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2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浸提对煤矸石中Al_(2)O_(3)浸出率影响研究
1
作者 白晓艳 李静 +1 位作者 韩旭 吕婷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大雁矿区、伊敏矿区和扎赉诺尔矿区煤矸石为原料,用Na_(2)CO_(3)助剂高温活化-硫酸浸提工艺提取煤矸石中Al_(2)O_(3),考察煤矸石活化温度,酸浸条件对煤矸石中铝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扎赉诺尔矿区和伊敏矿区...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大雁矿区、伊敏矿区和扎赉诺尔矿区煤矸石为原料,用Na_(2)CO_(3)助剂高温活化-硫酸浸提工艺提取煤矸石中Al_(2)O_(3),考察煤矸石活化温度,酸浸条件对煤矸石中铝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扎赉诺尔矿区和伊敏矿区煤矸石浸出Al_(2)O_(3)工艺条件相同。在煤矸石与Na_(2)CO_(3)助剂质量比1:2,650℃高温煅烧时间2h活化情况下,固液比1:5时,用30%H2SO4在80℃酸浸2.5h,两个矿区煤矸石中Al_(2)O_(3)的浸出率最高分别为36.31%和34.18%。相比大雁矿区煤矸石活化温度需提高到750℃,在相同酸浸条件下Al_(2)O_(3)的浸出率最高为2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高温活化 硫酸 酸浸 Al_(2)O_(3)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二元复合催化剂DiCoPc/BiOCl的合成与表征
2
作者 尹彦冰 冯泳铭 +3 位作者 王舟 李怡飞 杨薇 李雪影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4期88-91,96,共5页
通过水热法在BiOCl上负载DiCoPc,合成了一种新型二元复合催化剂DiCoPc/BiOCl,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红外光谱,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EM,TEM)对其进行了表征,证明了复合物的形成.
关键词 双核钴酞菁 DiCoPc/BiOCl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融合电子鼻数据对烟叶产地判别研究
3
作者 汪阳忠 张鑫 +6 位作者 蔡振波 黄雯 费婷 吴达 张旭峰 孟祥周 束茹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基于烟叶近红外光谱、Heracles电子鼻及二者的融合数据,建立了云南、河南、福建和吉林4个省份的烟叶产地识别模型以及河南省内漯河、南阳、平顶山、许昌和驻马店5个地级市的烟叶产地识别模型.对于地理位置相距比较远的不同省份的烟叶,... 基于烟叶近红外光谱、Heracles电子鼻及二者的融合数据,建立了云南、河南、福建和吉林4个省份的烟叶产地识别模型以及河南省内漯河、南阳、平顶山、许昌和驻马店5个地级市的烟叶产地识别模型.对于地理位置相距比较远的不同省份的烟叶,基于单一数据源就可以建立准确率比较高的产地识别模型.对于河南省内5个地级市的烟叶,其地理位置相距近,气候变化小,烟叶相似性高,仅基于单一信息源的数据,该产地识别模型的准确率偏低.为了提高河南省内5个地级市烟叶产地识别的准确率,将烟叶近红外光谱数据与Heracles电子鼻数据进行融合,由于增加了烟叶数据信息量,这5个产地的识别效果明显提升,其留一法内部交叉验证准确率为98.26%,高于数据融合前单一数据源判别模型的86.96%.研究表明Heracles电子鼻数据可以在不同的数据维度上,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信息量补充,为烟草品种溯源、质量监测、市场监督等方面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Heracles电子鼻 数据融合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荧光碳点复合材料显现潜手印综合实验设计
4
作者 王稳 孙广婷 +3 位作者 卫金保 孟利 左琦 朱倩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79,共5页
为了提高学生的证据意识和综合科研能力,设计了一个涵盖碳点复合材料合成、结构表征和潜手印显现应用的综合性实验。以柠檬酸、三乙烯四胺和罗丹明6G为原料合成荧光碳点材料,通过自组装策略将碳点纳米颗粒原位嵌入金属有机骨架中,从而... 为了提高学生的证据意识和综合科研能力,设计了一个涵盖碳点复合材料合成、结构表征和潜手印显现应用的综合性实验。以柠檬酸、三乙烯四胺和罗丹明6G为原料合成荧光碳点材料,通过自组装策略将碳点纳米颗粒原位嵌入金属有机骨架中,从而获得固态下具有强荧光发射的碳点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粉末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仪器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粉末刷显法将制备的复合材料用于不同客体表面的潜手印显现中,对显现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术前沿和实际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的科研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金属有机骨架 潜手印显现 综合实验
下载PDF
微反应器在含能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及展望
5
作者 周琳 杨炜 吕阳成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44,共20页
