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N-取代靛红杂合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1
作者 王伟 冯志娟 +3 位作者 吕梦娇 张娅玲 侯佳威 李宝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以N′-(2-氰基-4-碘苯基)-N,N-二甲基甲脒和靛红为起始原料,N′-(2-氰基-4-碘苯基)-N,N-二甲基甲脒先与芳胺发生Dimroth重排,再进行Suzuki偶联生成化合物4a~4c;靛红经1-位取代、3-位成腙生成化合物7a~7c;最后经化合物4a~4c和7a~7c之间... 以N′-(2-氰基-4-碘苯基)-N,N-二甲基甲脒和靛红为起始原料,N′-(2-氰基-4-碘苯基)-N,N-二甲基甲脒先与芳胺发生Dimroth重排,再进行Suzuki偶联生成化合物4a~4c;靛红经1-位取代、3-位成腙生成化合物7a~7c;最后经化合物4a~4c和7a~7c之间的亲核加成,合成了9个新型N-取代的靛红杂合喹唑啉类化合物8a~8i。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并以SW480、A431、NCI-H1975和A549人肿瘤细胞为受试细胞,采用MTT法对9个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a、8b、8e、8g对4种受试细胞均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拉帕替尼和吉非替尼。可见,当在喹唑啉单元4-位引入3-乙炔基苯氨基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较好;当引入3-氯-4-氟苯氨基和3-氯-4-(3-氟苄氧基)苯氨基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次之。当靛红单元5-位无取代基或被F取代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较好;当被Cl取代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取代靛红 喹唑啉 化合物合成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基于福井函数方法的芳杂环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位点预测及图形可视化教学应用
2
作者 李琳 杨宝华 张爱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基于福井函数方法,利用Gaussian和Multiwfn软件预测了常见芳杂环化合物及取代芳杂环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位点,使之以可视化图像形式展现并应用于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Gaussian软件 Multiwfn软件 福井函数 芳杂环化合物 反应位点 图形可视化
下载PDF
氯球嫁接L-脯氨酸绿色催化合成香豆素-3-羧酸酯
3
作者 蒋卫华 黄湖 +1 位作者 滕巧巧 孟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4-680,共7页
将L-脯氨酸嫁接在树脂氯球上,催化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和丙二酸酯直接合成香豆素-3-羧酸酯类物质,反应具有选择性强、产率高、成本低、三废少、后处理简单、催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催化的特性。实验表明:反应在100℃下,醛... 将L-脯氨酸嫁接在树脂氯球上,催化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和丙二酸酯直接合成香豆素-3-羧酸酯类物质,反应具有选择性强、产率高、成本低、三废少、后处理简单、催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催化的特性。实验表明:反应在100℃下,醛和酯的摩尔比为1:1.2,催化剂的用量1 g,10 mL DMF中反应5h,反应的选择性≥98%,产率高达92%;催化剂循环使用6次反应的产率仍在85%以上。在此优化的反应条件下,高效合成了一系列其他香豆素-3-羧酸酯类物质,产品的结构和纯度通过了NMR、IR和熔点等手段进行了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水杨醛 丙二酸二乙酯 氯球 香豆素-3-羧酸酯
下载PDF
含喹唑啉结构的苯甲酰胺类衍生物合成及抗菌活性
4
作者 刘莹 徐勇 田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1,共11页
以溴代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运用活性结构拼接法,设计合成了17个新型的含喹唑啉结构的苯甲酰胺类衍生物(Ⅳ_(a)~Ⅳ_(q))。通过~1H NMR、^(13)C NMR、HR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认,并以叶枯唑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在50μg·mL... 以溴代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运用活性结构拼接法,设计合成了17个新型的含喹唑啉结构的苯甲酰胺类衍生物(Ⅳ_(a)~Ⅳ_(q))。通过~1H NMR、^(13)C NMR、HR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认,并以叶枯唑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在50μg·mL^(-1)、100μg·mL^(-1)浓度下,测试了所有产物对3种常见植物细菌(水稻白叶枯细菌(Xoo)、猕猴桃溃疡病菌(Psa)、柑橘溃疡病菌(Xac))的体外抗菌活性。