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诱导晶化(MIC)模式非晶晶化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
1
作者 向斐斐 李傲 +3 位作者 范浩涵 林杨剑 程峰 葛炳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非晶晶化作为一种制备晶体材料的有效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采用金属诱导晶化(metal induced crystallization,MIC)法显著降低材料的晶化温度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为探究MIC模式下温度对金属催化剂扩散行为及晶化过程中材料结构... 非晶晶化作为一种制备晶体材料的有效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采用金属诱导晶化(metal induced crystallization,MIC)法显著降低材料的晶化温度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为探究MIC模式下温度对金属催化剂扩散行为及晶化过程中材料结构变化的本征影响,本研究以金属Pt诱导非晶硅晶化为例,采用透射电镜结合原位热学研究方法,在原子尺度上直接观察MIC模式下非晶硅的晶化过程。结果显示在550℃下Pt/Si界面处产生了硅化物Pt_(2)Si等化合物,使得材料界面处出现明显的结构变化。而当温度升高至650℃时,Pt会以颗粒移动的形式发生扩散,且扩散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几何结构变化。Pt与非晶硅不同的扩散速度会导致界面处出现柯肯达尔孔洞而阻碍界面处两种材料的进一步扩散。当温度升高至700℃时,非晶硅发生晶化,且在此过程中Pt对非晶硅的晶化起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 原位 MIC 非晶硅
下载PDF
激光辐射波长和脉冲寿命对碲化镉熔化阈值的影响
2
作者 列维茨基·谢尔盖 曹泽祥 +1 位作者 柯巴·亚历山大 柯巴·玛丽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5,共6页
碲化镉的相对分子量为240,密度为5.885 g/cm^(3),熔点为1092℃。碲化镉是一种Ⅱ-Ⅵ族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属于直接带隙型,带隙宽度为1.56 eV。碲化镉是制造X射线、伽马射线和红外线探测器的基本材料。对碲化镉的特别关注主要是由于其大... 碲化镉的相对分子量为240,密度为5.885 g/cm^(3),熔点为1092℃。碲化镉是一种Ⅱ-Ⅵ族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属于直接带隙型,带隙宽度为1.56 eV。碲化镉是制造X射线、伽马射线和红外线探测器的基本材料。对碲化镉的特别关注主要是由于其大原子数和大的光电吸收截面。在基于CdTe的伽马辐射势垒探测器结构中,其表面的处理方法之一是纳秒激光照射,在某些情况下,纳秒激光照射可以在触点(Ag、In、Au)和势垒形成的技术处理阶段优化所需的表面参数。另一种方法是在脉冲激光照射下在碲化镉表面形成有序的纳米结构。对基于半导体及其结构的脉冲激光器,可根据其不同的脉冲持续时间τ_(p)和辐射波长λ将其分类。例如,红宝石激光器(λ=694 nm)、钕激光器(一次谐波1064 nm和两次谐波532 nm)、准分子KrF激光器(248 nm)和XeF激光器(351 nm)等,其脉冲持续时间分别为7、20、80、120 ns。这些激光器常被应用于表面修饰等领域。因此,往往有必要事先知道或至少估计在脉冲激光辐射下碲化镉表面的熔化温度和阈值,这取决于激光脉冲持续时间τ_(p)、辐射波长(光吸收系数α(λ))以及碲化镉表面本身的电物理参数,特别是表面重组率S和非平衡电荷载流子的寿命。这些参数取决于表面处理的方法和掺杂物的浓度。在上述情况下,实验研究是非常耗费人力和时间的,因此基于τ_(p)、α(λ)和碲化镉表面本身的电物理参数对融化阈值th和表面温度进行理论计算变得非常重要。本工作采用激光照射碲化镉,辐射波长为300~800 nm,脉冲持续时间为7~120 ns。为了以非破坏性的和有效的方法来管理接近表面层状态的CdTe,在T=80 K下进行了光致发光实验。为了监测熔化阈值,研究了由Acrorad公司制造和抛光的尺寸为5 mm×5 mm×0.5 mm的Cl补偿p-CdTe(111)单晶的光致发光光谱。经过研究发现,在激光脉冲寿命从7ns到1μs的范围内,CdTe熔化阈值明显取决于光吸收系数α(λ)。因为在脉冲寿命长于1μs的情况下,热扩散深度明显大于CdTe中的激光辐射穿透深度,并开始依赖于反射系数R(λ)。对于较短的激光脉冲长度τ_(p),当辐射波长λ变化时,熔化阈值会发生显著变化。同时,非平衡过剩载流子参数的变化(如表面重组速度S从10^(3)m/s增加到10^(5)m/s,还有扩散深度LD从0.4μm增加到2μm)会对CdTe熔化阈值产生至少25%的影响。而且红宝石激光的脉冲持续时间在(20±5)ns区间内的变化导致相对熔化阈值的变化(ΔIth/Ith)为35%。CdTe熔化阈值的计算值可以有效地被用于优化脉冲激光对晶体的表面处理与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镉 熔化阈值 脉冲激光辐照 半导体激光掺杂
下载PDF
表面微结构对析晶沉积特性影响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3
作者 程成 段钟弟 +2 位作者 孙浩然 胡海涛 薛鸿祥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4-86,F0003,共14页
