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钌基析氢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佳丽 陈丽娟 +1 位作者 郭晓慧 王伟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51-61,共11页
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能源安全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安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氢气具有能量密度高、无污染、资源丰富的优点,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石油与天然气的替代清洁能源。制氢... 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能源安全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安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氢气具有能量密度高、无污染、资源丰富的优点,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石油与天然气的替代清洁能源。制氢最常用的方法是电解水,为实现高效制氢,通常需要添加催化剂(钌及钌基材料)提高析氢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铂(Pt)族元素中最便宜的金属元素钌(Ru)和钌基材料作为高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阐明了析氢促进机理以及析氢效果,并提出了钌基析氢电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 催化剂 钌基材料 电解水 电催化 促进机理 能源 稳定性
下载PDF
室温固相反应助力制备氮硫共掺杂碳限域的FeCoS_(2)复合物用于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
2
作者 马文龙 刘桑鑫 +5 位作者 周钺 吴平 曹鑫 朱晓舒 魏少华 周益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利用室温固相自组装反应制备Co和Fe双席夫碱配合物,随后在硫粉存在下中温热处理,使该配合物同时发生热解碳化和固相硫化反应,从而获得N、S共掺杂碳限域的FeCoS_(2)纳米复合物(记为FeCoS_(2)■NSC)。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 利用室温固相自组装反应制备Co和Fe双席夫碱配合物,随后在硫粉存在下中温热处理,使该配合物同时发生热解碳化和固相硫化反应,从而获得N、S共掺杂碳限域的FeCoS_(2)纳米复合物(记为FeCoS_(2)■NSC)。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技术分别对纳米复合物的物相、形貌结构、组分和含量等进行物理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技术测试其电化学储钠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物(FeCoS_(2)■NSC-7001)中FeCoS_(2)粒子的平均尺寸约为3.4 nm,且被均匀限域在N、S共掺杂的碳基体中;该复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时,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300次充放电循环,其可逆充电比容量仍高达310.4 mAh·g^(-1);即使在5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其充电比容量也高达146.0 mAh·g^(-1),呈现优异的电化学储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FeCoS_(2)纳米晶 N、S共掺杂碳材料 纳米复合物 室温固相反应
下载PDF
银电解生产中非金属杂质元素硒的控制与实践
3
作者 佘忠智 杨少坤 +3 位作者 周兴 雷宇 余小江 刘祖涛 《云南冶金》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针对银电解生产中银粉硒元素单项超标的问题,通过电解机理研究与生产实践,全面优化了相关工艺控制参数,确定了高硒阳极板电解的电流强度(1100 A)、硝酸浓度(50 g/L)、电解液流量(2.5 m^(3)/h)等关键工艺控制参数,电解银粉中杂质硒含量... 针对银电解生产中银粉硒元素单项超标的问题,通过电解机理研究与生产实践,全面优化了相关工艺控制参数,确定了高硒阳极板电解的电流强度(1100 A)、硝酸浓度(50 g/L)、电解液流量(2.5 m^(3)/h)等关键工艺控制参数,电解银粉中杂质硒含量超标的问题得到解决,银粉及银锭杂质含量符合国标1#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电解 杂质元素硒 酸度 流量 电流强度
下载PDF
富硒平菇和壶瓶碎米荠中含硒化合物的研究
4
作者 明松 张静 +3 位作者 孙雪娜 吕春美 关安奇 宗帅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期216-219,共4页
硒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不能合成硒,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当前,有机硒因其安全性和高效性已经取代无机硒并成为主流的补硒选择。本文分析了市场上常见的两种富硒农产品中有机硒的含量,并初步研究了其含硒... 硒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不能合成硒,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当前,有机硒因其安全性和高效性已经取代无机硒并成为主流的补硒选择。本文分析了市场上常见的两种富硒农产品中有机硒的含量,并初步研究了其含硒有机化合物的类别及硒代氨基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富硒壶瓶碎米荠和富硒平菇的有机硒含量分别为(1 607.81±24.66)mg·kg^(-1)和(240.14±8.96)mg·kg^(-1),有机硒占比分别为76.36%±7.81%和99.93%±0.02%。相较于富硒壶瓶碎米荠,富硒平菇含有更多硒多糖和硒蛋白。两个试样均含有丰富的硒代氨基酸,富硒平菇和富硒壶瓶碎米荠的主要硒代氨基酸分别为硒代蛋氨酸和硒代胱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平菇 壶瓶碎米荠 硒多糖 硒蛋白
下载PDF
满堂红萝卜芽苗菜氨基酸营养分析
5
作者 李晓红 王辉 +1 位作者 杨洋 句荣辉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5-321,共7页
本文对富硒满堂红萝卜芽苗菜中的硒含量、转化率和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满堂红萝卜芽苗菜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均随亚硒酸钠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亚硒酸钠处理浓度为5 mg/kg时转化率最高,达97.24%。硒处理增加了满... 本文对富硒满堂红萝卜芽苗菜中的硒含量、转化率和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满堂红萝卜芽苗菜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均随亚硒酸钠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亚硒酸钠处理浓度为5 mg/kg时转化率最高,达97.24%。硒处理增加了满堂红萝卜芽苗菜中氨基酸的总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必需氨基酸中Ile、Leu、Pro含量显著增加,而Met含量显著降低。普通和富硒满堂红萝卜芽苗菜SRC值分别为85.14和86.67,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亮氨酸、色氨酸。普通和富硒满堂红萝卜芽苗菜的E/T分别为37.83%和39.07%,与FAO/WHO提出的参考蛋白质模式接近。满堂红萝卜芽苗菜富硒后既可提高有机硒含量又不会降低氨基酸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芽苗菜 氨基酸 营养分析
