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播星历旋转误差对低轨星载BDS-3/GPS实时精密定轨影响分析
1
作者 李敏 王煜斌 +3 位作者 李文文 蒋科材 陈国 赵齐乐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基于LT-01A卫星星载BDS-3/GPS观测值进行了星载实时精密定轨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广播星历旋转误差对实时定轨精度的影响。通过赫尔默特转换评估了所选时段内GPS和BDS-3广播星历轨道旋转误差,显示BDS-3广播星历旋转误差可达-8.7 mas,平均... 基于LT-01A卫星星载BDS-3/GPS观测值进行了星载实时精密定轨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广播星历旋转误差对实时定轨精度的影响。通过赫尔默特转换评估了所选时段内GPS和BDS-3广播星历轨道旋转误差,显示BDS-3广播星历旋转误差可达-8.7 mas,平均量级较GPS大约2.5倍。BDS-3广播星历经旋转改正后,轨道切向、法向均方根(RMS)误差从25 cm左右提升至10 cm量级,提升幅度超过50%。因此,基于星载BDS-3以及BDS-3/GPS联合的实时定轨精度受BDS-3星历旋转误差影响严重,且主要作用于切向和法向。经过旋转改正后,单独BDS-3实时定轨在切向、法向、径向RMS分别为21.0 cm、10.7 cm及11.2 cm,其切向和法向精度比改正前分别提升15.0%和31.8%;BDS-3与GPS联合定轨进一步提升切向精度至19.4 cm。得益于BDS-3广播星历较高的精度,单BDS-3以及BDS-3/GPS联合的实时定轨在旋转改正前的三维RMS分别为31.9 cm和29.2 cm,较单GPS实时定轨分别提升9.1%和16.8%;添加旋转改正后,其定轨精度分别提升至26.7 cm和25.0 cm,较单GPS实时定轨分别提升22.6%和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北斗三号 广播星历 实时精密定轨 旋转误差
下载PDF
卫星导航定位课程基于证据启发的学习设计
2
作者 刘智敏 刘尚国 +2 位作者 孔巧丽 苏醒 崔健慧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践创新是6大核心素养之一。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迅速发展,结合网络教育对卫星导航定位专业课程进行基于证据启发的学习设计,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践创新是6大核心素养之一。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迅速发展,结合网络教育对卫星导航定位专业课程进行基于证据启发的学习设计,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下翻转课堂的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对该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关联、融合、贯通,进一步应用于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经过3轮以上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比传统式、混合式等不同教授—学习设计发现,混合式教学下基于证据启发的工程案例学习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 混合式教学 基于证据启发的学习设计 工程实践能力
下载PDF
用于数据采集器测试的时间脉冲插值分析方法
3
作者 赵立军 李文一 +2 位作者 唐荣 郑淑梅 邓董建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服务精度是评价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使用标准时间源输出的时间脉冲信号采样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但受仪器采样率限制,时间偏差测试分辨率不高。设计了基于一阶差分和直方图分析的脉冲信号上升沿识别、高低电位分析... 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服务精度是评价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使用标准时间源输出的时间脉冲信号采样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但受仪器采样率限制,时间偏差测试分辨率不高。设计了基于一阶差分和直方图分析的脉冲信号上升沿识别、高低电位分析和时间偏差分析算法,研究使用非线性插值分析方法对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进行波形升采样恢复,并基于所提算法进行实验分析和讨论,在提高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偏差测试分辨率的同时,规范了测试数据处理方法和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器 时间误差 升采样率 测试分辨率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时频综合及守时方法
4
作者 戴群雄 尹继凯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在现代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时频系统为平台提供统一的时频基准,其守时性能是平台各组成部分能否高效联动、稳定工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频率基准源优选、多钟联合时频综合处理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时频综合及守时方法,设计了... 在现代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时频系统为平台提供统一的时频基准,其守时性能是平台各组成部分能否高效联动、稳定工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频率基准源优选、多钟联合时频综合处理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时频综合及守时方法,设计了一种高精度时频综合及守时系统.通过优选铷原子钟作为频率基准源、基于多个铷原子钟的原子时综合和驾驭、同类源实时互比选择出最优主钟和备钟,提升系统守时性能并开展了与传统方法的比对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基准源 多钟联合 时频综合 守时 实时互比 最优主钟
下载PDF
某发射装置应急控制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王天辉 付京来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1期121-126,141,共7页
