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1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碱性杂岩体中辉石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春涛 李五福 +12 位作者 王秉璋 王强 张新远 王涛 郑英 金婷婷 刘建栋 袁博武 韩晓龙 曹锦山 王泰山 谭运鸿 李玉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43,I0008-I0011,共23页
近年团队在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Nb、P矿化碱性杂岩体,并对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学特征及含矿性开展了研究,初步圈定了Nb、P矿化体,显示东昆仑具有寻找与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稀土矿潜力。对碱性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矿物成... 近年团队在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Nb、P矿化碱性杂岩体,并对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学特征及含矿性开展了研究,初步圈定了Nb、P矿化体,显示东昆仑具有寻找与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稀土矿潜力。对碱性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矿物成分以及形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对重建东昆仑古构造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可推动东昆仑稀有金属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突破。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杂岩体中重要的含矿辉石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矿物电子探针原位分析、磷灰石和榍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大格勒地区辉石岩的形成时代为418 Ma。辉石岩主要矿物中存在似长石(霞石)、碱性暗色矿物(富铁黑云母),单斜辉石为透辉石,角闪石为钙质角闪石(铁韭闪石),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和镁质黑云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辉石岩具有富K(K_(2)O>Na_(2)O)、CaO含量高、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不亏损Nb、Ta元素,亏损Zr、U、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全岩的(87Sr/86Sr)i为0.704058~0.704278,ε_(Nd)(t)为-0.4~-0.2。矿物组成、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指示大格勒辉石岩为钾质碱性岩,具有与OIB相似的特征,岩浆源区为EMⅠ型地幔端元。岩石的形成过程为母岩浆在相对较深的地幔源区经历了1%~3%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在上侵过程中经历了较强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微弱的同化混染作用,其形成时代为该地区岩浆活动最强烈的时期,可能与碰撞后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和岩石圈的强烈伸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大格勒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富铌碳酸岩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金婷婷 王秉璋 +9 位作者 王涛 李五福 刘建栋 袁博武 付长垒 李玉龙 张新远 韩晓龙 郑英 曹锦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6,共15页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新发现一套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具有很好的铌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本文在岩相学研究基础上,结合背散射电子图像,应用电子探针能谱半定量分析和波谱定量分析技术,对东昆仑大格勒富铌碳酸岩中的铌矿物进行了原位微区成...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新发现一套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具有很好的铌等稀有金属成矿潜力。本文在岩相学研究基础上,结合背散射电子图像,应用电子探针能谱半定量分析和波谱定量分析技术,对东昆仑大格勒富铌碳酸岩中的铌矿物进行了原位微区成分分析。岩相学观察表明,铌矿物主要为铌铁矿族、铌钙矿、烧绿石、褐铈铌矿、铌易解石,含铌矿物为含铌钛铁矿、斜锆石。铌矿物嵌布粒度较细,嵌布关系紧密而复杂。其中,铌铁矿族常与磁铁矿、铌钙矿、褐铈铌矿和磷灰石紧密共生,多以细粒状集合体呈浸染状、星散型沿磁铁矿裂纹与边部进行交代。铌钙矿、烧绿石和褐铈铌矿常与铌铁矿、磁铁矿和磷灰石紧密共生,铌钙矿局部与铌铁矿呈不规则状接触分布,烧绿石呈不规则状沿铌铁矿边部分布,褐铈铌矿多以团块状沿铌铁矿边部分布。铌易解石与磁铁矿紧密共生,呈不规则状接触。初步推断铌矿物包括岩浆期形成的烧绿石和铌易解石,热液期形成的铌铁矿、铌钙矿、烧绿石和褐铈铌矿。矿物组合初步显示,大格勒富铌碳酸岩中的铌至少经过了岩浆和热液两个时期的富集。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铌矿物的Nb_(2)O_(5)平均含量分别为:铌铁矿族69.92%,铌钙矿59.55%,烧绿石59.14%,褐铈铌矿43.12%,铌易解石41.55%;含铌矿物的Nb_(2)O_(5)平均含量分别为:含铌钛铁矿1.33%,斜锆石1.22%。其中,铌铁矿族和铌钙矿、烧绿石为可选且具有工业价值的铌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铌矿物类型 电子探针 地球化学特征 大格勒
