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碳酸盐矿物的特征、物源及其在金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1
作者 王天齐 李红艳 王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4-1284,共21页
胶东金矿的成因研究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其中金的物质来源与活化、沉淀机制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尹格庄金矿位于胶西北地区的招平断裂带中段,是区内典型的超大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以存在大量碳酸盐脉而有别于区内其他金矿床,这... 胶东金矿的成因研究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其中金的物质来源与活化、沉淀机制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尹格庄金矿位于胶西北地区的招平断裂带中段,是区内典型的超大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以存在大量碳酸盐脉而有别于区内其他金矿床,这些热液成因的碳酸盐脉对该矿区Au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是破解胶东巨量Au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的良好对象。本研究通过细致的岩相学观察,发现大尹格庄金矿中的碳酸盐矿物主要包括菱铁矿和方解石,以脉状、浸染状存在于黄铁绢英岩型矿石中,其中部分菱铁矿与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共生,其他菱铁矿则与石英共生,方解石则呈浸染状和脉状两种形式产出,菱铁矿和方解石均为热液型碳酸盐矿物。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在菱铁矿和方解石中均发现有金矿物的存在。Au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菱铁矿和方解石是大尹格庄金矿的重要载金矿物,形成于成矿作用的主要阶段。碳酸盐矿物原位微区稀土元素数据也显示出热液型碳酸盐矿物的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大尹格庄金矿中碳酸盐矿物与胶东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中的大理岩明显不同。C-O同位素分析显示,大尹格庄金矿中菱铁矿的δ^(13)CPDB为-5.12‰~-4.82‰,δ^(18)OSMOW为12.13‰~12.80‰,具有明显的幔源特征;而方解石δ^(13)CPDB为-0.64‰,δ^(18)OSMOW为6.21‰,显示出幔源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围岩的影响。金矿中菱铁矿显示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有轻微的负Eu异常,(87Sr/86Sr)i为0.709842~0.710087,εNd(t)为-18.5~-17.1;方解石的(87Sr/86Sr)i为0.710861,εNd(t)为-12.7,指示形成碳酸盐矿物的CO_(2)流体可能来自于幔源的基性岩浆。结合胶东以及整个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地质演化,本文认为胶东巨量金可能来自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成矿物质随这些幔源基性岩浆的活动沿断层等壳内软弱面向上运移,而CO_(2)流体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并随含金流体最终运移至地壳浅部发生金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地区 大尹格庄金矿 碳酸盐矿物 成矿物质来源 大陆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滇中禄劝九龙巨晶方解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2
作者 周红琳 魏爱英 +1 位作者 张佳慧 薛传东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滇中禄劝九龙方解石矿床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方解石矿床,以产出巨晶方解石矿为特点。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勘查评价基础上,分析了九龙巨晶方解石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区内方解石矿体呈层状、似层状... 滇中禄劝九龙方解石矿床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方解石矿床,以产出巨晶方解石矿为特点。本文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勘查评价基础上,分析了九龙巨晶方解石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区内方解石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大脉状产于下二叠统茅口组(P1m)灰岩中,层控特点明显;成矿受围岩岩性和断裂的联合控制,开放空间后生热液充填交代成矿特点突出,属层控热液型矿床,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有关的陆内构造转换成矿可能是其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矿床 巨晶方解石 矿床地质 控矿因素 九龙地区 禄劝县 滇中
下载PDF
方解石的润湿性对胶结指数m影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丽华 李庆峰 +3 位作者 单刚义 李洪征 潘保芝 许凤鸣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1期126-133,共8页
