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3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型荧光探针检测神经递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付信悦 张良伟 +2 位作者 刘姝菂 李金花 陈令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神经递质是一类在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化学物质,其异常表达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荧光探针因高选择、高灵敏和可视化特性在众多神经递质检测方法中具有突出优势。该文主要综述了2019年以来响应型荧光探针在神经递质检测方面的新进... 神经递质是一类在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化学物质,其异常表达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荧光探针因高选择、高灵敏和可视化特性在众多神经递质检测方法中具有突出优势。该文主要综述了2019年以来响应型荧光探针在神经递质检测方面的新进展,介绍了6类神经递质,包括胆碱类、生物胺类、氨基酸类、神经肽类、嘌呤类以及气体信号分子。在分析各类神经递质结构和反应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相应探针的设计思路和反应机理。这些研究为神经递质的精确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理论支持,有望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最后展望了响应型荧光探针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神经递质 胆碱 生物胺 氨基酸 神经肽 嘌呤 气体
下载PDF
电裂解芯片及其在细菌核酸分析中的应用
2
作者 程洁 蔡霜霜 +2 位作者 王其友 陈缵光 童艳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81,共9页
近年来,由于各种细菌引起的疾病不断爆发,细菌核酸检测已成为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细菌核酸提取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关键步骤,也是医学诊断、药物筛选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的细菌核酸提取以化学裂解方法为主,其存在明显的缺点,如样品... 近年来,由于各种细菌引起的疾病不断爆发,细菌核酸检测已成为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细菌核酸提取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关键步骤,也是医学诊断、药物筛选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的细菌核酸提取以化学裂解方法为主,其存在明显的缺点,如样品量大、化学试剂污染等。因此,研究快速、简单、无化学污染的检测装置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在直流电场下裂解各种细菌并提取核酸。研究了电场强度、电极间距、裂解时间、氧化铟锡电极方阻及电极宽度对核酸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kV/mm的电场强度下,该芯片可在3 s内裂解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并释放出核酸。提取的核酸无需纯化,可直接用于PCR检测。该芯片与实时荧光定量PCR联用检测细菌DNA的线性范围为10-18~10^(-10)mol/L,检出限低至4.2×10^(-18)mol/L。不同类型的细菌需根据其性质适当调整最佳裂解条件。该研究为病原体分析和细菌感染的医学诊断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且无化学试剂污染的核酸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电裂解 核酸提取 直流电场 多种细菌
下载PDF
10种有机酸对电子烟中陶瓷雾化芯的重金属迁移影响
3
作者 杨文武 王晶 +5 位作者 张倩 余忠瑾 韦健 孙小彤 韦惠静 况利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3-420,共8页
为研究10种有机酸对电子烟中陶瓷雾化芯的重金属迁移影响,配制不同含量有机酸的电子烟烟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陶瓷雾化芯在加速老化条件下迁移至烟液及气溶胶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测定,评估重金属在该陶瓷芯中的雾化效... 为研究10种有机酸对电子烟中陶瓷雾化芯的重金属迁移影响,配制不同含量有机酸的电子烟烟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陶瓷雾化芯在加速老化条件下迁移至烟液及气溶胶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测定,评估重金属在该陶瓷芯中的雾化效率及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液、气溶胶方法中各元素的检出限分别均<10µg/kg、≤0.055µg/100口;不同类型和含量的有机酸对重金属的迁移影响不一,柠檬酸、乳酸、苹果酸、乙酸对金属元素的迁移影响相对较大。各元素在气溶胶中的雾化效率为21.2%~45.9%。与未添加有机酸的空白对照组相比,柠檬酸、乳酸、乙酸、苯甲酸、苹果酸对气溶胶中Ni含量提升有显著影响(P<0.05),柠檬酸对气溶胶中Cu含量提升有显著影响,5种酸对其他元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评估电子烟烟液及气溶胶中有机酸对陶瓷芯的重金属迁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雾化芯 电子烟 烟液 气溶胶 重金属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下载PDF
