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6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氡同位素示踪的洞庭湖区枯水期湖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研究
1
作者 谌宏伟 杨瑶 +6 位作者 黄荷 周慧 彭向训 于莎莎 喻娓厚 李正最 王赵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3-434,共12页
洞庭湖区水系发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活动强烈,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变化频繁,其研究的难度以及由此造成的研究不足影响了对湖区地下水赋存和运动规律的深入认识。本文以洞庭湖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水位动态分析和氡(222 Rn)同... 洞庭湖区水系发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活动强烈,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变化频繁,其研究的难度以及由此造成的研究不足影响了对湖区地下水赋存和运动规律的深入认识。本文以洞庭湖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水位动态分析和氡(222 Rn)同位素示踪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枯水期洞庭湖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关系与交互通量。枯水期洞庭湖区水位和氡浓度空间分布特征指示研究区内地下水向湖水排泄,尤以东洞庭湖最为显著。氡箱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枯水期地下水排泄222 Rn通量为455.09 Bq/(m^(2)·d),占总输入222 Rn通量的60.07%,地下水排泄总量为0.29×10^(8)m^(3)/d,平均排泄速率为56.27 mm/d,地下水排泄对湖水的贡献率为7.04%。敏感性分析表明:风速、地下水和湖水222 Rn浓度以及湖面面积等参数较为敏感,合理布置取样点并提高敏感参数测量准确度能提高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度。氡同位素示踪法物理意义明确、操作过程简便,是研究复杂区域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的有效方法。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洞庭湖区水量均衡的更多认识,可为洞庭湖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 水位动态 氡同位素 枯水期 洞庭湖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北部班公湖流域夏季主要水体H-O同位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邵玉祥 严步青 +5 位作者 刘旭 蒋钦 陈文彬 龚康 易海洋 李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7-436,共10页
作为高寒内陆区的青藏高原西北部班公湖流域水文数据资料较为匮乏,导致对区域水循环过程和气候环境的认识不够深入,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理想途径。本文系统分析班公湖流域夏季含湖水、河水、冰川融水和地下水4种... 作为高寒内陆区的青藏高原西北部班公湖流域水文数据资料较为匮乏,导致对区域水循环过程和气候环境的认识不够深入,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理想途径。本文系统分析班公湖流域夏季含湖水、河水、冰川融水和地下水4种不同类型的水体中氢氧同位素的组成,阐释水体氢氧同位素、氘盈余参数沿程变化的特征及其与水体矿化度、高程、经纬度和全球大气降雨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同位素组成变化的控制因素。结果显示,水体中δ^(2)H和δ^(18)O的波动范围分别为-112.37‰~-24.90‰和-14.84‰~2.01‰,平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76.73‰±26.49‰和-8.43‰±5.24‰。湖水δ^(2)H和δ^(18)O相对其他水体富集,测定结果更偏正值,冰川融水δ^(2)H和δ^(18)O相对其他水体更为贫化。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的大陆效应总体不明显,部分水体有一定高程效应体现。水体氢氧同位素演化趋势表明,冰川融水与全球大气水线接近,易受大气降雨影响。同时其他水体线的较小截距和斜率值,表明大气降雨不是这些水体的直接补给源。河流沿程的水体δ^(2)H和δ^(18)O呈递增趋势,越远离冰川融水补给端的河水和湖水值越偏正,反映强蒸发的特点。水体氘盈余参数及其与矿化度之间的关系也指示蒸发作用是影响该区域水体氢氧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流域 氢氧同位素 氘盈余参数 空间特征 同位素效应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新疆冰湖制图及空间分布特征
3
作者 刘帅琪 李均力 +1 位作者 李若楠 都伟冰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513-524,共12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新疆的冰川迅速融化,形成了大量规模较小的冰湖。部分冰湖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并可能引发溃决洪水,提高对这些小型冰湖的制图精度对深入了解冰川冰湖灾害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Sentinel-2影像和DUNet语义分割...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新疆的冰川迅速融化,形成了大量规模较小的冰湖。