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u掺杂AlN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
作者 张瑞亮 卢胜尚 +1 位作者 肖清泉 谢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8,共9页
为了探索AlN在光电器件中的潜在应用,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不同Lu掺杂浓度(以原子分数x表示)的AlN(Al_(1-x)Lu_(x)N)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Al_(1-x)Lu_(x)N的超胞体积随着Lu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带隙则相反。Al_(1-x)L... 为了探索AlN在光电器件中的潜在应用,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不同Lu掺杂浓度(以原子分数x表示)的AlN(Al_(1-x)Lu_(x)N)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Al_(1-x)Lu_(x)N的超胞体积随着Lu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带隙则相反。Al_(1-x)Lu_(x)N的静态介电常数在低能区随掺杂浓度的提高而提高,随后逐渐趋向一致。随着Lu掺杂浓度的增加,反射率和吸收系数的峰值强度降低,峰值向较低能量方向移动。Al_(1-x)Lu_(x)N的能量损失光谱表现出明显的等离子体振荡特性,且峰值低于本征AlN。Al_(1-x)Lu_(x)N的光电导率在低能区随能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Lu掺杂AlN 电子结构 光学特性
下载PDF
(Lu_(0.99-x)Y_(x)Bi_(0.01))_(2)WO_(6)宽带绿色荧光粉的制备、性能调控及其在高显色指数白光LED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雪娇 冯晓雯 +3 位作者 王建通 滕雨含 王渤文 龚长帅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11-223,共13页
高质量宽带绿色荧光粉是克服荧光粉转换白光LED(pc-wLED)“青光鸿沟”问题,实现高质量固态照明的关键.通过普适的固相法制备出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的(Lu_(0.99-x)Y_(x)Bi_(0.01))_(2)WO_(6)宽带绿色荧光粉.采用共掺杂Y^(3+)的策略对系列... 高质量宽带绿色荧光粉是克服荧光粉转换白光LED(pc-wLED)“青光鸿沟”问题,实现高质量固态照明的关键.通过普适的固相法制备出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的(Lu_(0.99-x)Y_(x)Bi_(0.01))_(2)WO_(6)宽带绿色荧光粉.采用共掺杂Y^(3+)的策略对系列荧光粉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调控,并采用X-射线衍射、Rietveld精修、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致发光等检测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Lu_(0.99-x)Y_(x)Bi_(0.01))_(2)WO_(6)荧光粉呈现宽带激发,激发范围覆盖200~400 nm波长区域,与商用紫外LED对应良好.在346 nm波长激发下,(Lu_(0.99-x)Y_(x)Bi_(0.01))_(2)WO_(6)荧光粉在400~800 nm范围内呈现出宽带绿光发射,半峰宽(FWHM)可达135 nm,最强峰值约为510 nm,对应于Bi^(3+)的^(3)P_(1)→^(1)S_(0)跃迁.Y^(3+)掺杂可显著提高(Lu_(0.99-x)Y_(x)Bi_(0.01))_(2)WO_(6)样品的结晶性及发光强度.采用所得的(Lu_(0.94)Y_(0.05)Bi_(0.01))_(2)WO_(6)与商用CaAlSiN3∶Eu^(2+)红色荧光粉、BaMgAl_(10)O_(17)∶Eu^(2+)蓝色荧光粉及365 nm紫外芯片制作出具有较高的显色指数(R_(a)=96,R_(9)=94),较低的相关色温(CCT=3846 K)高性能暖白光LED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绿光 荧光粉 白光LED 固相法
下载PDF
三光子逐步激光共振电离质谱测定镥同位素比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志明 邓虎 +3 位作者 朱凤蓉 张子斌 翟利华 任向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本文通过速率方程数值模拟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各种激光参数对镥同位素激光诱导同位素歧视效应的影响。激光诱导同位素歧视效应主要来源于激光第二步跃迁几率的差异 ,本研究提出了减少和消除这一效应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 ,对... 本文通过速率方程数值模拟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各种激光参数对镥同位素激光诱导同位素歧视效应的影响。激光诱导同位素歧视效应主要来源于激光第二步跃迁几率的差异 ,本研究提出了减少和消除这一效应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 ,对天然镥样品同位素比值进行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光子逐步激光共振电离质谱 测定 镥同位素 比值 激光诱导同位素歧视效应
下载PDF
