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质改造型关键金属矿——富集Li-Rb-Cs-Tl-Ga的云母片岩
1
作者 高利娥 曾令森 +7 位作者 赵令浩 严立龙 李广旭 邸英龙 徐倩 王亚莹 王海涛 田怡红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46,共18页
关键金属矿产是国际上最近提出的资源概念,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认知程度较低。洛扎岩浆-变质杂岩体位于喜马拉雅带东部,侵位于藏南拆离系内。在岩体东北侧,云母片岩被含电气石淡色花岗岩捕虏。云母片岩主要由金云母、绿... 关键金属矿产是国际上最近提出的资源概念,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认知程度较低。洛扎岩浆-变质杂岩体位于喜马拉雅带东部,侵位于藏南拆离系内。在岩体东北侧,云母片岩被含电气石淡色花岗岩捕虏。云母片岩主要由金云母、绿泥石和少量黑云母组成。从全岩地球化学成分来看,云母片岩具有含量较高的Al2O3(13.38%~14.32%)、K2O(6.09%~9.66%)、FeO^(*)(27.11%~30.09%)、MgO(15.25%~17.21%)、TiO_(2)(0.09%~0.26%),富集关键金属Li(650×10^(-6)~1031×10^(-6))、Rb(1649×10^(-6)~2773×10^(-6))、Cs(98×10^(-6)~229×10^(-6))、Tl(5.7×10^(-6)~12.1×10^(-6))、Ga(121×10^(-6)~148×10^(-6))。单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金云母与全岩相似,也富集Li-Rb-Cs-Ga,这些关键金属元素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K进入金云母。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锆石记录了分布广泛的碎屑年龄和新生代的变质事件。通过研究认为,洛扎地区云母片岩的原岩为沉积岩,在淡色花岗岩侵位过程中被捕虏,发生了低级变质作用;本文报道的金云母成矿作用,是锂矿成因的新类型:变质改造型。喜马拉雅造山带变沉积岩富集稀散金属铊和镓,表明该地区除了稀有金属元素外,稀散金属也有成矿潜力,是我国未来关键金属矿产勘探的又一重要地区。本文为建立喜马拉雅造山带关键金属的成矿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需要加强该区和其他造山带变沉积岩关键金属成矿潜力的调查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金属元素 Li-Rb-Cs-Tl-Ga 金云母 变质作用 沉积岩 喜马拉雅造山带
下载PDF
西藏中北部双湖地区蓝片岩带及其构造涵义 被引量:70
2
作者 鲍佩声 肖序常 +2 位作者 王军 李才 胡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2-314,T001,共14页
西藏中北部的蓝片岩呈岩块断续出露长达300 km.东起西亚尔岗双湖及其以西的恰格勒拉,经纳若、角木日、冈塘错、果干加年山、玛依岗日,西至冈玛错一带。除恰格勒拉及果干加年山的蓝片岩早年有简要报导外,其余均为李才等近年的新发现。蓝... 西藏中北部的蓝片岩呈岩块断续出露长达300 km.东起西亚尔岗双湖及其以西的恰格勒拉,经纳若、角木日、冈塘错、果干加年山、玛依岗日,西至冈玛错一带。除恰格勒拉及果干加年山的蓝片岩早年有简要报导外,其余均为李才等近年的新发现。蓝片岩的原岩主要为冈瓦纳大陆北缘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裂谷型(裂陷槽)沉积-火山岩系,包括基性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泥质砂岩、泥质灰岩等,尚有少量基性煌斑岩。高压低温变质矿物主要为青铝闪石,次为镁钠闪石,少量蓝透闪石。缺失典型蓝片岩相的硬玉和硬柱石。根据钠质角闪石类矿物成分所估算的变质压力为0.67~0.75 GPa,变质温度为410~460 C,视为蓝片岩与绿片岩之间的过渡相更为确切。 蓝片岩典型的矿物组合为:(1)绿泥石+绿帘石+青铝闪石+钠长石;(2)绢云母+青铝闪石(±镁钠闪石)-蓝透闪石-斜长石+石英;(3)方解石+青铝闪石-绿帘石:(4)绿泥石-透闪石+蓝透闪石(±单斜辉石残晶)。 蓝闪石的^(46)Ar-^(48)Ar年龄值为222.5±3.7 Ma,故其变质年龄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高压变质带及其伴随的“蛇绿混杂岩”很可能是冈瓦纳古陆北缘边缘海内裂陷槽或“初始有限洋盆”从离解到汇聚消亡的地质记录,龙木错-冈玛错-双湖-丁青-澜沧江一带作为冈瓦纳古陆与欧亚古陆分界地带.基本是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片岩 构造涵义 双湖地区 藏北 西藏
下载PDF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群老厂河组变质火山岩的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0
3
作者 杨红 刘福来 +2 位作者 杜利林 刘平华 王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94-3014,共21页