发射装置是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往往由于装备服役年限、使用频率、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其控制系统可靠性明显降低,造成远程电动控制模块出现偶发故障,无法进行俯仰、方位转动动作;针对这一情况,在对发射装置组成和工作原理分... 发射装置是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往往由于装备服役年限、使用频率、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其控制系统可靠性明显降低,造成远程电动控制模块出现偶发故障,无法进行俯仰、方位转动动作;针对这一情况,在对发射装置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最优配置应急控制设计方案;从发射装置俯仰、方位驱动原理角度出发,建立了发射装置应急控制状态下的数学解算模型;基于Qt开发框架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发射装置应急控制软件,完成了人机交互模块、解算模块、通信模块流程设计,通过整合调控原发射装置的电动缸和驱动器,实现了应急控制功能;经系统运行测试和外场试验验证,该应急控制方案能够满足原发射装置设计指标要求;通过对比发射装置应急控制改进前后可靠性指标MTBF,结果表明发射装置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装置 应急控制 QT 可靠性
下载PDF
基于改进蝴蝶搜索算法的DGPS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
6
作者 尚俊娜 罗照旺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解算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整周模糊度,提出了一种改进蝴蝶搜索算法(IBOA)求解整周模糊度。首先在蝴蝶优化算法(BOA)的香味系数中加入一个自适应权重,弥补BOA算法觅食行为中较弱的搜索能力;其次使用动态切换概率权衡BOA... 为了快速准确地解算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整周模糊度,提出了一种改进蝴蝶搜索算法(IBOA)求解整周模糊度。首先在蝴蝶优化算法(BOA)的香味系数中加入一个自适应权重,弥补BOA算法觅食行为中较弱的搜索能力;其次使用动态切换概率权衡BOA算法中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的比例;最后在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阶段引入新的迭代位置更新策略,提升了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和跳出局部最优能力。与最小二乘模糊度降相关平差算法(LAMBDA)算法进行1000个历元数据的解算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搜索成功率比LAMBDA算法提高了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 整周模糊度 改进蝴蝶搜索算法 自适应权重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三维空间无线定位
7
作者 孙婷 《物联网技术》 2024年第1期11-13,17,共4页
为了在旷野无信号场景下实现对仪器的三维定位,本文提出使用STM32F407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搭载GPS定位、无线通信、超声波测距模块等,设计了无线定位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户外仪器定位误差较小,精度较高,能较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关键词 单片机 仪器定位 三维位置 GPS定位 无线通信 超声波测距
下载PDF
卡斯卡迪亚慢滑移信息的GNSS时空探测
8
作者 杜久升 王羽 +1 位作者 侯争 冯云超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针对断层慢滑移时空分布信息探测困难的问题,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序列,提出一种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MSSA)探测卡斯卡迪亚消减带慢滑移事件时空分布的方法:根据慢滑移分量的振荡特点确定窗口长度,采用时间迟滞矩阵对协方差... 针对断层慢滑移时空分布信息探测困难的问题,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序列,提出一种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MSSA)探测卡斯卡迪亚消减带慢滑移事件时空分布的方法:根据慢滑移分量的振荡特点确定窗口长度,采用时间迟滞矩阵对协方差阵进行增广,以提高对异常信息的识别能力;对振幅归一化获取空间响应,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慢滑移频谱特征。结果表明,卡斯卡迪亚消减带2007-01-05—2007-02-23和2008-04-22—2008-06-14发生了2次慢滑移事件,2次事件呈东南、西北区域的反向运动特征,且东南部响应程度明显高于西北地区;频谱特征显示,慢滑移信息表现为低频特征,且主要为随机游走噪声。研究结果可为板内地震前兆性信息探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慢滑移 多通道奇异谱分析(MSSA) 快速傅里叶变换 随机游走噪声
下载PDF
聚乙烯管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的优化设计
9
作者 吴军 吴胜平 +3 位作者 郑凯 范正 许倩 王海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3期50-56,共7页
在管道工程应用中,由于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韧性,聚乙烯(PE)管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显着优势,已广泛地应用在核电、油气输送领域;PE管焊接过程中,焊接参数、人员操作和环境等因素会影响聚乙烯管道的焊接情况,可能致使焊接接头内部形成缺陷,... 在管道工程应用中,由于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韧性,聚乙烯(PE)管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显着优势,已广泛地应用在核电、油气输送领域;PE管焊接过程中,焊接参数、人员操作和环境等因素会影响聚乙烯管道的焊接情况,可能致使焊接接头内部形成缺陷,影响管道安全运行,而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能够实现聚乙烯管道焊接接头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及评估;因此开展PE管焊接接头的相控阵超声实际检测工作,研究了聚乙烯材料的声衰减规律及声频散效应,优化了焊接接头的超声相控阵检测工艺,基于CIVA仿真软件实现了聚乙烯管道相控阵超声检测的声场模拟和缺陷仿真,通过研究检测参数及声学参量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获得了PE管焊接接头的最优检测工艺;通过加工带有典型缺陷的聚乙烯热熔对接接头试样,对前期基于仿真结果设计的检测工艺以及针对焊接接头相控阵检测研发的楔形耦合组件进行可靠性测试和工艺试验;研究结果为PE管接头缺陷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提供了工艺设计的理论支持和可靠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管道 焊接接头 相控阵超声 最优检测工艺 楔形耦合组件