部分冰湖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并可能引发溃决洪水,提高对这些小型冰湖的制图精度对深入了解冰川冰湖灾害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Sentinel-2影像和DUNet语义分割模型生成2022年新疆冰湖数据集,并结合历史冰湖数据分析了冰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10 hm^(2))、中(>1~10 hm^(2))、小(≤1 hm^(2))型冰湖的制图平均误差分别为2.29%、10.02%、27.71%,平均误差均小于已有的三种冰湖产品,其中面积>0.81 hm^(2)的冰湖相对误差为18.36%。2022年新疆>0.06 hm^(2)的冰湖数量为6854个,总面积为200.36 km^(2)。其中,≤1 hm^(2)的冰湖占总数量的70.32%,>1 hm^(2)的冰湖占总面积的92.49%。阿尔泰山区、天山西部、天山南部是新疆冰湖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也是近30年来冰湖数量增加最多的区域;在各区域中,面积≤10 hm^(2)的冰湖数量增加最为显著。本研究可为新疆冰湖灾害预警、冰湖灾害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 新疆 遥感 空间分布特征 深度学习 Sentinel-2影像
下载PDF
2018-2022年青海省主要湖泊蓄水量时空变化数据集
4
作者 张怀文 曹引 +3 位作者 赵红莉 蒋云钟 严登明 赵慧子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1期314-327,共14页
青海省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且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湖泊长期缺乏监测。而湖泊作为地表水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影响的重要指示器。国... 青海省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且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湖泊长期缺乏监测。而湖泊作为地表水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影响的重要指示器。国产高分一号、六号卫星宽幅相机空间分辨率为16 m,组网运行可实现2天重复观测,可以高频次获取地表水体面积;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具备厘米级的测高精度,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地表水体测高水位。本数据集基于GF-1/6WFV水体面积和ICESat-2测高水位构建青海省湖泊蓄水量遥感监测模型,通过遥感手段对青海省湖泊蓄水量进行时空变化监测。经验证,本数据集中湖泊蓄变量监测精度总体优于93%,满足湖泊蓄水量时空变化遥感监测需求。本数据集在时间尺度上涵盖2018-2022年,共计60期月度监测结果;空间尺度上覆盖了青海省面积大于30 km^(2)的33个湖泊,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省西部、北部、东南部,可为青海省湖泊、水文与气候变化过程监测、水资源动态评价、优化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蓄水量 GF-1/6 WFV ICESat-2 青海省 2018-2022年
下载PDF
湖泊沉积的灾害事件记录与识别方法: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营营 李林林 何仲太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湖泊沉积储存有丰富的信息,常被用于指示气候变化。地震、洪水、滑坡或崩塌等自然灾害事件通常会在湖泊沉积中形成特征性的湖泊沉积扰动,可以使用湖泊地质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识别。本文回顾了湖泊沉积研究历程,对典型自然灾害湖泊沉... 湖泊沉积储存有丰富的信息,常被用于指示气候变化。地震、洪水、滑坡或崩塌等自然灾害事件通常会在湖泊沉积中形成特征性的湖泊沉积扰动,可以使用湖泊地质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识别。本文回顾了湖泊沉积研究历程,对典型自然灾害湖泊沉积特征进行系统总结,着重梳理介绍湖泊沉积中自然灾害事件识别方法。其中综合分析法集成了现阶段湖泊事件沉积识别的多种分析手段:(1)根据沉积相与异常事件沉积(EID)之间的关系判定其内源或外源成因;(2)根据对触发因素的排除,确定最可能的触发因素;(3)根据现有的识别标准,验证最可能触发因素的正确性。是目前识别湖泊扰动成因最有效的分析手段。本文还对湖泊沉积灾害事件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及制约因素进行讨论,湖泊沉积具有连续性、敏感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有助于对灾害事件进行研究,但对湖泊典型自然灾害事件沉积识别标志的建立仍然是制约湖泊异常事件沉积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自然灾害 地震 异常事件沉积
下载PDF
Quantifying freeze-melt dynamics of lak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Sentinel-1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ry
6
作者 JIN Lu CHEN Jun +3 位作者 CAI Yu KONG Yecheng WANG Yongfeng DUAN Zhe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805-819,共15页
The ice phenology of alpine lak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is a rapid and direct responder to climate changes,and the variations in lake ice exhibit high temporal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MODIS and passive microwave... The ice phenology of alpine lak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is a rapid and direct responder to climate changes,and the variations in lake ice exhibit high temporal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MODIS