大红山群是扬子地台西缘相对较老的地层单元,普遍经历了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其中部的曼岗河组、红山组已获得古元古代晚期~1.68Ga的成岩年龄,其底部的老厂河组却未有相关年龄的报道。大红山群的变质时代目前也无精确的年龄... 大红山群是扬子地台西缘相对较老的地层单元,普遍经历了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其中部的曼岗河组、红山组已获得古元古代晚期~1.68Ga的成岩年龄,其底部的老厂河组却未有相关年龄的报道。大红山群的变质时代目前也无精确的年龄结果。本文以老厂河组厚层变质沉积岩中的薄层变质火山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LA-ICP-MS方法对变质火山岩锆石进行原位U-Pb同位素定年及相关的微量、稀土元素测试,获得变质火山岩的原岩年龄和变质年龄:(1)老厂河组变质中酸性岩和变质基性岩中岩浆锆石微区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711±4Ma和1686±4Ma,限定老厂河组的形成年龄范围为1711~1686Ma;(2)变质基性岩(石榴斜长角闪岩)中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849±12Ma。本文结果表明,大红山群的形成时代可提早至1711±4Ma,又一次证明了扬子地台西缘古老结晶基底的存在;大红山群在~850Ma经历了一期新元古代变质事件,这期变质可能是与扬子地台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事件有关的区域变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定年 老厂河组 大红山群 扬子地块
下载PDF
再论塔里木北缘阿克苏蓝片岩的时代和成因环境:来自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的新证据 被引量:37
4
作者 张健 张传林 +3 位作者 李怀坤 叶现韬 耿建珍 周红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57-3365,共9页
阿克苏蓝片岩和基性岩墙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对认识塔里木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以及新元古代超大陆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含蓝片岩的阿克苏群中变质碎屑岩和侵入阿克苏群的基性岩墙的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表明,(长石)石... 阿克苏蓝片岩和基性岩墙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对认识塔里木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以及新元古代超大陆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含蓝片岩的阿克苏群中变质碎屑岩和侵入阿克苏群的基性岩墙的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表明,(长石)石英片岩中碎屑锆石出现2个明显的统计峰值,较老一组锆石207Pb/206Pb的表面年龄集中在~1.9Ga,并有少量太古代的年龄信息;另一组较年轻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峰值为~820Ma,代表阿克苏群的最大沉积年龄。侵入阿克苏群的基性岩墙锆石U-Pb年龄为~760Ma。阿克苏蓝片岩相变质的时间被严格限定在820~760Ma区间内。碎屑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峰值出现在2.2~2.3Ga,2.6Ga和3.2~3.3Ga。综合本次工作及前人研究成果,表明阿克苏蓝片岩地体是塔里木早前寒武纪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大陆边缘岩浆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蓝片岩 U-PB年龄 LU-HF同位素 成因环境 塔里木
下载PDF
中国中部蓝片岩的形成时代 被引量:57
5
作者 李曙光 刘德良 +4 位作者 陈移之 王松山 裘冀 胡世玲 桑海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1-27,共7页
报道了皖中张八岭群中蓝片岩的^(40)Ar/^(39)Ar年龄为245.1±0.5Ma。该年龄与扬子陆块北缘的其它高压变质岩及高压变质矿物的年龄一致,说明中国中部蓝片岩带与榴辉岩带一样形成于三叠纪。动力学分析表明,Sr同位素在干的高压变质过... 报道了皖中张八岭群中蓝片岩的^(40)Ar/^(39)Ar年龄为245.1±0.5Ma。该年龄与扬子陆块北缘的其它高压变质岩及高压变质矿物的年龄一致,说明中国中部蓝片岩带与榴辉岩带一样形成于三叠纪。动力学分析表明,Sr同位素在干的高压变质过程中均一化尺度很小(<1m),因此该带含蓝片岩地层的元古代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指示的是它经历的第1次区域变质时代,不是后来发生的高压变质时代。此外,还对榴辉岩K-Ar年龄与Sm-Nd年龄的矛盾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片岩 同位素 年代学 变质作用
下载PDF
新疆西南天山蓝片岩的变质作用pTDt轨迹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51
6
作者 高俊 肖序常 +2 位作者 汤耀庆 赵民 王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44-553,共10页