胶结指数是预测含水饱和度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解方解石的含量和润湿性对胶结指数的影响,选取X地区Y油层4口井42块岩样进行了全岩分析和岩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方解石的润湿性和含量影响胶结指数m,其随着方解石含量的增大而减小。研... 胶结指数是预测含水饱和度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解方解石的含量和润湿性对胶结指数的影响,选取X地区Y油层4口井42块岩样进行了全岩分析和岩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方解石的润湿性和含量影响胶结指数m,其随着方解石含量的增大而减小。研究区方解石是油湿的,岩石油湿成分越多,其胶结指数越小。由于润湿性对电阻率影响较大,为得到准确的胶结指数m值,应在保留原位润湿性的岩心上进行电学测量。在计算含水饱和度时,应该充分考虑润湿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润湿性 胶结指数 阿尔奇公式 岩电实验
下载PDF
鲁西地区含白云石碳酸盐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章源隆 周川野 +4 位作者 黎晏彰 鲁安怀 丁竑瑞 王长秋 李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378,共14页
白云石的成因受到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现今在实验室中能够利用微生物合成高有序度的白云石,但天然白云石的成因与原始沉积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并未完全揭示。本研究选取鲁西地区馒头组含白云石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学、元... 白云石的成因受到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现今在实验室中能够利用微生物合成高有序度的白云石,但天然白云石的成因与原始沉积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并未完全揭示。本研究选取鲁西地区馒头组含白云石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初步判断该地层白云石成因并重建白云石地层的古沉积环境,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白云石含量在本套地层中的均值为52.45%。Sr/Cu值(均值为23.59)与Ga/Rb值(均值为0.17)指示其整体表现为炎热干旱的古气候特征。δ^(13)C值(均值为-1.56‰)与δ^(18)O值(均值为-6.68‰)指示本套地层为海相沉积,推测古水温平均为23.5℃,古氧化还原特征表现为弱还原至常氧化的平稳过渡。灰岩地层δ^(13)C值平均为-0.80‰,而白云岩地层δ^(13)C值平均为-6.52‰,存在轻碳的明显富集,结合宏观叠层构造,判断白云石为生物成因。本研究中白云石沉积环境中的古气候、古氧化还原条件、古水温和古生产力特征与白云石发育情况存在明显耦合,为白云石生物成因提供了相关依据与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成因 鲁西地区 矿物学 地球化学 古沉积环境
下载PDF
LA-MC-ICP-MS方解石U-Pb定年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博航 吴石头 +4 位作者 杨岳衡 王浩 赵子福 黄超 谢烈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6-248,共13页
方解石在成岩过程、生物作用、热液过程等多种地质环境中广泛形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方解石U-Pb定年技术在解决关键地质问题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方解石中U含量相对低(<5.0×10^(-6)),普通Pb占比高(238 ... 方解石在成岩过程、生物作用、热液过程等多种地质环境中广泛形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方解石U-Pb定年技术在解决关键地质问题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方解石中U含量相对低(<5.0×10^(-6)),普通Pb占比高(238 U/206 Pb<1),这对仪器灵敏度提出了高要求。相比于Q-ICP-MS和SF-ICP-MS,MC-ICP-MS具有同位素同时测定优势,分析精度更高。前人优化了仪器参数,对提高灵敏度进行了一些尝试,为了最大化的提高灵敏度,本研究基于Neptune Plus型号MC-ICP-MS,系统优化锥组合和辅助氮气,使得U和Pb元素灵敏度最优。研究表明采用Jet+X锥结合氮气增敏(N 2=4.0mL·min^(-1))条件下仪器灵敏度最高,相比于常规条件(S+H锥未结合氮气增敏),U和Pb的信号强度分别提高4倍和3倍。同时我们发现氮气增敏情况与锥组合有很大的关系,当采用X型号截取锥时,氮气的引入可以使得U的信号强度提高,而采用H型号截取锥时,氮气的引入并没有改变信号强度。基于优化后的仪器参数,本文建立了高空间分辨率(~85μm)LA-MC-ICP-MS方解石U-Pb定年方法。采用三个方解石U-Pb定年标准物质对方法进行了验证,所得结果与ID-TIMS定值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证明我们的方法对低U(~0.03×10^(-6))样品的分析是有效的。初步测定了两个实验室内部标准物质:TLM和LSJ07。一次测量TLM的结果为219.8±2.3Ma(2s,n=30),两次测量LSJ07的结果为26.4±0.2Ma(2s,n=30)和26.7±0.2Ma(2s,n=30)。这两个标准物质的普通铅占比相对较低,是潜在的方解石U-Pb定年标准物质。我们发现激光束斑大小的改变明显影响到结果的准确度,这可能与不同束斑下的分馏效应差异性有关,特别是当束斑小于60μm时。因此我们建议在进行方解石U-Pb定年时,标样和未知样品要严格匹配激光参数,最后初步讨论了方解石U-Pb体系的封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U-Pb定年 LA-MC-ICP-MS 低U副矿物 高灵敏度 Jet采样锥
下载PDF
Effects of Spin Transition and Cation Substitution on th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Iron Partitioning in Carbonate Minerals
6
