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灰资源化回收及超临界水热合成纳米氧化锌系统工艺
1
作者 刘璐 王树众 +4 位作者 刘伟 张宝权 刘慧 刘辉 赵君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为了对锌灰进行资源化回收及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将湿法回收工艺和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相结合,将锌灰生成价值较高的纳米氧化锌产品,采用Aspen Plus软件平台,建立了完整的系统工艺,并分析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物料成本及能耗成本。在硫酸... 为了对锌灰进行资源化回收及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将湿法回收工艺和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相结合,将锌灰生成价值较高的纳米氧化锌产品,采用Aspen Plus软件平台,建立了完整的系统工艺,并分析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物料成本及能耗成本。在硫酸浓度为2 mol·L^(-1)、固液比为1∶8、浸出温度为50℃、浸出时间为2 h、搅拌器转速为300 r·min^(-1)的条件下,锌灰中锌的浸出率达到了95%以上。除杂过程除去了Fe、Al、Ni、Cu等杂质,除杂后的溶液中锌的质量分数达到了97%。利用锌灰浸出液在400℃和25 MPa的超临界条件下,合成了平均粒径为26 nm的纳米氧化锌,晶体结晶度良好,纯度较高。通过与纯物料所合成的纳米氧化锌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显著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灰资源化回收 超临界水热合成 纳米氧化锌 高值化利用
下载PDF
超临界溶剂热合成纳米磷酸铁锂晶体生长机制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宝权 王树众 +2 位作者 刘璐 刘慧 杨健乔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针对目前超临界溶剂热合成纳米磷酸铁锂(LiFePO_(4))的晶体生长机制及反应参数影响规律尚不明确的问题,采用超临界溶剂热合成方法在340~400℃反应温度下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8~85 nm的LiFePO_(4)粉体,表征并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及粒径等性... 针对目前超临界溶剂热合成纳米磷酸铁锂(LiFePO_(4))的晶体生长机制及反应参数影响规律尚不明确的问题,采用超临界溶剂热合成方法在340~400℃反应温度下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8~85 nm的LiFePO_(4)粉体,表征并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及粒径等性能,评估了超临界乙醇中纳米LiFePO_(4)晶体生长过程表观活化能及生长机制,并建立了纳米LiFePO_(4)晶体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纳米LiFePO_(4)在超临界溶剂中的生长过程对其最终尺寸起主导作用,且生长过程受表面反应控制,符合多核控制的二阶生长动力学。纳米LiFePO_(4)产物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400℃下获得的样品在0.1 C(C为电池充放电倍率)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53.5 mA·h/g,放电倍率提高至5 C时容量保持率为68.3%。在340℃反应温度下:所得产物中的杂质(Li_(3)Fe_(2)(PO_(4))_(3)和Fe_(3)(PO_(4))_(2))导致电池出现了严重的极化效应;在高速充放电下,容量严重衰减,5 C倍率容量保持率仅为46.9%。本研究揭示了超临界溶剂热合成纳米LiFePO_(4)晶体的生长机制,可为后续工艺参数优化及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溶剂热合成 磷酸铁锂 晶体生长 纳米化
下载PDF
掺铁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的生长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玉祥 郑威 +1 位作者 刘彩霞 王锐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457,共4页
在LiNbO3(LN)中掺进 0 .0 1%Fe2 O3(质量分数 )和 10 .9%K2 O(摩尔分数 )助熔剂 ,用顶部籽晶 (TSSG)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 (SLN∶Fe) ,以及采用Czochralski法生长同成分掺铁铌酸锂 (CLN∶Fe)。测试了晶体的晶格常数、吸收光谱... 在LiNbO3(LN)中掺进 0 .0 1%Fe2 O3(质量分数 )和 10 .9%K2 O(摩尔分数 )助熔剂 ,用顶部籽晶 (TSSG)法生长近化学计量比掺铁铌酸锂 (SLN∶Fe) ,以及采用Czochralski法生长同成分掺铁铌酸锂 (CLN∶Fe)。测试了晶体的晶格常数、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Li+取代反位铌(NbLi4 +)和占据锂空位 ,使SLN∶Fe晶体的晶格常数变小。SLN∶Fe晶体的吸收边相对于CLN∶Fe晶体发生了紫移。SLN∶Fe晶体的OH吸收峰移到 3 466cm- 1 。利用二波耦合光路测试了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和响应时间 ,计算了有效载流子浓度。测试结果表明 :SLN∶Fe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达到 2 8cm- 1 ,而CLN∶Fe晶体的指数增益系数为 18cm- 1 ;SLN∶Fe晶体的响应速度比CLN∶Fe晶体提高了 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化学计量比 掺铁铌酸锂 晶体生长 光学性能 研究 提拉法 顶部籽晶溶液