析晶污垢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换热设备中的有害结晶,损耗设备的换热性能。在换热表面设置粗糙微结构对流动和换热影响显著,也使得表面的析晶污垢沉积机理变得十分复杂。基于析晶沉积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有限差分-格子动力学耦合模型,对碳酸... 析晶污垢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换热设备中的有害结晶,损耗设备的换热性能。在换热表面设置粗糙微结构对流动和换热影响显著,也使得表面的析晶污垢沉积机理变得十分复杂。基于析晶沉积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有限差分-格子动力学耦合模型,对碳酸钙在微细通道换热表面的沉积特性进行分析,并讨论表面微结构单元的分布间距和高度对结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差分-格子动力学耦合模型能够有效模拟微结构背风面的局部涡流和换热表面的结垢过程;微结构分布间距的缩减和高度的增加均会明显使高壁温区域的析晶沉积过程由表面反应主导转变为传质扩散主导;与光滑换热表面的析晶沉积工况对比,微结构的设置及高度增加使换热表面污垢沉积量增多,相邻微结构间的涡也随沉积时间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 传热 反应动力学 沉积物 微结构
下载PDF
KDP晶体柱面生长速率实时测量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冰 王圣来 +3 位作者 房昌水 顾庆天 孙洵 李毅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8,共7页
KDP晶体生长速率高精度地实时测量有助于研究各种因素对晶体生长的影响.本文用激光偏振干涉法实现了对KDP晶体柱面生长速率和死区的实时测量,精度达到0.01μm/min.籽晶尺寸等实验条件影响测量的结果,小尺寸(约2mm×2mm)的晶体... KDP晶体生长速率高精度地实时测量有助于研究各种因素对晶体生长的影响.本文用激光偏振干涉法实现了对KDP晶体柱面生长速率和死区的实时测量,精度达到0.01μm/min.籽晶尺寸等实验条件影响测量的结果,小尺寸(约2mm×2mm)的晶体更有利于死区的表征, 溶解阶段造成的晶体表面位错坑是出现干扰测量的“异常”现象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P晶体 死区 生长速率 实时测量
下载PDF
PP/Talc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华明 曹建红 +2 位作者 胡岳华 敖伟琴 邱冠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3-176,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聚丙烯(PP)及PP/Talc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加入滑石粉后,PP/Talc的结晶速率、结晶度得到明显提高。结合Avrami和Ozawa方程得出一个适合于非等温的结晶动力学方程,并由此获得PP/Talc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聚丙烯(PP)及PP/Talc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加入滑石粉后,PP/Talc的结晶速率、结晶度得到明显提高。结合Avrami和Ozawa方程得出一个适合于非等温的结晶动力学方程,并由此获得PP/Talc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计算表明Talc能促进PP材料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 聚丙烯 TALC 复合材料 非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滑石粉 结晶度 结晶速率
下载PDF
碎屑岩骨架颗粒溶解的热力学模型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萌 黄思静 +4 位作者 冯明石 王琦 黄裕雄 董少峰 彭美丽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1-25,共5页
基于热力学平衡原理,探讨了不同温压条件下,碎屑岩在成岩过程中各种骨架颗粒溶解相关的9个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增量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结果说明:各种骨架颗粒(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以及铁镁暗色矿物中的辉石、角闪石等)在成岩过程中的稳定... 基于热力学平衡原理,探讨了不同温压条件下,碎屑岩在成岩过程中各种骨架颗粒溶解相关的9个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增量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结果说明:各种骨架颗粒(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以及铁镁暗色矿物中的辉石、角闪石等)在成岩过程中的稳定性都较弱,抗溶蚀能力都不高;铁镁暗色矿物和中基性斜长石在碎屑岩的成岩条件酸性介质中,比酸性斜长石和碱性长石更易发生溶解,形成次生溶蚀孔隙,为油气的储集和运移提供空间和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骨架颗粒 溶解 热力学模型 地质意义
下载PDF
偏高岭土合成4A沸石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建 董家禄 +1 位作者 刘杨 须沁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6,共6页
用XRD、FT IR、ICP、SEM、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偏高岭土合成4A沸石的晶化反应机理。偏高岭土在NaOH溶液中部分溶解 ,且结构迅速转变为偏高岭土 * ,并伴有硅铝酸钠凝胶形成。偏高岭土 *也不断在碱液的作用下凝胶化 ,生成的凝胶进一步再... 用XRD、FT IR、ICP、SEM、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偏高岭土合成4A沸石的晶化反应机理。偏高岭土在NaOH溶液中部分溶解 ,且结构迅速转变为偏高岭土 * ,并伴有硅铝酸钠凝胶形成。偏高岭土 *也不断在碱液的作用下凝胶化 ,生成的凝胶进一步再转变为4A沸石 ,这两个过程在大部分反应时间里是同时进行的 ,直到晶化结束。液相参与凝胶、4A沸石前驱及晶核等的形成和4A沸石的成长。偏高岭土 *的凝胶化速度是整个晶化过程的决定步骤 ,该晶化过程极易形成大量聚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A沸石 合成 偏高岭土 晶化机理