作者 HU Jun XU Liangxu +1 位作者 LIU Jin YUE Donghu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50-357,共8页
The high-pressure behavior of deep carbonate dictates the state and dynamics of oxidized carbon in the Earth's mantle,playing a vital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potentially influencing long-term climate c... The high-pressure behavior of deep carbonate dictates the state and dynamics of oxidized carbon in the Earth's mantle,playing a vital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potentially influencing long-term climate change.Optical absorption and Raman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wo natural carbonate samples in diamond-anvil cells up to 60 GPa.Mg-substitution in high-spin siderite FeCO_(3)increases the crystal field absorption band position by approximately 1000 cm^(-1),but such an effect is marginal at>40 GPa when entering the low-spin state.The crystal field absorption band of dolomite cannot be recognized upon compression to 45.8 GPa at room temperature but,in contrast,the high-pressure polymorph of dolomite exhibits a strong absorption band at frequencies higher than(Mg,Fe)CO_(3)in the lowspin state by 2000–2500 cm^(-1).Additionally,these carbonate minerals show more complicated features for the absorption edge,decreasing with pressure and undergoing a dramatic change through the spin crossover.The optical and vibrational properties of carbonate minerals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iron content and spin transition,indicating that iron is preferentially partitioned into low-spin carbonates.These results shed new light on how carbonate minerals evolve in the mantle,which is crucial to decode the deep carbon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petrology/mineralogy MANTLE high pressure diamond-anvil cell iron spin transition iron partitioning deep carbon cycle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he Elastic-Wave Well Treatment in Oil-Bearing Clastic and Carbonate Reservoirs
7
作者 Vladimir Poplygin Chengzhi Qi +4 位作者 Mikhail Guzev Evgenii Kozhevnikov Artem Kunitskikh Evgenii Riabokon Mikhail Turbakov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3年第6期1495-1505,共11页
A set of techniques for well treatment aimed to enhance oil recovery are considered in the present study.These are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elastic waves of various types(dilation-wave,vibro-wave,or other acoustica... A set of techniques for well treatment aimed to enhance oil recovery are considered in the present study.These are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elastic waves of various types(dilation-wave,vibro-wave,or other acoustically induced effects).In such a context,a new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lastic-wave well treatment using the rank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Zipf’s law.It is revealed that,when the results of elastic wave well treatments are analyzed,groups of wells exploiting various geological deposits can differ in terms of their slope coefficients and free members.As the slope coefficient increases,the average increase in the well oil production