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星尘埃流动力学仿真过程中的随机充电策略
1
作者 梁有鹏 刘晓东 《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 CSCD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针对现有尘埃动力学仿真多使用连续充电策略,忽略电荷“量子化”性质对于纳米尺寸尘埃颗粒的影响这一问题,以起源于木卫一的木星尘埃流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动力学建模过程中考虑随机充电过程,以更合理地模拟纳米尺寸尘埃颗粒表面电量和轨... 针对现有尘埃动力学仿真多使用连续充电策略,忽略电荷“量子化”性质对于纳米尺寸尘埃颗粒的影响这一问题,以起源于木卫一的木星尘埃流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动力学建模过程中考虑随机充电过程,以更合理地模拟纳米尺寸尘埃颗粒表面电量和轨迹的演化过程。随机充电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只有8~200 nm尺寸范围内的尘埃颗粒可以以6~240 km/s的速度从木星磁层中逃逸。与连续充电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对于携带少量电荷的极小尺寸的尘埃颗粒而言,在其动力学模拟过程中考虑充电机制的“量子化”和“随机性”特点是必要的。最后通过简化模型针对尘埃流颗粒的尺寸范围进行了估计,理论结果和随机充电模型仿真结果基本相符。木星系统奇特的等离子体环境和磁场环境共同塑造了尘埃流现象,而随机充电过程则进一步使得尘埃颗粒的轨迹演化变得复杂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尘埃动力学 木卫一 尘埃流 随机充电过程 等离子体环境
下载PDF
行星际磁云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毓明 叶品中 王水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1-317,共17页
从飞船的观测结果、磁云形态及演化的理论模型、磁流体动力学(MHD)数值模拟、激波对磁云的作用、多重磁云等5个方面,评述了行星际磁云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在太阳峰年,大部分的非重现性地磁暴都与磁云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压缩后的... 从飞船的观测结果、磁云形态及演化的理论模型、磁流体动力学(MHD)数值模拟、激波对磁云的作用、多重磁云等5个方面,评述了行星际磁云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在太阳峰年,大部分的非重现性地磁暴都与磁云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压缩后的磁云往往能产生更大的地磁效应。深入研究磁云对空间天气研究有着特殊的价值,特别是对提高大磁暴的预报水平有着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磁云 综述 行星际
下载PDF
南极冰雪及非南极地区尘粒的研究及其成因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道德 戴诚达 《南极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2-13,共12页
南极冰、雪及冰川沉积物中,特别是在富集陨石的冰区内发现和收集了较大量的宇宙尘、微陨石及火山成因的尘粒带,在非南极地区的大气平流层和深海沉积物中也收集到了宇宙尘。按其宇宙尘分布特征划分为行星际宇宙尘和恒星际宇宙尘。按其... 南极冰、雪及冰川沉积物中,特别是在富集陨石的冰区内发现和收集了较大量的宇宙尘、微陨石及火山成因的尘粒带,在非南极地区的大气平流层和深海沉积物中也收集到了宇宙尘。按其宇宙尘分布特征划分为行星际宇宙尘和恒星际宇宙尘。按其成因将宇宙尘划分为彗星成因、小行星成因、陨石消融成因及恒星际成因或前太阳的尘粒或粒子,并提出了判别宇宙尘的综合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 宇宙尘 南极地区 沉积物
下载PDF
铁质宇宙尘中的有机分子的发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汉昌 徐培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09-513,共5页
于1983年5-7月,利用向阳红16号考察船在太平洋7—11°N,167-178°W海域进行锰结核调查,从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出大量字苗尘(或称宇宙球粒)。此后对宇宙尘进行了全面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最近,又利用激光拉曼分子探针测定... 于1983年5-7月,利用向阳红16号考察船在太平洋7—11°N,167-178°W海域进行锰结核调查,从深海沉积物中分离出大量字苗尘(或称宇宙球粒)。此后对宇宙尘进行了全面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最近,又利用激光拉曼分子探针测定了铁质宇宙尘中的分子组成。结果表明,铁质字宙尘中除了含有Fe-Fe,Fe3+O,Fe-Ni,Al-O,Fe-Obr-Si和Si-Onb分子外,还含有较丰富的C-H-O和C-H-S-O有机分子,无定形碳C=C和C=C,CH2,CH3和挥发分子CO2,H2O,OH-,H2S,SO2等。这些成份与刍星尘埃的分子成分相一致。这一结果对于深入研究行星际尘埃微粒的起源以及探索生命物质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宇宙尘 有机分子 激光喇曼光谱
下载PDF
空间尘埃动力学的研究动向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中元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6,共6页
讨论了空间尘埃动力学的特性,特别是空间尘埃等离子体的充电、波动和不稳定性现象以及它们在太阳系中的一系列表现.