下载PDF
手性氨基酸对手性碳酸钙生物矿物的诱导与调控
4
作者 江文革 李晏安 +3 位作者 邢一 李海宾 宋建伟 刘悦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9-283,共5页
手性生物矿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病理学和材料学研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手性生物矿物产生机制的探究逐渐成为现代热点研究领域。在生物矿化过程中,手性矿化蛋白质分子通过其手性氨基酸残基来实现对... 手性生物矿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病理学和材料学研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手性生物矿物产生机制的探究逐渐成为现代热点研究领域。在生物矿化过程中,手性矿化蛋白质分子通过其手性氨基酸残基来实现对生物矿物的调控。本工作从构成手性矿化蛋白质的酸性氨基酸(L-天冬氨酸)、中性氨基酸(L-丙氨酸)和碱性氨基酸(L-赖氨酸)出发,仿生模拟碳酸钙生物矿物生长的手性环境,诱导合成了手性碳酸钙(球霰石)生物矿物。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手段,揭示了各种手性氨基酸在手性碳酸钙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酸性氨基酸分子负责球霰石手性结构的调控,碱性氨基酸和中性氨基酸主要负责诱导产生球霰石物相。本研究为手性生物矿物的产生过程构建了新的理论模型,以期促进手性生物材料的合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氨基酸 酸碱性 手性诱导 球霰石 生物矿化
下载PDF
Morphology prediction of dihydroxylammonium 5,5'-bistetrazole-1,1'-diolate (TKX-50) crystal in different solvent systems using modified attachment energy model
5
作者 Fang Chen Tao Zhou +4 位作者 Lijie Li Chongwei An Jun Li Duanlin Cao Jianlo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81-193,共13页
In order to theoretically study the growth morphology of dihydroxylammonium 5,5’-bistetrazole-1,1’-dio late(TKX-50)crystal in different solvent systems,crystal–solvent models were established,and then molecular dyn... In order to theoretically study the growth morphology of dihydroxylammonium 5,5’-bistetrazole-1,1’-dio late(TKX-50)crystal in different solvent systems,crystal–solvent models were established,and then molecular dynamics(MD)methods were adopted as a means to simulate particle motion.Modified attachment energy(MAE)model was employed to calculate the growth morphology of TKX-50.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MPASS force field and RESP charge are suitable for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KX-50.The morphologically dominant growth surfaces of TKX-50 in vacuum are(020),(011),(11–1),(100)and(120),respectively.In water(H_(2)O)and N,N-dimethylformamide(DMF)solvents,the(11–1)face is the largest in the habit face,the growth rate of(020)face becomes faster.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the aspect ratios of TKX-50 crystal in DMF solvent increase,and the areas of the(120)faces decrease.In ethylene glycol/H_(2)O mixed solvent system with volume ratio of 1/1,aspect ratio of TKX-50 is relatively small.In formic acid/H_(2)O mixed solvents with different volume ratios(1/4,1/3,1/2,1/1 and 2/1),aspect ratio of TKX-50 is relatively small when volume ratio is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KX-50 Crystal morphology Solvents Modified attachment energy model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下载PDF
GaAs晶体在不同应变下生长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
作者 袁用开 陈茜 +5 位作者 高廷红 梁永超 谢泉 田泽安 郑权 陆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9-177,共9页
