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0篇文章
< 1 2 2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主干断裂形成演化与地层剥蚀特征
1
作者 贾文昊 关晓巍 +3 位作者 张大智 谢昭涵 孙剑桥 于振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期30-38,共9页
主干断裂的活动控制着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的建造与改造。为了明确断裂活动,运用位移距离曲线方法系统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主干断裂的生长活动特征,通过不整合面下的同向轴特征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积末期的剥蚀改造作用。结果... 主干断裂的活动控制着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的建造与改造。为了明确断裂活动,运用位移距离曲线方法系统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主干断裂的生长活动特征,通过不整合面下的同向轴特征分析了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沉积末期的剥蚀改造作用。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主干断裂分段特征明显,徐西断裂与宋西断裂在火石岭组沉积时期分别是数条分段的小断裂,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连通为整条断裂并持续控陷活动;徐中断裂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弱伸展弱控陷,在沙河子组沉积末期作为薄弱带发生压扭反转;徐东断裂带中的徐东正断层在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弱控陷,徐东逆断层在营城组一段沉积末期的反转作用下形成;沙河子组沉积末期的反转作用对沙河子组厚度与构造格局产生明显改变,沿徐西断裂与宋西断裂存在较强的剥蚀,徐西断裂北端升平凸起尤为强烈,徐中断裂压扭反转产生一定的走滑分量并遭受剥蚀,徐东逆断层在营城组一段沉积末期的反转中形成,对沙河子组厚度无明显改变,但对徐东构造带构造格局产生明显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徐家围子断陷古构造恢复与进一步勘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沙河子组 断裂活动 剥蚀特征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赣南兴国—宁都萤石成矿带分形结构及成矿与找矿前景
2
作者 崔中良 周家喜 罗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8-124,共17页
萤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广受矿床学界关注。赣南兴国—宁都萤石成矿带地处NE向武夷山成矿带与EW向南岭成矿带交汇复合部位,发育一系列萤石矿床。虽然前人对该区萤石矿床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 萤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广受矿床学界关注。赣南兴国—宁都萤石成矿带地处NE向武夷山成矿带与EW向南岭成矿带交汇复合部位,发育一系列萤石矿床。虽然前人对该区萤石矿床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其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但区内断裂构造和萤石矿床空间分布的定量表征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鲜有报道。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刻画赣南兴国—宁都成矿带断裂构造和萤石矿床之间的分形结构特征,并探讨重点成矿与找矿区域。结果显示:研究区NE-NNE向断裂容量维、信息维和关联维分别为1.6090、1.6089、1.5947,说明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NE-NNE向断裂与研究区萤石成矿关系密切。萤石矿床容量维、信息维、关联维分别为0.9379、0.9215、0.9262,含统计中心矿床时,萤石矿床数量分形分维值为0.7841,密度分形分维值为0.784;未含统计中心矿床时,萤石矿床数量分形分维值为1.1296,密度分形分维值为1.130。根据研究区断裂分维值与萤石矿床空间分布的耦合特征、萤石矿床数量及密度分形特征综合圈定了3级有利成矿区,其中Ⅰ级有利成矿区为成矿条件最佳、成矿潜力最大的区域。根据断裂分维值与矿床空间分布的耦合特征、矿床数量及密度分形特征,可快速有效圈定受断裂体系控矿的萤石矿集区或成矿带内的重点找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宁都成矿带 断裂构造 萤石矿床 分形结构 应用前景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期不整合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3
作者 毛丹凤 何登发 +5 位作者 包洪平 魏柳斌 成祥 苟钧壹 石婧 许艳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加里东早期的怀远运动是早古生代的重要构造运动,它在华北古陆主要表现为区域性不整合。基于野外露头、地质图、钻井与最新的地震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期不整合的标志、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不... 加里东早期的怀远运动是早古生代的重要构造运动,它在华北古陆主要表现为区域性不整合。基于野外露头、地质图、钻井与最新的地震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期不整合的标志、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不整合面附近发育砂砾岩、风化壳,测井曲线具高声波时差、高伽马、高微量元素(U、Th、K)含量、高钍铀比值及低电阻率、低密度特征,地震响应特征为强相位,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波组振幅强度,频率、连续性存在明显差异,局部可见削截点反射。