ICP-MS测定高纯氧化镥中痕量稀土和非稀土杂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楠 刘湘生 蔡绍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69-72,共4页
本文报道了ICPMS直接测定高纯(99.999%~99.9999%)氧化镥中痕量稀土和非稀土杂质的新方法。对ICPMS测定中产生的谱干扰和基体效应进行了详细考查。试验结果表明:用Cs作内标,可有效地补偿因氧化镥引... 本文报道了ICPMS直接测定高纯(99.999%~99.9999%)氧化镥中痕量稀土和非稀土杂质的新方法。对ICPMS测定中产生的谱干扰和基体效应进行了详细考查。试验结果表明:用Cs作内标,可有效地补偿因氧化镥引起的基体效应。方法的检出限在0.x~0.0xμg/L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n=7)<10%。本法已应用于高纯氧化镥工艺流程分析和产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质谱 氧化镥 稀土 纯度分析 ICP MS
下载PDF
硅酸镥闪烁晶体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6
5
作者 秦来顺 任国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6-294,共9页
本文首先综述了硅酸镥 (Ce:Lu2 SiO5)闪烁晶体的晶体结构、闪烁性能、闪烁机理与晶体生长的研究现状 ,重点阐述了目前的三种晶体生长工艺及其取得的研究进展 ,然后分析了目前文献报道晶体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硅酸镥闪烁晶体未来研究发... 本文首先综述了硅酸镥 (Ce:Lu2 SiO5)闪烁晶体的晶体结构、闪烁性能、闪烁机理与晶体生长的研究现状 ,重点阐述了目前的三种晶体生长工艺及其取得的研究进展 ,然后分析了目前文献报道晶体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硅酸镥闪烁晶体未来研究发展的几个方向为 :各向异性研究、开拓新的生长方法、类质同象置换与发光均匀性、晶体余辉及发光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镥 闪烁晶体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晶体结构 晶体生产 闪烁机理
下载PDF
P507萃取色层法提取高纯Lu_2O_3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桂林 蒋广霞 +2 位作者 李桂珠 罗永 刘定冕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78,共4页
研究了淋洗液酸度、柱径和长径比、杂质Yb2O3含量、萃淋树脂粒径、稀土载量、柱型等因素对ClP507萃取色层法分离提取高纯Lu2O3的影响,采用双柱串联的方法制备出>99.9999%Lu2O3。
关键词 氧化镥提纯 萃取色层 P507萃淋树脂
下载PDF
利用激光共振电离质谱从镱镥混合物中测定镥同位素比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明 朱凤蓉 +2 位作者 俞士胜 张子斌 李红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22,共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vestigation of laser resonance 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 of lutetium with our laser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system manufactured by our own. The optimum radius of laser focal spot over...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vestigation of laser resonance 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 of lutetium with our laser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system manufactured by our own. The optimum radius of laser focal spot overlapped with atomic beam is calculated theoretical.Lutetium ionic signal at The rate of 1.8 ×105 s- 1is detected The Sample she of 1 μg lutetium.. With laser resonance ionization and The of atomizer,it is possible that The detection ho reaches 106 atoms. The effect of laser-induce isotopic discrimination on The measurement of isotope ratio is discussed. It is proposed that laser bandwidth and wavelength tuning effects are The main factors of deviation of lutetium isotopic ratios with this broad bandwidth las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振电离 质谱 镱镥混合物 镥同位素比值
下载PDF
[Lu(POA)_3(phen)]_n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洪 陈超球 +2 位作者 梁利芳 李丽琳 郁开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69-972,共4页