关键词 空间尘埃动力学 空间尘埃等离子体 彗星 行星磁层 稳定系 太阳系
下载PDF
比较行星地质学 被引量:5
6
作者 欧阳自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4年第2期75-77,共3页
比较行星地质学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比较行星地质学,地球,行星1比较行星地质学的诞生比较行星地质学是以地球为基础,对比研究太阳系各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的物质组成、表面特征、地质构... 比较行星地质学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比较行星地质学,地球,行星1比较行星地质学的诞生比较行星地质学是以地球为基础,对比研究太阳系各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的物质组成、表面特征、地质构造、物理场、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地质学 地球 行星
下载PDF
强磁云与共转高速流的相互作用两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章公亮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2-12,共1页
本文利用行星际观测数据,分析了1978年8、9月间同一起源的共转高速流两次与磁云发生的相互作用.8月27日,强磁云为共转高速流所追赶,磁云前半部为磁云本体,具有强磁云的基本特征,但后半部则为高速流追赶磁云的相互作用区,流速图象具有明... 本文利用行星际观测数据,分析了1978年8、9月间同一起源的共转高速流两次与磁云发生的相互作用.8月27日,强磁云为共转高速流所追赶,磁云前半部为磁云本体,具有强磁云的基本特征,但后半部则为高速流追赶磁云的相互作用区,流速图象具有明显的双台阶特征.9月25日另一异常强磁云追赶再次重现的共转高速流,磁云前部为相互作用区,后部为磁云本体,但结构特征较简单磁云复杂;磁云前部流速峰值超过900km/s,而在磁云本体.Alfvén波速峰值在600km/s以上,非常接近局部太阳风速.此两事例进一步说明了Alfvén波速增强对磁云加速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就磁云引起的磁暴和宇宙线下降的特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转高速流 磁云
下载PDF
中尺度磁绳结构的行星际观测
8
作者 宋其武 吴德金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1-388,共8页
由磁绳结构主导、平均尺度约二、三十个小时的行星际磁云是日冕物质抛射在行星际膨胀、传播的体现.最近,Moldwin等人报道在太阳风中还观测到一些尺度在几十分钟的小尺度磁绳结构,并认为太阳风中的磁绳结构在尺度分布上可能具有双峰特征... 由磁绳结构主导、平均尺度约二、三十个小时的行星际磁云是日冕物质抛射在行星际膨胀、传播的体现.最近,Moldwin等人报道在太阳风中还观测到一些尺度在几十分钟的小尺度磁绳结构,并认为太阳风中的磁绳结构在尺度分布上可能具有双峰特征.在全面检视了WIND卫星(1995年-2000年)和ACE卫星(1998年-2000年)的观测资料后,发现了在行星际太阳风中一些尺度为几个小时的中尺度磁绳结构.利用初步整理的其中28个中尺度磁绳结构事件,认为太阳风中的磁绳结构在尺度分布上可能是连续的,这对行星际太阳风中磁绳结构物理起源的研究可能提出重要的物理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 太阳风 中尺度 观测资料 磁云 日冕物质抛射 卫星 连续 平均 双峰
下载PDF
行星际中间激波的演化
9
作者 胡小龙 胡友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7-454,共8页
本文采用特征线方法和激波装配法,对磁流体中间激波在行星际空间的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 2→4型中间激波通过向下游发出后向慢压缩波使下游态磁场减幅,通过向上游发出前向快压缩波使上游态磁场增幅,以致2→4型中间激... 本文采用特征线方法和激波装配法,对磁流体中间激波在行星际空间的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 2→4型中间激波通过向下游发出后向慢压缩波使下游态磁场减幅,通过向上游发出前向快压缩波使上游态磁场增幅,以致2→4型中间激波迅速经导灭激波向慢激波转化;所发出的前向快压缩波经非线性变陡形成快激波。(2)1→3型中间激波首先通过向下游发出前向慢稀疏波而很快变成1→3=4型临界中间激波,并瞬间转变为由前向快激波和前向2→4型中间激波构成的激波系统。其中,2→4型中间激波可在其前导快激波的下游传播较远的距离,有可能为 IAU 附近的飞船观测到,但最终导灭激波转变为慢激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动力学 磁流体力学 磁流体激波 中间激波
下载PDF
行星际压力扰动传播的数值研究
10
作者 夏利东 胡友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6-292,共7页
