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筛型声学增强材料的储存耐候性能
1
作者 孟庆华 史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6,共16页
研究了湿度和有机物小分子等储存耐候条件对声学增强材料谐振频率偏移值的影响,探讨了由不同硅铝比分子筛组成的声学增强材料在不同湿度及有机物小分子气氛中储存后的谐振频率及偏移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既定硅铝比分子筛组成... 研究了湿度和有机物小分子等储存耐候条件对声学增强材料谐振频率偏移值的影响,探讨了由不同硅铝比分子筛组成的声学增强材料在不同湿度及有机物小分子气氛中储存后的谐振频率及偏移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既定硅铝比分子筛组成的声学增强材料在25℃/50%相对湿度(RH)和25℃/95%RH条件下储存后,其谐振频率偏移值未发生明显变化.氮气吸附实验结果表明,25℃下氮气分子占据了较少的比表面积,水分子的存在不影响声学增强材料对氮气分子的吸附.在25℃/50%RH条件下放置后,声学增强材料在25℃/95%RH条件下吸附的水分子会逐渐脱附.声学增强材料在不同种类有机物小分子气氛中储存后,其谐振频率偏移值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对于尺寸较小的有机物小分子,由于存在可逆吸附,声学增强材料的谐振频率偏移值未有明显变化;对于尺寸较大或具有小尺寸端基基团的有机物小分子,由于存在嵌入式吸附,声学增强材料的谐振频率偏移值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增强材料 分子筛 谐振频率 储存耐候
下载PDF
钙钛矿氧化物专题·前言
2
作者 龙有文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钙钛矿氧化物具有ABO_(3)化学式,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矿物之一。1839年,德国化学家古斯塔夫·罗斯在俄罗斯乌拉尔山发现了第一种钙钛矿氧化物材料:钛酸钙(CaTiO_(3))。为纪念俄罗斯矿物学家Lev Perovski,钙钛矿的英文名字被命为Perov... 钙钛矿氧化物具有ABO_(3)化学式,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矿物之一。1839年,德国化学家古斯塔夫·罗斯在俄罗斯乌拉尔山发现了第一种钙钛矿氧化物材料:钛酸钙(CaTiO_(3))。为纪念俄罗斯矿物学家Lev Perovski,钙钛矿的英文名字被命为Perovskite。钙钛矿的A、B位具有极为丰富的离子组合方式(A位容纳较大的阳离子;B位容纳较小的阳离子,如磁性过渡金属离子),元素周期表中约90%的金属元素可以占据这两个位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斯塔夫 钙钛矿氧化物 英文名字 元素周期表 德国化学家 过渡金属离子 矿物学家 钛酸钙
下载PDF
[(H_(3)DIBA)_(2)Cl]·[HGeMo_(12)O_(40)]的合成、表征、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质
3
作者 于晓洋 黄仕霆 +2 位作者 吕艳欣 耿嘉琦 金华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65-70,85,共7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Keggin型杂多酸的无机-有机杂化物[(H_(3)DIBA)_(2)Cl]·[HGeMo_(12)O_(40)],(HDIBA=3,5-二(1H--咪唑-1-基)苯甲酸).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该化合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27831(4)nm,b=1.29723(4...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Keggin型杂多酸的无机-有机杂化物[(H_(3)DIBA)_(2)Cl]·[HGeMo_(12)O_(40)],(HDIBA=3,5-二(1H--咪唑-1-基)苯甲酸).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该化合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27831(4)nm,b=1.29723(4)nm,c=1.98978(5)nm;α=94.51°,β=102.61°,γ=117.99°,V=2.77968(14)nm 3,Z=2.结构研究表明,在该化合物中HDIBA被质子化,配体与游离的Cl-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维超分子链状结构,Keggin型[GeMo_(12)O_(40)]^(4-)多酸阴离子与[H_(3)DIBA]^(2+)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将相邻的一维超分子链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该化合物可以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孔雀石绿,150 min内降解率达到99.99%;另外,该化合物具有电催化还原BrO_(3)^(-)和电催化氧化抗坏血酸(AA)的性质.总之,该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处理废水中污染物的异相光、电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o_(12)O_(40)]^(4-) 超分子化合物 水热法 光催化 电化学
下载PDF
P_(2)W_(17)V-WO_(3)纳米粒子复合膜的制备与电致变色性能
4