下载PDF
微生物合成纳米硒-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兰 仝泽方 +3 位作者 贾汉忠 马英辉 卢美欢 李利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9-934,共6页
应用电子扫描电镜、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对解淀粉芽孢杆菌以亚硒酸钠为硒盐转化的纳米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转化生成的纳米硒尺寸约300 nm,大小均一,结晶度高,且在分离提纯后的纳米硒上检测到活性氧和微弱的环境持久性自... 应用电子扫描电镜、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对解淀粉芽孢杆菌以亚硒酸钠为硒盐转化的纳米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转化生成的纳米硒尺寸约300 nm,大小均一,结晶度高,且在分离提纯后的纳米硒上检测到活性氧和微弱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信号。研究结果阐释了微生物产生纳米硒的物理化学性状,并对纳米硒产生过程中一类新型物质-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产生进行了评估,为全面理解微生物转化纳米硒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纳米硒 转化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
下载PDF
富硒酵母中硒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7
作者 刘静怡 覃先武 +5 位作者 朱杰 薛刚 罗必英 陈少锋 李亚茹 谢嘉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6-312,共7页
研究了影响富硒酵母经硝酸微波消解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的总硒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其进行定量计算和比较分析。确定了影响总硒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 研究了影响富硒酵母经硝酸微波消解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的总硒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其进行定量计算和比较分析。确定了影响总硒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酵母中硒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即标准曲线系列溶液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线性拟合、样品硝酸微波消解前处理和仪器测定重复性,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0.01175、0.01001、0.009488。当称样量为0.2073 g时,硒含量为2130 mg/kg,k=2(95%置信度),扩展不确定度为80 mg/kg,测量结果可表示为(2130±8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酵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微量元素硒在对抗COVID-19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敏宜 徐笑 +3 位作者 高已雯 陈鹰 马钲斐 袁林喜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1期72-76,共5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各类临床表现和后续并发症受到了广泛关注。有研究发现,COVID...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各类临床表现和后续并发症受到了广泛关注。有研究发现,COVID-19死亡率具有地域差异性,中度或重度缺硒地区感染人群常常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因此硒可能在对抗COVID-19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总结了硒缺乏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硒对抗COVID-19的临床效应、以及硒对抗COVID-19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硒在应对感染SARS-CoV-2以及避免过激免疫反应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但仍然缺乏临床试验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硒缺乏 硒蛋白 细胞因子风暴
下载PDF
环境污染背景下我国富硒功能农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9
作者 毕德 张立 +4 位作者 陆晓奇 沈洲 姚苏城 毛光祥 姚春霞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期12-14,共3页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对食品安全越发重视,并在“吃得饱”和“吃得安全”的基础上,提出了“吃出健康”的更高要求,富硒功能农业正契合了此方面需求。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富硒功能农业产业的现有技术,探讨了富硒功能农业产...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对食品安全越发重视,并在“吃得饱”和“吃得安全”的基础上,提出了“吃出健康”的更高要求,富硒功能农业正契合了此方面需求。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富硒功能农业产业的现有技术,探讨了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实践证明,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有利于解决我国居民的“隐性饥饿”问题,可降低多种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全民健康息息相关;富硒功能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富硒 功能农业 生物营养强化
下载PDF
广西典型煤系地层分布区土壤硒元素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10
作者 王金龙 李杰 +1 位作者 欧阳鑫东 陆康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35-43,共9页