采用一维时变MHD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压力扰动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结果表明:(1)压力扰动在行星际空间发展成为快激波对和接触间断,其中密度扰动和持续时间较短的温度扰动,可能导致慢激波的形成;(2)激波和接触间断的强度随... 采用一维时变MHD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压力扰动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结果表明:(1)压力扰动在行星际空间发展成为快激波对和接触间断,其中密度扰动和持续时间较短的温度扰动,可能导致慢激波的形成;(2)激波和接触间断的强度随扰动幅度的增长而变强,形成位置则随扰动持续时间变短而提前;(3)随着扰动持续时间的增长,快激波强度增强,慢激波强度反而减弱;(4)快激波主要受温度扰动控制,而慢激波则主要受密度扰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动力学 压力扰动 激波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白垩纪宇宙尘的发现及其意义
11
作者 刘文彬 伏万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塔里木盆地白垩纪灰褐色含油砂岩中发现的宇宙尘为硅质宇宙尘,该宇宙尘粘附于伊/蒙混层粘土矿物表面,近于理想球体,直径为6um,具镶嵌结构。这一发现在我国白垩系尚属首次。在化学成份上该宇宙尘与已报导的宇宙尘相似,对已发现... 塔里木盆地白垩纪灰褐色含油砂岩中发现的宇宙尘为硅质宇宙尘,该宇宙尘粘附于伊/蒙混层粘土矿物表面,近于理想球体,直径为6um,具镶嵌结构。这一发现在我国白垩系尚属首次。在化学成份上该宇宙尘与已报导的宇宙尘相似,对已发现的宇宙尘氧化物成份的研究表明,地球物质中TiO2/SiO2,TiO2/FeO,FeO/SiO2分别为0.01,0.1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尘 白垩纪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星际尘埃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墨萍 赵刚 李爱根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0-276,共17页
由于星际尘埃的广泛存在和其在恒星与行星系统的形成、星系以及整个宇宙演化中的重要作用,星际尘埃的研究成为当今天体物理领域的热点前沿课题。该文从尘埃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观测证据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星际消光(包括吸收和散射)、星际... 由于星际尘埃的广泛存在和其在恒星与行星系统的形成、星系以及整个宇宙演化中的重要作用,星际尘埃的研究成为当今天体物理领域的热点前沿课题。该文从尘埃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观测证据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星际消光(包括吸收和散射)、星际红外辐射、星际偏振等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星际元素减损,以及行星际尘埃和陨石中的前太阳尘埃等问题。从相应的观测证据中,可以得到关于星际尘埃的丰度、化学组成、尺寸和形状的信息。该文还对当前比较流行的三种尘埃模型(硅酸盐-石墨-PAHs模型、硅酸盐核-碳有机耐熔质壳层模型和多孔尘埃模型)进行了讨论与比较,对该研究领域中待解决的问题也作了简要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星际尘埃 综述 星际消光 星际发射 星际偏振 星际元素减损
下载PDF
2000-2049年行星天象(二)
13
作者 何玉囡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63,共32页
本文给出2000 - 2049 年行星天象的第二部分,包括外行星纬度最南、最北的时刻及纬度,外行星过升、降交点的时刻;金星、火星赤纬最南、最北的时刻及赤纬和其它外行星经过赤道时刻及赤纬最南、最北的时刻及赤纬;行星之间相... 本文给出2000 - 2049 年行星天象的第二部分,包括外行星纬度最南、最北的时刻及纬度,外行星过升、降交点的时刻;金星、火星赤纬最南、最北的时刻及赤纬和其它外行星经过赤道时刻及赤纬最南、最北的时刻及赤纬;行星之间相合,行星与恒星相合的时刻、赤纬差及它们与太阳的距角( 冥王星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象 行星天象 2000-2049年
下载PDF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铁陨石和铁质宇宙尘球粒的亚微米和纳米结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瑶琪 柴之芳 +2 位作者 徐英庭 王大文 白春礼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2,共12页
运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测了一颗深海铁质宇宙尘球粒的亚微米和纳米结构,并与一块宁波(ⅣA)铁陨石的线切割碎片的表面结构进行了对比。通过分形几何学的定量研究,发现在亚微米尺度铁陨石碎片和铁质宇宙尘的表面结构存在自... 运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测了一颗深海铁质宇宙尘球粒的亚微米和纳米结构,并与一块宁波(ⅣA)铁陨石的线切割碎片的表面结构进行了对比。通过分形几何学的定量研究,发现在亚微米尺度铁陨石碎片和铁质宇宙尘的表面结构存在自相似性,但铁质宇宙尘与铁陨石线切割碎片的表面分数维特征却明显不同,前者分数维D值约为2.3,后者D值为2.6~2.7。这与它们的热动力学过程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宇宙尘 扫描隧道显微镜 纳米结构 铁损石