下载PDF
环氧树脂AB胶制作岩石薄片的优化研究
3
作者 张腊梅 曾强 +2 位作者 何贵 周会林 张琼 《四川建材》 2024年第4期238-240,共3页
探索岩石制片过程中粘片时环氧树脂AB胶的最佳配比和最佳烘干温度,主要通过配制不同比例(1∶1~2∶1)的环氧树脂AB胶对一定数量的岩片进行粘片,在不同温度(20℃~90℃)下进行烘干,制作岩石薄片,对薄片进行镜检,查看薄片的质量,总结出耗时... 探索岩石制片过程中粘片时环氧树脂AB胶的最佳配比和最佳烘干温度,主要通过配制不同比例(1∶1~2∶1)的环氧树脂AB胶对一定数量的岩片进行粘片,在不同温度(20℃~90℃)下进行烘干,制作岩石薄片,对薄片进行镜检,查看薄片的质量,总结出耗时短、质量好的AB胶的配比及烘干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制片 AB胶比例 烘干温度
下载PDF
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在矿物药金礞石鉴定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4
作者 修迪 田颖 +2 位作者 徐翠 何丽 井晶晶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采用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测试对来自个6个不同地区的金礞石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首先通过薄片鉴定初步确定金礞石样品的主要成分及伴生矿物,进一步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金礞石的主要成分、伴生矿物进行半定量分析,再利用电子探针波谱定量... 采用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测试对来自个6个不同地区的金礞石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首先通过薄片鉴定初步确定金礞石样品的主要成分及伴生矿物,进一步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金礞石的主要成分、伴生矿物进行半定量分析,再利用电子探针波谱定量分析研究金礞石中Hg、Pb、S、Ge等元素的赋存状态,在这些技术综合鉴定的基础上,对各地的金礞石进行质量评价。研究表明,岩矿鉴定及电子探针技术的结合用于鉴定金礞石矿物药是一种极为有效、可行的办法,具有原位、无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矿鉴定 电子探针 金礞石 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不同偏光系统下的岩石薄片图像联合分割
5
作者 王永茂 黄玲玲 +1 位作者 侯广顺 芦碧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5,共7页
针对传统切换单偏光与正交偏光系统进行镜下岩石薄片分析和含量估计耗时耗力,且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在色度亮度空间设计一种岩石薄片图像联合分割方法:先将相同视域下的单偏光图像与正交偏光图像在色度亮度空间中分别进行分解,然后对色度... 针对传统切换单偏光与正交偏光系统进行镜下岩石薄片分析和含量估计耗时耗力,且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在色度亮度空间设计一种岩石薄片图像联合分割方法:先将相同视域下的单偏光图像与正交偏光图像在色度亮度空间中分别进行分解,然后对色度图像进行双边滤波处理,抑制噪声和去除纹理,计算滤波后两个色度图像之间的差值,并依次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和分水岭分割算法得到最终分割结果。结果表明,使用单偏光岩石薄片图像与正交偏光岩石薄片图像联合分割较大提升了矿物颗粒计数准确率和分割结果的交并比。研究结果可为地质工作者鉴定岩石薄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光系统 色度亮度空间 双边滤波 视觉显著性 K-MEANS算法
下载PDF
来自大别山深成侵入岩图像深度迁移学习的可解释性研究
6
作者 陈忠良 袁峰 +1 位作者 李晓晖 郑超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63-2273,共11页
岩石图像识别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感知智能在地质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已有研究显示网络结构简单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在岩石图像上取得比复杂网络结构高的分类准确率。这与ImageNet数据集上网络结构越深越好的趋势相悖。如何解释这... 岩石图像识别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感知智能在地质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已有研究显示网络结构简单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在岩石图像上取得比复杂网络结构高的分类准确率。