(2)怀远运动期鄂尔多斯盆地形成平行、低角度削截2种不整合,前者广泛分布于盆地及周缘,后者分布于盆内古隆起附近。(3)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受到怀远运动3幕活动影响,依次表现为:中寒武世张夏组沉积期盆地东南部最先发生抬升,而后向西北部推进;晚寒武世三山子组沉积末期,盆内古隆起发育并遭受剥蚀;晚寒武世末期—奥陶纪马家沟组沉积前,受全球海平面下降的影响,盆内马家沟组底部的碳同位素呈负漂。上述认识可为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新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削截 不整合 怀远运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中新生界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曹自成 唐大卿 +4 位作者 骆满嵩 姜忠正 洪才均 夏永涛 魏华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6-238,共13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古生界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此外在中新生界也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揭示出该区中新生界也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因此,为了揭示对顺北地区中新生界油气成藏具有关键控制因素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发育机制,通过对顺北地...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古生界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此外在中新生界也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揭示出该区中新生界也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因此,为了揭示对顺北地区中新生界油气成藏具有关键控制因素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发育机制,通过对顺北地区最新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系统分析了该区中新生界断裂构造的类型、几何学特征及其成因演化。研究表明:顺北地区中新生界断裂以张性正断层为主,发育少量逆断层和走滑断层,该区断裂发育数量众多但单条断裂规模较小、平面上呈杂乱展布且具有明显的分区分层的差异活动特征。与区域动力背景和盆地演化阶段相统一,顺北地区中新生界断裂演化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期3个阶段多期次伸展-挤压构造旋回,而且该区所处的构造位置、下伏中二叠统火成岩地层特征及下三叠统柯吐尔组砂泥岩塑性层等对中新生界断裂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对顺北地区连通T_(9)^(0)~T_(5)^(0)界面通源断裂的精细刻画,揭示出在5号断裂带中部和7号断裂带中南部存在两大通源断裂发育区,上述两地区部分断裂由T_(9)^(0)界面往上一直断到T_(5)^(0)界面之上,对古生界油气向中新生界垂向输导具有建设性作用,为该区中新生界油气的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构造演化 中新生界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诸广岩体南部黄溪断裂多期次活动特征与铀成矿
5
作者 张海强 周航兵 +2 位作者 周堂波 许幼 郭新文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2期155-160,174,共7页
以诸广岩体南部地区NE向黄溪断裂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构造活动特征,探讨其与铀成矿的关系。通过对黄溪断裂地貌、断裂面形态、复式构造岩、构造蚀变、低次序构造、脉体活动及物质迁移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该断裂具多期次活动的特点;该断... 以诸广岩体南部地区NE向黄溪断裂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构造活动特征,探讨其与铀成矿的关系。通过对黄溪断裂地貌、断裂面形态、复式构造岩、构造蚀变、低次序构造、脉体活动及物质迁移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该断裂具多期次活动的特点;该断裂中的铀矿化主要形成于以张(张扭)性为主、张→压→张等多次往复应力转换时期;该断裂垂向上陡缓过渡区域的次级断裂及羽裂隙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参考中生代以来区域地质演化成果,根据黄溪断裂多期次活动与铀成矿的关系,编制了黄溪断裂多期次活动示意图,认为该断裂经历了燕山早期挤压形成,燕山晚期多期次构造应力挤压、拉张反复作用,喜山期以拉张为主的构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构造活动 黄溪断裂 诸广岩体
下载PDF