GaAs晶体的高质量生长对于制造高性能高频微波电子器件和发光器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对GaAs晶体沿[110]晶向的诱导结晶进行模拟,并采用最大标准团簇分析、双体分布函数和可视化等方法研究应变对生长过程和缺陷形成的影... GaAs晶体的高质量生长对于制造高性能高频微波电子器件和发光器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对GaAs晶体沿[110]晶向的诱导结晶进行模拟,并采用最大标准团簇分析、双体分布函数和可视化等方法研究应变对生长过程和缺陷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应变条件下GaAs晶体的结晶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在初始阶段,施加一定拉应变和较大的压应变后,体系的晶体生长速率发生降低,且应变越大,结晶速率越低.此外,随着晶体的生长,体系形成以{111}小平面为边界的锯齿形界面,生长平面与{111}小平面之间的夹角影响固液界面的形态,进而影响孪晶的形成.施加拉应变越大,此夹角越小,形成孪晶缺陷越多,结构越不规则.同时,体系中极大部分的位错与孪晶存在伴生关系,应变的施加可以抑制或促进位错的形核,合适的应变甚至可以使晶体无位错生长.本文从原子尺度上研究GaAs的微观结构演化,可为晶体生长理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GAAS 诱导结晶 应变
下载PDF
A型沸石的水热制备及生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申少华 李爱玲 +1 位作者 张术根 王大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32-737,共6页
通过对A型沸石的水热制备实验和晶体生长过程的检测表征研究,揭示了水热体系A型沸石晶粒的生成经历了前驱物溶解→成核并形成小晶粒→小晶粒的聚合生长(取向连生和配向附生)→晶粒的聚集生长(溶解和结晶)等4个阶段。聚合生长是小晶粒之... 通过对A型沸石的水热制备实验和晶体生长过程的检测表征研究,揭示了水热体系A型沸石晶粒的生成经历了前驱物溶解→成核并形成小晶粒→小晶粒的聚合生长(取向连生和配向附生)→晶粒的聚集生长(溶解和结晶)等4个阶段。聚合生长是小晶粒之间通过取向连生与配向附生形成粒度更大的晶粒的过程,而聚集生长则是物料从小尺寸晶粒向大尺寸晶粒输运的重结晶过程,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小晶粒的溶解和大晶粒的重结晶过程,但热力学驱动力都是由于晶粒平均粒度的增大降低了体系总的表面自由能。聚合生长是A型沸石晶粒长大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沸石 水热法 晶体生长 聚合生长 聚集生长 负离子配位多面体 生长基元模型 制备
下载PDF
硬脂酸稀土对PVC热稳定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郑玉婴 蔡伟龙 +1 位作者 傅明连 孙瑞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33-1536,共4页
采用FTIR及XRD对硬脂酸稀土稳定剂进行结构表征 ,可知硬脂酸稀土中硬脂酸酸根与稀土离子间的作用主要是离子键性质的 ,且硬脂酸稀土具有层状晶体结构 ,晶层中稀土离子倾斜于基面。刚果红法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硬脂酸稀土用量增加 ,PVC的... 采用FTIR及XRD对硬脂酸稀土稳定剂进行结构表征 ,可知硬脂酸稀土中硬脂酸酸根与稀土离子间的作用主要是离子键性质的 ,且硬脂酸稀土具有层状晶体结构 ,晶层中稀土离子倾斜于基面。刚果红法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硬脂酸稀土用量增加 ,PVC的热稳定时间呈现增加的趋势 ,4种不同稀土硬脂酸盐稳定能力大小顺序为Last>Ndst>Yst>Dyst。通过FTIR对PVC稀土稳定体系稳定机理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Last和Ndst两种稀土稳定剂能取代不稳定的Cl原子 ,阻止PVC分子链上脱HCl反应 ,改变构象使其达到稳定的效果。Yst和Dyst在改变构象方面贡献较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稀土 PVC 硬脂酸盐 分子链 稀土稳定剂 取代 热稳定性 FTIR 构象 稳定能
下载PDF
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的理论模型与晶粒形貌 被引量:55
9
作者 李汶军 施尔畏 +1 位作者 仲维卓 殷之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7-125,共9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形貌判定准则———配位多面体生长习性法则。首先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晶体的生长机理模型和界面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晶体形貌判定法则。即晶体的各晶面的生长速度与其结构中的配位多面...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形貌判定准则———配位多面体生长习性法则。首先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晶体的生长机理模型和界面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晶体形貌判定法则。即晶体的各晶面的生长速度与其结构中的配位多面体在界面上显露的元素种类有关。显露配位多面体顶点的晶面生长速度快,显露面的晶面生长速度慢,显露棱的晶面生长速度介于两者之间。此外,晶体的各晶面的生长速度还与配位多面体在界面上显露的元素数目有关。显露配位多面体元素数目多的晶面生长速度快。根据此法则成功地解释了γAlO(OH)晶体和极性晶体ZnO,SiO2的形貌特征。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两种晶体形貌的调制方法,即添加剂调制法和过饱和度调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 负离子 配位多面体 晶粒 模型 晶体生长