and passive microwave data are widely used to monitor lake ice changes with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However,the low spatial resolutions make it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quantify the freeze-melt dynamics of lakes.This work used Sentinel-1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data to derive high-resolution ice maps(about 6 days),then with the aid of Sentinel-2 optical images to quantify freeze-melt processes in three typical lakes on the TP(e.g.Selin Co,Ayakekumu Lake,and Nam Co).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lakes had an average annual ice period of 125-157 days and a complete ice cover period of 72-115 days,from 2018 to 2022.They exhibit different ice phenology patterns.Nam Co is characterized by repeated episodes of freezing,melting,and refreezing,resulting in a prolonged freeze-up period.Meanwhile,the break-up period of Nam Co lasts for a longer duration(about 19 days),and the break-up exhibits a smooth process.Similarly,Ayakekumu Lake showed more significant inter-annual fluctuations in the freeze-up period,with deviations of up to 28 days observed among different years.Compared to the other two lakes,Selin Co experienced a relatively short freeze-up and break-up period.In short,Sentinel-1 SAR data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weekly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lake ice on the TP.Particularly,this data facilitates quantification of the freeze-melt 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e ice Sentinel-1 SAR Tibetan Plateau Climate change
原文传递
长江源区湖泊-冰川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
作者 益西卓玛 高佳佳 +4 位作者 拉巴 索朗卓嘎 罗骕翾 边巴次仁 格桑丹增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1期28-39,共12页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研究其动态变化对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及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源区多尔索洞错-米提江占木错为研究对象,应用Landsat-5/7/8卫星和高分遥感影像,分析了1989—2021年湖泊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研究其动态变化对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及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源区多尔索洞错-米提江占木错为研究对象,应用Landsat-5/7/8卫星和高分遥感影像,分析了1989—2021年湖泊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冰湖-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9—2021年间,多尔索洞错-米提江占木错湖泊平均面积为1011.37 km^(2),由1989年的872.07km^(2)扩张至2021年的1119.5 km^(2),平均扩张率为8.62 km^(2)·a^(-1)。从年代际变化来看,21世纪初期湖泊面积扩张最明显,尤其是在湖泊北部、西北部及南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增长最为缓慢。1990—2020年各拉丹冬冰川面积从1990年的797.85 km^(2)缩小至2020年的766.19 km^(2),减少了31.66 km^(2),缩减率为1.106 km^(2)·a^(-1)。2004年之前,气温升高引起的冰川融水是多尔索洞错-米提江占木错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对湖泊面积变化的平均贡献率为66.8%;2004年之后,降水在多尔索洞错-米提江占木错湖泊面积变化因素中起主导作用,降水对湖泊面积变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尔索洞错-米提江占木错 气候变化 长江源区 湖泊动态 冰川动态
下载PDF
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变化规律及影响要素分析
8