作者 齐力文 付博 +3 位作者 祁岳 李丰如 曲小姝 杨艳艳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为了提高WO_(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采用层接层自组装技术构筑了基于钒钨酸盐多阴离子[P_(2)W_(17)VO_(62)]^(7-)和WO_(3)纳米粒子的电致变色复合膜P_(2)W_(17)V-WO_(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复合膜进... 为了提高WO_(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采用层接层自组装技术构筑了基于钒钨酸盐多阴离子[P_(2)W_(17)VO_(62)]^(7-)和WO_(3)纳米粒子的电致变色复合膜P_(2)W_(17)V-WO_(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复合膜进行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及价态的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联机的方法对复合膜进行膜增长的监测和电致变色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P_(2)W_(17)V-WO_(3)的光反差达到23.93%,着色褪色时间分别为3.03和10.12 s,着色效率为111.23 cm^(2)/C,均优于已报道的WO_(3)薄膜材料,且经过600次循环后该复合膜损失率仅为6.9%,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_(3) 多金属氧酸盐 磷钨酸盐 电致变色 纳米材料
下载PDF
小尺寸Mn^(4+) 掺杂氟化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罗沛兰 罗志怀 +3 位作者 周志军 陈哲 何雪龙 张文华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Mn^(4+)掺杂氟化物荧光材料展现出众多优势,包括无毒、蓝光激发、超窄发射谱带、高发光效率、符合Rec.2020标准的发射波长、无重吸收以及优良的热稳定性。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下一代Mini/Micro-LED显示技术的理想红光介质材料。然而,要应用... Mn^(4+)掺杂氟化物荧光材料展现出众多优势,包括无毒、蓝光激发、超窄发射谱带、高发光效率、符合Rec.2020标准的发射波长、无重吸收以及优良的热稳定性。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下一代Mini/Micro-LED显示技术的理想红光介质材料。然而,要应用于Mini/Micro-LED,需要小尺寸的氟化物。因此,本文从制备方法入手,深入探讨了国内外小尺寸Mn^(4+)掺杂氟化物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提出当前小尺寸Mn^(4+)掺杂氟化物面临的关键问题,旨在为研发高效优质的小尺寸Mn^(4+)掺杂氟化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4+) Micro-LED 红色荧光粉 氟化物
下载PDF
稀土纳米材料在脑肿瘤成像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尹娜 王樱蕙 张洪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27,共19页
脑肿瘤是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导致其预后差、复发率高,患者5年生存率低。因此,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非侵入性高分辨率成像技术以获得脑肿瘤的解剖结构和信息,实现精准的早期诊断,并开发新型高效的治疗方式... 脑肿瘤是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导致其预后差、复发率高,患者5年生存率低。因此,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非侵入性高分辨率成像技术以获得脑肿瘤的解剖结构和信息,实现精准的早期诊断,并开发新型高效的治疗方式,以及诊断、治疗一体化的新范式。稀土纳米材料(Rare earth-based nanoparticles,RENPs)因其独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输送、肿瘤治疗和生物成像等领域。RENPs具有独特的光学、磁学特性和高X射线吸收能力,可通过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对脑肿瘤进行高分辨率成像。RENPs的发射光可调谐,特别是其近红外第二生物学窗口(Second near-infrared,NIR-Ⅱ,1000~1700 nm)的发射具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低的背景荧光干扰,适合用于荧光成像探针及光响应性治疗的光刺激。重要的是,RENPs还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表面易功能化等特点,可与抗体、肽和药物等生物大分子结合,以增强穿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能力,有利于靶向治疗和高对比度成像。因此,本综述重点介绍了RENPs在脑肿瘤成像和治疗领域的设计策略和应用,最后探讨了RENPs在肿瘤诊疗领域现有的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纳米材料 稀土掺杂 脑肿瘤 生物成像 肿瘤治疗 诊疗一体化
下载PDF
低成本季铵盐类多孔材料的合成及氨气吸附性能
7