由于化合物Ⅳ_(d)在两个浓度时对3种细菌抑菌率普遍高于其他16个化合物,且对水稻白叶枯细菌(Xoo)的抑菌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化合物Ⅳ_(d)对另外2种细菌的抑菌率,因此对化合物Ⅳ_(d)进行了抗水稻白叶枯细菌(Xoo)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三种病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Ⅳ_(d)表现出较好的抑菌作用。在菌体浓度为10~8CFU/mL,化合物Ⅳ_(d)对Xoo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0μg·mL^(-1),化合物Ⅳ_(d)可通过改变Xoo细胞膜的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菌体的细胞膜,使病原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泄露,并且化合物Ⅳ_(d)浓度越高,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越大;当目标化合物Ⅳ_(d)浓度达到2MIC时,可显著降低3种关键菌体胞内酶活性,从而影响Xoo菌体正常的能量代谢,起到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 苯甲酰胺类衍生物 合成 抗菌活性 抑菌机制
下载PDF
碘催化下合成全取代吡唑及其磺化反应研究
5
作者 王永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以芳基肼、β-酮腈、磺酰肼为底物,在碘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考察催化剂不同的量、不同有机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同时改变反应底物,合成相应的含有吡唑杂环的吡唑-5-胺衍生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 以芳基肼、β-酮腈、磺酰肼为底物,在碘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考察催化剂不同的量、不同有机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同时改变反应底物,合成相应的含有吡唑杂环的吡唑-5-胺衍生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反应迅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催化 一锅法合成 吡唑-5-胺衍生物
下载PDF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硫脲嘧啶及其互变异构体在低能电子作用下的解离过程
6
作者 张颖 王兴 +5 位作者 徐忠锋 任洁茹 张艳宁 周贤明 梁昌慧 张小安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运用玻恩-奥本海默分子动力学模型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气相下硫脲嘧啶与低能电子吸附解离动力学过程,发现硫脲嘧啶及其互变异构体在吸附解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脱氢现象,即特定位置的化学键N—H键,C—H键断裂,使其在N位点和C位点失去... 运用玻恩-奥本海默分子动力学模型结合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气相下硫脲嘧啶与低能电子吸附解离动力学过程,发现硫脲嘧啶及其互变异构体在吸附解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脱氢现象,即特定位置的化学键N—H键,C—H键断裂,使其在N位点和C位点失去氢原子,形成解离过程中最主要的负离子碎片——闭壳层脱氢负离子(TU-H)-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脱氢现象,分别对断裂的化学键进行势能曲线扫描,对键解离能、电子亲和能、负离子(TU-H)-出现势进行计算对比发现,在所有断裂的化学键中N—H键最容易发生断裂,而负离子(TU-H)-的形成主要源于N—H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恩-奥本海默分子动力学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吸附解离 硫脲嘧啶
下载PDF
氮杂吡咯西里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7
作者 吴璐璐 杨国玉 +2 位作者 江圣飞 樊小改 徐翠莲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91-97,共7页
在乙内酰脲、醛和丙二腈为原料,锌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一锅法得到氮杂吡咯西里啶衍生物,尝试不同取代的醛,得到17种目标化合物,产率为40%~94%。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温度为80℃,锌催化剂用量为10%为最优反应条件。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IR)... 在乙内酰脲、醛和丙二腈为原料,锌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一锅法得到氮杂吡咯西里啶衍生物,尝试不同取代的醛,得到17种目标化合物,产率为40%~94%。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温度为80℃,锌催化剂用量为10%为最优反应条件。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溶剂无毒、后处理简单、产率高、催化剂可循环使用等优点。