下载PDF
卫星导航中电离层误差校正技术现状与发展
10
作者 韩喜豪 郑帅勇 +5 位作者 杨建雷 靳晓伟 高孟志 黄智刚 李琨 杨鹏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2期111-126,共16页
电离层误差严重影响着GNSS的定位精度,GPS、BDS、Galileo、GLONASS有不同的电离层误差校正方法.全文概述了电离层误差校正方法,综述了单频电离层误差校正、双频电离层误差校正及多频电离层误差校正等技术的原理与发展现状.在单频电离层... 电离层误差严重影响着GNSS的定位精度,GPS、BDS、Galileo、GLONASS有不同的电离层误差校正方法.全文概述了电离层误差校正方法,综述了单频电离层误差校正、双频电离层误差校正及多频电离层误差校正等技术的原理与发展现状.在单频电离层误差校正技术中总结了增强系统中的电离层误差校正技术、北斗全球电离层延迟修正模型(BeiDou global ionospheric delay correction model,BDGIM)、Klobuchar模型、单频电离层误差校正技术的优化—附加国际参考电离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IRI)约束模型和NeQuick-G模型;在双频电离层误差校正技术中重点总结了双频消电离层误差、无电离层组合模型及PPP-RTK技术中电离层误差校正方法;在多频电离层误差校正技术中介绍了高阶项改正和地磁场建模对电离层误差校正技术的优化与改进.最后,对电离层误差校正技术及其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发展趋势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电离层误差校正 北斗全球电离层延迟修正模型(BDGIM) Kriging插值法 无电离层组合模型 地磁场建模
下载PDF
灰色模型在无人机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张凤伟 崔建勇 +2 位作者 张政宇 张先志 窦赛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在无人机定位中由于信号过弱或干扰过强而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无人机预定位方法,以解决数据不完整情况下的轨迹坐标预测问题.该方法利用灰色模型GM...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在无人机定位中由于信号过弱或干扰过强而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无人机预定位方法,以解决数据不完整情况下的轨迹坐标预测问题.该方法利用灰色模型GM(1,1)灰色微分的连续性,根据无人机的历史离散数据建立了坐标点预测模型,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仿真实验量化分析了灰色模型在定位预测的精确度,计算了其误差概率.通过与传统定位方式对比可知,该模型所需要的数据量较少且计算方便,实现复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无人机 仿真 轨迹显示 位置预测
下载PDF
GNSS载波相位精密时间传递数据处理技术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涂锐 张鹏飞 +4 位作者 张睿 范丽红 韩军强 王思遥 卢晓春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精密时间传递是时频领域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在科技、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因其众多优势成为精密时间传递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些年发展的基于高精度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时间传递技术成为GNSS时频领... 精密时间传递是时频领域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在科技、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因其众多优势成为精密时间传递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些年发展的基于高精度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时间传递技术成为GNSS时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GNSS载波相位精密时间传递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其数据处理涉及的观测模型、模糊度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阐述,对精准性、一致性、稳健性、连续性、实时性、完好性等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指出该领域未来应该重点解决非差与差分处理模型统一性、不同机理融合时间服务统一性和天空地海地下时间服务无缝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载波相位 精密时间传递 数据处理 观测模型
下载PDF
北斗三号带状CORS系统基准站布设距离研究
13
作者 王剑超 高成发 +3 位作者 刘濛濛 尚睿 张瑞成 王付有 《测绘工程》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针对传统的CORS系统在高速公路等带状区域场景下存在的定位性能不足问题,尝试通过构建单站RTK和多站VRS结合的带状CORS系统从而提升定位性能,并实地采集多组不同基线长度的北斗三频观测数据,测试在满足平面2 cm、高程3 cm的最大定位误... 针对传统的CORS系统在高速公路等带状区域场景下存在的定位性能不足问题,尝试通过构建单站RTK和多站VRS结合的带状CORS系统从而提升定位性能,并实地采集多组不同基线长度的北斗三频观测数据,测试在满足平面2 cm、高程3 cm的最大定位误差前提下,该种CORS服务模式下基站的合理布设距离。实验结果表明,在开阔、轻微遮挡和中度遮挡环境下,满足该定位精度的基线长度分别可以达到30 km、19.7 km、15 km,而对于更长的基线,其定位精度及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均明显下降,不能保证定位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场景 地基增强系统 北斗卫星系统 RTK定位 站间布设距离
下载PDF
基于北斗/GNSS-R的厘米级水位测量
14
作者 张光霁 匡翠林 +2 位作者 戴吾蛟 李新刚 包泽宇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4期34-40,共7页