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先存被动盐底辟挤压变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超 徐雯峤 +4 位作者 李青 汪伟 陈维力 尹宏伟 屈元基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库车褶皱冲断带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含盐褶皱冲断系统。文章基于地震资料构造解析,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设计了2组数值模拟实验来探究先存被动盐底辟对含盐的双滑脱层褶皱冲断带构造形态及演化的影响,从而分析克深5构造区沿走向分段差... 库车褶皱冲断带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含盐褶皱冲断系统。文章基于地震资料构造解析,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设计了2组数值模拟实验来探究先存被动盐底辟对含盐的双滑脱层褶皱冲断带构造形态及演化的影响,从而分析克深5构造区沿走向分段差异的盐构造变形特征和机制,并对盐下断层活动进行精细的定量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先存被动盐底辟作为挤压构造变形优先发育的位置,是应力释放的优先区域,影响了盐上断层顺序和盐下断层的活动性,进而控制了构造沿走向的差异演化。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库车坳陷克深5构造区构造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吐孜玛扎背斜是盐盆地内部先存被动底辟受后期挤压变形的产物。吐孜玛扎背斜吸收大部分的缩短量,造成紧邻的盐下断片显著抬升,盐上受同构造沉积影响在背斜北侧形成一个宽缓的向斜,抑制了向斜内乱序断层的形成。先存被动盐底辟构造是控制克深5区域构造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研究区东段不含先存被动盐底辟,依次发育有库木格列木背斜和喀桑托开背斜,背斜变形幅度向盆地方向减小,盐下断裂活动强度向盆地方向减弱,研究区西段含先存被动盐底辟,发育吐孜玛扎背斜,先存被动盐底辟的盐下断裂活动强度强于毗邻的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先存被动盐底辟 离散元 应力应变 构造变形
下载PDF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貌景观控制因素与景观类型研究
7
作者 郭福生 凌媛媛 +7 位作者 陈留勤 周万蓬 李宏卫 程亮开 吴志春 黎广荣 国振 李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5-1679,共15页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典型的湿润气候型丹霞地貌,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对单体地貌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而对整个丹霞盆地范围内地貌发育的控制因素较少涉及,尤其缺乏对断裂体系与丹霞山体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本文根据丹霞盆地野外考察...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典型的湿润气候型丹霞地貌,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对单体地貌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而对整个丹霞盆地范围内地貌发育的控制因素较少涉及,尤其缺乏对断裂体系与丹霞山体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本文根据丹霞盆地野外考察、岩石硬度测量、线性构造遥感解译以及岩石样品实验分析,阐明岩性、沉积相、构造抬升、断裂切割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在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丹霞地貌景观的成因和形态分类方案。丹霞盆地上白垩统由长坝组和丹霞组构成,前者出露面积更大,形成了周边低缓山丘;而后者分布区集中且发育具有绝壁陡崖的丹霞地貌。丹霞组发育冲积扇相粗粒碎屑岩和风成砂岩,单层厚度大,胶结致密,密度和硬度大,抗风化能力强。长坝组岩性主要为河湖相细粒碎屑岩,泥质含量高,抗风化能力弱,风化剥蚀后不能形成有陡崖坡的丹霞地貌。在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影响下,丹霞盆地呈整体抬升,地层倾角平缓,产生一系列北东向断层及北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节理,使红层形成网状断块。这些构造破裂面为随后的风化剥蚀作用提供条件,最终形成悬崖峭壁、网状沟谷和奇峰怪石。丹霞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风化、崩塌、流水侵蚀和岩溶作用等都是塑造该区地貌的主要外营力,根据外营力的差异将丹霞地貌分为崩塌冲刷型、崩塌堆积型、风化剥蚀型、河流侵蚀型和岩溶沉淀型5种成因类型。绝壁陡崖是构成丹霞地貌景观的最基本要素,不同数量和类型的崖壁组合成山峰和峡谷,据此将丹霞山地貌形态类型划分为6大类22个类型。本文加深了对湿润气候丹霞地貌演化过程的理解,同时为丹霞山申报国家公园、打造科学名山以及开展地学研学旅行提供基本素材,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景观类型 红层岩性 构造切割 风化
下载PDF
辽西金羊盆地重力场与断裂构造特征研究
8
作者 郇恒飞 高铁 +2 位作者 孙守亮 李永飞 时彬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5期566-574,641,共10页
在金羊盆地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重震等资料的综合处理,完成了研究区重力场特征及成因分析和断裂构造体系的划分.研究区重力场的特征是区内西部凹陷、中东部凸起和中南部凹陷共同作用.重力区域场主要是前中生界底面(基底)起伏变... 在金羊盆地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重震等资料的综合处理,完成了研究区重力场特征及成因分析和断裂构造体系的划分.研究区重力场的特征是区内西部凹陷、中东部凸起和中南部凹陷共同作用.重力区域场主要是前中生界底面(基底)起伏变化引起.重力剩余场高、低相间排列的特征反映了区内凹隆格局及凹隆间发育的断裂.研究区断裂体系主要由北东向和北西向2组断裂构成,前者形成时期早于后者,都对金羊盆地的次级构造形态进行后期的多次改造,形成本区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羊盆地 重力场 重震联合反演 断裂构造 辽西地区
下载PDF
四川叠溪松坪沟断层的厘定
9