rate(after the well treatment)becomes larger.An equation is obtained accordingly for estimating the slope coefficient in the Zipf’s equation from the frequency of the elastic wave.The obtained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Zipf’s law in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of elastic-wave well treatment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wave well treatment oil well rate Zipf’s law rank distribution slope coefficient
下载PDF
我国新发现一种碳酸盐重稀土新矿物
8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1期101-101,共1页
经国际矿物学学会新矿物命名与分类专业委员会(IMA-CNMNC)评审投票,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毛景文院士团队申请的新矿物——毓川碳钇矿于近日正式获得批准。新矿物的国际矿物学会编号为IMA2022-120,英文名为yuchuanite-(Y),中文... 经国际矿物学学会新矿物命名与分类专业委员会(IMA-CNMNC)评审投票,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毛景文院士团队申请的新矿物——毓川碳钇矿于近日正式获得批准。新矿物的国际矿物学会编号为IMA2022-120,英文名为yuchuanite-(Y),中文名为毓川碳钇矿,矿物缩写为Ych-(Y)。该新矿物以我国著名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家、中国工程院陈毓川院士的名字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 矿产资源研究 中国地质调查局 重稀土 陈毓川 中文名 毛景文
下载PDF
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的成岩蚀变性及其对海水信息的保存性 被引量:55
9
作者 黄思静 石和 +3 位作者 毛晓冬 张萌 沈立成 武文慧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8,共10页
有关海相碳酸盐对海水信息保存性的评估研究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已成为古海洋学研究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 ,其发展对古海洋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通过对重庆市秀山剖面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的阴极发光性和 ... 有关海相碳酸盐对海水信息保存性的评估研究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已成为古海洋学研究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 ,其发展对古海洋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通过对重庆市秀山剖面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的阴极发光性和 Mn,Sr,Fe,Mg等元素分析 ,评估了早古生代地层中各种碳酸盐结构组分对海水信息的保存性及主要控制因素。除细结构的微晶方解石和腕足类壳对海水信息保存较好以外 ,白云石 ,尤其是微—粉晶白云石对海水信息的可保存性也得到肯定。在控制碳酸盐矿物成岩蚀变性的因素中 ,除要注意其原始矿物是否具有较高的抗成岩蚀变能力外 ,同时要注意岩石原生孔隙度和岩石中陆源碎屑含量对碳酸盐成岩蚀变的影响。作者还强调了成岩过程中由长石等铝硅酸盐溶解提供壳源 Sr所造成的碳酸盐矿物成岩蚀变可能表现为较高的 Sr含量 ,这是将 Sr含量作为评估方法时需要注意的 ,在不进行 87Sr/86 Sr测定的前提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信息 保存性 早古生代 海相碳酸盐 古海洋学 成岩蚀变性 Sr含量 Mn/Sr比值 锶同位素地层学
下载PDF
矿集区找矿预测研究--以辽东青城子铅锌-金-银矿集区为例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玉往 解洪晶 +5 位作者 李德东 石煜 刘福兴 孙国强 孙启明 周国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共24页
矿集区找矿预测有着不同于典型矿床和区域性成矿预测的规律和特点,是在厘定区内主要类型矿床的成因类型基础上,以"三位一体"(即成矿地质作用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成矿系统为主要内容开展... 矿集区找矿预测有着不同于典型矿床和区域性成矿预测的规律和特点,是在厘定区内主要类型矿床的成因类型基础上,以"三位一体"(即成矿地质作用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成矿系统为主要内容开展工作。文章以辽宁青城子铅锌-金-银矿集区为例,系统总结了矿集区的矿床类型、岩浆-成矿系统、"三位一体"找矿预测要素等关键科学问题。青城子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金-银矿集区,由于多年的开采,青城子等矿山濒临危机,如何取得该地区找矿突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表明,该矿集区内铅锌矿床和金、银矿床的成因类型可能均属于岩浆热液型,而非元古代喷流沉积型,矿床的"层控"现象实为特定岩性界面控制的有利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主要与印支期花岗斑岩有关,铅锌矿和金、银矿可能是同一岩浆系统演化的产物。在未来的找矿预测中,应重点开展以下5方面工作:(1)查明矿床的具体成矿地质体;(2)进一步提炼成矿期构造控矿规律和成矿结构面样式;(3)凝练有效的成矿作用特征标志,重点是与成矿有关的远程蚀变标志;(4)构建和完善矿集区中生代岩浆-成矿系统,并注意新矿种、新矿床类型的寻找;(5)探索研究矿集区的自然边界,扩大找矿范围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铅锌-金-银矿 找矿预测 成矿地质体 成矿系统 青城子矿集区 辽东