作者 郝洁 李靖瑄 +4 位作者 连子旭 尼玛扎西 张译尹 赵雯颉 邢若飞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原湖泊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利用基于青藏高原湖泊遥感数据,分析了1970s—2021年青藏高原大于1km^(2)的湖泊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和数量均呈...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原湖泊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利用基于青藏高原湖泊遥感数据,分析了1970s—2021年青藏高原大于1km^(2)的湖泊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和数量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1995年前大部分湖泊呈现萎缩状态,1995年之后青藏高原湖泊数量(16.5个/a)和面积(472km^(2)/a)都呈现增加趋势,并在2019年达到最大值。西藏湖泊数量增加远大于青海省湖泊数量的增加。不同面积湖泊中,(1,100]km^(2)湖泊数量增加最迅速,占总增加数量的77.2%。(2)青藏高原湖泊面积与气温的相关性(R=0.8213)要比与降水的相关性(R=0.5847)高。其中分区间研究表明,西藏湖泊面积与气温的相关性(R=0.8072)更好,这与青藏高原的变化规律一致。而青海省则不同,与降水的相关性较高(R=0.6791),可能是由于西藏地区冰川和多年冻土面积占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湖泊面积 降水 气温
下载PDF
基于卫星测高和实测数据的博斯腾湖水位变化分析
9
作者 吴红波 王宁练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湖泊水位是湖泊水文观测必不可缺的要素,直接关系到湖泊物质交换和能量平衡,对研究湖泊运动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至关重要。为了掌握内陆湖泊水位的变化过程和空间特征,以新疆博斯腾湖为例,综合Jason-1&2、ENVISat&ERS、ICESat-1... 湖泊水位是湖泊水文观测必不可缺的要素,直接关系到湖泊物质交换和能量平衡,对研究湖泊运动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至关重要。为了掌握内陆湖泊水位的变化过程和空间特征,以新疆博斯腾湖为例,综合Jason-1&2、ENVISat&ERS、ICESat-1、ICESat-2等卫星测高资料,提取博斯腾湖湖泊水域瞬时水位和日均水位,并根据Hydroweb水位记录和1975-2020年博斯腾湖湖泊水位观测及水域面积数据,检验Jason-1&2、ENVISat&ERS、ICESat-1、ICESat-2测高数据的估计精度。借助趋势面分析方法,分析博斯腾湖水域水位变化的空间差异和特征。结果表明:Hydroweb水位记录、Jason-1&2、ENVISat&ERS、ICESat-1、ICESat-2卫星资料估计湖泊日均水位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24、0.34、0.28、0.18、0.08 m;2020年博斯腾湖年均水位为1048.10±0.12 m,与1975年年均水位相比增加了0.70±0.15 m;湖泊瞬时水位在空间尺度上存在一定水位差,ICESat-2测高数据能准确地描述博斯腾湖水域表面高程和水位变化速率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位 湖泊水文特征 卫星测高 趋势面分析 空间异质性 博斯腾湖
下载PDF
2022年强高温期长江中游通江湖泊干旱数据集
10
作者 许金朵 侯渲 +2 位作者 马荣华 陈曦 王贞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308-321,共14页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2022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受气候异常影响,出现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导致长江支流水位持续走低,受气候影响明显的长江中游通江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湖泊是全球...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2022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受气候异常影响,出现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导致长江支流水位持续走低,受气候影响明显的长江中游通江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湖泊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湖泊水体面积变化成为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之一。本研究利用GEE云计算平台调用Sentienl-1 SAR数据计算双极化水体指数SDWI,通过OTSU算法计算最佳阈值,获得了2022年强高温期间长江中游鄱阳湖、洞庭湖及周边地区10 m分辨率的水体变化监测数据,数据总体精度达96%以上。本数据集包含2022年强高温期间长江中下游主要水体的干旱时空变化信息,为极端天气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全球气候变化与湖泊生态演化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监测 干旱湖泊 湖泊变化 通江湖泊
下载PDF
中国湖泊科学数据共享的路径和方法
11
作者 马荣华 许金朵 +1 位作者 侯渲 王贞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203-216,共14页
科学数据重用可以促进科学研究过程的共享与合作,使数据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湖泊科学数据作为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之一,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湖泊科学数据共享逐渐成为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 科学数据重用可以促进科学研究过程的共享与合作,使数据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湖泊科学数据作为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之一,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湖泊科学数据共享逐渐成为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归纳了湖泊数据生产的主要渠道,详细介绍了湖泊数据主要数据类型及数据格式,总结了国内外湖泊科学数据的共享现状,提出了以规范制度为保障、数据分级分类为基础、服务平台为依托、分级共享服务为手段的一种湖泊科学数据共享的路径和方法,总结了湖泊数据共享的制度措施,对湖泊科学数据共享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推动构建湖泊科学数据共享的新模式和湖泊科学研究的新范式,促进湖泊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数据 数据共享 分级分类 共享路径 共享方法 新范式