目前传统的间歇制备过程由于受制于宏观尺度难以对工艺参数、产物结构及性能实现精准调控,导致产物的均一性差,制备过程存在显著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实现含能材料的安全、可控和高效的制备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微反应器以其微型化... 目前传统的间歇制备过程由于受制于宏观尺度难以对工艺参数、产物结构及性能实现精准调控,导致产物的均一性差,制备过程存在显著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实现含能材料的安全、可控和高效的制备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微反应器以其微型化、集成化、高度安全性和出色的传质传热效率等诸多优势,高度契合含能材料制备过程的需求。因此,微反应器技术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含能材料制备中崭露头角。本文介绍了微反应器在危险化工合成过程及含能材料制备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特别关注了其在单质含能材料和复合含能材料制备中的潜在应用,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未来微反应器技术领域的发展需求包括规模化生产、三废处理及智能化平台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微流控技术 含能材料 强放热反应 过程强化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塑料-金属复合集流体的特性及制备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稚国 李华清 +1 位作者 王莉 何向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9-758,共10页
塑料-金属聚合物复合集流体(metallized plastic current collector,MPCC)通过减厚、减重可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且因聚合物自身绝缘、受热收缩、熔融等特性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因此吸引了产业界研究者的诸多关注。了解聚合物基底和M... 塑料-金属聚合物复合集流体(metallized plastic current collector,MPCC)通过减厚、减重可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且因聚合物自身绝缘、受热收缩、熔融等特性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因此吸引了产业界研究者的诸多关注。了解聚合物基底和MPCC的特性及制备方法有利于高质量MPCC的研发,同时可促进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电池的发展,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常用和亟待开发的聚合物的特性,阐明了目前市场生产的高质量PET、PP基复合集流体虽已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但面临着各种挑战,例如PET的溶胀溶解反应,PP与金属层间的低黏结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此外,本文总结了聚合物表面沉积金属层的多种方法(磁控溅射、蒸镀、化学沉积和电镀等)的原理、优缺点和设备改良策略、注意事项,以期提高聚合物表面金属层的均匀性、一致性和导电率。最后,为提高MPCC在电池中的应用可行性,明确了MPCC未来研发的重点攻关问题,例如提高金属-聚合物界面黏结性,进一步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导电率,并阐述了将来的发展趋势:功能化和精细化MPCC在电池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集流体 塑料基膜 金属涂层
下载PDF
古旧木材加固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祺 冯鑫浩 刘新有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9-277,共19页
木材作为一种复杂的多级壁层材料,因其高强重比与可再生等优异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绿色环保材料之一。然而,木材在生产应用过程中易遭受昆虫、真菌等侵害而发生材性劣化,这极大限制... 木材作为一种复杂的多级壁层材料,因其高强重比与可再生等优异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绿色环保材料之一。然而,木材在生产应用过程中易遭受昆虫、真菌等侵害而发生材性劣化,这极大限制了木制品应用优势的发挥,同时增加了古旧木材保护与修复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长古旧木材的历史寿命,促进木材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本文从木材的结构和历史应用及其破坏形式出发,概述了建筑文物和古建筑中木材的主要降解破坏形式和生物化学变化;从材料科学角度综述了古旧木材的保护策略与加固方法,重点总结分析了不同加固材料性质与用途及其对古旧木材加固保护的方法特性,尤其是“双碳”背景下生物基加固材料的应用;最后对加固木材的性能表征方法进行总结梳理,以期为加固木材的有效利用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为绿色、高效、环保木材加固保护技术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为我国在林产工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材 文物木材 木材劣化 加固保护 改性策略 加固材料 性能表征
下载PDF
三种酒石酸镁的合成研究
8
作者 李欣阳 王海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0,共7页
为了开拓镁资源高值化开发的新路径,以六水氯化镁为镁源,分别与D,L-酒石酸、D-酒石酸、L-酒石酸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一步合成了3种酒石酸镁[Mg(D,L-tart)(H_(2)O)_(2)·3H_(2)O(Ⅰ)、Mg(D-tart)(H_(2)O)·1.5H_(2)O(Ⅱ)、Mg(D-t... 为了开拓镁资源高值化开发的新路径,以六水氯化镁为镁源,分别与D,L-酒石酸、D-酒石酸、L-酒石酸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一步合成了3种酒石酸镁[Mg(D,L-tart)(H_(2)O)_(2)·3H_(2)O(Ⅰ)、Mg(D-tart)(H_(2)O)·1.5H_(2)O(Ⅱ)、Mg(D-tart)(Ⅲ)]。结果表明,在常温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产品Mg(D,L-tart)(H_(2)O)_(2)·3H_(2)O(Ⅰ),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5℃、pH 8.00且体系中乙醇体积分数达到0.36时反应1 h;通过水-乙醇混合溶剂合成了产品Mg(D-tart)(H_(2)O)·1.5H_(2)O(Ⅱ),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为6.00~7.00且体系内乙醇体积分数达到0.46时反应24 h;分别在温和的水热条件下或水-DMAC混合溶剂体系中合成无结晶水的产品Mg(D-tart)(Ⅲ),当DMAC体积分数达到0.55时产物Mg(D-tart)(Ⅲ)达到最佳产率超过94%。同时考察了合成条件对产物晶体形貌及收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镁 无水酒石酸镁 混合溶剂 水-乙醇 水-DMAC