下载PDF
白云鄂博稀土、铌钽矿物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36
11
作者 张培善 陶克捷 +2 位作者 杨主明 杨学明 宋仁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2,共6页
云鄂博矿床赋存于元古代地层中。本文具体描述了矿物在矿床内的部位和产状 ,区别出地层矿物和地层后的矿物 ,其中的热液交代现象具明显成矿特征。依据大地构造、岩浆活动、矿物共生组合、热液交代、成矿地质时代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认为... 云鄂博矿床赋存于元古代地层中。本文具体描述了矿物在矿床内的部位和产状 ,区别出地层矿物和地层后的矿物 ,其中的热液交代现象具明显成矿特征。依据大地构造、岩浆活动、矿物共生组合、热液交代、成矿地质时代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认为稀土铌钽矿物成因是来自深源的 ,硅酸碳酸岩浆演化分异的成矿热液 ,伴随着构造运动 ,侵入交代元古代地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成因 白云鄂博 稀土铌钽矿物 种类 名称 地层矿物 地层后矿物 产状 热液交代现象
下载PDF
矿物宝石精品鉴赏 菱锰矿/红纹石(rhodochrosite)
12
《城市地质》 2023年第3期125-125,共1页
矿物名称:菱锰矿化学式:MnCO_(3)矿物学特征:粉色、红色,三方晶系,菱面体状、短柱状,玻璃光泽,完全解理,硬度3.5-4.5。成因和产地:沉积作用中可形成大规模的菱锰矿层,在内生条件下形成于热液作用中。世界上菱锰矿的产地很多,但相对产量... 矿物名称:菱锰矿化学式:MnCO_(3)矿物学特征:粉色、红色,三方晶系,菱面体状、短柱状,玻璃光泽,完全解理,硬度3.5-4.5。成因和产地:沉积作用中可形成大规模的菱锰矿层,在内生条件下形成于热液作用中。世界上菱锰矿的产地很多,但相对产量很少,品质较高的国家有南非、美国、秘鲁、阿根廷和中国。我国产出的“中国皇帝”和“中国皇后”是顶级的菱锰矿藏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光泽 热液作用 矿物学特征 菱锰矿 三方晶系 宝石 菱面体 短柱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成岩和构造—热流体作用及其有效性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忠 黄思静 +5 位作者 刘嘉庆 蔡春芳 李曰俊 李开开 韩银学 赵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9-979,共11页
对层状风化壳模式的认识一度支撑着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但这类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显示出的强烈非均质性使得勘探风险愈来愈大。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为典型实例,重点论述了成岩作用和构... 对层状风化壳模式的认识一度支撑着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但这类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显示出的强烈非均质性使得勘探风险愈来愈大。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为典型实例,重点论述了成岩作用和构造—热流体复合作用对储层的制约,并结合表生岩溶等其它要素开展了储层分布综合解释。研究认识到:①奥陶系碳酸盐岩正常深埋藏成岩作用的主要效应是碳酸盐的沉淀而不是碳酸盐的溶解,建设性改造主要与表生岩溶作用(古喀斯特)或构造—热流体作用有关,并导致了碳酸盐岩储层强烈的非均质性。②从中下奥陶统到上奥陶统,下部碳酸盐岩地层热流体活动迹象明显优于上部地层。③奥陶系碳酸盐岩构造—热流体的建设性改造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晚泥盆世与二叠纪叠加改造的断裂构造交汇区,以及中—晚奥陶世、前石炭纪形成的表生岩溶发育区;有效储层与高能沉积相带关系有限。为此,提出了奥陶系碳酸盐岩构造—流体作用与储层形成概念模式,这为进一步认识储层的形成分布规律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成岩作用 构造—热流体作用 碳酸盐岩储层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白云鄂博REE-Fe-Nb矿床稀土氟碳酸盐矿物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及流体包裹体内稀土子矿物的鉴定 被引量:26
14
作者 范宏瑞 陶克捷 +1 位作者 谢奕汉 王凯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白云鄂博REE-Fe-Nb矿床典型稀土氟碳酸盐矿物都具有碳酸根离子最特征的拉曼振动频率,并普遍出现有氟化物的拉曼光谱振动峰。利用子矿物的激光拉曼谱峰特征,结合矿物晶形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这些子矿物可能为氟碳铈矿和氟碳... 白云鄂博REE-Fe-Nb矿床典型稀土氟碳酸盐矿物都具有碳酸根离子最特征的拉曼振动频率,并普遍出现有氟化物的拉曼光谱振动峰。利用子矿物的激光拉曼谱峰特征,结合矿物晶形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这些子矿物可能为氟碳铈矿和氟碳铈钡矿,说明初始成矿热液中极富含稀土元素。矿脉内多相包裹体中含稀土元素的子矿物是从被包裹体捕获的流体中结晶出来的,是真正的子矿物。激光拉曼光谱仪可以作为鉴定流体包裹体中未知子矿物的较为可靠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Fe-Nb矿床 稀土氟碳酸盐矿物 激光拉曼光谱 流体包裹体 稀土矿物 鉴定 稀土子矿物
下载PDF
波斯湾盆地中白垩统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发育模式 被引量:17
15
作者 高计县 田昌炳 +3 位作者 张为民 宋新民 王玉玺 刘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4-316,共13页