作者 杨玉婷 丛明晓 +1 位作者 景晓飞 刘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氨气是雾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开发高效的氨气吸附材料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选用4,4′-联吡啶、α,α′-二溴-对二甲苯和1,2,4,5-四(溴甲基)苯作为构筑单元,利用无需催化剂且操作简便的季铵化反应,原位合成了具有路易斯酸活性位点... 氨气是雾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开发高效的氨气吸附材料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选用4,4′-联吡啶、α,α′-二溴-对二甲苯和1,2,4,5-四(溴甲基)苯作为构筑单元,利用无需催化剂且操作简便的季铵化反应,原位合成了具有路易斯酸活性位点的多孔材料PAF-C1和PAF-C2.得益于骨架中路易斯酸位点的存在,这两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氨气吸附性能.其中,PAF-C2骨架中含有更多的路易斯酸位点,因此具备更优异的氨气吸附性能,在298 K和1×10^(5)Pa条件下其氨气吸附量可达5.5 mmol/g.此外,探究了材料的合成条件(温度、溶剂和保护气体)、原料用量及合成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不同反应条件制备的材料均保持优良的氨气吸附性能,从而使实现工业化合成高效氨气吸附材料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季铵化反应 路易斯酸位点 机械球磨法 氨气吸附
下载PDF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8
作者 彭龙漩 张凤娟 +2 位作者 黄艳 陈楠 吕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卟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因其优异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卟啉的不稳定性、自猝灭和水溶性差等固有缺陷限制了它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在金属有机框架(MOFs)中引入卟啉分子或利用卟啉作为有机连接剂构建卟啉金属有机框... 卟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因其优异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卟啉的不稳定性、自猝灭和水溶性差等固有缺陷限制了它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在金属有机框架(MOFs)中引入卟啉分子或利用卟啉作为有机连接剂构建卟啉金属有机框架(PMOFs)成为研究焦点.PMOFs既可以克服卟啉的局限性,又兼具卟啉与MOFs各自的独特性.文章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合成了3种不同形貌特征的锆基卟啉金属有机框架PCN-224,这种材料不仅保持了卟啉在红光照射下产生单线态氧(^(1)O_(2))的特点,还可作为药物载体,为PMOFs的结构调控和生物学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金属有机框架(MOFs) 锆基卟啉金属有机框架 载药 单线态氧(^(1)O_(2))
下载PDF
MOF衍生的Co-CNT纳米片阵列高效催化氢气析出反应
9
作者 张兴云 朱子娴 +3 位作者 王小禛 刘亚群 王敏 张祥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8-21,共4页
制备便宜、活性高的催化剂以实现高效地氢气析出反应具有较高挑战性。以自支撑的Co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通过一步碳化制备了泡沫镍支撑的嵌入了Co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管组成的纳米片阵列(简写为Co-CNT/NF)。该Co-CNT/NF在碱性条件下展现... 制备便宜、活性高的催化剂以实现高效地氢气析出反应具有较高挑战性。以自支撑的Co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通过一步碳化制备了泡沫镍支撑的嵌入了Co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管组成的纳米片阵列(简写为Co-CNT/NF)。该Co-CNT/NF在碱性条件下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氢气析出反应性能。当传递10 A·cm^(-2)的电流时,Co-CNT/NF仅需-134 mV的过电势,且催化活性至少可以保持12 h。较小的电阻和丰富的催化位点是导致Co-CNT/NF高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这种简便、高效的催化剂合成方法,将为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新型催化剂开发及在能源存储方面的应用提供新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钴纳米粒子 碳纳米管 电催化 氢气析出反应
下载PDF
CsPbBr_(3)钙钛矿量子点的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阮文科 杨芷微 +2 位作者 周康樂 吕慧芳 谢木标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3,共3页