原文传递
修饰改性棉秆介微多孔炭材料对甲醛气体的吸附性能研究
9
作者 赵苏亚 朱发龙 +3 位作者 何春林 朱乐乐 张琪 梁鹏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炭材料修饰改性是提高炭基材料吸附挥发性气体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使用KOH对棉秆基炭材料刻蚀改性,再使用碳酸钠(Na_(2)CO_(3))和亚硫酸氢钠(NaHSO_(3))进行修饰改性,研究未改性棉秆炭材料(C)、KOH改性棉秆炭材料(C_(k))以及Na_(2)CO_... 炭材料修饰改性是提高炭基材料吸附挥发性气体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使用KOH对棉秆基炭材料刻蚀改性,再使用碳酸钠(Na_(2)CO_(3))和亚硫酸氢钠(NaHSO_(3))进行修饰改性,研究未改性棉秆炭材料(C)、KOH改性棉秆炭材料(C_(k))以及Na_(2)CO_(3)与NaHSO_(3)改性炭材料(C_(k-s))对甲醛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棉秆介微多孔炭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C_(k)和C_(k-s)平均孔径分别为2.51nm、2.15nm和1.93nm,三者均为介微多孔炭基材料,C_(k)和C_(k-s)对甲醛去除率分别高达84.0%和86.4%,相较于未改性C(甲醛去除率24.1%)均有极大提高;C_(k-s)平均孔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小于C_(k),但对甲醛去除率略高于C_(k),说明Na_(2)CO_(3)和NaHSO_(3)对低比表面积炭材料进行修饰改性具有提高其吸附甲醛的能力。C_(k)和C_(k-s)的吸附过程分别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达3.95mg/g和5.78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炭化活化 介微多孔炭材料 甲醛 吸附能力
原文传递
电气工程类“工科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10
作者 周敏 李浩秒 +1 位作者 王康丽 蒋凯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针对传统电气学院本科生的“工科基础化学”课程存在授课内容繁冗、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考核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索。结合专业案例,加强基础化学与电气专业的实质性交叉融合... 针对传统电气学院本科生的“工科基础化学”课程存在授课内容繁冗、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考核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索。结合专业案例,加强基础化学与电气专业的实质性交叉融合。通过增设主题式讨论与实践教学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意识,为培养“双碳”等国家战略需求下的多元化、复合型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基础化学 教学改革 复合型人才
下载PDF
大麻二酚结构修饰及性能
11
作者 张可欣 赵明 +5 位作者 时志春 王丹 赵英楠 张树军 李军 孙立秋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治疗机制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ChE)的活性,增加胆碱功能与神经元的传递.天然产物大麻二酚(CBD)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以CBD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一步合成了一种CBD氨基酸衍生物(CB8),并对其进...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治疗机制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ChE)的活性,增加胆碱功能与神经元的传递.天然产物大麻二酚(CBD)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以CBD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一步合成了一种CBD氨基酸衍生物(CB8),并对其进行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B8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IC_(50)=(1.02±0.13)μmol/L)和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IC_(50)=(134.62±0.41)μmol/L,丁酰胆碱酯酶(BuChE)IC_(50)=(1.02±0.13)μmol/L),并且对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高于市售药物多奈哌齐4倍.同时CB8对PC12细胞的毒性在(6.25~100μmol/L)浓度下也与多奈哌齐相当,证明CB8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胆碱酯酶 阿尔茨海默症
下载PDF
基于AIE分子-适配体探针的银离子检测研究
12
