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土相互作用弹簧对倾斜液化场地-群桩-上部结构体系的影响
1
作者 王知扬 贾科敏 +1 位作者 许成顺 杜修力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桩-土-上部结构体系的动力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倾斜液化侧向扩展流动(侧扩流)场地中,由于地震过程中场地产生地面永久大变形,桩土间有可能产生错动滑移与开裂等非线性反应,因此桩-土相互作用模拟至关重要。为了探究桩-土... 桩-土-上部结构体系的动力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倾斜液化侧向扩展流动(侧扩流)场地中,由于地震过程中场地产生地面永久大变形,桩土间有可能产生错动滑移与开裂等非线性反应,因此桩-土相互作用模拟至关重要。为了探究桩-土非线性接触对倾斜液化场地-群桩基础-上部结构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OpenSees分别建立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弹簧和桩土结点之间直接绑定的有限元数值模型。结果表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Pyliq弹簧时,土体加速度幅值略微降低,桩基对土体的约束明显变弱,土体残余位移增大。同时,具有Pyliq弹簧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桩的曲率响应,而采用桩土结点直接绑定的模型高估了桩顶曲率,进而无法准确估计桩基抗弯最不利位置。桩-土相互作用弹簧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倾斜液化侧扩流场地 桩-土相互作用 Pyliq弹簧
下载PDF
点震源作用下天津市宝坻区域地震动谱元模拟
2
作者 赵瑞斌 程鹏 +1 位作者 张彦 李瑞源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随着宝坻区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城区规模逐步扩大,偶然性地震对宝坻区带来的不利影响亟待研究.选取对宝坻区影响最大的宝坻断层为潜在震源,采用SPECFEM3D建立了包含震源的三维地质模型,研究覆盖层水平及垂直方向不均匀性耦合下的宝... 随着宝坻区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城区规模逐步扩大,偶然性地震对宝坻区带来的不利影响亟待研究.选取对宝坻区影响最大的宝坻断层为潜在震源,采用SPECFEM3D建立了包含震源的三维地质模型,研究覆盖层水平及垂直方向不均匀性耦合下的宝坻区域地震动效应,与DEEPSOIL一维非线性分析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水平方向不均匀性时的覆盖层场地对宝坻区域地震动响应的放大作用更加明显,各测点(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峰值位移)PGD的放大系数为0.9~4.0;DEEPSOIL程序计算得到的PGA比谱元法高20%,计算结果比谱元法PGD高6%;应用谱元法研究复杂三维场地地震动规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法 宝坻断层 三维地质模型 水平不均匀性 场地效应
下载PDF
基于联合建模匹配衰减技术的莺歌海盆地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
3
作者 孟凡可 安黎明 李永康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1期276-282,共7页
多次波是海洋地震勘探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多次波的存在严重影响地震波成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有效压制多次波并突出有效波,开发了联合建模匹配衰减技术。思路是:基于原始波场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各种类型多次波,通过一次性匹配减去对... 多次波是海洋地震勘探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多次波的存在严重影响地震波成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有效压制多次波并突出有效波,开发了联合建模匹配衰减技术。思路是:基于原始波场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各种类型多次波,通过一次性匹配减去对多次波进行最大程度衰减,同时避免了多次匹配而产生的噪声,并且在稀疏域采用多道均衡匹配滤波技术对各多次波模型和地震数据进行联合匹配衰减。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区东方区和乐东区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为中深层的勘探开发提供高质量的地震资料处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多次波 莺歌海盆地 联合多次波建模压制技术(JMPAS)
下载PDF
基于褶积原理和改进广义S变换的震动波衰减补偿试验研究
4