钙钛矿量子点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和发光性质,近几年已成为生物标记、发光二极管、激光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全无机钙钛矿类量子点为例设计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实验涵盖了CsPbBr_(3)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表征以及利用钙钛矿... 钙钛矿量子点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和发光性质,近几年已成为生物标记、发光二极管、激光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全无机钙钛矿类量子点为例设计一个研究型综合实验,实验涵盖了CsPbBr_(3)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表征以及利用钙钛矿量子点荧光性质进行LED器件封装等内容,旨在用简单实验揭开钙钛矿量子点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该实验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钙钛矿量子点材料基本知识和应用,还能让学生熟悉液相沉淀法和掌握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荧光光谱仪等仪器的相关原理及操作,对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创新思维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液相沉淀法 CsPbBr_(3)量子点 发光性能
下载PDF
银屑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常倩 杨仕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涉及角质形成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局部治疗、光疗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主要针对轻中度银屑病患者,但是有皮肤渗透性差、药物皮肤...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涉及角质形成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局部治疗、光疗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主要针对轻中度银屑病患者,但是有皮肤渗透性差、药物皮肤滞留率低等问题;此外,通过口服或肠外给药的全身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肝毒性以及需要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给药等.为了解决上述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微针(MNs)的药物输送系统.MNs可以破坏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将药物输送到更深的皮肤区域,通过调整针头高度来局部或全身递送抗银屑病药物,而不会产生任何疼痛.因此,MNs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治疗系统.文章综述了局部治疗、光疗和全身治疗等治疗方法及其局限性,介绍了MNs的5种类型,即固体MNs、空心MNs、包衣MNs、溶解和水凝胶MNs,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治疗 微针(MNs)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锌基MOFs材料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吴晓艳 杨仕平 安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由含氧或氮的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通过自组装连接而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状结构的晶体材料。该类材料因具有尺寸结构可调、高孔隙率、比表面积大、低晶体密度等一系列优点,而受到多个学科研究人员的重视。其中,锌(Zn)...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由含氧或氮的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通过自组装连接而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状结构的晶体材料。该类材料因具有尺寸结构可调、高孔隙率、比表面积大、低晶体密度等一系列优点,而受到多个学科研究人员的重视。其中,锌(Zn)基MOFs材料因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易功能化修饰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主要从药物递送和协同抗癌等方面总结了Zn基MOFs材料的生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Zn)基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 声动力治疗(SDT) 药物递送 协同抗癌
下载PDF
基于含氮衍生物和羧酸的Co(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学、荧光性质
13