这与ImageNet数据集上网络结构越深越好的趋势相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深成侵入岩为显晶质,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其分类的依据是其矿物成分及相对含量。大别山地区岩浆活动广泛,中生代深成侵入岩广泛出露。岩石类型包括超镁铁质岩类、辉长岩类、闪长岩类、正长岩类、二长岩类和花岗岩类,基本覆盖IUGS推荐的深成侵入岩分类方案中的岩石类型。选取大别山地区中生代深成岩图像开展不同网络结构预训练模型迁移学习对比试验,能够专注于深度学习对矿物成分特征的学习解释,降低构造因素的影响。借助局部可理解的模型解释技术和特征图可视化技术,分别从全连接层分类决策区域可视化和卷积隐层可视化两方面对深度学习模型开展可解释性研究。结果表明简单网络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能够提取不同矿物所表现出的颜色特征以及不同矿物组合所表现出的纹理特征。AlexNet模型的削减试验进一步证明:对于岩石图像深度学习,网络结构并不总是越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岩性识别 可解释性 特征图可视化 局部可理解的模型解释
下载PDF
试析岩石矿物分析测试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7
作者 贾昌飞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本文在分析岩石矿物分析测试流程以及分析测试作用的基础上,对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研究,包括样品准备处理、仪器校准验证、控制图法使用、数据验证与解释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等措施。
关键词 岩石矿物 分析测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汶川地震假玄武玻璃的特征、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焕 李海兵 +3 位作者 司家亮 裴军令 孙知明 张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33-3847,共15页
富流体的断层泥是浅部地震断层带中的特征岩石。一般认为,地震过程中摩擦热会导致粒间孔隙流体热膨胀增压,形成同震断层弱化(热增压机制),从而抑制摩擦熔融的发生。然而我们研究发现,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M_(W) 7.9)中断层浅部发生了摩... 富流体的断层泥是浅部地震断层带中的特征岩石。一般认为,地震过程中摩擦热会导致粒间孔隙流体热膨胀增压,形成同震断层弱化(热增压机制),从而抑制摩擦熔融的发生。然而我们研究发现,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M_(W) 7.9)中断层浅部发生了摩擦熔融。汶川地震发生一年后,我们在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一号钻孔(WFSD-1)732.6m深处的断层泥中发现了厚度约2mm的假玄武玻璃(凝固的摩擦熔融物)。该假玄武玻璃形成的位置极浅,且产生于非固结的、富流体的断层泥中。从岩心来看,断层面可见镜面构造和同震擦痕。微构造分析显示,该假玄武玻璃主要由石英碎屑和由长石与黏土矿物熔融的非晶质基质组成,基质中发育众多不规则的微裂隙,并可见流动构造。化学成分分析显示,其基质富Ba且被重晶石(BaSO 4)小细脉切割,为同震及震后流体存在的证据。由于假玄武玻璃在流体存在的条件下会快速蚀变,且龙门山地区大地震复发周期为3000~6000年,因而这些完全未被蚀变的新鲜假玄武玻璃可能是最近一次大地震,即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产物。针对钻孔中断层泥进行的高速摩擦试验,证实了在钻孔732m深度发生地震滑动的条件下确实会产生假玄武玻璃。因此WFSD-1钻孔732.6m的假玄武玻璃被认为是汶川地震的产物,代表了汶川地震主滑动带位置。这是首次在自然界中发现浅部含水断层泥摩擦熔融形成假玄武玻璃的实例,不仅对认识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机制、断层强度、应力迁移与破裂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断裂带内浅部脆性区域的力学属性、岩石变形环境和变形机制,促进对地震滑动机制和破裂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玄武玻璃 显微构造 摩擦熔融 富流体断层泥 汶川地震
下载PDF
长白玉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9
作者 曹妙聪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长白玉是新兴的优质印章石,产自吉林省长白县,其颜色多彩、花纹多样、雕刻感良好,质优可媲美我国四大印章石。基于GemDialogue色卡对长白玉的典型颜色进行质量评价,并结合珠宝商贸、民俗民情,提取质量评价元素,对比浙江青田石、福建寿山... 长白玉是新兴的优质印章石,产自吉林省长白县,其颜色多彩、花纹多样、雕刻感良好,质优可媲美我国四大印章石。基于GemDialogue色卡对长白玉的典型颜色进行质量评价,并结合珠宝商贸、民俗民情,提取质量评价元素,对比浙江青田石、福建寿山石,建立长白玉的评价标准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玉 GemDialogue色卡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火成岩岩石薄片智能识别及分类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蒙 王志章 +3 位作者 李冰涛 曲康 裴升杰 贾小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1-1588,共8页