荧光探针在蛋白磷酸化和糖基化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常永新 李军荣 +2 位作者 邵娟 杨新迪 卿光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细胞内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对细胞的功能和代谢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荧光探针在研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的应用不断发展。该文重点介绍了荧光探针在蛋白磷酸化和糖基化等修饰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设计策略以及在细...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细胞内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对细胞的功能和代谢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荧光探针在研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的应用不断发展。该文重点介绍了荧光探针在蛋白磷酸化和糖基化等修饰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设计策略以及在细胞和生物体内的应用。荧光探针的发展为研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有望深化对这些修饰过程的理解,并为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蛋白质 翻译后修饰 磷酸化 糖基化
下载PDF
生物体中氨基酸单体碳稳定同位素测试方法研究
5
作者 梁建鑫 尹希杰 +2 位作者 苏静 林锡煌 李玉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7-454,共8页
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重要的生命物质,其单体碳同位素研究在生物地球化学、生态学、生物体代谢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优化了海参和海藻氨基酸提取和纯化流程,通过N新戊酰基-O-异丙酯(NPP)方法衍生化后,分别... 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重要的生命物质,其单体碳同位素研究在生物地球化学、生态学、生物体代谢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优化了海参和海藻氨基酸提取和纯化流程,通过N新戊酰基-O-异丙酯(NPP)方法衍生化后,分别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测试其浓度和碳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15种氨基酸单体的分离效果较好,回收率为46.4%~96.3%,各氨基酸在1.0~16.0µ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87~0.999)。15种氨基酸单体衍生物δ^(13)C值的标准偏差均小于0.30‰(n=10),在0.6~2.0 mmol/L浓度范围内δ^(13)C的平均误差为±0.24‰,方法检出限为0.6 nmol。海参和海藻样品各氨基酸单体δ^(13)C值的范围分别为-31.10‰~-8.58‰和-30.53‰~-13.76‰,标准偏差均在0.33‰以内,可满足生物体氨基酸单体碳同位素的测试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 N-新戊酰基-O-异丙酯(NPP) 氨基酸 碳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黄色短杆菌中L-异亮氨酸同位素丰度及分布的分析方法研究
6
作者 赵雅梦 范若宁 雷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00,共5页
随着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迅猛发展,稳定同位素标记试剂,尤其是标记氨基酸,因无放射性、与非标记化合物理化性质一致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建立了一种稳健、快速的氨基酸同位素丰度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Gold ... 随着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迅猛发展,稳定同位素标记试剂,尤其是标记氨基酸,因无放射性、与非标记化合物理化性质一致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该文建立了一种稳健、快速的氨基酸同位素丰度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Gold Vanquish(100 mm×2.1 mm,1.9µm)色谱柱,以水和含0.1%甲酸的甲醇为流动相,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LC-HRMS)分析;测得细菌发酵液中L异亮氨酸-15N的同位素丰度为98.58%,相对标准偏差为0.03%,可应用于不同稳定同位素(15N或^(13)C)示踪的黄色短杆菌中L-异亮氨酸同位素丰度及分布的准确测定。该方法具有简便、灵敏、稳健等优点,有望在合成生物学、同位素示踪代谢流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标记氨基酸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 黄色短杆菌 同位素分布及丰度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7
作者 李诗琪 骆怡琳 +3 位作者 万建文 胡琼 韩冬雪 牛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337,共10页