采用菌丝生长法测试了其对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烟草疫霉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供试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反-7,7a)-5-氨基-7-(2-氯苯基)-1,3-二氧-2,3,7,7a-四氢-1 H-吡咯[1,2-c]咪唑-6-腈、(反-7,7a)-5-氨基-7-(2-溴苯基)-1,3-二氧-2,3,7,7a-四氢-1 H-吡咯[1,2-c]咪唑-6-腈、(反-7,7a)-5-氨基-7-(2-氯-6-氟苯基)-1,3-二氧-2,3,7,7a-四氢-1 H-吡咯[1,2-c]咪唑-6-腈、(反-7,7a)-5-氨基-7-(2,6-二氯苯基)-1,3-二氧-2,3,7,7a-四氢-1 H-吡咯[1,2-c]咪唑-6-腈对禾谷镰刀菌表现出较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反应 锌-脯氨酸复合物 一锅法 氮杂吡咯西里啶类化合物 抗菌活性
下载PDF
Fluralaner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杀虫活性研究
8
作者 李强明 吴嘉欣 +4 位作者 冀经伦 余裕奎 张静 高一星 张立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4-832,共9页
为了寻找杀虫活性高、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杀虫剂,本论文以异噁唑啉类杀虫剂fluralaner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结构拼接原理,将吡啶和嘧啶环引入到fluralaner分子中,以4-溴-2-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7~8步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的fluralaner衍生... 为了寻找杀虫活性高、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杀虫剂,本论文以异噁唑啉类杀虫剂fluralaner为先导化合物,利用活性结构拼接原理,将吡啶和嘧啶环引入到fluralaner分子中,以4-溴-2-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7~8步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的fluralaner衍生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1H NMR、LC-MS和高分辨质谱确证,将化合物6和7a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对化合物7c、7d、7e和fluralaner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前沿分子轨道和静电势能分析,并对目标化合物在4种浓度下进行生物活性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7a、7c、7d和7e在50mg·L^(-1)的浓度下,对小菜蛾的致死率均达到了100%,化合物7a在10 mg·L^(-1)的浓度下,对小菜蛾的致死率为90.0%。本研究为进一步寻找新型高效的杀虫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ralaner 吡啶 嘧啶 合成 杀虫活性
下载PDF
1,2-二吡咯基-4,5-二(二苯基膦基)苯的合成与表征
9
作者 陈钢 房家永 +3 位作者 陈晨 刘玉玲 陈准 柳利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63-368,共6页
含邻位芳基双膦配体的亚铜配合物因其高效发光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本文中设计将两个富电子单杂环吡咯引入到二(二苯基膦基)苯中,合成一种新的邻位芳基双膦配体1,2-二吡咯基-4,5-二(二苯基膦基)苯。首先将吡咯与1,2-二氟-4,5-二溴苯... 含邻位芳基双膦配体的亚铜配合物因其高效发光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本文中设计将两个富电子单杂环吡咯引入到二(二苯基膦基)苯中,合成一种新的邻位芳基双膦配体1,2-二吡咯基-4,5-二(二苯基膦基)苯。首先将吡咯与1,2-二氟-4,5-二溴苯在碱性Cs_(2)CO_(3)、140℃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1,2-二吡咯基-4,5-二溴苯,然后在低温条件下继续与正丁基锂、氯代二苯基膦反应,生成目标产物1,2-二吡咯基-4,5-二(二苯基膦基)苯。用核磁共振谱(^(1)H、^(13)C、^(31)P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分辨电喷雾质谱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确证了结构,为后续合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配体。该化合物目前鲜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有机双膦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N-芳基烯胺酮衍生物的高效合成方法
10
