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永强 刘万 +1 位作者 黎晓东 许继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是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陆气耦合降雨径流模拟,分析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框架,对比基础输入资料、天气模式和陆面水文模型各方面的优缺点,回顾基于该框架的发展历程... 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是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陆气耦合降雨径流模拟,分析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框架,对比基础输入资料、天气模式和陆面水文模型各方面的优缺点,回顾基于该框架的发展历程,从集合预报、数据驱动、陆面水文模型与天气模式3个方面介绍了陆气耦合降雨径流模拟技术的发展,提出多尺度转换、双向耦合、不确定性问题及误差修正4个热点关键技术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推进基于陆气耦合模式的降雨径流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气耦合模式 降雨径流模拟 水文模型 天气模式 水文循环
下载PDF
基于CEEMDAN-QPSO-BLS模型的径流预测研究
2
作者 刘扬 赵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准确的径流预测是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前提,是制定防洪减灾决策的基础,然而受到人类活动、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径流序列呈现出非线性、非稳态、多尺度变化的特点,这为径流的精准预测增加了难度。为提高径流预测的精准度和可... 准确的径流预测是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前提,是制定防洪减灾决策的基础,然而受到人类活动、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径流序列呈现出非线性、非稳态、多尺度变化的特点,这为径流的精准预测增加了难度。为提高径流预测的精准度和可信度,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方法,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BLS)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QPSO-BLS组合式的径流预测模型。该组合模型首先使用CEEMDAN方法对原始径流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相对平稳的本征模态分量。其次利用QPSO算法对BLS模型的特征层节点组数、增强层节点组数和组内节点数进行寻优,得到最优的宽度学习网络拓扑结构,进而使用最优的QPSOBLS对多个稳态分量进行预测,并对预测分量进行重构,从而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以黄河流域小浪底水库的日径流值为实验数据,将EMD-QPSO-BLS、QPSO-BLS作为CEEMDAN-QPSO-BLS的对比模型,并采用纳什效率系数(NS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作为模型预测可信度和精准度的评价指标。实验表明,在预见期4天内,与QPSO-BLS、EMD-QPSO-BLS模型相比,CEEMDAN-QPSO-BLS的预测精准度分别提高了79.87%、19.80%,可信度分别提高了131.2%、10.98%,径流预测精度的提高,可为防洪抗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测 宽度学习 量子粒子群 CEEMDAN EMD
下载PDF
大运河运河站实用水文预报方案优化与应用
3
作者 杨明非 刘田田 +1 位作者 房磊 王勇成 《治淮》 2024年第2期19-20,23,共3页
以台儿庄闸为界将预报区间分成两部分,台儿庄闸泄水为上游来水,将原方案的两段马斯京根演算简化为一段马斯京根演算;将原方案中通过P+Pa~R和单位线求得的峄城大沙河和伊家河两大支流流量,转为包含在台儿庄闸控制的实测流量内,对方案进... 以台儿庄闸为界将预报区间分成两部分,台儿庄闸泄水为上游来水,将原方案的两段马斯京根演算简化为一段马斯京根演算;将原方案中通过P+Pa~R和单位线求得的峄城大沙河和伊家河两大支流流量,转为包含在台儿庄闸控制的实测流量内,对方案进行优化。优化后洪峰流量的模拟误差相比优化前略有减小,峰现时间的模拟误差相比优化前明显减小。建议单独编制邳苍分洪道林子站预报方案,作为韩庄闸至运河站预报区间的子方案;同时,于陶沟河入大运河处设站监测水位流量,探讨陶沟河小流域降雨径流关系,以进一步提高运河站洪水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站 实用 水文预报方案 大运河 马斯京根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模型城市河道水位预报研究
4