核酸适体是一类经由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在体外筛选获得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由于具有可人工批量合成、价格低廉、易于功能化修饰、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免疫原性低、批间差异小、热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在分析化学、疾病... 核酸适体是一类经由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在体外筛选获得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由于具有可人工批量合成、价格低廉、易于功能化修饰、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免疫原性低、批间差异小、热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在分析化学、疾病治疗以及生物医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备受关注。结合代表性案例,该文综述了核酸适体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首先简要概述了核酸适体及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特点,分类阐述了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在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外泌体、循环肿瘤细胞(CTCs)以及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相关检测方法的原理、分析特性以及所应用的信号放大策略,最后对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 适体传感器 生物标志物 外泌体 循环肿瘤细胞 病原微生物 信号放大
下载PDF
膜蛋白原位成像研究进展
8
作者 苗紫昀 李志豪 王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膜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信号传导、物质运输、能量交换等细胞基本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膜蛋白表达量、结构、功能等的异常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膜蛋白一直是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发... 膜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信号传导、物质运输、能量交换等细胞基本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膜蛋白表达量、结构、功能等的异常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膜蛋白一直是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发展原位的膜蛋白表达量、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成像技术是深入了解膜蛋白作用机制及细胞生理活动分子基础的重要前提。近年来,研究人员发展了系列膜蛋白原位成像技术,包括荧光成像、电化学发光成像、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成像等,这些成像技术在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对近年来膜蛋白原位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代表性的膜蛋白原位成像技术,并对该领域存在的挑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蛋白 成像 荧光 核酸适体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李瀚纯 王鑫 +1 位作者 瞿旭东 王舒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24-31,55,共9页
近20年来,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回路构建、生物元件标准化,以及各种基因组/代谢工程工具和方法的开发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布局。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合成、医学、能源、工... 近20年来,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回路构建、生物元件标准化,以及各种基因组/代谢工程工具和方法的开发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布局。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合成、医学、能源、工业等多个领域。医药的需求也推动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包括将体外催化技术应用于手性医药化学品的绿色制造,将异源途径整合到细胞中以有效生产药物等。合成生物学凭藉更经济、环境友好等突出特点,将颠覆一部分传统医药的制造方式。本文概要介绍合成生物学在手性医药化学品的绿色制造和植物天然产物的生物制造方面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医药化学品 天然产物 萜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下载PDF
人工智能蛋白质设计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生物医药创新开发中的应用与面临的挑战
10
作者 苗洪江 董泽凯 +1 位作者 向秋茹 薛贵荣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9,55,共10页