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是波斯湾盆地最主要的储集层之一,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礁滩相生物礁灰岩、生屑灰岩和含生屑泥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晶间(溶)孔、铸模孔、表生期组构选择性溶蚀孔洞和基质微孔。储层多呈层状展布,横向上... 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是波斯湾盆地最主要的储集层之一,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礁滩相生物礁灰岩、生屑灰岩和含生屑泥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晶间(溶)孔、铸模孔、表生期组构选择性溶蚀孔洞和基质微孔。储层多呈层状展布,横向上连续,边界受沉积相带约束;纵向上发育多套致密隔夹层,呈强非均质性。储层发育与保存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影响。碳酸盐岩缓坡背景下发育的生物礁和生屑滩空间分布受盆地基底古构造格局控制,是优质储层分布相带。相对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相带迁移和成岩作用差异,导致优质孔渗层与致密隔夹层交互发育。构造圈闭发育与油气充注时间的耦合有效抑制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的破坏,是储层得以保存的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 Mishrif组 中白垩统 波斯湾盆地
下载PDF
河北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三段上部碳酸盐岩沉积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剑萍 杨君 +2 位作者 邓爱居 郭永军 李运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2-687,共6页
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及测井解释等手段,以揭示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大王庄油田沙三段上部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为目的开展工作,得到以下认识: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三段上部发育碳酸盐岩滩坝沉积,藻砂屑云岩、鲕粒云岩、泥晶云... 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及测井解释等手段,以揭示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大王庄油田沙三段上部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为目的开展工作,得到以下认识: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三段上部发育碳酸盐岩滩坝沉积,藻砂屑云岩、鲕粒云岩、泥晶云岩及含陆源碎屑的藻屑—鲕粒云岩是本区主要的岩石类型。滩坝发育四种沉积微相,包括藻屑碳酸盐岩滩微相、鲕粒碳酸盐岩滩微相、泥晶碳酸盐岩湖湾微相及含陆源碎屑的颗粒碳酸盐岩滩微相。研究区碳酸盐岩的分布主要受到湖平面变化、古地形、构造活动强度及陆源碎屑物质供应程度的影响,中央隆起带古地貌微环境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岩石类型和沉积微相的差异,高部位形成藻屑碳酸盐岩和鲕粒碳酸盐岩,低部位的低能环境形成泥晶碳酸盐岩湖湾。藻屑碳酸盐岩滩和鲕粒碳酸盐岩滩微相是本区碳酸盐岩滩坝最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该区沉积微相的研究及相模式的建立有助于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大王庄油田下一步精细的储层预测,也为类似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提供了可借鉴的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相模式 湖相碳酸盐岩 滩坝 沙三段 饶阳凹陷
下载PDF
塔中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Sr元素和Sr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文辉 杨敏 +6 位作者 于炳松 樊太亮 初广震 万欢 朱井泉 吴仕强 王旭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9-845,共7页
使用VG354固体同位素质谱仪对中1、中4井的25个碳酸盐岩样品做了Sr同位素测试,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塔中地区4口井共109个碳酸盐岩样品测试了Sr、Mn元素的含量.通过对Sr、Mn元素含量分析,及中1、中4井碳酸盐岩的Sr同位... 使用VG354固体同位素质谱仪对中1、中4井的25个碳酸盐岩样品做了Sr同位素测试,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塔中地区4口井共109个碳酸盐岩样品测试了Sr、Mn元素的含量.通过对Sr、Mn元素含量分析,及中1、中4井碳酸盐岩的Sr同位素组成分析,对比全球奥陶系海相碳酸盐的Sr同位素分析结果及演化趋势,得出了如下认识:(1)塔中地区奥陶纪87Sr/86Sr比值与全球海水Sr同位素演化趋势基本一致,具有随时间下降的总体趋势,这与广阔陆表海和有关的沉积物对放射性成因锶的封存作用有关,说明海平面变化和白云岩化作用仍然是该区海相碳酸盐岩锶同位素组成与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2)塔中地区早奥陶世的87Sr/86Sr比值与全球海水Sr同位素比值相当,说明该区早奥陶世碳酸盐岩成岩环境为正常海水,且早奥陶世87Sr/86Sr比值有单调降低的规律,说明与海平面变化有关;(3)塔中地区晚奥陶世87Sr/86Sr比值比全球海水高,其原因是白云岩化作用和晚奥陶世盆地抬升近地表水带来高87Sr/86Sr比值,且晚奥陶世87Sr/86Sr比值为整体升高的趋势;(4)塔中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中Mn元素含量变化不大,反映了塔中地区奥陶纪成岩环境主要为浅水相,但也有深水相,白云岩化对其影响不大;(5)塔中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中Sr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反映该时期该区碳酸盐岩成岩流体主要为海水,但也有混合水,白云岩主要为Ⅲ类白云岩和Ⅰ类白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碳酸盐岩 Sr元素 Sr同位素.