作者 赵其华 郑秀红 +1 位作者 何文秀 彭社琴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64-1974,共11页
1933年8月25日四川叠溪发生M_(S)7.5地震,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松坪沟断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而对于松坪沟断层的存在、发育分布以及其活动性,学者们至今仍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松坪沟中下游(松坪沟沟口至墨石寨... 1933年8月25日四川叠溪发生M_(S)7.5地震,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松坪沟断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而对于松坪沟断层的存在、发育分布以及其活动性,学者们至今仍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松坪沟中下游(松坪沟沟口至墨石寨)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地球物理探测,证实了松坪沟断层的存在;松坪沟断层整体走向NW,沿松坪沟呈三段斜列式展布(NW段、中间段和SE段),其NW段倾向NE,中间段和SE段倾向SW,倾角约55°-80°;松坪沟断层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兼逆冲性质,在距今两万年以来有过活动。最后通过对松坪沟流域地貌参数分析表明,该区地貌发育上处于幼年期晚期和壮年期,构造活动强烈,且松坪沟断层中间段和SE段的活动性较NW段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溪地震 松坪沟断层 发育分布 活动性
下载PDF
莱州湾凹陷同沉积断层活动性综合评价
10
作者 李坤 黄镜嘉 +2 位作者 江涛 殷际航 董柔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13-20,共8页
同沉积断层是伸展盆地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形式,控制着凹陷的平面展布、构造形态、沉积充填以及油气赋存。通过对同沉积断层定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分析,选取古落差法、滑距分析法和活动速率法对莱州湾地区莱北1号断层、莱南1号断层... 同沉积断层是伸展盆地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形式,控制着凹陷的平面展布、构造形态、沉积充填以及油气赋存。通过对同沉积断层定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分析,选取古落差法、滑距分析法和活动速率法对莱州湾地区莱北1号断层、莱南1号断层和莱南2号断层三条典型的同沉积主干断层开展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时间上,三条断层活动性均表现为早强晚弱的特点,其中活动最强烈时期为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时期;空间上,莱北1号断层和莱南1号断层活动由中部向两端迁移,莱南2号断层由东部向中部迁移,其中莱北1号断层活动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沉积断层 定量评价 古落差 滑距 活动速率 莱州湾凹陷
下载PDF
利用Sentinel-1A数据监测大西安2019~2022年大西安地表形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旻譞 齐琦 +6 位作者 董英 曾磊 张新社 刘文辉 李勇 王涛 张戈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8-185,共8页
西安是中国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西安市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超采密切相关。近年来,西安市持续开展的地下水人工回灌,地下水位有所恢复。笔者采用小基线集干涉测量InSAR技术对西安城区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 西安是中国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西安市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超采密切相关。近年来,西安市持续开展的地下水人工回灌,地下水位有所恢复。笔者采用小基线集干涉测量InSAR技术对西安城区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的47景升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西安地区最新的地面形变特征。研究发现,随着地下水位回升,西安市目前地面沉降已经有效缓解,典型沉降区鱼化寨、电子城等已经出现了地面回弹现象,大范围的地面沉降几乎不可见,仅在城区东南处见零星分布的沉降区。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地表回弹的重要原因。无论是电子城区域还是鱼化寨区域,其地表抬升形变已经度过土层快速变形的弹性形变时期。总体回弹量在安全范围,对周边的地铁及建筑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地面回弹 地下水 地面沉降 小基线集干涉测量InSAR技术
下载PDF
川东涪陵地区15号走滑断裂带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金宝 潘磊 +4 位作者 石司宇 姜振学 李平平 邹玉涛 张文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8,共12页