The new ternary complex of [Lu(POA)3phen]n (POA is phenoxy acetic acid, phen is 1,10 phenanthro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 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structure belongs to monoclinic... The new ternary complex of [Lu(POA)3phen]n (POA is phenoxy acetic acid, phen is 1,10 phenanthro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 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structure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n.a=20.394(3)? ,b=8.513(1)? , c=20.708(3)? ,β =107.70(1)° ,V=3425.1(8)? 3,Z=4,Dc=1.568Mg· m- 3,μ (MoKα )=2.939mm- 1. Each Lu3+ ion is nine coodinated.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is a distorted trigonal prism. The carboxylate groups in the complex are bonded to the lutetium ion in the bridged bidentate and the bridged tridentate. Lutetium ions were linked by the bridged carboxylate groups, resulting in an infinite ch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苯氧乙酸 晶体结构 合成
下载PDF
7-碘-8-羟基喹啉-5-磺酸-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镥 被引量:4
9
作者 贺立敏 任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165-1167,共3页
本文研究了镥-Ferron-表面活性剂三元荧光体系的荧光特性,各种表面活性剂中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的增敏效果最佳,与相应的二元体系相比较,灵敏度提高近10倍。镥的测定下限可达8.8ng/ml。本法与P_(507)萃取色谱分离法相结合可用于天然混... 本文研究了镥-Ferron-表面活性剂三元荧光体系的荧光特性,各种表面活性剂中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的增敏效果最佳,与相应的二元体系相比较,灵敏度提高近10倍。镥的测定下限可达8.8ng/ml。本法与P_(507)萃取色谱分离法相结合可用于天然混合稀土氧化物中痕量镥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AB 荧光光度法
下载PDF
“体积补偿”掺杂的Lu_αNd_βY_(1-α-β)AlO_3晶体生长与表征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敢生 吴锦华 +2 位作者 郭喜彬 吕坚 杨桦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2-148,共7页
根据“体积补偿”(VC)公式计算了Lu_αNd_βY_(1-α-β)Alo_3晶体中掺质离子Lu^(3+)和Nd^(2+)的质佳浓度比(μ/β)。生长了各种不同的α和β值的Lu_αNd_βY_(1-α-β)AlO_3[(简称(Lu^(3-),Nd^(3+)):yAlO_3]单晶,并对它们的晶格参数、... 根据“体积补偿”(VC)公式计算了Lu_αNd_βY_(1-α-β)Alo_3晶体中掺质离子Lu^(3+)和Nd^(2+)的质佳浓度比(μ/β)。生长了各种不同的α和β值的Lu_αNd_βY_(1-α-β)AlO_3[(简称(Lu^(3-),Nd^(3+)):yAlO_3]单晶,并对它们的晶格参数、光学均匀性、散射颗粒密度、光谱特性及激光性能做了测了测量和比较。发现了用“VC”掺杂的Lu_αNd_βY_(1-α-β)AlO_3晶体的光学质量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 体积补偿 晶格参数
下载PDF
(PMAP+TTA+DMHMP)三元萃取剂协同萃取Lu(Ⅲ)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金榜 刘军 《稀土》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研究1-苯基-3-甲基-4-乙酰基吡唑啉酮-5(PMAP或H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或HA′)和甲基膦酸二(1-甲庚)酯(DMHMP或B)三元萃取剂的甲苯溶液从高氯酸钠底液中萃取Lu(Ⅲ),发现有明显的三元协萃效应。用斜率法测得两种三元协萃络合物... 本文研究1-苯基-3-甲基-4-乙酰基吡唑啉酮-5(PMAP或H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或HA′)和甲基膦酸二(1-甲庚)酯(DMHMP或B)三元萃取剂的甲苯溶液从高氯酸钠底液中萃取Lu(Ⅲ),发现有明显的三元协萃效应。用斜率法测得两种三元协萃络合物,其组成分别为LuA_2A′B及LuAA′_2B,其三元协萃平衡常数分别为K_(A_2 A′B)=2.32及K_(AA′_2B=0.35(25℃),同时还测定了PMAP单独萃取Lu(Ⅲ)的萃合物组成为LuA_3,其萃取平衡常数K_A=1.68×10^(-4)(25℃);PMAP与DMHMP协萃Lu(Ⅲ)的二元协萃络合物组成为LuA_3B,其二元协萃平衡常数K_(AB)=0.9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AP TTA DMHMP 协同萃取