西南天山蓝片岩的变质作用pTDt轨迹显示进变质作用为快速升压过程、退变质作用为近等热降压过程。自俯冲杂岩进入俯冲带到形成蓝片岩后抬升并出露于造山带,变质作用经历了浊沸右相(415Ma?)→硬柱石-蓝闪片岩相(408Ma?)→蓝闪绿片岩相(34... 西南天山蓝片岩的变质作用pTDt轨迹显示进变质作用为快速升压过程、退变质作用为近等热降压过程。自俯冲杂岩进入俯冲带到形成蓝片岩后抬升并出露于造山带,变质作用经历了浊沸右相(415Ma?)→硬柱石-蓝闪片岩相(408Ma?)→蓝闪绿片岩相(345Ma)→绿片岩相(314Ma)连续渐变演化的过程。蓝片岩中现存主要蓝闪绿片岩相矿物组合并非峰期变质矿物组合。造山运动晚期的大规模韧性推覆作用促成蓝片岩快速抬升并出露于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片岩 变质作用 pTDt轨迹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藏北羌塘地块中部蓝片岩中捕获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29
7
作者 邓希光 张进江 +1 位作者 张玉泉 刘敦一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8-702,共5页
羌塘中部2个蓝片岩样品中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锆石属于残留锆石,不是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生锆石,这些年龄代表源区原岩的年龄或原岩捕获锆石的年龄,是不同构造-热事件的响应。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获得了锆石SHRIMP U-Pb... 羌塘中部2个蓝片岩样品中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锆石属于残留锆石,不是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生锆石,这些年龄代表源区原岩的年龄或原岩捕获锆石的年龄,是不同构造-热事件的响应。首次在藏北羌塘地区获得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2533Ma,说明这颗锆石来自新太古代,虽然不一定源自本地,但至少暗示羌塘地区新太古代曾经可能发生过构造-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石 SHRIMP U—Pb年龄 蓝片岩 羌塘地块中部 西藏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8
8
作者 邓希光 丁林 +4 位作者 刘小汉 An Yin Paul A KAPP Michael A MURPHY Craig E MANNING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7-525,共9页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的冈玛日 -桃形错地区蓝片岩被认为是板块构造边界的产物 ,通过对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 ,其原岩属于洋岛型碱性玄武岩。再结合该地区的地质研究 ,表明在该地区存在一个古特提斯洋 。
关键词 蓝片岩 地球化学特征 洋岛型碱性玄武岩 古特提斯洋 青藏高原 晚古生代 稀土元素
下载PDF
从洋壳俯冲到陆壳俯冲和碰撞:来自羌塘中西部地区榴辉岩和蓝片岩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修政 董永胜 +4 位作者 李才 解超明 王明 邓明荣 张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21-2834,共14页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低温/高压变质带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延伸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但大量关键高压变质岩石出露地区地球化学资料匮乏,严重制约了对高压变质带原岩建造以及构造演化的全面认识。本文以羌塘中西部地区尚无地球化学资料的果...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低温/高压变质带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延伸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但大量关键高压变质岩石出露地区地球化学资料匮乏,严重制约了对高压变质带原岩建造以及构造演化的全面认识。本文以羌塘中西部地区尚无地球化学资料的果干加年山榴辉岩和红脊山蓝片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以及原岩恢复工作。研究表明,果干加年山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围岩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和少量大理岩中,其原岩为亚碱性玄武岩,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REE=51.19×10^-6~59.43×10^-6)和轻稀土亏损的特征[(La/Yb)N=0.59~0.70],不具有Nb、Ta、Ti的亏损,与典型的N-MORB特征一致,暗示其原岩可能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形成于洋中脊环境。红脊山地区基性蓝片岩的原岩为碱性玄武岩-亚碱性玄武岩,具有高的TiO2(2.97%~4.14%)和P2O5(0.29%~0.48%)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10~11.6]和高场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OIB。但是这些基性蓝片岩与大量的陆源碎屑岩伴生产出,且具有明显的硅铝质上地壳物质混染的特征,与南羌塘地区二叠纪大陆板内基性岩墙的产出特征以及地壳混染特征一致,可能是其俯冲消减的产物。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并结合区域内已识别出的E-MORB型洋壳和洋岛/海山物质深俯冲的证据,我们认为羌塘中部晚三叠世高压变质带以洋壳物质深俯冲为主,同时亦保留了部分陆壳物质俯冲的证据,暗示大洋向北俯冲消减结束之后,又牵引至少一部分南羌塘北缘陆壳物质经历了随后的俯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蓝片岩 地球化学 洋壳俯冲 陆壳俯冲 羌塘