下载PDF
Zr_(52.5)Ni_(14.6)Al_(10)Cu_(17.9)Ti_5块体玻璃合金等温晶化与结构转变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国 边赞 陈国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8-462,共5页
对采用射流成形方法制备的Zr52.5Ni14.6Ai10Cu17.9Ti5块体玻璃合金进行等温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和SEM及TEM分析了块状玻璃态合金等温晶化时相转变及组织转变.实验表明,近玻璃转变温度Tg退火,组织... 对采用射流成形方法制备的Zr52.5Ni14.6Ai10Cu17.9Ti5块体玻璃合金进行等温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和SEM及TEM分析了块状玻璃态合金等温晶化时相转变及组织转变.实验表明,近玻璃转变温度Tg退火,组织仅发生部分晶化,近晶化温度Tx和高于Tx(703—723K)退火后,合金完全晶化,组织为Zr2Ni0.67O0.33+ZrAI(少量)+Zr2Cu(量);更高温度(753—823K)退火后,晶化组织中ZrAI和Zr2Cu数量相对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玻璃合金 等温晶化 相转变 纳米晶 锆合金
下载PDF
NaSCN和Na_2S_2O_3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光辉 张胜兰 +2 位作者 张春桃 万胜 陈雪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36-438,共3页
利用乙醇溶析结晶法从脱硫废液中分离NaSCN,采用平衡法测定Na2S2O3、NaSCN在水和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探讨其随温度及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加入乙醇作溶析剂使Na2S2O3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减小;乙醇的体积分数较大时... 利用乙醇溶析结晶法从脱硫废液中分离NaSCN,采用平衡法测定Na2S2O3、NaSCN在水和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探讨其随温度及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加入乙醇作溶析剂使Na2S2O3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减小;乙醇的体积分数较大时,Na2S2O3的溶解度接近0,此时进行分离能从脱硫废液中得到纯度较高的NaSCN;在温度为308.15 K、乙醇体积分数为0.2~0.3时,Na2S2O3和NaSCN的溶解度差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2O3 NASCN 脱硫废液 溶解度
下载PDF
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蚀实验热力学模型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10
作者 肖林萍 黄思静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通过碳酸盐 (方解石、白云石 )溶蚀作用实验室模拟研究 ,建立了溶蚀作用的热力学模型方程 ,对埋藏成岩的 3种不同温压条件下 (348.15 K,2 0 Mpa,373.15 K,2 5 Mpa,4 0 3.15 K,30 MPa)碳酸盐溶蚀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随着温度和压力... 通过碳酸盐 (方解石、白云石 )溶蚀作用实验室模拟研究 ,建立了溶蚀作用的热力学模型方程 ,对埋藏成岩的 3种不同温压条件下 (348.15 K,2 0 Mpa,373.15 K,2 5 Mpa,4 0 3.15 K,30 MPa)碳酸盐溶蚀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 ,碳酸盐溶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降低 ,因而溶解反应增强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的地质条件下 ,白云石较方解石更易溶蚀并形成次生孔隙 ,这为油气生成运移提供了有利的地下空间和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 溶蚀作用 热力学 地意义
下载PDF
KDP晶体(101)面生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冰 房昌水 +1 位作者 王圣来 牟晓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5-1050,共6页
晶体法向生长速度是晶体生长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激光偏振干涉法实现了KDP晶体锥面生长速度的实时测量,发现KDP晶体锥面生长过程中存在与柱面类似的死区,对传统降温法生长大尺寸KDP晶体和点籽晶快速生长技术中过饱和度的控制... 晶体法向生长速度是晶体生长动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用激光偏振干涉法实现了KDP晶体锥面生长速度的实时测量,发现KDP晶体锥面生长过程中存在与柱面类似的死区,对传统降温法生长大尺寸KDP晶体和点籽晶快速生长技术中过饱和度的控制有重要指导意义。用螺旋位错模型讨论了锥面生长的动力学规律。计算了锥面台阶自由能和动力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P晶体 位错 生长速率 实时测量