下载PDF
高潜水位资源型城市水域转化及其碳排放分析
12
作者 陈孝杨 黄美琴 +2 位作者 张红梅 张旭阳 解雯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56-67,共12页
从土地利用转型角度研究高潜水位资源型城市的水域转化及其碳排放,为低碳背景下的水资源治理提供科学支持和有效依据。以淮南市为例,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调用随机森林和Landsat系列数据,对1987~2019年进行水域时空演变分析,并对... 从土地利用转型角度研究高潜水位资源型城市的水域转化及其碳排放,为低碳背景下的水资源治理提供科学支持和有效依据。以淮南市为例,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调用随机森林和Landsat系列数据,对1987~2019年进行水域时空演变分析,并对2007~2019年进行土地利用分类,构建水域转化矩阵,运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淮南市和矿区水域与其他地类相互转化产生的碳排放。结果表明,1987~2019年,淮南市和矿区的水域面积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增量分别为87.98km 2和68.20km 2;在空间上,淮南市水域变化主要分布于矿区;2007~2019年,水域与耕地相互转化最为频繁,主要是耕地转化为水域,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矿区;淮南市和矿区水域转化产生的碳排放在2007~2013年分别呈碳源和碳汇,2013~2019年均呈碳汇。淮南市和矿区水域转化呈碳源/碳汇主要取决于水域与建设用地相互转化产生的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转化 碳排放 高潜水位 淮南市 矿区
下载PDF
基于GEE云平台的三江源湖泊面积提取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祁昌贤 任燕 +3 位作者 彭海月 魏加华 王永强 李琼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9-185,190,共8页
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云计算平台和Landsat TM、ETM+和OLI卫星影像数据,采用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等多个指数的综合水体识别算法,提取三江源区1990—2020年大于1 km^(2)的... 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云计算平台和Landsat TM、ETM+和OLI卫星影像数据,采用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等多个指数的综合水体识别算法,提取三江源区1990—2020年大于1 km^(2)的湖泊面积,结合气象、冰川编目、冻土分布等数据分析了湖泊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三江源区湖泊增加了46个,湖泊面积从10811.8 km 2增加到12449.53 km^(2),增长了15%;其中,黄河源区湖泊面积增长了10%,长江源区湖泊面积增长了29%,长江源区较黄河源湖泊面积增幅更明显。平均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加是湖泊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气温升高导致冰川退缩和冻土退化,使得冰川补给型湖泊和冻土区湖泊面积增加更快,这就是长江源区湖泊增长更为明显的主因,而黄河源湖泊面积增长与降水变化联系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GEE遥感云计算平台 湖泊面积 湖泊动态变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连通性指数(IC)的近30年鄱阳湖流域水系结构与水文连通演变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冰茹 李云良 谭志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96-1807,共12页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影响,流域河湖水系格局与连通程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引发洪涝灾害等一系列水资源问题。本文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提取1989—2020年5期水系数据,采用图论方法构建水系评价体...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影响,流域河湖水系格局与连通程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引发洪涝灾害等一系列水资源问题。本文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提取1989—2020年5期水系数据,采用图论方法构建水系评价体系,定量分析该地区近30年来水系格局和结构连通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该时期地形、土地利用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数据,利用连通性指数(index of connectivity,IC)评估功能连通性的动态变化,进而探讨水文连通与径流量和输沙量的联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鄱阳湖流域水系结构趋于复杂化,主要体现在流域北部。除干流外,其他等级河流的数量和长度均有所增加,其中Ⅲ级河流最为明显。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复杂度和发育系数均呈增加趋势,2000年后的变化率约为2000年前的两倍。