作者 贾宝新 刘国昱 周琳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为了恢复震动波能量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衰减损耗,提出基于褶积原理求取品质因子Q的方法与改进广义S变换相结合的反Q滤波法。通过震动波衰减补偿模型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改进广义S变换的时频特性分析,得出了信号的能量分布情况以及时间... 为了恢复震动波能量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衰减损耗,提出基于褶积原理求取品质因子Q的方法与改进广义S变换相结合的反Q滤波法。通过震动波衰减补偿模型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改进广义S变换的时频特性分析,得出了信号的能量分布情况以及时间频率对应关系;采用基于褶积原理求取品质因子的方法,得到时变Q值;对试验数据进行反Q滤波处理,使震动波能量得到了补偿。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反Q滤波法提高了对震动波能量衰减补偿的效果,拓宽了地震资料的频带,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有利于进行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深部信号增强和油气藏预测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补偿 改进广义S变换 反Q滤波 品质因子 时频特性分析
下载PDF
新生破裂影响地震破裂跨越断层阶区传播过程的扩展有限单元法模拟
5
作者 崔泽飞 朱守彪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9-969,共11页
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断层阶区内介质产生的新生破裂对地震破裂跨越断层阶区传播过程的影响。模型中新生的断层扩展遵循最大剪应力破坏准则,当最大剪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极限时,完整介质产生破裂形成新的断层,并且新断层的扩展方向... 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断层阶区内介质产生的新生破裂对地震破裂跨越断层阶区传播过程的影响。模型中新生的断层扩展遵循最大剪应力破坏准则,当最大剪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极限时,完整介质产生破裂形成新的断层,并且新断层的扩展方向为最大剪应力方向。扩展有限元法模拟结果表明,断层阶区内新生的断层改变了断层阶区的几何形态,同时也改变了断层破裂后的应力状态。新生破裂可以改变库仑应力在空间的分布格局,特别是可以提高断层上的应力水平,从而提高地震破裂跨越断层阶区的能力。模拟结果还显示,断层阶区内新生破裂的产生,可以使得地震破裂跨越10 km宽的断层阶区,若阶区内部介质没有产生新生破裂,则地震破裂无法跨越该断层阶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地震破裂跨越断层阶区的传播过程,特别是对地震震源过程分析及地震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阶区 新生破裂 断层自发破裂 扩展有限单元法
下载PDF
地震救援破拆技术效率研究
6
作者 卢向阳 金仲宝 赵贤云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1期54-58,共5页
以地震救援中常用的开放空间间接安全破拆方法和受限空间水平快速破拆方法为研究对象,探究安全破拆需要两层切割破拆情况下首层破拆深度对整体破拆效率的影响和受限空间水平快速破拆钻孔数量对整体破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全破拆作... 以地震救援中常用的开放空间间接安全破拆方法和受限空间水平快速破拆方法为研究对象,探究安全破拆需要两层切割破拆情况下首层破拆深度对整体破拆效率的影响和受限空间水平快速破拆钻孔数量对整体破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全破拆作业时长与首层切割深度,快速破拆作业时长与钻孔数量均表现为一定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对2种方法进行线性回归建模,分别得到了线性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救援 安全破拆 快速破拆 受限空间 回归建模
下载PDF
饱和砂土液化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6
7
作者 鲁晓兵 谈庆明 +1 位作者 王淑云 张金来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6,共10页
首先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关饱和砂土液化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重点对近期液化的离心机实验研究、液化引起的地面大位移及对结构物的破坏等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液化的判别方法、粉砂液化、静态液化等进行了评述.认为今后的研... 首先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关饱和砂土液化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重点对近期液化的离心机实验研究、液化引起的地面大位移及对结构物的破坏等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液化的判别方法、粉砂液化、静态液化等进行了评述.认为今后的研究重点是液化引起的地面大位移及对结构物的破坏等,其中涉及到结构与土的耦合问题、流变体(液化区域内的砂土)和固体(未液化区域的砂土)耦合及演变的问题,需要多学科(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等)的研究人员共同研究.其中,液化前后的土体本构关系是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今后需利用离心机实验、现场原位实验开展工作,并进行相关实验技术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液化 爆炸 地震 离心机实验 岩土力学 数值分析 流体力学 结构力学