下载PDF
天体物理环境中的硅酸盐尘粒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墨萍 赵刚 李爱根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46,共15页
硅酸盐尘粒是宇宙尘埃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广泛存在于许多天体物理环境中,其特性随环境而变化。由于近年来观测数据的不断增加和红外光谱质量的逐步提高,宇宙空间中的硅酸盐尘粒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详细地介绍了在各种天体环境(星... 硅酸盐尘粒是宇宙尘埃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广泛存在于许多天体物理环境中,其特性随环境而变化。由于近年来观测数据的不断增加和红外光谱质量的逐步提高,宇宙空间中的硅酸盐尘粒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详细地介绍了在各种天体环境(星际空间、演化晚期恒星的星周尘埃包层、绕年轻恒星和主序星的星周尘埃盘、彗星的彗发和行星际空间)中的硅酸盐尘粒的观测特征,并分别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综合比较.观测已经证实在星际尘埃演化的前身(演化晚期恒星的星周尘埃包层)和其遗迹(彗星)均有可观数量的结晶硅酸盐存在。但是至今还没有在其中间态(弥散星际介质)找到结晶硅酸盐存在的证据。这一尚未解决的难题突出了结晶态硅酸盐在天体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物理学 硅酸盐尘粒 综述 星际尘埃 演化晚期恒星的星周尘埃包层 绕年轻恒星和主序星的星周尘埃盘 彗星的彗发 行星际尘埃
下载PDF
太空中的PM2.5——太阳系尘埃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9-900,共12页
对太阳系尘埃动力学所涉及到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包括尘埃的种类、成分、尺寸、密度、形状和生命周期。介绍了近年来在尘埃的来源与生成机制方面的力学过程、主要理论、模型与方法,包括冲击溅射、表面喷射、风化、滑坡、质量脱落、旋转... 对太阳系尘埃动力学所涉及到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包括尘埃的种类、成分、尺寸、密度、形状和生命周期。介绍了近年来在尘埃的来源与生成机制方面的力学过程、主要理论、模型与方法,包括冲击溅射、表面喷射、风化、滑坡、质量脱落、旋转断裂等,阐述了尘埃的充电过程与磁场环境,简要概述了航天任务的尘埃探测结果,介绍了尘埃受力模型、单个尘埃颗粒的运动以及大量尘埃的分布特征、动力学现象及内在规律方面的最新研究结论。最后对太阳系尘埃动力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尘埃 尘埃尾 尘埃环 尘埃云 航天器表面污染
下载PDF
行星际尘埃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马月华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7-241,共5页
宇宙尘物质是太阳系最原始的考古样品,比陨星更具有太阳系初始物质的特性,其整体成分更能代表太阳星云的初始丰度和同位素特征。初步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宇宙尘的探测、捕集和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宇宙尘 行星际尘埃 探测器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宇宙尘的源和鉴别判据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中为 徐伟彪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关键词 宇宙尘 可能源 鉴别判据
下载PDF
冀东花岗岩及迁西群中宇宙尘的发现及其特征
19
作者 康昱桂 陈克荣 +1 位作者 陈小明 康君笃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3-47,55,共6页
冀东的峪耳崖岩体、葫芦峪岩体、三道湾岩体及迁西群老基底变质岩中发现的强磁性铁质小球,经大量分析对比研究后,确认它们属同一种宇宙尘。这在迁西群变质岩中尚属首次。
关键词 花岗岩 变质岩 宇宙尘 微观形象 迁西群
下载PDF
类地行星大气的对比和演化(二)——两个重要的大气物理过程
20
作者 朱迅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67-374,共8页
本文讨论了类地行星大气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大气物理过程.指出:大气的吸积过程是接近于绝热对流的过程,对初级原始大气的起源有着深刻的意义;大气温室效应对类地行星大气及表面的温度分布、次生大气的演化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行星 大气 大气物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