下载PDF
安徽省宿松变质杂岩岩石学特征和锆石U-Pb年龄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石永红 王次松 +2 位作者 康涛 徐旭峰 林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89-3402,共14页
宿松变质杂岩的变质程度和变质年龄一致为人们所关注,且争论较多。为此,本次研究选择了宿松变质杂岩中3个石榴云母片岩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岩相学分析显示,该杂岩至少经历了3期变质事件,峰期变质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 宿松变质杂岩的变质程度和变质年龄一致为人们所关注,且争论较多。为此,本次研究选择了宿松变质杂岩中3个石榴云母片岩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岩相学分析显示,该杂岩至少经历了3期变质事件,峰期变质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帘石+金红石+方解石+磷灰石,没有任何超高压或蓝片岩相变质特征的印迹。温压评价表明,宿松变质杂岩峰期变质条件为T=460~540℃和P=0.85~1.10GPa,属于绿帘角闪岩相变质范畴。对这3个岩石标本的锆石U-Pb测年研究则表明,宿松变质杂岩具有4组年龄,其中来自锆石核部的年龄有3组,年龄分别为2.38~2.56Ga、1.97~2.19Ga和0.78~0.9Ga,均为碎屑锆石年龄,反映了该杂岩的物源的构成复杂性。来自锆石边部的年龄范围为248~255Ma,其Th/U比值为0.01~0.05,均<0.1,CL图显示边部锆石为片状和云雾状,为典型的变质增生锆石。根据矿物包裹体的拉曼光谱和岩相学分析,这些变质增生锆石为峰期变质阶段形成的,其加权平均年龄251±4Ma应为宿松变质杂岩的峰期变质时间。结合前人岩石学、年代学和构造背景的分析,宿松变质杂岩的北界应位于柳林-麻石沟-山龙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松变质杂岩 石榴云母片岩 绿帘角闪岩相 拉曼光谱分析 峰期变质年龄
下载PDF
藏北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中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的岩石学和变质特征 被引量:32
11
作者 董永胜 张修政 +1 位作者 施建荣 王生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1-1206,共6页
羌塘中部的高压变质带位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之上,由榴辉岩、蓝片岩和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组成,其形成过程对探讨板块缝合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其中的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研究并结合电子探针成... 羌塘中部的高压变质带位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之上,由榴辉岩、蓝片岩和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组成,其形成过程对探讨板块缝合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其中的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研究并结合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认为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中的石榴子石具有多期次变质结晶的特征,保留了岩石多期次变质的信息。结合岩石组构特征,最终确定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至少经历了3期次的变质作用。第一、二期均为绿片岩相,当时岩石不具定向构造且未达到高压;第三期为低温高压蓝片岩相变质作用,与区域上蓝片岩的形成及榴辉岩的蓝片岩相退变质作用大体同时,该期变质变形作用形成了岩石的片理,最终成为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变质作用时代为217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 变质作用 高压变质带 羌塘中部
下载PDF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早古生代绿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19
12