下载PDF
Pressure-Induced Color Change in the Lutetium Dihydride LuH2
12
作者 单鹏飞 王宁宁 +3 位作者 郑希诠 仇清正 彭莹莹 程金光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0-43,共4页
The lutetium dihydride LuH2is stable at ambient conditions.Here we show that its color undergoes sequential changes from dark blue at ambient pressure to pink at ~2.2 GPa and then to bright red at ~4 GPa upon compress... The lutetium dihydride LuH2is stable at ambient conditions.Here we show that its color undergoes sequential changes from dark blue at ambient pressure to pink at ~2.2 GPa and then to bright red at ~4 GPa upon compression in a diamond anvil cell.Such a pressure-induced color change in LuH2is reversible and it is very similar to that recently reported in the N-doped lutetium hydride [Nature 615,244(2023)].However,our preliminary resistance measurements on LuH2under pressures up to ~7 GPa evidenced no superconductivity down to 1.5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IDE RESISTANCE AMBIENT
原文传递
极性金属间化合物LuSn_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能带特征(英文)
13
作者 岳呈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45-2250,共6页
在惰性气氛氩气保护下,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得到了一个新的二元极性金属间化合物LuSn2。经X-射线单晶衍射与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LuSn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Cmcm,晶体学参数a=0.435 11(10)nm,b=1.601 6(4)nm,c=0.427 80(8)n... 在惰性气氛氩气保护下,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得到了一个新的二元极性金属间化合物LuSn2。经X-射线单晶衍射与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LuSn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Cmcm,晶体学参数a=0.435 11(10)nm,b=1.601 6(4)nm,c=0.427 80(8)nm,V=0.298 12(11)nm3,Z=4,R1=0.017 0,wR2=0.032 4。LuSn2属于ZrSi2结构类型,其结构中包含有一维"之"字型Sn链与二维四方格子状Sn层,Lu原子排列在Sn链与Sn层的空隙中。能带结构计算表明LuSn2呈金属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金属间化合物 高温固相反应 晶体结构 Sn化物
下载PDF
镥的激光共振电离同位素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志明 朱凤蓉 +5 位作者 邓虎 张子斌 任向军 翟利华 韦冠一 张利兴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3-389,共7页
本文在速率方程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 ,对镥的激光共振电离通道 :5d6s2 2 D3 /2 (5 73.6 5 5nm)→5d6s6 p4F3 /2 (6 4 2 .5 18nm)→ 6s6 p2 4P1/2 (6 4 3.5 4 8nm)→Autoionizationstate的激光诱导同位素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在实际实... 本文在速率方程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 ,对镥的激光共振电离通道 :5d6s2 2 D3 /2 (5 73.6 5 5nm)→5d6s6 p4F3 /2 (6 4 2 .5 18nm)→ 6s6 p2 4P1/2 (6 4 3.5 4 8nm)→Autoionizationstate的激光诱导同位素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在实际实验条件下用这一方法计算得到的激光波长对激光诱导同位素选择性的关系与实验结果相符合。探讨了在偏振激光作用的情况下各种激光参数 (波长、带宽和激光强度 )对激光诱导同位素选择性的影响 ,并提出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激光共振电离质谱计较为准确地测定同位素比值的方法。这一理论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选择性 共振电离质谱 RIS 同位素比值 数值模拟 激光器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的LuFeO_3晶粒的超声催化活性(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明 杨华 +2 位作者 县涛 杨阳 张云川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87-1994,共8页