四川盆地中部及北部发育多条北西向隐伏走滑断裂带,近年的油气勘探实践逐渐揭示出走滑断裂带对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进一步深化对此类断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演化过程的研究,本文以川东涪陵地区15号走滑断裂带为例,... 四川盆地中部及北部发育多条北西向隐伏走滑断裂带,近年的油气勘探实践逐渐揭示出走滑断裂带对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进一步深化对此类断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演化过程的研究,本文以川东涪陵地区15号走滑断裂带为例,基于最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不同构造层的变形特征及断裂-构造样式。基于断裂带两侧地层厚度变化规律及时间切片技术分析走滑作用方向、厘定走滑位移量,最终联系构造变形事件阐述隐伏走滑断裂带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5号走滑断裂带在基底-寒武系盐下构造层主要为近于直立的单条断裂,平面上呈线状展布;在中下寒武统—奥陶系构造层表现为弱压扭性质,分支断裂在顶部发育,压隆段宽度较窄;志留系—下三叠统盐下构造层分支断裂最为发育,表现出正、负花状构造样式,平面上为雁列式展布。根据运动学分析结果,走滑断裂带经历了加里东中晚期右行走滑、海西晚期同沉积活动及晚燕山—早喜山期左行走滑3个主要的演化阶段。研究成果对深化川东涪陵地区走滑断裂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可为四川盆地范围内走滑断裂带发育区储层影响因素及油气成藏条件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地区 走滑断裂带 分层变形 运动学特征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日坝断裂带相互关系的物理模拟实验
13
作者 葛家成 贾东 +6 位作者 尹宏伟 闫兵 陈竹新 范小根 杨双 崔键 钟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7-629,共13页
在青藏高原东缘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西北约150 km的松潘—甘孜块体东部,存在一条北东向,具有右旋逆冲活动特征的龙日坝断裂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目前已引起广泛关注。为了研究这两条性质相似断层带间的相互关系,文章根据该区域实际... 在青藏高原东缘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西北约150 km的松潘—甘孜块体东部,存在一条北东向,具有右旋逆冲活动特征的龙日坝断裂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目前已引起广泛关注。为了研究这两条性质相似断层带间的相互关系,文章根据该区域实际地质情况和相似性原理设计三组物理模拟实验,重点考虑碧口块体和底部滑脱层的影响,并运用粒子速度场成像技术监测表面变形。实验模型显示,在东西向挤压应力下发育了北东走向以逆冲为主兼右行走滑分量的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日坝断裂带以及南北走向的岷山隆起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认识:只有在碧口块体的作用下,才会沿滑脱层边界发育断层,而不是在滑脱层内部形成弧形断层;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日坝断裂带在深部滑脱层相连,可能是一组同期发育的倾向相反的断层。该研究结果显示,在碧口块体影响下断裂带的发育过程,为理解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日坝断裂带相互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构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物理模拟 龙日坝断裂带 龙门山断裂带 碧口块体
下载PDF
基于ArcGIS平台的天山北麓活动逆断层智能化提取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14
作者 张玲 苗树清 杨晓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2-434,共13页
数字地形分析是活动构造和构造地貌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表过程分析中。随着高精度数字地形数据获取的日益便捷,精细定量化研究地貌参数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呼图壁断裂和独山子断裂位于天山山脉北麓,地表迹线十... 数字地形分析是活动构造和构造地貌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表过程分析中。随着高精度数字地形数据获取的日益便捷,精细定量化研究地貌参数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呼图壁断裂和独山子断裂位于天山山脉北麓,地表迹线十分典型而显著。在这2个区域内,前人已经完成了区域大比例尺活动断裂地质地貌填图,并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因此,它们是十分理想的探索断层迹线自动化提取方法的2个区域。在实际提取过程中,根据逆断层陡坎的倾向是否与其所在地貌面坡向一致,文中分别定义了正向和反向逆断层陡坎。基于对这2种不同断层陡坎形态的分析,利用ArcGIS软件平台并选择恰当的地貌参数实现了对断层地表迹线的提取。通过坡度计算、冲沟提取、数据密度分析和流程建模等步骤,建立了2套智能化提取流程。最终提取结果与以往的地质地貌填图和遥感数据目视解译结果基本一致。除此之外,独山子研究区的提取结果还揭露了未曾被识别的反向断层陡坎迹线。这不仅说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同时也能够提取十分细小的逆断层地表迹线。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人机交互式的半自动化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如何真正实现任意地质构造背景中逆断层地表迹线的完全自动化提取,仍然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层 智能化提取 地貌参数 活动构造 高精度数字地形数据
下载PDF
贵州赫章菜园子铁矿床成矿构造分析和控矿规律研究
15
作者 苏特 刘健 +2 位作者 汪洋 王军 刘明民 《贵州地质》 2023年第3期207-215,共9页