【目的】探明广西典型煤系地层分布区土壤硒元素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为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合山市典型煤系地层分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S... 【目的】探明广西典型煤系地层分布区土壤硒元素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为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合山市典型煤系地层分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Se、有机碳和主要元素含量,并对土壤Se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pH为6.04,呈弱酸性;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6%,约为全国均值的4.5倍;Se平均含量为1.28 mg/kg,高于全国表层土壤Se平均值,变异系数为0.58,属中等变异,其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Se含量呈右偏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0.82~1.42 mg/kg。不同地层Se含量依次为二叠系合山组(2.01 mg/kg)>三叠系马脚岭组(1.35 mg/kg)>三叠系北泗组(1.08 mg/kg)>二叠系茅口组(1.06 mg/kg)>三叠系板纳组(0.78 mg/kg),呈含煤地层明显高于其他地层的规律。土壤富Se样品773件,占比达96.63%;Se中毒样品27件,占比为3.37%。表层土壤Se含量过剩区域(≥3.0 mg/kg)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合山市市区周边及岭南镇一带,呈北东走向分布;土壤富Se区域(0.4~3.0 mg/kg),呈以合山市市区与岭南镇为中心,向外Se含量逐步降低趋势。不同成土母质Se含量大致为煤层夹矸>灰岩>泥岩,其富集系数分别为6.44、2.49、1.26,分别为强富集、强富集和弱富集。土壤Se含量与pH呈负相关关系,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Se含量与Al_(2)O_(3)、Fe_(2)O_(3)、K_(2)O、Na_(2)O和P_(2)O_(5)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64、0.055、0.062、0.072和0.067;与S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43;与Ca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91;与N、Hg、As和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0.430、0.233和0.110。【结论】广西典型煤系地层分布区土壤Se资源丰富,其弱酸性土壤条件、丰富的有机质含量和煤矿资源为富硒土壤提供了物质基础;土壤Se含量主要受自然背景影响,外源输入影响较小,富Se土壤具有可持续开发潜力;局部地区土壤达Se中毒,主要与煤矿开采活动有关,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煤系地层 广西
下载PDF
硒的化学与生物形态分析综述 被引量:39
11
作者 徐芳 邱德仁 +1 位作者 杨芃原 胡克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1-340,共10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特殊的生理、生化功能不仅取决于硒的总浓度水平 ,而且同不同化学生物形态下硒的存在密切相关。硒的分析研究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药科学等领域日益活跃。本文就近年来在硒分析方面发表的有关文献 ,从样...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特殊的生理、生化功能不仅取决于硒的总浓度水平 ,而且同不同化学生物形态下硒的存在密切相关。硒的分析研究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药科学等领域日益活跃。本文就近年来在硒分析方面发表的有关文献 ,从样品的采集条件、储存条件、消解过程、总量测定、特别是应用各种联用技术进行硒化物形态分析等诸方面 ,作出较系统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化学形态 生态形态 形态分析 微量元素 生理功能 生化功能
下载PDF
交联壳聚糖在硒的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姜建生 黄淦泉 +2 位作者 钱沙华 汪玉庭 王梅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77,共3页
本文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对Se(Ⅳ)和Se(Ⅵ)的吸附行为,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pH=4时,Se(Ⅳ)的吸附率达95%,而对Se(Ⅳ)几乎无吸附;吸附Se(Ⅵ)后,用1mol/L盐酸定量解吸,建立了氢化物... 本文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对Se(Ⅳ)和Se(Ⅵ)的吸附行为,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pH=4时,Se(Ⅳ)的吸附率达95%,而对Se(Ⅳ)几乎无吸附;吸附Se(Ⅵ)后,用1mol/L盐酸定量解吸,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测定环境中痕量Se(Ⅳ)/Se(Ⅵ)和有机硒的方法。本法的检出限为20ng/L,回收率为93%~106%,变异系数为2.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交联壳聚糖 吸附剂 形态分析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MS测定40种中药材中的5种有毒元素 被引量:48
13
作者 李文龙 荆淼 +2 位作者 陈军辉 陈登云 王小如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共4页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中药材中Cu,As,Cd,Hg,Pb 5种有毒元素的方法,采用In为内标,利用其回收率对以上5种元素的测定结果进行校正。该方法对5种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63,0.015,0.018,0.006...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中药材中Cu,As,Cd,Hg,Pb 5种有毒元素的方法,采用In为内标,利用其回收率对以上5种元素的测定结果进行校正。该方法对5种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63,0.015,0.018,0.006,0.056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0.2%~4.0%,In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6.7%~104.5%,说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利用该方法对40种不同产地中药材中5种有毒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药材中有毒元素超标问题相当严重,必须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有毒元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水样中的硒(Ⅳ)、硒(Ⅵ)和有机硒 被引量:32
14