下载PDF
典型构造微破裂集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世愚 滕春凯 +3 位作者 卢振业 刘晓红 刘绮亮 和雪松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通过大理岩破裂实验 ,考察了典型构造中微裂纹的演化、集结的过程和特征 .根据损伤理论 ,分析了构造对微破裂演化的控制作用 .根据微破裂集结临界条件的相似原理 ,认为这些特征可以类推到公里尺度 ,它们有助于解释地震中短期阶段的前震... 通过大理岩破裂实验 ,考察了典型构造中微裂纹的演化、集结的过程和特征 .根据损伤理论 ,分析了构造对微破裂演化的控制作用 .根据微破裂集结临界条件的相似原理 ,认为这些特征可以类推到公里尺度 ,它们有助于解释地震中短期阶段的前震或广义前震分布 ,作为地震前兆的一次效应 .其它物理效应为二次或三次效应 .微破裂集结时局部密度突然加大 ,有助于解释部分前兆记录突跳现象 .非集结部分出现部分微裂纹愈合 ,密度反向变化 ,有助于解释一些前兆记录在短临阶段记录中出现反向的现象 .考察了不同构造的不同部位微破裂萌生和演化的范围差异 ,这些差异有助于解释不同地质构造孕震区域的孕震过程 ,从而可解释板缘和板内地震前兆记录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被不同观点学者分别引用 ,以论证地震是否有前兆记录的问题 .然而 ,在考察不同地区的前兆记录时 ,必须注意不同地区的地质背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物理 微破裂集结 地震前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地震模拟振动台三状态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韩俊伟 于丽明 +1 位作者 赵慧 王忠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23,28,共4页
采用三状态反馈控制和三状态顺馈控制可提高地震模拟振动台(振动台)系统加速度响应频宽,增强系统稳定性应用极点配置原理设计了振动台的水平向和垂直向激振系统的三状态控制器.由于三向六自由度振动台水平向和垂直向激振系统的参数... 采用三状态反馈控制和三状态顺馈控制可提高地震模拟振动台(振动台)系统加速度响应频宽,增强系统稳定性应用极点配置原理设计了振动台的水平向和垂直向激振系统的三状态控制器.由于三向六自由度振动台水平向和垂直向激振系统的参数不同,因此三状态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也不同.对水平向激振系统,由于其液压固有频率较低,采用二阶补偿改善系统的频率特性;对垂直向激振系统,由于其液压固有频率与要求的系统频宽相近,采用一阶补偿改善系统的频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 电液伺服系统 三状态控制 地震模拟
下载PDF
芦山M7.0地震前姑咱台钻孔应变观测异常 被引量:23
10
作者 邱泽华 杨光 +2 位作者 唐磊 郭燕萍 张宝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8-161,166,共5页
芦山M7.0地震前数天,姑咱台YRY-4型钻孔应变仪记录到显著的异常变化。对照异常变化的形态特征,可以首先排除建设楼房、修整操场和开凿隧道等影响。最可能的干扰剩下两个:台站观测院门前的道路施工和水库蓄、放水导致大渡河水位变化。结... 芦山M7.0地震前数天,姑咱台YRY-4型钻孔应变仪记录到显著的异常变化。对照异常变化的形态特征,可以首先排除建设楼房、修整操场和开凿隧道等影响。最可能的干扰剩下两个:台站观测院门前的道路施工和水库蓄、放水导致大渡河水位变化。结合实地调查,对比应变和测震观测的相关性、应变和大渡河流量变化的相关性,以及对观测应变变化特征的分析,姑咱台的观测异常不是这两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应该与芦山地震有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地震前兆 钻孔应变观测 YRY-4型钻孔应变仪 干扰
下载PDF
模型试验的分离相似设计方法——以锚索格构加固边坡模型试验为例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志佳 张建经 +3 位作者 付晓 闫孔明 汪明元 彭盛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17-2623,共7页