下载PDF
Mg_(3)Bi_(2)/Mg_(2)Sn纳米复合膜的微结构及热电性能
10
作者 杨爽 宋贵宏 +4 位作者 陈雨 冉丽阳 胡方 吴玉胜 尤俊华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7-475,484,共10页
利用高真空磁控溅射技术,通过高纯Mg靶和自制Mg-Bi-Sn合金靶的顺序溅射沉积,制备了Mg_(3)Bi_(2)/Mg_(2)Sn纳米复合薄膜。沉积薄膜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由X射线衍射(XRD)图谱确定,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谱仪... 利用高真空磁控溅射技术,通过高纯Mg靶和自制Mg-Bi-Sn合金靶的顺序溅射沉积,制备了Mg_(3)Bi_(2)/Mg_(2)Sn纳米复合薄膜。沉积薄膜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由X射线衍射(XRD)图谱确定,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谱仪(EDS)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沉积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通过霍尔实验获得,电导率和Seebeck系数由Seebeck/电阻测试分析系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沉积薄膜由Mg_(3)Bi_(2)和Mg_(2)Sn两相组成,随着薄膜中Mg_(2)Sn含量的增加,沉积薄膜的室温载流子浓度增加而迁移率下降。在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随薄膜中Mg_(2)Sn含量的增加,薄膜Seebeck系数不断升高而电导率下降。Mg_(2)Sn相原子含量为28.22%的沉积薄膜在155℃获得最高功率因子为1.2 mW·m^(-1)·K^(-2)。在Mg_(3)Bi_(2)薄膜中加入适量的Mg_(2)Sn第二相,可明显提升Mg_(3)Bi_(2)薄膜材料的功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Mg_(3)Bi_(2)/Mg_(2)Sn纳米复合膜 SEEBECK系数 相界面 载流子浓度 迁移率 电导率
下载PDF
HFCVD衬底三维温度场有限元法模拟 被引量:15
11
作者 徐锋 左敦稳 +2 位作者 卢文壮 李磊 王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5,共5页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方法制备金刚石薄膜设备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金刚石膜的产业化生产,其中衬底温度是沉积高质量CVD金刚石膜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此,首先分析大面积HFCVD系统的热交...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方法制备金刚石薄膜设备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金刚石膜的产业化生产,其中衬底温度是沉积高质量CVD金刚石膜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此,首先分析大面积HFCVD系统的热交换过程,建立大面积HFCVD系统衬底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传统纯热辐射模型相比,本模型更加接近实际系统,并较好符合试验测定的结果。根据三维有限元模型开展对大面积HFCVD系统衬底温度场的有限元仿真研究,得到HFCVD系统衬底温度场的三维分布规律,并讨论热丝直径、热丝温度、热丝根数、热丝-衬底距离和水冷散热系数等对衬底温度大小及均匀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适宜金刚石膜生长的参数范围内,热丝参数和衬底接触热阻对衬底温度大小有显著影响,由于衬底内部的三维热传导使得衬底温度场更加均匀,各参数对衬底温度场的均匀性影响不大。研究结果为高质量制备金刚石膜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金刚石膜 温度场 有限元法 模拟
下载PDF
氮化硅针状晶体的制备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景贤 江东亮 +2 位作者 谭寿洪 归林华 阮美玲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46,共5页
采用Si粉直接氮化的方法制备氮化硅针状晶体 .通过热力学计算 ,选择了晶体生长的温度和压力范围 .探讨了温度、压力、添加剂等对针状晶体晶相、形貌、产率的影响 ,并在 1 850℃ ,CaO质量分数为 1 0 %条件下 ,制备了长径比为 4~ 1 0的 ... 采用Si粉直接氮化的方法制备氮化硅针状晶体 .通过热力学计算 ,选择了晶体生长的温度和压力范围 .探讨了温度、压力、添加剂等对针状晶体晶相、形貌、产率的影响 ,并在 1 850℃ ,CaO质量分数为 1 0 %条件下 ,制备了长径比为 4~ 1 0的 β -Si3N4 针状晶体 ,产率为 68% .采用XRD ,TEM ,SEM对得到的氮化产物及针状晶体进行了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晶体 氮化硅 长径比 制备 晶体生长 陶瓷
下载PDF
乌梅提取液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萍 沈玉华 +3 位作者 谢安建 李士阔 黄方志 裘灵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04-1609,共6页