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中微体化石与碳酸盐溶跃面和补偿深度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荣华 徐建 +4 位作者 孟翊 汪东军 刘传联 黄宝琦 张富元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6,共9页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12°~22°N,116°~122°E)表层沉积中的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硅质与钙质生物丰度和比值的定量分析以及碳酸盐含量的测定,发现碳酸盐含量、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以及钙质...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12°~22°N,116°~122°E)表层沉积中的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硅质与钙质生物丰度和比值的定量分析以及碳酸盐含量的测定,发现碳酸盐含量、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以及钙质生物比值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减小,而底栖有孔虫占有孔虫全群的比值和硅质生物比值以及底栖有孔虫胶结质壳类的百分含量却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增加.研究表明,调查区内微体化石丰度和比值以及碳酸钙含量的高低,与碳酸盐溶跃面(lysocline)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密切相关,碳酸盐溶跃面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南、北还存在一定差异,碳酸盐溶跃面南部较北部深,南部在2600m上下,北部则在2200m上下;碳酸盐补偿深度也是南部的较深,南部为3 600 m上下,而北部在3 400 m上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古生物 碳酸盐溶跃面和补偿深度 表层沉积 南海
下载PDF
东鞍山铁矿石中菱铁矿对反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40
19
作者 张兆元 吕振福 +1 位作者 印万忠 韩跃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2-55,共4页
几年东鞍山铁矿石中碳酸盐矿物含量增加,反浮选指标随之恶化,甚至出现"精尾不分"现象。为此,在单矿物浮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SEM和EDS分析手段,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淀粉抑制但抑制作... 几年东鞍山铁矿石中碳酸盐矿物含量增加,反浮选指标随之恶化,甚至出现"精尾不分"现象。为此,在单矿物浮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SEM和EDS分析手段,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淀粉抑制但抑制作用较弱的菱铁矿在赤铁矿和石英表面的吸附罩盖,是引起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石反浮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石中铁矿物与石英的有效分离,关键是如何在反浮选之前预先将菱铁矿分离出去,或找到能有效活化或抑制菱铁矿的浮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赤铁矿 石英 反浮选
下载PDF
碳酸岩的特征、分类及其成因分析
20
作者 黄施棋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第5期160-162,共3页
碳酸岩是世界上轻稀土元素和Nb等战略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对技术发展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碳酸岩源于交代富集地幔且受地壳同化混染影响小,被认为是揭示地幔地球化学的“探针岩石”。因此,碳酸岩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广... 碳酸岩是世界上轻稀土元素和Nb等战略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对技术发展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碳酸岩源于交代富集地幔且受地壳同化混染影响小,被认为是揭示地幔地球化学的“探针岩石”。因此,碳酸岩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广泛重视,但目前关于碳酸岩的成因机制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简要总结了碳酸岩的构造背景、基本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碳酸岩分类,重点介绍了幔源与壳源碳酸岩的成因机制及二者的判别特征。幔源碳酸岩形成机制有3种:(1)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2)从富CO_(2)碱性硅酸盐岩浆中以液态不混溶的形式分离;(3)富CO_(2)硅酸盐岩浆分离结晶。壳源碳酸岩主要由中酸性岩浆侵入、幔源基性岩浆上侵等引起的含碳酸盐矿物的表壳部分熔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基本特征 分类 成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