提出了模型试验的分离相似设计方法,以锚索、格构梁加固边坡振动台试验为例进行介绍。将传统量纲分析法中描述振动台试验各个相关参数之间关系的函数关系式定义为1级特征方程。根据边坡、锚索、格构和地震波特性的不同,将1级特征方程进... 提出了模型试验的分离相似设计方法,以锚索、格构梁加固边坡振动台试验为例进行介绍。将传统量纲分析法中描述振动台试验各个相关参数之间关系的函数关系式定义为1级特征方程。根据边坡、锚索、格构和地震波特性的不同,将1级特征方程进行分离处理,得到分别用于边坡、锚索、格构和地震波相似设计的2级特征方程。根据每个2级特征方程中参数的重要程度不同,将关键设计参数从2级特征方程中分离出来,组成3级特征方程。根据3级、2级和1级特征方程可以分别推导得到针对边坡、锚索、格构梁和地震波各自的关键参数、相关参数和无关参数相似比,选择关键参数相似比作为模型设计的主要依据,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相似设计。解决了按照传统量纲分析法要求,模型试验无法同时满足所有参数相似比要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相似设计方法 土-结构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量纲分析法 相似比
原文传递
地震模拟振动台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42
12
作者 高春华 纪金豹 +1 位作者 闫维明 李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9,共11页
地震模拟振动台是开展抗震研究的重要试验设备,国内外发展迅速。对国内振动台的发展历史、建设情况、性能指标、控制算法、试验技术研究进行了调研、总结、对比和分析评述,给出了国内典型振动台的台面尺寸、承载力、工作频率和最大加速... 地震模拟振动台是开展抗震研究的重要试验设备,国内外发展迅速。对国内振动台的发展历史、建设情况、性能指标、控制算法、试验技术研究进行了调研、总结、对比和分析评述,给出了国内典型振动台的台面尺寸、承载力、工作频率和最大加速度等功能指标,总结了振动台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算法的优缺点;对国内典型的振动台试验、试验仿真材料进行归纳对比,给出国内已完成振动台试验的结构类型、缩尺比例、模型材料选择;对于振动台的大型化、台阵化、全数字化和网络化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阐述,给出高性能振动台的发展方向、技术特征对比和相关研究现状。可供国内外振动台的设计选型、控制技术和试验技术研究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模拟振动台 试验技术 控制算法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川滇地区区域地震目录完整性最小震级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苏有锦 李永莉 +2 位作者 李忠华 易桂喜 刘丽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0-16,共7页
系统分析了川滇地区 1970~ 2 0 0 1年的区域地震目录 ,给出了川滇地区主要地震活动带 (区 )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总体而言 ,对于川滇地区地震活动最强烈的 3个区域 ,地震目录的完整性最小震级可取如下震级 :(1)金沙江—红河断... 系统分析了川滇地区 1970~ 2 0 0 1年的区域地震目录 ,给出了川滇地区主要地震活动带 (区 )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总体而言 ,对于川滇地区地震活动最强烈的 3个区域 ,地震目录的完整性最小震级可取如下震级 :(1)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及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带所围限的川滇菱形地块 ,1970~ 1981年 2 5级 ,1982年以来 2 0级 ;(2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以西的滇西—滇西南腾冲—龙陵、澜沧—耿马、思普地区 ,1970~ 1981年 3 0级 ,1982年以来 2 5级 ;(3)阿坝区、松潘—龙门山带及名边—马山—昭通带 ,1970~ 1981年 2 5级 ,1982年以来 2 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目录 最小完整性震级 川滇地区
下载PDF
隐伏走滑断层破裂扩展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代树红 马胜利 +1 位作者 潘一山 罗华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5-645,共11页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基岩中走滑断层在上覆沉积层中的破裂扩展特征,利用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分析了沉积层表面变形场的演化过程,重点研究了基岩断层位移和沉积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沉积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随基岩断层的滑动,沉积...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基岩中走滑断层在上覆沉积层中的破裂扩展特征,利用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分析了沉积层表面变形场的演化过程,重点研究了基岩断层位移和沉积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沉积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随基岩断层的滑动,沉积层中围绕断层投影线逐渐形成一个变形带以及由张性破裂和剪切破裂组成的破裂带,基岩断层的位移越大,沉积层中的变形带越宽、变形越强烈;但当基岩断层位移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变形带宽度将保持稳定,只是变形随断层位移增加而更集中。对于同样的基岩断层位移,沉积层厚度越大,受基岩断层控制的变形破裂带越宽,即基岩断层的影响范围越大;但当沉积层厚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沉积层的变形发生了变化,沉积层表面并不存在与基岩断层走向一致的变形带,而是发育了较大尺度、与基岩断层走向斜交的张剪性破裂带。实验结果意味着,临界断层位移和临界沉积层厚度对于确定隐伏断层发震产生的地表变形和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走滑断层 模拟实验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破裂扩展