本文研究了水体系中加入乌梅提取液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FTIR、SEM及XRD等测试方法对所得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加乌梅提取液的体系中形成的晶体为一水合草酸钙(COM)晶体,加入乌梅提取液后,形成的是二水合草酸钙(COD)晶... 本文研究了水体系中加入乌梅提取液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FTIR、SEM及XRD等测试方法对所得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加乌梅提取液的体系中形成的晶体为一水合草酸钙(COM)晶体,加入乌梅提取液后,形成的是二水合草酸钙(COD)晶体,而且COD晶体的尺寸随着乌梅提取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直至消失,这说明乌梅提取液具有抑制草酸钙晶体生长的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乌梅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本文还通过电导率法研究了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动力学过程,发现乌梅提取液主要能抑制草酸钙晶体的成核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钙 泌尿结石 乌梅 抑制 电导率
下载PDF
BSO晶体生长固/液边界层结构的实时观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仇怀利 王爱华 +2 位作者 尤静林 陈辉 殷绍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9-531,共3页
实时测量BSO晶体水平区熔法生长过程中,研究固/液边界层以及边界层两侧的晶体和熔体的显微拉曼光谱,晶体生长固/液边界层以及边界层两侧的熔体和晶体的结构特征,生长基元结构从熔体结构经边界层过渡到晶体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BSO... 实时测量BSO晶体水平区熔法生长过程中,研究固/液边界层以及边界层两侧的晶体和熔体的显微拉曼光谱,晶体生长固/液边界层以及边界层两侧的熔体和晶体的结构特征,生长基元结构从熔体结构经边界层过渡到晶体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BSO熔体中存在Bi3 O4和[SiO4]的键合结构;Bi3 O4分子基团在固/液边界层聚合形成[BiO7]八面体单体、多聚体,与[SiO4]结构基团联结,在通过固/液边界层时进入格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生长 边界层结构 观测研究 显微拉曼光谱 BSO晶体 生长过程 实时测量 结构特征 变化过程 晶体结构 熔体结构 生长基元 键合结构 聚合形成 分子基团 结构基团 区熔法 八面体 多聚体 格位
下载PDF
溶液、熔体中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的分布与缔合 被引量:14
15
作者 仲维卓 张学华 +1 位作者 罗豪甦 华素坤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5-199,共5页
根据对晶体生长溶液、熔体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剖析了溶液和熔体中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的分布及其缔合过程,总结出了不同过饱和溶液和不同过冷度熔体中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的缔合形式和维度的规律。在靠近晶体的边界层处已出现与晶体... 根据对晶体生长溶液、熔体拉曼光谱的测试结果,剖析了溶液和熔体中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的分布及其缔合过程,总结出了不同过饱和溶液和不同过冷度熔体中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的缔合形式和维度的规律。在靠近晶体的边界层处已出现与晶体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大维度生长基元。实验表明,生长基元的分布和缔合与溶液过饱和度和熔体过冷度密切相关,从而提出用拉曼光谱进行实时监控,寻找最佳生长物化条件,优化晶体生长边界层的厚度和大维度生长基元的数量,为选择最佳工艺条件提出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 熔体 拉曼光谱 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 生长基元缔合 边界层 晶体 生长机理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气体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金平 王立璞 +2 位作者 梁德青 郭开华 王如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4-369,共6页
在玻璃试管中就添加物和铁丝对HCFC141b(CH3CCl2F,R141b)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研究.首次发现铁丝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适当组合可以促使R141b水合物快速结晶成核和生长,并就它们对R141b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机理作了进一步探... 在玻璃试管中就添加物和铁丝对HCFC141b(CH3CCl2F,R141b)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研究.首次发现铁丝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适当组合可以促使R141b水合物快速结晶成核和生长,并就它们对R141b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机理作了进一步探索,发现:在恒温槽温度一定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和铁丝与试管壁面的接触点共同决定了R141b水合物的最初结晶成核位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决定了结晶成核后水合物的生长区域;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浓度越高,R141b水合物的生长越快;一水合草酸钾对R141b水合物的生成过程则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表面活性剂 生成过程 成核 生长