水系连通环度、节点连接率和水系连通度总体增加,结构连通性呈好转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小。功能连通分析表明,近30年来大部分流域IC减少,流域下游靠近主河道的平坦地区IC较高,上游远离河道的植被密集区域IC较低。此外,IC与年径流量和输沙量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和0.7)。总体而言,随着鄱阳湖流域水利工程建设的增加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水系结构变化显著,结构连通性呈增长趋势,而表示径流泥沙的功能连通性在2000年后逐渐减小。本文基于流域结构和功能连通的视角,开展连通性评价指标的时空变化研究,可显著提升对新时期鄱阳湖流域水系连通演变及水土资源保护的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结构 IC指数 水文连通 鄱阳湖流域 径流泥沙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湖泊天然生态水文特性辨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一迪 诸葛亦斯 +3 位作者 石岳峰 杜强 张馨予 聂睿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5-233,共9页
针对柴达木盆地内盐湖资源开发布局与生态空间矛盾日渐突出的问题,以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尾闾湖泊东、西台吉乃尔湖为例,基于长序列遥感影像及气候观测数据,结合水量平衡等方法进行湖泊天然生态水文特性辨识。结果表明:东台吉乃尔湖以2... 针对柴达木盆地内盐湖资源开发布局与生态空间矛盾日渐突出的问题,以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尾闾湖泊东、西台吉乃尔湖为例,基于长序列遥感影像及气候观测数据,结合水量平衡等方法进行湖泊天然生态水文特性辨识。结果表明:东台吉乃尔湖以2.19 km^(2)/a的速率呈扩张趋势,湖面积为180~220 km^(2),西台吉乃尔湖以3.50 km^(2)/a的速率缩小,湖面积为130~140 km^(2);水量减小时,东台吉乃尔湖以原有形态向内缩小,西台吉乃尔湖从近似三角形形态萎缩至椭圆形,由于地形和上游来水路径的原因,两湖的湖岸线主要在湖西南侧和西北侧发生变化;对长序列湖泊面积变化做累积频率曲线,确定湖泊面积保证率,选取25%、50%、75%和90%的保证率,可识别天然状态的湖泊面积、湖容及空间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天然状态辨识 水量平衡 缺资料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近30年色林错湖面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玉芝 德吉玉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3,共10页
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对高原湖色林错湖面面积变化的影响,基于1988—2020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用最大似然法提取色林错水体信息,采用线性回归及M-K检验法分析色林错湖面面积及其流域内温度、降水和积雪深度等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并用皮... 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对高原湖色林错湖面面积变化的影响,基于1988—2020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用最大似然法提取色林错水体信息,采用线性回归及M-K检验法分析色林错湖面面积及其流域内温度、降水和积雪深度等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并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探讨了湖面面积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30年色林错湖面面积增加了650.70 km^(2),增长速率为203.34 km^(2)/(10 a).色林错湖面扩张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湖面向南、向北扩展比较明显;色林错流域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而积雪深度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其中增温速率为0.50℃/(10 a),降水量增加速率为17.32 mm/(10 a),积雪深度递减率为0.65 cm/(10 a);色林错湖面面积的变化与该流域气温的升高以及冷季积雪深度的降低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01),气温升高使得色林错上游的冰雪融水增加是色林错湖面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湖面变化 遥感 色林错
下载PDF
2000—2020年蒙古高原湖泊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彦哲 阿拉腾图娅 +1 位作者 昙娜 敖日格乐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蒙古高原2000—2020年每年1 km2以上湖泊面积信息,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9年之前湖泊面积和数量呈减少趋势,2009年之后呈增加趋势,整体上2000—2020年湖泊面积和数量呈减少趋势。(2)不同等级湖...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蒙古高原2000—2020年每年1 km2以上湖泊面积信息,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9年之前湖泊面积和数量呈减少趋势,2009年之后呈增加趋势,整体上2000—2020年湖泊面积和数量呈减少趋势。(2)不同等级湖泊变化差异较大,特大型和中型湖泊变化相对稳定,大型湖泊减少幅度最大。(3)不同区域湖泊变化也不同,西北部湖泊变化较稳定,中东部湖泊变化较剧烈。(4)研究区湖泊空间分布集聚性呈异因同向的减弱趋势。(5)湖泊面积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蒸发量、植被指数和4层土壤水分的相关关系较为显著,且2个时间段内表现的影响程度有明显差异。掌握蒙古高原湖泊时空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对蒙古高原乃至全球的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蒙古高原