下载PDF
我国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6
15
作者 孙进忠 郭铁栓 +1 位作者 唐文榜 赵鸿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66-274,共9页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是地球物理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研究实践,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超声地震模型试验在方法理论、研究实践和工程应用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是地球物理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超声地震模型试验的研究实践,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超声地震模型试验在方法理论、研究实践和工程应用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国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地震模型试验 方法理论 研究实践 工程应用 进展
下载PDF
岩石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与微裂隙扩展方位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陈峰 修济刚 +2 位作者 安金珍 廖椿庭 陈大元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0-318,共9页
将不同规格的长方体花岗岩标本 ,按事先设计的图案布设多个电极 ,并用抽真空的方法将标本进行水饱和 .然后将标本电极面和相邻面的一小部分 (包括棱 )用防水绝缘胶密封 .用多电极组合法 ,将己布电极组合成不同方向、不同极距的电阻率各... 将不同规格的长方体花岗岩标本 ,按事先设计的图案布设多个电极 ,并用抽真空的方法将标本进行水饱和 .然后将标本电极面和相邻面的一小部分 (包括棱 )用防水绝缘胶密封 .用多电极组合法 ,将己布电极组合成不同方向、不同极距的电阻率各向异性测线和电测剖面、电测深测线 .使标本在装有水的承压水箱中 ,沿标本长轴方向受压 ,观测标本电阻率随压力的变化 .在实验中 ,一些标本被压坏 ,出现宏观裂隙 ;一些标本没有被压坏 ,没有被压坏的标本通常压到电阻率出现明显破裂前兆为止 .然后 ,将未压坏的标本测量面显微照相 ,从照片上寻找裂隙的优势方向 ,和被压坏标本的宏观裂隙一起 ,与电阻率各向异性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 :1裂隙和破碎带通过区域的测点 ,视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结果好 ,4种组合求得的 4个各向异性主轴方向趋于一致 ,且与破碎带方向基本吻合 ;裂隙和破碎带不经过区域的测点 ,或者 4个视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主轴方向不一致 ,或者根本求不出各向异性解 .这后一种情况 ,在裂隙面平行测量面时 ,表现最为明显 ;2显微照相显示的微观裂隙或破碎带的优势方向与电阻率变化最大的各向异性主轴方向基本一致 ;3电测剖面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电阻率 地电阻率 电阻率各向异性 地震 裂隙
下载PDF
地震临界点理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余怀忠 尹祥础 +6 位作者 夏蒙棼 许昭永 李敏 梁乃刚 彭克银 Victor Kukshenko Surguei Elizarov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22-130,175,共10页
按照临界点理论 ,在大地震或岩石等脆性材料破坏发生之前能量会加速释放 (AER) ,这种加速过程呈幂律变化 (power law) .本文通过大尺度岩石破裂声发射实验 ,对这一临界现象进行了研究 .实验分别采用 3种岩石试件 ,并且实现了不同轴压加... 按照临界点理论 ,在大地震或岩石等脆性材料破坏发生之前能量会加速释放 (AER) ,这种加速过程呈幂律变化 (power law) .本文通过大尺度岩石破裂声发射实验 ,对这一临界现象进行了研究 .实验分别采用 3种岩石试件 ,并且实现了不同轴压加载历史以及三轴应力状态 ;实验利用声发射技术记录了微裂纹产生和扩展时所释放的弹性能 (声发射 ) ;实验结果证实了临界点理论 ,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 ,岩石材料在受压破坏之前弹性能会出现明显的加速释放过程 .本文还对使用AER预测中期地震进行了初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点理论 能量加速释放 声发射 地震预测