作者 蒋双林 王超 +1 位作者 陈阳 廖卫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城市内河水位预报对城市内涝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数值模拟模型计算效率较低,且无法实时计算。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ussian函数改进BP神经网络的河道水位预报模型,解决了BP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精度低、在误差平坦区收敛速度... 城市内河水位预报对城市内涝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数值模拟模型计算效率较低,且无法实时计算。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ussian函数改进BP神经网络的河道水位预报模型,解决了BP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精度低、在误差平坦区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该方法利用Gaussian函数改进BP神经网络梯度下降算法,针对模型不同权重与阈值设定不同学习率,对各参数进行针对性优化,能够有效加速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效率;针对模型在误差平坦区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通过Gaussian函数增大梯度下降算法在误差平坦区的学习率,控制梯度下降算法在误差较大时的学习率,能够有效加速BP神经网络模型在误差平坦区的收敛速度。以福州市晋安区6个河道水位测站为研究对象,构建GABP神经网络河道水位预报模型进行城市内河水位预报,并探讨不同降雨输入形式对河道水位预报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能够有效提升BP神经网络在误差平坦区的收敛速度与模型预报精度,试验集预报纳什效率系数(NSE)均在0.8以上,能够将预报峰值水位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其中降雨以小时降雨量形式输入能够将预报NSE提升至0.9以上。研究表明采用Gaussian函数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模型预报精度,对提升城市河道水位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ian函数 BP神经网络 小时降雨量 水位预报
下载PDF
代理模型参数率定方法在TOPKAPI模型中的应用
5
作者 汤岭 王海军 +2 位作者 李致家 黄迎春 盛奕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提高复杂水文模型参数优化效率,通过Morris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敏感参数,随后将多目标自适应代理模型优化(MO-ASMO)算法应用在TOPKAPI模型的参数率定中,通过最小欧几里得距离筛选Pareto解集中的相对最优解,从解集分布和每场洪水模拟效... 为提高复杂水文模型参数优化效率,通过Morris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敏感参数,随后将多目标自适应代理模型优化(MO-ASMO)算法应用在TOPKAPI模型的参数率定中,通过最小欧几里得距离筛选Pareto解集中的相对最优解,从解集分布和每场洪水模拟效果两个维度与传统多目标优化方法NSGA-Ⅱ、NSGA-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模型运行次数下,MO-ASMO相较于NSGA-Ⅱ和NSGA-Ⅲ具有更优的Pareto前沿;无论是率定期还是验证期,MO-ASMO算法的评价指标均表现较好,综合表现优于NSGA-Ⅱ、NSGA-Ⅲ算法,MO-ASMO算法有效提升了模型参数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KAPI模型 代理模型 多目标算法 NSGA-Ⅱ NSGA-Ⅲ 洪水预报 临沂流域
下载PDF
北京“23•7”特大洪水复盘分析
6
作者 麦合木提·图达吉 童瑞 +7 位作者 徐宝宁 周睿杨 龚傲凡 曾净 季明峰 戚友存 倪广恒 田富强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本文分别采用地面雨量站和雷达反演降雨数据,利用北京山区洪水预报模型对北京“23•7”暴雨洪水开展了复盘分析。结果表明,雷达反演降雨与地面雨量站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强,可较好地反映降雨的时空变异性;同时,利用二者分别驱动水文模型后... 本文分别采用地面雨量站和雷达反演降雨数据,利用北京山区洪水预报模型对北京“23•7”暴雨洪水开展了复盘分析。结果表明,雷达反演降雨与地面雨量站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强,可较好地反映降雨的时空变异性;同时,利用二者分别驱动水文模型后所得的预报效果也基本一致,说明在水文预报工作中雷达反演降雨可作为地面站网的可靠替代品。本文改进的考虑北京山区产流特点的水文模型可对大部分预报断面做出较高精度的模拟。北京山区水文过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基于不同量级历史洪水率定的水文模型参数具有不确定性,为了适应产汇流和洪水演进规律的变化,提高洪水预报的可靠性,预报实践时需要结合实况数据及时优化模型参数,完善洪水预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复盘 洪水预报 “23•7”特大洪水 雷达反演降雨
下载PDF
广义单位线在山洪模拟中的适用性分析
7