作者 覃小锋 夏斌 +5 位作者 李江 陆济璞 许华 周府生 胡贵昂 李乾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99-807,共9页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混杂岩伴生有大量较为新鲜的绿片岩构造岩块。对绿片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其原岩属于基性火山岩类(拉斑玄武岩类),并存在洋岛(板内)型(OIB)、洋中脊型(E-MORB)和火山弧型(IAT)三类玄武岩。E-MORB型...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混杂岩伴生有大量较为新鲜的绿片岩构造岩块。对绿片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其原岩属于基性火山岩类(拉斑玄武岩类),并存在洋岛(板内)型(OIB)、洋中脊型(E-MORB)和火山弧型(IAT)三类玄武岩。E-MORB型具有大体类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它们的TiO2含量均较低,为0.93%~1.75%,平均1.34%;P2O5含量为0.09%~0.15%,平均0.13%;高场强元素Zr为79×10-6~146×10-6,Hf为2.6×10-6~3.5×10-6,Nb为6.6×10-6~15.3×10-6,轻稀土呈亏损-略富集型,具洋中脊玄武岩特征。IAT型TiO2含量比E-MORB型更低,为0.4%,P2O5为0.08%;高场强元素Zr为56×10-6,Hf为1.6×10-6,Nb为5.9×10-6,轻稀土呈略富集型,具岛弧型玄武岩特征。而OIB型均富集TiO2,含量为1.96%~3.08%,平均2.49%;P2O5为0.23%~0.34%,平均值0.26%;高场强元素Zr为204×10-6~237×10-6,Hf为4.2×10-6~7.2×10-6,Nb为14.6×10-6~22.1×10-6,轻稀土呈富集型,具洋岛(板内)玄武岩特征。OIB、E-MORB和IAT组合的出现说明在早古生代阿尔金南缘可能存在过洋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片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阿尔金南缘构造带西段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跃进山群中绿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魁武 邵济安 +2 位作者 唐克东 张旗 李秀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跃进山群出露位于佳木斯地块和那丹哈达地体之间,是完达山造山带的组成部分。它由大陆斜坡相沉积物、大洋中脊型玄武岩和洋岛型玄武岩组成,其中有镁铁-超镁铁质岩块体。它不是一个地层单位。
关键词 绿片岩 跃进山群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下载PDF
北祁连山中段甘肃肃南奥陶系变质硬柱石蓝闪片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0
14
作者 吴汉泉 冯益民 +1 位作者 霍有光 左国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7-280,共4页
作为蓝片岩最特征矿物组合的硬柱石-蓝闪石类型是确定硬柱石-蓝闪石变质相的依据,是研究板块动力学条件和很低级变质作用的重要对象。最近,作者在甘肃肃南县百泉门至九个泉一带的奥陶系变质火山岩中采集到这种特征的硬柱石蓝闪片岩,并... 作为蓝片岩最特征矿物组合的硬柱石-蓝闪石类型是确定硬柱石-蓝闪石变质相的依据,是研究板块动力学条件和很低级变质作用的重要对象。最近,作者在甘肃肃南县百泉门至九个泉一带的奥陶系变质火山岩中采集到这种特征的硬柱石蓝闪片岩,并且已得到室内工作的证实。这一组合的蓝片岩不尽在祁连山属首次发现,而且目前在国内也是没有先例的。笔者在继续进行研究的同时,本文且作一简要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硬柱石 蓝闪片岩 甘肃
下载PDF
黑龙江依兰地区蓝片岩的变质演化P-T-t轨迹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伟民 刘永江 +4 位作者 TAKASU Akira 赵英利 温泉波 郭新传 张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85-3099,共15页
黑龙江省依兰地区出露了一套经高压变质形成的蓝片岩、云母片岩、长英质糜棱岩和少量超基性岩及大理岩并经历了强变形作用改造,一直被认为是佳木斯地块与其西侧松嫩地块碰撞拼贴所形成的缝合带产物。本次研究,通过岩相学与矿物化学分析... 黑龙江省依兰地区出露了一套经高压变质形成的蓝片岩、云母片岩、长英质糜棱岩和少量超基性岩及大理岩并经历了强变形作用改造,一直被认为是佳木斯地块与其西侧松嫩地块碰撞拼贴所形成的缝合带产物。本次研究,通过岩相学与矿物化学分析,根据矿物组合的不同,识别出研究区内三种不同类型的蓝片岩;并获得了绿帘蓝闪石片岩(T=350~550℃,P=10~14kbar)、蓝闪霓辉石片岩(T=350~550℃,P=10~14kbar)和石榴石冻蓝闪石片岩(T=500~540℃,P=10~12kbar)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结合前人发表的地质年代学数据,建立了变质演化P-T-t轨迹。其中,绿帘蓝闪石片岩具"发卡式"变质演化P-T-t轨迹;而蓝闪霓辉石片岩与石榴石冻蓝闪石片岩具顺时针的演化轨迹。我们推测其成因可能为不同类型的蓝片岩形成于不同的俯冲阶段,由动力学机制的变化所造成。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索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拼贴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片岩 高压变质 P-T-T轨迹 佳木斯地块 松嫩地块