蛋白质是协调复杂生命过程的精密“分子机器”,具有巨大的医疗应用潜力。然而,因为蛋白质的一维氨基酸序列、三维结构和生物功能之间的关联复杂,所以设计蛋白质并将其工程化以实现预期的功能和特性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挑战。目前,人工智能... 蛋白质是协调复杂生命过程的精密“分子机器”,具有巨大的医疗应用潜力。然而,因为蛋白质的一维氨基酸序列、三维结构和生物功能之间的关联复杂,所以设计蛋白质并将其工程化以实现预期的功能和特性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挑战。目前,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人工智能与蛋白质工程技术的结合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新型蛋白质设计工具,可用于生成各类生物活性分子。本文介绍人工智能蛋白质模拟和设计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尤其是在生物医药创新开发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蛋白质工程 新型蛋白质 合成生物学 药物开发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超静 王平平 +3 位作者 杨成帅 王燕 严兴 周志华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32-40,80,共10页
中药以药用植物为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药的活性成分是中药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明确中药中的活性成分组成并建立各活性成分的绿色、低成本获取技术是推进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随着合... 中药以药用植物为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药的活性成分是中药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明确中药中的活性成分组成并建立各活性成分的绿色、低成本获取技术是推进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在植物天然化合物绿色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合成生物技术不仅为中药活性成分的绿色、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新途径,也将为明确中药的活性成分组成及其药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与物质基础。本文以青蒿素、人参皂苷和淫羊藿素等中药活性成分的合成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例,探讨合成生物学在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中药现代化 天然化合物 异源定向合成
下载PDF
β-芳基-δ-氨基酸衍生物的新合成方法
12
作者 张向阳 王菲菲 +2 位作者 唐裕才 申有名 陈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为高效构建β-芳基-δ-氨基酸衍生物,以易制备的5-邻苯二甲酰亚胺基-2-戊烯酸甲酯和不同芳基硼酸为原料,通过(1,5-环辛二烯)氯化铑二聚体[[Rh(COD)Cl]_(2)]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应,以95%以上的产率获得了9种5-邻苯二甲酰亚胺基-3-芳基戊... 为高效构建β-芳基-δ-氨基酸衍生物,以易制备的5-邻苯二甲酰亚胺基-2-戊烯酸甲酯和不同芳基硼酸为原料,通过(1,5-环辛二烯)氯化铑二聚体[[Rh(COD)Cl]_(2)]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应,以95%以上的产率获得了9种5-邻苯二甲酰亚胺基-3-芳基戊酸甲酯(Ⅲa~i)。利用^(1)HNMR、^(13)CNMR和HRMS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合成5-邻苯二甲酰亚胺基-3-芳基戊酸甲酯最佳的反应条件为:5-邻苯二甲酰亚胺基-2-戊烯酸甲酯0.2 mmol,芳基硼酸0.4 mmol,KOH水溶液(0.1 mL,1.0 mol/L),[Rh(COD)Cl]20.005 mmol,溶剂为1.0 mL 1,4-二氧六环,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0 h。此外,以5-邻苯二甲酰亚胺基-3-对氯苯基戊酸甲酯(Ⅲb)为原料,实现了盐酸高巴氯芬的快速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氨基酸衍生物 高效转化 新策略 铑催化 医药原料
原文传递
基于PIV的大豆蛋白液双枪喷涂速度场的研究
13
作者 寇金宝 龚国腾 +1 位作者 邢炯 杨传民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1-136,共6页
目的 为了在保证喷涂雾化表征均匀性的前提下实现宽幅覆膜,提高覆膜的效率,以期得到均匀一致的大豆蛋白覆膜。方法 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对不同干涉程度下的大豆蛋白液双枪喷涂雾化场进行拍摄,利用PIV... 目的 为了在保证喷涂雾化表征均匀性的前提下实现宽幅覆膜,提高覆膜的效率,以期得到均匀一致的大豆蛋白覆膜。方法 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对不同干涉程度下的大豆蛋白液双枪喷涂雾化场进行拍摄,利用PIV和Origin软件处理图像,得到速度数据并对比。结果 随着双枪间偏转角的增大,基线上的平均速度减小;偏转角为0°时,两喷雾粒子流在干涉线处碰撞,少有透过干涉线的粒子;在不同偏转角下,基线上的速度峰值从大到小为偏转角7°时的速度峰值、偏转角0°时的速度峰值、偏转角15°时的速度峰值;当偏转角为0°时,随着液压的增大,基线上的第2个速度谷值会右移,并且会增大直至消去。结论 当偏转角为0°、液压为0.24 MPa时,在基线上干涉区域内的速度最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液 双枪喷涂干涉 粒子图像速度场仪 速度场
下载PDF
基于粒度仪的双枪喷涂雾化场的粒度的研究
14
作者 寇金宝 龚国腾 +1 位作者 蔚俊 杨传民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8-263,共6页