在油气勘探、评价及开发中,岩性识别和薄片鉴定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准确的薄片识别结果可以为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传统的人工判定方法或实验室分析方法具有主观性强、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目前基于内容的智能图像识别... 在油气勘探、评价及开发中,岩性识别和薄片鉴定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准确的薄片识别结果可以为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传统的人工判定方法或实验室分析方法具有主观性强、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目前基于内容的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在准确性和具体应用方面还面临着许多难题。论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岩芯薄片图像的特点及要求,设计并研制成功薄片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和薄片智能鉴定系统。利用图像梯度分布和色彩分析进行火成岩岩石薄片智能分类,对所有像素进行类别划分进而得到整体的鉴定结果,实现了省时、高效、高精度的薄片智能鉴定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深度学习 图像梯度 色彩分析 薄片智能鉴定
下载PDF
滇东北火德红MVT矿床中铊的差异性富集机制:来自EBSD、LA-ICPMS和TEM证据
11
作者 姜永果 周家喜 +4 位作者 罗开 徐畅 黄智龙 杨昌华 金中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02-3014,共13页
铊(Tl)是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在高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用途。作为“稀散元素”之一,Tl主要富集于低温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是其主要载体矿物。滇东北火德红MVT铅锌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显示Tl的富集,其中白铁矿中Tl含量显著... 铊(Tl)是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在高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用途。作为“稀散元素”之一,Tl主要富集于低温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是其主要载体矿物。滇东北火德红MVT铅锌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显示Tl的富集,其中白铁矿中Tl含量显著高于黄铁矿,为探究Tl在不同矿物之间的差异性富集机制提供了理想对象。本文对火德红矿床共生黄铁矿-白铁矿开展系统的结晶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结果表明,热液黄铁矿、白铁矿晶粒组构具有一定继承性,与闪锌矿紧密共生,暗示为同一成矿事件的产物。激光剥蚀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和白铁矿中的Tl含量分别为127×10^(-6)~516×10^(-6)和356×10^(-6)~1046×10^(-6),不同含量测点Tl的激光剥蚀时间分辨元素信号曲线均较为平滑,暗示Tl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黄铁矿和白铁矿晶格。透射电镜(TEM)进一步证实Tl类质同象直接替换Fe为主,即2Tl^(+)←→□(空位)+Fe^(2+)。结合黄铁矿和白铁矿中Tl与Zn含量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认为白铁矿中Tl的超常富集可能与偏酸性条件下富Tl、Zn和Fe等金属成矿流体有关。综合研究表明,火德红矿床黄铁矿与白铁矿中Tl的差异性富集与晶体结构、Tl赋存状态无关,而是流体成分、物化条件共同制约的结果,受到矿物和矿床等不同尺度苛刻成矿条件的影响。与闪锌矿共生的白铁矿是未来寻找铊资源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差异性富集 白铁矿 火德红MVT矿床
下载PDF
基于SR-SURF的岩石显微图像拼接
12
作者 姜丽萍 熊淑华 +2 位作者 员旭拓 何海波 滕奇志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3年第11期302-307,共6页
岩石显微图像拼接是对岩石分析和研究的关键环节,由于岩石显微图像数量多(成百上千张)内容丰富并且包含大量相似易混淆区域,导致拼接速率和配准准确率低,并且多幅图像拼接时会产生误差累积导致拼接错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SR-SURF(sim... 岩石显微图像拼接是对岩石分析和研究的关键环节,由于岩石显微图像数量多(成百上千张)内容丰富并且包含大量相似易混淆区域,导致拼接速率和配准准确率低,并且多幅图像拼接时会产生误差累积导致拼接错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SR-SURF(similar region-SURF)的岩石显微图像拼接方法.首先选用哈希指纹快速提取相似区域(similar region),然后在此区域检测特征点;之后利用改进的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算法剔除错误匹配点;再然后选用最佳模板匹配纠正错误配准图像;最后引入最小二乘法消除单应性矩阵相乘产生的累计误差;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的算法消除了多幅图像拼接产生的累计误差,解决了拼接错位问题,提高了拼接速率和配准准确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推动了岩石薄片的数字化存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 哈希指纹 匹配优化 RANSAC 最佳模板匹配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过程和机制:来自辽宁本溪北大山岩体的证据