下载PDF
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哈达阳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那福超 付俊彧 +4 位作者 汪岩 杨帆 张广宇 刘英才 康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26-1332,共7页
嫩江—黑河构造带地处松嫩地块与兴安地块的结合部位,一直以来是业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构造带内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哈达阳一带野外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一套变质变形程度与周围地质体差异很大的地层。岩石组合为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二... 嫩江—黑河构造带地处松嫩地块与兴安地块的结合部位,一直以来是业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构造带内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哈达阳一带野外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一套变质变形程度与周围地质体差异很大的地层。岩石组合为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二云母微晶片岩、黝帘白云糜棱片岩等。采用LA-ICP-MS技术获得的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中锆石U-Pb年龄为413.9Ma±2.7Ma。通过分析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及不同时代地质体特征,认为沿红山梁—哈达阳—依克特一带存在一条构造混杂堆积岩带,这套强变形岩石应为构造混杂岩带的一部分,其原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后期构造定位应与嫩江—黑河构造带最后于早石炭世末拼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达阳 白云母构造片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嫩江—黑河构造带 早泥盆世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前寒武纪蓝片岩构造—热演化史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志勇 朱文斌 +3 位作者 舒良树 万景林 杨伟 苏金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49-2856,共8页
阿克苏前寒武纪蓝片岩产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柯坪隆起区内。近二十年来,中外科学家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了许多新的同位素年龄资料,但是年龄测定大多偏重于确定蓝片岩的变质年龄,蓝片岩形成后的构造演化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为了... 阿克苏前寒武纪蓝片岩产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柯坪隆起区内。近二十年来,中外科学家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了许多新的同位素年龄资料,但是年龄测定大多偏重于确定蓝片岩的变质年龄,蓝片岩形成后的构造演化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为了讨论:1.裂变径迹数据有没有记录到阿克苏蓝片岩形成后快速折返至地表的信息?2.阿克苏蓝片岩剥露以后是否经历过再次埋藏和剥露,再次埋藏的深度和剥露的时间?3.蓝片岩的构造热演化过程对大陆边缘不同构造事件的响应;采集阿克苏地区前寒武纪蓝片岩带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6个样品的年龄值介于107.5~62.5Ma 之间,远小于高压变质年龄,径迹长度介于10.46~12.12μm。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区地层序列和裂变径迹热史模拟结果,大致重建了蓝片岩的热史演化:1.蓝片岩形成(872~862Ma)后快速折返至地表,可能在整个早震旦世一直遭受剥蚀,到晚震旦世才重新开始接受沉积埋藏;2.晚震旦世地层基本保持连续,整个古生代也仅缺失中、上志留统,中、下石炭统。至古生代末,早震旦世和整个古生代地层厚度已近万米。蓝片岩完全退火,年龄被重置;3.中生代晚期区内地层普遍开始隆升,裂变径迹时钟重新开始计时;4.古新世开始有沉积作用发生,样品接受埋藏增温至部分退火带,随后可能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中新世地层重新开始隆升剥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 蓝片岩 裂变径迹 构造-热演化
下载PDF
滇西澜沧变质带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43
18
作者 赵靖 钟大赉 王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7-40,共14页