贵州赫章菜园子铁矿是产于泥盆系碳酸盐岩中的全隐伏矿床,为揭示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规律,本文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矿区地质调查、历年生产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系统地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与构造演化序列。研究表明:... 贵州赫章菜园子铁矿是产于泥盆系碳酸盐岩中的全隐伏矿床,为揭示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规律,本文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矿区地质调查、历年生产勘探资料系统整理编图,系统地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与构造演化序列。研究表明:泥盆纪强烈伸展、断陷作用形成的垭都—蟒硐断裂次级北西向同沉积断层为导矿构造,北西向次级地堑为容矿构造,含铁流体沿同沉积断层通道喷溢,并在次级地堑盆地中心沉积成矿,形成层状、似层状菱铁矿体;燕山期垭都—蟒硐断裂派生的一系列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带为脉状、网脉状菱铁矿有利容矿空间,脉状菱铁矿体具有向南东侧伏趋势;北西西向羽状张扭性断裂倾角由陡变缓地段为脉状矿体矿化强度最大区域。根据这些控矿规律可以有效地在矿区及其周边进行找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构造演化 构造控矿规律 菜园子 贵州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多级序断裂网络体系拓扑特征:以济阳坳陷为例
16
作者 王迪 吴智平 +1 位作者 杨林龙 王喜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6-1241,共16页
断裂网络体系是含油气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复杂的断裂网络体系往往是由大量多级序断裂相互作用而成,难以通过几何学描述精确表达。因此,本文通过拓扑结构来表征含油气盆地中的多级序断裂网络,实现不同断裂间对比。在对拓扑参数,节点... 断裂网络体系是含油气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复杂的断裂网络体系往往是由大量多级序断裂相互作用而成,难以通过几何学描述精确表达。因此,本文通过拓扑结构来表征含油气盆地中的多级序断裂网络,实现不同断裂间对比。在对拓扑参数,节点(独立I节点或连接的Y或X节点)和分支(I-I、I-C、C-C分支)统计的基础上,结合济阳坳陷不同应力背景下形成的多级序断裂网络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进行对比,分析拓扑结构随应力变化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单一拉伸背景下的相互作用仅限于断层侧接、叠覆时发生的连接(I节点和I-I或I-C控制),断裂网络相对单一,连通性较差;而在多期拉伸背景下,拓扑特征逐渐以Y节点和C-C分支为主,断裂间连接程度随外界应力的改变而变化,断裂网络更加复杂,连通性较好;2)断裂网络的连通性受到C-C分支影响,C-C分支比例大则断裂相对复杂,连通性更好,C-C分支比例小则断裂网络相对简单,连通性较差。因此,明确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结构有助于区分含油气盆地中单相和多相拉伸作用,从而对沉积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序断裂网络体系 拓扑特征 物理模拟 断裂连通性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招平断裂侧伏规律的地球物理证据及其意义
17
作者 刘振 杜利明 +2 位作者 梅贞华 韩进国 胡创业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7-405,共9页
招平断裂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矿控矿断裂,附近已查明大、中、小型金矿床多处,控制的金资源量近2000 t。地质资料显示,招平断裂主要发育于栖霞序列片麻岩与玲珑序列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的破碎蚀变带。近年来,随着勘查深度的不断增加,发现断... 招平断裂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矿控矿断裂,附近已查明大、中、小型金矿床多处,控制的金资源量近2000 t。地质资料显示,招平断裂主要发育于栖霞序列片麻岩与玲珑序列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的破碎蚀变带。近年来,随着勘查深度的不断增加,发现断裂深部产状与浅部不同,其空间赋存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为此,在区内典型的大尹格庄和焦格庄矿床深部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利用反演电阻率参数建立表征断裂带深部侧伏规律的三维物性结构模型。模型显示电阻率变化梯级带对应的招平断裂带,呈舒缓波状向下延深,推断其深度超过2500 m,且深部变缓并向北东侧伏。结合断裂控矿特征和先验地质信息,在断裂产状变化部位预测了2处深部找矿靶区,并得到钻孔证实。本文提出的招平断裂侧伏规律的地球物理证据,提高了对断裂带的认识,对断裂带深部找矿预测及工作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本次工作证明利用CSAMT方法探测断裂带深部金矿控矿构造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伏规律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三维模型 招平断裂
下载PDF
微动和浅震反射技术在威宁-水城断裂构造隐伏地段的探测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鹏 王家海 《贵州地质》 2023年第2期134-139,共6页