水位变化监测是防洪抗旱的重点工作之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技术已被证明可进行高精度、全天候、全天时的水位变化监测。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 水位变化监测是防洪抗旱的重点工作之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技术已被证明可进行高精度、全天候、全天时的水位变化监测。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拥有丰富的频段数据,在GNSS-R遥感应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湖南省浏阳河流域建设的GNSS-R实验观测站数据,进一步研究了BDS在水位反演中的性能,分别采用频谱分析法和非线性拟合法对站点水位变化进行测量,并将实验结果与附近水文站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拟合法相较于频谱分析法,水位测量精度大幅提升,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降低了66%,且多频数据融合后RMSE达到了1.8 cm,整体上BDS的水位反演性能与GPS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NSS-R) 水位测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湖南省
下载PDF
AUV海上GNSS数据质量分析与定位评估
15
作者 向民志 柴洪洲 +2 位作者 白腾飞 杜祯强 靳凯迪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水下自主航行器(AUV)逐渐走向智能化、自主化、模块化和多功能化,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发展,然而关于AUV在海上环境的GNSS数据质量和定位性能尚不清楚。基于2022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海面实测AUV数据,从可见卫星数、信噪比、数据... 水下自主航行器(AUV)逐渐走向智能化、自主化、模块化和多功能化,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发展,然而关于AUV在海上环境的GNSS数据质量和定位性能尚不清楚。基于2022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海面实测AUV数据,从可见卫星数、信噪比、数据完整性、伪距噪声和多路径效应5个方面对AUV海上GNSS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并对定位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AUV的GNSS数据质量主要受到海上风浪和多路径的影响,卫星信号频繁中断,数据完整性较低,伪距噪声和多路径效应显著。AUV海上RTK的固定率为76.6%,伪距单点定位水平方向有96.83%的误差分布在2 m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海洋环境 水下自主航行器 质量分析 动态定位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Global Ionosphere Map products over China region based on measurements from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Jin Hu HaiBing Ruan +2 位作者 FuQing Huang ShengYang Gu XianKang Dou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00-407,共8页
The global ionosphere maps(GIM)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are extensively utilized for ionospheric morphology monitoring,scientific research,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Assessing the credibility of G... The global ionosphere maps(GIM)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are extensively utilized for ionospheric morphology monitoring,scientific research,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Assessing the credibility of GIM products in data-sparse regions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In this study,measurements from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CMONOC)are leveraged to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IGS-GIM products over China region in 2013-2014.The indices of mean error(ME),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and normalized RMSE(NRMSE)are then utilized to quantify the accuracy of IGS-GIM products.Results revealed distinct local time and latitudinal dependencies in IGS-GIM errors,with substantially high errors at nighttime(NRMSE:39%)and above 40°latitude(NRMSE:49%).Seasonal differences also emerged,with larger equinoctial deviations(NRMSE:33.5%)compared with summer(20%).A preliminary analysis implied that the irregular assimilation of sparse IGS observations,compounded by China’s distinct geomagnetic topology,may manifest as error variation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odeling based solely on IGS-GIM observations engenders inadequate representations across China and that a thorough examination would proffer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advancing region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constru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Global Ionosphere Maps(GIM)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CMONOC) 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 data assessment
下载PDF
边坡安全监测GPS-RTK信号的降噪算法研究
17