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产生大量空化气泡,空化气泡经历成核、生长和瞬间崩塌等过程,并在崩塌瞬间产生局部高温和高压,过程中会发出瞬间闪光,即声致发光.局部高温高压及声致发光可将半导体价带上的电子激发至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电子和... 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产生大量空化气泡,空化气泡经历成核、生长和瞬间崩塌等过程,并在崩塌瞬间产生局部高温和高压,过程中会发出瞬间闪光,即声致发光.局部高温高压及声致发光可将半导体价带上的电子激发至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电子和空穴迁移至半导体颗粒表面,参与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致使有机污染物发生分解.由于超声波在各种液体中都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因此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相比,半导体超声催化技术在降解高浓度和不透明染料废水时具有明显优势.LuFeO3是稀土正铁氧体中的一员,具有独特磁结构、巨介电常数及多铁性,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同时,LuFeO3也是一种窄带隙半导体材料,使其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超声催化剂,但相关报道很少.半导体材料的晶粒尺寸及形貌对其超声催化活性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制备出不同晶粒尺寸及形貌的LuFeO3颗粒并研究其超声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LuFeO3的主要制备方法为传统的固相反应法,该法需要反复研磨和高温煅烧使原料彻底反应,而且制备出的颗粒尺寸较大,相互粘连严重,形貌难以控制.在众多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中,水热法在调控晶粒尺寸及形貌上具有巨大优势.本课题组曾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单相的LuFeO3颗粒,通过改变Na OH浓度,可以对产物的晶粒尺寸及形貌进行调控.基于此,本文以酸性橙(AO7)、罗丹明B(RhB)、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水热法所制备的LuFeO3颗粒在超声辐照下的超声催化性能,并系统研究了晶粒尺寸及形貌、无机离子和乙醇对LuFeO3颗粒超声催化活性的影响及LuFeO3颗粒重复利用性能.以对苯二甲酸(TPA)为分子荧光探针,采用光致发光(PL)技术检测在超声辐照下LuFeO3反应液中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情况,探讨了LuFeO3颗粒的超声催化机理.超声催化反应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制备的LuFeO3颗粒在超声辐照下表现出良好的超声催化活性.在NaOH浓度为0.625mol/L时制备的LuFeO3颗粒尺寸最小,表现出最好的超声催化活性;经过30 min超声催化反应后,AO7,RhB,MO和MB的超声降解率分别为89%,82%,73%和67%.加入Cl-,NO-3,SO2-4,PO3-4和HCO-3对LuFeO3颗粒的超声催化活性有抑制作用.向反应液中加入2%(v/v)乙醇后,LuFeO3颗粒在超声辐照下对AO7几乎没有降解,表明·OH在超声催化中起重要作用.重复回收实验结果表明,AO7的降解率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催化剂回收时的损失所致.尽管如此,催化剂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经4次循环后,反应30 min时AO7的降解率为65%.PL结果表明,LuFeO3颗粒在超声催化反应中产生了大量的·OH,添加乙醇可以消耗·OH并抑制染料的超声催化降解.由此可见,·OH是超声催化降解Rh B的主要活性物种.我们对LuFeO3导带和价带的电位进行了估算,从热力学角度对LuFeO3颗粒超声催化降解染料的机理做出了初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镥 水热合成 超声催化活性 羟基自由基 无机离子 有机染料降解
下载PDF
P507色谱分离ICP-AES法测定高纯氧化镥中14种稀土杂质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新军 钟妙兰 郑永凤 《铀矿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62-369,共8页
用P507萃淋树脂一盐酸体系色谱分离、ICP-AES法测定高纯氧化镥中14种痕量稀土杂质。检测限低,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分离周期短,多次取样加入标准分离试验,杂质回收率在81.4%-116%,相对标准偏差为1.68%-6.01%。
关键词 ICP-AES法 萃淋树脂 氧化镥 稀土杂质 色谱分离
下载PDF
烃基膦酸单十六烷基酯的结构与其萃取镱(Ⅲ)、镥(Ⅲ)性能的关系
17
作者 许庆仁 叶伟贞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2-315,共4页