作者 赵越 刘宇奇 +5 位作者 金楠皓 王新颖 刘小铭 陈寒 李玮 李杨华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2种新型的金属有机配合物{[Co(Hbmp)_(2)(H_(2)O)·TFBDC}(1)和{[Co(Hbmp)(TDC)(H_(2)O)]}n(2)(Hbmp为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H2TFBDC为四氟对苯二甲酸,H2TDC为2,5-噻吩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X射... 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2种新型的金属有机配合物{[Co(Hbmp)_(2)(H_(2)O)·TFBDC}(1)和{[Co(Hbmp)(TDC)(H_(2)O)]}n(2)(Hbmp为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H2TFBDC为四氟对苯二甲酸,H2TDC为2,5-噻吩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晶系是斜方晶系,Fddd空间群,中心离子Co(Ⅱ)为三角双锥构型,晶胞参数为a=1.47278(11)nm,b=2.9178(3)nm,c=3.0274(2)nm.配合物2的晶系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中心离子Co(Ⅱ)为八面体构型,晶胞参数为a=1.77753(17)nm,b=1.84660(17)nm,c=1.33365(12)nm.零维结构的配合物1通过丰富的C—H…O、C—H…F、N-H…O、O—H…O氢键作用力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配合物2则是利用羧酸的2种配位模式,将相邻的金属Co(Ⅱ)连接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并借助于丰富的氢键作用力,也拓展成为了三维超分子的网状结构.利用紫外漫反射光谱分析,得到1的E_(g)值为2.65 eV,2的E_(g)值为2.85 eV,证明这2种配合物均是潜在的半导体材料.在1000 Oe的磁场作用下,在2~300 K之间研究了2个配合物的磁性,将测试的变温磁化率数据进行居里外斯拟合,得到居里外斯温度分别为-5.13 K和-5.84 K,证明了这2种配合物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光学带隙 反铁磁性
下载PDF
芳烃官能化有机硅膜的制备及丙烯/丙烷分离性能
14
作者 钱俊明 郭猛 +3 位作者 任秀秀 余亮 钟璟 徐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8-1435,共8页
利用具有单苯和联苯桥联结构的有机硅前体1,4-二(三乙氧基硅基)苯(BTESB)和4,4'-二(三乙氧基硅基)联苯(BTESBPh),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成有机硅膜并应用于丙烯/丙烷分离。在25℃时,BTESB膜的C_(3)H_(6)渗透速率为3.4×10^(-9)mol... 利用具有单苯和联苯桥联结构的有机硅前体1,4-二(三乙氧基硅基)苯(BTESB)和4,4'-二(三乙氧基硅基)联苯(BTESBPh),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成有机硅膜并应用于丙烯/丙烷分离。在25℃时,BTESB膜的C_(3)H_(6)渗透速率为3.4×10^(-9)mol/(m^(2)·s·Pa),C_(3)H_(6)/C_(3)H_(8)选择性为9.6;BTESBPh膜的C_(3)H_(6)渗透速率为1.7×10^(-8)mol/(m^(2)·s·Pa),C_(3)H_(6)/C_(3)H_(8)选择性为10.5。具有联苯桥联结构的BTESBPh膜网络结构更为疏松,可获得更高的气体渗透速率。苯环中大π键与待分离组分C_(3)H_(6)中的碳碳双键产生π-π相互作用,有利于C_(3)H_(6)组分的优先吸附和渗透。而BTESBPh中联苯结构增强了这一过程,表现为低温测试条件下,BTESBPh膜的C_(3)H_(6)/C_(3)H_(8)选择性略高于BTESB膜。本研究可为高性能丙烯/丙烷气体分离膜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膜 孔径 丙烯/丙烷分离 溶胶-凝胶法 分子筛分
下载PDF
一例Eu-MOF材料的构筑及对Fe^(3+)与硝基芳香族爆炸物的荧光检测性能
15
作者 冀超 李文 +2 位作者 张丽荣 华佳 刘云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4,共9页
金属阳离子和硝基芳香族爆炸物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它们的高效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挑战性,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新型的荧光传感检测材料.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例具有fcu拓扑结构的Eu-MOF材料,[(C... 金属阳离子和硝基芳香族爆炸物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对它们的高效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挑战性,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新型的荧光传感检测材料.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例具有fcu拓扑结构的Eu-MOF材料,[(CH_(3))_(2)NH_(2)]_(2)[Eu_(6)(μ_(3)-OH)_(8)(EDDC)_(6)]·8DMA·3MeOH·6H_(2)O[JLUMOF128,H_(2)EDDC=(E)-4,4′-(乙烯-1,2-取代基)二苯甲酸],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荧光配体H_(2)EDDC的引入,JLU-MOF128表现出显著的荧光性能,在DMF溶液中对Fe^(3+)、2,4,6-三硝基苯酚(TNP)和2,4-二硝基苯酚(2,4-DNP)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Ksv值分别为2.09×10^(4),8.49×10^(4)和5.75×10^(4)L/mol,检测限分别为5.99,1.51和1.93μmol/L.在金属阳离子和硝基芳香族爆炸物的检测方面,JLU-MOF128是一种理想的多感应荧光传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金属-有机骨架 荧光检测 Fe^(3+)离子 硝基芳香族爆炸物