威宁-水城断裂近年来地震较为频繁,历史地震最大震级为5.5级,为贵州地震发育较为频繁的一条较大断裂。本文为探查该断裂的隐伏部位的延续,进而判定该断裂隐伏段的位置、走向、倾向、断距等特征,利用微动和浅层地震反射两种物探方法对威... 威宁-水城断裂近年来地震较为频繁,历史地震最大震级为5.5级,为贵州地震发育较为频繁的一条较大断裂。本文为探查该断裂的隐伏部位的延续,进而判定该断裂隐伏段的位置、走向、倾向、断距等特征,利用微动和浅层地震反射两种物探方法对威宁-水城断裂重点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由于面波干扰的影响,根据地震反射剖面很难准确判定浅地表断层的精确位置。本文根据浅地表地层的错断往往会引起地层横向的速度变化的原理,利用微动方法提取2-5Hz频率范围的瑞雷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再利用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获取面波二维相速度图像,从而反映出浅地表地层速度结构的变化,可以从另一方面揭示浅地表地层断层的精确位置。将这两种方法同时应用于威宁-水城断层勘探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浅层地震反射勘探方法上判定断层浅地表地层精确位置上的不足。同时根据两种物探方法判断断层深浅位置不同,使两种方法能够相互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反射 威宁-水城断裂 微动探测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盆岭格局及其构造—岩浆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长春 舒立旻 舒良树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39,共17页
晚中生代时期,中国东南部位于日本—中国台湾火山岛弧的后缘。中侏罗世—晚白垩世期间,受太平洋板块朝东亚陆缘俯冲以及弧后扩张作用的影响,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了伸展断陷盆地和火山—侵入岩岩系。盆地类型包括中侏罗世的裂谷盆地、晚... 晚中生代时期,中国东南部位于日本—中国台湾火山岛弧的后缘。中侏罗世—晚白垩世期间,受太平洋板块朝东亚陆缘俯冲以及弧后扩张作用的影响,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了伸展断陷盆地和火山—侵入岩岩系。盆地类型包括中侏罗世的裂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火山碎屑—熔岩断陷盆地、晚白垩世—古近纪的红色碎屑断陷盆地等3种,火成岩岩系则主要由花岗岩类、双峰式火成岩、碱性花岗岩、变质核杂岩与穹隆状花岗岩等组成。盆地形成时代和岩浆岩侵位结晶时代相近,年龄峰期140~110 Ma(早白垩世),两者紧密分布在一起,构成早白垩世中国东南部盆岭构造。文章对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盆地和岩浆岩山岭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对火成岩系列的岩石学和构造地质等特征以及形成中国东南部盆岭格局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岭构造 火成岩组合 晚中生代 地球动力学演化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走滑断裂识别与特征分析及形成演化:以涪陵地区为例
20
作者 曾韬 凡睿 +2 位作者 夏文谦 邹玉涛 石司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6-385,共20页
近年来的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含油气盆地内的基底走滑断裂带为一种新的高产油气富集带,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对基底走滑断裂的识别、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分析及“控储、控藏”作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利用四川盆地... 近年来的国内外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含油气盆地内的基底走滑断裂带为一种新的高产油气富集带,油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对基底走滑断裂的识别、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分析及“控储、控藏”作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利用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剖面的断裂构造精细解析、相干体属性和水平时间切片分析、野外露头断裂特征观测等多种资料,基于走滑构造理论,在研究区新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北西向和北东向基底走滑断裂带的分布,并建立了川东地区走滑断裂在剖面上直立断层和花状构造、平面上线性延伸和地质界线错开、空间上的“丝带效应”和“海豚效应”及主干断裂产状和力学性质“明显分段性”的识别标准。并提出了基于走滑断裂垂直位移量变化和两侧构造活动强度差异性对比分析厘定走滑方向的新方法;依据地震水平时间切片地层界线错开、走滑断裂两侧厚度差异估算走滑距离的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NW向基底走滑断裂带现今整体呈现左行走滑特征,但不同时期走滑性质多变,自形成期以来至少经历了5次左行滑动与3次右行滑动,总体表现出“深部左行,浅部右行,北部活动强度大,南部活动强度小”的特点,左行走滑距累积可达到1400~3400 m。北东向基底走滑断裂带现今呈现右行走滑特征,累积走滑距约1930 m。本文提出了NW向与NE向基底走滑断裂带形成演化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运动和不同时期应力场环境演化及区域滑脱层的应力释放作用,NW向走滑作用受下三叠统膏盐滑脱层的影响,NE向走滑活动则受中下志留统页岩滑脱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走滑断裂 几何学特征 运动学特征 形成演化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