探讨了一类具有高位阻特征的烃基膦酸单十六烷基酯萃取剂R^1(R^2O)P(O)OH从氯化物介质中革取Yb(Ⅲ)和Lu(Ⅲ)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其中,R^1分别为CH_3,C_2H_5,i-C_3H_7,cyclo-C_6H_(11)和C_6H_5,R^2为C_4H_9CH(C_2H_5)C_2H_4CH(C_6H_(13))或... 探讨了一类具有高位阻特征的烃基膦酸单十六烷基酯萃取剂R^1(R^2O)P(O)OH从氯化物介质中革取Yb(Ⅲ)和Lu(Ⅲ)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其中,R^1分别为CH_3,C_2H_5,i-C_3H_7,cyclo-C_6H_(11)和C_6H_5,R^2为C_4H_9CH(C_2H_5)C_2H_4CH(C_6H_(13))或C_6H_(13)CH(CH_3)CH_2CH(C_6H_(13)).结果表明,这类萃取剂对于Yb,Lu的萃取和分离能力随着其分子中取代基空间位阻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基 磷酸单十六烷基 萃取剂
下载PDF
Lu同位素的活度测量研究
18
作者 李正通 郝樊华 +1 位作者 熊宗化 黄瑞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3,共4页
详细介绍了174Lum、174Lug和173Lu的活度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关键词 活度测量 数据处理 镥同位素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研究镥-偶氮氯膦Ⅰ-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三元配合物
19
作者 周小波 刘萱念 阳志敏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2-45,共4页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偶氮氯膦Ⅰ(CPAI)与镥的显色反应.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在pH7.50~8.20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介质中,Lu(Ⅲ)-CPAI-CTMAB可迅速形成灵敏度...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偶氮氯膦Ⅰ(CPAI)与镥的显色反应.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在pH7.50~8.20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介质中,Lu(Ⅲ)-CPAI-CTMAB可迅速形成灵敏度高的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6.4nm,配合物组成为Lu(Ⅲ):CPAI:CTMAB=1:3:3,ε值为5.20×104mol-1·L·cm-1,Lu(Ⅲ)在0~1.7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它稀土离子干扰不大,均在10倍以上,尤其Y(Ⅲ)的干扰可允许40倍二应用此法测定人工合成试样中的增,回收率为102.6%,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氯膦 分光光度法 配合物 CTMAB
下载PDF
单分散球形荧光粉(Lu_(0.88)Yb_(0.1)Er_(0.02))_(2)O_(3)的制备及可见-近红外发光性能
20
作者 王雪娇 冯晓雯 +5 位作者 龚长帅 王渤文 王建通 张鑫 张帆 王闯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24-229,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b^(3+)和Er^(3+)共掺杂的Lu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荧光光谱(PL/PLE)对前驱体及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共沉淀所得前躯体为非晶,微观形貌为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直径...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Yb^(3+)和Er^(3+)共掺杂的Lu_(2)O_(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荧光光谱(PL/PLE)对前驱体及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共沉淀所得前躯体为非晶,微观形貌为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直径约200 nm的单分散球.非晶前躯体经1 000~1 400℃煅烧后可获得纯相(Lu_(0.88)Yb_(0.1)Er_(0.02))_(2)O_(3)荧光粉,煅烧对单分散球的微观形貌有明显影响,1 200℃以下随着煅烧温度升高单分散球的直径收缩至约90 nm, 1 400℃高温煅烧导致单分散球碎裂.在980 nm光源激发下,(Lu_(0.88)Yb_(0.1)Er_(0.02))_(2)O_(3)荧光粉在655、662、670、678和686 nm出现Er^(3+)特征发射峰,662 nm处最强,归属于Er^(3+)的^(4)F_(9/2)→^(4)I_(15/2)跃迁.对泵浦功率和发光强度关系研究表明,可见光区的上转换发射过程均为双光子过程.样品在可见光区(500~750 nm)对应的色坐标为(0.72,0.28).在980 nm激发下(Lu_(0.88)Yb_(0.1)Er_(0.02))_(2)O_(3)荧光粉于近红外光区最强发射峰位于1 539 nm,归属于Er^(3+)的^(4)I_(13/2)→^(4)I_(15/2)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球 Lu_(2)O_(3) 可见光 近红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