下载PDF
三氮唑冠醚型超分子功能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努尔曼·依斯马依力 胡宏志 +2 位作者 刘洋 才别加甫·才仁吉 刘尊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8,共10页
以三唑类化合物4-氨基-1,2,4-三氮唑、18-冠醚-6和高氯酸为原料,获得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18-crown-6)(C_(2)H_(2)N_(3)N_(H)_(3))(C10_(4))(1)。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介电常数、热重(TG)、粉末X射线衍射(X... 以三唑类化合物4-氨基-1,2,4-三氮唑、18-冠醚-6和高氯酸为原料,获得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18-crown-6)(C_(2)H_(2)N_(3)N_(H)_(3))(C10_(4))(1)。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介电常数、热重(TG)、粉末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测试,由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低温和室温下空间群均为C2/c,属于单斜晶系,晶胞内(C_(2)H_(2)N_(3)NH_(3))^(+)阳离子结构呈现有序-无序运动,质子化的4-氨基-1,2,4-三氮唑离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镶嵌入18-冠醚-6环内,在c轴形成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通过变温变频介电测试发现化合物1在a、c轴方向上240~280 K温度范围内产生明显的介电异常,这可能是有机阳离子及无机阴离子发生分子运动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18-冠醚-6 三氮唑 功能材料 介电性
下载PDF
异质双碳源对LiMn_(0.8)Fe_(0.2)PO_(4)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李元超 黄卫峰 +5 位作者 梁鹏超 赵子芳 邢保艳 闫东亮 杨理 王松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1-760,共10页
采用水基流变相辅助的固相法,以异质碳蔗糖和石墨为碳源,合成了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加入方式对所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N_... 采用水基流变相辅助的固相法,以异质碳蔗糖和石墨为碳源,合成了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加入方式对所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石墨包覆工艺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前驱体煅烧后再加入石墨获得的样品纯度高,形貌呈均一的椭圆形,在0.1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49 mAh·g^(-1),达到其理论比容量的87%;在5C下最大的放电比容量为133 mAh·g^(-1);在2C倍率下经过300次循环后比容量维持在127 mAh·g^(-1),衰减率仅为1.9%,表现出了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0.8)Fe_(0.2)PO_(4)/C 双碳源包覆 水基流变相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NaCa_(2)Mg_(2)(VO_(4))_(3)∶Eu^(3+)颜色可调荧光粉的熔盐法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18
作者 陈金润 陈梦玉 +4 位作者 李子璇 李微 楚楚 曹秀哲 翟永清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以廉价的NaCl为熔盐,采用熔盐法合成了NaCa_(2-x)Mg_(2)(VO_(4))_(3)∶xEu^(3+)(0≤x≤0.10)系列颜色可调荧光粉,系统研究了合成条件、Eu^(3+)掺杂对样品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800℃、反应时间为0.5 h、原料与熔盐... 以廉价的NaCl为熔盐,采用熔盐法合成了NaCa_(2-x)Mg_(2)(VO_(4))_(3)∶xEu^(3+)(0≤x≤0.10)系列颜色可调荧光粉,系统研究了合成条件、Eu^(3+)掺杂对样品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800℃、反应时间为0.5 h、原料与熔盐的质量比为1∶3是合成NaCa_(2)Mg_(2)(VO4)_(3)的适宜反应条件,所得样品为NaCa_(2)Mg_(2)(VO_(4))_(3)纯相,且结晶度高。样品微观形貌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由珊瑚状演变为表面光滑的不规则多面体。Eu^(3+)掺杂对NaCa_(2)Mg_(2)(VO_(4))_(3)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但对其发光性能影响较大。随着Eu^(3+)浓度(x)的增加,VO_(4)^(3-)的特征发射带强度逐渐减弱;而Eu^(3+)的特征发射峰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x=0.06时,达到最大。故通过改变Eu^(3+)浓度,可对样品的发光颜色进行调制,从绿色可调制为黄绿色、黄色、黄白色、橙红色。荧光光谱与荧光寿命分析表明,NaCa_(2)Mg_(2)(VO_(4))_(3)∶Eu^(3+)体系中存在VO43-到Eu^(3+)的能量转移过程,能量转移效率约为23%;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从室温(298.15 K)升高到398.15 K时,NaCa_(1.94)Mg_(2)(VO_(4))_(3)∶0.06Eu^(3+)荧光粉在614 nm处的主发射峰强度可保留起始值的68.4%,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盐 熔盐法 发光性能 白光LED 颜色可调荧光粉 铕离子掺杂