下载PDF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湖泊沉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8
作者 沈小雪 唐丽丽 +3 位作者 杜杰 蒋先逞豪 邱国玉 李瑞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1-960,共10页
选择“8.8”大地震后(2020年6月)震损物源输入程度有差异的箭竹海和犀牛海,基于同位素定年法分析湖泊沉积速率,通过分析沉积物环境指标的垂直变化特征及其与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阐明影响九寨沟湖泊沉积的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结... 选择“8.8”大地震后(2020年6月)震损物源输入程度有差异的箭竹海和犀牛海,基于同位素定年法分析湖泊沉积速率,通过分析沉积物环境指标的垂直变化特征及其与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阐明影响九寨沟湖泊沉积的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结果表明,从1900年左右至2020年,箭竹海和犀牛海的沉积速率分别约为0.32和0.44cm/a。环境指标(粒度组成、总碳、总氮、总磷和碳酸盐含量)在沉积物表层(0~10cm)的垂直分布特征表现为210Pbex比活度显著增加,沉积物粒径偏大,总碳、总氮和碳酸钙富集,且垂直变动剧烈。同时,受震损物源影响明显的箭竹海表层沉积物扰动深度更大。研究结果揭示,“8.8”大地震导致的地灾松散物源大量入湖,短期内迅速加剧湖泊泥沙淤积,其深层垂直分布特征记录了森林砍伐、不合理排放以及环境保护等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长期缓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地 九寨沟 湖泊沉积速率 地灾影响 人类活动
下载PDF
鄱阳湖洪泛系统淹没动态时空异质性特征及驱动机制
19
作者 吴娟 李云良 叶许春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7,共7页
基于ESTARFM(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ion Fusion Model)模型,重构2000—2020年鄱阳湖区高时空分辨率淹水数据,分析鄱阳湖洪泛系统淹没动态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鄱阳湖洪泛系统主湖区与碟形湖... 基于ESTARFM(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ion Fusion Model)模型,重构2000—2020年鄱阳湖区高时空分辨率淹水数据,分析鄱阳湖洪泛系统淹没动态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鄱阳湖洪泛系统主湖区与碟形湖区淹水面积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239 km2和407 km2,受湖泊淹水自然过程和人为干扰的影响,碟形湖区的淹没动态在3月和10月与主湖区存在明显差异。在空间上,鄱阳湖的淹水频率总体上呈“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主湖区和碟形湖区淹水频率分别为58%和36%。在时间上,鄱阳湖主湖区的淹水面积与淹水频率整体上呈减小趋势,但在碟形湖区内二者均呈微弱的上升趋势。这种相反的变化趋势主要归因于长江中上游来水减少、三峡工程运行引起的长江中下游河床降低,以及湖区大规模采砂活动引起的入江水道下切侵蚀等综合作用造成的湖泊泄流能力的增大和湖泊流域入湖流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ESTRAFM模型 淹水面积 淹水频率 碟形湖
下载PDF
东昆仑木孜塔格峰地区冰湖演变与冰川物质亏损
20
作者 车彦军 陈丽花 +4 位作者 谷来磊 张明军 曹昀 吴佳康 赖彦怡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4-1265,共12页
冰湖接触型冰川的“湖-冰”相互作用显著,且共同作用于高山区水循环过程,在山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维护生态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和ERA5-Land再分析资料,对东昆仑木孜塔格峰冰川区冰湖演变、冰川物质平... 冰湖接触型冰川的“湖-冰”相互作用显著,且共同作用于高山区水循环过程,在山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维护生态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和ERA5-Land再分析资料,对东昆仑木孜塔格峰冰川区冰湖演变、冰川物质平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木孜塔格峰冰川区冰湖主要分布于海拔5275~5400 m,多为冰川阻塞湖。1990—2020年分布有冰湖16个,其中,冰川5Y624E0022和5Y624F0020阻塞形成的两个冰湖分别发生3次和2次冰湖溃决事件。两湖均为周期性溃决冰湖,前者于1999年和2001年发生较大规模冰湖溃决,溃决前面积分别为(0.250±0.044)km^(2)、(0.500±0.097)km^(2),溃决水量分别为(0.014±0.003)km^(3)、(0.026±0.006)km3;后者为2000年形成的冰川阻塞湖,溃决前面积为(0.110±0.030)km^(2),同年溃决,水量为(0.006±0.002)km^(3)。期间,冰湖数量有所增加,面积和储量均有减少趋势。然而,2000—2010年冰川累积物质平衡呈增加趋势,2010—2020年呈减少趋势,且有冰湖接触型冰川年均物质平衡呈显著的减小趋势(-0.024 m w.e.·a^(-1)),略大于无冰湖接触型冰川的减小趋势(-0.022 m w.e.·a^(-1))。此外,冰川热融侵蚀和冰崩作用使得冰鳞川和木孜塔格冰湖与冰川相连位置分别加速退缩了0.65 km、0.28 km。总之,该地区冰湖正处于数量增加、冰湖空间扩张阶段,其加速了母冰川的物质亏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 冰川物质平衡 木孜塔格峰 东昆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