作者 杨峥 解恒参 赵美霞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以环氧乙烷衍生物和芳胺为原料,醋酸·三氟化硼/乙酰丙酮协同促进下、1,4-二氧六环溶剂中80℃经原位开环-芳基迁移过程,合成了一系列N-芳基烯胺酮衍生物,收率优良.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高分辨率质谱证实了产物的结构,其中化合... 以环氧乙烷衍生物和芳胺为原料,醋酸·三氟化硼/乙酰丙酮协同促进下、1,4-二氧六环溶剂中80℃经原位开环-芳基迁移过程,合成了一系列N-芳基烯胺酮衍生物,收率优良.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高分辨率质谱证实了产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3a的结构得到单晶衍射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衍生物 芳胺 烯胺酮
下载PDF
新型2,4-二羟基蝶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11
作者 何欢 唐潇 +1 位作者 王勉 王坚毅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09-215,224,共8页
蝶啶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是研究最多,也是最具有治疗潜力的一类化合物。以Ibrutinib为先导化合物,以4-氨基-2,6-二羟基嘧啶为原料出发,经过多步首次合成了新型2,4-二羟基蝶啶类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1)H NMR、^(13)C NMR和MS(ESI)的表... 蝶啶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是研究最多,也是最具有治疗潜力的一类化合物。以Ibrutinib为先导化合物,以4-氨基-2,6-二羟基嘧啶为原料出发,经过多步首次合成了新型2,4-二羟基蝶啶类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1)H NMR、^(13)C NMR和MS(ESI)的表征。选用A549细胞做了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5h,5j和6o在低浓度下表现出小于10%的抑制率,在高浓度下均有大于20%的抑制率,说明5h,5j和6o对A549细胞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 6-二羟基嘧啶 合成 蝶啶衍生物 A549 依鲁替尼
下载PDF
醋酸铵促进烯胺酮的双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12
作者 叶青青 陈浩宇 +1 位作者 谢吉娜 何心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在醋酸铵作用下实现取代的1,3环己二酮对取代的N,N二甲基烯胺酮的连续Michael加成反应,发展了一种合成结构新颖的3,3二环己烯基1苯基丙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反应在1,2二氯乙烷中回流搅拌40min即可得到目标产物,且具有较高的收率和优异... 在醋酸铵作用下实现取代的1,3环己二酮对取代的N,N二甲基烯胺酮的连续Michael加成反应,发展了一种合成结构新颖的3,3二环己烯基1苯基丙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反应在1,2二氯乙烷中回流搅拌40min即可得到目标产物,且具有较高的收率和优异的官能团兼容性.该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实验操作简单的特点,为结构多样的烷基芳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颖、实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HAEL加成 醋酸铵 烯胺酮 环己二酮 苯基丙酮
下载PDF
Ag(Ⅰ)与氯苯基苯并咪唑配合物的合成、圆二色性和荧光性质
13
作者 王卓渊 林香凤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8-11,39,共5页
本文合成了Ag(Ⅰ)与2-(o-氯苯基)苯并咪唑(OCBM)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UV、IR、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圆二色性研究发现,配合物在199nm处呈正科顿效应,而在208nm和247nm处呈负科顿效应。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特征... 本文合成了Ag(Ⅰ)与2-(o-氯苯基)苯并咪唑(OCBM)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UV、IR、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圆二色性研究发现,配合物在199nm处呈正科顿效应,而在208nm和247nm处呈负科顿效应。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出现在601nm和613nm处,荧光寿命τ601和τ613分别为0.40ns和0.35ns。Ag(Ⅰ)配合物可发射橙色荧光和红色荧光,是良好的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o-氯苯基)苯并咪唑 Ag(Ⅰ)配合物 合成 圆二色性 荧光性质
下载PDF
β-咔啉杂合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14
作者 陈亮 郭亮 +3 位作者 肖艳博 马芹 陈伟 张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889,共9页