作者 熊远福 刘军鸽 +3 位作者 文祝友 李辉勇 葛旦之 杨志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本文提出了水样中硒(Ⅳ)、硒(Ⅵ)和有机硒的荧光测定方法。基于酸性介质中2,3-二氨基萘与硒(Ⅳ)的选择性反应,直接测定硒(Ⅳ);利用盐酸还原硒(Ⅵ)和HNO3-HClO4消化有机硒后,用差减法分别测出硒(Ⅵ)和有机... 本文提出了水样中硒(Ⅳ)、硒(Ⅵ)和有机硒的荧光测定方法。基于酸性介质中2,3-二氨基萘与硒(Ⅳ)的选择性反应,直接测定硒(Ⅳ);利用盐酸还原硒(Ⅵ)和HNO3-HClO4消化有机硒后,用差减法分别测出硒(Ⅵ)和有机硒。检出限0.07μg/L,线性范围0~10μg/L。硒(Ⅳ)、硒(Ⅵ)和有机硒的相对标准偏差与回收率分别为2.4%和98.5%~101.5%、3.1%和94.8%~103%、4.0%和94.5%~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分析 有机硒 荧光法 水样 测定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硒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秀华 辉永庆 +2 位作者 张豫川 何小波 梁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方法 微量营养元素 原子荧光法 氢化物发生 中子活化法 易挥发元素 慢性中毒 分析速度
下载PDF
焙烧分离-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铅锌矿石中的硒 被引量:19
16
作者 董亚妮 田萍 +4 位作者 熊英 胡建平 牟乃仓 雒虹 陶秋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样品经艾斯卡试剂(碳酸钠和氧化锌)半熔法分解,沸水提取,使硒与主量金属元素铜、铅、锌及其他过渡金属和贵金属元素得到分离;滞留在溶液中的干扰元素,通过在酸性介质中加铁盐来掩蔽。采用焙烧分离-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矿石... 样品经艾斯卡试剂(碳酸钠和氧化锌)半熔法分解,沸水提取,使硒与主量金属元素铜、铅、锌及其他过渡金属和贵金属元素得到分离;滞留在溶液中的干扰元素,通过在酸性介质中加铁盐来掩蔽。采用焙烧分离-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中的硒,干扰少、灵敏度高。确定了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30%,硼氢化钾浓度20 g/L,铁盐浓度1 mg/mL;干扰元素的允许量铜为40 mg/L,铅为8 mg/L,锌为400 mg/L。同时对铜、铅、锌主量金属元素进行分离效率试验,效果好。方法检出限为0.0203μg/g,测定范围为0.15~100μg/g。经全国不同地区7家实验室采用铜矿石、铅矿石和锌矿石国家标准物质验证,精密度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良好,准确度高。建立的方法也适合于土壤及多金属矿物中硒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矿石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焙烧分离 半熔法
下载PDF
HPLC-ICP-MS在食品中硒和砷形态分析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7
作者 周瑛 叶丽 竹鑫平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2-995,共14页
食品中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多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取决于它们的化学形态。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形态分析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对食品安全控制与营养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扼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 食品中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多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取决于它们的化学形态。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形态分析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对食品安全控制与营养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扼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PLC-ICP-MS)联用情况。该技术以不同的色谱分离柱完成各种分析物的分离,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多元素同时检测等特点,在微量元素形态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述了HPLC-ICP-MS在食品微量元素形态分析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富硒酵母、蒜类植物、富硒营养保健品等食品中硒形态和海产品、农产品等食品中砷形态的研究,以及其它多种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和这些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分析 生物有效性 联用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下载PDF
原子荧光测定苹果中的微量硒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兴艳 朱静平 +2 位作者 周浩 马萌 林蕾蕾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微量元素硒的测定与研究是食品中硒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利用AFS-203 E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找出测定硒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了甘肃、陕西、烟台等地苹果中硒的含量,得出了烟台地区苹果中含硒量较高的结论。为人们科学补硒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原子荧光 测定 苹果
下载PDF
微波消解催化极谱法测定茶叶及大麻笋中的痕量硒 被引量:27
19
作者 汪模辉 郎春燕 雷琴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24,共3页
采用微波加热和双层聚四氟乙烯密闭容器 ,以 HNO3 - HCl O4 为溶解试剂 ,Mg O为外层吸收剂 ,快速分解茶叶及大麻笋试样。采用二阶导数法测定 ,硒浓度在 0~ 50 .0 ng/2 5m L 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1 .44ng/2 5m L。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催化极谱法 茶叶 大麻笋 痕量分析 食品分析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有芹 徐莉 +1 位作者 颜芸 徐悦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0-454,共5页
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历史发展、制备方法、聚合体系的选择、性能表征及作用机理。主要介绍了其作为传感器敏感膜方面的应用,并对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制备 作用机理 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