下载PDF
渤海及其邻区的地震层析成像 被引量:67
18
作者 孙若昧 赵燕来 梅世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4-54,共11页
由渤海周边地区地震台网记录的P波到时进行层析成像研究,得到了该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图像的新信息.结果表明:1.渤海湾内地壳薄,是Moho面上隆的中心.2.渤张断裂由几段相接而成,属壳内断裂.3.该区岩石层厚度变化显著,渤海内为110km,燕... 由渤海周边地区地震台网记录的P波到时进行层析成像研究,得到了该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图像的新信息.结果表明:1.渤海湾内地壳薄,是Moho面上隆的中心.2.渤张断裂由几段相接而成,属壳内断裂.3.该区岩石层厚度变化显著,渤海内为110km,燕山地区大于180km.渤海湾内上地幔盖层速度是研究区内最高的,最大值为8.45km/s,其岩石成分是高密度物质.这是该区呈现高重力异常的缘由.4.渤海内庙岛西部中地壳有一近似圆状的低速体,渤海内强震以及近期地震活动沿其周边展布,那里是高、低速块体的交界部位.研究区内其它地区的强震一般也发生在地壳中高速块体的边侧,或高速块体与低速块体的交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地区 CT层析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巴颜喀拉块体强震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兴悦 陈连旺 +2 位作者 杨立明 李玉江 谭佩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4-314,450,共11页
以青藏高原为目标采用弹性体本构关系,模拟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进、挤压对巴颜喀拉块体及邻区的影响.通过降低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模拟1900年以来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及周缘MS≥7.0强震,计算序列中前面地震对后续强震的影响... 以青藏高原为目标采用弹性体本构关系,模拟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进、挤压对巴颜喀拉块体及邻区的影响.通过降低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模拟1900年以来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及周缘MS≥7.0强震,计算序列中前面地震对后续强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①巴颜喀拉块体背景场应力水平大致与块体西部等效应力同等大小,自西向东逐渐递减,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和中部等效应力从南向北逐渐递减,东部地区等效应力比较低;②模拟的14次地震序列中,有8次发生在前面强震所引起的等效应力增大的区域内,2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增大和减小的过渡区域内,3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减小的区域内;③从强震序列所引起的应力相互作用看,历史地震对1970年以来发生的地震影响结果为:历史地震加速了1973年亦基台错、1997年玛尼和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的发生,昆仑山口西地震对汶川地震的影响较小,汶川地震对玉树地震的发生不具有加速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巴颜喀拉块体 壳单元有限元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模拟引潮力作用下的岩石破裂特征──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实验研究之一 被引量:26
20
作者 施行觉 许和明 +2 位作者 万永中 卢振刚 陈学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33-637,共5页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选用纵波速度作为响应参数,在实验室内,在模拟构造应力和引潮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岩石失稳破裂.在整个过程中测量纵波在岩石中的走时或速度,发现加卸载响应比Y的值,在系统稳定时近于1;而在失稳前,逐渐增...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选用纵波速度作为响应参数,在实验室内,在模拟构造应力和引潮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岩石失稳破裂.在整个过程中测量纵波在岩石中的走时或速度,发现加卸载响应比Y的值,在系统稳定时近于1;而在失稳前,逐渐增加,最大可达到10.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测曲线非常相近.认为可用纵波速度的响应比来表示岩石系统的稳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岩石破裂 地震模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