作者 许营营 王金星 +2 位作者 侯东儒 余其鹰 胡彩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广义单位线把流域对净雨的调蓄作用概化为M个等效线性水库并联,为汇流计算提供了新方法。为检验其在山洪模拟中的适用性,在淮河、长江选取4个小支流共56场典型洪水作为研究对象,与Nash单位线法对比分析暴雨洪水过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 广义单位线把流域对净雨的调蓄作用概化为M个等效线性水库并联,为汇流计算提供了新方法。为检验其在山洪模拟中的适用性,在淮河、长江选取4个小支流共56场典型洪水作为研究对象,与Nash单位线法对比分析暴雨洪水过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模拟精度均达到了乙级精度要求标准,但从评价指标来看,广义单位线法的平均纳什效率系数、峰现时间及其合格率(0.79、0.90h、98.30%)优于Nash单位线法(0.75、1.09h、94.34%)。广义单位线综合了流域地形地貌特征,可以更好地表征流域汇流特性,适用性较强,为国内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单位线 山洪模拟 参数优化 地面汇流
下载PDF
基于不同河道汇流方法的新安江模型研究
8
作者 王也 龚定 +3 位作者 李致家 肖杨 谭君 李巧玲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为了提高五强溪流域水文模型的洪水预报精度,在新安江水文模型河道汇流模块中加入局地惯性波法,局地惯性波法不考虑迁移惯性项,适用于库区洪水演算。研究考虑了五强溪流域的水库型河道特征,在河道汇流方面建立了分段马斯京根法和局地惯... 为了提高五强溪流域水文模型的洪水预报精度,在新安江水文模型河道汇流模块中加入局地惯性波法,局地惯性波法不考虑迁移惯性项,适用于库区洪水演算。研究考虑了五强溪流域的水库型河道特征,在河道汇流方面建立了分段马斯京根法和局地惯性波组合的汇流方案。选取2020年~2022年五强溪流域洪水过程,与传统新安江模型对比,进行结果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分段马斯京根法仍是最简便、准确和稳定的汇流演算方法,但在水库型河道中构建分段马斯京根法和局地惯性波法的汇流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取得了较高的模拟精度,为实时洪水预报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案和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河道汇流 局地惯性波法 分段马斯京根法 新安江模型 五强溪流域
下载PDF
五强溪流域相似性研究及参数移植分析
9
作者 李德清 石彬 +3 位作者 李致家 赵勇 申升腾 李巧玲 《水力发电》 CAS 2024年第4期4-9,共6页
在PUB计划的引领下,流域相似性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探究相似流域参数移植的可行性,结合DEM及土地利用等数据,选取多个表征水文特征的相似性指标,通过相对均方根误差法和层次聚类法判别五强溪内10个流域相似关系,将相似的流域参数... 在PUB计划的引领下,流域相似性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探究相似流域参数移植的可行性,结合DEM及土地利用等数据,选取多个表征水文特征的相似性指标,通过相对均方根误差法和层次聚类法判别五强溪内10个流域相似关系,将相似的流域参数移植并进行洪水预报。结果表明,陶伊和五强溪近坝区流域坡度分布相对均方根误差值为0.44、地形指数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25,且层次聚类法计算的两个流域距离系数为0.11,水文特征最为相似。将陶伊流域部分参数移植到五强溪近坝区流域,通过新安江模型进行洪水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洪水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相似性 参数移植 新安江模型 洪水预报 五强溪流域
下载PDF
基于积雪数据的HBV模型改进及应用
10
作者 俞炜博 梁忠民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大渡河流域内站点分布较少,历史观测数据不足,给该地区的融雪径流预报带来困难。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最新一代高分辨率陆面再分析数据集ERA5-Land,将积雪覆盖率和积雪平均深度引入度日因子雪量计算公式中,对HBV模型的积融雪... 大渡河流域内站点分布较少,历史观测数据不足,给该地区的融雪径流预报带来困难。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最新一代高分辨率陆面再分析数据集ERA5-Land,将积雪覆盖率和积雪平均深度引入度日因子雪量计算公式中,对HBV模型的积融雪模块进行改进,以提升融雪径流计算的可靠性。以大渡河上游为研究对象,选取1961—2018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以2019年为例进行试预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ERA5-Land再分析数据,以及对积融雪模块进行改进,发挥了其在模拟积融雪上的优势,有效提升了融雪径流预报精度,对大渡河流域具有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稀缺资料地区融雪径流模拟预报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模型 水文预报 ERA5-Land 积雪平均深度 积雪覆盖率 大渡河流域
下载PDF
有效不透水面分布对城市雨水径流的影响
11
作者 郑自琪 庞博 +2 位作者 李钰 陈浩铭 周斯聪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6,共12页