13
作者 骆念岗 高莲凤 +7 位作者 张振国 尹志刚 崔建宇 吴君飞 邢杰 丁恺 高晨阳 王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0-365,共26页
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经历了巨厚减薄事件,但减薄过程及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论。本文对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辽宁本溪地区的北大山岩体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源区和成因... 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经历了巨厚减薄事件,但减薄过程及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论。本文对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辽宁本溪地区的北大山岩体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源区和成因,以期得到关于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研究的启示。北大山岩体岩性为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17.1±1.4)Ma,表明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北大山岩体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具有富硅(w(SiO_(2))=69.15%~69.87%)、富碱(w(Na_(2)O+K_(2)O)=8.46%~8.66%)、贫镁(w(MgO)=0.80%~0.90%)、贫钙(w(CaO)=2.03%~2.04%),准铝质(A/CNK=0.98~0.99)的特征;富集Rb、Th、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轻稀土较陡,重稀土较平缓,花岗岩熔体的锆石饱和温度(763.14~768.87℃)明显低于A型花岗岩(>800℃),以上特征总体表现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特征。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锆石εHf(t)值为-21.49~-19.04,均为负值,二阶段亏损地幔Hf模式年龄(t DM2)=2536~2383 Ma,表明其源岩主要为古元古代古老下地壳基性岩的部分熔融。根据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北大山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时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撤而导致的区域伸展背景环境下,同时,上涌的软流圈引起华北克拉通深部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的拆沉作用,从而致使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LU-HF同位素 岩石圈减薄 北大山岩体
下载PDF
一种特有的稀土矿物-异性石
14
作者 陈伟 周家云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4-176,193,共4页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主要阐述了碱性岩中的一种含稀土矿物-异性石的基本特征。异性石是一种常见的岩浆岩副矿物和热液矿物,易受风化和氧化等表生作用影响,能较好记录和保存岩浆和热液活动的原始信息,因而是研究岩浆和/或热液过...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主要阐述了碱性岩中的一种含稀土矿物-异性石的基本特征。异性石是一种常见的岩浆岩副矿物和热液矿物,易受风化和氧化等表生作用影响,能较好记录和保存岩浆和热液活动的原始信息,因而是研究岩浆和/或热液过程的一种常见示踪矿物。通过文章的综述,希望能够为深化异性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加强异性石型稀土矿方面的找矿工作、广泛开展与异性石有关的地质问题探讨等提供较全面的基础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稀土 异性石 地球化学 矿物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卡姆斯特地区头屯河组下段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5
作者 廉刚 唐湘飞 黄松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46-557,共12页