目的在保证喷涂雾化表征均匀性的前提下实现宽幅覆膜,提高覆膜的效率,以期得到均匀一致的大豆蛋白覆膜。方法利用粒度仪测量不同干涉程度下的大豆蛋白液双枪喷涂雾化场的索特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利用Spraylink软件处理... 目的在保证喷涂雾化表征均匀性的前提下实现宽幅覆膜,提高覆膜的效率,以期得到均匀一致的大豆蛋白覆膜。方法利用粒度仪测量不同干涉程度下的大豆蛋白液双枪喷涂雾化场的索特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利用Spraylink软件处理粒度数据,得到粒度数据并对比。结果双枪喷涂喷雾场的SMD随着液压的增大先增大后趋于平稳,随着气压的增大先减小后趋于平稳。当液压分别为0.08 MPa和0.16 MPa时,SMD基本不随偏转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液压为0.24 MPa时,SMD随着偏转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双枪喷涂喷雾场的径向SMD从中心到边缘缓慢减小,在干涉区域内的轴向2点粒径基本相等。结论当液压为0.08 MPa、气压为0.24 MPa、偏转角为0°时,SMD相对较小。文中的研究为实现宽幅覆膜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液 双枪喷涂干涉 粒度仪 粒度场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同时测定白酒中19种氨基酸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艳艳 杨军林 +4 位作者 田栋伟 蒋力力 尤小龙 张健 程平言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0-336,共7页
建立了白酒样品中19种氨基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检测方法。样品经烘箱干燥法除乙醇,水定容,使用水相滤膜过滤后上机检测。以甲醇-0.1%甲酸作为流动相,经Hypersil GOLD色谱柱(150 mm×2.1 mm,1.9μm)分离,在正... 建立了白酒样品中19种氨基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检测方法。样品经烘箱干燥法除乙醇,水定容,使用水相滤膜过滤后上机检测。以甲醇-0.1%甲酸作为流动相,经Hypersil GOLD色谱柱(150 mm×2.1 mm,1.9μm)分离,在正离子扫描模式下,一级母离子全扫描采集化合物信息,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种氨基酸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862,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0.015μmol/L,定量下限为0.008~0.050μmol/L,白酒样品中19种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为88.2%~119%,相对标准偏差为0.23%~5.6%,适用于白酒样品中氨基酸分析。利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轮次酱香酒中氨基酸含量,检出L-丙氨酸、L-精氨酸、L-天冬氨酸、L-谷氨酸、甘氨酸、L-组氨酸、L-异亮氨酸、L-亮氨酸、L-赖氨酸、L-苯丙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酪氨酸、L-缬氨酸和L-瓜氨酸共16种氨基酸。不同轮次酒中氨基酸含量的显著水平P值均小于0.05,表明不同轮次酒中氨基酸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白酒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
下载PDF
基于DNAzyme的d(GGA)重复序列折叠结构的可视检测
16
作者 游昕 贺荣荣 +3 位作者 闫兴贺 南银杏 常天俊 邴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95-1502,共8页
d(GGA)重复序列形成的H(G-A七分体):T(G-四分体)型“非常规”G-四链体(G4)及其二聚体是其调控c-myb原癌基因表达的关键。该类序列也在很多其他基因中存在,被认为可能具有与其折叠相关的功能,因此判别其折叠结构是其功能研究的基础。该... d(GGA)重复序列形成的H(G-A七分体):T(G-四分体)型“非常规”G-四链体(G4)及其二聚体是其调控c-myb原癌基因表达的关键。该类序列也在很多其他基因中存在,被认为可能具有与其折叠相关的功能,因此判别其折叠结构是其功能研究的基础。该文发现d(GGA)4与血红素可形成高活性DNAzyme,催化裸眼可视的快速显色反应,且DNAzyme活性与其结构相关,基于此提出了可视检测d(GGA)重复序列折叠结构的策略。通过研究20条含不同侧翼和重复次数不同的d(GGA)重复序列,发现16条有高DNAzyme活性的序列具有高比例的G4二聚体,4条DNAzyme活性显著降低或接近失活的序列聚集状态很少。表明DNAzyme活性与d(GGA)重复序列折叠成的G4二聚体高度相关,基于DNAzyme活性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其在实际序列中折叠结构的可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四链体 DNAZYME 血红素 核酸适体 生物传感器 可视检测
下载PDF
基于纳米生物条形码和杂交链式反应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蛋白激酶活性分析
17
作者 张慧莲 苏爱雯 +4 位作者 吴永菊 张艳丽 王红斌 杨文荣 庞鹏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52-1460,共9页