下载PDF
煤矸石资源化及其渣山土壤重构技术研究进展
19
作者 马文清 刁淑腾 +4 位作者 李陈 王一平 李长慧 李增和 雷晓东 《中国钼业》 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伴随产生煤矸石固体废弃物,大量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形成渣山,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破坏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土壤严重退化和植被破坏等问题。中国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率远低于产出率,同时现有的煤矸石渣山修复技术主要以土壤重构...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伴随产生煤矸石固体废弃物,大量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形成渣山,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破坏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土壤严重退化和植被破坏等问题。中国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率远低于产出率,同时现有的煤矸石渣山修复技术主要以土壤重构技术为主,在低海拔矿区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生态脆弱的高寒高海拔矿区仍极具挑战性。本文简述了煤矸石的理化性质和现有资源化利用技术,对比了国内外煤矸石渣山土壤重构技术的不同,详细综述了以表土回填、客土覆盖和人造土壤为主的土壤重构技术在我国低海拔矿区的应用,以及以青海木里煤田为代表的高海拔矿区现有的土壤重构方法。探讨了煤矸石现有资源化利用技术的不足和土壤重构技术存在的问题,对高海拔矿区土壤重构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应以高附加值为主,土壤重构技术应从本质上利用煤矸石有机质高的优点,在成本、安全性和效果持续性等方面亟需改善,以促进其在煤矸石资源化利用和渣山修复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资源化 渣山修复 土壤重构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Gd_(4)Ga_(2)O_(9):Dy^(3+)白光发射荧光粉及其性能
20
作者 官春艳 郑启泾 +1 位作者 万正环 杨锦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88,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白光发射的Gd_(4)Ga_(2)O_(9):x%Dy^(3+)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荧光光谱等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形貌、组分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白光发射的Gd_(4)Ga_(2)O_(9):x%Dy^(3+)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荧光光谱等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形貌、组分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了Dy^(3+)掺杂量对样品的影响。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Dy^(3+)掺杂的Gd_(4)Ga_(2)O_(9)单斜晶体和少量Ga_(2)O_(3)杂质相的混合物。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制备的Dy^(3+)掺杂Gd_(4)Ga_(2)O_(9)晶体是一种光学带隙为5.29 eV的直接带隙半导体。荧光检测结果表明Dy^(3+)掺杂Gd_(4)Ga_(2)O_(9)荧光粉可被属于Gd^(3+)激发带的275 nm紫外光有效激发,并在490 nm和575 nm附近分别发射出属于Dy^(3+)的^(4)F_(9/2)→^(6)H_(15/2)和^(4)F_(9/2)→^(6)H_(13/2)跃迁的蓝色和黄色的强烈光,证实在Gd_(4)Ga_(2)O_(9):Dy^(3+)样品中存在显著的由Gd^(3+)到Dy^(3+)的能量传递发光现象。同时,对其发光机制进行了讨论。样品的发光强度随着Dy^(3+)掺杂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影响着样品的发光颜色,Dy^(3+)掺杂量为1.5%和2%时制备的荧光粉可在紫外光激发下分别发射出CIE色坐标为(0.3362,0.3512)和(0.3381,0.3523)、相关色温为5340 K和5263 K的白色光。研究结果表明Gd_(4)Ga_(2)O_(9):Dy^(3+)是一种潜在的紫外光激发白光发射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_(4)Ga_(2)O_(9) Dy^(3+)掺杂 白光发射 荧光性能 能量传递 直接带隙半导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