下载PDF
氮掺杂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及掺杂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于洋洋 于美燕 +2 位作者 张玥 孙伟伟 刘盈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57-1662,共6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尿素为氮源制备了N掺杂二氧化钛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粉体晶粒尺寸、物相及光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掺杂有效抑制了二氧化钛晶粒的长大,并使TiO2光吸收效果大大提高。采用...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尿素为氮源制备了N掺杂二氧化钛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粉体晶粒尺寸、物相及光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掺杂有效抑制了二氧化钛晶粒的长大,并使TiO2光吸收效果大大提高。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掺杂机理进行研究证明,N掺杂有效减小了TiO2带隙宽度,使吸收谱红移,相比替位氮掺杂,间隙氮掺杂更有利于提高光吸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 密度泛函 替位氮 间隙氮
下载PDF
第二相粒子含量对基体晶粒长大影响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宋晓艳 谷南驹 +1 位作者 刘国权 王宝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2-596,共5页
利用作者自行开发和改良的MonteCarlo计算机仿真算法,对含不同数量第二相粒子的虚拟材料基体中三维晶粒长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粒子体积分数增加,晶粒长大指数下降,停滞状态的晶粒尺寸分布宽度减小.通过计... 利用作者自行开发和改良的MonteCarlo计算机仿真算法,对含不同数量第二相粒子的虚拟材料基体中三维晶粒长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粒子体积分数增加,晶粒长大指数下降,停滞状态的晶粒尺寸分布宽度减小.通过计算机仿真获得了极限晶粒尺寸和粒子参量间的定量关系,并由几何模型绘出了证明.与文献中已有理论模型、计算机仿真及实验结果进行的比较分析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相粒子 三维晶粒长大 计算机仿真 复相材料
下载PDF
炻质瓷装饰用无公害镉硒大红釉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曹春娥 王迎军 +2 位作者 郑乃章 熊春华 沈华荣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成功地制备了一种适用炻质瓷装饰的大红釉。该釉以包裹型镉硒红色料为着色剂 ,基釉为长石石灰混合生料釉 ,氧化气氛下烧成。新的釉料完全无镉溶出 ,不含铅、铋、钡、锌、锑、铜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符合当前陶瓷装饰必须无公害的新理念... 成功地制备了一种适用炻质瓷装饰的大红釉。该釉以包裹型镉硒红色料为着色剂 ,基釉为长石石灰混合生料釉 ,氧化气氛下烧成。新的釉料完全无镉溶出 ,不含铅、铋、钡、锌、锑、铜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符合当前陶瓷装饰必须无公害的新理念。用SEM ,EPMA ,OM ,XRD等对釉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定性与成分分析 ,研究了其显色机理。对釉的主要性能如分光反射率、热膨胀系数、显微硬度、熔融温度、铅镉溶出量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釉的物相组成主要是玻璃相、残余石英及ZrSiO4 Cd(SxSe1 -x)色料 ;该釉是未熔融的包裹型色料晶体呈色 ,色料在釉中均匀分布 ;坯釉中间层发育良好 ,有莫来石、钙长石类晶体析出。其成熟温度为 115 0~ 12 0 0℃ ,呈色纯正 ,鲜艳明快 ,不流不裂 ,釉面硬度高 ,耐化学腐蚀性好 ,铅、镉溶出量完全达到ISO 64 862 :1999(E)新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硒红色料 大红釉 无公害 呈色机理
下载PDF
SAPMAC法生长蓝宝石晶体的温场设计、工艺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许承海 韩杰才 +2 位作者 张明福 孟松鹤 左洪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4-348,共5页
采用SAPMAC法,以α向为结晶取向,生长出φ240mm×210mm,重27.5kg的完整透明的蓝宝石单晶.从理论上探讨了缺陷密度及晶体开裂与温度分布、生长速率、冷却速率等晶体生长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设计了SAPMAC法生长大尺寸晶体的最佳温... 采用SAPMAC法,以α向为结晶取向,生长出φ240mm×210mm,重27.5kg的完整透明的蓝宝石单晶.从理论上探讨了缺陷密度及晶体开裂与温度分布、生长速率、冷却速率等晶体生长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设计了SAPMAC法生长大尺寸晶体的最佳温场分布、工艺控制.利用专用设备加工出大尺寸晶棒、板状窗口,并测试了标准样品的红外透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冷心放肩微量提拉法 温度场设计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