作者 董是 龙志友 +4 位作者 王建伟 邵永军 杨超 左琛 马少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eal time kinematic, GPS-RTK)是解决路基边坡安全监测问题的重要手段,但GPS-RTK信号易受到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的影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主成分分析(p...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eal time kinematic, GPS-RTK)是解决路基边坡安全监测问题的重要手段,但GPS-RTK信号易受到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的影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分别可以有效去除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提出WT-PCA算法去除信号误差。首先设置仿真信号,通过参数调优进一步提高单一算法的降噪效果。其次提出组合算法WT-PCA改进单一算法的缺陷,并与其他组合算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十天高速路基边坡的GPS-RTK监测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WT-PCA算法的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较于WT-VMD优于66%和50%左右,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GPS-RTK信号的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影响。提高边坡位移监测信号处理精度,进一步评估边坡结构形变及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降噪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PS-RTK) 主成分分析(PCA)噪声压缩 组合算法降噪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Neville插值的野外移动机器人GPS定位
18
作者 吴晗林 高兴华 +1 位作者 刘晓飞 陈园林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为满足野外移动机器人定位精度及计算轻量化需要,提出一种自适应插值算法。采用Neville插值法对GPS采集的数据进行增补,减少数据稀疏、丢失等对定位的影响。根据机器人状态动态调整插值次数,适应复杂环境,降低计算单元成本,提升了鲁棒... 为满足野外移动机器人定位精度及计算轻量化需要,提出一种自适应插值算法。采用Neville插值法对GPS采集的数据进行增补,减少数据稀疏、丢失等对定位的影响。根据机器人状态动态调整插值次数,适应复杂环境,降低计算单元成本,提升了鲁棒性、实时性和响应性,为野外移动机器人定位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且可靠稳定的解决方案。野外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本文方法,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Neville插值 移动机器人 定位精度
下载PDF
附加双差模糊度网解约束的GNSS相位延迟估计
19
作者 杨也行 华博深 冯威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4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针对现有相位延迟估计方法未利用双差模糊度网解约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附加双差模糊度网解约束的相位延迟估计方法。首先以整周双差模糊度网解为真值更新精密单点定位(PPP)估计的非差浮点模糊度,再通过网平差法估计未校正相位延迟(UPD)... 针对现有相位延迟估计方法未利用双差模糊度网解约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附加双差模糊度网解约束的相位延迟估计方法。首先以整周双差模糊度网解为真值更新精密单点定位(PPP)估计的非差浮点模糊度,再通过网平差法估计未校正相位延迟(UPD)。实验结果表明,PPP双差模糊度与双差模糊度网解一致性好,其宽、窄巷中误差分别为0.07周和0.11周,误差大于1周的PPP双差模糊度主要出现在卫星初升阶段。约束改变了非差浮点模糊度,从而改变了参与UPD网平差的测站,使14%新升起卫星的窄巷UPD在短时间内较无约束有大于0.2周的差异。附加约束/无约束的全天星间单差UPD差异在大于99.9%的置信水平下满足零均值假设,表明整周双差模糊度网解约束方法与无约束方法估计UPD相关产品具有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参考网非差模糊度解算和PPP与网络实时动态定位(RTK)的融合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校正相位延迟(UPD) 双差 精密单点定位(PPP) 模糊度
下载PDF
基于SGP4模型的空间站轨道精度分析
20
作者 徐玲玲 赵航 +2 位作者 宋静 陈书芃 潘志兵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2期98-105,共8页
针对在地面站天线对空间站观测任务中,通常基于卫星工具包(satellite tool kit,STK)软件规划出天线对空间站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实现天线对空间站的自动跟踪.为了保证天线跟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计算出准确的空间站轨道和天线的方... 针对在地面站天线对空间站观测任务中,通常基于卫星工具包(satellite tool kit,STK)软件规划出天线对空间站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实现天线对空间站的自动跟踪.为了保证天线跟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计算出准确的空间站轨道和天线的方位俯仰角,并更新规划任务.因此科学分析与评估空间站两行轨道根数(two line elements,TLE)长期预报精度,对地面站实现空间站的精准跟踪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空间站(China Space Station,CSS)梦天实验舱为例,基于TLE数据,利用STK软件提供的简化常规摄动规模型(simplified general perturbations4,SGP4)模型计算空间站轨道以及空间站相对于西安地面站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并分析不同策略下的精度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第二天更新空间站的TLE,可以获得较好的轨道结果,从而更好地保障天线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天实验舱(Mengtian Lab Module) 两行轨道根数(TLE) SGP4轨道预报 方位角 俯仰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