城市区域不透水面分布错综复杂,汇流路径多样,不透水面有效性及其产流机制成为城市水文学的热点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主城区为对象,构建了基于汇水路径的有效不透水面的识别方法,拟合出总不透水面与有效不透水面的经验公式,定量识别了不... 城市区域不透水面分布错综复杂,汇流路径多样,不透水面有效性及其产流机制成为城市水文学的热点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主城区为对象,构建了基于汇水路径的有效不透水面的识别方法,拟合出总不透水面与有效不透水面的经验公式,定量识别了不透水面有效性对北京市主城区雨水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不透水面有效性能显著提升模型模拟精度,针对不同城市化阶段,在各种重现期降雨情景下设置不同有效不透水面比例并进行模拟,发现有效不透水面对低重现期降雨产流过程的影响远大于高重现期降雨产流过程,且城市化前期有效不透水面增加会导致较大洪峰增长率,而城市化后期影响减小。研究可为优化城市地面格局,减缓城市洪涝灾害损失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不透水面 汇流路径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城市洪涝 洪峰流量
下载PDF
HEC-HMS水文模型不同降雨损失方法对比研究
12
作者 赵直 冯民权 侯梓良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对比分析HEC-HMS模型三种降雨损失方法在沁河流域的适用性。借助Morris筛选法识别降雨损失方法的关键参数,选用流域内5场雨洪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分析。结果表明:(1)SCS CN值曲线法、Green-Ampt法、Initial and Uniform法主要... 为对比分析HEC-HMS模型三种降雨损失方法在沁河流域的适用性。借助Morris筛选法识别降雨损失方法的关键参数,选用流域内5场雨洪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分析。结果表明:(1)SCS CN值曲线法、Green-Ampt法、Initial and Uniform法主要敏感性参数分别为CN值、土壤饱和导水率、恒定损失率。(2)选取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峰现时刻误差以及Nash系数对模型模拟精度进行评价,SCS CN值曲线法和Initial and Uniform法模拟结果达到乙等精度,Green-Ampt法模拟结果达到丙等精度。研究成果可为半湿润地区中小流域降雨损失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 洪水模拟 降雨损失方法 参数敏感性分析 沁河流域
下载PDF
概念性水文模型与智能模型在中小河流洪水模拟中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王越 李巧玲 肖杨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相较于大江大河的流域水文预报研究,中小流域的研究相对匮乏。以沅江河溪水文站以上流域为例,研究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在场次洪水中的模拟效果。通过对比,新安江模型的整体模拟精度较高,洪量、洪峰、峰现时间... 相较于大江大河的流域水文预报研究,中小流域的研究相对匮乏。以沅江河溪水文站以上流域为例,研究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在场次洪水中的模拟效果。通过对比,新安江模型的整体模拟精度较高,洪量、洪峰、峰现时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39%、9.55%、1.6h,确定性系数为0.73,综合合格率为100%,达到甲级精度标准;LSTM模型的模拟精度较低,洪量、洪峰、峰现时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76%、12.33%、2.3 h,确定性系数为0.60,综合合格率为75%,达到乙级精度标准。结果表明,新安江模型和LSTM模型是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有效方法,均可用于河溪流域的正式预报,且对于河溪流域,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精度比LSTM模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中小河流 LSTM神经网络 新安江模型
下载PDF
基于气象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的流域尺度洪水预报方法:以北江流域为例
14
作者 韩赟希 张昕 +2 位作者 王自法 周良辰 朱龙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97-4408,共12页
