 6 8× 10 - 2 0 (cm2 ) ,Ω6=0 396 3× 10 - 2 0 (cm2 )。计算结果表明 ,1 D2 → 3 F4的跃迁几率远大于1 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YVO4 光谱特性 吸收光谱 钒酸钇晶体 掺杂 发光学 光谱参数 计算
下载PDF
牡丹花红色素类型判定及提取工艺试验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龙奇 朱文学 +2 位作者 易军鹏 张玉先 钟莉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7-80,共4页
测试了牡丹花红色素的光谱和理化性质。结果显示,牡丹花红色素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最大吸收波长为526.5nm,不同溶剂的酸性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有微小的波动,但在花青素特征峰变动范围之内。色素易溶于水和酒精,难溶于石油醚和乙醚,可... 测试了牡丹花红色素的光谱和理化性质。结果显示,牡丹花红色素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最大吸收波长为526.5nm,不同溶剂的酸性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有微小的波动,但在花青素特征峰变动范围之内。色素易溶于水和酒精,难溶于石油醚和乙醚,可以确定牡丹花色素为花青素类色素。提取牡丹花红色素适宜的浸取剂为盐酸体积分数为1%的酸性无水乙醇,浸取温度50℃,浸取时间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花 色素 提取 光谱
下载PDF
腔增强/衰荡光谱应用于气溶胶消光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学哲 赵卫雄 +6 位作者 董美丽 顾学军 胡长进 盖艳波 高晓明 黄伟 张为俊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7-488,共12页
腔增强/衰荡吸收光谱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原位测量方法之一,由于其原位、实时特性,测量过程中气溶胶状态不会发生改变,测量具有代表性,近些年来已经开始作为各种仪器综合比对实验中使用的参考标准。在经过近30年的发... 腔增强/衰荡吸收光谱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原位测量方法之一,由于其原位、实时特性,测量过程中气溶胶状态不会发生改变,测量具有代表性,近些年来已经开始作为各种仪器综合比对实验中使用的参考标准。在经过近30年的发展后,相关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对腔增强/衰荡吸收光谱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气溶胶光学特性测量方面的应用研究做了简要的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气溶胶消光 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 腔衰荡吸收光谱技术
下载PDF
差分光学吸收光谱系统中标准吸收截面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司福祺 刘建国 +2 位作者 郑朝辉 周斌 刘文清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9-503,共5页
本文介绍了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DOAS)测量大气污染气体浓度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在测量光谱分析中所做的一些必要处理。介绍了卷积在DOAS方法中对污染物浓度反演的应用,通过与其它处理方法的光谱数据对比,证明了卷积处理光谱数据可以提... 本文介绍了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DOAS)测量大气污染气体浓度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在测量光谱分析中所做的一些必要处理。介绍了卷积在DOAS方法中对污染物浓度反演的应用,通过与其它处理方法的光谱数据对比,证明了卷积处理光谱数据可以提高污染物浓度反演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光学吸收光谱 标准吸收截面 数据处理 DOAS 卷积光谱处理 污染物监测 大气污染监测 测量原理
下载PDF
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光束线的调试和实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劼 李红红 +4 位作者 王峰 郭玉献 周红军 薛松 卢启鹏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9-495,共7页
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建立了基于软X射线吸收的光束线和实验站。光束线采用了平面变线距光栅单色器,可以提供100—1000eV的单色光,在1000eV处当分辨本领为1000时,光子通量可以超过108s-1。光束线的焦点尺寸是3mm×1mm。... 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建立了基于软X射线吸收的光束线和实验站。光束线采用了平面变线距光栅单色器,可以提供100—1000eV的单色光,在1000eV处当分辨本领为1000时,光子通量可以超过108s-1。光束线的焦点尺寸是3mm×1mm。在该设备上已经获得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吸收谱和C、N、O的K吸收边的近边吸收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 软X射线近边吸收 变线距光栅 光束线 同步辐射
下载PDF
猪肉中1-氨基乙内酰脲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霞玲 向军俭 +3 位作者 唐勇 陈耀强 王五洲 杨红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0-685,共6页
基于免疫竞争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研制了检测食用肉中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乙内酰脲(AHD)的免疫试纸条。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1-氨基乙内酰脲的衍生物(CPAHD)的单克隆抗体并喷于玻璃纤维上,CPAHD-BSA(Bovine serum alb... 基于免疫竞争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研制了检测食用肉中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乙内酰脲(AHD)的免疫试纸条。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1-氨基乙内酰脲的衍生物(CPAHD)的单克隆抗体并喷于玻璃纤维上,CPAHD-BSA(Bovine serum albumin)抗原和羊抗鼠IgG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依次将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组装切割成AHD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在5 min内肉眼观察结果,该试纸条对AHD的最低检测限为2.33μg/L,除与呋喃妥因有弱交叉反应外,与其他同类物均无交叉反应,用该试纸条和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猪肉中添加的AHD,结果呈现很好的相关性。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可作为呋喃妥因残留批量检测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妥因 1-氨基乙内酰脲 胶体金免疫层析(ICA) 猪肉
下载PDF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谷氨酰胺太赫兹吸收谱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天尧 张朝晖 +3 位作者 赵小燕 张寒 燕芳 钱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73-2077,共5页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模拟物质的太赫兹吸收谱,可以为目标物质的太赫兹吸收特征匹配分子振动模式,对深刻理解谱的形成机理十分必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目标物质初始构型的搭建和振动模式计算方法的选择。首先利用太赫兹时域...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模拟物质的太赫兹吸收谱,可以为目标物质的太赫兹吸收特征匹配分子振动模式,对深刻理解谱的形成机理十分必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目标物质初始构型的搭建和振动模式计算方法的选择。首先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获取了谷氨酰胺固态样品的太赫兹吸收谱,为了在理论模拟过程中体现考虑分子间作用的程度,构建了三种常用于有机物太赫兹吸收谱模拟的谷氨酰胺初始构型,单分子、二聚体、晶胞。使用量子化学计算程序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三种初始构型进行了结构优化和振动模式计算。将计算结果通过洛伦兹线型函数拟合为吸收谱与实验吸收谱进行对比发现,二聚体构型的模拟吸收谱从吸收峰个数上优于单分子构型,在此基础上,晶胞构型模拟结果从吸收峰峰位上又较二聚体构型有了明显的改进,随着初始构型考虑分子间作用的程度提高模拟结果逐步逼近实验吸收谱。在得到了可靠的理论模拟吸收谱的基础上,成功对谷氨酰胺固态样品在0.3~2.6THz范围内的三个吸收峰匹配了晶胞内各分子的集体振动模式。研究表明,在固体样品的太赫兹吸收谱理论模拟中,在计算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全面反映分子间作用力的晶胞构型作为计算的初始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吸收谱 谷氨酰胺 量子化学计算 单分子 二聚体 晶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