以L-色氨酸为原料,经Pictet-Spengler环化反应、氧化脱羧、N^(9)-烷基化等反应步骤,合成了一系列β-咔啉杂合咪唑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NMR、13CNMR和HRMS确证结构。采用MTT(噻唑蓝)法检测了目标化合物对肺癌细胞(A-549)、胃癌细胞(B... 以L-色氨酸为原料,经Pictet-Spengler环化反应、氧化脱羧、N^(9)-烷基化等反应步骤,合成了一系列β-咔啉杂合咪唑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NMR、13CNMR和HRMS确证结构。采用MTT(噻唑蓝)法检测了目标化合物对肺癌细胞(A-549)、胃癌细胞(BGC-823)、结肠癌细胞(CT-26)、肝癌细胞(Bel-7402)和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这5种肿瘤细胞株表现出了中等及优良的抑制活性。特别是3-苄基-11-(3-苯基丙基)-11H-咪唑并[1',5':1,2]吡啶并[3,4-b]吲哚(Ⅴr)对CT-26、Bel-7402和MCF-7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较高,对应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9.5±0.4)、(7.4±0.3)和(8.8±0.6)µmol/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3-苄基-11-甲基-11H-咪唑并[1',5':1,2]吡啶并[3,4-b]吲哚(Ⅴa)、3-苄基-11-丁基-11H-咪唑并[1',5':1,2]吡啶并[3,4-b]吲哚(Ⅴf)和Ⅴr与VEGFR^(2)激酶的多个氨基酸残基具有良好的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咔啉杂合咪唑 合成 抗肿瘤 构效关系 分子对接 医药原料
原文传递
嘌呤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15
作者 侯学会 郭俊 +5 位作者 何张旭 马志伟 耿广威 张荷丽 杨静 张京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3-815,共13页
本文设计合成了22个新型嘌呤类衍生物,其中化合物25显示出最高效的抗增殖活性,其对肿瘤细胞HepG2,A549和MCF-7的ICso值分别为15.4,13.7,7.9μM,与阳性对照Roscovitine相比表现出相当或更高效的活性。此外,化合物25对正常细胞BHK-21的毒... 本文设计合成了22个新型嘌呤类衍生物,其中化合物25显示出最高效的抗增殖活性,其对肿瘤细胞HepG2,A549和MCF-7的ICso值分别为15.4,13.7,7.9μM,与阳性对照Roscovitine相比表现出相当或更高效的活性。此外,化合物25对正常细胞BHK-21的毒性较低,ICso值为211μM。构效关系研究表明R,位置取代基的体积对活性影响很大,其中R位置为乙基时活性最优;R²位置为(R)-(-)-2-氨基-1-丁醇取代时比乙醇胺更利于活性;R,位置为合适取代的苄基时对活性有益,苄基上取代基位置对活性影响较大(3位>4位>2位)。进一步评价显示化合物25可有效诱导肿瘤细胞HepG2,A549和MCF-7调亡,调亡率分别为56.56%,38.20%,38.20%。综上,新型嘌呤衍生物25是一个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嘌呤 抗肿瘤 构效关系 调亡
下载PDF
不对称Heck反应合成手性哌啶衍生物
16
作者 邵钰 逯飞 刘小宇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手性哌啶骨架广泛存在于药物和活性天然产物分子中。本研究发展了一种新型不对称Heck反应,用于合成手性哌啶衍生物。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筛选,得到了最优反应条件:催化剂为[Pd(allyl)Cl]_(2)(5 mol%),配体为L5(10 mol%),NaOMe(3.0 equiv... 手性哌啶骨架广泛存在于药物和活性天然产物分子中。本研究发展了一种新型不对称Heck反应,用于合成手性哌啶衍生物。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筛选,得到了最优反应条件:催化剂为[Pd(allyl)Cl]_(2)(5 mol%),配体为L5(10 mol%),NaOMe(3.0 equiv)作碱,在110℃的混合溶剂(PhMe/MeOH=5/1)中回流反应20 h。该不对称Heck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底物普适性,可用于构建多种含有季碳中心的手性哌啶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催化 HECK反应 手性哌啶衍生物
下载PDF
Mn(acac)_(3)诱导1-异腈基-2-[1-(三氟甲基)乙烯基]苯自由基环化合成4-三氟甲基喹啉衍生物
17
作者 姚团利 汪珂 +1 位作者 朱双 李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3,共10页
开发了一种新的由锰[Mn(Ⅲ)/Mn(Ⅱ)]催化1-异腈基-2-[1-(三氟甲基)乙烯基]苯与芳基硼酸的自由基6-endo-trig环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可在没有任何外部氧化剂、配体或添加剂的情况下,得到各种高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的4-三氟甲基-2-... 开发了一种新的由锰[Mn(Ⅲ)/Mn(Ⅱ)]催化1-异腈基-2-[1-(三氟甲基)乙烯基]苯与芳基硼酸的自由基6-endo-trig环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可在没有任何外部氧化剂、配体或添加剂的情况下,得到各种高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的4-三氟甲基-2-芳基喹啉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酰丙酮锰诱导 异腈 苯硼酸 4-三氟甲基喹啉
下载PDF