砂岩的碎屑物质与母岩关系密切,尽管在沉积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改造作用,但其地球化学成分仍然主要受其母岩的控制,可指示沉积岩源岩特征及构造-沉积环境,对研究沉积演化及铀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镜下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手... 砂岩的碎屑物质与母岩关系密切,尽管在沉积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改造作用,但其地球化学成分仍然主要受其母岩的控制,可指示沉积岩源岩特征及构造-沉积环境,对研究沉积演化及铀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镜下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确定卡姆斯特地区头屯河组下段砂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而推断砂岩碎屑物的源岩特征及构造-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卡姆斯特地头屯河组下段砂岩以近源沉积的岩屑砂岩为主,母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类,其风化程度为中等—强;主量元素特征反映了头屯河组下段砂岩物源主要源自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区,沉积时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的构造环境,与卡拉麦里山相对隆起关系密切;微量元素特征指示了头屯河组下段温暖潮湿-半潮湿的古气候,其沉积古水体总体为贫氧的淡水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物源 沉积环境 构造背景 头屯河组 卡姆斯特地区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粒度数据分析新方法及沉积相应用
16
作者 雷晓虹 尹太举 +5 位作者 赵红静 王杨君 李昂达 李佳洋 石放 侯新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14516-14524,共9页
为解决概率累计曲线存在判断标准模糊、定量化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无监督聚类方法精确获得粒度均值、标准差、百分含量等数据分析水动力强度及分选性。其中次总体个数(k)表征不... 为解决概率累计曲线存在判断标准模糊、定量化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通过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无监督聚类方法精确获得粒度均值、标准差、百分含量等数据分析水动力强度及分选性。其中次总体个数(k)表征不同营力搬运的组分数,均值(μ_(i))为各次总体含量最大(M_(i))对应的粒径值,标准差(σ_(i))表示次总体分散程度,叠合面积(S_(m/n))反映水动力近似性,相对密度ρ判断分选性。以渤海湾盆地馆陶组粒度资料为基础绘制次总体拟合图,σ_(i)越小,M_(i)越高,μ_(i)越小,ρ相差越大,即次总体的图像越窄,μ_(i)对应的碎屑含量越多,分选性越好,水动力越强。可见次总体拟合图与岩心剖面、沉积微相具有很好的匹配性,故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并提高水动力条件的识别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模型 粒度数据分析 次总体拟合图 水动力条件判断
下载PDF
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不同类型铍矿中的主次量元素方法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汀汀 王蕾 +3 位作者 郭琳 安子怡 臧慧媛 马生凤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3-933,共11页
铍矿石是中国的紧缺金属矿产之一,已在多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其组分复杂,铍含量差别较大,且常与其他金属矿物伴生,给分析测试带来诸多挑战,制约了铍矿产的勘查开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目前用于分析铍矿石仅针对单一类... 铍矿石是中国的紧缺金属矿产之一,已在多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其组分复杂,铍含量差别较大,且常与其他金属矿物伴生,给分析测试带来诸多挑战,制约了铍矿产的勘查开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目前用于分析铍矿石仅针对单一类型样品,且存在基体干扰、分解不完全等不足,需建立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铍矿石样品、仪器分析溶液基体干扰小的多元素同时测定方法。本文选用绿柱石、香花石、日光榴石样品,比较了电热板、高压密闭、微波消解、不同种类消解酸和提取酸等8种酸消解条件对铍矿石的分解效果,优化了称样量、加酸量、消解时间和仪器测定参数,建立了ICP-OES测定铍矿石中铝铍钙铁钾钠镁锂锰9种主次量元素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电热板消解的混合酸为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最佳,提取酸为盐酸优于硝酸或王水,高压密闭法不能完全消解绿柱石Al、Ca、Mg元素,微波法对绿柱石Mg元素消解效果较差。通过优化现有方法的混合酸消解条件和仪器测定条件,建立的方法对精矿样品也能准确测定,仪器测定溶液的基体简单。本方法 Be元素检出限0.0001%,低于铍矿石边界品位,其他元素检出限均优于现有的标准方法,主量元素精密度(RSD)均<5%,经标准物质验证,准确度满足铍矿石测定需要。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不同含量铍矿石样品的多元素同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矿石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酸消解 仪器测定参数 多元素同时分析
下载PDF
鄱阳湖北部沙山一处具有条带状砂层的粒度特征及光释光年代分析
18