下载PDF
电渣感应连续定向凝固过程温度场计算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国威 袁军平 +2 位作者 王自东 吴春京 胡汉起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2-187,共6页
自行研制了电渣感应连续定向凝固系统,该系统保证金属液能连续供给,结晶器能连续加热及结晶器轴向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本系统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控制结晶器出口的温度,用热电偶控制结晶器内的温度,用位移传感器控制拉伸速度,实现了... 自行研制了电渣感应连续定向凝固系统,该系统保证金属液能连续供给,结晶器能连续加热及结晶器轴向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本系统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控制结晶器出口的温度,用热电偶控制结晶器内的温度,用位移传感器控制拉伸速度,实现了对系统主要工艺参数进行监控。本文对此系统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得试样的轴向温度分布与固液界面位置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这样可以利用计算结果来预定工艺参数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连续铸造 电渣重熔 感应加热 温度场
下载PDF
Au快速凝固及晶体生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成祥 孟庆元 杨立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5-708,共4页
为了研究液态金属在液固相变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及热力学性质,采用Embedded-Atom Method(EAM)作用势函数,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液态Au凝固过程中不同冷却速度和压力下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并用固液两层构型的方法模拟了Au的晶体生长... 为了研究液态金属在液固相变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及热力学性质,采用Embedded-Atom Method(EAM)作用势函数,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液态Au凝固过程中不同冷却速度和压力下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并用固液两层构型的方法模拟了Au的晶体生长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力下,冷却速度快时,形成非晶体;冷却速度慢时,形成晶体.在同一冷却速度下,压力越大,结晶温度越高.采用较慢的冷却速度并增加压力,可以使结晶过程进行得更充分,得到的结构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EAM势函数 相变热力学 相变动力学 晶体生长
下载PDF
FeCuNbBSi等多种Fe基非晶态合金激波晶化的DSC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鹤云 阚家德 +1 位作者 王海 刘佐权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应用升温、等温和重复加热的DSC技术,对几种非晶合金的激波晶化和退火晶化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激波晶化时间极短,仅为退火晶化时间的10-6~10-8,但晶化度却极高,接近100%。激波晶化形成多种成分和结构的结晶相,形式上很像扩散... 应用升温、等温和重复加热的DSC技术,对几种非晶合金的激波晶化和退火晶化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激波晶化时间极短,仅为退火晶化时间的10-6~10-8,但晶化度却极高,接近100%。激波晶化形成多种成分和结构的结晶相,形式上很像扩散性相变,然而其相变速率却是退火转变的千万倍,而且生成相十分稳定,这一现象用传统的固态扩散相变理论很难解释。激波晶化是一种新的晶化形式,是一种新的纳米合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激波 激波晶化 DSC 超高速性 完全性
下载PDF
新型AgInSbTe相变薄膜的结晶活化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广军 顾冬红 +2 位作者 李青会 干福熹 刘音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0-234,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新型AgInSbTe相变薄膜,热处理前后的X射线衍射(XRD)表明了薄膜在热作用下从非晶态转变到晶态.通过非晶态薄膜粉末的示差扫描量热(DSC)实验测定了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结晶峰温度,计算了粉末的摩尔结晶活化能、原子...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新型AgInSbTe相变薄膜,热处理前后的X射线衍射(XRD)表明了薄膜在热作用下从非晶态转变到晶态.通过非晶态薄膜粉末的示差扫描量热(DSC)实验测定了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结晶峰温度,计算了粉末的摩尔结晶活化能、原子激活能和频率因子.从结晶活化能E可以判断出新型AgInSbTe相变薄膜具有较高的结晶速度,可以用于高速可擦重写相变光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AgInSbTe相变薄膜 结晶动力学 XRD DSC