胡椒碱-双环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宫颈癌活性
18
作者 王秀军 姜文韬 +13 位作者 何景粱 陈慧杰 乔悦 王德伟 王炳岩 侯啸 刘伟 耿婷 张思懿 刘星 马少杰 刘彬 杨明利 吉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3,共11页
以胡椒碱为母核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一系列胡椒碱-双环酰胺衍生物;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噻唑蓝(MTT)比色法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肾细胞(293T)、宫颈癌(HeLa)和乳腺... 以胡椒碱为母核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一系列胡椒碱-双环酰胺衍生物;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噻唑蓝(MTT)比色法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肾细胞(293T)、宫颈癌(HeLa)和乳腺癌(MDA-MB-321)细胞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大多数衍生物对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5-FU)和胡椒碱.化合物6b对HeLa细胞的抗增殖活性最高,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3.49μmol/L,对MDA-MB-321细胞的IC50值为20.89μmol/L.机理研究发现,化合物6b不仅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迁移、侵袭、黏附和克隆能力,而且对HeLa细胞肿瘤异种移植物的生长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化合物6b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中潜在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碱 抗肿瘤 胡椒碱-双环酰胺衍生物
下载PDF
有机催化串联反应构建螺[环丙烷-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
19
作者 陈治明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26,共8页
成功设计合成了4种C_(2)轴手性结构上下对称的硫脲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不对称催化构建螺[环丙烷-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5℃下,x=10%3a作为催化剂,溶剂为CHCl_(3),合成的螺[环丙烷-氧化吲哚]得到较好的产率(89%)和... 成功设计合成了4种C_(2)轴手性结构上下对称的硫脲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不对称催化构建螺[环丙烷-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5℃下,x=10%3a作为催化剂,溶剂为CHCl_(3),合成的螺[环丙烷-氧化吲哚]得到较好的产率(89%)和较高的对映选择性(87%).该反应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廉价易得等优点.该方法为具有生物药理活性的螺[环丙烷-氧化吲哚]骨架的合成提供了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环丙烷-氧化吲哚]类化合物 不对称催化 硫脲催化剂
下载PDF
含肟酯/醚结构的枯茗醛衍生物合成及抑菌活性
20
作者 方成江 郭倩倩 +2 位作者 郭晴晴 龙雪 郑玉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6,共7页
以孜然精油的主要成分枯茗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系列含肟酯/醚结构的枯茗醛衍生物18个,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地毯草黄单胞柑橘致病变种和水稻黄单胞菌为对象,采用浑浊度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评... 以孜然精油的主要成分枯茗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系列含肟酯/醚结构的枯茗醛衍生物18个,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地毯草黄单胞柑橘致病变种和水稻黄单胞菌为对象,采用浑浊度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评估。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Z)-4-异丙基苯甲醛-O-(3-甲氧基苯甲酰基)肟(4i)在质量浓度50μg·mL^(-1)下对地毯草黄单胞柑橘致病变种的抑制率为3280%,优于对照药剂叶枯唑(1688%);目标化合物(Z)-4-异丙基苯甲醛-O-(苯甲酰基)肟(4d)、(Z)-4-异丙基苯甲醛-O-(4-三氟甲基苯甲酰基)肟(4h)和(Z)-4-异丙基苯甲醛-O-(3-甲氧基苯甲酰基)肟(4i)在质量浓度100μg·mL-1下对地毯草黄单胞柑橘致病变种的抑制率分别为60.3%、31.37%和33.30%,优于对照药剂叶枯唑的抑制率(4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茗醛 肟酯/醚 地毯草黄单胞柑橘致病变种 水稻黄单胞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