针对中小流域目前径流和淹没预报难度较大且精度偏低的问题,以北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降雨径流-洪水淹没模型。在非耦合情况下,基于WRF-Hydro模式构建北江流域水文模型,通过对主要参数率定,优化了WRF-Hydro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的产流... 针对中小流域目前径流和淹没预报难度较大且精度偏低的问题,以北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降雨径流-洪水淹没模型。在非耦合情况下,基于WRF-Hydro模式构建北江流域水文模型,通过对主要参数率定,优化了WRF-Hydro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的产流、汇流等水循环关键要素。在耦合情况下,将WRF-Hydro模式模拟的径流过程作为CaMa-Flood模型的边界条件,从而实现对整个流域的洪水淹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经过参数率定的WRF-Hydro水文模型中,针对验证期的5场典型洪水事件,皮尔逊相关系数均高于0.8,纳什效率系数在0.52~0.71,在预报期的三个洪水事件中,洪峰的平均误差为22.2%。在水文水动力模型耦合后,能够准确地捕捉洪水淹没与降雨强度、洪水流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提供洪水发生后洪泛区的淹没深度和范围等关键信息。本文构建的降雨径流-洪水淹没模型能够适用于地形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的北江流域,为类似半湿润流域的洪水预报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也为水文水动力模型耦合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流域 WRF-Hydro水文模型 CaMa-Flood水动力模型 洪水预报 洪水淹没模拟
下载PDF
河网地区洪水预报模型开发及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应用
15
作者 陈钢 赵艳红 +2 位作者 王晓书 陈秋实 王船海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平原水网地区的洪水预报一直是水文学科的难点问题,尤其受人类活动影响剧烈。为了更好地模拟流域水文循环过程,解决工程实际应用中的挑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分布式架构水文模型。该模型具有分布式特征,能够根据流域特征和需求灵活选择最... 平原水网地区的洪水预报一直是水文学科的难点问题,尤其受人类活动影响剧烈。为了更好地模拟流域水文循环过程,解决工程实际应用中的挑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分布式架构水文模型。该模型具有分布式特征,能够根据流域特征和需求灵活选择最合适的水文特征单元进行组合,从而支持对不同水文特征单元精确化、理论化的研究。为了实现实时预报功能,还研发了数据库耦合技术、大型河网实时校正技术及水利工程调度技术。在此基础上,应用分布式架构思想建立了太湖流域模型,对其进行了概化处理,并选取2016年实况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通过对太湖水位1 d、2 d、3 d预见期的实时预报,计算成果基本能够反映平原水网地区太湖流域的水流运动实际状况。综合而言,该分布式架构水文模型方法不仅在科学性上得到验证,而且在实现技术上具有可行性,成功地解决了从理念到现实的应用实践问题,为平原水网地区洪水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地区 洪水预报 水文模型 分布式架构
下载PDF
数字孪生流域预演场景研究与运用——以嫩江干流为例
16
作者 张雯 廖晓玉 +1 位作者 王开丽 于雨 《水利信息化》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为加强数字孪生演练场景真实化,助力决策精准化,依托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思路,搭建数字孪生业务应用平台。分析孪生平台整体架构与关键技术,构建具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防洪“四预”全景可视化平台。以嫩江干流为例,分析数字孪... 为加强数字孪生演练场景真实化,助力决策精准化,依托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思路,搭建数字孪生业务应用平台。分析孪生平台整体架构与关键技术,构建具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防洪“四预”全景可视化平台。以嫩江干流为例,分析数字孪生建设实际需求,以尼尔基水库防洪调度为预演场景,分析尼尔基水库上游与下游嫩江干流之间的淹没损失关系,得出最优调度防御安排及建议。结果表明:通过全景可视化平台进行场景演练,可呈现河道演进真实情况,保障河道行洪安全,避免淹没损失,为防洪安全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防洪“四预” 预演场景 嫩江干流
下载PDF
机器学习模型在岩溶地区水文预报中的适用性分析
17
作者 赵泽锦 孙伟 +5 位作者 周斌 张轩 王高旭 吴巍 李文杰 姚业 《人民珠江》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现有岩溶地区的水文预报主要采用基于物理机制的水文模型,而机器学习模型的应用较为罕见。为了探索机器学习模型在岩溶地区水文预报的适用性,以云南省沙甸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了LSTM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对倘甸水文站的逐日径流量与场次... 现有岩溶地区的水文预报主要采用基于物理机制的水文模型,而机器学习模型的应用较为罕见。为了探索机器学习模型在岩溶地区水文预报的适用性,以云南省沙甸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了LSTM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对倘甸水文站的逐日径流量与场次洪水进行了模拟,并以针对岩溶地区的改进型新安江模型做参照。研究表明:机器学习模型与改进型新安江模型在日径流过程模拟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效果,LSTM模型模拟效果更优;场次洪水模拟方面,改进型新安江模型达到了甲级预报精度,机器学习模型6 h预见期预报结果整体优于改进型新安江模型,但24 h预见期的预报结果不能满足预报业务的精度需求。对2种机器学习模型和水文模型的特点及预报精度进行的研究,为岩溶地区水文预报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洪水预报 机器学习 改进型新安江模型