作者 金嘉杰 胡超 +3 位作者 殷康 纪川 牛俊峰 孙海亚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重金属污染是当下严峻的环境问题。传统的水体重金属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慢速且高成本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新型检测技术意义重大。本文以银离子作为检测对象,利用核酸适配体技术和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 重金属污染是当下严峻的环境问题。传统的水体重金属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慢速且高成本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新型检测技术意义重大。本文以银离子作为检测对象,利用核酸适配体技术和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技术,将特定的核酸适配体与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阳离子型AIE分子(四苯基乙烯衍生物TPEDPy2CH3I)结合,构建了一种针对水体中银离子浓度检测的新型复合探针体系。该检测方法具有高选择性、快速响应和低检测限等特点,同时也能够为水体中其他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银离子 静电作用 聚集诱导发光 核酸适配体 探针体系
下载PDF
聚吡咯包裹WO_(3-x)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光动力光热和杀菌性能
13
作者 祁星瑞 靳焘 《广州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67-70,I0004,共5页
利用氯化钨和吡咯等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和原位还原制备了聚吡咯包裹的WO_(3-x)纳米粒子。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了复合材料,通过单线态氧生成能力、光热测试和体外杀菌实验,对比了聚吡咯包裹前后WO_(3-x)纳米粒子的光动力光热和杀菌性... 利用氯化钨和吡咯等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和原位还原制备了聚吡咯包裹的WO_(3-x)纳米粒子。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了复合材料,通过单线态氧生成能力、光热测试和体外杀菌实验,对比了聚吡咯包裹前后WO_(3-x)纳米粒子的光动力光热和杀菌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聚吡咯包裹的WO_(3-x)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在808 nm照射下具有较好的单线态氧生成能力及光热性能。体外杀菌实验证明了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优秀的杀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分别为99.89%和9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聚吡咯 光动力 光热 杀菌
下载PDF
玉米叶面喷施全营养型水溶肥料试验
14
作者 王彭双 薛飞扬 +4 位作者 陈玉君 李茹 孟思宇 刘荣 韩效钊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54-56,61,共4页
在基肥基础上于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对玉米喷施含氮、磷、钾、钙、镁、锌、硼、锰、铁、钼、铜全营养型液体水溶肥料,能较好地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和空白对照比较,喷施水溶肥料后每公顷增产分别为765 kg、1 102.... 在基肥基础上于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对玉米喷施含氮、磷、钾、钙、镁、锌、硼、锰、铁、钼、铜全营养型液体水溶肥料,能较好地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和空白对照比较,喷施水溶肥料后每公顷增产分别为765 kg、1 102.5 kg,增产率分别为8.90%、13.35%,每公顷增加纯收益分别为1 948.5元、2 430元;玉米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也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溶肥料 全营养 叶面喷施
下载PDF
7种植物精油对空气自然菌落抑制作用研究
15
作者 侯绪和 杨梦娇 +5 位作者 韦升艳 蓝春 黄汉丽 何慧 张舵 吕保樱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37-140,共4页
本研究利用自然沉降法收集空气微生物,采用平板计数法统计植物精油添加前后的空气微生物菌落数,并计算其抑菌率。根据抑菌率筛选出2种精油在其最佳抑菌浓度下进行添加不同体积精油的实验以及进行干扰项测试实验。结果表明,7种植物精油中... 本研究利用自然沉降法收集空气微生物,采用平板计数法统计植物精油添加前后的空气微生物菌落数,并计算其抑菌率。根据抑菌率筛选出2种精油在其最佳抑菌浓度下进行添加不同体积精油的实验以及进行干扰项测试实验。结果表明,7种植物精油中有5种精油的最佳抑菌率达到70%以上,抑菌作用由强至弱的顺序为:柠檬草、柠檬、野橘、薰衣草、艾叶、薄荷、依兰。根据抑菌作用和筛选出的2种较易获得的植物精油为柠檬草精油和艾叶精油。在干扰项测试中,市售祖马龙香水对2种精油无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空气微生物 自然沉降法 抑菌率
下载PDF
聚醚共改性硅油消泡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16
作者 易分 李亮 +1 位作者 张华芳 张倚铭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3期28-30,共3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乳液型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剂,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消泡剂所用聚醚共改性硅油,合成聚醚共改性硅油合成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 h,催化剂用量为0.2 mL,低含氢硅油/聚醚L61为1:2,反应温度为110℃,产率可达77%。制备的消泡剂... 合成了一种新型乳液型聚醚改性硅油消泡剂,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消泡剂所用聚醚共改性硅油,合成聚醚共改性硅油合成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 h,催化剂用量为0.2 mL,低含氢硅油/聚醚L61为1:2,反应温度为110℃,产率可达77%。制备的消泡剂与乳化剂、增稠剂等复配,具有良好的消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型 聚醚改性硅油 消泡剂