下载PDF
材料凝固时晶粒生长-粗化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林 张彩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0,共4页
建立了模拟凝固进行时晶粒成核、生长与粗化过程以及凝固完成后晶粒粗化过程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中将原子在固/液界面、晶界面的迁移过程以概率的方式表现在元胞网格演化的规则中.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合理地描述晶粒在... 建立了模拟凝固进行时晶粒成核、生长与粗化过程以及凝固完成后晶粒粗化过程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中将原子在固/液界面、晶界面的迁移过程以概率的方式表现在元胞网格演化的规则中.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合理地描述晶粒在凝固过程中的生长-粗化过程.应用本模型分析了冷却率、结晶取向数、温度等因素对于晶粒微观结构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冷却率有助于得到细小的晶粒;当结晶取向数大时晶粒较小;保温温度低会抑制晶粒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相变 晶粒生长 晶粒粗化 凝固
下载PDF
5’-单磷酸腺苷在水和乙醇/水体系中的溶解度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骏 张磊 +3 位作者 史隽 吴永宏 应汉杰 肖明芳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7年第2期61-66,共6页
以固-液平衡理论溶解度模型、适用于非理想体系的λh方程为理论基础,结合本实验结晶条件,采用静态法测定了5’-单磷酸核苷(5’-AMP)在纯水以及不同配比乙醇/水体系中的溶解度,建立了5’-AMP水和乙醇/水体系的结晶热力学模型。显示该体... 以固-液平衡理论溶解度模型、适用于非理想体系的λh方程为理论基础,结合本实验结晶条件,采用静态法测定了5’-单磷酸核苷(5’-AMP)在纯水以及不同配比乙醇/水体系中的溶解度,建立了5’-AMP水和乙醇/水体系的结晶热力学模型。显示该体系属于缔合引起的非理想溶液,并计算水及乙醇/水体系的溶解热和结晶热,为5’-单磷酸腺苷的工业结晶生产提供了热力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单磷酸腺苷 溶解度 结晶热力学
下载PDF
20GaF_3-15InF_3-20CdF_2-15ZnF_2-20PbF_2-10SnF_2玻璃析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基千 李志国 +1 位作者 唐高 贺芸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56-1659,共4页
用非等温方法研究了20GaF3-15InF3-20CdF2-15ZnF2-20PbF2-10SnF2(GICZPS)氟化物玻璃的析晶动力学.结果表明,较之通常采用的JMA模型,双参数的自催化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玻璃的析晶动力学过程.在GICZPS玻璃的非等温析晶过程中,形核与晶体... 用非等温方法研究了20GaF3-15InF3-20CdF2-15ZnF2-20PbF2-10SnF2(GICZPS)氟化物玻璃的析晶动力学.结果表明,较之通常采用的JMA模型,双参数的自催化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玻璃的析晶动力学过程.在GICZPS玻璃的非等温析晶过程中,形核与晶体长大的过程是重叠的,已经析出的相会加速析晶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玻璃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JMA模型 自催化模型
下载PDF
氧化铝生产种分附聚过程的粒度变化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吉波 王亚东 +1 位作者 刘志明 李旺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E01期215-218,共4页
通过粒度衡算和质量衡算对氧化铝种分过程附聚段进行种分过程粒度变化模型的构建,选取合适的模型参数和动力学方程,应用模型计算某氧化铝厂种分附聚段出口粒度分布,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粒度分布与实测结果基本吻... 通过粒度衡算和质量衡算对氧化铝种分过程附聚段进行种分过程粒度变化模型的构建,选取合适的模型参数和动力学方程,应用模型计算某氧化铝厂种分附聚段出口粒度分布,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粒度分布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平均粒度的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种分过程 粒度分布 模型
下载PDF
用差热分析确定核化温度范围及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彪 陈全庆 《玻璃与搪瓷》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1-44,共4页
本文以差热分析为基础,介绍了一种求算核化温度范围及动力学参数(析晶活化能和析晶指数)的方法。 一、实验方法 假设原试样差热放热峰(P′点)所对应的温度为T_P′,核化处理后差热放热峰(P点)
关键词 差热分析 核化温度范围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