作者 王威 彭花明 王瀚 《江西科学》 2023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鄱阳湖中部及北部分布着若干沙山。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这些沙山为风成堆积的产物。通过野外调研发现鄱阳湖湖滨沙山的中上部存在具有水成沉积构造的砂层或粉砂层。选取了鄱阳湖北部湖口县沙洲村一处条带状层理的砂层作为研究对象。整... 鄱阳湖中部及北部分布着若干沙山。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这些沙山为风成堆积的产物。通过野外调研发现鄱阳湖湖滨沙山的中上部存在具有水成沉积构造的砂层或粉砂层。选取了鄱阳湖北部湖口县沙洲村一处条带状层理的砂层作为研究对象。整个条带状砂层厚度超过20 cm,其平均吴淞高程约为40 m。剖面中黄色与红色砂层交替发育,每个砂层单元厚约数厘米,总体上黄色砂层比红色砂层略厚。从黄色砂层(HGDS-Y)和红色砂层(HGDS-R)各采集了一个粒度分析样品,并在该条带状砂层中采集一个光释光样品(HGDS-OSL-1)进行测年分析。粒度分析结果显示:1)HGDS-Y的频率分布曲线表现为一个明显的主峰和一个不明显的次峰,而HGDS-R红砂的频率分布曲线表现明显的双峰曲线特征,该特征不符合典型风成沉积物的粒度分布;2)HGDS-Y和HGDS-R的概率累积曲线均呈现为八段式,而典型的风成沉积物一般为二段式或三段式;3)利用萨胡判别公式计算Y值,Y_(HGDS-Y)=0.22,Y_(HGDS-R)=15.44;2个样品的Y值显示此次研究的砂层为水成堆积的产物。在对光释光样品(HGDS-OSL-1)分析时,一方面对石英颗粒和钾长石颗粒光释光信号的回零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分析该样品的光释光年代。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1)石英样品的光释光信号以快组分为主,但是石英等效剂量(De)分布较为离散,离散度值为~27.3%;采用多步升温红外激发法测试钾长石时,激发温度50℃~250℃区间未发现等效剂量坪区。以上结果显示石英和钾长石在搬运过程中,有部分颗粒晒退不完全,这与典型风成颗粒曝光时间长、晒退完全的特性不一致;2)石英最小年龄模型年代为36.2±4.8 ka,表明该条带状砂层为MIS 3个阶段的产物。该条带状砂层吴淞高程虽然高于建国以来鄱阳湖最高水位(22.63 m),但基于本研究的粒度和光释光分析结果,认为其可能并非风成堆积,而是水成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沙山 沉积环境 粒度 光释光
下载PDF
硅酸盐岩石化学组成的ICP-AES和ICP-MS准确测定:酸溶与碱熔分解样品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196
19
作者 李献华 刘颖 +2 位作者 涂湘林 胡光黔 曾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报道了采用酸溶和碱熔分解硅酸盐岩石样品、用ICP-AES和ICP-MS联合测定岩石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酸溶方法检出限低,能准确分析除SiO2以外的其他主元素和40余种微量元素;碱熔方法一次分解样品可以直接测定所有的主元素和30多... 报道了采用酸溶和碱熔分解硅酸盐岩石样品、用ICP-AES和ICP-MS联合测定岩石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酸溶方法检出限低,能准确分析除SiO2以外的其他主元素和40余种微量元素;碱熔方法一次分解样品可以直接测定所有的主元素和30多种微量元素,但方法检出限增高,不能准确分析一些检出限高而含量低的元素。因此,根据不同的岩石类型、所需分析的元素种类以及研究目的,采用适当的样品分解方法,用ICP-AES和ICP-MS分析可以获得准确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岩石 化学组成 微量元素 ICP-AES ICP-MS 酸溶 碱熔
下载PDF
浙闽沿海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的岩石学标志:东极岛镁铁质岩墙群 被引量:25
20
作者 董传万 闫强 +2 位作者 张登荣 杜振永 竺国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95-1203,共9页
在浙江舟山群岛之东极岛上,出露大规模的镁铁质岩墙群,它们沿晚中生代花岗岩和火山碎屑岩的节理侵位,产状近于直立且与围岩截然接触,指示岩墙岩浆以主动方式沿构造裂隙侵入。东极岛镁铁质岩墙群的岩性主要是角闪辉绿岩,全岩Ar-Ar年龄为9... 在浙江舟山群岛之东极岛上,出露大规模的镁铁质岩墙群,它们沿晚中生代花岗岩和火山碎屑岩的节理侵位,产状近于直立且与围岩截然接触,指示岩墙岩浆以主动方式沿构造裂隙侵入。东极岛镁铁质岩墙群的岩性主要是角闪辉绿岩,全岩Ar-Ar年龄为93.4Ma。在地球化学上,它们属弱碱性系列,SiO<sub>2</sub>含量为46.88%~52.55%,CaO 5.40%~7.82%,Al<sub>2</sub>O<sub>3</sub>16.30%~17.31%,TiO<sub>2</sub> 1.53%~1.18%,(Na<sub>2</sub>O+K<sub>2</sub>O)4.62%~6.88%,Mg<sup>#</sup>=34~42;具有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Sr、K、Rb、Ba等)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等)亏损等特点,它们的I<sub>Sr</sub>为0.7084~0.7098,ε<sub>Nd</sub>(t)为-3.21~-8.11,与福建沿海的镁铁质岩墙群及浙闽沿海晚中生代基性岩浆岩(辉长岩/辉绿岩和玄武岩)相似。它们由起源于受消减作用影响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而产生并受地壳混染的玄武岩浆,在伸展构造环境中形成,是浙闽沿海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的重要岩石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岩墙群 伸展构造 岩石学标志 晚中生代 东极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