下载PDF
顺丁橡胶/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7
作者 王庆鹏 陈俊雄 +3 位作者 刘景镔 刘婉璐 朱俊儒 侯玉双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2期59-63,共5页
为了改善聚乳酸(PLA)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将顺丁橡胶(BR)与聚乳酸进行熔融共混制备BR/PLA复合材料,并对BR/PLA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测试.结果表明,引入顺丁橡胶会使聚乳酸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均得到明显提高,当... 为了改善聚乳酸(PLA)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将顺丁橡胶(BR)与聚乳酸进行熔融共混制备BR/PLA复合材料,并对BR/PLA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测试.结果表明,引入顺丁橡胶会使聚乳酸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均得到明显提高,当加工温度为210℃,加工时间8 min,转子转速60 r/min,BR/PLA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随着BR含量的增加,PLA/B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减小,而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冲击强度逐渐增大.BR的加入使PLA的结晶密度减小,球晶完整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乳酸 顺丁橡胶 力学性能 结晶
下载PDF
两种形貌的高储电性能ZnCo_(2)O_(4)电极材料
18
作者 李少琪 陈婷婷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4期68-72,共5页
由于ZnCo_(2)O_(4)具有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超级电容器领域的一种重要电极材料.通过水热、退火两步处理,制备了两种不同形貌的ZnCo_(2)O_(4)材料,并在三电极体系中测试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结果表明,花状形貌的ZnCo_(2)O_(4... 由于ZnCo_(2)O_(4)具有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超级电容器领域的一种重要电极材料.通过水热、退火两步处理,制备了两种不同形貌的ZnCo_(2)O_(4)材料,并在三电极体系中测试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结果表明,花状形貌的ZnCo_(2)O_(4)纳米片微球比纳米片状ZnCo_(2)O_(4)的性能更好.电流密度1 A·g^(-1)时,ZnCo_(2)O_(4)纳米片微球电极的比电容高达3 005.0 F·g^(-1);电流密度20 A·g^(-1)时,比电容仍能保持2150.0F·g^(-1),电容保持率为71.5%.循环充/放电10000次后,电容保持率仍达到93.8%.该ZnCo_(2)O_(4)纳米片微球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极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 钴酸锌 超级电容器 纳米片微球
下载PDF
香菜衍生的碳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9
作者 王丽爽 陈婷婷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3期80-84,共5页
绿色可再生的废弃香菜富含异质元素且种植广泛容易获取,是一种有前途的碳源.通过简便的碳化活化处理,成功合成了香菜衍生的多孔碳材料(CDPCs).并通过调整KOH与碳材料的活化比例,制备了三种混合比例的样品,探索了最佳超级电容器性能的电... 绿色可再生的废弃香菜富含异质元素且种植广泛容易获取,是一种有前途的碳源.通过简便的碳化活化处理,成功合成了香菜衍生的多孔碳材料(CDPCs).并通过调整KOH与碳材料的活化比例,制备了三种混合比例的样品,探索了最佳超级电容器性能的电极材料.在三电极系统下进行电化学测试表明,CDPC4-1电极在1 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到316 F·g^(-1);电流密度15 A·g^(-1)时,电容仍保持70.9%,且在此电流密度下经过5000次充放电测试后,仍能保持99.8%的初始电容.该绿色环保可再生的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菜 生物质 多孔碳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历史分析在促进应用化学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20
作者 贾威如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67,共1页
历史不仅记录了应用化学自诞生以来的重大发现和转折点,而且深刻影响着科学研究的方向与进程。通过对过往成就和挑战的细致回顾,可以更好地理解应用化学的演变轨迹,这对于当前和未来的科学工作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历史分析为理解复杂... 历史不仅记录了应用化学自诞生以来的重大发现和转折点,而且深刻影响着科学研究的方向与进程。通过对过往成就和挑战的细致回顾,可以更好地理解应用化学的演变轨迹,这对于当前和未来的科学工作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历史分析为理解复杂科学概念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同时也揭示了科学知识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适应社会需求和技术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科学概念 演变轨迹 科学研究 技术革新 科学知识 适应社会需求 转折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