该文结合纳米生物条形码和杂交链式反应(HCR)双重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蛋白激酶A(PKA)的活性分析。以MoS2/AuNPs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玻碳电极修饰材料,半胱氨酸修饰的底物肽链通过Au-S键自组装到修饰电极表面。当存... 该文结合纳米生物条形码和杂交链式反应(HCR)双重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蛋白激酶A(PKA)的活性分析。以MoS2/AuNPs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玻碳电极修饰材料,半胱氨酸修饰的底物肽链通过Au-S键自组装到修饰电极表面。当存在目标物PKA时,底物肽链被磷酸化,可与纳米生物条形码(S1-AuNPs-Ab)特异性结合,以S1-AuNPs-Ab探针中S1链作为引发链,可诱导发夹DNA(H1和H2)发生杂交链式反应。HCR产物吸附亚甲基蓝(MB)电活性分子,产生放大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实现对PKA活性的定量分析。该电化学传感器检测PKA的线性范围为10^(-3)~20 U/mL,检出限(S/N=3)为3×10^(-4) U/mL。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样品细胞裂解液中PKA的活性测定和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筛选及激酶相关药物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A 纳米生物条形码 杂交链式反应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浅析玉米肽的制备及主要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静 张易 陈志宏 《现代食品》 2023年第24期88-90,共3页
玉米蛋白经酶解或微生物发酵后,可制备成玉米肽,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加工特性,还能改善产品生理功能。因此,本文介绍了玉米肽制备工艺,阐述了玉米肽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和抗疲劳等生理功能,并分析了玉米活性肽产品应用前景,旨在为玉米... 玉米蛋白经酶解或微生物发酵后,可制备成玉米肽,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加工特性,还能改善产品生理功能。因此,本文介绍了玉米肽制备工艺,阐述了玉米肽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和抗疲劳等生理功能,并分析了玉米活性肽产品应用前景,旨在为玉米肽深加工产品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抗氧化 降血糖 抗疲劳
下载PDF
大肠杆菌分泌表达烟酰胺单核苷酸合成途径酶及催化体系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旻晖 梁书利 林影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6,共12页
烟酰胺单核苷酸(NMN)是具有重要医用价值的NAD+前体,通过信号肽PelB实现大肠杆菌BL21(DE3)分泌表达催化NMN合成的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Sfnampt)、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Tkprs)和核糖激酶(Erbks)。对三酶的酶学特性分析显示,Sfnampt、Tkpr... 烟酰胺单核苷酸(NMN)是具有重要医用价值的NAD+前体,通过信号肽PelB实现大肠杆菌BL21(DE3)分泌表达催化NMN合成的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Sfnampt)、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Tkprs)和核糖激酶(Erbks)。对三酶的酶学特性分析显示,Sfnampt、Tkprs和Erbks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45、50和37℃,最适pH值分别为7.5、8.5和5.5。热稳定性分析发现,Sfnampt在35℃热稳定性良好而在40~55℃较差;Tkprs在40~60℃热稳定性良好;Erbks在25~40℃热稳定性良好而在45℃较差。酶动力学分析可知,Sfnampt、Tkprs和Erbks的Vmax分别为0.65μmol/(L·min)、2.37μmol/(L·min)、12.58μmol/(L·min),Km分别为2.87μmol/L、25.48μmol/L和74.13μmol/L,Tkprs、Erbks与已表征的Prs、Rbks相比底物亲和力好。将分泌表达的三酶用于催化合成NMN,温度37℃、pH值8.0为较优催化条件。底物ATP以及酶Sfnampt在反应体系中为关键因素,经底物和酶配比优化后,使用三酶经过7 h催化可获得5.50μmol/L的NMN。该研究在大肠杆菌系统成功实现了NMN合成途径酶的分泌表达,为NMN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单核苷酸 分泌表达 信号肽 大肠杆菌
下载PDF
基因编辑在线粒体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丽颖 凌鑫宇 +2 位作者 陈和祺 王雪 刘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80,共11页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在维持细胞能量代谢与人类生命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基因组的突变会导致一系列线粒体遗传代谢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发展靶向线粒体的基因编辑手段对于线粒体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在维持细胞能量代谢与人类生命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基因组的突变会导致一系列线粒体遗传代谢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发展靶向线粒体的基因编辑手段对于线粒体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以限制性核酸酶、锌指核酸酶、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以及碱基编辑器为代表的一系列基因编辑方法迅速发展.本文综合评述了基因编辑工具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的研究进展、不足和发展方向,以期为线粒体疾病治疗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异质性 基因编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