下载PDF
无实测资料河流逐月水量估算方法适用性研究
18
作者 杨静波 文宏展 杨岚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无实测资料河流逐月水量估算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重要支撑。基于流域水文相似性原理和水量平衡原理,选用径流模数法、径流系数法、区域水量平衡法,研究提出其逐月水量估算适用范围和估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标准。以现有水文站为假... 无实测资料河流逐月水量估算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重要支撑。基于流域水文相似性原理和水量平衡原理,选用径流模数法、径流系数法、区域水量平衡法,研究提出其逐月水量估算适用范围和估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标准。以现有水文站为假设断面,采用参证水文站资料进行假设断面水量估算,对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估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标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径流模数法适用于集水面积相差不超过20%情形和考虑区间蓄泄水变量情况的集水面积相差在20%至1倍之间情形;径流系数法适用于集水面积相差在20%至1.5倍之间且估算时段有洪水过程情形;区间水量平衡法适用于上下游参证水文站面积比在3倍以内情形;“两种方法相对偏差小于18%”的估算成果合理性分析标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无实测资料河流 水量评价 估算方法 适用性研究
下载PDF
SIMHYD模型在淮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章丽萍 蒋晓蕾 +2 位作者 赫淑杰 付晓雷 胡乐怡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0,共8页
SIMHYD模型结构简单,参数较少,被广泛应用于流域月尺度和日尺度的径流模拟,由于模型结构中缺少流域汇流部分,尚无法满足小时尺度的洪水预报与模拟的需要。为此本文开展SIMHYD模型研究,针对模型结构存在不足,在SIMHYD模型基础上,设计对比... SIMHYD模型结构简单,参数较少,被广泛应用于流域月尺度和日尺度的径流模拟,由于模型结构中缺少流域汇流部分,尚无法满足小时尺度的洪水预报与模拟的需要。为此本文开展SIMHYD模型研究,针对模型结构存在不足,在SIMHYD模型基础上,设计对比4种不同汇流方案:①不考虑汇流(原始SIMHYD模型);②仅增加河道汇流;③仅增加坡面汇流;④同时增加河道汇流和坡面汇流。并在淮河王家坝区间流域开展小时尺度的洪水模拟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SIMHYD模型,增加汇流之后的SIMHYD模型模拟精度均有所提高,其中,同时增加河道汇流和坡面汇流的SIMHYD模型模拟精度提升最大。本研究通过改进SIMHYD模型的汇流部分,使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小时尺度的洪水预报与模拟,且模拟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HYD模型 遗传算法 洪水预报 水文模型 汇流演算
下载PDF
基于下垫面变化的月径流模型在滦河中游武烈河、柳河典型子流域的应用
20
作者 袁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推进,研究基于下垫面变化的月径流模型尤为重要。在对当前主流月径流模型进行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模型应用过程中所反映的实际问题,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改进和整合,并结合研究区水文特性,建... 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推进,研究基于下垫面变化的月径流模型尤为重要。在对当前主流月径流模型进行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模型应用过程中所反映的实际问题,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改进和整合,并结合研究区水文特性,建立了一个能够综合考虑下垫面变化的月径流水文模型。实例应用表明,模型具有定量识别下垫面变化过程的能力,采用10年分段方法进行下垫面变化过程的识别是可行的,有利于消除水文过程的随机性及模型误差带来的波动性;模型在水资源评价方面可以较方便地进行还原或还现处理,定量分析出下垫面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流域下垫面变化条件下的径流变化规律及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径流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气候变化 下垫面变化 径流模拟 滦河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