滇西澜沧变质带经历了两期变质变形事件,其时代分别为519Ma和280~190Ma。早期变质变形事件(M1D1)可由销长石和石榴石变斑晶的包裹体痕迹确定,形成近E-W向的变形构造格局。晚期变质变形作用(M2D2)以形成... 滇西澜沧变质带经历了两期变质变形事件,其时代分别为519Ma和280~190Ma。早期变质变形事件(M1D1)可由销长石和石榴石变斑晶的包裹体痕迹确定,形成近E-W向的变形构造格局。晚期变质变形作用(M2D2)以形成蓝片岩相矿物组合,如以蓝门石(青铝门石)+多硅白云母+绿泥石+石英等为特征,并形成近N-S向的变形构造格局.钠质问石以青铝闪石和蓝闪石为主,白云母多为3T+2M;型多硅白云母,其bo均值在9.040A以上;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P、T条件估计分别为0.6~0.7GPa和300℃。晚期变质变形事件经历了二个主要阶段(M2aD2a和M2bD2b),分别伴随透入性面理(S2)和褶劈理(S3)的形成,蓝门石的40Ar-39Ar定年分别为279Ma和214Ma;M2cD2c期局部受到热的扰动,以及出现大量的膝折带或宽缓褶皱。上述变质变形演化历史代表了澜沧变质带的隆升及剥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带 变质作用 云南 蓝片岩
下载PDF
湖北随州大狼山群片岩中碎屑锆石的U-Pb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福林 李益龙 +3 位作者 周国华 徐士元 李祖刚 周汉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8-496,共9页
湖北随州大狼山群片岩样品中锆石LA-ICP-MSU-Pb年龄结果表明,锆石属于碎屑锆石,未受到后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明显改造,锆石年龄代表了其原岩的年龄,是不同构造-热事件的响应。本区锆石的U-Pb年龄多集中在新元古代早中期(884~758Ma),... 湖北随州大狼山群片岩样品中锆石LA-ICP-MSU-Pb年龄结果表明,锆石属于碎屑锆石,未受到后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明显改造,锆石年龄代表了其原岩的年龄,是不同构造-热事件的响应。本区锆石的U-Pb年龄多集中在新元古代早中期(884~758Ma),可分为4组,反映南秦岭地区在该时期至少经历了4次构造-热事件,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过程相对应。其中1颗锆石还给出了2500Ma的年龄,反映在南秦岭地区可能发生过新太古代末期至古元古代早期的构造-热事件。通过地层和锆石年代学的限定,认为大狼山群的成岩时代应为早震旦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年龄 片岩 大狼山群 南秦岭 湖北随州
下载PDF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群石榴白云母-长石石英片岩的白云母^(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红 刘福来 +1 位作者 刘平华 王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61-2170,共10页
大红山群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出露的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主要经历了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本研究对大红山群老厂河组变质中酸性岩和变质沉积岩——石榴白云母-长石石英片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测年,得到三个样品的坪年龄和40Ar... 大红山群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出露的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主要经历了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本研究对大红山群老厂河组变质中酸性岩和变质沉积岩——石榴白云母-长石石英片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测年,得到三个样品的坪年龄和40Ar/39Ar等时线年龄结果较统一,坪年龄代表的变质年龄分别为837.7±4.2Ma、839.6±4.2Ma和844.2±4.2Ma。变质沉积岩和变质中酸性岩的变质时代类似,均介于837~845Ma。大红山群变质基性岩中变质锆石的U-Pb定年年龄为849±12Ma(杨红等,2012),40Ar-39Ar测年数据与锆石定年数据相结合,说明大红山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中的火山岩和沉积岩均在新元古代经历了同期变质作用,其主期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新元古代837~850Ma。结合前人发表的扬子西缘~750Ma的变质年龄,扬子西缘从北向南的区域变质作用时限可扩展到750~850Ma。此外,扬子西缘存在750~850Ma的岩浆事件,本文研究结果说明,扬子地块西缘在新元古代不仅发生了大规模岩浆作用,也发生了750~850Ma的区域变质作用,扬子西缘存在新元古代的岩浆-变质事件。岩浆事件与变质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即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引起了扬子西缘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西缘 大红山群 白云母Ar-Ar定年 新远古代变质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